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安分守己 耕雲先生講述

安分守己 耕雲先生講述

八、在塵不染 隨緣不變

[日期:2010-08-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八、在塵不染  隨緣不變

古人在大澈大悟之後,生活也並沒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非常平實地安分而守己(此時是不守而全守)。我們看二祖,他把衣缽傳給三祖以後,到茶館裏、到鬧市中和光同塵。五祖把法傳給六祖以後,在東山寺後蓋個茅屋,奉母而居,生活都是那麼平實、平淡。

契入到心的第四階段,那是真正的無我之我,諸天覷不透,諸魔難窺蹤的。有些未到的人,當他謬以為到達絕對客觀,證得無我、真我以後,就要把屬於偽我的統統丟掉,其實不然。這四種意識的過程,是要互相涵攝的,第四種真心一旦開顯,就把前三者涵攝融合、相互沖淡而不起其個別作用,但當用到它的時候,是不分彼此的,不用它時,也不會作怪而喧賓奪主、興風作浪,只這便是真實的「中道」,離開了這種心態,就絕不可能契合於中道。

由此可知,找到真實原本的自我以後,只須安分守己地和光同塵,在塵不染,隨緣不變,用不著隱居深山,而且是十字街頭好修行的。

上次講「牛的禮讚」,說到最後圓滿、成熟的人幹什麼呢?只是「入廛垂手」不捨眾生,隨緣應化。所謂「在塵不染,隨緣不變」,緣就是生活環境與條件;吃飯時吃飯,做事時做事,而這顆菩提心,既不為外境所轉,不為六塵所染,也不再因周邊的事物而生心動念。

各位在共修期間,所努力從事的應該就是這樁事──追求永恆,發掘真我,也就是各位參加共修會的中心課題。落實地說:即是如何淨化自己的表層意識(真心原本就是在塵不染的,加不上個『修』字),如何淨化、整理我們的表層意識,如何發掘、肯定真實原本的自我,這正是我們修行的共同課題,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中,有的已經有很好的收穫,雖然沒有到家,但都如入芝蘭之室,由共修者的相互薰習,而得到了安祥的覺受。

歸納一句話,各位來參加共修,修個什麼?修心,藉虛假的心,發掘出真實的心,泯眾生心而彰顯出菩提心。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安分守己就是「不二法門」 第2頁:二、素位而行 安於本分
第3頁:三、我是什麼 就做什麼 第4頁:四、確認真實的自己
第5頁:五、知己 守己 第6頁:六、真實的必定是原本的
第7頁:七、四種類型心 第8頁:八、在塵不染 隨緣不變
第9頁:九、三心不可得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