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丁、解釋經文—序分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自立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丁、解釋經文

一、序分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根據晉朝道安法師的分判,每一部佛經,都可以分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譬喻來說,序分好像人的頭,正宗分好像人的身體,流通分好像人的腳。以現在作文方法來說,序分像一篇文章的緒言,正宗分像文章的正說(最主要的中心思想),流通分是文章的結論。從佛經的結構來說,序分是講這一部經的因緣,正宗分說明這部經的宗旨,是最重要的部分,流通分是這部經講完以後,希望它能夠流傳下去,能夠通達到十方世界去。

道安法師把所有的佛經這樣分判,可說是恰到好處,後代的人稱譽他為:「彌天高判,今古同遵」。

彌天,是道安法師的別名,有時候也尊稱他為「彌天釋道安」。彌天高判,意思就是道安法師所判的佛經是很高明的,不論是古代或現在的大德法師講經,都遵照著他分成三分的方式宣講,因此說是千古同遵。

講到序分,它又分為通序和別序兩種。通序是每一部經一開始,大致上都有同樣的格式。別序是每一部經都有它不同的緣起。通序又名證信序,別序又名發起序。好像《彌陀經》或《金剛經》,一開始就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地方,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一段就是證信序。

在這裏,我先講一個佛教的典故,在《涅槃經》中,曾經提到當釋迦牟尼佛將要圓寂的時候,雖然有的弟子已經證聖果了,對於世間無常的道理大都了解,但眼看我們的教主就要離開世間,難免不感到悲哀,有的甚至於哭哭啼啼的,尤其是佛的一個大弟子名叫阿難的,更是悲痛欲絕。

這時候,佛十大弟子中,證到天眼通的阿那律,勸阿難道:

「阿難啊!現在我們不應該悲傷痛哭,我們必須把握時間,有什麼問題需要請問世尊的,應該趕快提出來才對。」

經過大家共同商議以後,認為有四個很重要的問題,必須請問佛的。

一、「佛滅度以後,諸比丘依何而住?」就是說佛在世的時候,大家跟佛住在一起,有所依靠,如果佛圓寂了,我們依靠誰住呢?

佛陀的答覆是︰「你們別以為我離開了世間,沒有人依靠,告訴大家,應依四念處住。」

四念處,是身、受、心、法。就是:(1)觀身不淨,(2)觀受是苦,(3)觀心無常,⑷觀法無我。這是什麼意思?《佛說八大人覺經》的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一段講的就是四念處,解釋經文的時候,再作詳細說明。這裏,佛的意思是︰假使依這四念處去修行,跟佛在世同我們在一起,沒有兩樣的。

二、「佛在世時,我們以佛作為我們的老師,佛滅度以後,以誰為師呢?」

佛說︰「以戒為師。」你們不要以為我離開世間就沒有師父了,你們的師父還在呀!只要你們能夠持戒就好了。正如《佛遺教經》所說︰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

波羅提木叉就是戒,尊重戒律,以戒律作為修行的軌範,這樣,就好像佛住在世間一樣的。反過來說,佛每天同我們生活在一起,你不持戒,不遵守佛的規矩,也是沒有用的,所以應該以戒作為我們的老師。

三、「佛滅度後,惡性比丘,如何調治?」

惡性比丘,或者稱為六群比丘,他們相當於現在有後台、可以仗勢的,互相勾結朋黨而做壞事。在一個團體當中的成員,都是良莠不齊的,僧團也不例外,佛在世時,並不是每個出家人都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其中有六個最調皮搗蛋,因此稱他們惡性比丘。佛在世時,他們已經非常囂張了,佛圓寂以後,豈不是更鬧得翻天覆地?那個時候,我們怎樣來對治他們呢?

