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第六集

[日期:2016-05-28]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這個《楞嚴經》現在正在頭上,它的重點希望大家再注意一下。現在開始是有名的七處征心、八還辨見。所謂「辨見」, 就是形成我們後世中國佛法所謂明心見性這個見。不過以《楞嚴經》的原則講明心見性,我們觀念裡頭就變成兩個階段了:第一,好像先要明心,心在哪裡?心是什 麼?第二,好像明瞭心、再見性。因為看了中文這四個字「明心見性」,意識當中、思想上自然就會形成這麼一個觀念。這個觀念並不一定準確,尤其在《楞嚴經》 所講的明心見性不是這個意思。

現在我們正在見性方面在研究,所謂「八還辨見」。怎麼樣叫見性?就是我們眼睛、思想能夠看見東西的這個功能、 這個是什麼作用?在哪裡?我們眼睛怎麼樣能夠看?看到什麼東西、能夠看、能夠思想的這一個性質,它的本質在什麼地方?這是見性。這個「性」代表能見的那個 功能,在什麼地方?並不是說,「見性」見到有個東西叫做性。就是能見的這個功能,它究竟在哪裡?

那麼現在,我們在見性、辨見方面,所以有 「八還辨見」;我們已經根據原經研究過的有四處辯論。首先,阿難提出來同我們觀念一樣,心(見的)在身體內部,佛說不是;後來阿難提出來在外面,還不是; 第三次阿難提出來在眼睛的這個神經裡面(「一處」),佛說不是;第四次提出來,開眼看到光明、閉眼看到黑暗,阿難就是那麼來答覆,佛說不是。現在再開始, 在《楞嚴大義》這一本書是二十四頁。

【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 們首先停留到這個階段。這個裡頭有一個佛學名詞先要解決了,這裡提到佛學名詞「四眾」,四眾就是佛的弟子。男的出家的是叫比丘,女的出家的是比丘尼;在家 的(我們普通在中國的方便了)就是男居士、女居士。這個「居士」是中國方便的稱呼方法。實際上不止四眾,有些經典提到是七眾,四眾再加兩眾(兩個大部 分);「沙彌」,就是男孩子出家的、沒有受過戒的,就是沒有取得正式出家人的資格——沙彌;女的出家的,沒有取得正式出家人的資格的,叫「沙彌尼」。那麼 這個沙彌,我們中國的文學根據佛學,過去還有個名稱叫「驅烏」,驅烏就是小孩子出家的,趕鳥的、趕趕鳥。農業的社會,曬東西啊怕鳥來吃掉,坐在那裡趕鳥, 是這個(來的)。實際上,這是對年輕的出家來講。以佛的戒律,不管一百歲(或多大年紀),剛剛出家,沒有受比丘戒,或者沒有受比丘尼戒,那也是「沙彌」或 是「沙彌尼」。這是加上兩眾。普通一般有信仰的,還沒有正式學佛,所謂「近事男」、「近事女」,就是說接近這個佛法的。那麼總合起來,七眾弟子。這個四眾 同七眾的問題我們解決了。

現在阿難提出來,因為聽了上面四種辯論,見性究竟在哪裡?阿難現在講,他說我曾經聽佛開示四眾;所謂「開示」也是 個佛學名詞,就是我們長輩給我們講話,我們普通現在叫做訓話,或者老師告訴學生的開導。這個「開」有開導的意思;「示」,明白的表示。後來在佛教的儀式裡 頭,那麼「開示」變成對長輩的尊稱,這是第一。第二,在《法華經》裡面的觀念,有「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實際上《法華經》裡頭構成了四個觀念:「開、 示、悟、入」四個觀念。不過四個觀念各有各的說法,不一定。也有人把它變成四個程序,先是開佛知見,打開了;再第二是示佛知見,明白表示了;第三,悟佛知 見,真的悟道了、證得了;第四,入佛知見,進入佛的真正的境界。也有人如此把它排一個次序:開、示、悟、入。《法華經》講的次序,並不是照「開示悟入」的 次序,就是「入佛知見,開佛知見,悟佛知見,示佛知見」,程序有不同。現在我們講到四眾與開示,這兩句佛學的內涵先解決了,再回轉來研究原文。

阿 難現在提出來向佛報告,他說「我嘗」,嘗就是曾經,過去聽過了;嘗是中文古文,用在這裡就是「曾經」,已經有過經驗的。我曾經聽到佛開示四眾,向一般學生 弟子們開導、講話。佛怎麼樣說呢?他說「由心生故」,心動了;「種種法生」,一切法,「法」字的意思包括一切事、一切理,統統叫做「法」。並不是說念一個 咒子啊、結一個手印啊,或者有個什麼花樣叫做「法」;真正這個「法」字包括一切事、一切理。他說我曾經聽到佛給四眾弟子們講過,由於我們人心生了、心動 了,「種種法生」,各種現象就出來。相反的,「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上兩句話,一個是由內在心動了,就是我們觀念思想不同了,看外界一切東西、現象都兩 樣了。下面兩句話是因為外界的現象,「由法生故」、變更了,影響我們心理觀念兩樣了,「種種心生」。四句話,兩個層次。但是雖然兩個層次,(是)一個結 論,就是一切唯心、三界唯心,一切都是唯心造的。阿難現在提出來,他說我曾經聽到佛說過,你給大家講:「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這四 句話非常重要!是佛法的真正的中心、綱要。我們看了佛經,這個中心綱要就要把握住。阿難現在把握了這個綱要。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阿 難說,他說我現在想一下;因為他給佛批駁了,「心」內也不是、外也不是、一處也不是;開眼見明、閉眼見暗,也不是。他說因為聽了你這個話,我現在想,我的 心性「隨所合處」,被外境界一引動,啟發了作用;「心則隨有」,這個心馬上起了作用。所以心跟到外面配合而動的。他說「亦非」,不是在內、也不在外、也不 在中間「三處」。好了,這個原文就是這樣,我們都看清楚了。

