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普眼章

[日期:2010-09-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諦閑大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二示漸修

丁一普眼請示——普眼章

戊一眾中具儀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講】科文中言漸修者,是圓漸,非漸漸也。

戊二備陳請詞

己一正以備陳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講】急欲求佛憐憫,故稱大悲世尊。此會指現前新學。末世指未來初心。願為及為者,二俱當被之機故。演說修行漸次者,謂應修何等觀行,觀行難以遽修,其最初入手,必有由漸當急,次第入門,故先請示令知。思惟者,用心參究。眾生不知,故代問云何。住持者,不被境遷。未悟者,未大開悟,求必大開,故問作何方便。蓋必求圓融無礙,漸次深修也。

己二反顯問由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講】恐謂時節若至,其理自彰,何勞預為致問。故稱世尊,以若彼眾生等而反顯之。正方便,即指修行漸次,如楞嚴前二漸次,不爾則入手無門。正思惟,如第三漸次,違其現業,不爾則覺路難通。雖聞如幻,堅執難融,故曰迷悶。迷者迷於我,以我相能亂心故。悶者悶於法,以法相能覆性故。為此二相迷悶,故於圓覺不能悟入。如是則正方便,正思惟,二問,其勢不容已也。

己三總以結請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講】慈與開悟之樂,悲拔迷悶之苦,故請願興。假說方便者,不是單請漸次,蓋通約住持等,皆方便也。良以圓覺本有,我法元空,實不假於方便。其如現會根有利鈍,末世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聞此三昧,已搖鞭影。根鈍惑厚者反生迷悶。於覺不悟。是故以假說方便為請。蓋是求佛於無方便中,權宜巧設,假立名言。令彼根鈍者,迷悶釋,覺性入,恩莫大焉。

戊三至三顯殷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記】上來兩大科文,因大師示疾,由他師遵照講義宣演,故無記錄。(記者識)

丁三酬請開示

戊一長文

己一約妄盡還覺以酬請

庚一妄盡還淨覺

辛一酬修行漸次請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講】文分為二。初酬修行請。欲求如來覺心者,謂如來本起因地最初發心,先以直心,正念真如,始能遠離諸幻。汝等欲求,非此不可,故以應當誡之。次酬漸次請,謂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汝等果能欲求,亦應有先依者。奢摩他此云止,謂外止一切惡事不應行,內止一切惡念不應起。如來於因地中,最初亦先依此,故是如來行也。禁戒者,三聚條多,難盡縷析。若約其最所發禁者,大則十重,小則四夷。堅持者,如惜浮囊,絲毫無容犯故。徒眾者,從學法侶。令其四事不闕,無所忮求,名為安處。處,猶住也。設不令其安處,於自禪觀時,未免有所擾故。宴坐者,宴安而坐,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且約因戒生定,以為入觀之方便門也。靜室,即清淨房舍。望下即是入觀之堂,望上即是坐禪之處,應當離葷臭,絕喧囂,故云靜也。

【記】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全以正念為根本。正念者,無念也。正念一起,如皎日當空,眾林失白,那有不能離幻之理。以正念為本,方可用正思惟功夫。以下即言修持方法。若就止觀分說,則奢摩他是止,謂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是也。若止觀雙說,則奢摩他是體真止,觀是空觀。從一止一觀下手,用功到究竟,則一止即三止,一觀即三觀。若僅依奢摩他行,則惟一止一觀。依如來奢摩他行,則舉一即三。止即定,觀即慧,止觀雙修,即定慧雙得。依如來奢摩他行,亦須從戒入手,可見戒為最要。如渡海之浮囊,如長夜之寶炬,如遠行之導師。此章修行漸次功夫,所謂思惟,所謂住持,以奢摩他直貫到底,實為一空觀也。

辛二酬思惟住持請

壬一明正思惟

癸一觀身是幻

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講】恆念者,謂二六時內,四威儀中,念茲在茲,不可須臾離也。先觀身者,以我執偏重,急先務也。四大和合句是總觀。謂堅、濕、煖、動、假合為身,此易知者。所謂下是別觀。稍難知者,故詳示之。髮生頭上,毛遍身中,指之甲,口之牙,肉之表,皮之襯,肉之力曰筋,肉之核曰骨,骨中脂曰髓,頂中髓曰腦,以及身之垢膩,身之顏色,此等皆屬於地也。口垂曰唾,鼻出曰涕,肉潰曰膿,紅潤曰血,血之精內會曰津,外泄曰液,涎沫,唾之病也。喉出曰痰,目流曰淚,乃至精氣便利等,皆屬於水也。身中之暖觸是氣,從火大來,故仍屬火。身中動作運轉,從風大來,故仍屬風。如楞嚴之八還,皆向來處去。此經之四歸,亦向來處歸。歸、屬也。但彼以各還顯有性,此以各歸顯無身。故次下即云四大各離,身在何處?只此一言,教下手習觀時也。正觀之時,各有所歸,即名為離。離則無身,故徵以當在何處?實顯其無處也。處尚不有,體復何云?故曰即知無體。和合者,四大假合。為相者,幻妄稱相。相即無相,故曰同幻。

