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三藏精要 楊秀鶴居士編選

三藏精要 楊秀鶴居士編選

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三章 利他

[日期:2010-12-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楊秀鶴居士編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章 利他

第一節 知恩報恩

◎佛告王舍城內之妙德長者,勇猛長者,善法長者等言,長者!我今說妙義,欲利益未知未來世之恩德者。世間出世間之恩有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心地觀經》

◎知恩者,雖在生死,善根不壞;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稱讚知恩報德者。《大方廣不思議境界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知反復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況大恩!設離此間百千由旬,亦不異近我,我常歎譽。若有眾生,不知反復者,大恩尚不憶,何況小恩!設彼近我,我不近彼,正使披僧衣在吾左右,此人猶遠。《增一阿含經》

◎知恩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方便佛報恩經》

◎若有問言,誰是知恩,能報恩者乎?應正答曰:佛是如恩,能報恩者也。何以故,一切世間,知恩報恩者,無過於佛故。《般若經》

◎不聞地神云乎!我負大地,一切所有,及須彌山之重亦不厭。然我於三種人,恆有厭心:一者懷叛逆心,欲謀害人王者。二者棄親恩,不孝父母者。三者撥無因果,毀謗三尊,破法輪僧,障修善者也。如是人,一念間亦不欲任持之。《華嚴經》

第二節 君王主從

◎君率化,為善教令臣下,父教其子,兄教其弟,夫教其婦,家室內外,親屬朋友,轉相教語,作善為道,奉經持戒,各自端守,上下相儉,無尊,無卑,無男,無女,齋戒清淨,莫不歡喜,義理和順,歡樂慈孝,自相約儉。《大阿彌陀經》

◎國無君猶如體無首,難以久持。《自愛經》

◎國王恩者,為國王者,福德最勝,雖生人間,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諸天子等,恆與其力而守護故。於其國界,山河大地,大海之際,盡屬國王。其福德勝過一切眾生之福故。是大聖王,以正法化,能使眾生,悉皆安樂。譬如世間一切殿堂,柱為根本;人民豐樂,王為根本。王所有也。國王若不以正法治,人民為所依。若以正法治時,他國侵逼者,自界中叛逆者,惡鬼,疾病,餓饉,不時風雨害之恐怖者,不入國也。國王見群民如子,晝夜不捨擁護心。擁護之恩,可謂大矣。國王有十德:一名能照,以智慧眼,照世間故。二名莊嚴,以大福智,莊嚴國故。三名與樂,以大安樂,與人民故。四名伏怨,伏一切怨敵故。五名離怖,能卻難,離恐怖故。六名任賢,集諸賢人,任國事故。七名法本,人民安住國土故。八名持世,以法持世間故。九名業主,諸業屬國王故。十名人主,一切人民,以王為主故也。一切國王,以先世福,成就如是十種勝德。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輔仁王,尊重如佛者,是人現世安穩豐樂,有所願求,莫不稱心。聖王之恩德,廣大如是矣。《心地觀經》

◎王如父母,愛念無差;國人如子,忠孝并懷。《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王以慈心,觀諸人民既如子;彼一切人民,亦復於王,如其父母。《勝軍王所問經》

◎人以王為命,王以法為身,世道既和平,佛法從茲始。《華嚴經》

◎國有君王,獲一切安,是故王以一切眾生安樂為本。在家出家,精心道者,皆依正國住持,演化流布。若王無力,功行不成,法滅無餘,焉得利濟也。是故所修一切功德,六分之一,常屬國土。願王福如山,崇固而難壞。《華嚴經》

◎嚴熾王問尼乾子言,彼諸王等,何故名王?答言:大王!王者,民之父母也;能依法攝護眾生,以令安樂故,名之為王。大王!當知王之養民,當如母之於赤子,推乾去濕者,不待言也。何以故?大王!當知王者之得立,以民為國也。民心不安,國將危矣。是故,王者當常憂民,如母之念赤子,不離於心。當知國內人民之苦樂,以時按行,知水知旱,知風知雨,知熟與不熟,知豐知儉,知有知無,知憂知喜,知老知少,知病與不病,知諸獄訟,如有罪,知無罪,知輕知重;若於諸王子大臣諸官,如有功者,知無功者,如是知者,名不離心。大王!當知王於國內,如是知已,以力將護。所應與者,及時給與;所應取者,念當籌量。役吏知時,不奪民利,禁肅貪暴,民得安樂,是名攝護。名之為王。《尼乾子經》

◎王又問尼乾子言:以何等法,名為王論,使諸小王,依彼論法,治國理民,是名如法,能護眾生?答曰:大王!離諸顛倒貪欲心,離諸顛倒瞋恚心,離諸顛倒愚癡心。依對治,依實體,依差別,依利益。依對治,依實體者,對所治法也。所謂名為不貪之善根,不瞋之善根;不癡之善根。云何能起所治法與能治法:所治法者,諸放逸心及無慈心,能治法者,謂行法行之王,有不放逸心,與大慈悲心。知身無常與資生無常,自觀身,見諸過失,能知如實,受用資生。行法行之王,雖得自在,不行非法,如是名不放逸心。大王!當知依王論之法,不可得物,得亦不可取,雖應所得,非時不取。若依時節應得之物,於貧窮人,逼惱不取。至於劍難,賊難,反逆難,相害難,如此難時,當起慈心,不避危害,護諸眾生;諸貧窮者,施與衣食; 於惡行者,教以善法,是名慈心。大王!當知,依此二法,是則毛為行法行之王。正為護持眾生,有不放逸心,大慈悲心。王向大師言:行法行之王,雖有慈悲心,云何能治彼惡行諸眾生?答曰:大王!行法行之王,若欲治彼惡行眾生,先起慈心,以智慧觀察,思惟五法,然後當治。何等為五:一者依實不依不實,二者依時不依不時,三者依義不依無義,四者依柔軟語不依麤獷語,五者依慈心不依瞋心。《尼乾子經》

