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解脫之道:鑽石途徑系列之二 (科威特)阿瑪斯

解脫之道:鑽石途徑系列之二 (科威特)阿瑪斯

第六章 接納

[日期:2011-04-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科威特)阿瑪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如果你可以看著排斥的活動而不制止它,就能不參與排斥的活動。越是看得清楚,越是能不參與。這么做會讓某個東西有空間可以冒出來。久而久之,你會越來越不認同、越來越不參與排斥的活動,然後接納的能力就出現了。

  我們可以從排斥和接納的角度來檢視一下我們的情況。人格永遠只會說“不”,它基本上是排斥你所有的知覺、感覺、觀點和經驗的,不過它還是能做點其他的事,譬如在世間運作等等。可是如果檢視一下它在你和你的關系之間做了什么,你會發現它只是一味地在排斥,即使當它對你的內心說“是”的時候,也是在對另外一個東西說“不”。我們會發現這件事分分秒秒都在進行。缺少了“不”,人格根本無法存在。

  我們所謂的自我或人格的基本活動,就是渴求另一個不同的東西,而這份欲望又會促使我們想盡辦法去滿足它。然而這種期望、欲求及努力的態度,都是對眼前真相的一種排斥。排斥一定會制造出界分和內心的沖突,而沖突又會制造出抗拒、阻礙和自我防衛。就因為你不想感受這份沖突,所以無法完整地感覺什么,而只會遮蓋住它、抗拒它。可是你又不喜歡那種感覺,於是你又會去排斥你的排斥感。企圖擺脫沖突,只會制造出更多的沖突。因此,排斥、界分、沖突和不和諧之間,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換句話說,我們內心永遠有一場戰爭在進行著。

  如果已經發現了這些沖突和排斥的活動,我們該怎么辦?首先,我們要認清心智或人格的基本活動就是一種自我排斥的傾向。表面上你也許是在排斥某個人或情況,其實你排斥的是自己的一部分。

  我們為什么會這樣?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這是超我或內心的評論員正在排斥自己的經驗。我們已經知道超我是源自於我們對父母的認同,尤其是對父母的超我的認同。我們可以說,我們是從父母那裏學到了排斥這件事。父親不喜歡我生氣,所以我現在才會排斥我的憤怒。每當我向母親表示我需要她的時候,母親並不喜歡我那副模樣,所以我現在才會排斥我的需求。因此,排斥的態度是通過對童年環境裏的排斥態度的認同而發展出來的,這就是為什么內在工作必須學會如何消解掉超我。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需要對治這個超我,這樣才有能力客觀地經驗自己。我們必須對治超我的批判和攻擊傾向,不只是因為這種自我攻擊會帶來痛苦,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有能力認清真相。如果永遠都處在一場戰爭中,就很難去覺察意識之中的微細活動了。但假如不攻擊自己,就能比較自由地探索你的經驗。

  嬰兒時期補充和釋放的自然循環

  事實上,排斥的態度比認同父母這個機制作用還要更深、更原始。在認同父母之前,甚至在你還不知道什么是父母之前,它就已經發展出來了。那是我們這個有機體最早的活動之一,它發生在嬰兒幾個月大的階段。那時,孩子根本無法覺察他和父母是分開的。讓我們來看一看小嬰兒的經驗是什么。如果小嬰兒沒有在睡覺或是沒有被照顧得很舒服,他就可能會經驗到某些焦慮:肚子脹氣、膀胱裏有尿、腸道裏有糞便、餓了、冷了等等。如果腸道裏有糞便,他會自動排便。如果膀胱裏有尿,他自然會把尿撒出去。如果餓了,他自然會哭鬧,那時母親就會把食物送到他嘴裏,然後一切又恢複了正常。這些活動被稱為補充和釋放的自然循環。在補充之前會產生一種張力,一種能量或活動的增加,然後通過喂食、撫慰和排泄的活動,這份張力就會被釋放掉。這時孩子又回到了滿足、祥和及放松的狀態。在這個循環過程裏,還沒有任何排斥活動產生。有機體會自動擴張和收縮,補充和釋放。這些自然的活動會帶來放松和安歇的心境。母親會幫助孩子達到這種狀態,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喂飽和照顧自己。

