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5)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6.別讓體內的「火毒」偷走您的健康

  老百姓常說的「上火」,以「熱性病」、「發炎」者居多,但也不盡然。例如:頭痛可以是腦缺氧的表現,牙痛、咽痛也可以是心肌缺血的表現,並不都是「上火」,所以,還應在醫生和執業藥師指導下購藥,才能更準確地對症治療。

  漫談「上火」

  山東黃衍強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談起「上火」,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治療呢?筆者作為一名從醫20多年的中醫師,針對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談談幾點自己的心得。

  「上火」指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日常診療中,常常有患者對醫生說自己「上火」了。這是一個只有中國人才能聽懂的民間俗語。它既不是病名,也不是醫學術語。而是一個很泛泛的、幾乎概括了全身各個系統疾病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症狀的統稱。所以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譬如出現頭痛眩暈、面紅目赤、耳鳴、口舌生瘡(潰瘍)、牙痛或牙齦紅腫疼痛、煩躁口渴、鼻流黃涕、咽喉腫痛、乾 咳少痰或吐黃痰、大便秘結等症狀時,老百姓都會稱之為「上火」,常去藥店買些「敗火藥」來服用。而這類中成藥的說明書所列主治功能及適應症,往往是大同小 異,一應俱全,使購藥者甚至售藥員都很難區分出究竟哪一種藥對患者更為對症。因為上述的每一個症狀,都是由許多不同的病因病機造成。

  中醫學對「火」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學把致病因素分為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內因多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傷;外因指六淫 (風、寒、暑、濕、燥、火)致病;不內外因指意外傷害。《黃帝內經》中的病機十九條,對火的表現描述為「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顯然與人們常說的「上火」,不盡相同。

  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學說,講求陰陽平衡,火是五行之一,指一類陽性、熱性的事物或亢進的狀態。生理性的 火為陽氣所化,是生命的動力,如少火、命門火等。病理性的各種機能亢進表現亦稱之為火,而外感六淫中之火則為致病因素,概括地說,「熱之過為火、火之過為 毒。」

  但火有「實火」、「虛火」之分。人體陰液不虛而感受實邪,所表現出的陽熱症狀為實火;人體陰津虧損而出現的一些陰虛陽亢的症狀為虛火。前者應使用苦寒清熱藥(即俗稱的敗火藥),後者則應用甘寒養陰藥,滋陰降火。二者在治療原則和用藥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預防「上火」,如何選用「敗火藥」

  正常人體的組織成分有70%是水。因此,水對人體的生命維持至關重要。預防疾病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缺水,水虧 則火旺。另外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成人應保證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睡眠不足的人,必然缺水(傷陰),繼而出現口乾舌燥、飲食無味、大便秘結等「上 火」的症狀,這是陰虛火旺所造成的虛火。而市場上的「敗火藥」多為治療實火所用,不能濫用,所以在「敗火藥」的使用上應嚴格區分其性能功效。如牛黃上清丸 和黃連上清丸,在中藥劑型分類中應屬解表清裡劑,與防風通聖丸當屬同類,能使實熱之邪從汗孔外達和從大腸排出。即中醫常用的「開鬼門,潔淨腑」的治療法 則。它們適用於表閉無汗、大便不通而內熱熾盛者,前者清熱的功效強於後者。而牛黃解毒丸和西羚丹是屬於清裡劑,無發汗解表作用,只能使熱從大腸排出,後者 的清熱解毒功效較前者要強。但二者對感冒初起、表證未解者均不宜使用。清肺抑火丸亦屬清裡劑,偏重於治療呼吸道炎症,但外感初起和表證未解者亦不宜使用, 否則易致表邪閉塞入裡遷延不愈。此類以祛邪為主的苦寒藥不宜長期服用,邪祛中病則止,一般不超過3~5天,年老體虛者更應慎用。而治療虛火的六味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養陰清肺丸之類以扶正為主,可適當延長服藥期。

  綜上所述,平時應該保持心情開朗和放鬆,飲食宜清淡,忌暴飲暴食及過食辛辣油膩之品,多飲水以補充體內津液,以免上火。如果已經「上火」,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診所診治,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對症用藥,切忌盲目亂用藥,以免小「火」沒消大病來。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
第3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1) 第4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2)
第5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3) 第6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4)
第7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5) 第8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6)
第9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7) 第10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8)
第11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9) 第1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
第1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 第1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2)
第1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3) 第1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4)
第1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5) 第18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6)
第19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7) 第20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8)
第21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9) 第2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0)
第2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1) 第2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2)
第2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3) 第2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4)
第2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5) 第2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
第29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 第30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2)
第31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3) 第32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4)
第33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5) 第34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6)
第35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7) 第36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8)
第37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9) 第3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0)
第3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 第4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
第4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2) 第4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3)
第4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4) 第4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5)
第45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6) 第46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7)
第47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8) 第48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9)
第4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0) 第5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1)
第5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2) 第5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3)
第5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4) 第5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5)
第5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 第5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
第5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2) 第5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3)
第5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4) 第60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5)
第61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6) 第62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7)
第63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8) 第64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9)
第6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0) 第6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1)
第6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2) 第6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3)
第6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4) 第70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
第71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1) 第72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2)
第73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3) 第74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4)
第75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5) 第76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6)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