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靈導師克裏希那穆提的人生智慧課:智慧的覺醒 克裏希那穆提

心靈導師克裏希那穆提的人生智慧課:智慧的覺醒 克裏希那穆提

恐懼

[日期:2011-05-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克裏希那穆提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對於不知道的東西,思想能獲得關於它的知識嗎?所以會有恐懼。思想試圖搞清楚未來,因為不知其內容,它就怕了。

  提問者一:我想討論恐懼和死亡,討論它們與智慧和思想的關系。

  提問者二:能探究一下“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的說法嗎?

  提問者三:我們能不能討論一下——不要理論化——死後的事,如果對一切已知之物死去切實可行的話?

  克裏希那穆提:恐懼是個複雜的問題,我們必須探究它,不帶任何預設的想法,而是真正深入探索恐懼的整個問題。首先,探究這個問題時,我們不把它當做集體恐懼處理,我們的討論也不是擺脫恐懼的集體治療。我們是要搞清楚恐懼的含義以及它的本質和結構,搞清楚深植於我們存在深處的恐懼能否被了解,以及心可不可能從恐懼中解脫出來。你們怎么應對這個問題?你們有任何身體上或心理上的恐懼嗎?如果有心理上的恐懼,你們怎么處理?我們等下再談身體上的恐懼。

  假設我怕失去我的地位、我的名望:我依賴聽眾,依賴你們的支持,依賴你們的談話帶給我活力。隨著年歲增長,我怕自己可能變成老糊塗,我怕我將面臨一無所有。這種恐懼是怎么回事?或者我怕自己依賴你——或男或女——這種依賴使我對你產生執著,因而我怕失去你。或者我怕是因為我以前做了某些悔事或愧事,我不想你們知道,我怕你們知道那件事,我會內疚。或者我十分擔心死亡,擔心生活,擔心別人的閑言碎語,擔心別人怎么看我。我有強烈的不祥預感、焦慮感和自卑感。我憂慮著死亡,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借助人際關系在某個人身上尋求保障。或者由於焦慮,我在某種信仰、某種意識形態、上帝等等之中尋求安全感。

  我還怕這一生不能做想做的一切。我沒能力也沒智慧,卻野心勃勃想達成什么,所以我也懼怕。當然,我還怕死,我怕孤獨,怕不被人愛。所以我想跟另一個人建立關系,一種不存在這樣的恐懼、焦慮、孤獨感、分離感的關系。我還怕黑,怕電梯——這種神經質的恐懼數不勝數!

  這恐懼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你,為什么每個人,會怕?是因為不想受傷?還是因為我們想要徹底的安全,因為找不到這種身體上、情感上、心理上徹底的安全感和保護,於是變得對生活極度焦慮?所以我們有這種不確定感。那么,為什么會有恐懼?

  我們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恐懼,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不管我們要逃開它還是企圖克服它、對抗它、增長勇氣,諸如此類,恐懼仍然在那裏。我問我自己,我問你們,心是不是那么脆弱,那么敏感,以致從兒時起就不想受傷,不想受傷就豎起高牆。我們非常害羞或咄咄逼人,在你攻擊之前,我已准備用言辭或念頭回擊你。這輩子我受了那么多傷害,每個人都傷害我,每個人都踐踏我。我不想再受傷。這是恐懼存在的原因之一嗎?

  你曾受傷,不是嗎?由於那傷害,你使出渾身解數。我們抗拒很多事情,我們不想再受打擾。由於那份受傷的感覺,我們執著於某些東西,希望它們保護我們。因而我們變得好鬥,我們堅守保護我們的東西,反抗一切攻擊。

  身為人類,我們坐在這裏,想要解決這個恐懼的問題,你懼怕的是什么?是身體上的恐懼,怕肉體的痛苦?還是心理上的恐懼,怕危險,怕不確定,怕再受傷?還是怕找不到徹底的安全?是怕被支配嗎?然而我們已經被支配了。所以你懼怕的是什么?你覺察你的恐懼了嗎?