在這裡我們做一個研究。第一點研究,我們剛才提到,佛法的中心這四句話很重要, 一切唯心造,佛說的「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一點沒有錯。可是佛那麼說的話,阿難也同時聽到,可是阿難的理解、對於這句話懂得的程度 深淺完全兩樣,等於同佛說的這一句話相反。所以我們有一個心理學上測驗,同樣一句話講出來,十個人聽,十個人感覺都不一樣、理解的不一樣,都會聽錯了的; 一百個人聽同樣一句話,一百種理解不一樣。所以等於在學校裡上課,老師的課一樣的教下來,五十個學生,每一個理解(都不同);有些根本沒有聽見。聽到了, 聽到了如秋風過驢耳,一點用處都沒有。有些聽進去了,聽進去了理解也不同。你看現在佛講的話那麼明白,阿難聽的、理解統統不同。這可見教育、宗教是非常困 難!所以言教也好、身教也好,我常常懷疑,我說教育對人真的有用嗎?以我幾十年的經驗,好像沒有用!影響不了。

人都有個我見,自己的主觀的觀念在裡頭。把外來東西吸收進來,他不是丟空了吸,都是有我見去吸收。因此,同樣一個人看一樣東西,每一個觀點、思想統統不同,感想也不同。這就見人的心理之難辦!這是第一點研究。

第 二點研究,阿難所講的,佛也講過,譬如研究唯識(我們禮拜三所研究唯識的),佛說的,我們現在活著這個作用、第六意識的作用,多半是「依他而起」。依他而 起的意思,就是外面的環境影響內在的思想;外面有個東西,我們內心有這個思想。假使一個東西素來我們沒有看過的,沒有見過、沒有聽過、沒有經驗過的,我們 意識思維上也就沒有這個東西。所以一切的心理作用都受外界的影響而起,所以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而起,「他」就是外界。本來沒有東西,因為外界引發,就 有我們心理作用。例如我們研究佛學,本來沒有研究過,沒有佛的思想;因為看了佛學、看了佛經,引起我們思想裡頭許多佛的道理、佛的觀念,這也是依他起性。 這個依他而起,他本來憑空緣起的,所以依他起是緣起。「緣起」的意思是靠許多的因素,偶然的湊合攏來所發生的現象。

可是一切眾生,不知道自 己的心性現在起的作用是依他而起的,因此就「遍計所執」。起來了這個作用以後,自己把自己心性的作用就抓得很牢。因為我們思想裡頭想過一下,就認為自己真 實有,自己不知道;想過了「依他而起」,外界境界一引,起了作用。譬如像鏡子一樣,有個東西一照,就有這個影像;這個東西走開了,鏡子裡頭就沒有影像。可 是我們人自己同這個鏡子作用一樣;沒有這個智慧,往往把照過了的東西、影子已經去了,把那個去掉的影子拚命自己在幻想,把它抓住在那裡「遍計所執」,自己 執著得很厲害,普通就叫做執著了、抓住。「遍」,就是普遍的;「計」,自己的下意識在估計。沒有、本來是假的,硬把它當成真的,說有。「所執」,心理的意 識上就把它抓得很牢。譬如大家打坐、做功夫,偶然有個境界,生理及心理引發的,沒有什麼了不起!然後過去了,「哎喲,我那個時候境界怎麼樣好、怎麼樣清 淨、怎麼樣光明!」你總沒有電燈光亮吧?電燈光關了就沒有了,沒有了過去了,依他而起,就算了。在那裡感歎啊,「現在我退步了!哎呀,像那個樣子……」那 是瞎貓撞到死老鼠!死老鼠都臭了,你還在那裡想呢!「遍計所執」。

所以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假使我們懂了這個道理,不著相、不執著,依他 起,隨用隨空。等於在水上寫字一樣,水上寫字還是寫出來字了;寫過了,字也沒有了,水也平了,意思也表達完了。等於鳥在空中飛一樣,飛過來、飛過去,鳥的 確在飛著,飛過了,鳥也沒有留下痕跡,虛空還是虛空。等於那個白雲在空中在飄一樣,飄過來、飄過去;白雲過了,虛空還是虛空,一切不留。那麼這樣,知道依 他起、隨緣而起、隨緣而空,不起遍計所執的作用,那麼當下就「圓成實性」,就自然圓滿。此心、我們的心如明鏡一樣,隨時隨地,把心保留像乾淨純潔的鏡子一 樣;「物來則應」,有外界來的東西,鏡子裡就有影像、起作用;「過去不留」,一切過去了,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宋代這位詩人,他也學佛學禪的 蘇東皮,哎,對不起!蘇東坡。因為我們講笑話講慣了,經常給他認白字。蘇東坡有句名詩,所謂「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事情,猶如春天做的一個夢一樣;過後 了,物來則應,過去就不留,「事如春夢了無痕。」那麼你說怎麼了?不要你去了它的。一切事它來了你,本來是「了無痕」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那 麼現在我們第二個研究,就是阿難所提出來這個問題。他把佛所講的這個要法、綱要執著了。他說照我想一下,你說心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在一個點上,開眼見 明、閉眼見暗也不是。現在根據你老人家的話,我想了一下,我們這個心啊,「隨所合處」,外界一個東西來——譬如現在大家諸位眼睛前面沒有一個東西,現在有 一個東西、有一個玻璃做的煙灰缸;那麼我們因為有了這個煙灰缸,心裡頭就曉得有個煙灰缸。他說隨著有個東西一來,「隨所合處,心則隨有」,心就起來作用 了。他只講到這裡,他下面沒有講。如果阿難說這個東西沒有了,此心也「事如春夢了無痕」,那麼佛就不會罵他了。可是他現在只講,他說心啊,外面有起了作 用、就有一個作用,「心則隨有」;所以此心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間三處。那麼阿難現在這一句話,對不起!他老人家也很滑頭哦!不敢下定論。他想我沒 有尾巴給佛抓住了,你總不會罵我了。他說我現在根據你的話,喏,外面有個東西,心就有了;那麼因此我懂了,根據你的話,心不在外、不在內、也不在中間。他 沒有說「對不對啊?」他怕挨罵,挨了四次了,所以他不肯說。

