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三昧寶王論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著

念佛三昧寶王論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著

一切眾生肉不可食門第七

[日期:2011-01-0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宣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切眾生肉不可食門第七

問曰:眾生肉者,乃是人們之所食也,而念佛之家卻絕不食用之,此是何道理呢?

對曰:昔日尸毘王為了救一隻鴿子,自己全身上了秤台還肉,才使秤子兩端平衡。國王與禽鳥之形體不同,可是自我保護性命則是同一的。怎麼可以故意食用眾生之肉,用來資養這個必定腐敗之身軀,而卻如木頭般愚痴而不知恐懼呢?如果真的能夠了悟眾生即是未來諸佛者,又有誰肯加白刃於赤色魚鱗之上,有誰敢放蒼鷹以追殺狡兔呢?這就猶如夜裡的飛蛾投向火坑,不是自取其暴斃嗎?是故《楞伽寶經》〈佛語心品〉的偈頌云:

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喚獄。

以此可知世尊聖人的旨意是說,若是我們不施捨此錢財來買眾生肉,則那些網捕眾生、屠殺眾生的人,自然就會停止殺生了。何況龍樹菩薩尚且不輕視於鴿子鳥雀,古代高僧們不跨越於昆蟲螞蟻,有人問其緣故?其答曰:這些蟲蟻眾生,與我們同是在於生死輪迴之中,彼眾生或許將先成就無上正覺,怎麼可以任意輕視呢?輕視尚且不可,豈可殺害奪取而食其血肉呢?

《寶性論》云:「《如來藏經》當中,佛告舍利弗言:眾生者,即是第一義諦,即是法身,即是菩提。」這就是我所說的,愚痴的狗只知道追逐打擊他的石塊,而不知道要去追逐丟擲石塊的人,因此石塊的攻擊終究無法停止。眾生只知道憶念過去、現在諸佛,而不知道要憶念未來佛,因此我慢心終究不能止息。若是能夠如獅子一般、去追逐於丟擲石塊之人,其傷人的石塊自然止息。

聽聞了恭敬與輕慢之道理,能平等恭敬而一以貫之,若是把應恭敬的移轉成輕慢,把父母等同於一般平常之人,那麼這個忤逆便非常過分了。如果把輕慢的態度轉變成為恭敬,把一般的人視同為我之父母,如是孝順之道則大矣。是故《梵網經》云:「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孝道名為戒律。」實在就是這個道理啊!如果能夠觀照六道的眾生皆是未來佛者,則一切眾生是我父母之談,猶是淺近的道理而已。

若是能和過去的一位沙彌一樣,慈悲救度螞蟻,那麼短促的壽命則更為延長。如果能如同流水長者之救濟群魚,則自然天華如雨落下而堆積。去除無量劫來妄執眾生、而輕視眾生之見,憶念未來的善逝如來之身。就如同在糞土污穢之內,了知其中具有真金。在重重的烏雲之間,相信其背後有亮麗的明月。則殺食眾生肉之無明昏暗雲霧,生死輪迴之黑煙陰霾,智慧之長風,將掃除之於本具三昧之廣大虛空矣!《梵網經》云:「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既然如是,又豈能不憶念於未來佛呢?

問曰:眾生肉不可食,我已相信之矣,食用五辛又如何呢?

答曰:佛陀的聖教也曾說明之,《大佛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此五種辛腥之食,若是煮熟來吃,能引發淫念;生食則會增加瞋恚之心。如是娑婆世界之中食用五辛的人,縱使能夠宣說三藏十二部經典,十方的諸天仙人嫌其臭惡穢氣,全部都遠離此人。而諸餓鬼邪魔等,乘著其人食用五辛之時,舔舐其口唇嘴吻。如是常常與鬼道邪魔一起共住,福德則日漸消除,長時無有功德利益。如是食用五辛的人,修習種種三昧之時,諸菩薩眾、天人諸仙,以及十方的吉祥善神,因此不來守衛護持。大力鬼神諸大魔王,因而得到侵害撓亂之方便。佛告阿難:修習無上菩提者,應當永遠斷除五種辛食,是則名為第一個增進修行之漸次。」如上皆是佛陀金口所說也,不也是真誠不虛嗎?飲酒的過失那就更加不必說了。

《百喻經》云:昔日有一位貧窮人,一日在道路中行走,在地上見到一布囊的金錢,心中大為歡喜踴躍。即在當場算其數目,尚未數完之時,遺失金錢的主人忽然到來,全部將其奪取回去。其貧人當時便後悔,為什麼不在撿到錢後立刻快速離去,懊惱的心情,非常痛苦。遇到佛法的時候,也是像這種情形一樣,現在雖然能夠遇到三寶、可種福田,但是如果不精勤以種種方便來修行,而卻喜好多聞。忽然之間無常命終之時,墮入於三惡道之中,就猶如彼愚痴的貧人,終究還是被其主人奪取金錢而去。偈頌曰:

今日經營此事,明日經營彼事。(此不只是指世間之法,就算是汎汎營修福慧,而無一相三昧之妙觀、綿綿密密不間斷之修行,皆是所謂的今日三,明日四,就猶如隔日發病的瘧疾一樣。)樂著於世間而不觀察其無常痛苦,不知不覺間無常死神之賊人便來到了。忽忽忙忙地經營世間雜務,凡夫之人無不如此。就如同彼數錢的愚人,其令人懊惱之事也是如此。

以上七門,盡是憶念未來佛,以通達於三世之意。若是想要憶念彌勒佛者,必得上升於兜率天宮,親見慈氏菩薩之尊容,則彌天釋道安,即是其首先之倡導者也。

念佛三昧寶王論白話淺譯【卷上】 終

【書籍目錄】
第1頁: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五 第2頁:念佛三昧寶王論自序
第3頁:念未來佛速成三昧門第一 第4頁:檗女群盜皆不可輕門第二
第5頁: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第三 第6頁:現處湯獄不妨受記門第四
第7頁:觀空無我擇善而從門第五 第8頁:無善可擇無惡可棄門第六
第9頁:一切眾生肉不可食門第七 第10頁:念現在佛專注一境門第八
第11頁: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 第12頁: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門第十
第13頁: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第十一 第14頁:夢覺一心以明三昧門第十二
第15頁:念三身佛破三種障門第十三 第16頁:念過去佛因果相同門第十四
第17頁:無心念佛理事雙修門第十五 第18頁: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門第十六
第19頁:諸佛解脫心行中求門第十七 第20頁:三業供養真實表敬門第十八
第21頁:無相獻華信毀交報門第十九 第22頁:萬善同歸皆成三昧門第二十
第23頁:舊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