◎王又問尼乾子言:行法行之王,云何治彼起逆眾生?答言:大王!行法行之王,先以善言,如法開示,若聽王命,即捨逆心,請罪於王者,王放大恩,恕其重罪,使依其國土王領處,不滅,不奪,亦不驅出。何以故,為欲使王知有三種事,何等三事:一者有信,二者有恩,三者有大力。使未降伏者降伏,已降伏者不敢更作,欲反逆者不敢起。大王!當知,彼有罪之人,得免其罪,還復舊位,人民安穩矣。彼如法之王,得福無量,善名流布。若彼罪人,聞大王命,不肯伏罪,當加重治,不得斷命又壞身;盡奪資產,擯斥於國土人民之他處,何以故?為使餘之眾生,不起逆故。大王!當知,如是名行法行之王,為彼起逆眾生治罪。《尼乾子經》

◎有賢王,雞鳴時起,先入道揚,敬禮聖賢,祈福祐,祠祭祖宗,思報恩德;教人孝敬,冥益萬方;了後臨朝與諸大臣,理王事,聽事,此三事了後進饒。次沐浴,遊園林。日沒之時,王殿敷論座,請國內有大智慧之沙門婆羅門,令演說正法,聽之。諮問,何善,何惡,何正,何邪,何可行,何可止。又時集宿舊智臣,高德隱者,詢聞國政,使評其得失。如是故自省識,王德增長,威伏疆鄰,群臣嚴肅,內外一心。《華嚴經》

◎夫為國王,當行五事。何等為五:一領理萬民,無有枉濫;二養育將士,隨時賞與;三念善法,福德不絕;四當信忠臣正直之諫,勿受謹言傷正直士;五節欲貪樂,心不放逸。行此七事,名聞四海,福祿自來;捨此正事,眾綱不舉,民窮思亂,士勞勢衰。無福時神不助,自用時失大理,忠臣不諫,心放逸,國王政務不理,民則多怨。《法句譬喻經》

◎佛言:昔迦尸國有惡王,作非法,使百姓苦。時有一賢者,欲諫王,令鵡鸚言曰:王有七非法,王身危矣。一耽荒女色,不敬真正;二嗜酒,不恤國民;三貪碁博,不修禮敬;四遊獵殺生,無慈心;五好惡言,無善言;六重賦役,調罰倍法;七不以義理,劫奪民財。此七非法,王身危矣。又:一親近邪佞諂惡人;二不信賢勝人,不受善語;三好伐他國,不善人民。此三非法,國危矣。王若不除此非法,傾敗旦夕之間矣。夫為王者,率士皆仰。如橋,萬民共度;如秤,親疏俱公平;王如日,善照世間;如月,與物清涼;如父母,恩育,慈矜;如天,覆蓋一切;如地,載養萬物;如火,燒除惡患;如水,潤澤萬民。如過去轉輪王,以十善教民。王大慚愧,後修正行,國內風教盛行,惡名消滅,夫人臣佐皆忠敬,人民皆歡喜。《雜寶藏經》

◎大夫視奴害婢便有五事:一當以時令飯食,與衣被,二病瘦當為延醫治療,三不得妄撾捶之,四有私財不得奪之,五分付物當平等。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一當早起,勿令大夫呼;二應所作者,自用心為之;三當愛惜大夫物;四大夫出入當送迎之;五當稱揚大夫善,不得說其惡。《六方禮經》

◎長者視奴婢執事:適力便之,時與衣食,分昧,垂教,疾病令息之;是長者五事也。善作,善作成,受付審,夜臥,早起,學習,作務勤,家貧亦不慢,空乏時亦不離,出門稱長者,是奴婢十事也。主從如此,善事不衰。《善生子經》

第三節 讚歎慈孝

◎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忍辱經》

◎自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亦不如供養父母。《末羅末經》

◎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經》

◎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

◎孝順供養父母功德之果報,與一生補處菩薩之功德一等也。《增一阿含經》

◎佛言:非但今日讚歎慈孝,於無量劫,常亦讚歎。《雜實藏經》

◎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觀經》

◎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而不暫捨,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本事經》   

