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二、修所成地.六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癸二、辨次第 子一、善友為依

又毘缽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

「辨次第」,就是學習止觀,其中有十法次第。第一,就是要有善友為依。

最初開始修習毘缽舍那時,要謙虛地去親近善知識,依靠善知識的幫助與教導,才能明白什麼是毘缽舍那、如何觀察諸法實相這件事。

子二、尸羅攝受

奢摩他支,尸羅圓滿之所攝受。

另外,還要修習奢摩他,能幫助修毘缽舍那觀;而修定,需要持戒清淨的幫助,清淨的戒功德能支持定的成就。

止, 就是使令我們這一念心不要打妄想,安住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很多歡喜坐禪的人告訴我,使令這一念心明靜而住很難做到。現在這裡告訴我們的方法:「尸羅圓滿 之所攝受。」就是要持戒清淨,奢摩他才能夠成功。如果說:「我不歡喜學習戒,我管那個事做什麼?」有這樣的心情,奢摩他修不好!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要 持戒清淨,奢摩他才能成就,就能夠明靜而住。

子三、覺真實欲

又依善友之所攝受,於所知境真實性中,有覺了欲。

另外,憑藉著善知識的教授與護念,對於一切法的真實相發起覺了的願望,這個願望能領導你不斷地學習。

「所 知境」,即世間生死緣起是無常、苦、空、無我,及出世間聖道是殊勝利益安樂的道理。若能明白世間的緣起──苦、集,就應該會有厭離心;若能明白出世間的緣 起──滅、道的道理,也應該會有成就聖道的願。事實上,要對生死苦有厭離心、對於得聖道有歡喜心,還不容易!要隨順善知識的教授,才發起這樣的覺了欲。當 然,也有的出家人沒有善知識教授,就有厭離生死、欣得聖道的意願,但這樣的人不多。

《披尋記》:於所知境真實性中有覺了欲者,謂於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樂欲思惟、稱量、觀察故。

「稱量、觀察」,就是對十二分教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如果依四諦的道理來分別,就是樂欲思惟苦集的過失、思惟生死是苦,樂欲稱量滅諦的功德,以及樂欲觀察道諦的功德。

子四、堪忍譏論

依尸羅圓滿之所攝受,於增上尸羅毀犯淨戒,現行非法壞軌範中,若諸有智同梵行者,由見、聞、疑,或舉其罪,或令憶念,或令隨學;於爾所時堪忍譏論。

雖 然受了戒,有持戒清淨的意願,但是在你的行為中,偶爾對於殊勝的戒法有所毀犯,破壞了戒法的軌則。一同修習梵行的有智慧者,或者是見到了你的錯誤行為,或 是聽聞別人說你犯戒,或者疑惑你有不合戒法的地方,因此舉發你的過失。如果你因為忘記了這件事而不承認,他就會要你憶念自己是否有犯戒的行為。若是你對戒 法上有所不知時,他就要你勤加學習。從初學到成就那麼長的時期內,若上述種種情形發生時,你要能忍受得住,否則聖道因緣就不能具足。

「尸羅」就是戒,「增上」是讚歎戒有強大的力量能幫助你成就定,所以名為「增上尸羅」。我們初開始學習戒法時,這一念分別心狂妄不老實,就有毀犯清淨戒法的情形。身口意上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如法,名為「現行非法」;因此就破壞了佛為我們安立的軌則,名為「壞軌範」。

「若 諸有智同梵行者」,若很多位有智慧、一同共住修學聖道的人。「由見、聞、疑」,根據他親自看見、或聽人說、或他疑惑你犯了那一條戒。「或舉其罪」,由於上 述三種情形,而舉發你犯了某某戒。「或令憶念」,假使你已經忘記了,同梵行者就會舉出那件事,令你憶念。「或令隨學」,若是你沒有好好學戒,因為無知而犯 戒時,這個有智的同梵行者,就幫助你學習戒律的止作、開遮、持犯、輕重等。

