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人生苦樂的探討

[日期:2010-1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人生苦樂的探討

苦與樂,是兩個相反的不同概念。快樂不等於痛苦,痛苦也不等於快樂。但是,這兩者也是相依相存的,沒有苦的概念,怎麼知道什麼是樂?反過來說,沒有樂的概念,又怎麼知道什麼是苦?所以苦與樂二者,既是相反,又是相成。因此,苦與樂在表面上看是相對立的,但實際上卻是表裡的。快樂是安立在痛苦上,解除痛苦就是快樂;反之,痛苦也是安立在快樂上,失去快樂就是痛苦。

那麼,什麼又叫做苦與樂呢?一般說,身心適悅的感覺叫樂,身心逼惱的感覺叫苦。但苦樂只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並沒有客觀的標準。非洲災區的難童,吃到一碗米飯感覺是樂,台灣富家的孩子,滿桌菜肴卻以為苦。修馬路的工人,在火傘似的太陽下工作,能到樹蔭下喝一杯水就感到樂;在冷氣房中的闊太太,卻以找不到牌搭子,閑得無聊而覺得苦。由此可見,苦樂的感覺是因人、因時、因地、因環境而有所不同。

佛陀是證悟真理的聖哲,以他觀察所得,他認為人生是苦。所以佛經中說:「人生是大苦聚」。苦這個字,梵文作 duhkha ,音譯豆佉,它有苦難、痛苦、苦惱、不滿意,及缺陷、無常、不實的涵義。在此處,它代表著佛陀對於世間人生的看法,所以佛經中講苦的地方很多,因此,有人說佛教是專門說苦的宗教,或者說佛教是悲觀的宗教。其實佛教既不悲觀,也不樂觀,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觀的話,佛教應該是「實觀」,佛陀觀察世間人生真相,發覺人生充滿了苦惱和缺陷,他如實的說出來,使世人了知。這好比一個醫生,在診察病人的時候,既不誇張病情,也不隱瞞病情,只是如實的把病情告訴病人,讓病人了解真相。

苦是人生的實相,《佛說稻芊經》曰:「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由此可見,人生是「身心皆苦」。而此身心之苦,有為我人所覺察的,有為日在苦中而不自覺的,這就是「習焉不察」,習慣了,也就不覺得了。其實佛陀也並不否認人生有樂,譬如世俗間的天倫之樂,五欲之樂;修出世法的厭離之樂,無著之樂等。但這一切樂,都包含在苦內。何以故呢,因為根據緣起的教義,快樂是因緣所生法,無其本質。快樂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有變化就是無常,而無常就是苦。《佛說稻芊經》曰:」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由此可見,人生是」身心皆苦」。這些身心之苦十分明顯的,容易為我們所覺察。而行相微細的苦,不容易為我們所察覺,像」無常即苦」,就是我們不易察覺的苦。

佛經中說到苦的地方很多,而其性質和分類也各不相同。自種類說如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十八苦等,不能一一敘述。現在祗就具有代表性的三苦和八苦,來加以說明。佛教中以老、病、死三者為基本上的身苦,以貪、瞋、痴三者為基本上的心苦,這二者是諸苦的代表。如果從苦的性質來說,非可意的受稱為苦受;可意的受稱為樂受;非可意非不可意的稱為不苦不樂受。以上三種受,其性質全是苦,即所謂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三苦,是依苦的性質而分類的。茲先由苦苦說起。

苦苦,意謂有情的身心,本來即苦,更加以飢渴、疾病、風雨、寒熱、勞役、刀杖眾苦之緣所生之苦,可說是苦上加苦,故稱為苦苦。換個方式說,這相當於有情肉體——生理上的苦,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痛苦,如飢餓時的痛苦、生病時的痛苦,以至於風雨寒熱的痛苦,刀杖所致肉體創傷的痛苦等。這種生理上的痛苦,由各人感覺的敏銳或遲鈍而有所不同。