◎父母視子有五事:一令去惡就善,二教以書疏,三令持經戒,四使娶婦,五家中所有給與。《六方禮經》

◎母之悲恩,我一劫之間住世而說,亦說難盡。我今宣說少分:長者!有福人,請百人淨行婆羅門,百人神仙,百人朋友,於七寶堂內;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莊嚴床臥具;以白藥治療病,滿百千劫,亦莫若起一念孝順心,以微少物,供養悲母,隨從供侍。悲母之念子,無物可比也。自入胎十箇月間,行住坐臥,受諸苦惱,口不能宣也。所欲飲食衣服,雖得亦不喜之,憂心無時休息,但思維將生產好兒。若產難時,如百千刃,競來割之;若安產時,與諸眷屬共喜樂,如貧人得如意珠,十月苦痛,以生兒一聲忘之矣。如聽音樂之樂,子寢於母之胸臆,以左右膝,為遊履處,由母之胸臆,出甘露泉而長養,其恩德,聳天山岳亦不及,大海亦猶淺。若隨順慈母之教而無違者,諸天護念之,福德無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欲報母恩,一劫之間,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亦未能報一日之恩。《心地觀經》

◎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日中,悲母死時名日沒;悲母在時名月明,悲母亡時名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如是之人,與供養佛所得之福,等無有異。《心地觀經》

◎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長阿含經》

◎子事父母,當有五事:一當念治生,二早起令奴婢于時作飯食,三不增父母憂,四當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當恐懼求醫治之。《六方禮經》

◎子視父母有五事:一念家事,二修負債,三解誡,四為供養,五令父母歡。《善生子經》

◎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不思議光經》

◎若父母無信,令起信心;若無戒,令住禁戒;若性慳,使行惠施;若無智慧,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方得曰報恩。《毗那耶律》

◎爾時世尊,告優陀夷,佛本出家,為父王誓,若得佛道,還度父母;今已得佛道,德已成,必當還國,不違本誓。《普曜經》

◎淨飯王病重,念見諸子,佛在王舍城,去五十由旬,告難陀,阿難,羅雲,即以神足至王宮,放大光明,光照王身,患安得息。復以手著父王額上曰:王是淨戒之人,心垢已離,今應歡喜,諦思經法,王臥而合掌心禮,忽就後世。諸釋斂王於棺,置獅子坐,佛與難陀,肅立喪前;阿難與羅雲,住在喪足;阿難長跪白佛言,唯願聽我擔伯父棺;羅雲復云,唯願聽我擔祖文棺!世尊慰言:當來世人,皆凶暴,不難父母養育之恩,為不孝眾生。為設其化法,如來欲躬擔父王棺,世尊躬自手執香爐,立於前,行謂墓所。如來本於生死中,時於如是等微塵數不思議形類一切眾生中,具受身。以受身故,一切眾生曾為如來父母,如來亦為一切眾生作父母。為一切眾生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  勤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如恩報德故,今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報恩經》

◎佛告阿難,吾前世時,為子仁孝,為君慈育,為民奉敬;自致為三界尊。《睒子經》

第四節 師弟之道

◎善知識者,言如法說,如說行之人也。云何名為如法說,如說行耶?曰自不殺生,不教人殺,乃至自行正見,教人行正見;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自修菩提,亦能使人修菩提,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亦能使人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以是義故,復名善知識。善知識者,有善法故也。何等為善法?所作之事,自不求樂,常為眾生求樂;見他有過,不訟其短,日常宣說純善;以是義故,名善知識。《涅槃經》

◎若親近惡知識,現世不得好名聞,必以惡友相親近,當來亦墮阿鼻獄。若人若親近善知識,雖現在雖不證世間利,未來當得盡苦因。《佛本行經》

◎求善知識,身心勿生疲倦;見善知識,勿厭足,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善知識,勿退轉;供養善知識,勿有間斷;知識之誨,隨順勿違;善知識所有功德,勿疑;善知識演說時,宜決定開出離門;見善知識隨順煩惱行,勿嫌怪;於善知處,深生信心,勿改變;何耶?菩薩因善知識,聞一切菩薩行。由是,成就一切菩薩之功德,出生菩薩之大願,出現菩薩之智光明;引發菩薩之善根,獲得如來菩提果,攝取菩薩之妙行;出生菩薩大慈力,大悲力;攝取菩薩之自在力。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之任持,不墮惡趣;依善知識之成就,自在受生,依善知識之力,碎壞業感;以善知識之忍辱甲,不受一言惡言;依善知識之生長,能滅諸憍慢故也。《華嚴經》

◎佛言:知師恩者,見師則承事,不見則思維教誡;如孝子念父母,如人念飲食。《中心經》

◎師長以五事視弟子:一順法調御,二誨其未聞,三隨其所聞,令解善根,四示其善友,五盡己所知,誨授不□。《長阿含經》

◎師教弟子有五事:一當令疾知,二當令勝他人弟子,三當令知而不忘,四諸疑難悉為之解說,五欲使弟子智慧勝於師。《六方禮經》

◎能令學,能教,學使敏,導善道,令屬賢友,是師對弟子五事也。《善生子經》

◎弟子敬奉師長有五事:云何為五,一所須給侍,二禮敬供養,三尊重戴仰,四師之教敕,恭順無違,五從師聞法,善持不忘。《長阿含經》

◎弟子事師,當有五事:一當敬難之,二當念其恩,三所教隨之,四思念不厭,五當從後稱譽之。《六方禮經》

◎審聞、愛學、敏事、無過行、供養師,是弟子見師五事也。《善生子經》

◎弟子門人,見師時,即須起立。《根本毗那耶》

◎弟子從師行,不得以足踏師影。《沙彌戒律經》

◎弟子參師,當避六處:一不得當前,二不得當後,三不得太遠,四不得太逼,五不得處高,六不得立風上。《善見律毗婆婆》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墮從己;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已。《四十二章經》