佛很妙!【佛告阿難】,佛就說了;【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這 個文字先到這裡一節,佛提出來問題。阿難想在佛前面耍滑頭,「我總沒有下定論吧?你老人家不要罵我。」嘿,佛來了,佛就問他,「汝今說言」,他說好,現在 你講的話,根據我的話講的;「由法生故,種種心生」,講了一半;外面有一個東西來了,你心就起了作用了。「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有一個東西跟著,心就跟 著起了作用,是不是這樣?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他說那麼我要問你了(佛要問他了),這個心如果沒有東西,本身沒有東西啊,它拿什麼去配 合別的東西呢?你說合嘛,兩個東西都有嘛!譬如這個手,要這樣一來,一隻手拍不響,兩隻手就拍響了嘛!他說你說心啊,外面有個東西來,它跟它一配合就起了 作用,可見心是有一個東西起作用哦!所以他說,「是心無體」(這個「是」古文,白話文就是「這個」),這個心假使沒有體的話,它自己沒有體段、沒有本體; 「則無所合」,它用什麼去配合人家呢?譬如虛空,這個手再拍也拍不響,它配合不起來嘛!他本來想講到這裡為止不要挨罵了,可是佛一點都不放過;他說那麼你 這樣一講,心假使沒有體,就配不攏來了。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他 說假使沒有體的東西能夠跟外界來兩方面配合起作用,那麼佛法裡頭只有十八界,沒有十九界。佛現在是用佛學裡頭配合,「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第一排;眼 耳鼻舌身意就是我們身體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意識神經;相對的,配合外面「色聲香味觸法」,眼睛能夠看顏色、耳朵聽聲音……這叫六塵。六根、六 塵。這個中間,根、塵,外界跟我們身體接觸所發生的這個中間,有沒有作用?有作用;這個中間六種合起來,三六十八,叫「十八界」,沒有十九界。所以只有六 根、六塵、十八界,沒有七根、七塵、十九界。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佛說,假使我們這個心沒有一個東西,而能同外界配合起作用;那麼虛無飄渺、抽像的東西也 同實質可以配合囉?那麼我們說,肚子餓了,要吃東西了,肚子餓了是真的哦!說,你吃一個東西就會飽了,吃什麼?吃那個「哈不楞登」就飽了,「哈不楞登」沒 有一個東西,再吃也不會飽 。幻想的東西不實際的。「是義不然」,中文這四個字翻譯成白話文,「是義」,「是」就是「這個」;「義」字是古文,「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不然、不 對!他說你這個道理不對。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這個古文念「挃」,實際上我們北方人講話「揪一下」,在你身體上揪一下、掐一下,把你身體這麼掐一下。他說,假使你說這個心有這個體,那麼,我們拿手自己在身體隨便哪個地方,大家試試看也可以,你的小腿、大腿、胸部,或者胳膊,隨便哪裡揪它一下。

【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你手揪一下身體,身體感覺就曉得痛。這個痛的感覺是身體內部出來?還是外面進來呢?

【若復內出,還見身中。】當我們拿手揪一下自己的身體,就感覺到有痛;這個能感覺的這個作用,從身體內部出來這個心的話,應該先看到自己內部的神經、再感覺到外面啊!「還見身中」,應該它能夠看到自己身體中間(就是內部)。

【若從外來,先合見面。】假 使我手揪一下身體、身體就感覺到痛,假使這個作用從外界來的,等於外界一個香煙缸來了,先應該碰到自己的臉,他說你臉應該看得見哪!他就問阿難,他說你揪 一下看,這個心從裡面出來?裡面出來的話,就應該自己先瞭解內部,才瞭解外面;假如從外面來,外面進來先應該看見有個東西進來,才曉得自己裡頭的內部嘛! 這是問話、問阿難,佛就設了很多的圈套要他去跳,這就是禪宗的參話頭,你要去參、要去研究。阿難當然愣在那裡給他問啊!

【阿難言】,阿難大概還跪著的;或者站起來了,不知道。阿難搞了半天,他說:   【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阿難肚子裡有點不服氣了,他聽佛講了半天,好像我都不對,他說你老人家也說得不對!「見是其眼」,看得見的是眼睛耶!「心知非眼」。他說你說心從裡頭跑出 來會看見;心裡頭的感覺,那不是眼睛看見哪!他說,「為見非義」,你講心能看得見這個也不合理耶!你看,阿難有點不服氣了。他說你講得也不合理啊!眼睛看 見是眼睛;心裡頭那個感覺是感覺。感覺看不見,你說看得見,也不合理啊!

【佛言】,佛又說,【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他 說這樣啊,好!你認為我們這個眼睛它能夠看得見東西啊?如果眼睛能夠看得見東西,他說眼睛像我們房子的門一樣,你在房間裡頭,我們人坐在房間裡頭,外面有 個客人來,那個門能不能看到東西啊?客人來不來,門不知道哦!還是要裡面有個人才看到門外有個人來;眼睛不過是人的門窗一樣,它是個窗子的門一樣,沒有作 用的。能夠見的不是門、不是窗,是坐在房間裡那個東西、那個人。他說你認為眼睛能夠看見,看見的是眼睛啊?那麼我們房子外面這個門,他就能夠看人囉!「門 能見不?」你問問那個門看,它能夠看得見東西嗎?

