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陳南

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陳南

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

[日期:2011-03-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陳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

無論是聖賢典籍還是佛家“梵音”,對如何“修行”“提升自我”都做了精闢的解答。

培養良好的品行

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莊子》

【譯文】:“遊心”就是“調心”,“汝遊心於淡”,就是修養必須達到使心境永遠在“淡”;“漠”是形容無量無邊,廣漠之野,什麼都沒有。 “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這個時候,人順著天地生物自然之理在活著,沒有私心,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莊子》中的這句話,蘊含了“以中正修身”的思想。一個人若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就要做到:“遊心於淡”,自己沒有要求。 “合氣於漠”,生命的本能修養到空定的境界。 “順物自然而無容無私”,天下自然大治。由此,南懷瑾先生指出,要想成就自己,你所需要的不僅是正直的心,博大的胸懷,你成功的最大資本更是你良好的品行。當你以良好的道德和精神去做事去待人時,當你以寬闊的胸襟去包容萬事萬物時,你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了。

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拜鬼穀子為師,同在他的門下學習。

後來,龐涓當了魏國的大將,他便向魏王推薦孫臏,請求魏王把他召到魏國。

孫臏應召前來,對龐涓十分感謝,他說:“你不忘舊情,為我謀取前程,這是天高地厚之恩吶,以後我一定誓死報答。”

在和孫臏的談話中,龐涓發現自己的才能和孫臏相差甚遠,他開始擔心起來。他對自己的心腹說:“魏王喜好有能力的人,萬一孫臏被魏王重用,是否會冷落我呢?”

他的心腹說:“你不該向大王介紹孫臏,這會危及你的前途啊。有個薦賢的名聲沒有什麼好處,一旦孫臏得勢,雖然他不忘你的恩情,卻也趕不上自己風光實在。何況人心難測,你為什麼要相信孫臏不會背叛你呢?”

龐涓私心作怪,馬上對孫臏戒備起來。為了永絕後患,他在魏王面前誣陷孫臏心存不軌,使孫臏慘遭髕刑,雙腿殘廢。

為了讓孫臏寫出鬼穀子所傳授的一部兵法,龐涓表面上還對孫臏虛情假意,問寒問暖。孫臏不明真相,竟流淚說:“如果沒有你替我求情,我早死了,這份大恩,我真是無以報答了。”

孫臏日夜為龐涓默寫兵書,寫到一半,他才發覺自己受騙被害的實情,決心報​​仇。他裝瘋賣傻,騙過了龐涓,最後逃到了齊國。

孫臏在齊國受到了重用,他日夜思想一雪前恥,常對身邊的人說:“龐涓狼子野心,狠毒無情,我輕信他險些喪命。他為了追求權勢而道德喪盡,我一定要剷除這樣的敗類。他不僅是我的仇人,也是天下人的仇人,如果他能長命百歲,那麼天下人就該學他那樣了,這世界豈不是個鬼怪天地?龐涓不識天理,他的死期不會遠了。”

後來,齊國和魏國交戰,孫臏屢出奇計,打得魏國大敗。最後,龐涓在馬陵道中了埋伏,自殺而死。

龐涓喪失了人性,他雖暫時擁有了權力,但還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孫臏為人忠厚,被龐涓所算計,並不是孫臏的仁德之過;他能大難不死,報仇雪恨,就是上天對他的充分肯定。

輕視道德的威力,縱容自己為所欲為的人,都難逃正義的審判。因此,君子應當效法大地,以寬厚的德行,負載萬物。

《易經》中說:“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直即正,方指義。意思是,只要你像大地一樣坦蕩、一樣筆直,又極為廣大,具有了“直”、“方”、“大”這樣的德行,不需要學習,也不會不利。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夠以敬畏和謹慎的態度,使內心正直,又能以正義的準則作為自己外在的行為規範,他的德行就不會孤立。如果不孤立,就能得到大家的擁護,那他離成功還會遠嗎?

