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二、修所成地.五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癸二、顯勝利 子一、標

如是涅槃為首聽聞正法,當知獲得五種勝利。

前面第一科「辨聽法」,說明聽法的重要性。這是第二科「顯勝利」,說明聽法有五種功德。能以涅槃為第一、最殊勝的願望,因此而聽聞、學習佛法,就能夠成就五種殊勝的功德。

子二、徵

何等為五?

是那五種殊勝功德呢?

子三、列

謂聽聞法時,饒益自他;修正行時,饒益自他;及能證得眾苦邊際。

五 種殊勝的功德是:能以涅槃為上首而聽聞佛法,對於自己、他人都有利益。聽聞佛法後開始用功修行,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修行到最後得無餘涅槃,到了苦 的邊際,所有一切苦都結束了。證得有餘涅槃時,雖然滅除了很多的苦惱,但是身體還在,難免有一點苦。阿羅漢也會有老、病的苦惱,最後究竟入無餘涅槃,眾苦 才完全結束。「能證得眾苦邊際」,就是成就了無餘涅槃。

子四、釋 丑一、聽法 寅一、饒益他

若說法師,為此義故,宣說正法,其聽法者,即以此意,而聽正法;是故此時名饒益他。

若是宣說佛法的法師,是為了希望聽法的人獲得涅槃的利益安樂而宣講正法。而聽聞佛法的人,也能以涅槃為最殊勝的目的而聽聞佛法。這樣能令說法者得到饒益,名「饒益他」。

《披尋記》:為此義故宣說正法等者,說正法時應安處他,令現能證利益安樂,名為此義。其聽法者,即以能證利益安樂而聽正法,名以此意。由是令說法者不徒廢己業,不虛設功勞,名饒益他。

說 法的人在宣揚正法時,應該明白地開示聽法的人,使令他對於現在能修學聖道得到利益,將來能得無餘涅槃的安樂有信心,這就名「為此義」。如果聽法的人,也有 這樣的思想,就使令說法的人「不徒廢己業、不虛設功勞」,就是沒有白辛苦,不會白說法,名為「饒益他」。這是指說法者而言。

寅二、自饒益

又以善心聽聞正法,便能領受所說法義甚深上味,因此證得廣大歡喜。又能引發出離善根,是故此時能自饒益。

又 聽法的人能有涅槃為上首的意願,而來聽聞正法,他便能領受所說正法中的正義、甚深義及領受最殊勝的法味,成就廣大的歡喜心。這其中,當然是對於生死苦有認 識,而後才感覺到聽聞佛法有大利益,因為佛法能解決生死苦惱的問題。若是我們對於生死苦沒有認識,那麼聽聞佛法就沒有意思了。

若是我們有解脫生死苦的意願與信解,就會引發出離生死苦的善根,就是開始修行信、進、念、定、慧了。這就是聽法者的「自饒益」。

《披尋記》:因此證得廣大歡喜等者,由彼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是故證得廣大歡喜。又彼聽聞以無量門訶毀生死眾多過失,故能引發出離善根。言善根者,謂信等五善根應知。

聽 法者所得到的廣大歡喜,是由於他聽到說法者有大智慧,從許多方面稱揚讚歎涅槃的眾多功德,深感六道輪迴是苦,而自己無法解脫苦惱,現在聽聞涅槃可以超越眾 苦,這就好像身處牢獄的人,有了釋放的希望,所以心生歡喜。又因為聽到說法者從很多立場,訶斥生死輪迴的眾多過失,所以有出離苦的意願,開始修學戒定慧, 也就栽培了信、進、念、定、慧等五種出離生死的善根了。

丑二、修行 寅一、饒益他

若有正修法隨法行大師,為欲建立正法,方便示現成正等覺。

「法」 就是第一義諦,「隨法」就是佛的無分別智能契合第一義諦;「正修法隨法行」是指大師說,也就是佛的境界。「正等覺」是正覺、等覺;正覺是實智,等覺是權 智,權實二智圓滿,名之為佛。現在說,若十方世界中有一位修行圓滿的佛,已經成就了無分別智、契合第一義諦,斷除煩惱障、所知障,圓滿成正覺,這是佛的真 實智慧。由於大悲心的緣故,為了在眾生的世界弘揚正法,所以方便示現出生、出家、六年苦行,乃至菩提樹下觀緣起證聖道,成就無上正等菩提,這是佛方便示現 的權智。

云何令彼正修行轉。

佛以大慈悲心、大智慧,方便示現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先觀察眾生的根性,思惟要怎麼樣能使令眾生也能夠法隨法行、得成聖道。