【記】恆即是正。念即思惟。念茲在茲,不令邪思攙入。我今此身至實同幻化,實一參究之大話頭。

癸二觀心是幻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講】承上已知身同幻化,如何復有根塵及識心耶?故以四緣假合等云云。四緣指見、聞、覺、知、以四性皆有能緣義故。以四性和合,妄有根相。六根者,見為眼根,聞為耳根,覺為鼻舌身之三根,以三根皆合而方知,故總名為覺,知為意根,此先有六根也。因有六根,復對外之四大,故稱六根四大。然內之四性,既可分為六根,外之四大,亦可分為六塵,此次有六塵也。中即是內,合成者,謂內根外塵,合成十二處也。緣氣,指六識緣影。緣影雖妄,居然有六識之氣分,故曰緣氣,於中積聚,謂於內外根塵之中,積聚不散,此後有六識也。似有能緣之相,既稱似有,安得為真?故云假名為心。然根塵識三,雖同妄有。而起惑造業,惟六識之力最強。急欲令其觀識虛妄,至重呼以告之,俾留意也。此虛妄心,即指六處識心。托塵似現,故曰無塵不有。即彼外之六塵,亦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解,則無塵可得。據此則於根塵識中,能緣之根,所緣之塵,各歸散滅。內外不成,中云何立,故云畢竟無有緣心可見。畢竟者,決定義,謂到底無有也。首章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身,六塵緣影為心』。今既觀身心二俱如幻,自是不復妄認,則顛倒日損,而正見日益矣。總結正思惟竟。

【記】見、聞、覺、知、能緣色、聲、香、味、觸、有此能緣之性,故有六根。虛妄而有能緣之氣分,此氣分由四大而得,入於六根之中,積聚而有緣相。我們修觀時,在靜室中。試參究此境界,外無身,內無心,一念不起,心與境合,當體即真。直至圓裹三世,一切平等不動,此觀方修到底。

壬二明正住持

癸一法說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講】彼眾生,指求圓覺之人。求淨圓覺,須先觀身如幻。如幻之境能住持,則幻身自滅。幻身滅故能住持,則幻心亦滅。以心依於身,身滅則心無所依故。幻心滅故能住持,則幻塵亦滅。以塵托心現,心滅則塵無所托故。幻塵滅故能住持,則幻滅亦滅。以為滅塵故,立幻滅名。塵既已滅,幻滅無所用故。幻滅滅,故能住持,則是法法皆真,故曰非幻。非幻則體無終窮,故不滅也。

【記】奢摩他一觀到底,方知身是幻,心是垢,幻滅而非幻現前,乃不滅也。

癸二喻說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講】求淨圓覺,如磨鏡然。幻身,幻心,幻塵,幻滅,重重蓋覆,不是淨圓覺心,皆如鏡上之垢。身滅心滅,乃至幻滅亦滅,如鏡垢磨盡,非幻即覺心也。如鏡之本明,全體俱現。喻文雖略,攝義無遺耳。

癸三法合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講】恐其聞久失意,故重呼以教之。不了身心如幻,執我,執法,蓋覆淨圓覺心,故云皆為幻垢。垢相,指身心塵滅四重。必至盡滅,方為永滅。如是則法法皆真,故云十方清淨。此約義而合也。

【記】看講義自明。

癸四結示

子一結示因執成垢

丑一喻顯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講】清淨摩尼寶珠,此珠龍王髻中所有。清淨言其體內外明徹,無垢染故。摩尼言其用,此云如意,能雨寶故。寶珠言其相,非尋常物,珠中寶故。拕是影現,對彼外之五色,影現於內,故云拕於五色。喻如淨圓覺心,對眾生外之五陰身心,影現心內。隨方各現者,何方有五色,即於何方影現。喻眾生何類中有五陰身心,即隨何類影現,如形影相肖也。世人不知是影,名為愚癡。喻眾生不達是幻,名為凡小。以凡夫愚我,小乘愚法,同一愚也。影元無實,由世間不知是影,遂見五色。喻幻元非真,由凡小不了是幻,遂執真有五陰。執我執法,即其相也。