  孩子是非常開放的,容易感受外境的痛苦

  如果每件事都按照這個方式進行,那么在最佳和最平衡的狀況裏,孩子就能學會以母親對待他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當焦慮產生時,孩子連想都不必想就能自然地釋放掉它,這便是我們所謂的“自動調節”。如果這個循環能暢然無阻地運作下去,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就會自動自發地做這些事。這樣人格就不會產生排斥和自我防衛的態度,當然也不會產生神經官能症和內在沖突了。

  但基於各種理由,事情通常不會進行得那么順利。譬如孩子肚子脹氣或感到痛苦,而母親未能及時照料,那么孩子的痛苦和緊張就無法得到釋放。

  這個階段的嬰兒仍然仰賴母親和環境來幫助他釋放這些緊張感。有時並不是母親不在場,而是嬰兒生病了、便秘或無法吞咽食物。在這種情況之下,痛苦也得不到立即的釋放,有時情況甚至更糟。如果只是上述的那些問題,事情還好辦。事實上,有些嬰兒的父母絕非這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孩子通常是非常開放的,他們可以立刻感覺到環境裏的痛苦和折磨。孩子能夠覺察到自己的身體,並且能感受到母親身上所散發出的緊張、僵硬和痛苦,或是身邊其他人的這些感受。假如母親在受苦,嬰兒也會跟著受苦,而這份痛苦又不能得到釋放。

  我們現在所說的還不包括許多嬰兒曾經受過的殘酷虐待。某些父母會把他們內心的沖突轉成對孩子身體上的虐待、忽略或是情緒上的排斥。這所有的事情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留下難以解脫的痛苦。因此,自然的活動就這么被阻礙了,而孩子也無法回歸到自然的祥和狀態。此外,孩子的身體還可能出現機能上的障礙。即使母親試著以愛的方式照顧她的嬰兒,但如果她心裏隱藏著焦慮、自我排斥或是其他的負面感覺,嬰兒還是能感受到這些痛苦,而母親又沒有為自己和孩子排解掉這份痛苦。

  痛苦與挫敗將天真的本性轉為恐懼和不信賴

  處在嬰兒時期,我們的內在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它不必經過學習就可以達成排泄的功能。這種與生俱來的自信,就如同阿米巴原蟲的一收一放那么自然。在這個階段裏是沒有任何欲望、希望和恐懼的。如果母親在孩子需要她的時候能夠給予關愛的回應,這份自信就會得到支持。

  嬰兒一開始是處在一種天真無邪的狀態裏,如果這個有機體能夠和諧地運作,而且能得到環境的支持,這份天真無邪的品質就會發展成一種天生的自信。它會演變成對宇宙的一份毫無懷疑的根本信賴。

  緊張感若是沒有得到釋放會發生什么事呢?它會對我們這個有機體、整個系統的運作、我們的環境以及對自己的信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答案是,我們的信賴和自信會被一點一滴地腐蝕掉,或者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浮現出來或得到發展。這是在我們出生後幾個月之內所發生的事。

  嬰兒體內的焦慮以及母親心中的痛苦一直都存在著,所以孩子與生俱來的那份天真無邪的信心,以及基於這份信心而發展出的信賴就這么喪失了。我們這個有機體再也無法發展出一份自信,它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動調節,也不相信每件事的發生都是理當如此。孩子不相信和諧的狀態會持續下去,因為在嬰兒期所感受到的痛苦還沒消失。那么如何才能去除這份痛苦呢?

