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陳南

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陳南

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日期:2011-03-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陳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知足常樂”。佛教的理想是“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話:“養心莫善於寡欲”,是說希望心能夠正,慾望越少越好。所以說,平安是幸,知足是福。

知足,則幸福長存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佛遺教經》

【譯文】: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處在寶貴、快樂、安穩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覺得很安樂;不知足的人,即使身處天堂,也覺得不滿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質上很富有也是貧窮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質上很貧窮也是富有的人。

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呢?南懷瑾大師指出,只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假如內心不安,幸福則從何建立呢?

那麼,心要如何才會安呢?在講解這個問題時,南懷瑾先生引用了古人的“無所為而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這句話來回答:行善時,不要想“我在做善事”呀!我在幫助人喔!真正的“純善”,是犧牲而不是獲得,是奉獻而不是佔有。只有與別人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義,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會知足、感恩,心也才會安啊!

人生的浮浮沉沉,慾望乃是最大的濫觴,它可以是推動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墮落的源頭。只有能自然控制自己慾望的人,才會是心安的人。

其實,人在生生世世的六道中輪迴,就是因為慾望太多。一個人如果能在每一剎那,自我觀照,自我控制,長養智慧與安詳,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沒有攀緣,離開一切執著,就能擁有統一和諧的心靈,幸福也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但人往往是知多知少難知足,就像《漁父和金魚》的故事裡的老太婆,要了木梳要木盆,要了木盆要木屋,要了木屋要皇宮,要來要去一場空與老太婆異曲同工的還有一個農夫。

從前有一個農夫,每天早出晚歸地耕種一小片貧瘠的土地,收成卻很少。一位官員可憐農夫的境遇,就對農夫說,只要他能不斷往前跑,他跑過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歸他。

於是,農夫興奮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

跑累了,想停下來休息,然而,一想到家裡的妻子、兒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來耕作、來賺錢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真的累了,農夫上氣不接下氣,實在跑不動了!可是,農夫又想到將來年紀大,可能乏人照顧,需要錢,就再打起精神,不顧氣喘不已的身子,再奮力向前跑!

最後,他體力不支,“咚”地倒躺在地上,死了!

其實,人們賺錢就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如果只是埋頭苦幹,而沒有去享受生活的樂趣,那生活還有什麼意義?生活質量的高低,並不完全體現在你擁有金錢的多少和物質利益的多寡上,還體現在你臉上的微笑,心中的情感。

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令人幸福的東西,可人們為什麼卻變得越來越不幸福呢?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顆知足的心。有了貪念,就永遠不能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因此,一顆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悅、真正的寧靜、真正的幸福。

古人的“布衣桑飯,可樂終身”是一種知足常樂的典範。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中蘊含著諸葛亮知足常樂的清高雅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盡顯陶淵明知足常樂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為厚矣”表達著知足常樂的真情實感。更多的時候,知足常樂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樂,是一種人性的本真,無論行至何方,所處何位,知足常樂永遠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續。

一個人知道滿足,心裡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用叔本華的觀點來說,就會使人生在慾望與失望之間痛苦不堪。

面對現實,人們看到不少鋌而走險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欲壑難填,貪得無厭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這些人的犯罪事實,很多人都會由衷感嘆說:“要是他早一點收手,大概也不會走到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感嘆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問題是,一旦受貪欲支配,又哪裡會知足,哪裡會收得住手呢?所以,“知足”不是沒有追求;“知足常樂”更不是平庸的表現,相反,倒是很難修煉成的德性,尤其是在這個物慾誘惑滾滾而來,擋也擋不住的時代。

見好就收大智慧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

——《金剛經》

【譯文】: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環境適應了,它就會生長。修道也不是空行的,遇到緣分就能適應。

南懷瑾先生進一步指出,正是因為“緣起”,所以人生有無限的機會、無限的力量、無限的潛能、無限的意義。可以說,人生就是一個“無限”。但是,人們也不能因為無限,就毫無顧忌,肆意妄為。有的時候,更要把握見好就收的大智慧,去開創一個“適可而止”的人生。

在現實社會中,仕途、事業此起彼伏,而處在其中的每個人則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中國人重視“貴在時中”。時就是隨時,中就是中和。所謂“時中”,就是順時而變,恰到好處。正如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鑑於人的情感和慾望常常盲目變化的特點,講究時中,就是要注意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看他會不會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並不是懦弱畏難。當人生進程的某一方面遇到難以逾越的阻礙時,善於權變通達,心情愉快地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目標去追求,這事實上也是一種進取,是一種更踏實可行的以退為進。古人說:“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自不量力是做人的大敵。當一個人在一種境地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退一步反而海闊天空。

君子好名,小人愛利,人一旦為名利驅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進,不知退。其實,人的不幸往往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

佛下山遊說佛法,在一家店舖裡看到一尊釋迦牟尼像,青銅所鑄,形體逼真,神態安然,佛大悅。若能帶回寺裡,開啟其佛光,濟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鋪老闆要價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見佛如此鍾愛它,更加咬定原價不放。

佛回到寺裡對眾僧談起此事,眾僧很著急,問佛打算以多少錢買下它。

佛說:“500元足矣。”眾僧唏噓不止:“那怎麼可能?”

佛說:“天理猶存,當有辦法,萬丈紅塵,芸芸眾生,欲壑難填,得不償失啊,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當讓他僅僅賺到這500元!”

