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 淨空法師主講

無量壽經玄義親聞記 淨空法師主講

藏教所攝

[日期:2011-01-2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藏教所攝

佛所講的經典很多,總分為三大類,即經律論三藏。佛經又稱為契經,契者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經藏主要講定學,如小本《阿彌陀經》講「一心不亂」,大本講「一向專念」。律藏包括全部戒律,即生活規範。每一地區、每一國家皆有其特殊的風土人情。佛為印度當時當地的四眾弟子就衣食住行方面,制定應遵守的生活規範。佛滅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古印度的風俗習慣與中國不同。印度高僧來到中國,把佛陀的教義與中國固有文化及當時生活狀況融合在一起,立刻就被中國人接受。舉個很明顯的例子,印度出家人實行托缽乞食,中國僧人則自炊。衣服採用中國古時服裝,也就是海青的式樣,以代替印度的僧服。僧眾大集會時所穿的袈裟已比印度式的改小。道場建築採用宮殿式,迎合民眾的心理。因中國人崇拜皇帝,皇帝所住皇宮為四方所景仰,寺廟建築若仿傚皇宮,必受群眾之敬重。百丈禪師立清規,實乃大規模的修改戒律,亦即生活儀規的現代化。不適用的條文加以刪改,使其本地化,但是根本戒絕不更動。每一個地區或單位有其自己制定的規章細則。論藏是研究討論。佛滅度後諸弟子與菩薩等聚集解釋經文之著作。另外一種分法是將佛經分為聲聞與菩薩二藏。本經屬大乘經,應歸菩薩藏。

佛說法分五個時期。第一是華嚴時。佛成道後最初三七日說《華嚴》,是在定中說的,許多人不相信,認為佛開始說經是先說《阿含經》,大乘非佛說。定中說法,在中國可以找到例子。智者大師有一天誦《法華》,誦到藥王本事品,入定到靈鷲山,看到釋迦牟尼佛正在講《法華經》未散。智者所說當然不虛,可知人在定中沒有時間之限制,即見到一時,一時這個名詞含義包括過去現在未來。

(符按)上文提到智者大師定中親見釋迦牟尼佛仍在靈鷲山講《法華經》未散。此件公案若對一般人言,恐怕都會疑信參半,此乃不可理解之事。讀到本經所述極樂世界情況,更屬玄之又玄。經文國界嚴淨第十一曰:「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惟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阿難在會中聽完佛說這些話,他也發生疑問,最後佛告訴他,「眾生業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此不可思議四字,就是不可想像,亦不可言說。佛家常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這種境界。黃念祖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中曾有一段極為精當之言論,他說:「相對論物理學中,於三維空間之坐標上,加入時間,作為第四維。兩者相互聯繫,而構成四維時空連續區。四維空間之實況,當人之思念未徹底脫離妄想執著之前,則無法了解。」他又說:「佛經中指出欲界天中,天人皆有天耳、天眼等通,能預知眾生未來死此生彼之種種情況,正因欲界天乃四維及維數更高之空間,而色界天及無色界天維數又高於欲界天。現科學家已承認十一維空間,圓滿佛陀之維數應為無限大,法身遍滿種種空間無有障礙。」由此可見我們人類是生活在三維空間,而我們看不見的天人、羅漢、菩薩、佛是在四維以上空間,境界不同。因此推想西方淨土是另外一個維數空間,我們看不見而已,不能因為看不見就懷疑它是一個幻想;它不是烏托邦而是真實有,與我們境界不同,所以生活方式、飲食起居,不能拿我們人類的習俗與之相比,更不能以凡夫的常識推測佛菩薩的境界。經云:「以生滅心,測圓覺海,無有是處。」維數空間不同,境界就不一樣,我們是血肉之身,有生有滅。而極樂世界維數高,乃蓮花化生,是精神之身。經中說他們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故壽命無量。天人的維數空間比我們高,亦非血肉之身,最低的欲界四天王天的壽命也有九百多萬年。在下最欣賞的就是本經受用具足章中所說的,「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這樣隨意自在,不必到超級市場推車買菜,亦不必燒飯、作菜、洗碗、清理垃圾,真是方便之極。此不過姑舉一例,本經中尚有光明遍照、壽命無量、寶樹遍國、菩提道場、堂舍樓觀、泉池功德、超世稀有、德風華雨諸章,所述之極樂景象,玄妙之極,已超出想像之外。假如維數空間將來再有進一步研究成果,證明佛經所述不虛,是所厚望。

第二是阿含時。講《華嚴》後接著講《阿含》十二年,屬小乘教育,等於小學,為眾生先打好佛學基礎。

第三是方等時。廣演四教,均被眾機,說了八年,等於中學。

第四是般若時。講了二十二年。最大部頭的經是《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內容豐富,等於大學。《般若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

第五是法華涅槃時。最後八年講《法華》,開權顯實。一日一夜說《涅槃》。

佛教教義,博大精深,傳到中國以後,即能與中國文化融洽無間。主要原因是中國智識分子士大夫階級已經先有一個儒學作基礎,一接觸大乘教義即能悟解。因為儒學思想有的地方已超過了小乘思想,所以中國特別容易接受佛法。在方等時期佛說過《無量壽經》,其後佛又說多次,似不能侷限於某時。佛對於淨土法門講演多次,其重視之態度,可以推知。

判教、天台宗立四教,藏、通、別、圓。賢首宗立五教,小、始、終、頓、圓。判教雖不同,各有其理論的依據,後世皆尊重之。隋唐以後雖有多家判教,但皆不傳。《淨影疏》曰:「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此《淨影疏》是淨影寺沙門慧遠所撰。此慧遠又名小慧遠,非晉朝慧遠。他判《無量壽經》為頓教法門,因其主要對象是凡夫厭惡生死,發心求生淨土,即能成就,故知是頓。《華嚴》所具備的特色,如六相十玄諸義,本經亦具足,所以《無量壽經》可稱頓中之頓、圓中之圓。

蓮池大師當年作《彌陀經註解》,頗費苦心。那個時代禪宗風氣很盛,對淨宗往往有輕視之表示。在這種情況中,要想弘揚淨土,必須先把這些障礙破除,使大家心悅誠服,認識淨土法門。疏鈔之作,引用《華嚴》、《法華》大乘經典之處頗多,其目的無非欲將《阿彌陀經》提升與《華嚴》、《法華》具同等地位。做這項工作,如對於淨宗沒有真正深入的體會是做不到的。

在中國佛教界提到大乘圓教或一乘圓教的經典,一致認為一是《華嚴》,二是《法華》,三是《梵網》。殊不知本經與《阿彌陀經》不僅是一乘圓教,更是圓頓之極。黃念祖居士依據疏鈔義,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探玄記》是《六十華嚴》的註解,賢首大師所作。清涼是賢首的學生,清涼註解《八十華嚴》,他的老師註解《六十華嚴》。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證明他與華嚴教義沒有兩樣,所以稱為中本華嚴,《華嚴經》為大本華嚴,《阿彌陀經》為小本華嚴。

【書籍目錄】
第1頁:教起因緣 第2頁:本經體性
第3頁:一經宗趣 第4頁:方便力用
第5頁:所被根機 第6頁:藏教所攝
第7頁:部類差別 第8頁:譯會校釋
第9頁:總釋名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