◎有人,聞佛守道,行大仁慈,故來罵佛,佛默不對;罵止,佛問,子以禮從人,真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嚮之應聲,如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四十二章經》

◎阿難白佛言:世間之人及佛弟子,輕易其師,以惡意向師并道德之人,其罪云何?佛言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之德,欣樂人之善,不可嫉之。以惡意向師與道德人者,是與以惡意向佛無異也。寧持萬石之弩射自身為痛也,不也?阿難言,世尊!實甚痛甚痛。佛言:人之惡意,同道德人與其師者,痛劇如以弩射身。為人弟子,不可輕易其師,并以惡意向道德人。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嫉謗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龍鬼神,無不尊敬。寧身投火中,慎勿得嫉謗是善人,其罪非小,故慎之慎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弟子有五事,方可教呵:一不信,二懈怠,三惡口,四情無羞恥,五近惡知識。佛言,但五法之中,若有一法,亦皆可教呵。比丘問佛言,如何教呵?佛言,有五法:一不共語,二不教授,三不同受用,四不許與善事,五不與同室。以此五者,隨宜教呵。《有部根本毗奈耶》

◎阿難問佛言,師得呵喝弟子,以小罪為大,得無罪耶?佛言,不可,不可!師弟之道,以道感者自然,當相信厚,視彼如己,己所不行,勿責於人,弘崇禮律,訓之以道,和順忠節,不相怨訟。弟子與師,二道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五節 朋友善惡

◎世尊與長老難陀,共入迦毗羅婆蘇都,至一賣魚店,告難陀曰,汝入此魚店,取彼舖腐魚上之茅草一把,難陀如世尊教,取之。佛復告曰,汝少時捉之,而後放地。難陀捉彼草,經一時間,放之於地。爾時佛告難陀,汝嗅自手,汝手有何氣?難陀答曰:世尊!惟有不淨腥臭。佛即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惡知識,共交為朋友者,少時惡業染習,其惡名遠聞。《佛本行經》

◎世尊又與長老難陀,共至香舍,告難陀:汝取此店之香囊來,難陀依佛教,取店上香。佛又告難陀,汝一漏刻間,持其香而後放地!難陀如命,經一刻間,放於地上。爾時佛告難陀,汝今當自嗅手,其手作何等香也?難陀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氣微妙不可量。佛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善知識,常自隨順,習染其德,又得舉大名。《佛本行經》

◎地有故紙,佛告比丘,令取之;比丘受教取之。佛告比丘,以為何紙也?比丘白佛,此香囊紙也,今雖捐棄,其香如故。佛復前行,地有斷索,佛告比丘取之,比丘受教取之。佛復言,此何等索也?比丘白佛,此索腥臭,是繫魚索也。佛告比丘,夫物本淨,皆由因緣,以興罪福。近賢明,則道義隆;友愚闇,則殃罪臻。譬如彼紙索,近香則香,繫魚則腥;漸染翫習,各自不覺耳。《法句譬喻經》

◎善生!與盜人為友,有四惡:貪他物,與少望多,為畏故習,為利故習。又與妄語人為友,有四惡:顯人之私,隱自之私,面稱善,退議惡。又與信邪教者為友,有四惡:教殺生、教盜、教邪淫、教欺詐。又同苦樂之朋有四善:施自寶、施利、施家所有、施忠言。又與勤本業者為友,有四善:以利為業,以力為業,縱恣諫之,以善為業。又與深仁愍之人為友,有四善:教勸成信、成戒、成聞、成施。《善生子經》

◎佛言,惡知識有四輩:一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二於前好言語,背後言忘口;三急時於前愁苦,背後歡喜;四外如親厚,內興怨謀。

善知識亦有四輩:一外如怨家,內有好意;二於前直諫,於後說其人之善;三病瘦縣官為其征,憂訟解之;四見人貧賤,不捐棄之,常念求方便,欲使富之。

惡知識復有四輩:一難諫曉,令之作善,故與惡者相隨;二使之莫與喜酒人為伴,故與嗜酒人不相隨;三令之自守,益更多事:四使之與賢者為友,故與惡友為厚。

善知識亦有四輩:一見人貧窮卒乏,令治生;二不與人諍;三日日往消息之;四坐起常相念。

善知識復有四輩:一為吏所捕,將歸藏匿之,於後解決之;二有病瘦,將歸養視之;三知識死亡,棺殮視之;四知識已死,念其後。

善知識復有四輩:一欲鬥止之,二欲隨惡知識,諫止之;三不欲治生,勸令治生;四不善經道,教之喜信。

惡知識復有四輩:一少侵之便大怒,二有急倩使之亦不肯行,三見人有急,時避人走,四見人死亡,棄而不視。佛言:擇其善者而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六方禮經》

◎勿與惡知識與愚者共從事,當與善知識與智者交通。人本無惡,若親近惡人,後必成惡人,惡名遍天下;善知識則反之,是故應親近。《增一阿含經》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華,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華?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則附,貧賤則棄,是華反也。何謂如稱?物重則低,物輕則慢,是稱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鳥獸集於金山之上,羽毛皆蒙光澤;己貴能使人榮,富貴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頒之於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孛經》

