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靜坐講義 暢懷法師著

靜坐講義 暢懷法師著

修身與攝心

[日期:2010-08-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暢懷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靜坐雖有三種姿態,用心和旨趣,則各有所不同。一般人學習打坐,絕大多數是為保健,卻病延年;儒家以修心養性為其目標;道家運氣煉丹,以求飛昇;佛教則以明心見性,成佛度生為終極。廣述雖有千差萬別,總括言之,不出修身與修心。上述前三者以修身為原則,後一種則純粹是屬於修心。

  佛經有說:大凡世間一切有所作為之法,既落於形跡,便不免有生有滅。身體既由父母所生,當然也是有為之法,既是有所作為,不論將它修得如何堅固,就是仙家修得壽千萬歲,也不過後死而已。

  黃龍禪師曾說:「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吾人之身雖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但心靈從不隨生死而轉移。不僅今生未曾改變,即父母未生之前,及生命結束之後,心靈依舊湛然不動,可謂亙古不變,永久常恆,佛經稱此為:「常住真心。」世人若能回光返照,明其心、見其性,則可臻至不生不滅之境地。

  關於修身的方法也有多途,於此簡略介紹數種如下:

  假使有人能獨居靜室,將萬緣放下,無思無慮,懸心如虛空,調和氣息,安穩身心,由於心平氣和,肌肉鬆弛,肺量擴大,血液暢通,如此安坐,可以導致身體健康,無病延年。或平息妄念,專心想著自己在打坐,不令其心向外奔馳,一意貫注全身。或將心繫緣一處,安守一境,日久也可見功。或坐時用氣脈上下前後循環不息,吸氣時氣由丹田盤旋而上,直通大腦,呼氣時氣由大腦盤旋而下,再歸丹田,如此往復不停,可使全身舒暢,身體康強,但未經人指導,則此方法不可隨便運用。或運用增長呼吸方法,可以導致保健的作用,如道家所用的服氣法,養精安神,寧靜思想,能增長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

  中國人的靜坐方法,分有兩派。

  一、無為派。不作任何冥想,專注一事,端身正坐。

  二、有為派。意念繫緣一境。此派又分三種方法。

  甲、默念法。不必出聲,心想默念。思想寧靜,心情舒暢,氣血流通,精神愉快,飄飄若仙,如入雲中,身輕若海綿,如騰雲駕霧。如果血壓低,念血壓升高,若血壓高,念血壓降低等詞句。若念與觀想一起併用,功效益見迅速。然不可超過七個字,字多易生雜念。若是佛教徒,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均可,因沒有超過七個字。

  乙、意念專守外境。用心去想身外之物。例如百花齊放,海洋無邊,晴空萬里,中夜星辰,青松柏樹,宇宙一體。或注意目前一臥牛之地。俗語有說:「笑一笑就少一少,惱一惱就老一老。」若人經常想開心事,就會健康長壽。

  丙、意念繫緣內境,專心注意內身,有八種方法。

    丙一、百會穴(頭頂中間)。道家所謂:「雙眼遙思運頂門。」密宗有灌頂法,頂門若開,陽神由此而出,可以成聖成賢。佛經說:「聖頂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故有靜坐之人,專守頂門。

    丙二、祖竅穴(兩眉中間)。《法華經》妙音菩薩品說:「釋迦佛從眉間放出白毫相光,烕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由此可知,眉間也是重要穴道。

    丙三、中宮(兩乳中間)。此處乃為人之中心點,常守亦可打通奇經八脈。普通人只通十二脈,奇經八脈非靜坐不能通。奇經八脈即陰維、陽維、陰蹻、陽蹻、沖脈、任脈、督脈、帶脈。八脈中更以督脈,任脈為重要。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若通督脈任脈,名為小週天。並通其他六脈,則名大週天。

    丙四、肚臍。人之有生,臍在最先。臍帶繫於胎根,外通母腹。在母胎時,全靠臍帶吸取元素而生長,是以臍為人生的重要部位。古德要人觀想肚臍如豆般大,首先解衣詳細審視清楚,然後閉起眼睛,令身心調和。若心向外攀緣,立即收攝令返,過後若想念不清,再解衣細看,務令清楚。如此凝神,注守不散,非但可以卻病,且能進入禪定。