故彼修習正法行時,即是法爾供養大師。是故說此名饒益他。

所以,當這個眾生能如佛所願,隨順佛的聖教開始修習四念住、八正道等法隨法行時,就已經是任運地以法供養佛,也就是滿了佛的願望,因此名為饒益他。

《披尋記》:即是法爾供養大師者,〈菩薩地〉中說,有正行供養。謂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乃至廣說,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陵本四十四卷五頁)。此應準知。

在 〈菩薩地〉中說到了正行供養,就是要對一切在生死流轉中有情識的眾生修四無量心,讓自己的心隨時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一起活動。眾生雖然多,可以分為 三種:一種是無苦無樂的有情,一種是有苦的有情,一種是有樂的有情。無苦無樂的有情,希望得到安樂;有苦的有情,希望消除一切苦惱;有樂的有情,則希望永 久的安樂自在。對於無苦無樂的有情,要修慈俱心法門。「慈」就是與樂,給與安樂的果報。怎麼能給予眾生安樂的果報呢?就是教他修學善法,修學善法是因,就 會得到安樂的果報。對於有苦惱的有情,要修悲俱心的法門。拔除他的一切苦惱,就是「悲」。「喜」是隨喜,隨順對方的歡喜。對於已經成就安樂的眾生,隨喜他 能永久的安樂自在。「捨」是棄捨,修四無量心的菩薩,希望上述三種有情都能獲得饒益,令已得安樂自在的人棄捨貪心,令有苦惱境界的人棄捨瞋心,令無苦無樂 的人棄捨愚癡,名為「捨俱心」。

「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 想」,除了修四無量心,還有以下的法門,第一個是修無常想。「一切行」,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為法都是由無而有,由有而無;觀察一切有為法都是變化無常,名 為「無常想」。因為無常,所以要修「無常苦想」,雖然我們有很多如意的事情,也會由有而無,那時候就苦惱了,所以叫做「無常苦想」。因為苦,而修「苦無我 想」,苦惱的境界來了的時候,心情不自在;不自在是不能主宰的意思,就是「無我」,所以名為「苦無我想」。

「於其涅槃修勝利想」,若是修學聖道得涅槃時,永久沒有無常苦的事情,這是最真實、最殊勝的利益,所以名為於其涅槃修勝利想。能在奢摩他裡做如是觀,就會知道佛教徒希望得涅槃的原因了。

「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這是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波羅蜜多隨念。

「佛隨念」,現在的佛教多數弘揚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法門,這是佛隨念的一種。但是此處所說的佛隨念法門,是念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佛的功德。只是念佛的名號,也是一種法門;但念佛的功德,會比單是念佛名號更深刻。

「法隨念」,是念佛所說的正法。對於正法,我們能夠信、解、行、證,就能得聖道。

「僧隨念」,「僧」指聖僧,凡夫僧有什麼值得念的呢?聖僧成就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所以念僧就是念聖僧的功德。

「波羅蜜多隨念」,是念六波羅蜜多的功德。

「乃至廣說」,還有很多很多的修行法門。你能隨順這些法門去修學聖道,「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

我們學習了《瑜伽師地論》,會知道很多修行的法門。但是現在的佛教徒,多數是念咒、或念佛名號、或是看話頭,就算是修行,這裡說的隨念法門,並不流行!

寅二、自饒益

因此正行,堪能證得寂靜清涼,唯有餘依涅槃之界,是故說此能自饒益。

佛教徒能夠修行上述所有正行,乃至四念住、三十七道品,就有能力息滅生死苦、證得寂靜,能消除一切煩惱的動亂、獲得清涼,證得有餘依涅槃。

「寂 靜」,就是不動亂。心在境界上活動就,就是動亂、苦惱的境界。若能夠修持三十七道品的法門,使令解脫生死苦,遇見一切境界心裡面不動亂,名為寂靜。「清 涼」是對熱惱說的。貪、瞋、癡就是煩惱火,燃燒著念念的分別心。若能夠修學三十七道品法門,能斷滅煩惱,使令內心清涼。

「唯有餘依涅槃之界」,雖然證得了寂靜、清涼,但是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還在,是有餘涅槃的境界。因為修學聖道能證得有餘依涅槃,所以名為「自饒益」。