“怎樣普度他呢?”眾僧不解地問。

“讓他懺悔。”佛笑答。眾僧更不解了。

佛說:“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天第一個弟子下山去店舖裡和老闆砍價,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個弟子下山去和老闆砍價,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這樣,直到最後一個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時所給的價已經低到了200元。眼見著一個個買主一天天下去、一個比一個價給得低,老闆很是著急,每一天他都後悔不如以前一天的價格賣給前一個人了,他深深地怨責自己太貪。到第十天時,他在心裡說,今天若再有人來,無論給多少錢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親自下山,說要出500元買下它,老闆高興得不得了——竟然反彈到了500元!當即出手,高興之餘另贈佛龕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銅像,謝絕了龕台,單掌作揖笑曰:“慾望無邊,凡事有度,一切適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適可而止,見好便收,是這則小故事的寓意,更是歷代智者的忠告,也是一門處世的藝術。

古人言:“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慾不可縱,縱慾成災。”樂極生悲一語幾乎婦孺皆知。俗話說,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到半開時。明人許相卿說:“富貴怕見花開。”此語殊有意味。言已開則謝,適可喜正可懼。做人要有一種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時莫忘回頭,著手處當留餘步。此所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傳》,謂做人當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時人以為智見,反其道而行,結果必適得其反。

世事如浮雲,瞬息萬變。不過,世事的變化並非無章可循,而是窮極則返,循環往復。人生變故,猶如環流,事盛則衰,物極必反。生活既然如此,做人處世就應處處講究恰當的分寸。過猶不及,不及是大錯,太過是大惡,恰到好處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基於這種認識,中國人在這方面表現出高超的處世藝術。中國人常說:“做人不要做絕,說話不要說盡。”廉頗做人太絕,不得不肉袒負荊,登門向藺相如謝罪。鄭伯說話太盡,無奈何掘地及泉,隧而見母。故俗言道:“凡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凡事都能留有餘地,方可避免走向極端。特別在權衡進退得失的時候,務必注意適可而止,盡量做到見好便收。

任何人不可能一生總是春風得意。人生最風光、最美妙的往往是最短暫的。俗言道:“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就像搓牌一樣,一個人不能總是得手,一副好牌之後往往就是壞牌的開始。所以,見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贏家。世故如此,人情也是一樣。

得意之時莫驕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譴其咎。

——《道德經》

【譯文】:不停地往容器注水,遲早會溢出來,不如適可而止;兵器打磨得十分銳利,不可能永葆鋒芒;家裡擺滿了金寶珠玉,誰能守得住?富貴了還要驕狂,只會給自己招災惹禍。

在南懷瑾先生看來,一個人,如果真能對天道自然的法則有所認識,那麼,天賦人生,就已夠充實了。如能夠將生命原有的真實性,善加利用,因應現實的世間,就能優游餘裕而知足常樂了。如果忘記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擴展慾望,希求永無止境的滿足,那麼,必定會遭來無限的苦果。

老子的“富貴而驕,自譴其咎”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戰國時魏公子牟說:“官位不與權勢相約,但權勢會自動到來;權勢不與富裕相約,但富裕會自動到來;富裕不與尊貴相約,但尊貴會自動到來;尊貴不與驕傲相約,但驕傲會自動到來;驕傲不與罪惡相約,但罪惡會自動到來;罪惡不與死亡相約,但死亡會自動到來。”他的見解也許是對這八個字最好的註解。

大凡一個人得意之時,難免變得驕狂,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做事就隨心所欲,只圖一時之快而不計後果,這就可能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來,災禍也隨之而至了。春秋時的智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晉國智伯仗著實力強大,經常欺負別人。

有一天,韓國國君韓康子、魏國國君魏宣子一起在藍台宴請他。席間,智伯隨意嘲笑戲弄韓康子、魏宣子以及他們的大臣,受到戲弄的人雖然憤憤不平,卻敢怒不敢言。

晉國大臣智果聽說這件事後,非常擔心,就規勸智伯說:“國君不防備災難,災難一定會到來。”

智伯哈哈大笑,不以為然地說:“災難由我興起。我不興起災難,誰敢興起災難?”

智果苦口婆心地勸道:“我不贊成您這種說法。《尚書•夏柳說》:'每個人都有些不知不覺的過失、怨恨,難道要等到它顯露出來才予以重視?應該在它還沒有形成時就加以防範。'《尚書•周書》又說:'怨恨不在乎大,也不在乎小。'君子能夠隨時注意小事,所以沒有大的災難。現在您在一次宴會上就羞辱多人,又不及早防備,還說別人'不敢興起災難',不是太掉以輕心了嗎?唉,不能沒有敬畏之心啊!螞蟻、蜜蜂都能傷害人,何況是國君、大臣呢?”

智伯不把智果的告誡放在心上。有一天,智伯跟趙國國君趙襄子在一塊喝酒,竟把酒淋到趙襄子頭上。趙國的大臣們憤憤不平,趙襄子卻是一個特別能忍的人,表現得若無其事。智伯以為趙襄子害怕自己,更加得意。

本來智伯的土地比韓、魏、趙三國都要大,他卻貪心不足,想要別人的土地,他先派使者去向韓康於索要一百里土地。韓康子聽從謀士的勸告,忍氣吞聲,把一個萬人小縣給了智伯。智伯不費氣力就得到了土地,既高興又得意,於是故伎重施,又派人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也把一個萬人小縣給了智怕。

智怕更加得意,又派人向趙國索要土地。趙襄子堅決拒絕了他的無禮要求。於是,智伯邀約韓、魏兩家,合攻趙國,並約定攻下趙國後,平分趙國的土地。趙國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殘酷的戰爭持續了三年。智伯見久攻不下,就決開晉水,淹灌趙都晉陽城。這天,智伯到前線視察,魏宣子替他駕車,韓康子幫他當副駕駛。智伯得意洋洋地說:“我以前不知道水也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現在知道了。汾水可以淹沒魏國的安邑,終水可以淹沒韓國的平陽。”

這時,魏宣子用手肘碰碰韓康子,韓康子踩踩魏宣子的腳。

兩人頓時會意:攻破了趙國,接下來就該輪到韓、魏兩國了!於是,兩人派遣使者,趁夜聯絡趙國,三家合攻智伯。智伯兵敗身亡,趙襄子把他的頭砍下來做成了酒器,三家共同分掉了智伯的土地。

如果將智伯的經歷用老子的“富貴而驕,自造其咎”來解釋,沒有一點不符合的。魏公子牟的話,更像是總結智伯的人生經歷一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一個人富貴了,或者有其他得意之事,心靈應該很充實、很滿足了,如果還要驕狂,還要自顯其能,還要自逞其強,不就像提起水壺往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裡倒水嗎?那有什麼好處呢?

