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靈巖山寺大雄寶殿建造的心路歷程 妙蓮老和尚開示

靈巖山寺大雄寶殿建造的心路歷程 妙蓮老和尚開示

范仲淹捨宅為寺.德蔭子孫歷代昌

[日期:2010-08-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蓮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范仲淹捨宅為寺.德蔭子孫歷代昌
  
  宋朝范仲淹,江蘇吳縣人,二歲時父亡,母親因家貧無力謀生,只好帶著他改嫁。及長,知此事後,即泣別母親,寄居佛寺苦讀。也因此善緣,范公從小就得聞 正法,守持淨戒,並刻苦自勵、發憤精進。長大為官後,非常篤信佛法,且樂善好施、廣修眾福。凡是他為官時所蒞守之處,必定修建寺院、恭敬僧眾,帶動地方百 姓信奉三寶,於興崇佛法上不遺餘力。
  
  范公初在寺院讀書時,曾在寺中地窖內發現很多藏金,但他不為藏金所迷,仍然掩蓋如初,一毫不取。等到為官富貴時,才告訴寺裡僧人,取出藏金來修建寺 院。范公鎮守河東時,無意間獲得舊經「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一卷,為藏經所未錄,即將此經贈給慧哲法師流通於世。晚年又將自己舍宅改為天平寺,延請浮山遠 禪師來住持。
  
  范公出將入相幾十年,一生廣修福田、行善積德,並設置義田贍養一族三百戶貧寒子弟。聽地理家說他在蘇州南園的住宅風水極好,後代必出公卿;他即捐出來作為學堂,以便蘇人子弟能在此受教育,將來得貴,也算為國家培植人才。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范公後世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個兒子不但貴為官卿、道德極高,且能遵父捨財濟世之風;其後代子孫在朝為官者亦屢出不絕,這都是得自范公的庇蔭。世人若想後代子孫昌綿久遠,當學范公積善造福之方。
  
  周安士居士按:家舍田園,不過是暫時居住的客舍,能用來修建佛寺修大福德,這又何樂而不為?
  
  如晉朝鎮西將軍謝尚,捐捨自宅改建為佛寺,名為莊嚴寺。尚書王坦之,捨他的園第給慧受大師建大寺院,號曰安樂寺。刺史陶範,因仰慕廬山慧永大師清高之道風,捨宅建西林寺,請師住持。北朝李士謙,於饑荒之年設粥施濟貧民,令數萬人得以全命,後更捨宅建為佛寺。
  
  唐朝尚書王維,雖位居高官,但食不葷腥,日常所穿都是簡樸素衣,不穿紋飾彩繪的名貴衣布。王維有一別墅居於輞川,母親喪後,即奏表章上報朝廷,將輞川的宅第奉為佛寺。
  
  唐朝詩人白居易,中年後崇尚佛法,時常親近高僧耆德,從受淨戒、習學禪法。後更捨宅建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並發願求生西方,念佛不怠不惰,以至往生。
  
  綜觀以上諸公,都能捨自宅建為佛寺,較後世之人刻意營求錢財,修建自家為華屋大廈,寧可甘心為不肖子孫所敗毀,也不肯施捨分文來奉獻三寶、修福積善。 同是屋宅,一為三寶修建佛寺,利益後世子孫;一為自家修建華屋,為後代子孫所衰敗,這種天淵之殊就好像神龍與壁虎之別啊!
  
  --譯自安士全書
  
  妙蓮老和尚說:度眾生必定要有度眾生的大慈航,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把道場建成就,令無量眾生能有道場用功修行。你們在家居士要是福報大、財富豐厚,能把 家宅捨出來建寺院,那就是千年、萬年的事業!你自己的家能保幾年?世間上一切隨時都在物換星移,千百年來也不知道換了多少主人!
  
  你有錢也要好好為子子代代供養三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嘛!不要盡想著錢要留給兒女。世間說「世無三代富」,你富而能施捨,就能留福給子孫;你善財 難捨,那個錢你保不住,到惡業障一來,一個大水、大火、不肖的子孫,幾十年辛苦的積蓄全部都沒有了!唯有無上的功德才是保得住。此話我常時講,聽的人也 多,就是極少的富貴人做到!良可嘆也。
【書籍目錄】
第1頁:靈巖山寺大雄寶殿落成典禮 第2頁:上星下雲長老開示
第3頁:上淨下心長老開示 第4頁:靈巖山寺大雄寶殿落成典禮-上妙下蓮老和尚致感謝(農曆84、12、24)
第5頁:靈巖山寺大雄寶殿建造的心路歷程-訪韓慧信大居士(農曆85、2、3) 第6頁:修建佛寺的殊勝功德
第7頁:陸玩捨宅建靈巖.智積現身護道場 第8頁:范仲淹捨宅為寺.德蔭子孫歷代昌
第9頁:不忍觀音被雨淋.包憑施金修佛寺 第10頁:李善慶倡首修寺.來世轉為巡撫官
第11頁:員外普施遭雷劈.投為太子佛還靈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5-28 15:42:55
上品上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