【記】講義文顯可知。

丑二法合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講】圓覺淨性,合摩尼寶珠。現於身心,合拕於五色。隨類各應,合隨方各現。迷影迷幻,義亦相似,故皆以愚癡名之。說淨圓覺,實有自相,合摩尼實有五色。法喻義同,故云亦復如是。

【記】圓覺淨性是體,即圓成實性,乃實有者。現於身心是用,即依他起性,乃如幻者。遇淨緣即應四聖,遇染緣即應六凡,故曰隨類各應。實有如是身心自相,為遍計執性,乃本空者。

丑三結成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講】承上執為實有而言。謂由此執身心為實有,於中諍人競我,計是較非,所以不能遠於幻化。既不能遠,自應常在其中。惑業苦三,如惡叉聚,輪轉往復,染污覺心,成深垢也。

子二結示垢盡還淨

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講】是故二字,承上不能遠離而言。所以不能遠離,由於不知身心是個幻垢。以是之故,我說身心是幻是垢。若能知得是身如幻者,應當遠離。知心是垢者,設法對治。對即對治心垢,離即遠離身幻也。果能對離幻垢,佛說是人名為菩薩,非尋常人比也。垢盡者,不肯得少為足,必至究竟淨盡。垢既淨盡,則對治亦無所用矣,故曰對除。垢盡對除,即無對垢之人,人既不有,名將安立,故云即無對垢及說名者。至此,豈非全體淨覺妙心耶?故科名垢盡還淨。

【記】不能離垢,是六凡眾生。能離垢,是菩薩。垢盡對除,即如來。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即淨圓覺性。絕對無待,即佛之名字,亦用不著。

庚二隨順還圓覺

辛一理事互融

壬一承前起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講】菩薩眾生,均是求圓覺人也。證得諸幻滅影像者,謂一切諸法,本屬幻有,元是淨心影像,今以得正住持故,一得永得,再不至為影像所搖,故云證得。爾時,即證得之時,影像既滅,淨覺畢露,故云便得清淨。無方者,即周遍義。無邊虛空,向因無明幻垢,障蔽淨圓,而成頑虛。今證得幻滅障除,覺性顯發,則無邊虛空,轉成無際淨圓矣。楞嚴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皆悉銷殞』。正此謂也。前云無方清淨,於此可見。

【記】證得諸幻滅影像,是時惟有淨圓覺性,故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空觀到底,則一空一切空,所謂淨裸裸赤灑灑地也。虛空最大,然尚包含於覺性之中,性融妙理,虛空不大,蓋對妄方有。既覺則虛空無邊,即虛空即覺,即覺即虛空,故云覺所顯發。

壬二正明理事

癸一依理成事

子一成世間法

丑一別明

寅一成根處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講】承上無邊虛空,尚是覺所顯發。則覺心圓滿;明淨可知。正由圓滿明淨故,則無法不顯。因無法不顯,則顯隨緣所成阿賴耶識,亦成清淨心也。由賴耶清淨故,依賴耶所分見塵之性,亦成清淨性也。由見性淨故,則見性所依之眼根,亦成清淨性也。由眼根淨故,則所發之識,亦成清淨性也。由眼識淨故,則賴耶所分聞塵之性,亦成清淨性也。如是乃至,可以例推。

【記】覺既圓明,則隨處皆清淨。昔時心逐境移,故不清淨。今則如明鏡照物,故清淨。心既清淨,則起於心之見性等,亦自然清淨。

寅二成塵處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講】六性六識,皆依於根,故統言根。謂六根之中,根根兼性與識,皆成清淨之性。由是之故,則根所對之塵,亦成清淨性也。

寅三成大種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講】六塵對根之別相,一一皆成清淨性故。則覺性隨緣所成之四大,亦成清淨性也。

【記】可以例知。

丑二總結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講】承上由四大各成清淨性故,則隨緣所成內根外塵中識之處界,皆亦各成清淨性也。二十五有,指三界眾生所依住之處也。古德頌云:『四州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通稱為有者,以其中生死因果不能無故。舉此處,界、有、三、賅盡世間法也。然諸經論,皆稱四大為種,以其能成諸法。殊不知所以能成者,不在相而在性,今則方顯其是依彼圓覺淨性所現。然能現者,既無方清淨。則所現者,故一一皆成清淨性也。