是啊,人們健康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人們有飯吃、有衣穿,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人們會說話、能思想,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人們會哭會笑、會打會鬧,就應該感到滿足和快樂了。

但“思退步,莫驕狂”絕不等同於“保持已有”,這不符合天道常變的規律,也不符合老子順其自然的法則。其實,當人們想“保持已有”之時,恰恰是不滿足的開始。人們想保持青春,歲月卻會催人變老;人們想保持財富,錢卻越用越少。其實,用不著刻意留住什麼,也用不著刻意得到什麼。人們只需追隨時光的腳步,做自己喜歡而對他人無害的事,做自己分內當做而對他人有益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將榮辱得失看得太重,這才是真正的“思退步,莫驕狂”!

沒有慾望,就沒有煩惱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金剛經》

【譯文】:因此,我們說“空”的道理,就是不執著於萬物之我像,不執著於人的感受、思想行為和意識,不執著於能感知萬物的眼、耳、鼻、舌、身、意。進而言之,凡是眼睛所看到的物象,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鼻子所聞到的香臭,舌頭所嚐到的味覺,身體所感觸到的舒服與不適,及大腦所接受到的宇宙萬法,包括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規律、法律、方法、制度、規定、遊戲規則等等,通通不可執著。對於眼睛所觀察到的不可起分別心。對耳朵所聽到、鼻子聞到、舌頭嚐到、身體觸到的乃至大腦感知到的宇宙萬法不起分別心。

南懷瑾先生是這樣理解這段經文的:人的感官認知,都是因緣機會,虛幻而成的,不可以用充滿雜念的心去追求虛幻的認知。所以修佛的人要時時觀照,不可執迷於色、空的極端——因為執迷容易喪失對一切真實世界的認識了解。人的感官對世界的認知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可能存在誤解,如果能夠以佛學的方式去理解,最終就能夠做到心平氣和,不為任何外界因素所困擾,陶冶涵養,終歸能認知世界本性。

日常生活中,人們要為吃而煩惱:窮人不知道下一餐食物在哪裡,富人甚麼都吃膩了,下餐卻不知該吃什麼才可口;為穿而煩惱,服裝款式層出不窮,穿什麼才時髦呢?當然也還有人為冬天的到來,沒有寒衣而苦惱;為住而煩惱,地皮的價格不斷在上漲,買一套房子要幾十萬,租房也很貴,有了房子又因為太窄,或周圍環境差不理想,住得不舒服——為了“我”的幸福,吃、穿、住就夠煩惱一輩子了。

與基本生存相應的是財富。一個人總是為了維護“我”能夠更好地生存,從而拼命地去工作,去創業,始終陷在不斷追求財富的“奮鬥”中。其實世上的事本來簡簡單單平平淡淡,沒有慾望,就沒有煩惱;慾望越多,煩惱也就接蹱而來。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幾人能做到無欲無求呢?

慧能去向五祖學習佛法,五祖說:“你是南方人,也學佛法?”

慧能說:“佛法還分南北嗎?”五祖就留下了他,讓他劈柴。慧能想也許劈柴也是參悟佛法吧。

多年後,五祖年齡大了,就有心選一個傳法之人。於是,在一天的下午,他召集所有的弟子,對他們說:“你們都將自己多年證悟的結果寫成偈子,我要看誰真正悟道了,就將衣缽傳給這個人。”

五祖的大弟子神秀,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衣缽傳承的人。於是,很多人都注視著他,爭著去看他的偈子。有的人甚至根本沒想去作偈子,而是等著看神秀的參悟。沒有幾天,神秀的偈子就傳遍了整個寺院,他就將它寫在醒目的牆上。偈子云:“身如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本來有的人寫好了自己的證悟,一看神秀的偈子寫得如此之好,就不好意思再將自己的拿出來。很快,這就傳到了慧能的耳中。慧能聽了後,就告訴身邊的僧人說:“這首偈子還行,但並未真正悟道。”

沒想到,五祖很快就知道了慧能說的話。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慧能說出了自己的偈語。他說的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們崇信了這劈柴工所說的話,擦掉了神秀的那首偈子,將慧能的寫上了那面牆。慧能由此而得五祖秘傳衣缽,隱行南下傳道說法,遂成禪宗六祖。

好一個“本來無一物”!人這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有挫折,有煩惱,有痛苦,想躲也躲不過去。對此你嘆息也好,焦急也好,憂慮也好,恐懼也好,都解決不了問題。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必在意那麼多呢?