◎處處遍求伴,無有稱己者;獨堅固我心,勿與愚者同。處處遍求伴,不得如己者,寧獨自行善,不與愚惡伴。《四分律》

◎若人親近有智善友,能使身心內外共淨。斯則名為真善丈夫。《大莊嚴經》

◎賢友乃萬福之基也:現世免王者之牢獄,死杜三途之門戶,昇天得道,皆賢友之助也。《歡豫經》

◎友惡具七法,方成親友:一難作能行,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貧賤不輕。《四分律》

◎朋友有三要法:一見有過失,則相曉諫;二見有好事,深生隨喜;三難在苦厄,不相棄捨。《四果經》

◎朋友,不得因他之語,便相棄捨;聞他語,當善觀察。《根本毗奈耶》

◎人見親屬朋友,當有五事:一者見之作罪惡,私往屏處,諫曉呵止之;二者少有急,當奔赴救護之;三者有私語,不得為他人說;四者當相敬禮;五者所有好物,當多少分與之。朋見友:以正心敬之,其意不恨,無他情,分昧,厚恩,是朋之五事。令歸我,責遨逸,隱私,久供養,盡言,是友之五事也。朋友之交,如此善法不衰矣。《善生子經》

第六節 夫婦之道

◎世間人民、父子、夫婦、兄弟、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莫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無相違戾。《無量壽經》

◎有能守信,室內安和,福自然至,非神授與也。《阿難分別經》

◎夫視婦有五事:一出入當敬婦,二使之飯食,以時節與衣被,三當給金銀珠璣,四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於外不得邪畜傅御。《六方禮經》

◎婦事夫有五事:一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二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三不得心淫外夫,罵詈不得違罵作色;四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夫休息,善藏乃得臥。《六方禮經》

◎夫當以上事養其婦令安:五事者,謂正心敬之,其之意不恨,無有他情,時與衣食,時與寶飾。《善生子經》

◎佛在祇樹精舍時,給孤獨長者!為子娶婦,端正無雙,憍豪傲慢,不承事姑嫜夫主。時長者自思:婦傲慢也,何以教之,若以更睡,又非善法;恣而不教,其罪日目增長,唯請佛說教耳。清旦長者請佛說教,新婦玉耶女出來。佛告之曰:玉耶女!女人之法,勿倚端正生憍慢,形貌之端正,非真端正也;唯心端正,人皆愛敬,是實端正也。

女人之法: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有美膳先進姑嫜夫主;二者護家物;三者慎言,忍耐,少瞋;四者誡慎,恆恐不及;五者一心恭事姑嫜夫主,當盡孝。

又有五種婦法:一者母婦,愛夫如子故;二者臣婦,事夫如臣事君故;三者妹婦,事夫如事兄故;四者婢婦,事夫如婢故;五者夫婦,親暱同心,形體惟異;無憍慢情,善事內外,家豐盈,待賓客,善名稱揚矣。

次有三惡法:一者未冥而眠,日出不起,對夫主瞋恚反目,嫌且罵;二者好飯自噉,惡食與姑嫜夫主,好色欺詐;三者不念生活而遊,道他人之好醜長短、鬥亂、口舌、憎嫉親族。如此,為人所賤也。

玉耶女,受佛之教,心慚愧曰,我為愚癡不知正法,所作皆邪,乞希許之!對佛受三歸五戒。《玉耶經》

◎拘留國,有一婆羅門,名摩訶密。彼豪富而珍寶多,智慧優秀,為國之師。然慳貪不信佛法。彼有七女,端正無比,以金銀瓔珞莊嚴。時分儒達,告婆羅門曰,使汝女於國中人看,若有呵之者,汝與我五百金;若無一人呵之者,我與汝五白金。九十日間巡視國中,無一言女醜者。時聞佛在祇園精舍說法,率至佛處云,佛遊諸國,就中曾見如此端正之女也?佛直呵曰,此女無一好處。婆羅門曰,國中無一言此女醜者,何故今言其醜也。佛答:世間之人,觀五根及五境之美而為好,我以身不貪細滑,口不說惡言,意不思惡念為好也。《七女經》

◎佛言,女有五力:一色力,二親族力,三田業力,四兒力,五自守力,輕慢夫主。然唯夫主富貴一力,能蔽之。《增一阿含經》

◎阿那邠邸長者,為兒娶婦顏貌端正,如桃華色。婦為婆羅匿王大臣之女,因以恃父,不恭敬姑嫜及夫主,亦不事三寶,長者詣佛所,請垂教。翌旦佛到長者家,告新掃言,新婦!為人婦者有四事:一者似母婦,二者似親婦,三者似敵婦,四者似婢婦也。似母婦者,於夫主承事供養不乏也;似親婦者,視夫主無增減心,苦樂共同;似敵婦者,視夫主懷瞋恚,於夫主憎嫉而不承事;似婢婦者,賢良婦也,見夫主忍言語,終不還報,恆有慈心也。事夫善者,死生天上;惡者生地獄。善生女聞之大慚曰,世尊!妾自今作似婢婦!遂歸依三竇,為優婆夷。《阿那邢邸化七子經》

◎佛在舍衛國,時舍衛城西二十餘里處有長堤村,有學問廣博乏婆私膩迦者,住此村中,深信佛教。彼有長女菴提遮,既嫁他家,暫時歸家。佛應婆私膩迦之請,至其家。時舉家皆出迎佛,獨彼一人不出迎,待其夫來;漸時夫來,女大喜,夫妻相共禮拜佛。佛告舍利弗,此女在室,以其夫不在,待夫來也。此女已知法義矣。《獅子吼了義經》