  提問者:我恐懼未知。

  克:聽聽這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要怕未知?我們對它一無所知啊,又怕什么?請探究一下。

  提問者:往事留下了烙印,於是就有了怕它再次發生的恐懼。

  克:但這是怕放手已知之物?還是怕未知?明白嗎?怕放手我苦心積累的種種——我的財產、我的妻子、我的名譽、我的書籍、我的家具、我的漂亮臉蛋、我的才能——放手我已知的一切,放手我經曆的一切,是恐懼這些嗎?還是恐懼未來,恐懼未知?

  提問者:我發現,通常我怕的是未來會怎樣,而不是現在的事。

  克:我們要探究一下嗎?

  提問者:不是那種怕明天有什么不測的恐懼,而是怕失去自己今天認可的東西、滿足的東西。

  克:注意聽,這位先生的問題是:“我不懼怕昨天或今天,但我懼怕明天會怎么樣、未來會怎么樣。”可能是二十四小時後的明天,也可能是一年後的明天,但我懼怕的就是這個。

  提問者:可未來就是我們因為過去而懷有的一切期待的結果啊。

  克:我懼怕未來,我怎么處理這件事?不要跟我解釋,我想要搞清楚怎么解決這恐懼。我懼怕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我可能生病,可能丟掉工作,可能發生一打的事,我可能發瘋,可能失去我儲存的一切。請探究一下。

  提問者:我認為我們恐懼的可能不是未來,而是未來的不確定性,無法預知的事。如果未來可預知,就不會有恐懼,我們知道什么事會發生。恐懼是一種身體防衛,防衛某些新的東西,防衛生活的整個不確定性。

  克:“我怕未來,因為未來不確定。”我不知怎樣處理這整個存在的不確定性,因而我怕。恐懼是未來的這種不確定性的象征,是這個意思嗎?

  提問者:這只是一部分,還有其他恐懼。

  克:先生,我們在談恐懼本身,等下我們會討論到恐懼的各種形式。這位先生說,“其實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未來。未來如此不確定,我不知怎樣面對它。我既沒有能力了解現在,也沒有能力了解未來。”所以,這種不確定感表明了恐懼的存在。不管怎么解釋,事實就是我懼怕明天。那么,我要怎么處理這件事?我要怎么擺脫那恐懼?

  提問者:檢視自己怎么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光這么做可能還不夠。

  克:我懼怕明天,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整個未來都是不確定的,原子能大戰可能會爆發,冰河時代可能會降臨——我懼怕這一切。我要怎么處理這個問題?幫幫忙,不要理論化,不要用解釋搪塞我。

  提問者一:就因為不確定,用得著滋生恐懼嗎?

  提問者二:我們懼怕,因為我們在裝模作樣,在遊戲人生,並且怕被揭露。

  克:你這不是在幫我!難道你不懼怕未來,先生?不要偏離這個問題。

  提問者:我應該怕的吧。

  克:好,那你要怎么處理?

  提問者:活在當下。

  克:我不懂你的意思。

  提問者一:認識到自己過去怕什么,為什么怕並提出來檢查,對我來說很有幫助。有助於我面對未來。

  提問者二:首先我們得了解我們所指的未來是什么意思。

  克:我正想搞清楚這個問題。

  提問者:我們要做的第一點就是不要怕害怕。

  克:哦,陳腔濫調,那幫不了我什么!

  提問者:我們得認識到你無法幫我擺脫,恐懼總是在那裏。我們必須了解恐懼會常伴在生活左右。

  克:先生,你沒有滿足我的需要。你只是拋出一串說辭,等於灰燼。我還是懼怕明天。

  提問者一:問題就在這裏。你幫不了任何人。

  提問者二:難道你不能等到明天,順其自然,看看到底會有什么事?