因此,人類一切煩惱都是以執我為根源。正如《菩提道次弟略論》卷四說:“由我貪增上,以我愛執持,從無始生死直至於今,生起種種不可欲樂,雖欲作一自利圓滿,執自利為主要,以行非方便故,雖經無數劫,自他義利皆悉無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純為苦所逼迫。”眾生執我,原為我的幸福,然因為執我故,帶來了人生的種種煩惱。

現代人只懂得賺錢的重要,以為有錢就能過得快樂幸福了。其實從人生幸福的意義上說,應該是心靈健康第一重要,身體健康第二重要,財富的擁有為第三。有財富沒有健康的身體,不能享受;有財富有健康的身體,但沒有健康的心靈,也活得不快樂。然而現代人捨本逐末,他們看不到心靈健康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意義,為了追求財富用盡心思。有了財富又盡情地放縱自己,使得整個心靈處在高度的破碎狀態中。他們為什麼沒有感受到快樂呢?因為他們受到慾望的操縱,而缺少健全的心態。

世人想超脫,希望瀟灑走一回。很多人以為有錢,一擲千金,是快樂,其實這是風光,不是快樂,快樂是建立在超脫基礎上的。人們倘能處處以般若智慧去觀照人生,不住於相,隨緣自在,不為物役——不受慾望的紛擾,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

——《無量壽經》

【譯文】:不計較吃很多苦,慾望少了就能滿足。

孟子有一句話:“養心莫善於寡欲”,意即希望心能夠正,慾望愈少愈好。這與佛家的“不計眾苦,少欲知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強調的都是“知足常樂”。孟子還說:“其為人也寡欲,雖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則仁心存,欲多則仁心亡,說明了欲與仁之間的關係。

南懷瑾先生則把這兩種觀點結合在一起,作了簡要總結:自古仕途多變動,所以古人以為身在官場的紛華中,時刻要有淡化利欲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這當然是正常的,問題是要能進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極限的時候,要能把握得準,跳得出這個圈子,不為利欲之爭而捨棄了一切。

那麼怎麼才能使自己的慾望趨淡呢?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是:仕途雖紛華,要常思泉下的況景,則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說則可貫通得失。比如,看到深山中參天的古木不遭斧斫,蔥蘢蓬勃,究其原因是它們不為世人所知所賞,自是悠閒歲月,福澤年長,“方信人是福人”;看到天際的彩雲絢麗萬狀,可是一旦陽光淡去,滿天的緋紅嫣紫,瞬時成了幾抹淡雲,古人就會得出結論道:“常疑好事皆虛事”。

中國的古代,自漢魏以降,高官名宦,無不以通佛味解佛心為風雅,因為這樣可以在失勢時自我平衡,自我解脫。

在社會生活中,慾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可是,慾望是無止境的,慾望太強烈,就會造成痛苦和不幸,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五代時,後唐的皇帝李存勗以救國救民號召百姓,招募將士,先後滅掉了後樑等國,勢力達到了頂點。

天下略為安定後,李存勗開始貪圖享樂,他對大臣們說:“我軍征戰多年,今日有成,應該休息罷兵,享受太平生活。”

李存勗從此不理朝政,天天忙著看戲玩樂,一些忠直的大臣也被他疏遠了。

皇后劉玉娘特別愛財,她把國​​庫竊為己有,積攢了堆積如山的財寶。她任用自己的親信做撈錢的肥差,四處暴斂,到處橫徵,百姓怨聲載道。

忠心的大臣把劉玉娘的行為報告給了李存勗,說:“當天下人的君主,應該關心天下人的生死,這樣人們才能愛戴他,國家也會安定。現在皇后只顧自己撈錢,全不管百姓如何生活,這樣下去要出大事的,皇上一定要好好管教她。”

李存勗這時也失去了往日的愛民之心,他為皇后辯護說:“籌錢糧,救民於水火,百姓一定會感激皇后的仁德,誓死保衛國家。”

可是當發生災害,宰相去請求賑災時,劉玉娘卻把國庫的東西視為自己的財產,她拒不交出賑災,還生氣地說:“你是宰相,救濟百姓是你的事,與我有什麼關係?”她只拿出兩個銀盆,讓宰相賣了當軍餉。宰相長嘆一聲,掉頭就走。

宰相回到家後,他對自己的家人說:“皇上、皇后只為自己享樂積財,這樣怎能治理好國家呢?他們太自私了,國家一定會滅亡,你們也早做打算吧。”宰相也不管事了,朝廷陷於癱瘓。

時間不長,大將李嗣源就率兵反叛。李存勗領兵平亂,憤怒的士兵紛紛投向叛軍,不願再為李存勗賣命。

李存勗見事不好,急忙用重賞安穩軍心,他對士兵們說:“我帶領你們打天下,絕不是為了我自己,是為了你們啊!這次如果平定了叛亂,你們每個人都有重賞,我說到做到,絕不食言!”

士兵們早不相信他了,這時見他還在說謊,不禁更加憤怒,於是發動了兵變,亂箭射死了李存勗。劉玉娘逃進尼姑庵,也被士兵搜出,絞死了。

李存勗、劉玉娘平時不知關愛將士百姓,只顧享受、撈錢,結果導致了國家滅亡,他們死不足惜。

常常看到有些人為了謀到一官半職,請客送禮,煞費苦心地找關係、托門路、機關用盡,而結果還是與願相違;還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騷滿腹,借酒澆愁,甚至做些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事情。凡此種種,真是太不值得了!他們這樣做都是因為太看重名利,不惜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壓在了上面。

其實生命的樂趣很多,何必那麼關注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呢?少點慾望,多點情趣,人生會更有意義。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卷雲舒”、“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事業成功了,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個人進步了,不孤芳自賞、洋洋得意,這樣就能使自己體會出人生的無盡樂趣。

古人云:“求名之心過盛必作偽,利欲之心過剩則偏執。”面對名利之風漸盛的社會,面對物質壓迫精神的現狀,能夠做到視名利如糞土,視物質為贅物,注重中庸並保持淡泊人生、樂趣知足的心態,在簡單、樸素中體驗心靈的豐盈、充實,人們就可以順暢地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越是攀比,就會越不滿足

若不得錢財,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若得錢財,彼便愛惜,守護密藏……

——《中阿含經》

【譯文】:如果得不到錢財,就感到憂苦、發愁、煩惱;如果得到了錢財,便非常愛惜,就如同守護著寶藏一樣……

南懷瑾先生曾感慨萬端地說,人生活在現實中,必然要與社會發生關係。當人們擁有財富時,別人也擁有,於是出現比較。帶著比較心態去生活的人,他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人類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比較心態生活的結果,必然導致競爭。競爭意味著相互殘殺、你死我活地鬥爭。因此,攀比、不滿足使人類活得疲憊不堪。