◎阿那邢邸長者與滿財長者交而相親。阿氏有一少女,滿氏欲娶之,詣祇園精舍問佛,佛許娶阿氏女。兩長者間約調,及至所定之日,少女沐浴熏香,乘寶羽車,至滿室家。然依國制,不許娶他國之女,若犯之,當為刑罰,須供養六千婆羅門梵志;是故,滿氏以此日,供養八十婆羅門梵志。梵志等露半身至滿氏家,時滿告少女,要禮拜彼等,少女不禮拜梵志曰:我不好禮拜裸人,我等師佛,常告我等言,無慚愧者,不分別父母,兄弟,宗族,五親;彼等婆羅門無慚愧者,我不欲禮拜。婆羅門等,聞之大怒,皆歸而去,於是滿氏大憂之,登高樓自思惟。時有一修拔梵志,訪滿氏,見滿氏甚憂惱,問其所以,滿氏即具告今日事。修拔曰,滿氏!少女前事之師有威德,憂止矣!我嘗至阿耨池,池不許我入;少時見一少年比丘來,池主出迎,令坐純金按而禮拜。今彼少女所事前師之最小弟子尚如是,何況其師也。滿氏大喜,命少女曰,今欲奉迎汝所事之師佛來,我不知法,汝往迎之! 少女大喜,沐浴,於樓上熏香,向佛居處,作禮曰:唯願世尊,今我來此國,困苦矣,希來救濟!時佛命阿若拘鄰侍左,舍利弗侍右,阿難持缽侍後,二百五十人眾,圍繞前後,來長者家,長者及少女出迎禮佛。時六千梵志,見佛入此國曰,沙門佛,今入此國,我等速去此國,如禽獸馳行矣。佛乃就座,為長者及多數人民說施戒生天論。座上之眾,得淨法眼,歸三寶,受五戒。《增一阿含經》

◎拘旃彌國之優陀近王,有二夫人:第一夫人名曰舍摩,深信佛陀聖法;第二夫人名帝女,性諂姤,常至王所,謗第一夫人曰,大王!第一夫人,與佛行非法。王聞之大怒,以箭射第一夫人,時舍摩夫人,哀愍王故,以入慈愛三昧,其箭不中夫人,王更三次發箭,無一中。王大驚,問第一夫人曰,汝天乎龍乎?第一夫人答曰,王!我非天,亦非龍,我只信佛,聽正法,保五戒者也;我今愍王故,入慈愛三昧,王雖生不善心,不能傷我慈悲之顏。王聞之,悔信第二夫人之言,走至佛所,述事懺悔,歸依佛,為優婆塞。《寶積經》

◎大樹緊那羅王等白佛曰:世尊!我等發無上道心,如何得成就大道,乞垂教!佛告之曰:夫人等!發於三界最勝之菩提心,能除煩惱;即疾成就菩提。夫人等!次則一者親近佛,二者離邪見者;必成就菩提。次一者持身戒,二者持口戒,三者持意戒者;必成就菩提。次一者以無為心布施,二者不以詐偽,修持戒,三者以恭敬心趣向賢聖,四者聽正法者,成就菩提。次一者不貪食,二者不貪飲醼,三者不貪丈夫,四者不貪裝飾品,五者不貪遊觀,六者不貪戲笑,七者不貪歌音樂之伎樂,八者不貪舞戲及交會酒樂等者,成就菩提。次一者不說我見,二者不說眾生見,三者不說壽者見,四者不說人見,五者不說斷無見,六者不說常有見,七者不執著有見,八者不執著無見,九者善解因緣法者,成就菩提。次一者愍諸眾生,二者不貪愛他財,三者不思念他人之男子,四假令失命,亦不妄語,五者不兩舌,六者不為麤惡語,七者不綺語,八者不起無明煩惱,九者不起瞋恚,十者不起愚癡者,成就菩提。次女人觀察五蘊法如左:觀色蘊如水沫,不貪酒色;觀受蘊如泡,不貪樂受,不捨離苦受,於不苦不樂受,不生癡結;觀想蘊如焰,不起男女差別想;觀行蘊如芭蕉,如諸行不堅實,不住著諸法;觀識蘊如幻,勿以心識,染一切法。夫人等!如是觀察,又行之者,得男身,疾得成就菩提。是時大樹緊那羅王夫人,淫女等,歡喜踊躍,禮拜佛。《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無垢光女,聽佛說法,發菩提心時,會有七十五人居士婦,同發菩提心。時舍利弗,問彼婦等曰,汝等之夫,許汝等修梵行乎?婦等答曰:我嘗問夫如是,我從何處來,向何處去?而夫不能答。是故,我等修我等之梵行,無問夫必要也。今我等聞佛說,佛是我等之父母,我等所尊,我等之大師,我等之福田也。即彼婦等禮拜佛也。

時七十五人婦之夫等來,見婦等禮拜佛,向舍利弗問其故。舍利弗答,七十五婦,已受佛法,自今持戒,修梵行,禮拜佛也。爾時七十五夫,亦願為弟子,佛直許之。無垢光女,詣其母所曰,阿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歸依佛矣!母若發心,則我報母恩也。母告彼曰:我既發心矣,汝尚在我腹中以來:我不起慳心、破戒心、瞋心、懈怠心、亂念、惡慧、邪見、貪心、愚癡等,常歡喜正法,故身心安樂,恆夢佛為弟子眾所圍繞,並聞說法。《轉女身經》