「於爾所時,堪忍譏論」,初開始學習戒法,因為煩惱強,當同梵行者舉發你的罪,不要說:「你憑什麼指責我?」要懷著慚愧的心情,容忍他的訶責議論,慢慢地就能持戒清淨。因為持戒清淨,奢摩他也就容易清淨。

《披尋記》:由見聞疑或舉其罪等者,開悟現前所犯眾罪,名舉其罪。開悟過去失念所犯,名令憶念。開悟一切所應學處,名令隨學。彼於爾時,於他譏嫌及所論議,信順曉悟,是名堪忍譏論。

「開 悟現前所犯眾罪」,告訴你現在所發生的過失,令你明白,名為「舉其罪」。「開悟過去失念所犯」,過去所犯已經忘記的,他令你憶念,這名為「令憶念」。「開 悟一切所應學處」,教導你戒律上所有應該學習的事情,名為「令隨學」。「彼於爾時,於他譏嫌及所論議,信順曉悟,是名堪忍譏論」,因為若不堪忍,過失不能 改正,戒很難清淨。

子五、樂聽聞等

又依所知真實覺了欲故,愛樂聽聞;依樂聞故,便發請問;依請問故,聞昔未聞甚深法義。

因為有通達第一義諦的願望,所以愛樂聽聞正法;因為歡喜聽聞正法,就能常在法義上思惟觀察,因此能夠提出問題來請問;由於數數請問,就能夠聽聞到以前從來沒有聽聞過的甚深法義。

子六、法義淨等

數數聽聞無間斷故,於彼法義轉得明淨;又能除遣先所生疑。

由於一次又一次不間斷地聽聞正法,理解甚深法義的智慧增長了,名為「明」;原來不明白卻自以為明白的誤解沒有了,又能令三業清淨,名為「淨」。

對於佛法的學習不應該間斷,要相續地學習。由於一次又一次不間斷地學習,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義,生死、涅槃的緣起等甚深道理,就能展轉地開發出智慧。因為智慧明淨,心裡原有的疑惑就化解了。

子七、厭離盛事

如是覺慧轉明淨故,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能見過患,深心厭離。

「盛 事」是什麼?在出家人來說,某個團體請你做住持,或者你要出家,有人勸你不要出家,要你去選做總統或者去拿博士學位……,我們可能認為這些都是盛事。「如 是覺慧轉明淨故」,現在說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智慧增長了以後,「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能見過患」,才能看出那些盛事裡面,還有令你苦惱的事情。

佛 在世時,有一天看見一個老乞丐。佛對諸比丘說:「如果這個老人年輕的時候出家,能得阿羅漢;若不出家,在社會上肯努力,也是一個大富翁。但是這個人懈怠, 結果一無所成,只好做乞丐了。」從這裡看出「事在人為」這一句話是對的。世間上的財富名位也好,出了家在佛法裡修學聖道也好,不會自然的就得聖道,也不會 自然的就發財,都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印順老法師遊心法海六十年,就是拿出全付時間用在佛法的學習上,所以能深刻理解佛法。不論是自己用功修行,或是為別人講解,這兩件事他都能勝任。所以,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學習佛法,經過認真的學習之後,想做大法師弘揚佛法,或是自己想修行得聖道,才可以成辦。

「深心厭離」,就是經過長時期的學習,由於覺悟正法的智慧,展轉增長明淨的關係,對世間所有的興盛事這一切虛妄的境界,能夠看到裡邊隱藏的種種過患,因此深刻地生起厭離世間生死的願望。

子八、不樂世間

如是厭心善作意故,於彼一切世間盛事,不生願樂。

修行人有厭離心,對於世間的過患常能深入觀察,對於一切世間的盛事不生歡喜,經常如此作意的緣故,出離的願力於是更加堅定。

子九、願斷惡趣

彼由如是於諸世間增上生道無願心故,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

「世 間增上生道」就是人、天善法。「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這位佛教徒由於深見世間生死的過患而心生厭離,所以對於有漏的人天殊勝果報,沒有希願之 心。又怕因為錯誤的思想行為,臨命終時一剎那間,就可能到三惡道去受報了。因此,這位佛教徒,為欲斷除三惡道的因緣,發起追求聖道的正大願望。