【記】看講義可知。

子二成出世法

【講】或問世間法從染緣生,可說令淨。出世法從淨緣生,已是淨法,何故亦說令淨耶?大疏答云:『若凡聖對待,則勝劣懸殊。若稱法界觀,二皆幻化,既皆從緣而起,緣無自體故』。大乘止觀二卷八頁云:譬如一明鏡。能現人馬像。若以像約鏡,乃云人像鏡,馬像鏡,便有二鏡之名。若廢像論鏡,其唯一焉。若復以此無二之鏡體,收彼人馬之異像者,人馬之像,亦即同體無二也。淨心如鏡,世間出世間如像,類此可知。以是義故,法界法爾常同常別。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講】彼指上科。謂據上所說世法,皆彼覺性所顯而成清淨。由彼染緣所成世法清淨故,則淨性隨緣所成出世之法,若因若果,一一皆成清淨之性,故統言一切清淨也。此中唯三十七品助道法屬因。其餘均屬果。陀羅尼通包因果。此科所列法相,諸大乘經,多標其名目。各家疏解,仍未盡詳釋。惟大疏最極精詳,閱者知所尚焉。

【記】在眾生分上,見六凡起厭,見四聖起欣,故不清淨。今證真空,知空性圓明,故六凡四聖境界,悉皆清淨。此清淨即自性本體,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謂如如智如如理也。十力,佛之十種智力,即方便智中開出。一、知是處非處。如持五戒,行十善。應受人天之報,是是處。然臨命終後,夙世業果先熟,忽生惡趣,是非處。故須通三世計算,此非大聖人不能知。二、知過現未來及順現等三報。三、知諸禪解脫,三昧垢淨。諸禪,世間禪,出世禪也。三昧有真諦,有俗諦。垢,凡夫定。淨,聖人定。四、知信等五根。上中下誰一根強,即由誰一根入道。五、知種種欲樂。有如是欲,能樂如是法。六、知一三五乘;貪瞋癡等種種性欲。七、知一切道至處。是出世法,行如是道,至如是處。八、知宿住,即宿命通。九、知死此生彼。即天眼智。十、知自解脫無疑,亦知眾生漏盡涅槃。四無所畏。一、正知一切法,言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盡諸漏及習,言我漏盡等。三、說一切障道法。四、說盡苦道。佛作誠言,說此四法,決定無畏。四無礙智。智緣四境,無拘礙故。一法。如說地水火風等。二義。如堅溼煖動等。三詞。謂得彼方言以說地等。四於三種智中樂說。十八不共法。力等,二乘有分。惟十八不共法,二乘無分。一、二、三、身口念無失,佛之身、行、住、坐、臥、皆無失儀,為身無失。說法無一句說錯,無一句不投機,為口無失。眾生意根,隨時流動,佛則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為念無失。四、無異相。真相無相。為無異相。落於九界之中,即菩薩亦有異相。五、無不定心。佛心如澄渟水,如無風燈,故無不定之心。六、無不知已捨。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生住滅時。故念念心中,麤細深淺,無不悉知。知已而捨,如明鏡照物,不留片影。七、欲無減。言度生之欲無減也。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慧即平等性智。十一、解脫無減,即妙觀察智。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即大圓鏡智。十三、四、五、一切身口意業,隨智慧行。佛之身口意是三輪,故隨智慧而行。十六、七、八、以智慧知過去現在未來,通達無礙。三十七助道品。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也。四念處者,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念念無常。四觀諸法無我。四正勤者,一未生惡念令不生,二已生惡念令滅。三未生善念令生,四已生善念令增廣。四神足者,謂欲、勤、心、觀、修此四神足,可得神通。亦名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見前。七菩提分,即七覺支,與八正道俱見前。定與慧或不平均,故須用七覺調平之,調平則定慧均等,而可入正道。以上名相,學佛法者,不可不知。然亦不可執著名相。

癸二融事同理

子一同理清淨

丑一正報同理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講】一切,通賅世出世法。實相,略疏云:緣生諸法,皆是虛妄。會緣入實,即為實相。的指真如淨性,而為諸法真實之相。所謂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謂上來世出世法,雖有染淨差別之相。今為覺性所顯,同成一實相性清淨也。由此諸法同一性清淨故,托諸法以顯己身。即應融會得一己之身,與彼諸法同一實相清淨。由己身清淨故,因己會他,亦應融會得多眾之身,同一實相而得清淨也。如是擴而充之,自一方眾生,乃至十方眾生,同一圓覺清淨。上言實相,今又言圓覺者,以圓覺乃實相之本體,實相即圓覺真如之自性。由真如不守自性,晦昧真體,現起妄相,愚迷執以為身。由執身故,尚不見自性,豈見本體?今乃悟妄即真,由真見體。故曰圓覺清淨。上云無邊虛空,覺所顯發。今提出圓覺清淨,顯應融會世界虛空等,咸同清淨。至下便見。

