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愛的人生 耕雲先生講述

愛的人生 耕雲先生講述

陸、人格的陶治

[日期:2011-01-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陸、人格的陶冶

(一)、完美的人格出於「愛」的淨化

精純的黃金,是從礦砂中逐漸提煉出來的。玲瓏的美玉,是從石頭中發掘、開採、雕鑿出來的。一個人的完美人格,是他一生「有所為,有所不為」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從「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動心忍性,通過種種磨難及考驗才融鑄成功的。

一座完美的雕像,是出自一位高超藝術家的雕刻之手,參觀的人都讚不絕口,問這位藝術雕刻家:拜誰為師?何以學得這麼超絕的技術?

雕刻家說:我是以「心」為師,這座雕像,原本就在,我只不過是把一些多餘的去掉而已!

佛陀教外別傳的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是「精金」,是「美玉」,是毫無瑕疵、最完美的人格。佛之後的歷代祖師、禪師,皆宗尚一「心」,讀讀他們的行曆傳記,與世間法—正氣歌所載:「或為遼東帽,清操履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交相輝映!

這種冰清、玉潔、高操的人格,皆是人們效法、學習、瞻仰的榜樣,但不要忘記那位雕刻師的一句金言:「以心為師,雕像原本就在!」「識心達本」而後,再去「刮垢磨光」,把原本沒有的「多餘」去掉,人人皆可邁向「光明、永恆」的真實生命。

禪師們說:「眾生是佛」。

孟子說:「人人皆可為堯舜」。

王陽明說:「人人皆有良知」。

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

做人是應該「見賢思齊」、上上增進的,試想:人人都有同樣的「資源」—本心,善用它,則飛黃騰達,大吉大利;不善用它,便可能傾家蕩產,受貧寒凍餓之苦。兩個方向、兩條路,應選擇那一條去走呢?

選對了,要披荊斬棘,要奮勇直前,要披星戴月,不能見異思遷,不可走回頭路……越走越順,越順越接近成功的目標;若是選錯了,那就後果悲哀,下場淒慘!茫茫苦海,苦海無邊……

完美的人格,出之於「愛」的淨化。「愛」就像「精金」一樣,經過爐韝高溫的鍛煉、陶融而成為精純不變的品質,如果黃金會隨空氣而氧化,那與黃銅又有什麼差別?完美的人格,不僅一如精純不受氧化的黃金,更像毫無瑕疵的寶璧;白璧必須磨去微瑕,才能散發出生命的光輝和熱力。

佛教以蓮花象徵聖潔,因為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完美的人格之所以能夠普遍受到人們的崇敬,就是因為他們能夠珍惜他那純潔的愛心,在塵不染,不被私欲蒙蔽。像王陽明說的「去人欲,存天理;去一分人欲,存一分天理;去十分人欲,存十分天理。」天理,即是本然的「愛」心,「放之彌六合(上下四方),卷之藏於密」,切莫以為「完美」是高不可攀、學不到、做不到,應知「泰山不擇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棄細流,故能成其廣」,一個人完美的人格,也是從去其人欲之私,逐漸淨化而成的。但是,「除山中之賊易,除心中之賊難」,要想戰勝自己,如果沒有理想的正確目標,正確的認知,不下一番「昨死今生」「省察克治」之功,是難收「誠意、正心」「天君泰然」之效果的。

(二)、錯誤是煩惱的原因

只要是人,都會有煩惱,即使是聖人,也會有淡淡的輕愁(悲天憫人),不過,聖人會「用心如鏡」,會「過化存神」,不像一般凡夫那樣—寂寞、無聊、無可奈何、甚至仰天椎心而泣血之痛!

煩惱的根源是錯誤,如果沒有錯誤,絕對不會有煩惱。當自己有煩惱的時候,反省一下;是看錯了?是想錯了?是說錯了或者是做錯了?錯了就改,馬上要改,而且要警惕自己:不可再犯,要做到「不二過」。能這樣才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才能上上升進!

如果是我們想測知自己的愛心是否已到達純一之境,這可從內心是否充滿著盎然的生趣而自覺知,別人也不難從你的態度是否坦誠,行為是否磊落光明加以鑒定。

如果要想做一個坦誠、磊落、不憂、不懼的光明灑脫人,那個錯誤的、與「愛」走相反的「恨」的心念,那怕是一絲一毫也不能有,因為「恨」如同「冰塊」,心中有了恨的冰塊,人除了「冷酷」之外,還能熱情起來嗎?冷酷只會壓毀、窒息掉欣欣向榮的希望及生機。

一般人大多苛於責人,寬以待己,縱容、姑息,犯點小錯,笑一笑!犯了大錯,也儘量為自己掩飾、脫罪,靈明良知被蒙蔽,私欲熾然也不辨別是非,這樣的人,無異是盲人騎瞎馬,豈只是錯誤生煩惱而已哉?

