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家用說明書:上古天真論  作者:徐文兵 梁冬

黃帝內經家用說明書:上古天真論  作者:徐文兵 梁冬

節約用「水」

[日期:2016-06-11] 來源:  作者:徐文兵 梁冬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節約用「水」,你的性功能才不會衰竭--為什麼「八八則齒發去」

  對於「天癸」是什麼,到現在人們還沒有定論。一般來說,它是一種天賦的,由腎精化生的物質或能量,是能維持和促進性功能的一種物質。

  通過多喝水來補充體液,補的可能是邪氣

  人到了八八六十四歲就過了「一壽」了。當人過了一甲子以後,他的精子的數目、成活率以及活動度基本就非常低了,從此他也就沒什麼生育能力了。

  在七八五十六歲的時候,他還只是肝功能衰竭,筋不能動,不能「行人道」,出現陽痿的現象。但是,等他到了八八六 十四歲時,乾脆就連「子彈」也沒有了。有「子彈」不能「發射」,沒準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做人工授精還能懷孕。但是,到了八八這個年齡段,他就連製造精子的功 能也沒有了,到了這會兒他人生的任務也就告一段落了。

  另外,這個階段還會出現掉頭髮、牙齒枯槁的問題。很多老年人到了這個年齡,一張嘴全是假牙。刷牙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左手一隻牙,右手一個牙刷。頭髮也很稀疏,基本上掉光了。即便沒掉,也全白了。這就是身體的腎精、腎氣不足的一個表現。

  「腎主水」,我們人體的生長發育全靠先天的那點「精」,這個「精」就是「先天之水」。它絕對不是我們後天喝的 水,而是由「精」化生出來的體液。很多人都說要多喝水來補充體液,對不起,這麼一個補法,你補的可能都是邪氣。為什麼呢?如果不經過消化、轉化,你喝進去 的水跟腎精就沒法結合,它也就變不成體液。很多人喝一肚子水沒消化,喝完了就尿,這是很傷腎的。

  陰陽一交驚天地

  「肝木」是青綠色,「心火」是紅色的,「脾土」是黃色的,「肺金」是白色的,而「腎水」是黑色的。

  一般意義上,水是無色透明的,大海是藍的。為什麼中醫說「水」是黑的呢?我們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地球上之所 以有生命,是因為「天地」之間有一個交流。黑色是因為「水」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我們知道「黑雲壓城城欲摧」,雲是黑色的。這種積雨雲蘊涵了大量的水,它降 到地下,然後地下的水再變成氣升騰到天上,這就完成了一個天地交流的循環。有了這種交流,才產生了「天地之氣」的交流,陰陽的交流,這樣生命就產生了。為 什麼地球上有生命而其他星球上暫時還沒發現生命,就是因為地球上有這種陰陽的交流。

  所以,我們身上的水也是從天上來的。人是「天地」的產物,我們也是一個小宇宙,小天地。我們的「天」就在腦髓。我們經常說精髓,其實「精」就是「髓」,是人體骨子裡的東西,就是你的腦髓、脊髓、骨髓,這是我們的「水」。

  氣水,陰陽轉化的過程,其實就是腎精轉化成氣、液的過程,所以,《黃帝內經》中的這句話就是對我們人類整個生理功能的一個總結。

  透支腎精,你的身體就會災害不斷

  男人到了64歲沒有精了,然後「齒發去」了,是因為我們的腎原本藏了很多的精髓,「腎主封藏」。現在這麼多年慢慢地消耗光了,所以才會出現這麼一系列的症狀。言外之意就是,你如果節約用「水」的話,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其實,地球蘊藏的石油很像中醫講的腎裡面儲藏的「水」。它是經過地球幾億年,甚至是幾萬億年積攢下來的。結果人 們過度開採以後,地球就變暖了。所謂的地球變暖,其實是地球的表層在變暖,而地球裡面是冷的、空的。所以,現在才會發生這麼多的天災,這實際上就跟我們透 支腎精而導致人體容易生病是一個道理。

  大家再看看,那煤炭也是黑的。以前的古人為什麼不燒煤炭呢?他們肯定也知道煤是可以用來燒的。

  這就說到了臟腑的關係。我們說「髒藏於內,藏而不洩」。腑是「傳萬物而不藏」。它們兩一個陰,一個陽。但是,隨 著生理機能的逐漸衰老,人體就開始把腎臟和其他各臟腑藏的那點精慢慢地拿出來用,拿出來消耗,人的生命也就逐漸的中止了。這是對「英雄末路」、「美人遲 暮」的一個概括。

  這時候一般會出現這樣幾個問題,一個是「行步不正」。現在醫學診斷有一個結論叫「小腦萎縮」。小腦負責人的平衡,如果腦髓消耗過多,人走路就不能保持平衡,這也是腎衰的一個表現。

  吃得多,耗的元氣越多--把植物、豬肉轉化成「人肉」,消耗的是元氣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通過吃五穀,然後把植物的精轉化成我們人體的精儲存起 來。但是,這就存在一個問題,你在吃飯的同時,飯也在「吃」你。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就好比你在看風景的時候,風景也在看你。我們把植物、豬肉轉化成「人 肉」,把五穀之精轉化成脂肪、骨髓這個過程,消耗的是三焦的元氣。因此你吃得越多,消耗的也就越多。