    丙五、繫念丹田。道家以心之靈氣為丹,如田可以植禾,意即一切成長,不出此丹田外。其云:「常伏氣於臍下,守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生,可以生身,此內丹不死之道。」此不過是其權宜之說,其實宇宙人生,森羅萬象,無一不是有生必有滅,有好必有壞,高低、長短、大小、方圓莫不皆然。要想不死,須求無生,無生則無死,方是究竟解決生死的大問題。丹田也有它的部位,在臍下邊的是下丹田,在心窩處的是中丹田,在兩眉間的是上丹田。今教人觀想的乃指下丹田。佛教顯宗說丹田在臍下二寸半,密宗說在臍下四指中脈之間,道教說在臍下三寸位置,以人之高低不等,是故各說也不一。又密宗稱此處為「生法宮」,意謂宇宙萬有一切皆由此而生,亦名「氣海」,全身之氣集聚於此,然後由此分布烕身。若心貫注丹田,心到則氣至,氣到則力至,力到則血至,有力則使血液推至全身。有說觀想臍下有一紅色明點,或想內中有火,由於身體虛弱的人,大多下冷上熱,病輕者易發覺,患重者則不知。如人透支過多,辛勞不易發覺,愈是休息,愈覺疲倦。如人健康不受補,與虛弱不受補,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意守腹部,久而感覺發熱,小腹會咕嚕咕嚕地響。如果心火不足,可藉外火相助,用艾條燃燒臍下四寸之處,每次三十分鐘,早晚各一次,如此不僅卻寒,且能大補元氣,暢通氣脈。若身體發熱,則不適宜燒,此外,餘一切時均無妨礙。

    丙六、止心於足底下之「湧泉穴」。此法能治一切病患,由於五識處於頭部,心多向上攀緣,心屬於火,火向上升,水往下降,水火不濟,諸病叢生。若心向下想,火便往下降,水則向上升,水火既濟,陰陽調合,萬病消除。

    丙七、運心病處。無論何種毛病,若能專心一意,運心病處,以心為果報之王,心至何處,病患即除。心比如王,疾病如賊:王至何處,賊便逃走。又有相匬之義,如水大之病,用緊張的觀想醫治;火大之病,用鬆弛的觀想醫治;地大之病,應將意念集中於頭頂醫治;風大之病,應將意念集中於足下醫治。

  得病也有三種因緣。一、四大五臟得病。二、鬼神所作得病。三、宿世業報得病。

  四大生病者:常止心在下,多動地大,而生地病。常止心在上,多動風大,而生風病。常止心急撮,多動火大,故生火病。常止心寬緩,多動水大,故生水病。又地大增者,腫結沈重,身體枯瘠。火大增者,煎寒壯熱,肢節皆痛。風大增者,身體虛懸,嘔逆氣急。水大增者,痰陰脹滿,食欲不振等症發生。

  四大不順得病者:行役無時,強健擔負,裳觸寒熱,外熱助火,火強破水,是為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為水病。外風助氣,氣吹火,火動水,是為風病。水火風三大增害於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水火風,亦是等分,屬地大病。若此四大不調,則會生四百零四種病。

  五臟得病者:身體寒熱,頭痛口燥,是心病相。身體脹滿,心悶鼻塞,是肺病相。憂愁不樂,頭痛眼闇,是肝病相。膚癢疼痛,飲食失味,是脾病相。咽喉噎塞,腹脹耳聾,是腎病相。

  六神發生之病:若多怕惛惛,是肝中無魂。多忘前失後,是心中無神。多恐怖癲狂,是肺中無魄。多悲觀喜笑,是腎中無志。多回旋疑惑,是脾中無意。多失意不歡,是陰中無精。

  應知養生之道,眼不多見而魂在肝。耳不多聞而精在腎。鼻不多嗅而魄在肺。舌不多嚐而神在心。身不多勞而志在脾。意不多思而神守舍。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即此義也。