論語上說:「曾子每日三省自身」。能每天做自我反省的人,錯誤一定會減少,煩惱少了,快樂就會增多,內心沒有了怨恨,寒流就會轉成春意,被束縛的身心,由放鬆、解脫而得到自由,由於不憂、不懼,天君泰然、大安穩、大自在而感到真正的快樂及滿足,對過去所繫戀的東西,不屑一顧,人人都知醉人的醇酒會亂性,美麗的罌粟花有毒,但一些迷失自我、缺乏真「愛」的人,偏偏醉心於那些不合理的取得與佔有,而甘心做物欲的奴隸。玩物喪志的結果,最後被私我之欲所淹沒。在佛教來說;叫做「下墮!」墮入六道,難得出離。「諸天眾減少,三惡道充滿」,良可慨歎也!

(三)、殷憂可以啟聖

有句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佛經中也有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菩薩畏因,眾生怕果」。儒家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淒淒!」。

什麼是君子?大人、大量、眼光看得遠、所作所為抱負大、成就事業大、「以天下為己任」、視蒼生如自己,怎能不「大」呢?

什麼是小人?小人並非他的身體長相小,而是好近利:只有私心、私欲、眼光近視、心量狹窄、小裏小氣、蠅蠅茍茍,所作所為,大都是「微不足道」。

「漢書」班固曾寫過一則「曲突徙薪」的故事說:

有一戶人家,來了一位客人,客人看見主人家的廚房煙囪有火星竄出,而煙囪下面正放置著容易燃燒的木料。客人勸告主人應把煙囪改為彎曲的,煙囪下面的易燃木材要搬離遠一些……

主人聽了,認為他多事,不以為意。

過了沒多久,這家人果然因煙囪而失火,天干物燥,燒得很快,四鄰的人都來搶救,幸好很快就撲滅了。

主人為了酬謝救火有功的鄰居們,殺牛備酒,出力最大被火燒傷的人坐上席,其餘的依功勞大小入座。大吃大喝一頓,卻沒有想到當初曾經警告過他的那位客人……

這故事說得很明白:「事後、先見」之明如果搞不清楚,這個主人依舊是個糊塗蟲!

修學佛法,發大心的人稱為菩薩,菩薩的意思是「覺悟了的人」。已經有了覺悟,和那些尚未覺悟的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得了聖果的大菩薩,由於他的「誠則明」「至誠可以前知」,事情尚未發生之前,他就先有預兆了,尤其是自己如果偶然起了一個不該起的念頭,都害怕得很,因為一念之惡,就會在八識心中落下一顆惡因種子,種子遇緣而成熟,便是惡報,「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菩薩不必等到緣熟遭到果報時才知因果可畏,而是在種因之剎那,便知道其可怕了,所以,修菩薩行的人,大都「護心如城」—就像大軍固守一座城池一樣的「固若金湯」。但是,一般凡夫就不一樣了,每天一睜開眼,便隨著一切境(景)物而轉,喜怒哀樂、貪瞋癡……想念依境(景)而生、而起,生起了還不知道已種「因」的可怕,更從念起而造「業」,隨業而受報,每天不停的造,每天也在承受著過去所造的業因而結成的苦果。緣熟而受報;若是善報,喜上眉頭,眉開眼笑;若是惡報,怨這恨那,呼天搶地,苦不堪言,佛說為「可憐憫者!」,因為一般人所種所造的惡因惡業,比恒河沙數還多,試問所累積的業債虧欠,什麼時候才能償還完畢?更何況在受報時又在種因造業,而且是在加倍的造……縱然是種的善因,緣熟而報為善果,在享受善果的同時,就會種下其他甚至更多的惡因、惡業,試看世間上有些「為富不仁」的人,他們的所做所為,正是他們過去世所造善業得來的「資本」。有幾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可以叫人醒醒大腦:「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你可以說:這不合乎邏輯,但卻不可以說:這不合乎因果。

「殷憂可以啟聖」的意思,是說做人應有「戒慎恐懼」之心,能夠「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又「不執著」,如能「見賢思齊」,參禪而能「明心見性」的開悟,做人決定是可以上上升進的,到時候如行思禪師回答六祖:「聖諦尚不為」,「超佛越祖」去了,豈是為達人生的至高「聖人」而已哉?

「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欲期聖人之果,必須從本具之「愛」心出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感同身受的同情心、慈悲心。一般人的心態,總是「見有可欲」,追之不捨,當他吃到苦頭時,又後悔不已!