在現實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視錢財為糞土,但有的人卻汲汲營營,整天鑽在攀比中:你擁有百萬,我得擁有千萬,比你富有;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華;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時裝,比你時髦;你用液晶,我得用LED,比你先進;你坐桑塔納,我得坐奔馳,比你神氣;你當市縣長,我得當上省長,比你大。

在生活中,用比較心生活的人大有人在,他們總想出人頭地,超過別人,希望從他人羨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二十年前誰家如果有一架自行車,就夠他幸福很長時間了,但自行車一普及,擁有自行車就不再有幸福感了。社會總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於是要有摩托車才感到滿足、要有轎車才覺得幸福。

慾望使人向外攀求,人類在追逐慾望的過程中,不經意就迷失了自己。佛經裡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天佛陀靜坐已畢,在林中漫步,這時有一群年輕人匆匆向前走來,向佛陀問曰:“剛才你有沒有看見幾個女孩子從這邊走過?”

佛陀問:“找她們幹什麼?”

這群人說:“昨晚與這些女子尋歡作樂,可是清早起來時發現她們都跑光了,並捲走了錢財。”

佛陀於是反問道:“尋找女子錢財重要,還是尋找你自己重要?”

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去注意自己,去認識自己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年輕人,和現代社會的人很相似。你看全社會幾乎都在瘋狂地賺錢。如今的中國大地,學術界與經濟掛鉤的學術著作特別吃香,學校中和經濟相關的科系生源爆滿。至於社會上的生財之道更是五花八門,人們為了賺錢挖空心思,為了賺錢不擇手段。這些生活在攀比慾望中的人,總是不停地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會像被箭射中一樣陷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一個人的本性追求就是金錢與富貴。社會不主張安貧樂道,但生活也不主張一味攀比以追求金錢富貴。因為一個人知道滿足,心裡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面對現實,人們看到不少鋌而走險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欲壑難填,正是貪得無厭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很多事情都是人們經歷過了,才懂得它的彌足珍貴。多一些滿足,少一些攀比,就會在煩躁與喧囂中,過濾壓抑,沉澱一種默契與親善,澄清一種本真與回歸。多一些滿足,少一些攀比,世間便少一點橫眉冷對,多一點笑臉相迎。

知足才會逍遙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道德經》

【譯文】:拋棄賢聖的權威及對權威的成見,人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拋棄仁、義等道德律則,人們將恢復他們的孝慈本性;拋棄技巧與厚利的誘引,盜賊將自動消失。不過,這三項措施作為治標之舉,還不足以治本,所以,應把它們作為從屬的措施,跟在基本的總體原則——表現純真,持守混沌,減少私心雜欲之後。

結合現實,南懷瑾先生指出:現在,很少有人再談“見素抱朴,少思寡欲”了。似乎到了這個物質享受的時代,“樸素和寡欲”的思想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人們遠離了原本的清淨混沌,越來越不知足,於是也就偏離了“道”的自然而然,這顯然是一種失誤。

在生活中其實應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當擁有的物品不能再多的時候就要學會停止,如果依然不知道滿足,放縱慾望、無休止地追逐聲色名利,那麼他最終會受到私慾的毒害的。

有個阿拉伯神話說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去尋寶藏,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他小心翼翼地進了山洞,看到裡面有個寶瓶,寶瓶上貼著一張字條寫道:“打開瓶蓋,裡面就會冒出金沙。請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後把蓋子蓋上。”這人欣喜若狂,打開了瓶蓋,果然是寶物,一開蓋金沙就像禮花炮一樣飛射而出,黃金燦爛,就像做夢一樣美。

“發大財了!”這人用袋子裝,用帽子接,用衣服篼,用雙手捧,甚至鞋子裡面也盛滿了金沙。寶瓶裡的金沙如噴泉般湧出,越噴越多,漸漸地這人沒東西裝了,金沙從他手上溢出……溢出……溢出,但他還是一動不動地跪在地上捧著手接

他太高興了,太瘋狂了,太痴迷了,只顧欣賞金沙狂湧的美景,忘了寶瓶上的告誡:“請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後把蓋子蓋上。”最後,他被埋葬在了金沙的厚堆裡。

很多人就像這個尋寶的人一樣“不知足”、“不知止”,結果一無所獲。

曾國藩曾說:“知足天地寬,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車,貴求萬釘帶。未得求速賞,既得勿求壞。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求榮不知厭,志亢神愈忕。歲燠有時寒,日明有時晦。時來多善緣,遠去生災怪。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片言動招尤,舉足便有礙。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矯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榮無遽欣,患難無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無倚賴。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而況處夷塗,奚事生嗟氣?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俟命堪終古,曾不願乎外。語云:名根未拔者,縱輕千乘甘一瓢,總墮塵情;客氣未融者,雖澤四海利萬世,終為剩枝。”

其實,這世上不知足的人多,窮人有窮人的不知足,富人有富人的不知足。 “知足知止”就是要人們擁有“該放手時就放手”的智慧,這種智慧表面上看似是一種中庸之術,然而它卻能使人們正確地對待慾望與現實,讓人們能夠享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

總之,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們每個人都有慾望,然而慾望太多,人生就會變得疲憊不堪。每個人都應學會輕載,因為生命之舟負荷太重的話,就會擱淺、就會沉沒!

