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打開滿足之門 堪忍法師著述

打開滿足之門 堪忍法師著述

五、斷除欲望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堪忍法師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五、斷除欲望

──少欲即少苦

欲望是苦

不隨逐欲望就是修行,隨逐欲望則非修行;就這麼簡單。噶當派格西聖口宣說的開示《啟開佛法之門》,整個重點在於斷除世俗八法,不要貪戀今生。不管你是否修行,世俗八法的惡念是一切障礙、問題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世俗八法的念頭。

當人家告訴你,應該捨棄欲望,你覺得好像是要你犧牲快樂。捨棄了欲望,就沒有快樂可言,你會一無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沒收,快樂被剝奪,留下空蕩蕩的你,好像泄了氣的汽球。你覺得好像身體裏面的心被掏空,沒有命了。

這裏由於你還沒有體會欲望的過患,沒有認清欲望的本質是苦。其實欲望本身是受苦、病態的心。欲望蒙昧心識,使你看不出有別種快樂,真正的快樂。

譬如,當你對某物產生欲望,想享用它,你稱這種經驗為「樂」。對你來說,這好像是樂,其實只是苦。當你一直持續某種行為,例如吃東西,你的快樂不會增加,只會減少。一旦肚子飽了。你的快樂就變成苦中之苦。在該行為苦的本質還不明顯之前,看起來好像是樂,不過等到苦的本質明顯化,它就變成苦中之苦。當苦還不明顯,被稱為「樂」的感受,好像真的是樂,可是一旦你持續該行為,就逐漸變成苦受。

捨棄欲望帶來的安祥,引導你達到涅槃─無憂的境界。這份無欲的安祥,使你得以充份發展,臻至成佛。你可以永享這份安祥。從你初次超脫世俗八法的念頭、斷除欲望起,就開始在心流中發展這份安祥,乃至永遠享有。

如果你覺得,犧牲欲望就是犧牲快樂,變得一無所有,別忘記,你的一切困境,都是基於欲望和世俗八法的念頭。不知道欲望的本質是苦,即無從瞭解另有更殊勝的快樂。你無法瞭解,犧牲世俗八法的念頭,解除內心的欲念,便有真正的安祥,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是靠任何外在的感官對境,是在自己的內心中發展出來的。你可以用自己的心,發展這份安祥。譬如我們說,你得了會發癢的皮膚病。為了止癢,你抓得很厲害,把皮膚都抓傷了。與其把抓癢帶來的舒解,稱為樂受,不如根本沒有任何皮膚病,那豈不是更好嗎?有欲望就像得了這種皮膚病。

沒有欲望,就沒有由欲望滋生一切困境的肇因;亦即不會有演化的過程。假使我們沒有肇自煩惱和業、以及被煩惱的種子染汙的肉體、輪迴,就不必嘗受冷熱、饑渴以及其他一切困境。我們也不必擔心生存問題,或耗費這麼多時間、金錢照顧身體。我們一直忙著,只為了維持這具軀殼好看。從頭髮到腳趾,我們下很多工夫裝飾這具軀殼。寶貴的人生,很多就花在那上面。可是,一旦你生病了,即使吃藥也不一定治得好。所以,根本不要有這個肉體、這個輪迴,不是更好嗎?那樣你就不必嘗受這一切麻煩。

沒有欲望,內心就會很安詳。你可以把這份安詳發展到圓滿。這份工作就有止境。依賴欲望外在的對境,尋求輪迴的享樂,則是永無止境的工作。無論你朝著那個目標下多少功夫,永無止境;好比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它永不停息。

首先,依賴外在感官對境的短暫快樂,本質是苦;其次,不管你怎麼做,這種外求短暫快樂的努力永遠沒完沒了。

少欲即少苦

在種敦巴經常念誦的偈誦中,龍樹菩薩說:

「得失、苦樂、稱譏、毀譽:這些世俗八法不是我心所求。它們對我而言,都是一樣。」

求不得、不快樂、聽到逆耳的話、蒙惡名、受譭謗,何以這些會是問題,很容易瞭解。這些都是公認的問題。可是你也許不承認,有所得、舒適、快樂、聽到順耳的話、享美譽、以及受稱讚是問題。其實,它們都一樣,都是問題。

其實,境相本身不是問題。擁有財富不是問題。那麼,什麼才是問題?問題是渴求、貪著財富的心,那才是問題。擁有朋友不是問題;貪著朋友的心,使得擁有朋友變成問題。

欲望使得享有這四樣東西─物質、舒適、好音、稱讚─變成問題。假如沒有欲望,沒有俗慮,有沒有這些外物,都不成問題。

有一天晚上你可能睡得正舒服,突然有蚊子咬你,使得你的睡眠受到干擾。假使你有強烈的俗慮,強烈地渴求舒適,被蚊子叮到,便很苦惱。就只是被一隻蚊子叮到,沒有什麼危險,不會引生任何嚴重的疾病。蚊子只是從你的身體取出很小、很小的一滴血,可是一看到那只蚊子的身體,裝著自己的血,你就大感震驚。整個晚上,你都在生蚊子的氣,憤憤不平。隔天,一整天都在埋怨那只蚊子,「昨晚我有好幾個小時,沒辦法睡覺。」失眠一個晚上或甚至幾小時,好像失落珍貴的珠寶一樣。你憤憤不平,猶如一個遺失一百萬元的人。對某些人來說,即使這種小問題都可以小題大作。

另外有些人,非常渴望受到別人稱讚、尊敬。如果你忽視這種人,鼻子朝天,和他們擦身而過,或僅僅說了一、二句不恭敬的話,他們不中意聽,就可能使他們內心產生很大的痛苦。或者假使你以不敬的態度,給他們東西,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同樣會引起很大的痛苦。對這種期望很高,非常執著的人,甚至是他們不喜歡的一個小動作,都會引起很大的痛苦,感到好像有一隻箭射入他們的心一樣。

嗔怒頓時強烈地生起。他們的身體一下子變得很緊張。臉原先鬆弛、平和,現在變得有點恐怖──漲起來而且僵硬,耳朵、鼻子變紅,前額的血管暴張。整個人突然變得很粗暴、不快。

人們愈渴望受到稱讚、尊敬,若是得不到,就會愈痛苦。其他的欲望對境也一樣。愈強烈地渴求物質、舒適、好音、和稱讚,一旦事與願違,就會更痛苦。

假如你期望朋友會一直愉快、微笑、恭敬、和善,一直順從你的意願做事,一旦有一天他們出乎意外地做了某件令你不悅的事情,那件芝麻小事,就會在你的內心,引起無法置信的痛苦。

這一切都和俗慮、和多麼強烈地渴求某物有關係。你對四種如意對境的欲望愈少,一旦遭逢四種不如意的對境,問題也會比較少。少欲即少苦。斷除對此生的執著,你遭受非難或得不到某物時,就不會受傷害,因為你不執著稱讚或有所得。

同樣,假如你不固執地期望朋友會一直善待你,一直對你微笑,一直有求必應,即使朋友變了,做出違背你的意願的事,你也不會受傷害。由於斷除了執著四種如意對境的欲望,就是遭逢四種不如意的對境,也不成問題。那些都無法傷害你,不會干擾你的心。

世俗法的念頭,使你攀緣今生的四種如意的對境。沒有這種念頭,內心會非常安甯、祥和。當你遭遇四種不如意的對境,不會受到干擾;遭遇四種如意的對境,同樣不會干擾你。如果有人稱讚你,無所謂;遭受中傷,也不會擾亂你的心。你的人生就會安定,而且內心平和,不會再起起伏伏。這就是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遭遇困境時,你怎麼保持內心平和?你怎麼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四種不如意的境相干擾?在於了悟,攀緣這四種如意的境相就是問題所在。你必須了悟四種如意的境相的過患,捨棄一切攀緣。這是基本的心理建設。用這個方法,不如意的境相就不會干擾你。