《披尋記》: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者,謂若族姓、色力、壽量、財富、安樂、名稱、辯才等增上,是名世間所有盛事。

世 間人所喜愛的盛事是什麼呢?「族姓」,生在貴族或富貴人家;「色力」,氣色好、身體健康;「壽量」,壽命長也是人所欣樂的;「財富」,是人所希求的;「安 樂」,如果族姓、色力、壽量、財富都是令人滿意的,心情就能夠安樂;「名稱」,有好名譽,為許多人所讚歎;「辯才」,有好口才也是人們所欣羨。「增上」, 這些都是世間人認為最殊勝的好事。這裡沒有說斷惑證真,因為這是屬於出世間的事。

子十、願證聖果

又為修習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為欲證得彼對治果,亦為自心得清淨故,心生正願。

「彼 對治果」,成就須陀洹的初果聖人,決定不墮惡道。就算他臨命終時不念阿彌陀佛,也不會到三惡道受生,可能生到天上,或者再來人間。他有什麼本事能做到這個 程度呢?他修四念住故,主要是修無我觀。無我觀修成功時,能斷分別我執,能斷三惡道種,因此四念住是「能對治彼所有善法」。

「為自心得清淨故」,雖然得了初果,但是還有愛煩惱及俱生的見煩惱沒有斷,所以還要繼續修三十七道品等所有善法,令心究竟清淨,證得阿羅漢果,所以說「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

「心生正願」,這位於世間盛事不生願樂的佛教徒,把世間上的盛事都放棄了,為了證得彼對治果──須陀洹果,也為了自心得清淨──阿羅漢道,因此發起正大出離的願望,修行四念住及三十七道品一切菩提分行。

《披尋記》:又為修習能對治彼所有善法等者,此說見道名能對治彼所有善法,諸惡趣法名為彼故。又說修道名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三界諸結名一切煩惱故。初預流果永斷惡趣,是名證得彼對治果。乃至最後阿羅漢果證心解脫,是名自心證得清淨。

「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主要是修無我觀;「諸惡趣法名為彼故」,到三惡道的因緣,名為「彼」。修無我觀能夠對治這件事。

「三 界諸結名一切煩惱故」,欲界的煩惱,欲界的人會知道;若是色、無色界天的煩惱,從經論上看,就是愛著他所成就的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 非想處定。其中非想非非想處定執著最厲害的是什麼?就是執著有我!因為他已離欲界欲,也不愛著色界四禪、無色界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的境界。他沒有物質性 的身體,在禪定裡只有受想行識的一念心現前,就執著那是我,也就是我執還在。所以,成就非想非非想定的人,若見佛聞法、相信了無我義,立刻就是三果阿那含 或阿羅漢。但若我執不能去掉,就還是生死凡夫。

常靜坐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境界,心裡面 有一點染汙,立刻會驚恐;因為警覺到自己內心裡面有問題,所以心驚。若是不修止觀的人,心裡有煩惱,多數忽略它,不算一回事。現在我們學習經論,明白心裡 貪、瞋、癡的煩惱一動,就是到三惡道的因緣。不用等到去三惡道,應該現在心裡一有煩惱動時,就要驚恐、害怕了。

癸三、結十種

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如先所說,漸次能令解脫圓滿。

如前所說的十種法,若按照其次第去用功學習,漸次地能令你成就阿羅漢得解脫。

《披 尋記》: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者,謂毘缽舍那支善友為依,是為第一;奢摩他支尸羅攝受,是為第二;於真實性有覺了欲,是為第三;於舉罪等堪忍譏論,是 為第四;愛樂聽聞及與請問,聞昔未聞甚深法義,是為第五;法義明淨及除遣疑,是為第六;厭離世間所有盛事,是為第七;於彼盛事不生願樂,是為第八;為斷惡 趣心生正願,是為第九;為修善法及證彼果,是為第十。如是名為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