貪欲是隱形“殺手”

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

【譯文】:聖人生存在世間,無生存之虞就已知足,不求多餘的感官刺激;因而拋棄外在的追逐,只取內在的滿足。

對於老子的這一見解,南懷瑾先生指出,老子是針對當時社會中人們在物慾中喪失自我、在世俗中迷失本性的現象,闡述的修身養性的道理。即:聖人對生存的條件並不苛刻,他們沒有過多的貪欲,只追逐內心的滿足。

人生在世總難以擺脫人事的微妙,總要面對社會的錯綜複雜,如履薄冰是許多人真實的感覺。煩惱都是因事情而起,而好事也絕非那麼的單純。所以,人們眼中的美事兒有許多都是虛幻的,它們能讓人逐步墮落,過分的追逐物慾只能給人們帶來一時的快樂,而引發的禍患卻是長久的。

春秋時期,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帶領殘兵逃到會稽山上,被吳軍團團圍住。勾踐派人向吳王夫差請降,夫差不答應,勾踐幾乎絕望了。

這個時候,勾踐的謀臣文仲、范蠡為他出主意說:“吳國大臣伯噽十分貪財,他現在正受夫差寵信,如果用重禮向他行賄,他一定會為我們說好話的。”

勾踐於是讓文仲帶上大量金銀財寶,又選了八位美女,前去求見伯噽。

伯噽偷偷地接見了文仲,他一見重金和美人,心中就高興起來。文仲對他說:“我奉命來見你,是不想讓好事給別人佔去啊。財寶和美人都在這,只要你肯替我家大王美言幾句,讓吳王退兵,這些就都是你的了。”

伯噽說:“越國滅亡了,越國的東西都會歸吳國所有,這點東西又算得了什麼呢?你是騙不了我的。”

文仲早有準備,他馬上說:“如果是這樣,越國的一切也是都歸吳王所有,你是得不到半點好處的。何況只要越國不亡,我們定會時時記得你的恩德,進獻永遠不會停止。這是天大的好事,聰明人是不會拒絕的。”

伯噽覺得文仲說得在理,於是收下美人和財寶,答應替越國求情。

伯噽的一位心腹看出了問題,他對伯噽說:“越國送錢送人,看是好事,實際上這是陷你於不義啊!他們現在有求於你,才會這樣,哪裡是他們的真心呢?收下禮物,以後的麻煩就大了。”

伯噽不聽規勸,從此在吳王面前替勾踐百般地說好話,越國終於被保了下來。

勾踐在吳國做人質期間,文仲給伯噽送禮無數,從未間斷。伯噽不停地為勾踐進言,幫助他回到了越國。

勾踐滅掉吳國後,伯噽自以為有功,歡天喜地拜見勾踐。勾踐對他說:“你貪財好色,出賣自己的國家,還有臉見我嗎?”

勾踐殺了伯噽,他的家人也一個不留。

伯噽被​​主動上門的好事迷住了雙眼,不厭其多,結果搭上了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還斷送了吳國。他不問青紅皂白,見好事就要,這是他貪婪幼稚的表現,注定要有那樣的下場。

古人因為貪欲而丟權喪命的不在少數,而現代人卻依然沒有感悟老子的這方面智慧——現代人常常認為,“吃點拿點收點,不算什麼大問題”,這種自諒心態使有些人忽視了貪欲之害。

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貪官落馬的慘痛教訓,使有些人對十幾萬、幾十萬元的大“紅包”不得不心存畏懼。但他們對“喝個小酒、收個小禮、受個小賄”等等“小誘惑”,往往毫無畏懼之心,統統照單笑納。在他們看來,收大禮受大賄風險大,一旦暴露將受到嚴懲;而收點小禮違紀不犯法,警察管不著,法官判不著,處分夠不著。殊不知,“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一個人貪欲之口一開,就不會滿足於小打小鬧,很難在誘惑面前止步,最終會滑入貪欲的泥潭難以自拔。

是呀,不要過分去追逐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虛空幻物,不要讓各種貪欲成為扼殺我們美好人生的隱形殺手。換句話說,人生少一分貪念,便會多一分快樂、多一分幸福。

降低一分慾望,得到一分幸福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

——《佛說生經》

【譯文】:世間的一切慾望,沒有一個人不想滿足,這有著非常大的危害,為什麼還要自找傷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歸大海。慾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

許多人都在問:幸福到底是什麼?幸福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南懷瑾先生的答案是:其實得到幸福很簡單,那就是安靜下來聽一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扔掉那些對自己來說十分奢侈的夢想和追求,那麼,你就被幸福包圍了。

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說:“一個人體會幸福的感覺不僅與現實有關,還與自己的期望值緊密相連。如果期望值大於現實值,人們就會失望;反之,就會高興。”的確,在同樣的現實面前,由於期望值不一樣,你的心情、體會就會產生差異。

有一個從事房地產的年輕人,經過自己幾年的打拼,在本地已小有名氣了。他每天的生活就像上足勁的發條一樣,被傳真、資料、甲方以及各種方案充塞得滿滿的。

一天,他加班到很晚。從公司出來後,走了很遠的路也沒有叫到車。走得熱了,他停下來,解開領帶,仰頭出了口氣。這時,他吃驚地看見星星在絲絨般的夜幕中閃爍著,洋溢著一種無言的美麗。一如他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晚,幾個要好的同學躺在學校圖書館前的草坪上看到的那樣。那一晚,他們深深被血脈中賁張的青春激動著,廣袤的星空與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

從那以後,他幾乎再也沒有時間去注視過夜晚的星空了。因為從他走入社會,他一直保持著彎腰向前奔跑的姿勢。太忙了,慾望總在膨脹,目標總在前方,於是他不停地向前奔跑著……

