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第三章 我們為何受苦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章 我們為何受苦

痛苦的原因不外乎源於自私貪婪的欲求,以及事物無法與我們的精力和環境的改變相配合。 

——釋尊—— 

沒有比釋尊更透徹地體驗到人類的痛苦了。讓我們深入去了解釋尊的一生,以及他如何參透人世痛苦的原因與解決之道。

釋尊未出家前貴為一個王子,擁有富麗堂皇、終身備受呵護的宮廷生活,他不愁苦,只有安逸和奢華,終日有美麗的女僕服侍,官中樂師、誘人的舞者忙於取悅他,擁有任何一個正常人所能享受的極限,但他身為王子,生活仍感到空虛。

有一天,世尊到宮外遊玩時,看到四種景象,或許這對其他人而言不過是普通的現象罷了,但卻帶給他很大的衝擊——他分別遇到一個老人、一位病人、一個死人及一個化緣的僧侶。他對這四種現象印象深刻,因為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見到的景象,他悟出生命原是由苦難堆砌而成的。前三種景象提醒他老年、病痛及最終的死亡是人世間不可避免的宿命,他也不例外。

但是僧侶的出現,讓他重新喚起希望,給予他靈感和勇氣來放棄王位及世間所有的享樂,去尋找真理,以拯救在痛苦深淵中的生靈。

一天晚上,釋尊決定放棄物質享受,去探索宇宙間人類生存意義的解答。他悄然離開皇宮,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袍,整整六年之久,他四處飄泊,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及在哪兒歇腳。他沒有同伴,除了路人施捨的食物之外,沒吃過一頓正餐,像乞丐般,他手持破碗進食。過慣了奢華生活的他,在第一眼看到窮人施捨他的粗劣雜菜時,差點忍不住甩掉,但他忍受一切——粗食、熾陽、豪雨及在濕冷的森林中渡夜——赤足跋山涉水,為真理不斷地訪求老師。

最後,終於讓他在菩提樹下悟出真理。在此過程中,他分享貧苦大眾的人生經驗,領悟到貪欲不只來自於奢華的生活,更來自藉苦行磨練心智以獲得智慧和自由的迷思,他差點死於刻苦的自我磨練,但事實證明苦行對悟道並無絲毫助益,他也曾試著與最好的老師學習,但卻得不到他想要的解答,最後他體驗出必須靠自己去尋求真理,他放棄對自我折磨並採取「中庸之道」,避開極度的奢華或自我虐待。本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決心,藉自製的工夫而成為萬世景仰的釋尊。

釋尊發現痛苦來自各種欲望,要擺脫痛苦,必須遵循八正道的方法。在徹底領悟生命本質後,釋尊奉獻一生,教導那些願意聽他述說真理及有所瞭解的人。

生命的本質 

釋尊正視痛苦與快樂的本質,這不是未啟蒙的心可以看見的。通常,大部份的人不願面對生命的真實面貌,往往藉由白日夢或幻想,以獲得虛假的安全感。很多人從來看不見、不明了、甚至不在乎去尋找生命的真相,反而比較喜歡生活在平凡乏味的世界裏。

假如我們檢討一下人性,很明顯的可以發現到人性充滿缺陷,每個生物,不管是人或其他生物均為永無止盡的生存之戰而掙扎,雖有短暫的快樂,但同時也伴隨病痛的侵襲、年老及死亡。

德國偉大的詩人、戲劇家兼哲學家歌德曾說過:「假如讓他算算這一生中快樂的日子的話,加起來不到兩個星期。」

不管我們如何巧妙的安排、組織社會、協調人際關係,只要世界存在,即使是最好的人,還是難逃苦難;即使我們擁有財富,避免生活的刺激,卻也躲不過死亡,我們的肉體終將分解。必死的命運是人世上不變的法則,生存的終結是死亡,這個念頭對無知的人而言,是難以容忍的,他們沉於享樂,並誤認為生命是永恆的。

拒絕認清真相,接受生命(如年老、死亡)的真理,到頭來人必定吃足苦頭。唯有念及死亡的必然,以及保持正直不阿的心態,必定能夠賦予人勇氣,去過有意義的生活,並在悲傷或面臨死亡的剎那間保持鎮定。

貪欲像影子般跟隨人的一生。在嬰孩時期,就必須承擔責任;在成年時期,更在養家活口的重責中掙扎,而晚年的生活又充滿病痛、虛弱、依賴、孤獨、受苦乃至死亡,這就是所有人類的命運。

