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第六章 受戒

[日期:2010-07-17] 來源:轉載  作者: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六章  受戒

一、學佛一定要受戒嗎?

戒律是要改正我們錯誤的習慣,讓我們的人格提昇為佛格。我們學佛,也就是學者改正自己錯誤的習氣,學習佛的所思、所行、所言。若是不受戒、不持守戒律,怎麼能算是學佛呢?所以受戒、持戒,不但是學佛實行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二、受戒後再犯戒其罪更重,不受戒不是罪較輕嗎?

受戒與否,與罪業的輕重無關。不過未受戒者,只有造業一項過犯;受戒者犯戒,則有造業與犯戒兩項過犯。

然而,受戒之後,就納受了戒體,雖然犯戒,仍有懺悔還淨的方法,戒體依然清淨,而罪業亦得以因懺悔而減輕。縱使罪業深重,而墮入惡道,但以戒法之力故,受報輕微,猶能於惡道中教化該道的罪生。侍業報受盡,因戒體不失故,乘戒法功德,即得人生、值遇佛法,故能速證菩提。此為受戒而犯戒者之殊勝處。

若未受戒者,縱造善業,命終生天受樂,報盡還墮。因無戒體故,乃隨業流轉,欲得人身,不知要經多少千萬億劫?縱得人生,亦難值佛法,何況修持?更遑論成就!是故長淪六趣,永無出期。善業之報尚且如此,何況造惡業者?此為未受戒而未犯戒之低劣處。

故知受戒與否,罪業雖是同等,而受報輕重,則是受戒者輕而未受戒者重。至於解脫生死、成就佛果,受戒與否更是關鍵。是故經云:「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因有受戒故有戒可犯,雖犯而戒體不失,故是菩薩;因無受戒故無戒可犯,雖無犯卻仍無戒體,故是外道。

三、懺悔真的有用嗎?

1)真心纖悔、真發勇猛心懺悔,一定有用。因為業也是由心而造的,當然也能由心來懺悔,而淨除心造的業。

怎樣才叫真心懺悔呢?第一要生起大怖畏心,知道自己造了業,若不懺悔清淨,則必定要受無盡的痛苦;第二要生起信心,相信依止上師、依止佛菩薩而求懺悔,一定可以使罪業情淨;第三要發大猛厲心,若所造的罪業不能懺悔清淨,決不停止;第四要讓決誓心,今後即使遇到生命危險,也堅決永不再犯。能如此懺悔,必定可以業隨心轉而得淨除。若是修密的人,除如此真心懺悔之外,還可以配合上師所傳的法來修持,則罪業清淨得更快。

以上四種心中,第四個最為重要。因為所謂懺悔,懺是懺其前愆,就是懺改過去所犯的錯誤,悔則是悔於未來,就是堅誓未來永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誓不再犯才是懺悔真正的用意。師父也曾開示:「懺悔的目的,是不要再犯。千萬不可存著反正可以懺悔的心,懺了又犯,犯了再懺,這樣懺悔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不能堅決永不再犯,即不是真心懺悔,懺悔也沒有用。

而信心是懺悔的根本。如果你心中一直存有「有沒有用」的疑問,那就怎麼懺也沒用了,因為你不相信,就不會真心懺悔,當然沒有用。

2)真正的懺悔,是了知諸法如幻,罪性本空,安住於體性當中。

但大家千萬不可誤解「諸法如幻、罪性本空」的意思。在體性來說,罪性本空,但眾生還沒能實際證到體性之前,業力對我們來講,是不會空的,如幻的因果還是存在,還是一樣要受如幻的業報;雖說所受的業報是如幻的,但對還沒證到體性的眾生,還是會感受到痛苦。

因此,還不能安住於體性的行者,甚至還不了解什麼是體性的人,都必須藉著有相的懺悔來懺除罪業。千萬不要因為在理上「罪性本空」,而以為用不著懺悔罪業,甚至因此而誤以為可以隨便犯戒造業,也不會受報。這樣誤解經義,就斷送了自己的慧命了。真正愈深證體性的人,愈不敢造絲毫罪業。

四、等自己有把握能持守不犯了,再來受戒,這觀念好不好?

有這樣的發心是很值得讚歎,但這種作法卻並不值得鼓勵。為什麼呢?

第一、眾生在未成就之前,不可能完全不犯戒的。要想等自己完全能持守不犯之後再來受戒,那就永無受戒之期了。唯有先受戒,雖然屢懺屢犯,只要真發心懺悔,必能漸漸不犯,最後才有可能不刻意持守也不會犯戒。

第二、未受戒者,即使知道戒律的內容,想要練習持守,但事實上由於沒有正式受戒過,缺少嚴正的約束力,往往就被自己的習氣所轉,而一再替自己找藉口原諒自己,最後使原先追求完美的理想,也變成逃避受戒與持戒的藉口。因此說要先練習持戒,已是極難做到的,何況想要持守不犯再來受戒,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學佛的人發心,要用智慧來發心,不要只用情見來發心。要先了解現實,再來決定理想,不能只靠理想而來決定現實。

五、戒有那幾種?各有多少?