  提問者三:我知道身體的安全是必要的,但我想了解我對心理安全的需求。

  克:他就是這個意思,先生。在身體上,他可能有一些安全可言,但心理上,他懼怕明天。他有一點兒銀行存款,一幢小房子,如此等等,他怕的不是這些,他怕的是未來會怎樣。

  提問者一:有可能與自己的不確定感共存嗎?

  提問者二:如果我們知道未來會怎樣,就不會怕了。

  提問者三:坐在這裏我不怕,可想到明天我就懼怕起來。

  克:思想搞的鬼。

  提問者:思想搞的鬼。如果我們現在是恐懼的,那就是事實。如果我們接受那個事實,完全活在當下,就忘記了未來。

  克:沒錯,我們來看看。我想搞清楚什么導致了對明天的恐懼。明天是什么?到底為什么會存在明天?明白嗎?我會解答這個問題。

  我想搞清楚思想是怎么出現的,恐懼是怎么出現的。我思慮明天,而過去帶給我一種安全感。雖然過去可能也曾有許多不確定,不管怎么說我活下來了。至今為止,我很安全,但明天很不確定,我懼怕。所以,我會搞清楚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對明天的恐懼。我的整個存在對明天的不確定、不安全的反應,就是恐懼。所以我想搞清楚,為什么想到未來恐懼就會冒出來。這表示,未來可能並沒有什么問題,但我對未來的思慮使它變得不確定。我不知道未來,未來可能精彩,也可能要命;可能糟透了,也可能美極了,我不知道。思想無法確知未來。那么思想,一直在尋求確定,卻忽然面臨了這種不確定。所以為什么思想造成了恐懼?懂了嗎?

  提問者:因為思想分裂了過去和未來,造成了它們之間的隔閡,結果恐懼趁虛而入。

  克:這位提問者說,“思想分開了過去和未來,劃分出可能發生的事。‘實然’跟‘可能’的分離就是這恐懼的一部分。如果我不掛念明天,就不會有恐懼,我不知道未來,甚至不在乎。因為我掛念未來——我不知道的未來、如此不確定的未來——我的整個反應,心理上以及身體上,就會疑惑,“上帝啊,未來會怎么樣呢?”於是思想就滋生了恐懼。

  提問者:思想是唯一會造成恐懼的心理機能嗎?還有其它一些無理性的機能,比如感情,那也可能造成恐懼。

  克:我現在就針對思想,其它因素也是有的。

  提問者一:存在對未知的恐懼、對明天的恐懼,這是基於對信仰或某些公式的執著。如果我明白了自己為什么執著於某個特定的習俗或信仰,恐懼就能被領悟。

  提問者二:對存在的恐懼呢?

  克:這一切都涉及到了,不是嗎?執著於信仰、公式,執著於為自己構建的某個意識形態,這些都是這恐懼的一部分。現在,我想通過了解什么是恐懼來搞清楚問題。

  之前我跟你們說過,過去我做了愧事或什么心有餘悸的事,我不想再讓它發生。掛念過去的所作所為滋生了恐懼,不是嗎?掛念未來會怎樣也滋生了恐懼。所以,我看到——我不一定對——思想造成了恐懼,造成了對過去和未來的恐懼。規劃理想,設計信仰,堅守那份信仰並指望其帶來安全,因此而滋生的恐懼,也是思想造成的。全是思想在造作,不是嗎?所以,我必須了解為什么思想掛念未來,為什么思想回想某些引起恐懼的事。為什么思想要這么做?

  提問者:把未來可能發生的種種不測都設想到是有幫助的,思想就可以有所打算,防患於未然。它試圖靠設想保護自己。

  克:思想也幫你保護自己,保險啊,建房子啊,避開戰爭啊。思想培養了恐懼也保護了你,不是嗎?我們談的是思想造成恐懼,而不是它怎么保護你。我問的是思想為什么滋生恐懼,思想也滋生了快樂,不是嗎?滋生性的快樂、昨天的落日帶來的快樂等等。所以,思想延續了快樂,也延續了恐懼。

  提問者:人類尋求快樂,思想辨別“這好”“那壞”,人類就遵照思想的選擇辦事。人類趨利避害,恐懼似乎也因此緊隨而來。

  克:顯然整個過程就基於思想,不是嗎?

