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劉洙源先生書札 劉洙源先生述

劉洙源先生書札 劉洙源先生述

書九

[日期:2011-01-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劉洙源先生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書九  卅六年春閏二月朔日

君聞我說真如三昧,不知與觀無念是一事,可知元明以來,馬鳴宗雖在人口,其學荒矣。起信論以真諦本為定,何也?賢首依此疏故,龍樹依此造論故。唐譯止作參考,裂網疏不佳。善說法性者,法相融歸法性。此疏多塗附名相,教初學差可,通法性有礙。起信以賢首為正宗。不可以難解而置之。(商務印書館有義記講義)此論是吾國佛法第一導師,不可忽。來書述所學無念觀,全不是。君當知學觀為種善根。我今問汝,以何者為種子?種在何處?如何播種?吾今教汝曰:種在法界心上。(法界心即汝無明心是、其體即真如。)法界心如田,信自心有佛性(即汝覺性)是種子,以般若觀心是播種。(不分別而觀心不体、自然明白。)久觀則定慧生,是善根生。再觀是善根增長。大徹悟是善根成熟。君修無念,而分別心多,怎得與般若相應?吾念君求法甚殷,今當教以發勝義菩提心:

勸發真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甲、事前自省四件。 (不是靜坐時用的、在事前應先知之。)

一、為何事? (如為利益願求、則因不正。當求明心見性。)

二、洗舊解。 (應將舊見舊聞、洗滌淨盡。)

三、用何心? (當遠離覺知之心、所謂離心意識、不用心 。)

四、修何行? (不雜法相、唯觀心。守心不動一法。)

乙、正行法。 (此法依據達摩大師所傳四句。有真信者俱可學、不信則勿學。)

一、外息諸緣。 (把根塵事,拋撇淨盡。)

二、內心無喘。 (喘者動也,言心不動。)

三、心如牆壁。 (言分別不起,離能所也。)

四、可以入道。 (此句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

每日跏趺坐,照三句觀心。心念若起,亦不制止,亦不隨逐。須觀妄念無性,其體是空,心自寂矣,妄念息時,心源空寂,般若相應,真性始現。此法即是無念行,無住行,不動行,即是真如三昧;與起信論一鼻孔出氣,一念頓證。(觀中不宜現境界,至要。坐之次數與久暫,隨便。)

丙、受法儀式  須沐浴已,禮佛白言:「弟子某某,今從某大德所,學發菩提心,信樂歡喜,終身奉行,誓不敢忘。」如是三白,三頂禮。以後但行,不須啟白。從此不得懈怠一日。誦念可減少,金剛經可誦,孰謂凡經皆日日誦。今但發菩提心,直入聖城〔域〕矣,何必貪多?

來書又問:起信論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彼佛即彌陀乎?真如法身又如何觀?答曰:彼佛即彌陀,亦即自心。何以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自他不二故。觀真如法身,即是觀自心。何以故?無明實性即佛性,(佛法即真如)幻化空身即法身故。(法身即真心。)

附指月錄初祖說法記

別記云:祖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祇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可忽曰:我已息諸緣。祖曰:莫成斷滅去否?可曰:不成斷滅。祖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更勿疑也。(弘恕敬錄,以供同修者之參閱。)

【書籍目錄】
第1頁:書一 第2頁:書二
第3頁:書三 第4頁:書四
第5頁:書五 第6頁:書六
第7頁:書七 第8頁:書八
第9頁:書九 第10頁:書十
第11頁:書十一 第12頁:書十二
第13頁:書十三 第14頁:書十四
第15頁:書十五 第16頁:書十六
第17頁:書十七 第18頁:書十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