  但是,人有個生理高峰期,男人在32歲之前,是轉化得多,消耗得少。所以,為了達到平衡,人就長個子、長肌肉, 這是在積累。過了32歲,人還在吃,還在轉化,但這個時候是漏得多,補得少。這時人的生理機能就呈一個下降的趨勢,轉化能力和吸收能力都差了,這個轉化和 吸收的過程就要消耗我們先天的元氣。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古代看一個人還能不能打仗,會不會長壽,看他的飯量就知道了。如果這人能吃飯,而且他還能把吃的飯轉化成「精氣神」,那這個人「年度百歲」應該沒什麼問題。

  大家都知道廉頗的故事:皇帝派人去問老將軍還能不能吃飯。但傳話的傢伙是個奸臣,受人指使。一看廉頗還能吃,就回話說,老將軍吃倒是能吃,但吃一頓飯要上三趟廁所。他的意思就是說老將軍光能吃,不能吸收了。結果皇帝還是沒用廉頗。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飲食,因為飲食也是消耗「元氣」的主要因素。很多人暴飲暴食,而且還吃了很多沒用的東西, 或者本來他已經飽了不想再吃了,但通過加一些刺激的作料,比如說,多加鹽、多加味精,然後把胃口刺激開再吃。這就跟那些沒有了性能力的人吃春藥再「幹活」 一樣,把人的「精氣」都透支光了。

  道家有一個觀點:人這一輩子,吃的飯是有定數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慢慢吃、悠著點吃呢,你就能活得長久。

  關於補充腎精的方法:一是不要讓它「漏」;另外一個就是要從飲食方面盡可能高效率地把我們吃的東西轉化成「精」,去填充我們的腦髓和骨髓。

  真正懂得吃果的人,吃的都是堅果、硬果

  食物排在第一位的是「五穀之精」。可是現在的人要減肥,不吃主食,整天就吃黃瓜、茄子、西紅柿,肉也不吃。減來減去,先是「傷精」,再者「傷神」,到最後不是厭食就是患了抑鬱症。

  「五果為助」,其實水果吃多了一點也不健康。不論植物還是動物,它們都是把最精華的東西放在種子裡面。所以,胎兒如果缺鈣的話,母親就可以掉牙、脫鈣去給孩子補充鈣質,這是一種天賦的、偉大的犧牲精神。

  植物也是這樣,水果最精華的部分就是它的種子,絕對不是外面的皮和肉。蘋果肉那麼好吃,酸酸甜甜的,還那麼漂 亮,它其實是為了吸引一幫動物去吃它。同時把種子吃到肚子裡,吃完之後你就開始拉肚子,拉出來的東西正好作為肥料讓它們去生長發育。所以,蘋果的繁體字是 「果」,它的本意是頻繁地拉肚子。這是天造地設的一個程序,但是,我們現在卻樂呵呵地吃著蘋果,這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另外,「梨者,痢也」,吃完梨後也會拉肚子,吃水果就有這麼一個作用。真正懂得吃果的人,他們吃的都是硬果、堅果之類的東西。你看植物也很聰明,它們都把最精華、最寶貴的東西包裹在硬硬的殼裡,不讓你吃。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為什麼現在的人活得不好  第4頁:道錯了,再怎麼養生都是白養
第5頁:不與天斗地鬥,你就能交好運 第6頁:「和於術數」,你就知道何時轉運
第7頁:選擇吉祥數字,保證身體健康 第8頁:伺候好元神,你就能活得愉悅長久
第9頁:「食飲有節」 第10頁:「食飲有節」(1)
第11頁:「起居有常」 第12頁:絕「不妄作勞」
第13頁:跟自己適合的東西最好 第14頁:永遠不要透支快樂
第15頁:如何「務快其心」,不「逆於生樂」 第16頁:不管虛的實的,凡是傷人的都要迴避
第17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第18頁:人活一輩子追求的應該是「心無掛礙」
第19頁:虛心方可納物,恬淡才能從容 第20頁:「真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定要珍惜
第21頁:「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第22頁:「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
第23頁:「志閒而少欲」 第24頁:「心安而不懼」
第25頁:「形勞而不倦」 第26頁:「氣以從順」
第27頁:最簡單有效的快樂秘訣——「各從其欲」 第28頁:願人人「皆得所願」
第29頁:「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第30頁:「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第31頁:「嗜欲而不能勞其目」 第32頁:「淫邪不能惑其心」
第33頁:「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第34頁:不生病的大智慧
第35頁:天生我材必有用嗎 第36頁: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第37頁:女孩14歲時必須懂的事 第38頁:女孩14歲時必須懂的事(1)
第39頁:現在的女孩子為什麼早熟 第40頁:21歲前會養生,從小到老都迷人
第41頁:28歲是女性最成熟丰韻、最美的年齡 第42頁:今天35,明天18
第43頁:照顧好六腑,到70歲你也能面若桃花 第44頁:成年人應該少喝牛奶
第45頁:任脈和衝脈傷了,你就懷不上孩子 第46頁: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早衰
第47頁:補腎應從八歲開始 第48頁:男人是如何煉成的
第49頁:比吃任何藥都靈的三種補腎方法 第50頁:30以前人找病,30以後病找人
第51頁:40歲的男人絕不應該「腎氣衰,發墮齒槁」 第52頁:為什麼陽氣到不了臉上
第53頁:男人56歲後怎麼辦 第54頁:節約用「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