  首先,你會越來越覺察到某些事在感覺上是很痛苦的。如果這些痛苦持續存在,我們這個有機體就會把焦點固著在這些令人痛苦的事物上,然後會拿以前美好的感覺來跟它們對比。在尚未釋放的痛苦還沒浮現之前,沒有作這個對比的需要,只有當自動調節進行得不順利時,孩子才會注意到這種感覺是痛苦的、那種感覺是愉悅的。心中所生起的這些區分活動,只會助長痛苦和挫敗。

  如果孩子進一步發現痛苦並沒有減輕,他就會對痛苦產生畏懼。如果痛苦和挫敗感一直無法消除,孩子就再也無法忍受了。他的整個系統還沒成熟到可以忍受這份挫折,同時也無法自動排解掉它。假設痛苦和挫敗感一直持續下去,就會使這整個有機體無法統合,然後孩子就會開始經驗到生存的恐懼。痛苦和挫敗會把天真無邪的本性轉變成恐懼和不信賴。

  接著,孩子又必須學會如何對治這種情況,他的整個有機體必須學會持續不斷地焦慮。自動調節系統如果無法順利運作,神經系統就會出現崩解的情況,於是孩子又會轉向身體最原始的機制反應,來對治外在的傷害。當孩子吃進一個無法消化的東西時,身體會自動把它吐出來,這便是最原始的機制作用。嘔吐就是一種排斥作用,孩子發現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把東西吐出來,排拒它。這個作用跟排便是不一樣的。排便是把消化過程的殘餘廢物排除出去,嘔吐則暗示著自然的消化過程尚未完成,有些東西還沒有被吸收。孩子吐出來的是外面進來的東西,譬如酸掉的奶或是不能消化的食物。這個階段的小孩根本沒有內外的觀念,所以一有痛苦和不安,就會試著把它吐出去。

  投射和界限讓本體和真我成為對立狀態

  孩子如果覺得自己無法對治那些不好的感覺或挫折,會有什么樣的心理反應呢?首先,他會出現身體嘔吐機制的延伸,一種投射式的防衛機制。孩子會認為這些痛苦是外在而非內在的,他會假裝自己並沒有惡劣的感覺,惡劣的人是媽媽。當然他的母親可能的確有痛苦或挫敗感,甚至曾經傷害過這個孩子,但孩子有惡劣的感覺也是事實。因此,內外都有負面的情況存在。不過孩子仍然覺得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他還是無法區分這兩者。

  孩子是如何把他的感覺投射出去的?若想把問題投射出去,我們必須相信有一個內在,也有一個外在。相信我跟外界是分開來的,才會感覺問題是從外面來的,是它造成了我的不和諧感。投射的機制作用為我們樹立起了一道界限,使我們感覺我們和外境是分開的。投射和界限的樹立是同時發生的,它們是相依相生的。

  這整個過程使我們從本體或真我的合一狀態,發展成一種主客對立狀態。但真相是界限根本不存在,我並不是和別的東西分開的,而且在能量的層次上,我也不受身體的限制。我的身體也許會排斥某些食物,可是我無法真的把情緒和挫敗感吐出來。因此,首先出現的是投射作用,而它又會造成界限感,使我們從完整的能量場中獨立出來,與其他的存有分隔開來。為了讓這個投射作用順利發展出來,為了否定自己真實的感覺,我們必須學會停止感覺,這意味著必須鈍化、壓抑自己的感覺,或是把它們破成兩半。投射、鈍化、壓抑或是把感覺破成兩半,本是按照嘔吐的機制作用模塑出來的,不過當然,投射作用只會制造出不祥和。

  你現在已經知道這種排斥的態度是在很小的時候養成的,通常在嬰兒出生後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就發展出來了。因為我們的外在環境並不完美,所以我們這個有機體必須發展出這種態度。孩子企圖排斥的是自己的痛苦、受傷和緊縮傾向,對痛苦的排斥又會形成對父母的認同,進而演變成我們的超我。超我的排斥態度以及自我貶抑的羞愧感,基本上就等於你在吃東西時對自己說:“惡心死了,我不喜歡這個東西。”而超我的說法則是:“惡心死了,你不應該是這副德行的。”接下來又會形成肛門期的排斥作用。

  人格本身什么也不是,它只是一個會造成我們和別人產生界分的東西,它只會促使我們保護自己,防禦我們所認為的外來毒害。可是一旦把自己的一部分排斥在外,你就在身體上制造出了緊張和武裝。這么一來痛苦不但無法釋放,還可能會壓抑它或是想把它推開,而這又會加強你的緊張,減低自我調節的能力和釋放壓力的能力,情況就這么變得越來越糟了。