1)戒的種類很多,如各宗教都有各自的戒,稱為「世戒」;修行人在定中自然不犯某些戒,稱為「定共戒」;修行人證到某些果位時自然不犯某些戒,稱為「道共戒」;還有釋迦牟尼佛為弟子們所制訂的戒,稱為「佛所制戒」,簡稱「佛戒」。

佛戒之中,又分為好多種,像在家眾的五戒、八關齋戒,出家眾的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二百四十八戒,大乘的各種菩薩戒,密宗的金剛戒等。

2)本宗弟子一般所受的,只有三種:一是最基本的五戒,二是屬於「瑜伽學派」系統的菩薩戒,三是密宗戒中的十四根本墮。

五戒只有五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菩薩戒有三大類:淨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淨律儀戒是斷除一切損害自他的惡法;攝善法戒是學行一切成就自身佛德的善法,可以「六度」攝之;饒益有情戒是學行一切成就利他佛行的事業,可以「四攝法」攝之。以這三大類攝盡一切,等於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意思。另外又特別開列出四種「等他勝罪」、四十五條「輕垢罪」等四十九條的學行戒文,其中四種等他勝罪是屬於淨律儀戒,輕垢罪中前三十三條是屬於攝善法戒,後十二條是屬於饒益有情戒。

金剛乘十四根本墮,即有十四條戒文。

六、如何受戒?

其他宗派各有其受戒方式與規定、儀式等,在此不贅述。

本宗的受戒,一年有兩次正式傳戒,在農曆的三月十五和九月十五。而每月一次的誦戒日,又都可以方便受戒,但在方便受戒之後的第一次正式傳戒法會,一定要參加,才算真正受了戒。

受戒前,要先帶兩張照片、及一份身份證影印本,並填寫一份受戒申請表,先向執事師兄申請。

受戒時,要隨 師父的開示而做觀想,隨 師父唸誦受戒文,並依文發心受戒。

七、受戒要做什麼次第?

1)若是依佛法深淺的次第,應該是先受五戒、次受菩薩戒、最後再受金剛乘戒。因為五戒是一切佛法,不論顯密、大小乘、出家在家等,都必須具有的共通基礎;菩薩戒是大乘顯密共有的戒律;金剛乘戒則是密宗不共戒律。

2)依本宗修持而論,因為本宗是屬於密宗,所以在受了五戒的共通基礎之後,理應先受金剛乘十四根本戒,成為正式的密宗弟子,最後等廣大的菩提心如實生起之後,再受菩薩戒。本門求法的條件,也是依這種次第。

3)事實上受戒的次第並沒有正式限定,全看各人自己的發心。除了五戒一般是要最先受之外,菩薩戒和金剛乘十四根本戒那個先受、那個後受,或者兩個同時受,都是可以的。甚至如果有發大心的師兄,三個戒一次同受,也無不可。

八、受戒後要如何持守?有什麼原則?

修大乘的人,是以心來持戒,尤其是本宗都是修心法的,更注重心戒,只要起一個違犯戒律的念頭,就已經算犯戒了,不必等到身體去做。所以本宗弟子受戒之後,天天都要誦戒,檢討自己這一天當中是否有犯戒。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而已,其目的是要讓我們養成自我檢討的習慣,乃至最後能每一個念頭生起時,都能馬上自己檢討是否犯戒。所以,持戒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從自己的每一個念頭來持守。

九、持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嗎?

1)持戒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根本方法,就是依戒律的精神來持守,而不只是死板地依戒律的條文來持戒。所以大乘的戒律有很多開遮,就是只要不違反戒律的根本精神,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允許不必盡依戒律條文的。

比如菩薩戒,《攝頌》上說只要具足慈心、悲心、及善心,即不會毀犯菩薩戒,正因為慈心、悲心、和善心,即是菩薩戒的精神。但菩薩戒最根本的精神,則是菩提心,「為利眾生求成佛」的心,所以只要時時想到要利益眾生、要與眾生同證無上菩提,即是念念持守菩薩戒。

又如金剛乘十四根本戒,其根本精神是在於對上師的真實信心,只要能完全依止上師,完全照上師所說的去做,便能持守金剛乘戒。

只要能把握戒律的根本精神,也是修學佛法的根本精神,要持戒其實並不難。

2) 師父曾開示:「把一切妄念都攝歸一句密咒,自然一切戒律都不會違犯。」

因為會犯戒,就是我們有不正確的念頭,如果念念都在持咒,那裡會有引導我們犯戒的念頭出現?

3) 師父開示最究竟的持戒方法,是時時刻刻安住於體性。但是對初學的行者來說,這是極困難的。所以初學者,還是以念念返照自己的念頭,或者念念持咒,為最佳的入手方法。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第一章 名詞簡介
第3頁:第二章 佛教的特色 第4頁:第三章 基本觀念
第5頁:第四章 學佛 第6頁:第五章 皈依
第7頁:第六章 受戒 第8頁:第七章 宗派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