再說,剛剛死了的人,眼睛還在,「則諸已死,尚有眼存」,他的眼睛還沒有壞,還在嘛;「應皆見物」,那死人眼睛也看得見東西啊?他眼睛還在啊!人死了,剛剛斷了氣眼睛就看不見了。可見這個眼睛看見東西不是這個眼睛啊!就找那個見性、能見之性。

【若見物者,雲何名死?】假定這個人剛剛斷了氣,眼睛瞪得很大,他當時還能夠看得見東西的話,就不叫做死人了,那叫什麼?叫活人。嘿,那很簡單,那就還是活著的。死人也有眼睛啊,可見眼睛不是能見的道理。

他又說,【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現 在我們注意哦,千萬注意啊!佛跟阿難兩個論辯,阿難站在那裡,態度儘管好、很恭敬,心裡頭也有點不服氣,同我們一樣,越笨越不服氣的啦!總覺得自己很聰 明。但是我們也一樣。佛這個論辯中間啊,阿難是搞不清楚;我們也不容易搞清楚。他由眼睛的看見的性能來講到心性之體,所以有時候拿眼睛能見之性來講;有時 候又拿內部的感覺之性來講,這個邏輯他沒有給它太分得清楚;所以阿難合掌站在那裡是蠻氣的,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究竟什麼對嘛?我鼻子對到嘴啊?!說 來說去都不對!然後你又什麼看見了、又感覺了、叫我揪一下,揪一下當然看不見啦!當然揪痛了以後,這裡發青了,看見啦!那不是痛啊,這是皮膚青了!那有的 辯了。不過阿難到底還不是那麼笨。

可是佛呢,在這裡又向另外引了;看起來向另外引,(實際)是一個道理。他說「阿難」,「又」,再說;「汝 覺了能知之心」,他說你現在,「覺」能夠感覺的,這個覺注意哦,是感覺的。感覺是個作用,感覺不靠身體起不了作用哦!他說「覺了」,「了」是什麼意思?了 別,明明瞭了。有感覺,心裡頭就知道。這個「了」不是沒有的意思,(是)了別的意思,分別。了就是很清楚,很明瞭。他說你「覺了」,你現在感覺、明瞭, 「能知」,能知是思想嘍!知、覺,「覺了」是感覺;「能知」是知覺、知道的這個思想。千萬搞清楚啊!

注意哦!大家學佛參禪,這兩部分搞清楚。我們人感覺、知覺兩部分的作用,一體的兩面,等於一隻手的手心、手背;是一隻手,兩面的作用。

所以我們有時候學佛打坐,你說身體氣脈動了,那是感覺狀態,不是道啊!你知道自己氣脈動了,那是知覺的作用,不是感覺。

所 以大家有時候做功夫學道,自己光被感覺所困住了,是不對的啊!他(佛)現在再說,「又」,再說;「汝」,你;能夠感覺的「覺了」、「能知」能夠知道思想的 心。感覺、知覺兩部分作用,合起來一個代名詞叫做「心」。他說我現在問你,你能夠感覺、知覺這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是一個體呢?還是 多個體?拿哲學來講,是一元的呢?還是多元的?這都是翻譯名稱了,學哲學的人喜歡用一元、二元、多元。反正要錢嘛,一元、兩元,呵!元者是元素意思了,一 個元素、兩個元素、多個元素。他說你還是一體?還是兩體、多體的?佛又做比方了。

【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而現在這個心在你身體裡頭了(佛沒有講「裡頭」這個話,我講的,講錯了)他說現在這個心,在你身體上面,還是遍滿這個身體?每一個毛細孔裡頭都有你的心啊?「為不遍體」,還是說只在身體某一部分,不是全身都有呢?

佛又說:【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假使這個心在我們現在這個生命身體上是一體,他說,那麼,我們用手掐自己的身體的時候,掐一下大腿,大腿就痛哦!如果說心是遍體的話,我一掐大腿啊,頭應該痛哦!可頭沒有痛啊!可見這個心的作用它反應只是一邊哪!

【若鹹覺者,挃應無在。】假使說我手掐了一下大腿,全身都痛了,他說那麼大腿那個部分、給指頭掐的那個地方應該不痛囉!應該全身份擔了痛苦了嘛!他說那個地方就沒有了,散開、大家分擔一點嘍!

【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假使說手掐大腿的時候只有大腿痛,頭不痛、胸部也不痛;若揪你一下,「有所」,有一個所在、有一個目的、有一個焦點、在某一個地方,「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說心是一體就不成了,一體就是普遍的。

【若多體者】,假如心是多元性的在內部;【則成多人】,那麼我們一個人變成多人了,一個人就變成好幾個了。我們眼睛看東西、耳朵聽聲音,眼睛看一個好聽的時候,帶到孩子出門,孩子正在叫「媽媽媽媽!」「不要吵,我看完了來!我看完了這個電視就來給你炒飯吃。」你看耳朵又在聽,手又在動,眼睛又在看電視,變成三個人了。

【何體為汝?】那麼哪個是你的心?手在動是你的心?還是耳朵聽到是你的心?還是眼睛看見是你的心?【若遍體者】,假使心充滿整個的身體;【同前所挃】,同前面所講,揪一個地方、全部應該感覺。

【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如 果說心現在在我們生命的身體上並不普遍存在,當我們頭碰到東西、腳也碰到東西,頭也痛、腳也痛。可是事實呢,「頭有所覺」,如果不遍的話,頭痛了、腳就不 應該痛了。因為心在一個地方,痛了一處就好了嘛!當我們頭碰到、腳碰到、指頭也碰到、嘴唇也咬到,四個地方都痛,他說哪個地方是心呢?

【今汝不然。】他說你研究研究看,你的身體內部不是這個道理吧?    【是故應知】,所以你要曉得,你說心「合處」,那個外界一碰攏來,心就有;他說那麼我頭碰到、手也碰到,來一個人(來兩個人),拿四個棍子(五個也可以、八個也可以),同時打你的頭、打你的腳、打你的臉,你全身都痛嘛!他說那這個心在哪裡啊?是一個還是多個呢?他說,你講的【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錯了!不對!心不是這個道理。