次說壞苦,這是心理上——即精神上的苦。壞苦又稱變異苦,是指樂境變壞或消逝的苦。例如親人死亡,名譽受損,錢財損失,感情破裂等,都會使精神上感到痛苦;此外,即在日常生活中,可意的樂境變壞或消逝,也會由樂受變成苦受。例如青年愛侶到風景區遊覽,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感到可意而快樂;但如果幾個小時一直遊下去,遊到兩腿痠痛,唇燥舌乾,由可意的樂受就變成不可意的苦受了。這時如果找到一家飲料店,坐在店中喝著飲料候汽車,剛坐下休息感到可意而舒適,但坐了三個小時仍等不到車,這時可意的舒適就又變不耐的痛苦了。

最後一苦是行苦,行是造作義,現象界的生起存在,都是相互依存,彼此關涉而有的,這就是緣起。而緣起是建立在三法印的架構上,含有無常的因素在內,所以行也是遷流義。以因緣和合之法,遷流變異,無常無寧是必然的事實。所以此「行」也就是諸行無常的行,而無常即苦。不過這種苦行相微細,不易為世人所察覺罷了。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其生住異滅的過程,於眾緣和合下,在前期是相輔相成,在後期卻是相斥相反。而由相輔相成到相斥相反,其因素不是來自外界,仍是此事物的本身。哲學家黑格爾謂:「有限事物的諸限制,並非單是來自外界。一事物其自身的本質,就是消滅其自身的原因。憑它自已的活動,它可以轉化為與自身相反之物。」

基於以上的理解,任何的幸福與快樂,在諸行無常的定律下,不能常住,終歸是苦,這就是三苦中的行苦。不過,佛法中說到苦時,一般是以「八苦」為代表。八苦之說,出之於《中阿含》的《大拘絺羅經》、《分別聖諦經》等經中,所謂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這是眾生輪迴於六道中所受的八種苦果。經典中原文過長不具錄,現依經文原意、語譯並補充說明如下。

一、生苦:生苦有五種,一者受胎,謂納識成胎之時,在母腹中狹隘不淨。二者種子,謂識托父母遺體,識種子隨母之氣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長,謂在母腹中經十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在生臟之下,熱臟之上,間夾如獄。四者出胎,謂初生時冷風熱風吹身,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剌。五者種類,謂人品有富貴貧賤,相貌有殘缺妍醜等。

生之苦,我人多不復記憶。但看嬰兒出生,離開母體,為寒冷或燠熱的空氣所剌激,被接生者的大手抓來提去,其細嫩肌膚的感覺,有如皮鞭抽體。嬰兒出生後哇哇大哭,實是肌膚痛苦所致。

二、老苦:老苦有二種,一者增長,謂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羸弱,動止不寧。二者滅壞,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毀壞。在現實生活中,男人由昂藏七尺的健壯之軀,到老態龍鍾而步履維艱;女性嬌媚動人的明眸皓齒,到雞皮鶴髮而惹人憎厭,真是情何以堪? 如果再加上窮與病,這老來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三、病苦:病苦有兩種,一者身病,謂四大不調,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調,舉身沉重;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風大不調,舉身倔強。二者心病,謂心懷苦惱,憂切悲哀。事實上,人的一生都和病結下不解之緣。兒童與成人的疾病且不必講,老年人的病諸如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疾疾病、癌症等等,不一而足。醫藥愈發達,疾病愈多,觀大小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可知。古語說:「無藥可延卿相壽」,有錢也未必能買到健康。

四、死苦:死苦有兩種,一者病死,謂因疾病壽盡命終;二者外緣,謂以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

認真的說,因疾病而壽盡命終,歷經生、老、病、死的過程,都是有福報的人。世間多少人不得其死,不能終其天年。現代雖說科技進步,但照樣有水、火、風、雨、地震之災。加以文明社會的意外災害,飛機失事、船舶沉沒、汽機車災禍,幾乎無日無之;即使是病死在床上,但在四大分離之時,這一生所作所為,善善惡惡,一一自腦海映過。對於那善行或無愧於心的,心境平安寧怡,對於那惡行或傷天害理的,心感恐怖痛苦,此時地獄相現,直墮三途,苦也、苦也!

