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成佛捷徑 毛凌雲居士纂述

成佛捷徑 毛凌雲居士纂述

第八 普勸專修

[日期:2010-12-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毛凌雲居士纂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八  普勸專修

甲  捨禪修淨

或問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更為捷徑,何不捨淨參禪,而勸捨禪修淨呢?當答云:禪重傳心,釋迦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即得佛傳心,為禪宗第一代祖師。傳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尊者,為東土禪宗初祖,寓洛陽少林寺,面壁九年,慧可大師立雪斷臂,求佛法印,祇教以「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陳說心性,祖師祇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可忽說:「我已息諸緣,」祖說:「莫成斷滅否?」可說:「不成斷滅,」祖說:「這就是諸佛所傳心體,更莫疑呀!」可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說:「將心來,與汝安。」可很久纔說:「覓心了不可得。」祖說:「與汝安心竟。」即傳衣法與楞伽經四卷,為禪宗第二祖。此頓悟法門,即如來禪。傳到六祖以後,因頓悟機緣難遇,多教禪淨雙修,實即攔禪入淨。恐禪宗斷絕,乃借用淨宗以念止念之法,令參話頭,起疑情,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這是祖師禪。如

一、淨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禪淨四料簡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林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二、徹悟祖師法語云:「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捷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故。何為見性?離心意識,靈光迸露,始為見性,故難。何為作佛?持佛名號,觀佛依正,即為作佛,故易。夫成佛是佛,理無二致,而見性作佛,難易相懸若是,豈非念佛較之參禪,尤為直捷痛快也哉?一是祖語,一是佛語,何重何輕,何取何捨,學者當盡捨舊習,誠為不謬。」

三、印光祖師念佛秘訣云:「吾人心性,與佛同儔,祗因迷背,輪迴不休。如來慈憫,隨機說法,普令含識,就路還家,法門雖多,其要唯二,曰禪與淨,了脫最易。禪唯自力,淨兼佛力,二法相校,淨最契機。末世眾生,唯此堪行,否則違機,勞而難成。」

四、禪宗虛雲和尚云:「參禪、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門,皆教眾生破除妄念,顯自本心,佛法無高下,根機有利鈍,其中以念佛法門,最為方便穩妥。」

以上皆勸人捨禪修淨,因現無禪師傳授,參禪者、多著魔發狂,得精神病;或患腦溢血,半身不遂。若延壽、徹悟等禪師,捨禪修淨,皆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願即見賢思齊,切勿捨淨參禪,或禪淨雙修,致十人九蹉路,或鐵林並銅柱,悔之晚矣。

乙  捨密修淨

或問密宗三密相應,即身成佛,尤為捷徑,何不捨淨學密,而勸捨密修淨呢?當答以:密宗的持咒,與淨宗的持名,皆以一念抵制萬念,使萬法歸一,異途同歸。惟密宗重傳授,由西藏傳入中國的為藏密,由中國傳往日本的為東密,雖顯密皆佛說,同為對機應病的法藥。但佛在大集經懸記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故密宗多兼念佛,求生淨土,現舉學東密與藏密的各一為證:

一、淨土聖賢錄三編云:「民國張珍午居士,旅日學醫,兼學密宗。後患腫病,業境現前,平日持咒靈驗,此時全不得力,乃轉而念佛,始業境消滅。遂屏醫藥,一心持名。其妻勸進飲食,曰:『汝勿擾我,但助我念佛,並集道友助念,我今日行矢。』道友至,同聲助念,自亦隨生朗念,尋結印念佛而逝。」

二、淨土聖賢錄四編云:「民國戴母鈕有恆居士,浙江吳興人,考試院長戴季陶居士之夫人也。七歲發心學佛,每晨念彌陀聖號,如是數年,感頂發光。畢業吳興女學堂,清宣統三年,與戴結婚後,入同盟會。民國十八年,矢志茹長素,二十年,依班禪大師受觀音菩薩六字大明灌頂法,過午不食。二十二年,復受藥師如來時輪金剛灌頂法,投花授記,賜法名蓮花金剛,日禮千拜。三十一年四月,落髮衣僧衣,修持益精進。九月十五日,忽患腦溢血,方知持咒全不得力,而捨咒念佛,自書偈云:『十念圓成佛果現。三心頓了妙蓮開。』後不復言而逝,年五十七。」

以上一業境現前,一患腦溢血,始覺持咒全不得力,而捨咒念佛,皆獲往生,捨淨學密者,可為殷鑑。

圓瑛法師勸修念佛法門云:「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勸人修習密宗,不必茹素,以持戒為小乘,大乘離相,有何持犯?況佛在世,亦許比丘食五淨肉。又云:食眾生之肉,即是度彼眾生。未悉此言出何經論,若云食其肉,即為度他,對眾生應平等度脫,何獨對豬羊雞鴨魚蝦之類,日日食而度之,對蜈蚣糞蟲之類,竟不食不度,對自己眷屬,亦不食其肉而不度耶?此種妄言惑眾,分明貪求食肉,不能持戒,反自作教他,疑誤眾生,定招惡報。甚有多年茹素念佛之人,被惑開葷,密功未成,淨戒先破,誠為可惜!學密宗可,而學吃葷則不可,未曾念佛,而學密宗亦可,既經念佛,而改途易轍,此皆信不深,願不切,良可歎也。」

丙  捨觀持名

或問一心持名,往生可保,兼修妙觀,生品必高,何必勸捨觀想,而專修持名呢?當答以:淨宗二祖唐善導大師,淨業專雜二修說云:「問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答: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念報佛恩故,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

印光祖師云:「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所示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又云:「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捨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昇反墮,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既蒙明示:觀難成就,或至著魔,決不可捨持名而修觀想,亦不可兼修,以免求昇反墮。願即捨觀持名,一心專修,畢命為期,命終即生極樂世界。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 為何學佛成佛度生 第2頁:第二 如何成佛覺行圓滿
第3頁:第三 有何捷徑信願持名 第4頁:第四 如何信願
第5頁:第五 如何持名事持理持 第6頁:第六 往生因緣善根福德
第7頁:第七 往生品位九品四土 第8頁:第八 普勸專修
第9頁:第九 結勸專勤 第10頁:附錄 印光祖師普勸全球同胞同念觀音聖號啟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