這裡列出來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在這十法中特別提出「厭離世間所有盛事」,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們已經學習多少年佛法了,卻拿出寶貴的時間去學習「盛事」,為這些虛妄的事所誤而不修學聖道,所以這裡特別提到「厭離世間所有盛事」來警惕我們。

庚二、總結 辛一、明普攝義

又隨次第已說三支。謂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前面文中,隨所標列次第,解釋了「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三支。要言之,「聞正法圓滿」是由聞而起信解,也就是對佛法先建立信心;「涅槃為上首」就是願,有想要得涅槃的願望;「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就是修行。總此三支,就是信、願、行。

如是三支廣聖教義,謂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如此三支普攝一切聖教的道理,又攝納於「能熟解脫慧之成熟」的十法之中。除了這十種次第之外,不可能再超過或再增加了。

《披尋記》:如是三支廣聖教義謂十種者,此中十種,即前十種漸次應知。由能熟解脫慧成熟支,總攝前二支故。

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如是三支廣聖教義,最後的能熟解脫慧成熟支有十種次第,可以總攝前二支。

辛二、名修因緣 壬一、標

又此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因緣。

在四處中有修因緣,現在把七支與四處相攝的部分配屬一下。七支中,有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三支,應當知道,就是四處之中的修瑜伽因緣。

壬二、徵

何以故?

什麼理由這樣配屬呢?

壬三、釋

由依此次第,此因、此緣,修習瑜伽方得成滿。謂依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成熟故。

佛教徒若肯隨順前面所開示的道次第,以此為因緣,修學瑜伽止觀才能夠圓滿成就。也就是先依聞正法圓滿,然後有證得涅槃的願,就能修行使令能熟解脫慧漸次成熟。另外,也可以說毗婆舍那觀──是因,戒、定等為緣。

《披尋記》:又此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因緣者,〈聲聞地〉說:修瑜伽者,略有四種瑜伽所作:一、所依滅;二、所依轉;三、遍知所緣;四、愛樂所緣(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此修瑜伽義應準知。

修止觀的人所做的事是什麼?在本論〈聲聞地〉中說有四種瑜伽所作。

一、「所依滅」,「所依」就是我們的身體──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從佛法來看,不修止觀的人,內心有種種的分別,時時都是煩惱的境界,這種境界名為粗重。若能用功修習止觀,內心中的諸多妄想及諸多煩惱就漸次而滅,這名為所依滅。

二、「所依轉」,因為常常修止觀,使令色、受、想、行、識轉變了。什麼轉變呢?感覺身體有若無──雖然是有、又好像沒有,這就是輕安樂,輕而感覺到安樂、自在。雖然還是有種種分別,但沒有那麼多煩惱,心裡多數是清淨的,這叫所依轉。

三、「遍知所緣」,「所緣」就是所緣境,也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修行人用功的時候,不向外攀緣,而注意這一念心,使令它清淨、明靜而住。時時的觀察所緣境,名為遍知所緣。

四、「愛樂所緣」,愛樂所緣就是止觀。修行人愛樂止、愛樂觀,其他的事情他不注意。

這一段是說你若能修止觀,在得聖道之前,就有「所依滅、所依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的境界。若不修止觀,心常常在煩煩惱惱的境界裡活動,那有什麼好呢?

己三、修習對治 庚一、徵

云何修習對治?

發心以「涅槃為上首」的人,應該怎樣修習止觀以滅除三業的煩惱雜染,而證悟真理呢?

庚二、釋 辛一、略說 壬一、總標

當知略說於三位中,有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簡略地說,應當知道於三個階位中有十種事,是修習瑜伽的人所要對治的。

壬二、別釋 癸一、三位

云何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遠離閑居修瑜伽位。

什麼是三位呢?一是在家位,二是出家位,三是遠離閑居修瑜伽位。

「位」,是階段的意思。最初階段在家位,開始接觸佛法、學習佛法;第二個階段是已出家,受了出家戒;第三個階段是遠離憒鬧,在寂靜的地方修習止觀。

癸二、十所治法 子一、徵

云何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修習瑜伽的人,所對治的十種事是什麼呢?