佛也怪,老是講這樣也不是、那樣也不是,你乾脆給他一個是字好了嘛!他也不給他。叫阿難(這就叫做參禪)參。要你自己拿出來、找出來。

所 以後世禪宗祖師所謂講學佛明心的道理,有幾句話:「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真正用功學佛、明心見性,比方,要研究到什麼?人站在懸崖上面、萬丈懸崖,掉下 去就沒有命,這個時候自己一放手,準備跳下去死了,那麼一個勇氣!要懸崖撒手、自肯承當啊!自己硬是挑得起來的。「絕後再蘇,欺君不得。」所以真正的用功 研究、研究,要研究到牛角尖裡去,研究到沒有路走了,等於都要研究到死了,死了、絕後再蘇;一下大死以後,大活轉來了,你才能夠悟道、才能明心見性。所以 「絕後再蘇,欺君不得」,這不能騙人的!騙人說你悟了,你自己也曉得沒有悟嘛!那怎麼說你悟了呢?你實在沒有悟。所以後來禪宗祖師講,「懸崖撒手,自肯承 當;絕後再蘇,欺君不得。」這就是教育法,一定要你自己承認。等於一個學科學做試驗的,這個老師告訴你:你不要去試驗了,就是這樣!——不行,非要經過自 己試驗。酒喝了會醉人的,你硬要去醉了才知道,不醉了你不曉得那個醉的味道。

所以佛現在的教育法教育阿難,他始終沒有告訴他是這樣、那樣; 他只告訴他,你所講的都不對!你們注意哦,這就是最高的教育法,這叫做啟發性的教育法;這也叫做誘導性的教育法,引發你自己的智慧出來。不是老師告訴你說 「就是這個」,那是迷信。老師的話也不能信,佛的話也不能信;要你自己拿出來問佛:「對了吧?」「對了!」這才對了,這是學佛。

所以你看佛 在《楞嚴經》上,他用的真方法教育,他沒有說「你信就得救了」,不講這個話。這樣也不是、那樣也不是;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哪樣對呢?他沒有教你結 論。注意哦!教育孩子們也要這樣教育。人都有天性,沒有一個笨人,各有智慧的。現在我們教育拚命要他記、記住,記住有什麼用?!為了考試,考過了屁用都沒 有!所以每一個變得都沒有頭腦,一做事就不行了。「老師你沒有講!」我說都要我講的啊?!我沒有揍你,揍你你就懂了!還要等講的啊?!常常有許多同學: 「老師,你沒有講。」哎呀,我說你都二、三十歲了,還要我講啊?!要聞一而知十,怎麼要講呢?你看佛的教育法,就那麼高明!那就是禪宗的臨濟祖師所謂「殺 人之劍」,他到處把他殺死了。他不用活人之刀;他沒有把他救活。反正阿難很倒霉,來了以後,那邊已經碰到摩登伽女迷糊了一陣,在這裡給佛搞得更昏頭昏腦。 現在五次了,都不對。

我們翻過來,佛這一次又把他貶了,五次不對了。

【阿難白佛言】,阿難又說了,【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第六次了,他提出中間來。第三次,他不是提的中間,上文講到中間,這是翻譯的時候大意了。第三次他講潛伏在眼睛的根根裡頭,「中間」是第六次所提的。好了,現在我們看原經文,要解決這個問題。

阿 難同佛說,第一,他拿出一個人來做背景,背出一個靠山來,「文殊師利菩薩」,佛的大乘弟子裡頭、大菩薩裡頭智慧第一。佛如果說是個大學校長,文殊菩薩是教 務長、教授師,智慧第一。再說他的身份,過去七佛、包括釋迦牟尼佛,前生都是他的弟子,都是文殊菩薩的弟子,所謂「七佛之師」。大乘菩薩裡頭智慧第一。所 以密宗塑的文殊菩薩像,手裡都有個寶劍。你以為他真拿個寶劍去殺人啊?!這個是什麼劍?慧劍,就是智慧之劍;能夠斬斷一切疑情。智慧之劍斷一切疑、斷一切 疑情,這是表法的;並不是文殊菩薩一天好拿劍,他也不是劍道理事會的理事長。他這個寶劍代表智慧之劍,斬斷一切疑。這是第一,文殊菩薩的身份要搞清楚;有 時候代表佛教化一切眾生。

第二點,佛學裡頭有個叫法王子,法王子要十地菩薩、八地以後到了十地菩薩,所謂得灌頂位,灌頂就是洗禮了,密宗也 用,印度來的。灌頂、洗個澡,熱帶的地方。後來流到歐洲,變成天主教、基督教的洗禮,實際上就是灌頂。佛法裡頭密宗也經常用。在印度那個熱帶地方,授一個 大法,先洗好一個澡,等於中國文化就是齋戒沐浴。灌頂位,十地菩薩受了佛的灌頂,才稱為法王之子。法王就是佛,佛的真的佛子,佛子等於普通世間皇帝的太 子,可以紹隆佛種。拿佛學的名詞就是「紹隆」,「紹」就是繼承,「隆」就是發揚。繼承王位,發揚法王的教化,「紹隆佛種」,這個才是法王子。像文殊菩薩當 然夠得上是法王之子。什麼人是法王?凡是成佛了都稱「法王」。

所以有一次佛要說法,文殊菩薩來打鍾了。鍾一打以後,佛還沒有出來,文殊菩薩 說:說法完了!佛就不出來了。文殊菩薩講兩句話,所謂「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叫你仔細看,佛法就是這樣,「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他等於說,你 們聽著,我傳你們一個最高的佛法。大家統統站起來,很注意聽。他說要佛出來傳法。文殊菩薩就是「崩!」(師拍一下桌子)他說:「傳完了!」大家給他弄得莫 名其妙。嘿!他講兩句話:「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法王法就是佛法,就是這個樣子。所謂「我為法王」,佛說的,「於法自在。」佛法沒有一個定法,不呆 定的,應機設教,看是什麼人、該用什麼樣的教學法,使他能夠悟道。所以法王子的道理也瞭解了,這兩個名詞。