加強能力的修煉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論語》

【譯文】:孔子說:“人啊,不要發愁和擔憂自己沒有職位,應該擔憂有沒有能夠站在朝堂之上的本領和才能。不要擔憂別人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只求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有更多值得別人知道的能力。”

南懷瑾先生認為孔子在這裡指出了做人的兩個標準:首先,應該對自己負責;其次,要做到盡人事以安天命。

按孔子的這個觀點,人生在世,首先就要從自身出發,給自我一個好的定位;然後再去加強各種能力的學習,再用能力去征服一切,這樣才能讓別人信服你。也只有如此,你的個人空間才能越來越寬廣。

有一個年輕的伐木工人,身體強壯,而且工作勤勞。

第1天,他砍了10棵樹,而且覺得精神奕奕。

第2天,他一樣努力地工作,事實上,他覺得他比第1天工作更努力,但是只砍了8棵樹。

到了第3天,他盡全力地工作,但是只砍了7棵樹。

第4天,數目減少為5棵樹。

到了第5天,他只能砍倒3棵樹,而且在黃昏之前就覺得筋疲力盡。

隔天早上,他正在費力砍樹的時候,一個老人經過,問他:“你為什麼不停下來磨一磨斧頭呢?”

他回答:“沒時間,我正忙著砍樹。”

老人向他解釋說:“你可知道,這就是你伐樹數目遞減的原因!你沒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怎麼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在大多數人的一生中,總有某些時候像伐木工人一樣,因為過於沉溺於一個活動中,而忘了應該採取必要的步驟使工作更簡單、快捷。

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工。”當你前期的準備工作做紮實後,你後面的工作效率將會大大提高,你所有的損失將會迅速補回。

社會並不是一塵不染的世外桃源,生存環境也不是一個安詳純淨的虛幻世界。當今社會,不看你的檔案,不看你的文憑,看的只是你有沒有真實本領。面對這種情況,也許有的人會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但事物的法則,永遠是用進廢退。如果缺乏生存的技能和智慧,也許船還未到橋頭,就已經折戟水中。更何況,碼頭上的人生是競爭更加激烈的人生,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讓自己多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和智慧,這樣才有能力把握更多的機會。

其實,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存環境,每一個時代的人也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在這樣一個高科技的生存環境裡,與遠古時代相比,生存技能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個人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也在變化。因此,我們只有腳踏實地,靜下心來刻苦鑽研,才能學到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才能更好地參與競爭,迎接新的挑戰。

隨時學習他人的長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

【譯文】: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師的。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自己就可以改正。”

南懷瑾先生認為這句話表現了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 “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

千百年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可是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的人卻並不多。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在與人相處中,就表現為對比自己優秀、比自己強的人不服氣;寬於責己而嚴於責人;看不起有缺點和錯誤的人;拿正確的道理當作手電筒,不照自己,只照他人。這樣做,既阻塞了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難免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諧,甚至會引發衝突。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

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

這個小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能者為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許多人,這些人都有許多長處值得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例如,在一個班級裡,就有許多小“能人”:有的寫了一手好字;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是像棋盤上的英雄;有的是籃球場上的闖將;有的閱讀了大量的古今詩詞;有的通曉中外地理;有的富有數學家般敏捷的思維;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這些人學習,不就可以讓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養分嗎?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另一個重要原則: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另外,這對於指導我們處世待人、修養神性、增長知識,都是很有裨益的。

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的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的壯闊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由於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般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取他們的點滴長處。

視不足為缺憾,方能進取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道德經》

【譯文】:內心清靜能觀察入微,叫做“明”;心地柔軟平等待人,是真“強”。仔細觀察事物的現況,再反向推演事物的本源,就能了解一切事理的本來面貌,如有違背正道常理之處,自然能予以改進或防範,自己就不會做錯事情、遭受惡果。久而久之,也就會愈來愈熟練地正確處理事情了。

關於老子的這段話,南懷瑾先生認為隱含著這樣一種忠告:只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對這些不足加以防範和改正,才有利於個人的長遠發展。也就是說,有弱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那樣才會真的毀了自己。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經常、客觀地與別人做比較,找出自己的不足,並有針對性地加以克服,這樣,才能不斷進步。關於這點,我們應該多向西漢的鄭莊學習。

西漢景帝在位時,鄭莊還年輕、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職。

在當時來說,鄭莊的才學並不高,但是他卻喜歡賣弄,常對別人誇口說:“現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學沒有用處。如果不是生不逢時,那麼我的職位絕不會是這樣低的。”

鄭莊只嘆懷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學問,人們在背後都譏笑他。一次,鄭莊的朋友帶他參加一個宴會,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鄭莊在旁聽他們談論學問,很多都是他聞所未聞的,他一下驚呆了。

鄭莊越聽越驚,他向朋友說:“這些人其貌不揚,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們都是高官嗎?”朋友神秘道:“他們是朝中大儒,平日難得一見,我們只管多聽多看好了。”

鄭莊參加完宴會,神情一下嚴峻起來,他對朋友說:“想起我從前自誇己能,真是太無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過是個孩童罷了。”

朋友安慰他說:“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還年輕,以後未必不及他們。”