《披尋記》:堪能證得寂靜、清涼等者,〈決擇分〉說,諸無漏識,隨其次第,有學解脫,名為寂靜。無學解脫,名為清涼(陵本五十四卷三頁)。如是二義,差別應知。

佛教徒修學戒定慧等三十七道品,斷滅見煩惱、愛煩惱之後,心轉為清淨,沒有煩惱了,名為「諸無漏識」。依本論〈決擇分〉所說,隨修學所證的次第,初開始得到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學解脫,「名為寂靜」。到了四果阿羅漢無學解脫,「名為清涼」。

丑三、證苦邊際

若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名為證得眾苦邊際。

若是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時,把身體棄捨了,到此為止一切眾苦完全結束,這是一切苦的邊際,是究竟解脫了。

這 位聖人在有餘依涅槃時,生命體繼續存在,還在有為的、凡聖同居的世界中生活。凡夫心隨境轉,生起很多的煩惱;聖人也會遇見如意或不如意的事,但是他的內心 能夠寂靜、清涼,和凡夫不同。阿羅漢雖然有一點苦,但是內心不動、沒有煩惱,那就是「有餘依」;「若無餘依」時,這一切苦事統統結束了。

子五、結

是名涅槃以為上首,聽聞正法所得勝利。

要有得涅槃的堅定意願去聽聞正法,就能得到這五種殊勝利益。

壬三、結

如是名為涅槃為首,所有廣義。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這就是「涅槃為上首」最詳細的解釋。除了上述的內容以外,再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辛三、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壬一、徵

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如何解釋「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呢?

壬二、釋 癸一、釋得名 子一、總顯二支

謂毘缽舍那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奢摩他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

「總顯二支」,總說開示奢摩他與毘缽舍那這二支。這位修行人成就了毘缽舍那支,就名為慧成熟;成就了奢摩他支,也名為慧成熟。

「毘 缽舍那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毘缽舍那」譯為觀;觀「成熟」,就是修毘缽舍那的力量有堪能力達到聖人的境界去,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道,或依大乘佛 法即是得無生法忍。小乘的毘缽舍那觀,主要是修無常觀和無我觀。若是有欲心,應先修不淨觀破除之,欲貪不破,能障礙修學聖道。修不淨觀破除欲心以後,就沒 有障道的因緣,然後修無常觀、修無我觀,容易到達聖境。

「奢摩他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奢 摩他」譯為止,就是這一念心在所緣境上安住不動。毘缽舍那觀能通達無常義、無我義,所以是智慧;觀成熟的時候,名為慧成熟。奢摩他是修止、不是智慧;但是 奢摩他成熟的時候,也可以名之為慧成熟。因為,依止於奢摩他而修毘缽舍那,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觀察苦集滅道的道理,能斷除煩惱、生起清淨的無分別智故。

《披尋記》: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者,此中慧言,通說毘缽舍那支及奢摩他支。由此能令信等諸根成熟,趣證現觀,乃至得般涅槃,是名能熟解脫慧。又復此慧是所成熟,十法漸次為其因緣是能成熟,是名慧之成熟。

「能熟解脫慧」的「慧」,通於毘缽舍那支和奢摩他支說。由於能放下世間虛妄的事情,長時期不斷地修毘缽舍那、奢摩他,身、心就起了變化,能使令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有力量,是名「能令信等諸根成熟」。

「趣」者,向前進也。因為常常修奢摩他、毘缽舍那觀,成就了信等五種善根,能夠通達勝義諦的境界,成就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證得初果,名為「趣證現觀」。

「乃至得般涅槃」,再從初果經過二果、三果、四果向,成就阿羅漢道,也就是得了般涅槃,是名能熟解脫慧。

「又 復此慧是所成熟,由十法漸次為其因緣是能成熟」,依著十法次第逐漸地學習,是能成熟的因,解脫慧則是所成熟的果。此中應有二重能所:一、奢摩他與毘婆舍那 是能熟的智慧,解脫是所成熟的果;二、止觀的智慧是所成熟的果,十法漸次是能成熟的因。修行的因及所得的果,合起來名為能熟解脫慧之成熟。此中十法的內 容,將在下面「辨次第」作詳細的解釋。

子二、隨難別釋

所以者何?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故。

「隨難別釋」,是隨這一段文中不容易明白的道理,特別地解釋一下。

奢 摩他成熟也名為慧成熟的理由是什麼呢?「定心中慧」,定是奢摩他,慧是毘缽舍那,就是於定中修觀的意思。我們凡夫虛妄分別的心,總是和貪瞋癡一起活動,沒 有定也沒有慧,所以不是清淨轉。最初接觸佛法,聽人講解苦集滅道四諦,奢摩他、毘缽舍那,第一義諦等所有佛法,內心還是散散亂亂的,沒有力量。若是得了奢 摩他──最低限度要未到地定,最好是色界四禪──在定中修毘缽舍那的慧,當能觀的智慧在所觀的諸法實相上活動時,內心是清淨而無汙染的,就是「清淨轉 故」。