陳那瓦格西往往念誦這首偈頌,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生活舒適就快樂,否則就不快樂:凡是貪圖現世樂的行為,都要視同毒蛇般,避之唯恐不及。善與不善,純粹是內心的作用。斷除不善、以及非善非惡的動機。

後者是懷著不定動機的身語業;這些稱為「不定」業。

最好的修心方法,是期待四種不如意的境相,而非四種如意的境相。預期遭受非難和不敬。這樣修行出離心,斷除欲望,是最佳的心理建設。如果我們修煉自己的心,期待不如意境,一旦不如意的境相真正出現的時候,就不會覺得突如其來,受到傷害。因為有備無患。

在懂得佛法或禪修之前,你認為不舒適,逆耳的話,非難和得不到東西,是可厭的問題。現在,只要你好好地審察,就不至於認為,內心攀緣物質、舒適、好聽的話、讚譽,本質上是快樂;反之,會看出那也是苦。那不是你在懂得佛法之前所認為的快樂。那不是平和,是痛苦。

攀緣的心,黏著在欲望的對境上。當你受到讚譽─「你真聰明!」「你講得真好!」「你對佛法的瞭解真徹底!」─你的心黏著在讚譽上,不再自由。內心被貪念繫縛,好比黏住外境,動彈不得。又如飛蛾飛入熔化的蠟;整個身體,翅膀,四肢全都浸在燭蠟中。由於它的身體、四肢非常脆弱,很難從燭蠟中抽離。好比蒼蠅困在蜘蛛網中,四肢都被蜘蛛網裹住,很難脫身。又好像陷在蜂蜜中的螞蟻。貪欲即是黏著在外境上的心。

欲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正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到:

我們隨逐欲望,希望得到滿足,然而隨逐欲望,只會導致不滿足。

事實上,隨逐欲望的結果,只是不滿足。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卻只感到不滿足。

隨逐欲望,和得不到滿足,是輪迴的大問題。如罹患癌症或愛滋病,並不是大問題。和隨逐欲望、得不到滿足比較起來,癌症和愛滋病不算什麼,不會生生世世延續下去。可是,如果你今生擁有暇滿人身,卻不設法處理欲望的問題,這個問題會生生世世延續下去。

隨逐欲望,使你不斷地繫縛輪迴,反覆地嘗受六道的種種苦;周而復始,永無止境。只要你一直隨逐欲望,就得不到真正的滿足,真正的安寧。隨逐欲望只會帶給你不滿足,使你一直遭受六道輪迴的苦。

世俗法的念頭,使我們造業,以致不斷地帶來這一切令我們非常害怕的疾病;而且生生世世,周而復始地,召引一個人遭遇所有嚴重的困境。世俗法的念頭,亦即貪著今生的欲望,是最嚴重的疾病。和世俗法比較起來,其他的問題都微不足道。

如果你沒有世俗法的念頭,使你繫縛輪迴,即使有人殺死你,不過是換個軀殼。你的意識,投生另一個暇滿人身,或往生淨土。被殺,只不過是轉換到另一個軀體的因緣。然而,假使你有世俗法的念頭,而且不修行,那麼就是沒有人殺你,活到一百歲,一直糟蹋自己的暇滿人身,造下惡道的因;這無異是用自己幸運的人身,造下投生不幸惡趣的因,不會再有修行的機會。活得越久,造的惡業愈多,足以使你沈淪惡趣,受苦好多劫。所以,世俗法的念頭,遠比某個只是把你殺死的仇人,傷害力更大。

宗喀巴大師有關隨逐欲望的引文,接著說:

欲望帶來很多其他的問題,由於隨逐欲望,內心變得粗鄙、不安寧。

不滿足引生千百種問題。例如,懷有強烈的欲望,很容易生氣。貪著越強烈,所生起的嗔心也越厲害。如果你不太貪著,有人擾亂你,你不會很生氣。你可能還是會受困擾,可是比以前輕微。生起嗔心、嫉妒等等,和貪著有連帶關係。由於貪執,這些其他的惡念才會生起。一旦任一種惡念生起,你就造下惡業,也就是惡趣的因。