每個夜晚的這個時刻,他多半在應酬或是在作樓盤計劃和方案,他從沒有想過哪怕透過一扇小窗,去望望寧靜的夜空,傾聽心靈一些細小的聲音。

今天,當他站在這靜謐的星空下,突然想起在大學看過一位日本餐飲業巨頭總結的成功之道:在其連鎖店中能提供給顧客的,永遠是17厘米厚的漢堡與4℃的可樂。據他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這是令客人感覺最佳的口感。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把漢堡做成20厘米厚,把可樂加熱到10℃,但它們並不意味著最佳口感。

對於幸福,其實也只要17厘米和4℃就夠了。幸福,它是一路上持續發生的,就如深夜靜謐而美麗的星空所帶給人的震撼,而非那個令人疲憊的終極雪球。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喜歡拼命地追求、索取,以為這樣便可以得到幸福,殊不知,當你費盡心機地實現了這個目標,消除了一個煩惱,很快你又會有新的沒有實現的目標,你又會煩惱。如此反复,永無盡頭。事實上,人們追求的東西往往並不是自己需要的。

其實,追求幸福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降低你的慾望”。通過心理調節,使自己能夠平靜地對待目標,從而減輕或消除心理負擔,幸福也就會悄然而至。在世界上所有獲得幸福的途徑中,這種方法的投入產出比最高,它基本上不用你花一分錢,有時甚至能省錢。

一位智者說:“人生不同的結果起源於不同的心態。”的確,假如世界變得灰暗,那是你自己心中不夠燦爛。只要降低一分慾望,你便會得到一分幸福。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

——《圓覺經》

【譯文】:善男子,正如昨日做夢,應當知道,所謂生死與涅梁,沒有生起,沒有斷滅,無來無去。主動去求證的人,既無所得,亦無所失,既無獲取,亦無捨棄。被動去求證的人,既無住守,亦無止持,既無任運,亦無生滅。所以,證得成佛,既無主動,又無被動,畢竟沒有證,也沒有證得的人,因為一切法自性,平等不壞損。

很多人學佛越學越煩惱,這是為什麼呢?南懷瑾大師說正是由於人們的妄念好多好可怕,拼命想要去除妄念,可是又去不掉,所以才煩惱不已,痛苦不堪。

每一個人都有慾望,仔細想想,其實佛祖也不是無欲無求的,他不是要普度眾生嗎?但他的慾求又在若有若無之間。他要普度眾生,卻不強度。比如,看見善良的人,他不像道家的神仙一樣,贈送一堆寶貝,讓好人當場就眉開眼笑;看見惡人,他也不像道家的神仙一樣,雷劈火燒,讓壞人當場就吃苦頭。他讓好人壞人自受因果,自悟自度。就像一個父親,心平氣和地看著孩子慢慢長高,而不是餵給孩子一大堆激素,好讓孩子迅速長高長胖。

這種平常心,正是凡俗之人普遍缺少的。一個人總是怀揣美好的願望,並且總想迅速達成願望。有美好的願望是好事,想迅速達成,就沒那麼容易。為此,有的人不惜使用“激素”,得到的不過是一身“虛胖”罷了,嚴重者還會“走火入魔”,惹來一身病痛。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搶劫的、偷盜的、販毒的、詐騙的、貪污受賄的、販賣假冒偽劣產品的,總之,舉凡一切違法亂紀、違反天理人情的行為,都是在使用“激素催肥”啊!

當然,有些行為並不違法亂紀,但不考慮客觀條件,憑著主觀願望、憑著意氣勉強去幹,也屬於“激素催肥”一類。比如,有的父母強迫兩三歲的孩子讀書識字、學各種技藝,有的年輕人勉強追求一個根本不愛自己的人……都屬此類。

如果只是“催肥”,問題還不算嚴重。如果“走火入魔”,危害就大了。在歷史上,“走火入魔”的例子並不鮮見。

南北朝時期,前秦苻堅起用那個“善談天下事”的名士王猛輔政,不過十三四年之間,北滅燕雲,南脅東晉,大有併吞天下之勢。

後來,王猛病重將死,苻堅親自到病榻前詢問後事。王猛知道,前秦雖然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兵力強大,但由於連年戰爭,百姓疲弱不堪,加上新收復的地方人心不服,此時最宜休養生息,穩定內部,不宜再對東晉用兵。所以,他對苻堅說:“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是以古先哲王,知功業之不易,戰戰兢兢,如臨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聖,天下幸甚。”

他的意思是說,要完成天下統一大業,不能急於求成。一開始要先把基礎打好,進行細緻周密的準備工作,假如這代人完成不了,就不要勉強,留給下一代人去完成。

王猛還說,晉朝目前內部穩定,上下相和,是不宜輕易對它用兵的。而且新收復的鮮卑、西羌等少數民族,終究會造成大患,應該先安定他們。他還請求苻堅:“臣沒之後,願勿以晉為圖。”

苻堅卻特別想完成天下統一大業,成為一代開國明君,而不想把這項工作留給下一代人去幹。所以王猛死後數年,苻堅就糾集大軍,準備南下一舉滅掉東晉。不料,此舉遭到朝中上下一致反對。

苻堅召開軍事會議時,左僕射權翼說:“晉朝雖然微弱,卻沒有明顯讓百姓不滿的地方,謝安、桓沖等人,都是一代人傑,而且晉朝君臣和睦,現在還不能滅掉它。”

太子左衛率(相當於警備總司令)石越則從天象的角度,說明晉朝氣數未盡,還說:“晉朝佔據長江天險,百姓也樂於為朝廷所用,大概還不到討伐它的時候吧!”

其他各官也相繼發表了反對意見。

打仗是要講天時、地利、人和的,按孫子兵法,要講“道天地將法”,用這五個字一套,仗該不該打,一目了然。王猛、權翼、石越及其他官員都是圍繞“道天地將法”來論述這一仗不該打,是很有道理的。但苻堅此時野心膨脹,根本聽不進正確意見。他大言不慚地說:“今以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又何險之足恃乎?”意思是說,我們人多勢眾,大家把馬鞭投進長江,足以讓它斷流,天險算什麼呢?