鄭莊認真道:“同樣為人,我不能和他們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鄭莊從此發憤苦學,一有時間,他便拜訪名儒,虛心地請教學問。

一次,鄭莊招待賓客,賓客誇他年紀輕輕便學問了得,鄭莊苦笑說:“在下從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誤修習,虛度不少時光,今日想來猶有愧疚,先生就不要誇我了。”賓客感嘆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責太過,有些事還需自我安慰才是。”

鄭莊送走賓客,自語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該迎頭趕上,否則就是終生遺憾了。”

鄭莊如此求進,學問和聲望都日漸提高。漢武帝即位後,有人便推薦他,說:“鄭莊求學不止,從沒有滿足的時候,他這樣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則便埋沒了人才,對國家也是損失。”

漢武帝曾當面考問鄭莊的學問,鄭莊一一作答,沒有一點錯處。漢武帝誇讚他,鄭莊急忙道:“臣的學問淺陋,不值得陛下誇獎,陛下所問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無誤不過是僥倖而已。”

漢武帝歡喜道:“你能如此謙虛,足見你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朕對你十分期待。”

鄭莊先後擔任了魯國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內史。

鄭莊位居顯官,也是謙恭如常,他告誡家人說:“有些人一旦有了權勢,便要飛揚跋扈,結果招來大禍,這是因為他們太自滿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我雖為高官,但比我強的人還有很多,我們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違法的事來。”

鄭莊從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屬談話,他也用詞謹慎,害怕傷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讚譽士人和屬下官吏時,總是說:“我不如他們,也許是我命好的緣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們一致稱讚鄭莊,把他視為自己學習的典範。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有的人“聞過則喜”,有面對缺點和失誤的勇氣,並且努力糾正這些缺點,從而使自己不斷完善,不斷進步;有的人“聞過則怒”,對自己的一些錯失無改過之意,甚至否認存在錯失,結果,缺點和漏洞越來越嚴重,最終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實,有缺陷並不可怕,也不丟人,關鍵是你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克服不足、迎頭趕上。魯迅先生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只有努力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地發現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

不抱怨,讓你更接近成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論語》

【譯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意思是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沒有能力。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意思是說,不必憂慮不能得到理想的社會地位,而要憂慮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社會地位需要確立何等的品格與才能;不必憂慮社會不了解、知道自己,而要力求建立自身俱有值得社會認可的道德品質與真才實學。

南懷謹大師對這段經文的理解是: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麼東西能讓自己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

那麼如何建立讓自己站立起來的根本呢?如果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為三不朽的事業,這是很難的成就!這個“立”,是自己真實的本領,自己站得起來。不怕沒有祿位,怕的是自己的修養不夠。同時也不要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了解,只要能夠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

有的人天天抱怨沒有人了解自己的本事,沒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抱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卻從不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千里馬呢?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假如真的是千里馬,就要拿出腳力來;老是躺在那裡等草料,人家怎麼看得出你是千​​里馬呢?

霍姆18歲到美國佳利公司打工,當時該公司主要生產軍用冷暖機。霍姆既沒有大學文憑,也沒有工作經驗,但他幹勁十足,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發現,公司在管理方面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於是決定在這方面下點工夫,為老闆貢獻合理化建議。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和思考,他終於作出了一個改進計劃,並把它交給總經理赫艾特。其中有一條是:倡導“最後五分鐘”工作精神。霍姆早就注意到,每當快下班時,員工們都鬆懈下來,準備下班回家。為此,霍姆主張在下班前五分鐘,全廠拉一次警鈴,提醒大家全神貫注做好最後五分鐘的工作,同時,全公司的高級職員,包括老闆在內,都到車間去為工人加油打氣,最後與工人揮手再見。

赫艾特對霍姆的新計劃極為讚賞,並提交董事會討論,很快得到批准。新計劃實施後,員工們熱情高漲,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使當月的工作提前半個月完成,次品率也大大下降。為此,霍姆受到嘉獎,職務也得到升遷。不僅如此,從此以後,赫艾特在做決策時,也樂意聽聽霍姆的意見。霍姆從不輕易發言,總是深思熟慮後再拿出自己的意見。

後來,佳利公司與軍方的業務終止,這意味著失去了絕大部分市場。董事長比爾打算放棄冷暖機項目,霍姆建議他不要這樣做,並保證在四天之內為冷暖機找到新的出路。接下來,霍姆苦思四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冷暖機改民用的方案,並獲董事會通過。為此,公司還專門舉辦了一個慶功會,那天,霍姆被任命為佳利公司的副總經理。再後來,佳利公司生產的家用空調機開始步入無數個家庭,財源滾滾而來,霍姆也因功勞卓著而當上了佳利公司的董事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想表達意見時,不要急於誇誇其談,最好事先為發言做好準備工作,拿出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意見。這是“立言”的關鍵。