每當欲望薰心,內心完全被欲望遮蔽的時候,你就沒有辦法禪修。即使你有一些空性的概念,也很難有任何空性的覺受。在你內心寧靜、平和的時候,也許有些空性的覺受。可是一旦內心被遮蔽,欲望的濃霧覆蓋一切,你就無法禪修空性,甚至無法思惟欲望的過患。

假如你對某個物件懷有強烈的欲望,卻沒有辦法接近它,你會很不高興。你無法放鬆,因為內心放不下,身體也放鬆不了。即使沒有什麼特別困難的工作要做,因為欲望使你的心放不下,身體無法自在、放鬆。

欲望有許多諸如此類的過患。想想看酗酒和吸毒成癮的人。他們的人生淪落到非常不快樂,無法自製,什麼事也做不了。更甚的是,他們損傷自己的覺察力和記憶力。

疾病肇自充滿欲望而不滿足的心,也就是世俗法的惡念。由於不滿足,而造下罹病的因緣。這使你生了好多年的病,再加上好幾千美金不心甘情願的鉅大費用。如果你沒有辦法用正當方法拿到金錢,就必須去盜取。你的內心會很困擾,精神崩潰乃至發瘋。然後你必須花相當多的時間、金錢在心理諮詢上面,最後甚至可能住進瘋人院。

那麼,這一切的根源何在?一時失控的欲望!就在你沒有保護自己,遏止世俗法的念頭,不修行的那一刻,造成這許多問題。問題繼續不斷,年復一年,你不但要花費一大筆錢,而且使你的人生沒必要地複雜、艱困。這一切憂慮、花費,都是世俗八法的念頭引起的。假使你從一開始,免除世俗法,那些年來一切不想要有的麻煩和花費,就不致於發生。你根本不會有那些遭遇。

很顯然,愛滋病源於一個人受世俗八法的宰製。我問過性交傳染的愛滋病患,他們開始感受症狀時的心理狀態,有人說,那是一種很強烈的性欲,在那種不善的心理狀態下,他們開始每天發燒,冒汗、虛弱。

基本上所有疾病,包括愛滋病和癌症,都肇自世俗法的念頭。人際關係的問題也一樣:只要一個人不設法自我約束,人際關係的問題,就會不斷地延續下去。人生猶如地獄,在墮入真正的地獄之前,就以人身體驗地獄。四面八方都是地獄,你會感到整個人受困、窒悶,甚至沒有辦法呼吸。

一旦欲望無法得逞,得不到所要的東西,往往會精神崩潰,萌生自殺的念頭。最近在瑞士,有一個學佛的學生,有類似這樣的問題而自殺,把自己吊死了。我想他聽過一些佛法,可是沒有下很多工夫修行或閉關。他有很好的工作,賺很多錢,不過有人際關係的問題。由於這類的問題,你可能有很多次經驗,想要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基本上,這是世俗法欲望的過患。

噶當派貢巴瓦格西具有神通和其他很多證悟,他說過:

一個人如果懷著世俗八法的念頭造業,而得到四種樂果──舒適、物質享受、好音和讚譽,那只是現世的果報,來世毫無利益。假使造的業帶來四種惡果,就連現世的利益都沒有了。

抱著世俗八法的思想所造的業,即使帶來四種樂果,最後往往還是淪為四種惡報。例如,你在商業上,也許一再成功,由於成功了,行為就夾雜更多世俗法的思想。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成功的業報受盡,而感受失敗的業。就在一天中你可能變成乞丐。當天你還是百萬富翁,隔天卻甚至無從付房租及照顧家庭。