  孩子必須壓抑自己的感受,因為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釋放痛苦和負面感受。如此一來,補充和釋放的良性循環—— 我們所謂的自動調節作用,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強壯及活力的自動收放作用——便逐漸被腐蝕,而天真無邪的信賴感及信心也跟著喪失了。然後我們會更加依賴外在事物來釋放我們的緊張,而這又會強化超我的排斥態度——“如果我變得乖一點,母親就會更愛我一點。”當你一切都仰賴她的時候,如果她能給你較多的愛、接納和支持,你確實會好過一些。不過等我們長大之後,卻會不斷地渴望得到這份愛和支持,我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給自己這些東西。

  “性”通常是一種釋放壓力和痛苦的企圖

  接著我們又會把內化的母親投射到別人身上,並且企圖得到他們的贊許、愛和幫助。這也是會產生性欲最主要的動機,因為性就是一種生理釋放。我們補充了之後一定會釋放,所以性通常是一種釋放壓力和痛苦的企圖。

  性的動機源自於生命最早期的階段,那就像是渴望母親能喂飽你、讓你感覺舒服一些,或是像你在吐奶時渴望她的幫助。長大之後你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來完成這些事,因為你已經形成了重重的障礙。最後的結論是:“如果能找到可愛的王子或公主,我就能釋放我所有的壓力,一切都會變得美好起來。”在大部分的關系裏,你的伴侶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讓你舒服的人。如果他讓你覺得舒服,你就會愛他;若是讓你不舒服,你就會排斥他。通常我們渴望的是對方能幫助我們調節自己,一旦累積了一些緊張感,你就會說:“我愛你,讓我們來做愛。”但這並不意味性不可能有真愛或欣賞之類的動機,而是性經常出自於一種想要釋放緊張的沖動。

  自我了悟便是重拾自動調節的能力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整個情況是什么以及問題是怎么開始的,但是我們該如何對治它呢?如何才能重拾天真無邪的本性,發展出自動釋放的能力?如何才能增加自信心和自動調節的能力?排斥我們的經驗只會使事情更糟。沒錯,孩子有一段時間確實需要自我防衛,但這個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就會累積越來越多的緊張,然後自動調節的能力又會降低,最後就演變成了神經官能症。我們所謂的自我了悟便是重拾自動調節的能力,改變排斥的心理模式,重新與我們本有的自信心和信賴感產生聯結。顯然每一個人都向往這種祥和及放松的狀態。

  我們要如何才能接納自己的經驗?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我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接納自己的經驗。人格根本不懂得接納,人格一開始就是由排斥所形成的,因此它只懂得排斥。即使是人格的存在都是一種排斥,它就等於在對你的本體說“不”。即使你沒有在主動排斥自己的經驗,人格這個假我也掩蓋住了你的真我。人格之所以會形成,就是為了掩蓋真實的經驗,逃避痛苦和挫折。

  因此我們如何才能學會接納?如果你說“我應該學著去接納我的憤怒”,你不就是在排斥對憤怒的排斥嗎?不就是在排斥自己的抗拒心態嗎?假如你渴望從人格之中解放出來,那不就是一種對人格的排斥嗎?因此人格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這整件事是令人絕望的,人格不可能學會接納。

  然而絕望不就是奠基於希望,亦即奠基於排斥的嗎?無望跟絕望截然不同,因為它的基礎是客觀事實。

  覺察心中的排斥活動就是一種禪修

  讓我們回顧一下排斥是怎么開始的。我們一開始所排斥的是痛苦和苦惱。起先我們說:“我不想有這種感覺,它令我痛苦,它太危險了。”不久你的想法就會變成:“我不想要這種感覺,我想要的是另一個東西。我要改善自己,我要成功。”我們甚至會認為排斥是一種友善對待自己的方式。不論你想的是什么——變得成功、變得有愛心、證入實相或開悟——只要你還想改變自己,你都是在排斥自己。每當你想改變當下的感覺時,你就是在排斥自己的經驗。你只想把自己吐出來。