子二、釋 丑一、初二種 寅一、出所治 卯一、在家位

謂在家位中,於諸妻室,有婬欲相應貪;於餘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如是名為處在家位所對治法。由此障礙於一切種不能出離。

佛 教徒居在家位、受用妻室,因此有婬欲相應貪,這是第一個應該對治的問題。對於其餘父母、兄弟、姊妹等親愛的眷屬,彼此相互照顧,並受用種種財寶資具,因此 有眷屬財寶相應愛,這是第二個應該對治的問題。因為這兩種貪愛,能使人陷於一切的苦惱中不能出離,所以若想要得聖道,這兩件事一定要對治。

《披尋記》:於一切種不能出離者,謂於居家迫迮所生眾苦不能出離故。

「於一切種不能出離」,就是在家受用婬欲、親屬財寶等事,能逼迫人生出來很多的苦惱,不能出離。

卯二、出家位

設得出家,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為障礙故,不生喜樂。

假設這位在家居士能夠出家,離開了世俗的煩惱家,雖然外表現出家相,但是內心還有尋思煩惱的擾亂,由於多尋思能障礙得襌定,就不能有襌定的喜樂,同時也會障礙修學聖道。所以,對於出家修行聖道這件事,就不生喜樂心。

《披尋記》: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等者,此中尋思,謂親屬尋思、國土尋思。謂因親屬及因國土或盛或衰、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是名親屬及與國土尋思。由是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此於出家障生喜樂。

雖 然這個人出家了,但是還想念自己的國土與親人,對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繁榮、或衰退,自己的親人或是相聚、或是離別,都能使令他的內心生出喜悅或是憂愁,而 有種種的思惟分別,這就是親屬及與國土的尋思。由於這樣的虛妄分別,心中有種種的憂愁及顧慮。「惡作追悔」,或者後悔自己出家了。「此於出家障生喜樂」, 出家學習佛法本來是能夠很快樂的,結果因為這些尋思,還是不能生喜樂。

寅二、明能治

如是二種所對治法,隨其次第修不淨想,修無常想,當知是彼修習對治。

前面在家位有兩種應該對治的事,主要的就是貪愛,應當知道對治的法門而次第修習。修不淨觀以斷除婬欲相應貪;修習無常想,思惟一切世間法都是無常的,不能永久如你所願令你滿意,以破除對於親屬財物的受用相應愛。

出家人如果不學習經論,不知道對治煩惱的方法,又收了徒弟。當徒弟因煩惱犯過失了,只是呵斥:「你不可以這樣子!不可以那樣子!」這話說了等於沒說。無始劫來的熏習,就那麼一句話會有效?不可能的事!佛菩薩大智慧,明白開示了方法,依著去修習,才能有效對治煩惱。

《披尋記》:如是二種所對治法等者,如前所說淫欲相應貪及與受用相應愛,是名二種所對治法。由修不淨想故,能正對治淫欲相應貪。由修無常想故,能正對治受用相應愛。當知是名二種能對治法。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記前言 第2頁:二、修所成地.一
第3頁:二、修所成地.二 第4頁:二、修所成地.三
第5頁:二、修所成地.四 第6頁:二、修所成地.五
第7頁:二、修所成地.六 第8頁:二、修所成地.七
第9頁:二、修所成地.八 第10頁:二、修所成地.九
第11頁:二、修所成地.十 第12頁:三、修所成地.十一
第13頁:三、修所成地.十二 第14頁:三、修所成地.十三
第15頁:三、修所成地.十四 第16頁:三、修所成地.十五
第17頁:三、修所成地.十六 第18頁:三、修所成地.十七
第19頁:三、修所成地.十八 第20頁:三、修所成地.十九
第21頁:三、修所成地.二十 第22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一
第23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二 第24頁:五、如何修習四念住
第25頁: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