生活中,我們要想證明自己是千里馬,就要在立德、立功、立言上下工夫。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一個人學到了多少書本知識,掌握了多少辦事技能,不是成功的關鍵,只有具備了美德,才具備了最大的才能。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把“立德”做到全國揚名的地步,但至少要在本單位樹立一個好形象,讓領導、同事和下屬都稱道你的德行。如能認認真真體現自己的德行,自然會受到欣賞和重視。

如何“立功”呢?當然要用業績說話。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曾在就職演講中說:“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應該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假如你是公司員工,不妨把這句話改為:“不要問你的公司能為你做些什麼,而應該問你能為公司做些什麼。”

如何“立言”呢?當然要設法讓自己的意見成為大家的意見。這並不是說,應該嘮嘮叨叨,到處發表高見,而是要說出真知灼見,使人心悅誠服,並樂於聽從。如果老闆、同事、下屬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樂意聽聽你的意見,你的地位就確立了。

當今社會,無論你做什麼,企事業也好,農工牧副漁也罷,都要有真本事。否則,即使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了好職位,如果不能勝任,同樣沒有好前途。因此,不要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放下你那顆高傲的心,踏踏實實地充實自己,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讓自己更接近成功。

持之以恆,讓你找到成功之源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於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維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

【譯文】:有人非常乾渴,想喝水,到一個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離水源還很遠。像這樣不停地挖下去,就會見到濕土,漸漸地又見到濕泥。他以堅定的信心挖下去,就會知道已經離水不遠了。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聽聞、了解和修行《法華經》的教法,這人離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還遠得很。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維、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法華經》中關於“挖井”的這段意思時,他還進一步闡明:在學習上、工作中,要想找到成功之源,就應該安下心來,除了肯花力氣外,還要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持之以恆,專一而不懈地努力。

1903年10月,在紐約舉行的一次數學會議上,大家要求科爾教授作學術報告。

科爾走到黑板前,用粉筆寫下了一個算式,接著又進行計算,得到結果以後,科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會員們立即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因為他通過這不說話的報告,證明了2的67次方減1這個數是合數,而不是200年來被人懷疑的質數。

會後,有人問科爾:為論證這一問題,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時間裡的全部星期天。”科爾堅持了3年時間,花去了所有的休息時間,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為科學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這樣一幅漫畫:

一個青年挖井找水,挖了四五個深淺不一的坑,都沒有出水,正要挖新的“井”。

畫面下部的文字反映了他的心思: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

而事實並非如此,那些“井”只要再深挖一些,就到了有豐富水源的位置了。

這幅畫告訴我們:青年找不到水,是因為他不肯在一個地方持之以恆地挖下去,結果白費了氣力。如果他能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很快就能挖出水來。

可是,並非所有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滿足於現狀,不堅持,不努力,最後只換來了失敗。王安石寫的《傷仲永》中的仲永,他雖然有很高的天資,卻沒有繼續努力,而是整日隨父親到處拜訪賺錢,最後終究沒有獲得什麼成就。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仲永能夠堅持不懈地學習,加上他的天資,一定能夠成為歷史上又一位文學名人。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頭滴穿。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過了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努力,才克服了一塊塊“頑石”。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做到持之以恆,發揚持之以恆的精神。只要我們持著恆心,邁著堅定的步伐,通過義無反顧的努力,就一定能夠沐浴到成功的陽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華嚴經》

【譯文】: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飲水而渴死,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餓著肚子卻不吃,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南懷瑾先生指出,上面這段經文就是要讓人們明白:“理論是基礎,實踐是建築在理論這塊奠基石上的藝術品”、“實踐是人類生存的一副骨架,而理論只不過是骨架上的血肉”這樣一些道理。他還引用荀子的話進一步闡明知與行的關係,即:“不聞不若見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行之,明也。”這句話的大意是:不聽不如聽之,聽之不如親眼所見,眼見不如認識懂得,認識不如親手變革的行動。學習達到了會幹、會做的程度,就到頭了,會做、會乾就意味著認識了、懂得了。

縱觀歷史上那些石破天驚、千古流芳的詩人,戰功赫赫、名垂青史的軍事家,為民造福、碩果累累的科學巨匠……他們之所以成功,無不因為他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試想,如果沒有李時珍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沒有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蒐集整理、筆耕不輟,哪會有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如果沒有司馬遷的考察風俗、採集傳說,沒有他的忍辱負重、發憤著書,哪裡會有歷史巨著《史記》的誕生?如果沒有居里夫人夜以繼日、潛心鑽研,沒有她含辛茹苦、反複試驗,哪裡會有化學新元素“鐳”的發現呢?