佛說︰「這是不成問題的,你們可以默擯治之。」

默,就是沉默,擯,就是擯棄,默擯的意思是他再怎麼搗蛋,都不要理睬他。這也是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種方法,就是我們的親戚朋友、鄰居,甚至其他跟我們交往的人,如果對我們不好,故意作弄我們,要是跟他吵鬧,他更是沒完沒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理睬他,你沉默,他就胡鬧不起來。

四、「佛滅度以後,我們要結集經典,每部經應該以什麼話作為開始?」

阿難所以會有此一問,主要是當時印度外道的經典,一開始不是「阿」,就是「漚」這兩個字,阿表示無,漚表示有,所以外道的典籍,一開始都離不了有無。

佛告訴他︰「就以『如是我聞』開始好了!」

我們再回過頭來談序分吧!前面我已經說過,序分的通序又稱證信序,它以六成就來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1)如是︰信成就。佛典結集的時候,都是由阿難復述而記錄下來的,所以一開始,阿難就說「如是我聞」,表示這一部經是他親自聽佛陀講的,不是他自己說的,可以相信和接受,這是信成就。(2)我聞︰聞成就。表示這一部經是阿難親自所聽到的。(3)一時︰時成就,指講這一部經的時間。(4)佛︰主成就,講經的法主。(5)在某處︰處成就,佛講經的地點,例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6)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當時在座的聽眾,稱為眾成就。

幾乎每一部佛經,開始都具備了信、聞、時、主、處、眾等六成就,屬於證信序。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佛經的結集和記錄,是很科學化的,從六成就的標明,可以知道它不是杜撰的。不過《佛說八大人覺經》算是例外,沒有六成就的,但一開始的四句經文︰「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是屬本經的序分。

「為佛弟子」,為,就是做。佛,指釋迦牟尼佛。弟子,一般稱為門徒,或者學生,就是弟子的意思。不過,如果把它分開,就著字面來解釋,可以用「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兩句話來概括。我們親近某一位大德,或者親近我們的師父,我們所學的是在師父之後,他比我們年紀大,站在師父的立場,他好像是一個兄長,把我們當成他的弟弟看待,所以稱為弟。站在學生的地位,「解從師生」,譬如這句佛經,或者這種道理,過去我完全不了解,聽法師講過以後,我懂了,開智慧了。這種了解是經過師長的教導而來的,師父就好像是我們的父母一樣。子女是由父母而生的,我們的智慧,是因師父教導而來的,所以稱為子。

佛教中講到弟子,有好幾種分類,簡單地說,有二眾、四眾、七眾三種。

一、二眾︰指出家眾和在家眾,不論性別,單以出家和在家作分別,叫二眾。

二、四眾︰出家的兩眾(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的兩眾(優婆塞、優婆夷)。

三、七眾︰

1、比丘︰指出家受過二百五十戒的男眾,好像我,就是比丘。

2、比丘尼︰尼,就是女的意思。女眾剃了頭,受過三百四十八戒的,叫比丘尼。

比丘、比丘尼都是印度話,中國的意思有三種︰(1)乞士、(2)怖魔、(3)破惡。(1)乞士︰印度的出家人,沒有自炊的習慣,每天早上都出去托缽,向施主化飯吃,才好借假修真。再說,出家人不單乞飯保護色身,還要向上乞求佛法,滋養慧命,所以嘉祥大師在《法華義疏》中說︰「上從如來乞法以長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色身。」可見乞士與一般乞食不乞法的乞丐是不一樣的。(2)怖魔︰做了比丘,持守戒律,一心向善,不做惡事,會使魔王感到非常的恐怖。(3)破惡︰做了比丘,一切的煩惱都要把它斷除,所有的壞事都不可去做了。