  提問者:恐懼源於思想辨別的那一面。

  克:是的,但那仍然是思想,嘀咕著“這好,我要留下,那個不要”。思想的全部活動就是對快樂的需求,它在其中辨別說,“這會給我快樂,那個不會。”所以,恐懼、快樂的全部活動和需求以及這兩者的延續,都有賴於思想,不是嗎?

  提問者:可你怎么能擺脫這個啊?

  克:等等,我們先接著說這個事。

  提問者:思想就是恐懼。

  克:我們會搞清楚的。今天我是安全的。我知道我會有飯吃,有房住,但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昨天我享受了各種快樂,我希望明天還能重新享受。所以,思想不但維持了恐懼,也延續了我昨日的快樂。

  那么我的問題是:我要怎樣避免恐懼的延續,但卻讓快樂繼續?我想要快樂,越多越好,直至未來的分分秒秒;同時,我有恐懼,我想擺脫它們,我不想未來有恐懼。所以,思想在兩個方向上工作。先生,這是你的工作,不是我的,檢視問題!

  提問者:這帶給思想某種能量。

  克:思想就是能量。

  提問者:這帶給思想的是不同的能量。

  克:探究它,兩個都是。

  提問者:它在積累記憶。

  克:快樂的記憶,我就抓住不放,痛苦的記憶,即恐懼,我就想拋開。但我不明白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思想。

  提問者一:思想似乎拒絕讓自己停下來,恐懼和快樂看起來有點相似。但那個不存在思想的境界讓我迷惑。

  提問者二:全身心做你正在做的事,想想會帶給你快樂的事。可能不會發生的事就不要想它。

  克:別說:不要想那些不會發生的事。我怎么讓自己不想?

  提問者:想正在發生的事,高興的事!

  克:所以我強迫自己去想正在發生的事,而不去想不會發生的事?

  提問者:想正在發生的事。

  克:但我的心老在關注可能會發生的事。你沒有這種時候嗎?我們要非常簡單、非常誠實。我們有意想正在發生的事,但思想同樣留意著可能發生的事。我沒在想,它卻冷不丁冒了出來!

  提問者:先生,“我現在的”(I am)感覺跟快樂、恐懼以及思想毫無關系。我只考慮我當下的狀態。我沒有恐懼。我當下的感受跟思想毫無關系。

  克:你說“我現在的”是什么意思?

  提問者:指當下坐在這裏的感覺,其中並沒有恐懼。

  克:問題不在這裏,先生。

  提問者: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是否存在確定這回事,然後就不會有恐懼了。

  克:怎么搞清楚?

  提問者:我看到思想的整個過程是個陷阱。

  克:探究它,每個人都沒說到正題上。我來說說我覺得問題在哪裏。

  我懼怕明天,因為明天不確定。到目前為止,我的生活還算非常安定。雖然有些時候我也憂心忡忡,好歹都過來了。但是對明天的這種恐懼感,明天是如此不確定—— 核戰爭、可能引爆種種災難的意外戰爭、失去錢財——對於未來,我驚恐不安。該怎么辦?可以的話,我想擺脫恐懼,擺脫對過去、對未來的恐懼,擺脫表層、深層的恐懼。

  不要跟我解釋,不要跟我說“要這么做”,“別那么做”。我想搞清楚恐懼是怎么回事。我是怕黑還是怕不確定;我是怕執著,怕執著某個東西,還是怕執著某個人、某個觀點。我想搞清楚它的根源,怎樣避開它,而不是怎樣壓抑它。我想看清恐懼的結構。如果能了解它,事情就會不一樣。所以我要研究恐懼是怎么回事。讓我繼續說一會兒,可以嗎?