一個北方人生活在長白山下,吉林;另一個南方人生活在黃山附近,安徽。相距五千里,在一個偶然機會,他們相遇了。

南方人和北方人都窮困潦倒,也都仇視那個窮困潦倒的故鄉。他們不得不外出謀生,一個向北,另一個向南,就在山海關的一個車站上等著發車,兩人嘮得挺投機。都是窮困,都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窮。於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我們長白山,富裕得很吶,別說關東三寶,就是細辛、五味子之類的藥材,漫山遍野都是,足夠養活那一方黎民百姓。”另一個也不甘受貶:“我們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別說風景了,單是靈芝、黃山茶,只要盯上了,吃穿不盡。”

說者都無心,聽者都有意。

南方人乘車去了北方。嗬,長白山名不虛傳。單那細辛,在南方上哪找去!南方有什麼好的!光禿禿的石粒子,崩星幾株病松樹。賺錢,得去當挑夫,步步上坎,壓死了,曬死了!看人家,這兒涼絲絲的多帶勁!細辛這玩意兒摳著栽怎麼樣?摳!

北方人乘車去了南方。果然,黃山好。在長白山鑽老林子,可受夠那苦了。這兒不冷不熱,風景宜人。再一看,果然有靈芝,有茶,心裡一熱:此時不撈錢,窮死沒人憐!

一個在長白山突發奇想竟將細辛栽培成功了。大面積發展,大面積成功,不久便成為細辛栽培大戶,一跺腳,方圓幾十里顫顫巍巍,看神氣的!

另一個在黃山種靈芝,效果十分好,真見了回頭錢,又販茶,更有賺頭:賤價收入,偷偷運到北方,加上靈芝收入,幾年間腰纏數万。

一個與​​另一個又遇見了,誰也絕口不談自己現在在哪兒或乾什麼,讓對方知道了簡直得報答人家再生之恩!

客套寒暄,酒樓,舞廳,大把大把地甩錢,真瀟灑真有男子漢的風度。

一個想:名不虛傳,果真是黃山富庶,幸虧他透露給我信息。那一次見面,千金難買。

另一個想:眼見為實,到底不愧長白山寶地,若不是他告訴我真情,我不得在南方窮死?那一次見面,千載難逢。

兩個人都恨相見太晚:所以家搬得不及時,終比不上對方富……

這是一篇闡發哲理的小說,通過北方人和南方人的相遇來揭示人生道理:實踐出真知。

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想法,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大部分人卻很少甚至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頭腦中的想法總是很美好的,有的甚至完美無缺,但是任憑想法再怎麼完美,沒有了行動的證明,也只是空想而已。我們行動了,結果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但是不行動,結果一定不是我們想要的。

古代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他雖有一嘴用兵之道,臨陣時卻潰不成軍;現代人大多知道一些滅火的基本常識,但臨陣時又有幾人擁有穩定的心理素質而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呢可見,要把理論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實踐是最重要的催化劑:要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要參加農業生產實踐;要掌握游泳的本領,就要敢於“中流擊水” ;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就必須反復進行實踐。認識是在變革的實踐中產生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分辛苦一分才”;“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都道出了實踐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有所追求,為生活,為理想。追求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空談,更多的是需要你敢於實踐,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永恆的真理。

什麼樣的起點,就會有什麼樣的終點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譯文】:懈怠的人,就像用來舂東西的杵,有兩種情況,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一天使用損壞;二是不能自立,丟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長日久漸漸不能使用。

南懷瑾先生強調,對懶惰的痛恨,中西完全一致。中國的儒者常說“天道酬勤”,他們所謂的“勤”,不僅指勤於持家,還包括勤於治學,勤於修身、處事、立業等。孔子也要求他的學生勤勉地做世上之事,即“敏於事”。 《聖經》上說:勤勉的人常在君王左右。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極端鄙視懶惰,他稱懶惰為“撒旦的蒲團”,認為當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時,就會想入非非,進而做出不道德之事。因此,智者的任務就在於不讓任何人懶惰。以南懷瑾先生的觀點,一個人,天生兩隻手,就是要做事;生來一雙腳,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聽、嘴巴要講話,都是天賦於人的本能。如果不用,人不就成為廢物了嗎?