這是因為抱著世俗法的思想行事的緣故。即使你獲得物質享受,還是不滿足,繼續以世俗的思想造業。由於過去的成功,有朝一日成功的業會枯竭,一切都告瓦解。昨天還是富翁,不愁錢財,今天突然連最基本、照顧家庭這種事都必須操心,變得不知所措,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譬如,縱使一次、二次、三次偷盜得逞,你不可能永遠成功。你必須約束自己的欲望,必須找到若干滿足。否則,一直偷盜,有一天一定會被逮到。不管是什麼過失,一直反覆地重犯,一定會變成大問題。欲望的另一個過患是,它終究會導致諸多不如意。

超脫欲望,就是一大保護。斷除攀緣某物或某人,意謂不會生起其他一切惡念,因而也不會造那一切惡業,這就提供難以置信的保護。由於攀緣某個物件,往往造下很多惡業,牽連到其他許多眾生。斷除攀緣,你就不再造惡趣的因。

息除欲念,便獲得大安祥,這是當下就體驗得到的。專注在這份真正的安祥,當你專注在這上面,就沒有問題了。一旦你設法獲得這種更殊勝的快樂、真正的安祥,相形之下,短暫的快樂就毫無樂趣,也不難捨離──輕鬆得幾乎就像撿起用過的衛生紙。懂得這個道理,你就不虞陷入沮喪或發狂。

因此,我們可以瞭解,不管我們有多少問題,都別無選擇:必須修行。修行,意謂約束我們的心,節制欲望。不要說過清淨修行的苦修生活,最起碼為了獲得內心安寧以及現世的快樂,遏止問題增長,我們也必須節制欲望。

終止輪迴

正如龍樹所說:

依貪、嗔、癡造的業,是不善業。依無貪、無嗔、無癡造的業是善業。無論善或不善業,都由心識聚集。

只要我們貪圖舒適、物質、恭敬和美名,而且想規避不舒適、無所得、不恭敬、惡名,那麼一切行為,都是出自貪嗔癡的動機。這意謂,不善業遠比善業多。

論典上說:

務必設法,勿使貪圖現世樂的欲望生起。

萬一這種欲望生起了,要設法捨棄它。

此外,阿底峽尊者也說:

假如根部有毒,枝葉也會有毒。如果根部具有藥性,枝葉也一樣具有藥性。同理,依貪嗔癡所做的任何行為,都是不善的。

換言之,任何行為─不管是農業、商業、鬥爭、幫助親友,或禪修─只要是基於世俗法的思想,貪著此生,而且出自貪嗔癡的動機,如上所述,「只是輪迴和惡趣的肇因」。

論典接著說:

為了萃取精華,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貪著此生。

「萃取精華」是指這世圓滿的人身。

接下來是續部教法的一段引文,通常用在密續灌頂,當做前行的發心。

具有充份的依止心,尋求超脫輪迴的人,才允許進入壇城。一個人不應該貪圖現世的果報。

這是說,一個人不應該追求快樂、舒適、物質、恭敬等等屬於今生的一切。

引文接著說:

貪圖現世的人,無法達成超越輪迴的人生意義。

這是說,貪圖現世的人,他的行為不會成為正覺的因,正覺是超越輪迴的境界。

你可以這樣理解這個道理:假如你只是著眼於獲得現世樂,這是你唯一的期望,那麼你所做的一切事──工作,課誦,接受灌頂,吃飯,睡覺──都不會變成聖法。那一切行為都是不善業。雖然你希望得到快樂,實際上從這些行為得到的,卻只是痛苦。你工作的目的,在於獲得現世樂,實際上你的行為反而變成障礙,使你得不到現世樂。考察一下我們自己和別人的人生經驗,就能夠瞭解個中道理。

引文的結論是:

尋求超脫輪迴,會增長現世輪迴的快樂。

這是說,任何人如果只尋求超越輪迴的正覺,而且為了達到正覺而修行,即使不去刻意追求,也會自然而然地獲得現世之樂。

龍樹在《致友人書》中說:

如果你的頭髮或衣服沾到火花,有著火的危險,你會立刻把它拂掉。同樣,設法不再輪轉生死,非常值得一試。

當火花掉到身上,你會毫不遲疑地拂除,即使火花可能只會燒到頭髮或衣服,你也會馬上採取行動。那麼,為了消除墮入惡趣的因,以及輪迴不斷的苦,你當然更應該努力以赴。

我們的一切問題,都肇自輪轉生死,我們的諸蘊得自煩惱和業,被煩惱的種子染汙。因為受生,我們必須嘗受行苦,壞苦、以及苦苦。輪轉生死一次,又會種下未來輪迴好幾世的因。這個過程連綿不絕。

龍樹是說,這種狀況遠比身上沾到火花嚴重得多,我們一定要設法不再輪轉生死。那麼,應該怎麼做呢?教法中提到,貪求是使我們繫縛輪迴的鎖鏈,貪求是來世輪迴的最近因。貪求不僅使我們在這一生就造惡業,而且在我們知道自己快要死的時候,使我們貪執身體諸蘊。死亡之際,愛和取引導我們來世投生六道輪迴中的某一道。由於貪求是輪迴的主因,為了不再輪轉生死,斷除貪求是必要的修行,這是終止輪迴相續之道。

總之,所有的修行人,都應捨棄貪圖今生舒適的欲望。除非捨棄了這個欲望,否則根本不算是「修行人」,凡是基於欲望,追求今生舒適的一切作為,都不是正法。只要欲望還存在,就不是在修行。西藏有句諺語:因為馬沒有獅子的特質,不要把馬稱做獅子。有一位噶當派格西,迦姆巴喇嘛說:

捨離今生,是修行的最初步。你一點也沒有修行,卻以自居修行人為傲─多愚蠢!省察一下你的心流是否含有修行的第一步:捨離今生。

即使你自認為不是宗教人士,由於希求快樂,不願意遭逢困境,所以還是必須節制欲望。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你不能靠吃藥、開刀或其他外在的方法,減輕欲望或其他煩惱。唯一解決之道是,思惟欲望的過患,以及人生短暫。即使你不是佛教徒,也不想成為佛教徒,這都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建設。除此之外,沒有解決的辦法。為了減少人生的問題,你必須反省欲望的過患。消除了欲望,問題就不復存在。捨棄了欲望,問題就不會再出現。

修習菩提心,有助於節制欲望。自他相換,意即捨棄自己,愛惜他人(參見第九章),或有非常善良的好心、想要解除其他人的痛苦,使他們獲得安樂,為他們解決種種問題。

如果心志還不夠堅強,無法修習菩提心,應該省思諸如人身寶貴、尤其是無常與死亡(參見第七章)的禪修課題。憶念人生極其短暫,死亡隨時會來臨,同時把這些想法,關連到惡道、業等等,你就能夠制止欲望。

就像我前面提過,寂天說的「心的秘密」不是什麼高深的證悟。了悟世俗八法的過患、反省無常與死亡,也可以視為「心的秘密」。

禪思無常與死亡,而且認知欲望的過患:意即瞭解一切問題都肇自欲望,會帶給你力量,下定決心捨棄這一生,斷除對今生的貪執。這兩者使你堅強,並削弱世俗法的勢力。它們帶給你斷除貪執此生的力量,超脫欲望的束縛。

假如你不了悟內心的這些秘密,雖然你希求快樂,不願意受苦,所體驗的,卻適得其反,得不到暫時和究竟的快樂。你會沈淪在輪迴中,不斷地受苦。可是一旦了悟這些內心的秘密、佛法的無上義,你就能夠獲得快樂,消除痛苦,而不至於無目標地在輪迴中漂泊。

【書籍目錄】
第1頁:序言 第2頁:一、轉化心識
第3頁:二、修行之道 第4頁:三、捨棄今生
第5頁:四、轉惡為善 第6頁:五、斷除欲望
第7頁:六、調伏內心 第8頁:七、憶念無常與死亡
第9頁:八、「我」不足愛惜 第10頁:九、愛惜其他眾生
第11頁:十、唯有修行一途? 第12頁:十一、回向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