  如得四大五臟之病,應求診中西醫生調治。若是鬼神作祟得病,當勇猛精進,以堅固志,加以咒力,或念《心經》,《大悲咒》,《往生咒》,或誦大乘經典,可以痊癒。若是宿業果報病,如生意失敗,家屬不和,貧病交加,一切不順利,則應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戒殺放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經常跪在諸佛菩薩面前,生大慚愧,發露眾罪,求乞懺悔,可以消除一切罪業。

    丙八、觀息烕身。放鬆身體,將萬緣放下,一切順乎自然,不可過於拘束,觀想氣息周烕全身,隨諸毛孔,或出或入,無障無礙。如此用心,非但通諸氣脈,更能消除病患。
禪波羅密門有五門禪。

    一、繫心頂上,久則心動於風,如得風病,自己以為得到神通,有飛的感覺,易出偏差。

    二、繫心髮際,久則眼好上瞻,能見黃色,或赤色種種顏色,或見種種光明,常用會生過患。

    三、繫心鼻端,出息入息,易悟無常,心若寧靜,能發禪定。

    四、繫心臍間(氣海),能除萬病,內見三十六物,能發特勝等禪。

    五、繫心地輪(兩足中間),氣隨心下,四大調和,能發根本不淨觀。

  心如猿猴,以鎖繫於柱上,其心自然調伏,將心繫於五處也是如此。此五種觀想方法,前二久用會生過患,後三久用可生禪定,學人應知從中選用。

  入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一、調伏心中亂想雜念,令其專注一境,或想丹田,或觀於心,使不亂動。

  二、調伏心中昏沈,初學靜坐總覺妄念比平時多。靜坐日久,妄想就會減少,但妄想減少時,瞌睡又會相應纏擾。不過這是一般用功人之通病,行者務要提起精神,或注意鼻端,昏沈自然消失。

  三、摒棄外緣,使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不緣色聲香味觸之五塵境界。

  住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行者於一坐時,始從入定,終至出定,於其中間,或長或短,必須認識身、息、心之三事,調不調之相狀。

  一、調身不寬不急,寬是放縱,意即約束。過寬易生懈怠,過急易生病症。若坐久疲勞,其身有時東倒西歪,或前俯,或後仰,覺已當即糾正,不可隨它而去。

  二、調息不澀不滑。澀是酸澀,滑即不凝滯。使息出入微細,似有似無。坐時,覺息出入有聲,或息雖然無聲,而結滯不通,或出入不微細,皆是不調之相。息之出人,需要無聲,不結不粗,出人綿綿,似有似無,身心和順,此是調相。

  三、調心不沈不浮。沈是昏暗不清,浮則妄想紛飛。身息雖然調得適當,而心浮動或昏沈,或覺寬急不定,當安心向下,繫緣臍下丹田,制諸一切妄念。若心昏沈則觀注鼻端,其心自能調適。

  出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初入定時是從粗入細,後出定時則由細至粗。

  一、行者坐禪時覺,欲出定時,於未出定前,先將心放下,由細轉粗,思維名相,逐漸攀緣六塵境界,因其最初入定,收攝諸念,如今出定,需將一心散於諸念。

  二、開口吐出濁氣,令身中熱氣外散,觀想烕身毛孔,一時同出穢氣。

  三、微微搖動其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再動二足悉令柔骜,然後以兩手烕摩毛孔,繼擦兩腿兩足等處,再用手揉兩眼後,始將雙目張開,稍歇片刻,方可離座。

  坐時應放鬆褲帶,以便氣行,免腹內存氣過多,日久致疾。昏沈重時,振作自心,或思日月光明,或以冷水洗臉,或起立經行。繫心過猛,易生掉舉。緩懈寬鬆,易生昏沈。故要調適心念不昏沈、不浮動、不鬆散、不逼迫。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 暢懷法師 第2頁:自序
第3頁:概說 第4頁:體驗與功效
第5頁:靜坐之前方便 第6頁:靜坐示範圖
第7頁:修身與攝心 第8頁:欲界定
第9頁:四色界定 第10頁:四無量心
第11頁:四空處定 第12頁:六妙法門
第13頁:十六特勝 第14頁:五輪三昧
第15頁:九種不淨觀法 第16頁:八念法
第17頁:十種觀想 第18頁:八背捨
第19頁:八勝處 第20頁:十一切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3-21 0:16:37
修身與攝心 身心靈的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