其實,懶惰與貧窮還是孿生兄弟。因為懶惰,所以貧窮;因為貧窮,因此容易懶惰,它們互為因果。所以,一個人要想改變命運、改變貧窮,必須捨棄懶惰,要能勤勞精進。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懶惰。一沾懶惰,富可變窮,窮或成惡,至無所不為。因此,對於“懶惰”一詞,不可不深戒自儆也。

很久以前,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有三個人坐在一個小旅店的外面。他們看見一個送葬的隊伍經過,便讓一個在小旅店工作的年輕人去打聽打聽是誰死了。

小伙子回來說:“是你們的老朋友,名叫'成功',他被一個看起來挺可愛的名叫'懶惰'的賊悄悄地謀殺了。”三人中年齡最大的人轉過身,對他的兩個朋友說: “這個叫'懶惰'的傢伙到底是誰?為什麼人們都討厭他,他又為什麼要謀殺人類?咱們一起去找'懶惰',然後把他幹掉,免得他再害人。”於是,他們打算去找“懶惰”,終止他的罪行。

他們走進小旅店,向旅店老闆打聽到哪兒才能找到那個叫“懶惰”的傢伙。那個老闆說:“沿著這條路走5公里,有一個村莊。最近,那裡流行一種瘟疫,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無心做事。我敢肯定,在那個倒霉的地方,你們一定能找到那個叫'懶惰'的傢伙。”

三個人朝那個村莊出發了,他們精神抖擻,情緒高昂。他們剛剛走了3公里就碰上了一個相貌醜陋的老太太。他們嘲笑那老太太的皺紋和她的縷縷灰髮,還取笑她的髒亂的衣服,儘管老太太神色驚慌,可是他們還是擋住她的路,不放她走。

“求求你們,給我讓條路吧。”老太太哭泣道,“我告訴你們,'懶惰'正在追纏著我,想殺死我,我必須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趕快把路讓開。”

“我們不會讓開路的,”那個領頭的人說,“快告訴我們到哪裡才能找到那個叫'懶惰'的傢伙?他殺了我們的好朋友'成功',等我們找到他,我們一定要把他碎屍萬段。”

那老太太說:“先生們,如果你們真想找到'懶惰'的話,只要跑到那山頂上,看到一座紅房子,你們就能找到它。”

三人聽到這話,就放老太太走了。

他們跑上山走進那座紅房子裡,並沒有發現“懶惰”,卻發現那座紅房子簡直就是天堂。房子裡面有精美的食物,有無數好玩的器具,有舒適的床鋪,有漂亮的衣服,還有用不完的金錢。在這裡什麼都不用做,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三個人開心地看著這一切,很快就把尋找“懶惰”的事忘得一干二淨。

從此以後,三個人甚麼也不做,只是吃喝玩樂,盡情享受。漸漸地,他們身體長得肥胖了,精神變得頹廢了。由於什麼都不願做,疾病也漸漸纏上了身,但他們誰也不願放棄這種舒​​適的生活,他們每天和那個看起來挺可愛的“懶惰”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有一天,他們突然看到“死亡”正微笑著走來。他們驚慌地想離開,而“懶惰”卻緊緊地壓迫著他們,不讓他們動彈。就這樣,三個人都被“死亡”帶走了,和那個被“懶惰”殺死的“成功”埋在了一起。

看了這則寓言,你還認為懶惰是一種享受嗎?其實,人多數是不懶惰的。你看,耳朵天生是要來聽聲音的,人們希望聽得更遠、更廣泛,發明了擴音機、廣播機;眼睛天生是用來看世間萬物的,但是人覺得不夠,希望看得更清、看得更遠,因此又發明了顯微鏡、望遠鏡;雙腳天生應該是用來走路的,但人又希望能與時空競賽,人們又發明了腳踏車、機車、汽車等。

惰性是人的一種天性,不過惰性的表現往往只不過是你自己的一個念頭,只要你能夠把這個念頭打消,那麼懶惰也就會從你的身上逃走了。趕走了懶惰的你,就自然而然地會從自己動手改造自己開始,你的許多實踐,你的許多行動,都會在你的勤勞中獲得回報。一旦你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那麼你將可以利用這項新技能提高你的人生質量,而這一提高,將會使你感到你是在主宰著你自己的人生。既然你已播下良種,又趕走了人的惰性,那麼你就不可能沒有良好的收穫。

所謂“春天不下種,何望秋來收?”不播種,如何有收成?不勞動,如何有成就?一個懶惰懈怠的人,即使才華過人,永遠也用不到自己的長處;如此辜負“天生我才”,豈不可惜可悲嗎?