得到未到地定時,欲界的煩惱輕一點,但煩惱未斷,還是有欲。若得色界四禪就是離欲了,在 色聲香味觸上沒有染汙心,定的力量強大,在此定心中修毘缽舍那,智慧的力量也是強大的,強大的智慧在諸法無我的所緣境上活動,就是「清淨轉故」。如果用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上的話來說,就是有所得和無所得的差別,有所得是染汙,無所得是清淨,即是聖人真實地見無我義了。

誰 能見無我義呢?要有無我的智慧才能見無我義,但是智慧需要有奢摩他的幫助才行,所以佛教徒應該修奢摩他的止。修止的目的,是因為定有力量,能幫助修無我的 智慧,通到第一義諦去,不是為了生色界天,也不是為了得輕安樂。得了輕安樂,如果不繼續用功,還是會失掉;而生色界天,即使有幾萬劫的享樂,壽命到了也是 要墮落。若只是修奢摩他、不修毘缽舍那,即使得了禪定還是生死凡夫,不能夠到聖人的世界去。所以,佛所說的戒、定、慧,都要學習、缺一不可。

有 人提出來問題:「究竟是定內修觀?或者是定外修觀?」主張定內修觀者云:「因為初禪是有尋伺的,二禪以上沒有尋伺了,所以不能定內修觀。」若按此說法,則 初禪因為還有尋伺,可以定內修觀,二禪以上則因為是無尋無伺,所以就不能定內修觀了。但依本文的開示:「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故。」很明白的指出是 定內修觀,而且沒有簡別是初禪、二禪或三禪、四禪,換言之,也就是完全可以定內修觀了。

彌勒菩 薩大慈悲,在《瑜伽師地論.有尋有伺等三地》中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了。初禪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禪支,其中的尋、伺是修不淨觀的意思。修行人得到未 到地定時,雖然超過了欲界定,入定的境界很殊勝,但是內心還是有欲,所以要繼續修不淨觀。修不淨觀破除欲以後,就超越了未到地定進到初禪了。得到初禪的這 位禪師,還要常常修尋、伺以對治欲,也就是修不淨觀,所以初禪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這五支。二禪以上已離尋伺欲,可以不修不淨觀了,所以沒有尋、伺 二禪支,但是並不表示二禪以上的人內心沒有尋、伺的活動。依彌勒菩薩的意思,不僅是初禪、二禪,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定,都還可以有尋、伺二心所。但這時候的 尋、伺,不是為了對治欲而修的不淨觀,包括修無我觀、一切法空觀等其他的法門,都可以有尋有伺的。

這樣說,「定心中慧」表示上二界定都可以修觀。當然,一般是除去了非想非非想定,因為這個定中的心想太微劣了,不能作為修觀的依止定。

如 果認為二禪以上沒有尋、伺心所,就不能定內修觀,那麼,二禪以上都是寂靜住,而不能有分別了。其實,不管多深的禪定,定內都是有止也有觀、有觀也有止。佛 為一切眾生說法時要先入定,入定作什麼?就是觀察眾生的根性,才為他說法。觀察也就是尋、伺了,所以定內是可以修觀的。

何謂定外修觀?一、沒得定的人,內心有尋也有伺,當然可以修觀。二、成就定的人,在沒有入定時,心裡也可以有正憶念,思惟諸法無常義、無我義、畢竟空義,這也是定外修觀。但是當他入定時,還是可以修觀的,並非定內不能修觀。

《披尋記》:所以者何等者,此唯釋前奢摩他支成熟,名慧成熟所以,應知。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記前言 第2頁:二、修所成地.一
第3頁:二、修所成地.二 第4頁:二、修所成地.三
第5頁:二、修所成地.四 第6頁:二、修所成地.五
第7頁:二、修所成地.六 第8頁:二、修所成地.七
第9頁:二、修所成地.八 第10頁:二、修所成地.九
第11頁:二、修所成地.十 第12頁:三、修所成地.十一
第13頁:三、修所成地.十二 第14頁:三、修所成地.十三
第15頁:三、修所成地.十四 第16頁:三、修所成地.十五
第17頁:三、修所成地.十六 第18頁:三、修所成地.十七
第19頁:三、修所成地.十八 第20頁:三、修所成地.十九
第21頁:三、修所成地.二十 第22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一
第23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二 第24頁:五、如何修習四念住
第25頁: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