五、愛別離苦:謂與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相處。愛別離苦,是任何人都無以避免的。古語:「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如青春喪偶,老年喪子,固然是悲痛萬分;即是不是死別,或夫婦生離,或子女遠行,也是痛苦萬分。無奈「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離。」法爾如是,誰能逃脫此公例呢?

六、怨憎會苦:謂常與怨仇憎恨之人,本求遠離,反而集聚。俗諺有云:「不是怨家不聚頭」,相親相愛的人要分別,而相憎相怨的人偏又被安排在一起,像永遠分不開似的,造化弄人,豈不使人苦惱萬分?

七、求不得苦: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就感到苦。這種苦,人人都有這種體會,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無所求的人。有所求未必能樣樣滿足,這樣就有了苦。莫說求不得,縱然求得了,下一個新欲望又出現了,那裡有滿足的時候呢?

八、五陰盛苦:五陰新譯為五蘊,五陰熾盛,始有生、老、病、死等眾苦集聚。五陰又稱五蘊,就是我們的身心。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苦變本加厲。想陰熾盛,想像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惑造業,又種下苦果之因。識陰熾盛,流轉生死,永無盡期。再者,社會上有許多五陰熾盛,精力過剩的人,他們迷昧顛倒,造作惡業。多少殺人搶劫,強暴婦女的人,不都是五陰熾盛的人做的?

看了上面的種種苦相,真使人觸目驚心,有苦海茫茫,何處是岸之感。事實上,佛陀也並不否定人生有樂,如世人有家庭人倫之樂,五欲享受之樂。只是,在無常法則的支配下,一切樂都不長久,一切樂中都含有苦的因素在內。早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哲學教授史密斯先生,著有《人類的宗教》一書,後來由舒吉先生譯出其中「佛學篇」部分,我們摘錄一段,看看美國人對於佛教中苦的看法:

「佛陀並不懷疑人生可以過得愉快,過得愉快就是享受快樂,然而這裡有兩個問題:一、人生含有多少可以享受的成分?二、即使我們能享受快樂,這一種快樂能達到什麼程度?佛陀認為這個程度是很膚淺的。對獸類講,它是豐富的,但留給人的只是缺陷、空虛、徬徨。根據這一了解,甚至於可以說快樂只是飲鴆止渴而已。恰如朱蒙 Drummond 所說:『人世最甜蜜的歡樂,只不過是痛苦的粉飾。』而雪萊Shelley 則稱『人類把不安錯認為愉快』,眩目的霓虹燈後面全是黑暗;我們必須記取,人生的核心(非現實的核心),只有不幸。所以人類不斷追取短暫的刺激——為的是想忘掉這藏在心靈深處的『面目』。有的人可能將這種黑暗忘記一段長時間,但是它仍舊在沖淡人們心中的快樂!....」

由此看來,人生是大苦聚,信非虛語。如何才能擺脫、或減少痛苦呢?佛陀在其基本教理苦、集、滅、道四聖諦中說:」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簡單的說,切斷苦的來源:「斷集」,就可擺脫或減少痛苦。《八大人覺經》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約束我們的欲望,切斷痛苦的來源,就可減少痛苦。

【書籍目錄】
第1頁: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第2頁:認識我們的心
第3頁:五蘊世間 第4頁:無常與無我
第5頁:生自何來 死往何去 第6頁:倫理——人際間相對待的關係
第7頁:人生苦樂的探討 第8頁:隨緣——隨的什麼緣
第9頁:到底有沒有因果報應 第10頁:如何使我們的感情與理智平衡
第11頁:福、惜福、如何惜福 第12頁:戒殺與吃素
第13頁:付印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