學會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

【譯文】:子貢說:“老師關於《詩》、《書》、《禮》、《樂》等的講授,能夠聽得到;老師關於人性和天道的言論,是沒法聽得到的。”

南懷瑾先生說過,世界上有兩本書:一本是現實的無字書,一本是訂成本本的有字書。人在小的時候,讀的通常都是有字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學會看無字書了。學習了無字書,人就會變得能夠獨立地去生活,去創造了。

這裡所說的有字書和無字書,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實,人多讀有字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會讀現實的無字書。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實踐出真知”,意思是只要經過實踐的檢驗,知識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成為你的能力。大到關係國家命運的事件,小到個人的生活小事,“實踐出真知”都是極其正確的。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擅長做車輪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輪扁。

一天,齊桓公在殿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削削砍砍地做車輪。齊桓公讀書讀到妙處,不禁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很是得意。輪扁見桓公這樣愛書,心裡覺得納悶。他放下手中的錐子、鑿子,走到堂上問齊桓公說:

“請問,大王您所看的書,上面寫的都是些什麼呀?”

齊桓公回答說:“書上寫的是聖人講的道理。”

輪扁說:“請問大王,這些聖人還活著嗎?”

齊桓公說:“他們都死了。”

於是輪扁說:“既然這樣,那大王您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齊桓公一聽輪扁這樣說,很是掃興。他拉下臉對輪扁說:“我在這裡讀書,你一個做車輪的工匠,怎麼可以妄加議論呢?你說聖人書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談出個道理來,我還可以饒了你;如果你說不出道理來,那就罪該處死!”

輪扁不慌不忙地回答齊桓公說:“我是從自己的職業和經驗體會來看待這件事的。就說我砍削車輪這件事吧,要是榫鬆了,就不牢固。榫頭雖然打進去了,但很快就會滑脫出來;要是太緊了,榫頭就打不進去,或者乾脆打壞了材料。只有不鬆不緊,才能得心應手,製作出質量最好的車輪。由此看來,削車輪也有它的訣竅的……”

輪扁的話還沒有說完,齊桓公就听得不耐煩了。他大聲呵斥輪扁道:“削砍車輪哪有什麼訣竅?你不要囉囉嗦嗦說那麼多,反正你說不出令我滿意的答案,我就會處死你。”

輪扁沒有被齊桓公的話嚇倒。只見他不緊不慢地接著說:“你說沒有訣竅,那我為什麼比別人做得快、做得好呢?而且做起輪子來總比別人來得從容不迫呢?這當中的竅門是實實在在有的。可是,我只能從心裡去體會而得到,卻難以用言語很清楚明白地講授給我兒子聽,因此我兒子便不能從我這裡學到砍削車輪的真正技巧。我可以告訴他,這訣竅是怎麼怎麼的,但我說出的訣竅已不是什麼訣竅了。因為,做這門手藝的工匠都這麼說。大家都能說出的訣竅,算什麼訣竅呢?所以我已經70歲了,做了一輩子的輪子,但還得憑自己心裡的感覺去動手砍削車輪。做我這一行的,古人連同他們的那些不可言傳的訣竅,都隨著他們死去了。我的訣竅是我切身操作體會出來的。由此可見,古代聖人心中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精華已經隨著他們死去了。既然這樣,君王忘記自己現實的操作,卻整日專心致志地從古人的言論中尋求治國秘方,所能得到的當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膚淺粗略的東西了。”

齊桓公默不作聲,心裡覺得輪扁說得實在有理。

常言道:“盡信書不如無書”,在一定情況下確實如此。書本給出的規範,總是一些抽象的定律和原理,而具體的生活情境卻無限複雜,用知識指導生活,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也需要諸多創造性的中間環節才能有效實現,否則,知識的規範將使人手足無措。中國民間有個笑話,講的是秀才過河溝。如何能跳過小河溝?秀才翻開書本,只見書上寫道:“單腳起,雙腳落,一躍而過。”秀才按此實踐,卻躍進了小河溝裡。這正是人們對“書呆子”的嘲諷,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這個笑話仍然很有意義。

實踐經驗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但是產生理論知識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藝是難以從書本上得到的。當然,忽視書本知識,排斥間接經驗,盲目地將書本知識一概視為糟粕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

為人處世,真正的訣竅就像酒,隨著人的行動一同出現、一同消失,說出來的大概也只能算是糟粕了,無非是聞到一點酒精味兒,讓人想像到什麼是酒。這就是書本的真正作用。

書本的作用的確如此,這不是把書本上的知識看得一文不值,而是說有字書一定要和現實生活與工作的無字書結合起來,這實際上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人嗎?