行「仁愛」的人,以其純淨無私的「良知」,代替了做人的全部情感,只有聖情而無欲念,「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把「愛」心擴大至無所不包,與「萬物為一體」,到此,他自然會產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悲天憫人的仁愛心腸便會自然而產生,他們的生命隨著自然愛心的流露與發揮而澤被一切。

試看耶穌基督的「愛」心,只要能代替人們受苦,甘願自己被釘上十字架。

釋迦牟尼佛,身為太子,王宮的生活是多麼的快樂和享受,但他卻一切都捨了,雪山苦行,菩提樹下悟道,引導了多少生生世世的眾生而離苦得樂。

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觀音菩薩更是循聲救苦,只要任何人的緣線頻率和菩薩接通了,菩薩即「現身其前而為說法」。

「殷憂可以啟聖」,只要信心深入、堅貞不易,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麇鹿興於右而目不瞬」,聖域之境決定可期!

(四)、逆境和困難是成功立業必經的鍛煉和要素

看過鮭魚逆水而上、到牠原來出生的水域傳種接代的紀錄片嗎?鮭魚一出生就順流而下,到達海洋,經過幾年成長以後,要返回牠原來的出生地去交配、產卵、延續後代。這逆流而上的幾千里途程,到處都是危險!有大灰熊在等著吃牠,有許多飛鳥潛水抓牠、有激流、瀑布得奮力躍過,有淺水露底把整個魚身暴露出來的危險……當牠不吃不喝竭力奔回到原出生地時,整個體型都變了樣子,延續完了後代,牠也力竭而死了。

鮭魚以這種生命歷程延續不斷、給我們人生有很大的啟示:那就是我們決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標以後,除了奮勇向前,仍是奮勇向前!無論途中遭受任何打擊、挫折、危險,甚至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去完成人生之使命。

古今中外,從困難、逆境終至成功的人,大都具有使命感和「鮭魚」的精神,而且在失敗與危險的歷練過程裏、吸收了新的知識,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給他立志要完成的目標上,又增添了更大更多的勇氣!

孫中山先生為了救國救民,領導革命十次失敗而不灰心喪志。

愛迪生為了給電燈泡內尋找一種可以長久發光的東西,曾失敗了九十九次。

有人說:失敗了那麼多次,太浪費了!愛迪生說:不浪費,我已經知道有九十九種東西不適用於電燈泡!

《百喻經》裏說:「有個愚人餓了吃餅,吃了一個不飽,吃兩個不飽……吃完了第七個餅時,他飽了,於是他很後悔的說:早知道我吃這第七個餅不就好了嗎?」

如果吃第七個餅,這個愚人一定不會飽。這說明了做任何工程不可偷工減料,不可投機取巧,不可以只要空中樓閣而不深打地基……。

總之,要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幹才行。

中、外歷史上有成就的人,沒有那一個是帆風順毫無阻撓和困難的;「龍泉出篋」,寒光四射!因為此劍經過了無數次的鍛煉和淬礪。「和氏璧」的價值連城,是因為和氏的幾代犧牲以及良匠的砌磋琢磨。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做大事、立大業、經歷種種拂逆及困難,是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的考驗,上天之所以這樣施於人,也可以說是對人的厚愛,所謂「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梅花不懼寒冷,越冷越開花;青青翠竹,藉虛心而挺立;蒼松翠柏,憑骨氣而越寒冷,這風骨凜然的「歲寒三友」雖是無情的草木,但卻給人以強韌的奮發與激勵!

「愛」具有無限的創造能力,只要自己不自暴自棄,不畏縮、不退屈,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所以這些偉人的辭典裏,根本沒有「難」這個字!

聖如孔子,講道德,說忠恕,抱著一顆醒世救人的愛心,周遊列國倡行「仁愛、恕道」,為了維護人性的尊嚴,主張實現大同的理想,雖然處處受到冷眼奚落,到了陳蔡,遭受絕糧之困,仍是竭力的倡導「愛」的理想,毫不灰心退縮。這種盡己的忠忱和「志於道」的樂道精神,自然會「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了!

從歷來偉人的傳記中,不難找出一個成功立業的鐵則,那就是:克大難者立大業,冒大險者成大功。

(五)、君子憂道不憂貧

一般人當中能夠稱得起「君子」的就不錯,所謂「正人君子」。君子的一言一行必定是正正當當、規規矩矩的。「八正道」的「正知、正見、正語、正業、正思惟、正命、正定、正精進」似乎都得具備,所以,君子型的人,也必定是個「志於道」、樂道、行道的大好人。

真正行道的人看重在道心的有無,而不在身分的貧富,富有如悉達多太子,大迦葉尊者皆視富有如敝屣,更多的道人「安貧樂道」。世間丐聖武訓,乞食興辦義學。教育家王雲五,從排字工人中出人頭地。英國首相邱吉爾。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印度聖雄甘地……都是從貧困中脫穎而出的「超人」。

貧困的生活,能砥礪我人向上進取的雄心,不為物欲所圍困,可免墮落腐化迷失了自己。生活清苦一點,對一個立志向上進取的人,是有助益的。

孔子說:「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又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因為不安於貧就不會樂於道,只有樂於道者,才能安於貧;如果一個人立志於道了,但卻由於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而「自慚形穢」,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把現實、個人、享受擺到理想的前面,這樣還能和他談什麼天下大事?