【記】此章雖說修行漸次。然至此恰是言悟修證三者,不可偏廢。所悟之理,即妙圓覺心。理雖悟,而在凡夫地位;為無明所蔽,不能受用,故須修。修者,修所悟也。修時淨除現業流識,方能證。證者,無明破而得受用也。修即上來所說奢摩他行,即空觀。空觀到底,即得圓覺淨心,於是世出世法,同一清淨。何以故?同一覺故。覺則稱為一切實相性,無人我染淨有無等相。既云實相,何以有一切。蓋一切乃指諸法而言,即上文世出世法皆是。實相有性,虛相無性。前文四大至八萬四千陀羅尼,皆屬虛相。虛相既除,實相自然清淨。既能清淨,即不必離身,故一身清淨。一即多,多即一,故多身清淨。修奢摩他行。以正思惟心,照一切生滅之相。生滅是所觀,正思惟是能觀。凡生滅皆因境而生。我既無生,何須託境。境因心而有。我既無心,安得有境?由此圓照一心,生滅二相,寂然不生,故境空。有空相,猶陷於偏。必併空相無之,乃為真空。如是不必離空,空即實相。不必離照,照即實相。不必離生滅,生滅即實相。不必離身,身即實相。故云多身清淨,乃至圓覺清淨。此一段文極微細,非思議所能到。蓋眾生所用以思議者,皆分別心,未能離念也。然又不可諉為此係如來境界,非凡夫所可造。須知如來亦由凡夫修得。應當照上文所言,正念持戒奢摩他行做起。夫真如不守自性,則迷圓覺為不覺,迷妙明為無明。由因中之癡而生三細,為根無明。由緣中之癡而生六麤,為本無明。由根本無明,而生枝末無明。枝無明,思惑也。末無明,見惑也。如此則自性尚不見,安能見一真本體哉?

丑二依報同理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講】承上應云十方眾生清淨故,由正會依,故得世界亦清淨也。由一現住世界清淨故,緣一通多,故應融會得多世界同一而清淨也。擴而充之,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同一實相平等清淨不動。上言清淨。今又言平等不動。以世界有染淨不同,若對染說淨,亦非真淨,此則染淨同歸一性,故曰平等。不動者,約三世論,以清淨心有過現未來,亦非真淨。今則圓裹三世,同歸真常,故曰不動。又上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便得無方清淨。此提出平等不動,顯應知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

【記】性清淨故相清淨。理清淨故事清淨。融理同事即融相歸性。何以故?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故。世界本無染污,染污全由眾生分別妄執之心。心既清淨,則不必離身而身清淨。身既清淨,則不必離世界而世界清淨。覺性圓明,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虛空清淨。圓裹三世者,過去未來,皆攝入現在,初無三世之相,故云平等。此處提出不動二字,最宜注意!蓋前文所言皆為遣,此言不動為立。遣則一切俱非,立則一切俱是。何以故?同一實相,同一覺故。

子二同理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講】能同者事,所同者理。事有世出世法。世法雖多,五大賅之。五大之中,空大居先,故今先言虛空。承上會得虛空如是平等不動,則見虛空者是誰?殊不知非虛空有動不動,當知是覺性平等不動也。四大亦然。如是乃至,超略詞也。承上世法既爾,例知出世法,亦無不皆然也。此段經意。由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故每見一事,即點明曰覺性平等不動。雖然如是,而事理依然似有二體。至下文,則理事渾然無二矣。

【記】從真空而顯不空,故曰不動。不動者,諸法寂滅相。眾生以生滅心觀之,故有動相。並非法動,實是心動。六祖云: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即此理也。上來遣。先從世間法遣起,而後及於出世法。此處立。亦由世間法起,而及於出世法。世間法不外五大,空大居先,故首言虛空。虛空無相,有何動與不動?蓋不動者,覺性也。文中當知二字,最宜注意。並非四大有動與不動,乃覺性之生滅。迷覺則四大動,悟覺則四大不動。如是推至出世間法亦然。對境不起分別,境即是心。若起分別,能見是妄,所見亦妄。故處處點醒覺性平等不動。

子三同理遍圓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講】此總承前一切諸法,俱為覺性圓明所顯,而成清淨不動。證知覺性遍滿法界,無法不包,無界不遍,故曰圓無際也。既知覺性如是,又復應知法界中所有內之六根,渾同覺性遍法界也。若不遍滿,則成有際。故向下諸法,皆由圓無際故,一一悉遍滿也。世出世法,無不皆然,豈非理事互融乎?