  對我來說,恐懼是存在的,因為我一直掛念明天,就算你保證明天萬無一失,我還是感到害怕。我為什么一直掛念明天?是因為過去太順了,我學了不少知識,那成了我的安全護衛,但我對未來一無所知?如果我能了解未來,把它化為我的知識,那我就不怕了。我能把未來當做知識、經驗一樣來了解嗎?那樣一來,它就成了我的知識的一部分,就沒什么好怕了。

  我還看到,我想要許許多多的快樂,性的快樂、功成名就的快樂、成為大人物的快樂。我想重溫那些曾經的快樂。等到厭倦了,我就想要更深、更廣的快樂。我主要的動力就是快樂——全方位的快樂。所以,我要躲開恐懼,我要更多快樂。我們都想要這樣。快樂跟恐懼不相幹嗎?還是它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我必須搞清楚,不是嘴上說說“是”或“不是”就完了。我必須用心探究,搞清楚快樂是否滋生了恐懼,恐懼是不是我欲求快樂的結果。明白我的問題嗎?

  提問者:但快樂也可能是另一回事,它可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克:不,那種快樂也是痛苦的。只不過為了得到更大的快樂,我可以克服痛苦。你在生活中沒注意到我們是怎樣渴求快樂的嗎?

  提問者:注意到了。

  克:我說的就是那個意思。我們在追求快樂,一切都奠基於此。如果沒有得到滿足,我就心神不定。所以我問自己,快樂和恐懼是否並不相伴相隨。我從不質疑快樂,我從不問,“我應該有這么多快樂嗎?”“它會把我帶向何處?”相反,我想要更多,天堂的快樂、塵世的快樂、家庭的快樂、性的快樂——快樂在驅使著一切。而恐懼也在那裏。請檢視問題,不要守著自己的觀點不放,看在老天的份上,移開你的目光!搞清楚問題!

  跟上這個思路:我想確定明天,但只有在知識的領域,只有當我說“我知道”的時候,才存在確定這回事。除了過去,我還能知道什么呢?一旦說“我知道”,它就成了過去。當我說“我知道我的妻子”,我知道的是過去的她。過去確定,未來卻不確定。所以,為了徹底安全,我想把未來拖入過去。我看到思想造作的地方就有恐懼產生。如果我不掛念明天,就不會有恐懼。

  提問者:在我看來,恐懼是某種本能。我覺得恐懼是能量,有某種力量在其中。

  克:你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每個人都很有把握自己知道怎么處理恐懼。我們解釋,給出理由,我們認為自己了解,可到頭來我們還是怕。我想繞到這一切的後面,搞清楚恐懼到底為什么存在。是思想掛念未來的結果嗎?因為未來很不確定,思想奠基於關於過去的記憶。思想就是記憶的反應,以知識和數個世紀的經驗的形式累積起來,思想就源於那些東西。思想說,“知識就是我的安全。”你現在告訴我要擺脫不確定的明天,如果我知道明天是怎么回事,就不會有恐懼。我渴求的是知識帶來的確定。我知道過去,我知道我十年前或兩天前做的事。我可以分析它,了解它,與它共生共存。但我不知道明天,這讓我害怕。不知道表示:沒有相關的知識。對於不知道的東西,思想能獲得關於它的知識嗎?

  所以會有恐懼。思想試圖搞清楚未來,因為不知其內容,它就怕了。為什么思想掛念明天,掛念它一無所知的東西?它想要確定,但可能並沒有確定這回事。請回答我的問題,而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提問者:生存系統需要考慮明天,這是根本的生存法則:需要某種預測。

  克:我談到過了,先生。

  提問者:我們必須遵循這一生存法則。如你所言,由於想象投射了嚴重的恐懼,帶來了心理上的困擾,但要阻止人類不去有邏輯地思慮則是不可能的。

  克:我可以指出的話,我們確實說過,思想在保護肉體生存上是必要的。那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