第三,要解決這個裡頭一個名詞, 「實相般若」。般若是「智慧」,但是我們中文翻譯不翻成智慧,因為中文的智慧不能包括般若的意義。梵文的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我們中文的智慧,往往把人的 聰明當成智慧了;聰明是用腦筋想出來的,不是智慧。智慧——悟道、悟了一下,那一下不是腦筋想、不是思想來的、不是分別心來的,那個所以叫做「實相般 若」。實相是般若之體、道體。所以真正學佛成佛,不是盲目迷信的哦!修道學佛是智慧的成就,千萬記住!不是盲目的崇拜。盲目崇拜,只是給你修功德,不是給 你修般若哦!可以修福,不能修慧,那有功德。信佛、拜佛,都有功德;但是要想成佛,光有功德不行。必須要智慧成就。所以普通講般若分三種,嚴格的講五種。

第 一,「實相般若」,實相無相,沒有境界的境界,悟道的智慧。第二是「文字般若」,得了道、實相般若的人,自然一切學問都通達了,文字般若。第三,「境界般 若」,雖然悟了道的人實相無相,但是一切境界都是它的作用,所以境界般若。第四,「眷屬般若」,眷屬就是般若前面的五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真悟了道,前面五種完全會達到了、做到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都屬於般若的眷屬,都成就了,第四種是眷屬般若。第五種是「方便般若」。方便般 若者,就是說,真見到了道的人,悟到了實相般若,他一切法門都通達了,一切方便都具備了。所謂方便,就是等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講的觀世音菩薩「應以 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就是佛菩薩的方便。如果這個人一定要靠打牌才能夠把他度了,菩薩就陪他打牌了;「應以打牌身、賭棍身得度者,即現賭棍 身而為說法。」也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方便般若。

般若具備了五般若。現在阿難提的,四種般若不講,只講悟道的時候這個實相般若。

好!我們現在把佛法的術語、佛學的道理三個重點解決了,再回轉來看原文。

「阿 難白佛言」,阿難跟佛說。因為他第五次給他駁了嘛,現在第六次開始了。「世尊」,他說佛啊!「我亦聞佛」,聽到你老人家跟文殊師利菩薩、大菩薩們,諸法王 子——普賢菩薩、彌勒菩薩、觀音菩薩,這都是大菩薩,都可以代表佛的法王子,談實相時,你們在談悟道的時候,見道、實相無相這個境界,他在旁邊聽的。他說 我站在那裡聽聽到了,現在他想起來。「世尊亦言」,他說你當時也講過;「心不在內,心也不在外。」他說當時你跟文殊菩薩、你們大家討論這樣講。「如我思 惟」,我現在來想想你們當時的談話;「內無所見」,閉著眼睛向我內部找心,找不出來。諸位也打坐閉眼睛找找看?找不出一個心來。

「外不相 知」,心在外面的話,同我沒有相干啊!「內無知故,在內不成。」向裡面找心找不出來。閉到眼睛打坐,以為我心在裡頭,裡頭有個什麼心啊?那不過是你閉著眼 睛在感覺的狀態裡頭而已嘛!那不是心的體啊!所以內在是無知的,看不見,「在內不成」。所以在內是不對的。「身心相知,在外非義。」可是我們這個身體啊, 生理影響了心理,身體有感覺、心理就知道,身心兩個又彼此有關聯。「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你一定講心在外面,他說也不合理啊!阿難第六次來了。

「今 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那麼,在裡面找不出來,在外面也不對;哎,但是身心兩個有關聯。他說現在——這是第六次了,他的答案——叫我想了一下, 「復內無見」,裡面看不見,閉著眼睛找心也找不到;外面也看不見一個心,可是身心兩個也有關係。他說我想了一下:「在中間!」小孩子猜謎一樣,這一下他很 大膽,「在中間!」我想阿難當時的態度很有勇氣,這一下「在中間!」

   【佛言】,佛就說了。【   汝言中間】,說中間有一點道理了,佛的態度又客氣一點了,他說你講在中間。

【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他說中間,中在哪裡啊?世間上大家都講有一個中心點,他說中心點在哪裡?拿邏輯來講。他說我問你中心點在哪裡?「中必不迷」,所謂中間呢,四方八面都看得清楚叫做中間嘍!中間就沒有方向, 迷失不掉了。「非無所在」,中間當然有個中啊!中在哪裡?

【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他 說現在你提出來在中間。我們先解決一個問題,中在哪裡?先找出來中在哪裡。「今汝推中」,你仔細研究一下中在哪裡?「中何為在?」中間的重心在哪裡?「中 何為在」,「何」,就是「哪裡」;「中何為在」這句話是古文,翻過來就是「哪裡是你的中?」「為復在處?」還是在有一個地點嗎?另外一個地方叫做中嗎? 「為當在身?」還是說你身體做中心,在你身體的中間呢?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如果你認為這個中在你 身體內部,那就不叫做中了,叫做邊了;因為中跟邊兩個在邏輯上是相對的。譬如我們這個東西這兩邊叫做邊。中在哪裡?你說中在這裡,一說中,就跟這一邊相 對;跟這邊相對,它又變成邊了,對不對?你說那這個中不在這裡,在這裡,在這裡又是邊了。中跟邊兩個是相對性的。他說你假使說認為中在你身體的內部,那就 「在身體的裡邊」,不應該叫做「在身體的中間」,就是這個話,我們就聽懂了。他說假使你認為在身體的裡面的話,就叫做「在身體的裡邊」,邊嘛;不叫做中 間。

【在中同內。】假使說,你認為就在這個身體這個中間。那麼我們前面討論過,等於說在身體的內部,這個不要討論了嘛!內部不對嘛!他說不要講了,「在中同內。」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假使說也不在身體內部,在一個地方。他問阿難,這個地方可以表示得出來嗎?在這裡啊?還是在這裡?還是在這裡?表示得出來嗎?「為無所表」,還是表示不出來的呢?

   【無表同無,表則無定。】假 使你說(法官問案一樣,這個很厲害了!他把阿難要辯論的地方都把他封鎖了。)「無表同無」,你如果說表示不出來,表示不出來就沒有東西嘛!那是幻想了,那 不要講夢話。「無表同無」,表示不出來,表示不出來就沒有東西。「表則無定」,而且沒有東西,你說我這裡也可以表示、那裡也可以表示、腳底心也可以表示, 那沒有一個標準嘛,那是亂講。

【何以故?】什麼理由呢?【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何以故?」「何以故」是佛經的文學,拿現在白話講,「什麼原因呢?」加一個「呢」字,鼻音的。什麼原因呢?