【記】覺性遍滿。彼六根安能離覺性,故亦遍滿。根本無根,因塵而有。塵本無塵,因根而有。根既遍滿,故六塵亦遍滿,塵不離四大,四大不離塵。塵既遍滿,故四大亦遍滿。世間法遍滿,則出世法亦遍滿,法界一切法,皆自性所具故。然不可言自性即一切法,心本非一非多,不可執定是一,亦不可執定是多。

辛二攝入無礙

壬一所證互相攝入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講】此法說也。由彼妙覺性遍滿世出世法故,此承上文出攝入之由也。根性塵性等,約世法言之。由性遍滿故,根塵隨性,一一皆無壞無雜。謂根入塵而根不壞,塵入根而塵不雜。如根入塵既爾,塵入根亦然,故總云無壞無雜。根塵無壞句,牒上為由。不言無雜者,可例知故。如是則四大性,力無畏性,乃至陀羅尼門性,一一皆無壞無雜。如百千下,喻顯。燈喻世出世法,光喻諸法之性,室喻盡虛空界。光各遍滿,喻互相攝入。末句。謂此光入彼光,不見壞相。彼光攝此光,不見雜相。喻諸法之性,可知。

【記】如來說法。必先說一切俱非而遣之。然後復說一切俱是而立之。佛法之妙,妙在此。此處所以於離一切相後,再說妙覺也。妙覺是性,根塵是相,性相由來不二故。以妙覺性與根塵互相攝入。根塵入妙覺,不失其本體,故云無壞。妙覺入根塵,妙覺依然如故,不見有根塵雜在其中,故云無雜。世間法入妙覺性中,世間法無壞。妙覺性攝世間法,妙覺依然無雜。如是乃至出世間法亦然。此之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百千燈,其一燈之光,遍滿一室,百千燈光,亦遍滿一室,豈復有壞有雜耶?

壬二能證彼此無礙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講】證知覺性遍滿諸法,無壞無雜,名為成就。由成就故。當知此等菩薩,不與諸法作繫縛,不求於法成解脫。以既知覺性遍滿,則法法皆覺,縛脫無二故。既知覺遍,則生死亦覺,涅槃亦覺。故於生死不厭,涅槃不愛。持亦覺,毀亦覺,故不敬不憎。久亦覺,初亦覺,故不重不輕。上來所以一切平等者,何故爾耶?蓋覺性遍滿,無法不覺故。故云一切覺故。譬如下,更以喻顯。眼性之光,喻妙覺明性。以性光在眼,喻妙覺明性之在法故。前境者,統賅眼家所見。喻一切法,統為妙覺明心所照故。曉了者,不假分別。喻妙覺圓照,不涉思惟。其光遍滿,喻一切皆覺。得無憎愛,即喻一切平等。科云彼此無礙者此也。

【記】覺成就故四字,最要緊!覺未成就,則於一切法有善惡彼此相對待。覺成就,則法法無非覺性。菩薩,指覺成就者言。於世法無縛相,故不厭生死。於出世法無解脫相,故不求涅槃。覺性圓明不動,不見有持戒毀禁之相,何有於敬憎。覺未成就斷難藉口。覺未成就,故見有久習初學之分。成就則真覺圓明,是現量境界,故無所重輕。眼光如明鏡,照了前境。光是體,乃第八識之見分。所照山河大地,乃第八識之相分。以現量照前境,不起分別,故無憎愛。若一入六識比量,則有憎愛矣。光體無二者,眼中之光,與諸法之體,根境不二,能所一如,故曰無憎愛也。

己二約修習成益而開示

庚一承明修習成益

辛一知眾生本來成佛益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講】此科文雖承上而來,而此菩薩,卻不指覺成就,乃遍指末世中乍發心者。修習此心,即依圓觀。直觀此心,日久功純,豁爾心開,頓見此心,朗然虛靜。不見有行可修,有果可證,故云無修,亦無成就。惟一圓覺普照,寂滅之性存焉。於中下,且約依報言之。於中者,即於圓覺寂滅性中,隨緣現起恆沙諸佛世界。且不是一恆沙,乃有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乃阿僧祇不可說。又非一阿僧祇,乃百千萬億阿僧祇,如是不可說諸佛世界。大疏云:然此中意,蓋直指盡虛空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數量,為欲引機造無邊境,故假積多數耳。喻從緣現起,本無自性,故如空華。成壞變遷,了無定體,故云亂起亂滅。總顯空華無實,世界非有,唯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也。不即者,不即世界,從緣無性故。不離者,不離覺性,當體即真故。次約正報言。準前依報,應是於圓照寂滅性中,現起十種法界。因惑業結縛,而成六凡。緣修無為解脫,而成四聖。雖縛脫不同,俱是緣起無性,當體即真,故雙無也。始知者,由無縛脫而始知也。既無縛脫,蓋是四聖六凡,同一圓覺。圓覺既同,則眾生本來圓覺,與佛無二,故云本來成佛。由此返觀,從前眾生之輪轉生死,並諸佛之取證涅槃。均是迷眼所見,非圓覺之真境,故云猶如昨夜一夢,覺後元空故也。