第七節 慈為根本

◎諸有善根,慈為根本。《涅槃經》

◎慈心即是一切安樂之因緣也。《優婆塞戒經》

◎離慈悲,不得善法。《同上》

◎菩薩為大施主,一切財物,等施眾生而無悔。不望果報,不求名譬,不求生勝處,不求利養,但欲救護一切眾生,欲攝取饒益眾生,欲學諸佛本行,欲受持諸佛本行,欲顯現諸佛本行;欲使一切,離苦得樂。《華嚴經》

◎智人行施,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護惜慳貪人,不為生天人中受樂,不為善名流布於外,不為怖畏三惡道之苦,不為他求,不為他勝,不為失財,不為多有,不為不用,不為家法,不為親近。智人行施,為憐愍故,為欲令他得安樂故,為使他人生施心故,為與諸聖人行道故,為欲破壞諸煩惱故,為入涅槃斷有故也。

無財人,自說無財者,非實。何也,為人非無有一水一草者。極貧之人:得一食後,洗食器,施其滌汁,亦得福;縱令以□塵施蟻,亦得無量福;雖天下之極貧,誰無有塵許之□者。極貧之人:雖無衣服,非真露體者,苟有衣,拔一線,施人繫瘡,善男子!天下之人雖貧窮,非無有其身者,若無物可施,見人作施時,以身往助之!若人無施意,雖國王,亦未必能施。《優婆塞戒經》

◎世多愚人,守慳不施,積萬億金,稱是我所有。斯臨命終時,眼見惡鬼,刀風解其體,出入息絕,隨貪之輕重,受苦辛之報,至受罪處自悔,雖悔何及。《菩薩處胎經》

◎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者,他修施時,生隨喜心!隨喜福報,與施等無異,是亦太易行也,何人不能也。《因果經》

◎若菩薩作施,但有悲愍心,使得具足,況與少物也。菩薩以慈悲心念施,雖無有財物,見人乞時,不忍言無,悲而隨淚。《中略》

◎菩薩之淚有三時,一見修功德人,以敬愛故,為之墮淚;二見苦惱眾生,無功德者,以悲愍故,為之墮淚;三修大施時,悲喜踴躍而墮淚。《中略》

◎菩薩修行施已,眾生滿足,便入山林,修行禪定,滅除三毒。《大丈夫論》

◎語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之因也,我今遠離慳貪心,皆由汝來乞之因緣也。《優婆塞戒經》

◎若見乞者,面目頻蹙者,當知是人,開餓鬼門。《菩薩本行經》

◎若有人,欲集多客供養牛乳。自念,若自今日日榨乳,多而無容器,貯之又恐腐敗;不如畜之於牛腹中,客至之日,一榨之也。乃捉乳牛父子,繫之異處,經一個月,迎賓客,出牛榨乳,乳既乾,一滴亦不出矣。人欲待大富,然後大施;更不為布施。至欲施時,為水火盜賊所奪,一錢亦不能施。猶此牛乳也。《百喻經》

◎世尊告諸比丘,應時之施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施遠來人,二耆施遠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施儉時,五者若初得新果蓏,若穀食,先與持戒精人,然後自食。《增一阿含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為五:一造作園觀,二造作林樹,三造作橋梁,四造作大船,五為當來人,造作房舍住處。《同上》

◎悲心施一人,功德大如地;為己施一切,得報如芥子。救一厄難人,勝施餘一切,眾星雖有光,不如一明月。《大丈夫論》

◎施貧窮時,起悲愍心;施福田時,生喜愛心;施親友時,生精進心。《優婆塞戒經》

◎布施者得福,慈心者無怨,為善者銷惡,離欲者無惱。《長阿含經》

◎◎佛至門乞食,婦置飯於佛缽中,作禮。佛言: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十,種千生萬,種萬生億,得見諦道。其夫不信曰,何施一缸飯,乃得福如爾,佛言,汝見尼拘陀樹耶?高茂四五里,每歲下數萬斛實,而其核如芥子。地是無知,其報力尚爾,何況人是有情。歡喜持一□飯奉佛,其福甚大,不可稱量。於是夫婦二人,心意開稱,得須陀洹道。《雜警喻經》

◎常樂修智慧,而不布施者,生處常聽哲,貧窶無財產;惟樂布施,不修智慧者,生處須得大財,愚暗無知見。施慧二俱修,生處財智俱;二俱不修者,長夜處貧暗。《分別業報經》

◎若慳心多者,雖復泥土,重於金玉;若悲心多者,雖施金玉,輕於草木。若慳心多者,喪失財寶,心大憂惱。若施者使受者喜悅,自亦喜悅。設有美食,若不施與而食,不以為美食,設有惡食,得行布施,然後食者,心中歡悅,以為極美。若作施竟,有餘自食。善丈夫,心生喜樂,如得涅槃。無信心者,誰信是語。無信者,設有麤食,饑者立於前,尚不能施與,況餘勝妙之物,能與人乎。《中略》