  但這並不意味我們應該對自己說“是”,因為說“是”也是一種排斥。我們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觀察我們如何在排斥自己。一開始,排斥只是一種想要去除痛苦的企圖,然而痛苦並沒有因此而去除,我們只是不再面對它了。我們既不能把它吐出來,也不能釋放它,於是我們只能鈍化我們的敏感度。

  現在我們要允許自己變得敏感起來,並且不帶批判地去經驗自己,既不對自己說“不”,也不對自己說: “我觀察痛苦是為了讓痛苦消失。”如果我們只是對真相感興趣,就能做到下面這些事:看、覺察、留意、跟痛苦共處、感覺你當下的經驗而不排斥它。你的知覺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微細,你會發現你很難不排斥眼前的經驗。當你在靜坐時,你應該問問自己為什么要靜坐?你靜坐是因為你忍不住地想要排斥自己,這就是你的真相,所以你必須包容它。切莫對自己說:“不,我靜坐是為了接納自己。”就承認吧,你靜坐是因為你想變得有所不同。

  請留意你心中的排斥感。不妨把禪修視為一種對排斥及欲望活動的自然而消極的覺察,覺察心中的排斥活動就是一種禪修。禪修就是覺察真相,我們必須對眼前的真相持續不斷地觀察、聆聽和感覺。如果你想要的是另一個東西,那就是一種排斥的活動。心中如果生起了一種想要超越覺察和理解的活動,那裏面也有排斥的成分。如此一來你就加重了你的問題,因此你只能觀察真相,只能去理解它。試著觀察一下自己的心識活動,你會發現即使是我們的理解或覺察,一開始也是被欲望、希望和排斥所驅動的。這真是很無奈的一件事,我們只能去覺察它,而不能造作。

  接納意味著本體已經示現出來

  這整件事就是要看到真相,承認真相,因為一開始我們排斥的就是當下的真相。排斥你自己,就等於是在排斥你的經驗,因此我們要留意觀察眼前的真相是什么。但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活動都有排斥的成分,我們會發現自己禁不住就產生了排斥。如果觀察一下排斥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我們會看到其中的恨意與敵意,發現自己心中的痛苦。試著去理解這個情況中的真相,假以時日,排斥的傾向一定會減輕。

  接納意味著不排斥,停止排斥則意味著人格沒有在造作什么,它在那一刻是不活動的。一旦發現到排斥的活動,並且真的感受到它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悲憫就會出現。你會看到自己就像一個小嬰兒一般。你越是能洞察到這份排斥傾向,就越有能力愛自己。假如你能看著排斥的活動而不制止它——因為制止便是在參與排斥的活動——就越能不參與排斥的活動。越是看得清楚,越是能不參與。這么做會讓某個東西有空間可以冒出來。久而久之,你會越來越不認同,越來越不參與排斥的活動,然後接納的能力就出現了。

  接納指的不是人格在接納,接納意味著本體已經示現出來了。感覺上那就像是一種至福、一種庇佑,如沐甘霖一般。人格是不懂得接納的,但是它可以臣服於當下的真相——停止排斥——沒有偏好、沒有批判地臣服以及允許當下的真相出現。譬如你現在對你的膝蓋有一種感覺,不論那份感覺是好是壞,你對它都沒有批判,這就是一種允許的態度。當你臣服於當下的真相時,接納的態度就出現了,你會有一種如沐甘霖的溫柔感。以前你總是不斷地經驗人格的排斥所帶來的熱惱,現在你終於感覺清新和清涼了。你的心終於放松了,你的頭腦也安靜了。抗拒的熱惱活動已經消失。

  你無法造作出接納的態度,但是可以通過對排斥的洞察來允許自己接納。即使是對某種感覺欠缺覺察,也是一種排斥作用。遲鈍、糊裏糊塗、麻木不仁都是源自於排斥作用。人格經常假裝自己能如實接納事物的真相,為的只是逃避某種感覺。如果你能徹底覺察眼前所發生的事而不企圖造作什么,那么你就是臣服於真相,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讓接納的甘霖降落到你身上,它一定會洗刷掉你一直想逃避和排斥的那份痛苦。現在你終於不再想排斥那份痛苦,而只是臣服和接納它的存在。