【記】欲成就利益,自己受用,必假修習。本文修習,承上文佛言而來。修習方法,先當正念,次當持戒修定,然後得慧成益。正念是修習時第一下手功夫,本此正念,然後依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堅持禁戒,為修奢摩他行之根本。奢摩他者,在因曰止,在果曰定,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得此定慧,方能成益。修習所成之利益,即在得成就三字。夫眾生本來成佛一語,言之雖易,知之實難。蓋佛者,覺也。若謂即今是佛,試問我輩二六時中,常覺否?不迷否?若常不覺則迷矣!迷則非佛而眾生矣!是故應當修習。修習成就,即能由迷而覺,而有成佛之利益矣。於此無修亦無成就。此兩無字,須細加研究。上文云修習得成就。是明明有修有成就,何以云無?須從修習此心得成就者一句注意。蓋自正念堅持禁戒,而觀此四大假合之身,與六塵緣影之心,識得身心皆屬幻妄。知幻即離,何嘗落於方便。離幻即覺,何嘗落於漸次。至於諸幻既離,真心獨露,覺相圓明。方知向來所修者,不是修真心,乃是修妄心。不是修智,乃是修習氣。不是修無,乃是修有。不是修空,乃是修幻妄境界也。良由圓覺心性,無法不具,無覺不周,不增一絲,不減一毫,本來遍滿,本來清淨,更何須修?又何成就?故曰無修無成就也。然須修習此心得成就後,方可說無修無成就。斷不可於未成就之時,先說無修無成就也。圓覺普照寂滅無二者。圓覺普照,為本有之妙智。寂滅,為本有之妙理。理智一如,故曰無二。蓋自修習成就以後,遂有此境界現前。所謂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盡十方是當前一卷經。睜開此眼一看,十方虛空,無量無邊,如在目前,一切淨穢國土,皆我性中之物。凡修行人須先識得此心,豎窮橫遍,以此豎窮橫遍之心,起修得證,方知此種境界。總之一切諸佛國土,皆在凡人圓覺寂滅之心中。故當以圓覺寂滅之性,為能修之智。即以圓覺寂滅之境,為所修之境。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句,阿僧祇,不可說,皆是數名,華嚴第五十二數,名阿僧祇,此云無數。華嚴十大數中,以阿僧祇為首數,不可說為第九數。恆河本名殑伽。譯為天堂來。此河之沙,其細如麵。恆河沙者,極形其多耳。此所謂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等,世尊並非實指其數,乃教眾生須將心量擴得如此廣大也。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三句。一切世界,雖有淨染不同,然皆不外乎緣起。眾生世界,從染緣起。諸佛國土,從淨緣起。緣起無自性,故如空華。既有世界,即有成壞變遷,成如空華之起,壞如空華之滅,於自性上了無起滅。不即者,緣起無性也。不離者,當體即真也。以上皆就依報言。無縛無脫,此一句就正報言。迷此性而為業所縛故有六凡眾生,眾生日在縛中,悟此性而得解脫,故有三聖菩薩,菩薩得一脫字。今既修習成就,始知眾生本來無縛,更何須脫?生佛一如,故曰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猶言從前僅聞此語,今則始知其實也。始知,即是始覺。本成,即是本覺。始覺與本覺,並非二覺。此惟修習成就,然後能知。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者,生死涅槃,本是對待而言。至修習成就,則觀眾生之生死,如夢中之囈語,三聖之涅槃,亦如夢中之囈語。夢覺即空,二皆無有,故曰猶如昨夢。

辛二了性平等不壞益

善男了!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講】由前如昨夢故。始知生死涅槃,俱是妄境,覺後元空。既覺元空。則生死空,故無起,謂不起煩惱成生死故。涅槃空,故無滅,則不滅生死證涅槃故。不成生死,則生死無來。不證涅槃,則涅槃無去。此攝如昨夢故,以示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相也。其所證句,次攝前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之相而言。所證即是涅槃,其中有得失取捨四相。得失二相,約菩薩言。若進修,則得涅槃失生死。懈退,則得生死失涅槃,取捨二相,約凡小言。小乘慕滅諦,則厭捨生死取涅槃。凡夫樂世間,則取著生死捨涅槃,此約夢事迷位言也。今從夢覺,得悟生死涅槃元空,無起滅去來之相,故所證之相亦空也。故云無得無失,無取無捨。能證者,指能證之行有四。一作行。謂作種種行,欲求涅槃,二止行。謂永息諸念,一切寂然。三任行。謂任彼一切,隨諸法性。四滅行。謂身心根塵,一切永滅。由所證之四相既空,則能證之四行,焉能獨立?故亦無也。於此句,亦是攝前。謂於能所證中,悟得無能無所也。據此乃是能所兩忘,對待斯絕,唯一無二之性,孤然獨立,即圓覺妙性,遍滿無際也。證及證者,指法與人。今云畢竟無者,意謂若有人法,即有二相,既證寂滅無二之性,則能所兩忘,人法不立,故畢竟無亦無也。至此則一切聖凡依正等法,渾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於世界,不見有染有淨,聖凡,不見有高有下,故云平等。且是常住世間,永劫不朽,故復云不壞也。