孔子最喜愛的學生,是得到聖學心傳的顏淵,孔子之所以喜歡他,從孔子讚歎他的話中:「回也,三月不違仁」「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像顏回這種樂道不厭貧的賢者,不獨孔子喜歡他,在人欲橫流的社會,緬懷古人的風骨,提起顏回,誰不衷心的敬佩他呢?

追求真、善、美,是人類進化的理想,也是人類共同的天性。生活的改善,水準的提升,雖是我們所希望,但是絕不非法而得。富貴雖然是多數人所嚮往,但若是動機不道德,手段不光明,把自己的利益建築在別人的損害上,那就是良知上所不能寬恕的罪惡。

做人要安分,要守分,不必去豔羨那些有財富的人。別人的富有,是他們的努力,或者是祖上幾代累積的功德的因果報酬,你要想明天會更好,只有今天去努力,沒有因,怎會有果?

對於富貴與貧賤應有的認識,如孔子說:「富有和尊榮是人們所嚮往,但是為了得到出之以不道德、違背了良心和出賣人格,才能改善的話,那我們寧可不去改善他。」。

孟子也說:「力行仁、義、忠、信為至樂的人,就是道德的成就」。

種種公職和社會的地位,是某一些人事業上的成就。

古時候的人,在有了道德的高尚成就以後,事業上和社會上的成就及地位,便不求自來,自然的得到;現在的人,以道德的些許成就,換取了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的地位,結果是得到事業與社會地位以後,卻放棄了人格的操守,致使社會地位愈高,道德水準愈低,所負責任越大,能力表現越差,別人對他期望越殷,而他卻墮落愈甚,最後難逃人格、事業、地位的破產,真是可悲!

由此可知,若欲富有,只有刻苦努力的去勞動創造,得到財富以後,要富而好仁,樂善好施;要富而不驕,富而好禮,不要被財富樂昏了頭腦,應知財富是不堅實之物「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財富也一樣會流動的,總不如「識心達本」「明心見性」、行道之樂,勝過世間一切財富,所以「君子憂道不憂貧。」。

(六)、為善最樂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事就是好事,做好事也一定是利他的,利他即自利,「自他不二」之故。

很多人讀過「袁了凡家庭四訓」,袁了凡先生就因為立志行善,立「功過格」以記之,由於積極行善之故,原定之命運全改了,為善最樂,何樂而不為?

不論任何人,只要能克去「意、必、固、我」之私,那些貪、瞋、癡、惱、懼、疑、嫉、恨……等昏暗之心霧,在大公無私「愛」的陽光照耀下,皆會化為烏有的。除去了這些纏縛心智的罪惡繩索,原本的純然「愛」心,便是與天地交流的無礙大自在、大解脫。

在這種活潑潑的天機運行中,思想是純正的,情感是豐富的,情緒是平衡的,性格是和善的,心胸是開朗的,「誠於中」的優美氣質,自然是「形於外」的表相:儀態端莊,容光煥發,眼睛明亮,談吐誠懇,聲音柔和,舉止大方,這時的你,最具「親和力」,與你交往,便會感受你的「同化力」。你有廣大的同情之「愛」心,最能感動與你有緣的人,你也必定能夠獲得廣大群眾的信任。到此,不需服用什麼長生不老的特效藥,「愛」就能夠使你青春永駐,延年益壽。

「愛」與「善」也是一體的別名;有「愛」心一定會行善,做好事一定是有「愛」心。「愛」是生機,「愛」的反面是「恨」,「恨」是毀滅。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心,必定會趨向罪惡之「恨」,遭受到煩惱、痛苦、空虛及墮落之苦果。

在人的一生中,唯有「愛」最真實,充滿「愛」心的人,即擁有了「源頭活水」,欣欣向榮,生趣盎然,做任何事,都會容易成功,因為他的所做所為都與別人有關,與大眾有福,他造福別人,獲得別人的回饋與禮敬,相互激蕩之下,「愛的人生」自然形成。

「人之初,性本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一個人要保有他本有的、美好的、善良的德性,就必須發揮他內心寶藏之「愛」,廣行善事,這樣不但可使人變化氣質,趨向人生的幸福美滿,而且更能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聖潔生命。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壹、生之奧秘
第3頁:貳、愛的茁壯 第4頁:參、人生之路
第5頁:肆、生命之光 第6頁:伍、「愛」是智慧能力的無盡源泉
第7頁:陸、人格的陶治 第8頁:柒、從「愛」的擴大到天人合一
第9頁:捌、道二仁與不仁而已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