孔子說這番話的時候,是在他40多歲。那時,他從齊國遊歷歸來,自認為經過這次周遊,又加上自己也已到了不惑之年,思想也應達到“不惑”的境界了。因此,很希望魯國能任用他,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但是,當政者根本看不上孔子這位布衣求仕者。不得已,孔子只好與門人一起,在“學”中尋求快樂。

南懷瑾先生說,孔子這番話不外乎是告訴人們,學習是人生的一種天性,人通過學習喚醒潛能,並在這過程中享受快樂。

的確,在孔子的心目中,學的範圍從來都是寬廣的。書本只是學的一個方面,做人、從政、生活常識等都是孔子之學的一部分。所以,孔子強調:無論學什麼,都要適時溫習。

唐朝時,有一些僧人,為了尋求真理,不遠萬里來到趙州,參訪趙州和尚,請教佛法大意,禪宗嫡旨。有人問:“什麼是道?”

趙州問:“你以前來過嗎?”

這人答道“來過”。

趙州說:“喫茶去。”

趙州又問另一個人:“你以前來過嗎?”

這人答道“沒來過”。

趙州說他:“喫茶去。”

這時,同在一寺,生活在趙州和尚身邊的一位僧人感到奇怪,問趙州:“怎麼來過的與沒有來過的你都讓他喫茶去呢?”

趙州對他說:“你也喫茶去。”

僧人心想,趙州和尚真是徒有虛名,真是枉費了那些遠來的客人。

 一天,僧人找水喝,不知不覺茶到嘴邊,心中一愣,猛地頓悟了趙州和尚的禪機。心裡痛快極了,大叫一聲,把茶喝了。

趙州和尚說的“喫茶去”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是叫人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二是告訴人們生活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大道”;三是一切皆道,不分茶與非茶。

僧人喝茶時,頓悟的是第一層意思,進而悟出了第二層意思,但他可能還沒有悟出第三層意思。

這就是著名的禪宗公案“喫茶去”。這宗公案與孔子的“學而時習之”有異曲同工之妙。普通人總是以為像孔子這樣的大聖人,他一定非常了不起,因此他的書也一定非常高深。誰知打開一看,第一句就是大白話,不由得大跌眼鏡,驚呼上當,連稱失望。這種人其實比8個月的嬰兒還不如,他純粹就是弱智。實際上,孔子並沒有騙人,他說的“學而時習之”自有他的一番道理。只有那些不懂的人以為是杯白開水,而那些懂得的人才知道這是一杯生命之泉。

“學而時習之”的妙處在於“學”。 “學而時習之”就是“生而時習之”。愛學習是所有動物、所有人的天性本能。學就是動,動就是學。動物一生下來就動,它不能不動,就是不能不學。

“學而時習之”的妙處還在於“習”,在於反复地練習。經過反复練習,就連鳥兒也能悟出翅膀的馭風之道而飛起來。

我們明白了“學而時習之”的妙義,從而就可以“不亦說乎”了。因此,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讓我們不斷喚醒潛能,這樣才能輕鬆快樂。

我們都知道,父母照顧嬰兒當然是全身都照顧,而不是只照顧一手一腿。同樣地,我們呵護自己的心靈也要全方位、全天候的。 “學而時習之”中的“時”,不是有時的意思,而是時時的。孔子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時時學習,時時呼喊潛能,這樣才能獲得快樂女神的青睞,得以漫步在美麗芬芳的大森林中。

因此,我們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問來學習,並且讓自己樂此不疲。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能修成正果,但至少可以讓這修煉的過程保持美好的狀態。許多時候,過程比結果還要重要。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過程,所以選擇一個能讓自己感興趣的目標很關鍵。

此外,我們還應該培養自己繼續學習的良好習慣。讀過的書慢慢堆滿書架,學到的知識慢慢增多,回過頭來發現,其實這麼多年來真正屬於自己的卻不是很多。因此,為了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以後一定要“時習之”。一旦這種繼續學習的習慣養成了,它就會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於是學習中的快樂也就是你生活的快樂。在學習的旅途中,你會發現許多新的東西,它們既美好又崇高,會讓你產生恆久的感動。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前言
第5頁:目錄 第6頁: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
第7頁: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 第8頁:第三章:事所以成,是相信能
第9頁: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