【記】夢裏雖有,覺後原無,故云當知。無起無滅,約菩薩言。無來無去,約凡小言。不了生死涅槃是夢,則生為起,死為滅,生為來,死為去。今既了得生死涅槃如夢,則並無起滅來去矣。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等句。所證是理。能證是行。既得成就以後,則知所證之理,為本性自有之真理。從來無失,更何有得?本未曾捨,復云何取。作止任滅四種,是行病。如修行之人,不悟自性而盲修,勞力無已,是之謂作。若悟圓覺,當體即真,更何須作。因有妄念,故須止。若識得本覺圓明,復何須止?任者,任生死也。滅者,滅煩惱也。未成就以前,生任其生,死任其死,故永為凡夫。若圓明性中,本無任相。煩惱猶如空華,但須知其虛妄而已,更不用滅。良由成就之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了無作止任滅之可言也。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等句。既無作止任滅之能,故云無能。亦無得失取捨之相,故云無所。畢竟無證者,無所證之理。亦無證者,無能證之人也。

庚二應前所請結示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講】節節稱善,皆為令其著意。況今結答,更宜審聽。呼而告之,叮嚀益切故。彼諸菩薩,統現會及末世初發心者,應前所請,皆當被之機也。如是修行者,指前如我所說,如幻三昧,當如是而修也。如是漸次者,如我所說,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等。如是思惟者,即教伊恆作是念,我今此身等。如是住持者,即指彼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等。如是方便句,總收上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等,由淺入深,皆方便也。如是開悟者,教令一一皆如是開通悟入,乃能得依觀起修,依理成事,融事同理,世出世法,一一清淨,不但自身豁然貫通,亦令眾生,普皆開悟也。

【記】此因末世難得成就之人,故祇曰彼諸菩薩。如是修行者,即依奢摩他行,堅持禁戒之謂也。如是漸次者,即先空幻身,次空幻心,次空幻覺,次空幻空是也。如是悟,如是修,如是照,故曰如是思惟。諸幻盡離,一切清淨,故曰如是住持。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一一皆是方便,故曰如是方便。迷者不悟,悶者不開,知得如是修行漸次思惟住持,念茲在茲,前途無障,便是開悟,何至迷悶。

戊二偈頌

己一頌妄盡還覺

庚一頌妄盡還淨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

【講】前七句,頌前正思惟中身心如幻義也。一切二句,教總觀。身相二句。教別觀。四大二句,結顯虛妄。如是二句,頌正住持義。

【記】身相屬四大四句,參禪人可作為話頭看。色陰之身,屬四大。內四陰受、想、行、屬心所。識、是心王。學者能如是用功,不求速成,漸次修行。至成就日,自然一切清淨。

庚二頌隨順還圓覺

不動遍法界。

【講】承上妄盡已還淨覺。若更能隨順修習,悟理融事,知事同理,則事事皆悉不動,事事無不周遍也。長行從一至多,依次融即,此中以遍法界三字收之無遺,足見法王於法自在也。

己二頌修習成益

庚一正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講】首二句,超頌能所雙忘。次四句,追頌圓覺照世。

庚二結示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講】如文可知。

【記】此章文字,讀之覺甚痛快。講時看時,卻不可作痛快之想。其中境界,甚為微細故。即世尊對菩薩,亦處處必呼善男子以提醒之,何況我輩凡夫乎。

【書籍目錄】
第1頁:原序 第2頁:題辭
第3頁:凡例 第4頁:釋經題
第5頁:釋譯題 第6頁:序分
第7頁:文殊章 第8頁:普賢章
第9頁:普眼章 第10頁:金剛藏章
第11頁:彌勒章 第12頁:清淨慧章
第13頁:威德自在章 第14頁:辯音章
第15頁:淨諸業障章 第16頁:普覺章
第17頁:圓覺章 第18頁:賢善首章
第19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