散會後,苻堅特別留下親王苻融商量,苻融說:“現在伐晉有三大困難,第一,晉國沒有內亂,此時伐它,不合天道。第二,我方長年征戰,士兵疲憊,百姓都有厭戰之心。第三,群臣都說不能伐晉。他們都是忠臣啊!請陛下聽從他們的意見吧!”

苻堅大失所望:“沒想到你也是這樣,我還有什麼指望!”

儘管如此,苻堅仍不肯放棄伐晉的念頭。沒想到,回到后宮後,他最寵愛的妃子張夫人也苦苦勸他不要急於出兵。苻堅惱火地說:“用兵作戰的事,不是你女人家該干預的!”

這時,他最喜歡的小兒子苻銑也來勸諫。苻堅便訓斥他說:“天下大事,你小孩子懂什麼?”

大家沒有辦法阻止他,便找來他最信任的和尚道安法師來勸說。苻堅已經“走火入魔”了,道安的佛法也對他無效。弄得太子苻宏沒有辦法,只好拿天象來嚇唬他,仍然沒有改變他的心意。

這時候,苻堅可以說是人和盡失,幾乎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大仗,一場小仗都不宜打。但他連這麼明顯的問題都看​​不出來,仍然固執己見,親率六十餘萬大軍南下,結果一戰而敗於淝水,不過為歷史上增添一個“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已。當然,這是指對方而言,勝利的光榮跟苻堅無關,他只能獨吞苦果。這一戰,成為苻堅迅速敗亡的一個轉折點,他不但未能統一天下,連自己的半壁江山都失去了。

“走火入魔”的人都有這些特徵:什麼人的話也聽不進去,什麼情況也不考慮,只想著心裡那個念頭,一心一意只想達到目標,根本不顧後果如何,而且根本不相信可怕的後果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撞到南牆也不回頭,還要用頭狠狠碰一下。這正是佛家所講的“愚執”,其結果當然只能走向毀滅。

在生活中,當我們某個決定受到大家的反對,而且反對者又是了解內情又有經驗的人士時,千萬不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之類的話,千萬不要對所有人的意見置之不理。應該冷靜地權衡每個人的意見,不帶情緒地判斷他們的話對不對。並且把自己作決定的理由一條條列出來,寫在紙上,對照他人的意見,看看自己的理由是否充足。這樣,你就不會“走火入魔”了。

人生何必太貪心

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道德經》

【譯文】: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製約,適可而止,知道製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慾望以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慾望,自我實現就是其中之一。慾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可是,慾望是無止境的,慾望太強烈,就會造成痛苦和不幸,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因此,人應該盡力克制自己過高的慾望,培養清心寡欲、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

南懷瑾先生指出,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不加節制的話,永遠不會有滿足的一日。其實,我們所需不過是一日三餐,睡床三尺,何必貪得無厭自取煩惱呢?若是懂得知足,人生就快樂得多!

人不能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欲,因為,貪欲是無底洞,你永遠也填不滿它,貪欲只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麻煩。

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如何控制好自己對名利的慾望,不僅關係到人生,更關係到我們每日的心情。生命屬於個人,每個人有權設計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所有的心願,只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都應該受到尊重。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生命的過程中,一切物質及肉體都是不可靠的奴僕,想讓自己的人生得以昇華,就必須放下這些本性之外的東西,而追求生活本身的淳樸,這樣才能活得愜意,活得灑脫。

貪婪是一切禍亂的根源,一間蜂蜜工廠的倉庫裡灑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許多蒼蠅,因為蜂蜜太香了,它們都捨不得離開。不久這些貪吃的蒼蠅都因腳被蜂蜜粘住而飛不了。當它們快死時,很難過地說:“我們真是太貪心了,為了短暫的快樂卻賠上了寶貴的生命。”生活中,一批又一批人前仆後繼地把自己綁上慾望的戰車上,縱然氣喘吁籲也不得歇腳。不斷膨脹的物慾、工作、金錢幾乎佔據了現代人全部的空間和時間,許多人每天忙著應付這些事情,幾乎連吃飯、喝水、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他們想要賺更多的錢、找更好的工作、升更高的職位、住更大的房子、開更豪華的車子等等,然而一旦擁有之後,一些人反而會產生一種迷惘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氣去追逐這些東西,表面上看來該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可是為什麼自己卻並沒有變得更滿足、更快樂?

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如果你不放棄一些東西,你的身體和心靈一定越來越沉重,快樂就真的離你而去了,因此要學會自我放棄、自我解脫,保持一顆平常心少一點慾望,就會多一些快樂。仔細想一想,即便你左手財富,右手地位,一面是妻子,一面是情人,可是這些畢竟是身外之物,不會長久屬於你,一旦財去人空,那時滑過心頭的必將是失落與悔恨。

《菜根譚》中說:“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華,盡華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滅。”意即官爵不必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否則就容易陷入危險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過度,否則就會轉為衰頹;言行不要過於高潔,否則就會招徠誹謗或攻擊。而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樂極生悲”這句話,適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樂。大凡美味佳餚吃多了就如同吃藥一樣,只要吃一半就夠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過就成為敗身喪德的媒介,能夠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處。

“賓朋雲集,劇飲淋漓樂矣,俄爾漏盡燭殘,香消茗冷,不覺反而嘔咽,令人索然無味。天下事率類此,奈何不早回頭也。”痛飲狂歡固然快樂,但是等到曲終人散,夜深燭殘的時候,面對杯盤狼藉必然會興盡悲來,感到人生索然無味。天下事大多如此,為什麼不及早醒悟呢?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前言
第5頁:目錄 第6頁: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
第7頁: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 第8頁:第三章:事所以成,是相信能
第9頁: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