3、式叉摩那︰十八歲到二十歲這段年齡出家的女孩子,叫式叉摩那,中譯為正學女。原來早期的僧團,有了比丘尼以後,有十八到二十歲這樣年紀的女孩子要來出家,可是,我們不知道她是否已經結婚了,或是曾被強暴,受了刺激才想要出家,為了避免出家以後肚子大了,對佛門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會引起世人的譏嫌,說︰「怎麼她出了家還生孩子?」因此,佛陀制了一條戒律,這樣年齡出家的女子,先給她二年時間,考驗她是不是很堅貞,很循規蹈矩的,在這期間,她有沒有身孕等等。她在這個過程當中,是不能剃頭的,同時必須學好不殺、盜、淫、妄、酒等五戒,再加上不非時食(過午不食),一共六條戒法,這就叫式叉摩那。

4、沙彌︰就是剛出家的男眾,或者是未到受比丘戒年齡的男孩子。

5、沙彌尼︰剛出家或者未達受大戒年齡的女眾。

沙彌中譯為求寂,是追求寂靜的。佛陀是在寂靜當中生智慧才證得佛道的,因此,做沙彌,必須力求內心安靜,不向外攀緣,以便安心學道,他(她)們要學十種戒法。

說到沙彌,有三種︰(1)驅烏沙彌︰七歲到十三歲的小孩子出家,什麼事都幫不上忙,只能趕趕烏鴉等鳥兒,所以叫驅烏沙彌。(2)應法沙彌︰十四歲到十九歲出家的少年,必須好好學習佛法。(3)名字沙彌︰二十歲到七十歲出家以後,還沒有受具足戒的,在名字上還是沙彌。

6、優婆塞︰就是男居士,中譯為近事男。

7、優婆夷︰就是女居士,中譯為近事女。

近事:近,是親近,事,是承事,親近承事供養三寶,能夠受持五戒的男女居士,就稱為優婆塞和優婆夷。

這裏,我順便告訴大家,要做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皈依以後,進一步必須受持五戒,你假如目前受到各種因緣的限制,暫時沒有辦法持戒,最低限度也要皈依,將來再受五戒,慢慢做也是好的。

「常於晝夜」,做一個佛弟子,不論出家或者在家的,應如何修持呢?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常,就是恆常,不間斷的。於,在的意思。晝,就是白天。夜,就是晚上。一晝夜,中國古代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依現在世界的標準時間,一天有二十四小時。照佛經講,在印度分為晝夜六時,就是晝三時和夜三時,好像《金剛經》所講的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在《佛遺教經》中也講到初夜、中夜、後夜,這就是晝夜六時。依今日一天二十四小時來看,早上六點到十點是初日分;上午十點到下午二點是中日分;下午二點到六點是後日分,這是白天的三時。夜三時是︰傍晚六點到晚上十點是初夜分;晚上十點到凌晨二點是中夜分;凌晨二點到早上六點是後夜分。依印度的晝夜六時之分,早上的六點才算是一天的開始,六點以前是屬於前一天。

我們作為佛弟子,在晝夜六時,都要用功的,正如《佛遺教經》所說︰「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意思是做為一個佛弟子的,在白天必須很精進、很用心地修持,學習各種善法,不要讓時間空過了。晚上的時間,在初夜和後夜也不要荒廢課業,在中夜就誦經和休息。

中國古書《老子》也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意思是︰學道的人,時時刻刻都不要離開道。假使道可以離開的話,就不是道了。可見中國古人所說的道和這裏說的,無論在白天或晚上,我們都要專心學習佛道,道理是一樣的。

一個學佛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固然是要存著道心,精進修持,不過,我認為行持必須適中,不要操之過急,正如佛經中告訴我們的,學道要像彈琴一樣,琴弦要是太鬆了,彈出「繃!繃!繃!」的聲音,就不好聽,反過來說,琴的弦子調得太緊了,發出的聲音也是很刺耳的,叫人聽了感覺到非常難受,而且弦也容易斷掉。所以,我們修持固然重要,但是應該合乎中道。希望大家聽了這段經文以後,千萬不要成天成夜沒有休息地誦經、念佛、持咒、禮佛,畢竟我們這個肉體之軀,精力是有限的,精神用過度,太疲勞的話,是沒有辦法支持下去的,修持還是要保持適中比較好。