  接納是一種治療力量

  本體就是接納,但接納不是一種贊同,而是一種治療力量,也是內在自發的補充及釋放作用,一種不帶有排斥的淨化作用。因為人格已經發現自己總是帶來痛苦,所以它自然停止了下來。事實上,放下人格的活動以及本體產生淨化作用,這兩種作用是同時發生的。你的人格和本體在那一刻所產生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它們才會同時運作。人格並沒有遭到排斥,而是得到了理解、悲憫與愛。接納乃是本體的一個面向,不是一種造作活動。

  我們的工作就是去認清真相、與真相和諧共處、安住在真相上面,最後你終將重拾你對真理的信賴與信心。看見真相就能重拾信心,這件事的本身便是奇跡,你會像一個充滿著信賴的嬰兒一般。

  如果我們能允許自己接納每個當下的經驗,我們就不會像嬰兒時期那么排斥自己的痛苦了。我們會回到更早的嬰兒期,那時痛苦和排斥尚未出現,因此我們只是單純地相信:痛苦即使產生,也會立刻消失。甚至我們會借由自信心和基本信賴的發展而重拾最初的天真無邪狀態。我們會回歸到最自然的活動裏:我吃東西,我的肚子飽了,我消化食物,我上大號,裏面沒有任何欲望,沒有任何希望,也沒有排斥。當感覺和覺受產生時,你會去經驗它們、吸收消化它們,而剩下來的廢物也會自然地排放出去,這便是所謂的自發性。

  只要你能接納真相,解放和自由就會隨之而至

  內在工作就是要學會如何臣服於真相。雖然我們已經認清洗刷掉內在的緊張感就是洗刷掉人格的自我緊縮傾向,但一開始我們還是要接納這些緊縮傾向。全然的接納和全然的覺察是同時發生的,如果排斥一份經驗,你就無法理解它了。

  沒有排斥又意味著不把某件事和另一件事拿來比較,“我喜歡我的本體,可是我不喜歡我的人格。”試問是誰在說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又是什么?這不就是一種排斥本體的態度嗎?本體是任由事情自然發生的。只有允許自己去覺察排斥的活動,並且讓我們的理解充分呈現,排斥的活動才會自然消失,接納的狀態也才會出現,然後我們就能重拾我們這個有機體的信心和信賴,亦即對真相的信賴。

  覺察和理解能夠帶給我們這份發展,因為當你認清排斥作用時,你會開始感受到那份痛苦,並且能覺察到你一貫的生活方式是無效的,它只會制造苦惱。排斥會產生是因為你不想有苦惱,只想得到快樂。我並不是說你應該喜歡痛苦,排斥快樂;重點是要了解,想得到快樂一定會制造出痛苦,認清這一點你就會停止排斥的活動了。如果你徹底認清了你的排斥、期望及欲求,就會察覺到你所排斥的那份痛苦而能夠與它共處,而它就是你每個當下的真相。

  如果你執著於某個東西,你自然會排斥它可能不存在這件事。如果執著於一個人,你就會排斥那個人可能會消失這件事。這裏面有一種緊抓不放的心態,你就是不願意開放地去經驗自己。

  安住在真相或不排斥的心態裏,並不是要你采取任何行動,也不是一看到執著就想去除它,更不是想達到某種境界。只要你能接納自己的真相,解放和自由就會隨之而至,這裏面甚至連解脫的欲望都沒有。如果你還是有期待,那么就必須去認清你的期待也是排斥的一部分。

  一旦能毫無疑問地信任我們這個有機體和我們自己,快樂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但這並不是一種刻意制造出的信心。我們不需要對行走的活動有信心,因為我們的腳自然會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需要期待它會帶著我們往哪裏去。這便是所謂的信心。只要能徹底接納,信心自然會出現在我們的內心。

【書籍目錄】
第1頁:圖書目錄 第2頁:第一章 放空
第3頁:第二章 心與本體 第4頁:第三章 無有疑惑的了知
第5頁:第四章 執著於空無 第6頁:第五章 “無望”之教誨
第7頁:第六章 接納 第8頁:第七章 改變與真相
第9頁:第八章 意志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5-27 22:32:58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