他 說」如人以表」,譬如說我們人站在中間做表示,拿這個做表示,你們看哦!譬如我拿這裡作中間,「表為中時」,現在我把這個表再拿來作標準,表示這裡是中 間,「東看則西」,在東面人看來,這個表在你的西面;在西邊人看來,這個表在我的東面;南邊的人看來,這個表在北面;北邊人看來,這個表在南面。所以東南 西北方向是人為假定,世界上沒有一個真的東西是中心的,中心也是人為的假定。所以,「東看則西,西看則東,南觀成北,北觀成南」。這兩句他就省了,寫古代 中文就省了,白話文非要把它囉嗦出來不可的。他說「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那麼這個表啊,同江西人說「老表」一樣,一表三千里,搞不清楚 了!湖南同江西都是老表,究竟湖南還是江西啊?「表體既混,心應雜亂。」那麼這個心是亂了的,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他說你講中間是哪裡叫中啊?又把阿難弄 昏了。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阿難也火了,哈!他說,佛啊!我講的中間不是你這樣講的啊,不是你這個意思啊!

【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這一段,他又把佛說唯識的道理又拿來了。阿難也很厲害哦!就要拿著婆婆的禮物向婆婆來拜年,一毛錢都不出,還是婆婆的!

他 說,我講的中間不是你講的啊!你講了中間,跟我兩個談邏輯,我不是這個意思啊!他說你老人家講過唯識的,「眼色為緣」,眼睛不能看東西。這個眼睛是色法, 唯識叫色法;色法,這個眼睛是地水火風,就是固體的、液體的,有生命的活力、暖氣的地水火風兜攏來,這叫色塵。眼是色法。「眼色」,細胞啊、神經組織攏來 一個眼球,眼識是個因緣,使我們能夠看見東西;眼睛是色法,是構成了眼睛這個因緣之一。所以唯識講眼睛看東西要九個因素才能看見:前面要有空、要有距離, 也有對象,也有眼睛,沒有眼睛看不見的,也要這個眼睛(色法)等等。眼色作因緣。「生於眼識」,眼睛不能看東西,眼睛的後面有個東西、功能能夠看的,這個 叫「眼識」。意識的前奏、意識的前鋒,前奏、前鋒,意識前面的這個作用。前奏、前鋒太古老了,你們現在青年人的話——意識的「投影」(只好跟著現在人搞 了)。意識的投影,這個是眼識,才生出眼睛的投影能夠看東西。「眼有分別,色塵無知」。所以眼睛那個眼識,它本身才能夠看東西,是那個作用,叫眼識,有分 別作用。分別的就叫做識(認識的識)。

「眼有分別」,眼識有分別。「色塵無知」,這個眼睛是物質的、肉體的,肉體它本身只能是個機能,能夠 照相一樣照一下,它本身是不知道、沒有分別、不能看的。「識生其中」,所以眼睛跟外界的色相一接觸了以後,那個意識分別那個投影、這個眼識,這個作用在中 間才生起來。他說這是你說的啊!我講是這個中啊!「則為心在」。眼識在這個眼睛的同外界相對的中間起了作用、分別、意識的投影。我講的「中間」是你講過的 這個「中間」啊!

【佛言】,佛聽了阿難的辯論。【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好, 你認為這個心在眼根(就是眼睛)、塵(就是外界的現象)。你認為這個心啊,是外界的現象跟眼睛這個中間,能見之性在這個中間。他說我問你,這個能見之性、 它的功能,是外界跟眼睛兩個一起一把抓,兼得到兩個;還是兩頭大、一頭小呢?還是兩頭都算大呢?「兼二,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如果說連帶兩個,那好了,這個能知之心啊,同時這個、那個都要知道,這個物的物質性質就雜亂了,不能分別得清楚了。外界的玻璃是玻璃、眼睛是眼睛。那眼睛可以當玻璃、玻璃可以當眼睛啊?不對的嘍!

【物非體知,成敵兩立。】那麼外界的東西、這個玻璃的圈圈,假使不是我能知、身體知道,那麼變成兩個東西了,成立了敵對的兩個東西了。

【雲何為中?】那就叫兩邊了,不算是中間了。

【兼二不成。】所以啊,由此可知,這個心體在中間,連帶內外連在一起,這個是不通的,你的理由不成立啊!

【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非知不知」哦!我們眼睛看東西,當我們跟外界一接觸了以後,有一個知道自己現在看,而且知道自己現在看見了,這個知道的是什麼?「非知」不是這個知道;「不知」你就看不見嘍?

譬 如我們思想想別的事情,哎呀!氣得要死,眼睛看到你,半天也沒有看見,因為在生氣,那個知覺的東西去生氣了。所以「非知不知」,沒有那個知覺能知之心起作 用,這個眼睛看東西等於看不見。「即無體性」,那麼,好了,離開了知覺的作用,心的體性沒有了,「中何為相」?他說你說中間,中間是什麼樣子啊?

【是故應知】,所以你要知道;【當在中間】,你認為能見之性在眼睛與外界中間【無有是處】。不對!