  提問者:我不同意。我認為思想對於生存來說並不是必需的。動物有生存的本能,卻沒有困擾我們的恐懼。

  克:夫人,我們這是在混淆兩回事。拜托,一開始我們就設法解釋了這一點。

  提問者:她是對的。人類的思想取代了本能。

  克:我同意你的說法,我們必須知道這房子明天還在,肉體的生存和對未來的計劃是必要的,不是嗎?不那樣,我們就沒法生存了。

  提問者一:如果把這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楚,恐懼就沒機會了。

  提問者二:思想考慮當下的生存,也必然考慮明天的種種。

  克:天氣很熱,我必須計劃買些涼快的褲子。這表示為明天打算。冬天,我不得不去印度。我應該計劃將來的事。我們不是在否認這個,事實上正好相反。我們在談論的是對不確定的恐懼。

  提問者:我們對自己沒自信。

  克:我真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你相信的那個“你自己”是誰?相信自己,你那么了不起嗎?

  提問者:為什么不?

  克:你自己是什么?

  提問者:人類。

  克:人類是什么?善、惡、戰爭——我們經曆了這一切。我們關注的是恐懼。我們必須運用思想生存下來。但是為了生存,思想把世界分為我的國家、你的國家、我的政府、你的政府、我的上帝、你的上帝、我的古魯、你的古魯——思想造成了這一切。雖然它打算好好生存,卻因為把世界分割得支離破碎而毀滅了自己,而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須了解思想的本質,什么情況下它是必要的,什么情況下它是魔鬼,什么情況下它具有毀滅性,什么情況下它造成了恐懼——這就是我的問題。

  我說過,思想必須發揮作用,否則你就無法生存。但是它在生存的欲望中分裂了世界,因而變得具有了毀滅性。我明白思想必須清晰客觀地發揮作用,沒有絲毫扭曲。那么我的問題是:為什么思想掛念明天?一方面,它必須考慮明天,但為什么思想掛念未來並滋生恐懼?

  提問者:為了安全。

  克:你知道,為了安全思想必須考慮明天,這顯而易見。同時你也看到,思想因為考慮明天而制造了恐懼。為什么?

  提問者一:因為我們想繼續。

  提問者二:因為我們厭倦了快樂。

  克:我們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拒絕丟開自己微不足道的見解、判斷和結論。扔掉那些東西吧,重新思考。

  對我來說,問題很簡單。思想必然造成恐懼,因為思想永遠找不到未來的安全。思想在時間中有安全,明天卻不在時間的范疇。明天是存在於心當中的時間,心理上的明天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因為那份不確定,思想投射了它對明天的渴望:安全、我得到的東西、我達成的東西、我擁有的東西,如此等等。那一切同樣毫不確定。那么思想能平靜地面對未來嗎?這就是我想問的重點。思想能平靜嗎,這表示:只在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時刻發揮作用。因此不劃分國家,不各造各的上帝,不好戰。讓思想平靜吧,那就不會有明天這種虛構的時間了。

  因此,我現在必須了解生活是怎么回事。我不了解活在當下是怎么回事,我也不了解活在過去是怎么回事,於是我就想活在未來,我不知道未來是怎么回事,就如我不知道現在是怎么回事。所以我要問,今天我能活得充分徹底嗎?只有了解思想的整個機制和功能,我才能那樣生活,而寂靜就在了解思想的真相的過程當中。在心安靜的情況下,沒有未來,也沒有時間。

  薩能

  1971年8月7日

【書籍目錄】
第1頁:關系 第2頁:宗教經驗 - 冥想
第3頁:善與惡 第4頁:看的藝術
第5頁:時間、空間和中心 第6頁:根本問題
第7頁:思想、智慧和不可衡量的境界 第8頁:智慧覺醒了嗎
第9頁:恐懼 第10頁:冥想的心和無解的問題
第11頁:論智慧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