◎如有二人,一則大富,一則貧窮。今有乞者來,此二人俱懷憂惱:有財物者,懼其求索;無財物者,謂我當云何,得少財物與之。如是二人,憂苦雖同,果報各異;貧而有悲念者,生天人中,受無量富樂,慳貪者,生餓鬼中,受無量苦。《大丈夫論》

◎若惱家族,以為施者,此人不得大報。先不能供養父母,又惱妻子。以困苦布施者,假名之施,不名義施。如是施者,無憐愍,名不知報恩。《優婆塞戒經》

◎一先多發心,修少與;二選擇惡物,以施人;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此三事,非淨施也。復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施已完受者之過,二施時心不平等,三施已於受者有所求,四施已喜自讚歎,五說後不再與,六施已惡口罵詈;七施已求還二倍;八施已生疑心。如是施主,不能親過諸佛賢聖。《優婆塞戒經》

◎若為生天作施,或復求名聞,望反報,又恐怖故行施者,獲果不清淨。《分別業報經》

◎所不可施,復有五事:一非理求財,不以施人,物不淨故;二酒及毒物,不以施人,亂眾生故;三置羅機網,不以施人,惱眾生故;四刀弓箭,不以施人,害眾生故;五音樂女色,不以施人,壞淨心故。《寶積經》

◎善衛國有貧女稱難陀。孤獨乞食自活。時見諸國王大臣長者等,供養佛及眾僧,自念,我有何罪,生斯貧賤之家,不能供養此福田。難陀自咎自悔,一日之間之施,僅得一錢,即至油家求油;油家問,一錢之油,少量而不足用,以之何為也?難陀俱語所願,油主愍之,給與倍油。難陀大喜,持謂祇園精舍,供奉世尊。自願曰,我今以此小燈供養佛,願以此功德,來世得明智慧,得以除滅一切眾生之闇,作此誓已,禮佛而去。過中夜後,諸燈明悉滅,惟此燈獨不消,目犍連,三次消之,仍不消;佛見之曰,目犍連!彼女人以菩提心供養故,以四大海水消之,永不消也。《賢愚經》

第八節 看病人

◎佛言:自今已後,應看病人;若欲供養我,先供養病人。《四分律》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之人,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也。若父母,師僧,弟子有病,諸根不具,百種百苦,皆宜養而癒之。《梵網經》     

◎佛語優婆離,病人有三種:一應病得藥與食物,得適法看病而死者;二應病不得藥與食物,為適看病法得活者;三應病得藥與食物,得適法看病人,必活者也。故優婆離!病人若不如法得看病人,則死;得之則活也,但除定命。是故應看病,務如法,令安穩。《僧祗律》

◎人當瞻疾病,問訊諸危厄,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生經》

◎病人,不用看病人之語;看病人,違病人之意者,并得罪。《毗尼母論》

◎為病者,富以因緣譬晌,乃說微妙經法,隨心所願,無不獲果。《隨願往生經》

◎生而為善,臨終惡念者,即生惡道;生而為惡,臨終悔而念善者,即生天上。《智度論》

◎世尊告諸比丘言,比丘!疾病人:一選擇食物,二隨時食,三親近醫藥,四勿懷愁喜與瞋,五向看病人須從順。又看病人:一分別良藥,二先起後臥,勇猛勿懈怠,三少睡眠,四以法供養,勿貪飲食,五為病人說法。病人與看護人,若反此,則病難癒矣。《增一阿含經》

◎看病人: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則與之;二於病人之大小便利睡吐,不惡賤之;三有慈悲心,不為衣食故看;四能經理湯藥,迄病人癒,或至命終不變;五能為病人說法,令歡喜。是時,己有善法增長。《四分律》

◎看病人,雖知病人定應死,亦勿言應死,當教令歸依三寶,念佛法僧,勤修供養。又痛苦皆以往世不善之因緣,獲是苦報故,今當說懺悔。病者聞已,若生瞋恚,惡口,罵詈,亦默不對,亦不捨彼。《善生經》

◎看病人,應先病者習學,隨之讚歎,毀咨,不得令退本有善心。《十誦律》

◎雖瞻養病人,慎勿責恩,癒已尚應看,恐後勞復。若見平復知本健時,心應生喜,勿求報恩;如彼死已,當為殯葬,說法慰愉知識眷屬。若病癒已,以喜心施物,則受之;受已轉施餘之貧窮者。若能如是瞻養治病,當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無上菩提道人也。《善生經》

◎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最不可思議。《地藏王本願經》

◎佛為臨終病人說偈言: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前;於今臨終勤念善,示現尊形令瞻仰。又勸念佛歸依佛,由是得見佛光明。《華嚴經》

【書籍目錄】
第1頁:序篇 第2頁:第一篇 歸依 第一章 信仰
第3頁:第一篇 歸依 第二章 念佛 第4頁:第一篇 歸依 第三章 懺悔
第5頁: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一章 修善破惡 第6頁: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二章 自利
第7頁: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三章 利他 第8頁:第四章 三寶 第一節 佛寶
第9頁:第三篇 因果 第一章 宇宙萬有 第10頁:第三篇 因果 第二章 眾生
第11頁:第三篇 因果 第三章 佛陀 第12頁:附錄一 亞洲民族的精神遺產
第13頁:附錄二 我們急切需要一部彿教聖經—《三藏精要》 第14頁:佛教聖經—《三藏精要》起源及偉大的特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