第六次了,又完了!阿難打官司打了六次了,又輸了。他說中間也不對啊!照我們一定啊,現在青年一氣就走了,「格老子,去你的!」再不然捅你一刀,就算了。「你不告訴我!」可是阿難的智慧到底同我們不同哦!阿難再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現 在阿難提出來。第六次提的是大乘法門,弄了一個背景,把文殊師利菩薩的高帽子戴上,想佛總要買一點面子啊!結果佛還是不買面子,「不對啦!」現在他第七 次,拉了幾個大師兄弟,你看「神通第一」目連尊者;「說空第一」須菩提尊者;「說法第一」富樓那尊者;舍利弗「智慧第一」,這四大弟子,都是第一、第一 的;加上阿難這個「多聞第一」,五個第一了。他聯合起來小乘弟子眾、首座。他說我——阿難現在都在回想,我們講是那麼講啊!你看,阿難的確多聞,每一次佛 說的什麼他都回憶得起來,記憶力很強。所謂「多聞」,記憶力強。他現在每一次的辯論不是亂辯哦,他根據佛說的道理來辯論的。大乘的,他根據佛跟文殊菩薩兩 個說的;現在講到小乘的,他根據佛跟這個四大弟子說法的,他在旁邊加一個——五個,他回想起來。

「共轉法輪」。轉法輪就是說法,所謂轉法輪就是論辯了,你講過來、我答過去,你有問來、我有回答你,這樣講過來、轉過去。「常言」,他說那個時候你老人家常說;「覺知分別心性」,這是小乘法門的極果哦!你們要注意哦!

他 說你告訴他們,我們能夠感覺的、能夠知覺的,「覺知」,我們思想裡頭能夠思想、分別心、這個心性的作用,他說你老人家告訴他們,「也不在內,也不在外,也 不在中間」,本來空,一切沒有。依他起嘛,用過了就沒有。譬如我們講話,講了那麼多,「事如春夢了無痕」,過去了、拉不回來,都沒有痕跡。譬如大家聽的, 聽過了也沒有;無蹤跡可覓,沒有一點蹤跡可留的;此心本空。他說「俱無所在」,他說你當時說法告訴大家,都沒有停留在哪個地方。「一切無著,名之為心」。 所以叫大家不要執著;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過去了就沒有了。好像是「我現在什麼都不管!」就是說,「格老子什麼都不管!」那個不管的,「一切無著」,什麼 都不管,吃飽了就睡、睡飽了就吃。他說我一切不著的、什麼都不管,那就叫做心嘛!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他 說好!你現在講(第七次了),你認為感覺、知覺,我們思想分別心,什麼過了就沒有了。這等於唯物主義的思想,用過了就算了;人死了,死了就死了,死了如燈 滅(人死如燈滅),就把它燒了就算了。還可以做肥料,因為這個沒有東西嘛。「俱無在者」,他說你認為什麼都沒有,一切無著那個就是心。他說我問你,「一 切」,佛現在叫他提起注意,什麼叫一切?這個世間上空中飛的、水裡游的、陸地上跑的,所以「虛空水陸飛行」,所以虛空中、陸地上、海洋裡;「諸所物象」, 所有的動物、生物、植物、礦物,所有的東西;「名為一切」,一切就是一切,包括了一切。

【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即相。】他 說,這個一切都叫做一切了,一切什麼都沒有,不管!什麼都虛無了;「為在為無」,什麼都沒有;沒有就是沒有,同烏龜的毛一樣。本來烏龜不生毛,過去的物理 知識;現在不同囉!過去印度人沒有看過烏龜生毛,日本北海道的烏龜都生毛的。不過現在還沒有發現世界上兔子頭上有角的。古代所謂佛經裡頭經常引用「龜毛兔 角」,這個意思就是說,「世界上本來沒有這樣的東西不要去幻想,沒有就是沒有。」他說「沒有就是沒有」,烏龜的毛一樣、兔子的角一樣;「雲何不著」啊?既 然沒有,怎麼樣去不著啊?那就是唯物論者。

「有不著者」,你有一個境界叫「我現在一切都不管」,這個境界就是心;「不可名無」哦!你有一個 境界說「哦,我現在一切都不管!這個就是我的心。」那就不能叫做沒有嘍!你還有個「一切不管」的在哦!「無相則無」,沒有相,就沒有了,沒有就是唯物思 想。「非無即相」,假使說不是同唯物思想一樣的,斷了就斷了,我這個講沒有,沒有就是沒有、糊裡糊塗,那個境界的,這個是什麼東西啊?這個肉一坨,有個什 麼,不對的,他說你那個什麼都不管,無著放下那個就是心,錯誤的,不對的,也不是,七次了。第八次佛要正式告訴他了。

到時間了?有同學講一個禮拜一次《楞嚴經》,那麼厚一本不曉得講到哪一年啊?只要你們有時間,我們或者下個月起研究一下,大家共同方便,再增加一次,一個禮拜兩次,快一點把心找到,不然心吊在那裡,吊一個禮拜很難受啊。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集 第2頁:第二集
第3頁:第三集 第4頁:第四集
第5頁:第五集 第6頁:第六集
第7頁:第七集 第8頁:第八集
第9頁:第九集 第10頁:第十集
第11頁:十一集 第12頁:十二集
第13頁:十三集 第14頁:十四集
第15頁:十五集 第16頁:十六集
第17頁:十七集 第18頁:十八集
第19頁:十九集 第20頁:二十集
第21頁:二十一集 第22頁:二十二集
第23頁:二十三集 第24頁:二十四集
第25頁:二十五集 第26頁:二十六集
第27頁:二十七集 第28頁:二十八集
第29頁:二十九集 第30頁:三十集
第31頁:三十一集 第32頁:三十二集
第33頁:三十三集 第34頁:三十四集
第35頁:三十五集 第36頁:三十六集
第37頁:三十七集 第38頁:三十八集
第39頁:三十九集 第40頁:四十集
第41頁:四十一集 第42頁:四十二集
第43頁:四十三集 第44頁:四十四集
第45頁:四十五集 第46頁:四十六集
第47頁:四十七集 第48頁:四十八集
第49頁:四十九集 第50頁:五十集
第51頁:五十一集 第52頁:五十二集
第53頁:五十三集 第54頁:五十四集
第55頁:五十五集 第56頁:五十六集
第57頁:五十七集 第58頁:五十八集
第59頁:五十九集 第60頁:六十集
第61頁:六十一集 第62頁:六十二集
第63頁:六十三集 第64頁:六十四集
第65頁:六十五集 第66頁:六十六集
第67頁:六十七集 第68頁:六十八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3 13:37:34
請問哪裡可以請購: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書本裝訂版本的?
第 1 楼
小吉 发表于 2016-11-1 23:15:47
不可多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