「至心誦念」,至心,至誠懇切之心,專心一意的意思。要知道,我們修持,一定要時刻存著誠懇的態度,心無二用的,才能夠和佛菩薩感應道交,修持也才有成就。誦念︰誦、念、讀三者是不一樣的,看著經文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來叫讀。不看經本子,能夠一句一句地背念出來是誦。《普賢行願品》說︰「讀已能誦,誦已能持。」我們常常看著經本讀,日子久了,熟能生巧,就可以背誦出來,就是這個意思。念,一般人以為是嘴巴在念,往往在念佛念經的念字,旁邊再加個口,成為「唸」,這可說大錯特錯了。其實,念不重在口念,《普門品》不是說「心念不空過」嗎?念,是很專心的。再看念字的結構,是由「今」「心」兩個字結合的。今,就是現在,現在當前的一念,所謂念茲在茲,就是時時要去念。有句俗語︰「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小沙彌念經,好像唱山歌一樣,熟了,口中在念,卻是心不在焉的,這話啟示我們︰念經心要專,不可胡思亂想。

因此,我們做一個佛弟子,在晝夜六時當中,必須為了念誦而很懇切地念誦,時時刻刻地把做菩薩的八件大事,放在我們的心頭上,作為修持的法門。

不論是出家,或是在家的佛弟子,最重要的應該具備兩種心︰

一、至誠心︰就是至心。我們平常燒香、供花、禮拜、持誦經咒,都要以至誠懇切的恭敬心去行持,才有感應,也才有受用,不然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印光大師常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不要說用功念經拜佛,在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如果不專心去做,也是辦不好的。

二、恆常心︰我們發了心以後,要保持下去,修持用功,不要間斷,更不可一暴十寒,今天想起來,就精進用功,明天又放下來,這是不會成功的。有句成語︰「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守。」今天聽到法師開示︰「常於晝夜,至心誦念」,於是趕快用功念佛、拜佛、持咒……,這是一種勇猛心(至誠心)發起來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變成四十八小時。這種勇猛心是很容易發起來的,問題是今天這樣,明天也這樣,一年到頭,乃至一輩子,你都能保持這樣精進嗎?那就很難說了。

佛經中告訴我們︰用功要像小水,細水長流能穿石,流水要是很大的衝勁,一下就沖過去了,力量雖然大,卻不能持久。細水不斷地慢慢流,日子久了,石頭都可以被它穿透的,這就是恆常心。我們也常說︰人生是痛苦的,修行人要看破世情,要精進求解脫,但是往往出現了「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兩年,佛在半天;出家三年,佛歸西天」的現象。剛剛學佛的時候,佛在我們的心裏面,一天到晚精進不息。但是,過了兩年,佛就到了半天,已經離開我們很遠。過了三年,佛到西天去了,我們看不見,把他遺忘了。這雖然是笑話,事實確是這樣,主要是我們沒有恆常心,不能長久保持下去,因此說恆常心難守。這也告訴我們,學佛,不一定每天要念幾千幾萬聲佛,拜幾百或上千拜佛,你要是一天能念一百或一千聲佛號,拜十二拜或四十八拜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這樣,不論有空沒空,從不間斷,這就是保持了至誠心和恆常心。

「八大人覺」,八種菩薩大人所要覺悟的法門,就是從經文的第一覺悟到第八覺知的道理,我們留待講解經文的時候,再逐條說明。

【書籍目錄】
第1頁:幻生法師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甲、緒說 第4頁:乙、解釋經題
第5頁:丙、介紹譯者 第6頁:丁、解釋經文—序分
第7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無常無我覺 第8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修少欲覺
第9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知足守道覺 第10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行精進覺
第11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多聞智慧覺 第12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布施平等覺
第13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出家梵行覺 第14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大心普濟覺
第15頁:丁、解釋經文—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