當一個過客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期待安全感或追尋永恆的快樂是極其愚蠢的。人為了一絲快樂而努力工作,忍受苦楚。但如果人想獲得永久的快樂就必須放棄易逝的享樂;若人要結束痛苦,須將私心連根拔除,並學習惜福。

瞭解生命的真實 

沒有學佛的人無法參透生活即是痛苦的真正含意;想想,地球上的生物不是捕食獵物,便是遭其他動物捕食,甚至草食性動物亦生活在恐懼當中,因為他們是其他動物及人類的犧牲品,沒有人可以從生存的戰役中逃脫,因而生存一定會帶來對痛苦、死亡的恐懼及生活的不確定感,釋尊一生的轉捩點,在他還是個王子時出現。有天,他看到一隻青蛙被蛇吞了,然後一隻老鷹猛撲帶走蛙和蛇。釋尊對此感觸良深,所有生物均是可憐的,因為所有生物總要掙扎躲過自己的剋星,同時,他們又為求生存而捕食他物。這實在令人費解,為何偉大而憐憫的神創造這些無辜的生命,目的在使他們受苦?何以造物主讓眾生不斷地生活在捕食的恐懼中?

在充滿貪欲的世界中,釋尊義無反顧地為無常的世界,提供穩定的保證。一些不明了的人因而稱呼他為悲觀主義者,他們像在沙灘上築城堡的小孩,認為隨著潮汐來往,城堡必毀壞的預言是悲觀主義者。但是在塵世的不定中,釋尊賜予我們比安定還要好的東西。他提出追求最終穩定的方法——涅槃,永恆的平靜及無虞。

根據佛教的觀點,世事本是無常。人之所以不滿足是由於不瞭解世界的無常。很多人甚至無法領悟這個道理,即使知道,也不習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由於無知,我們責怪政府、不滿社會或厭惡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對於身為文明人而言,實在應該為我們的自大與無知負責。阻撓我們悟道的障礙是私心、驕傲、仇恨及無知。就是這些污穢的心態妨礙我們尋找真理。

通常我們不喜歡真相,是因為事實總是令人不悅或無法滿足欲望。沒有比「展現自己的真實面」(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這句話更重要、更深含意義了。換句話說,便是忠於自己的良心。不管我們是否接受欲望導致悲傷的道理,都不會也不能改變宇宙萬物的基本原則。我們應該能夠分辨對錯間的不同,但由於無知和愚蠢,我們時常給自己找上千個理由,表示察覺不到個中差異。以我們的智慧,我們可以為自己的行為找上各種的理由,但追究其根本,我們最好還是承認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應該如同一個外科大夫般,找出擴散的癌細胞,予以切除。手術是很痛苦的,但是一旦癌細胞切除後,擁有健康的希望又將令人雀躍萬分。

稍縱即逝的快樂 

生命不完整是因為生命無法永恆,法國哲學家亨利貝格森說:「生活是為了改變,改變是為了成熟,成熟是為了不斷創造自我。」所以,那些痛苦頹喪的人應該尋求光明及依靠,而不是把快樂的希望建築在宛如河口流沙的生命中。

當一個人擁有快樂的生活時,都會希望時間能停止流逝,然而,時間不斷地流逝,卻是我們生活上的一個特質。在不斷起伏的時間中,我們隨著生、老、病、死載沉載浮。

釋尊:「生命是無常的,但死亡卻是必然。」

短暫的生命向每個人大招其手,年輕人終究會衰老,健壯的身體會受病魔侵襲,精力將會耗盡,美麗會變成醜陋,所有的生命也會步上死亡,無人可阻擋這個過程。死亡尾隨生命而來就有如夜晚緊跟著白晝般,不論貧富、老幼都一樣,然而,人很健忘,以為生命是不朽的。

如果細看人生,會發現生命的變動與起伏頻繁:乍起乍落、成敗得失、鼓勵嘲諷、讚美責難。我們內心情緒的反應隨之快樂悲傷、歡愉沮喪、滿足失望、期盼恐懼。

這些情緒把人送到極樂境界,但不久又推入萬丈深淵。還尚未歇息,旋即又推向另一峰潮,我們怎能奢求永駐高峰頂點呢?然而,在一波又一波的生命浪潮中,心中有一座平靜的島嶼,能夠保護我們,不受風浪侵襲,這片心田是歷經挫折後的智慧結晶,能夠提供我們安寧與平靜的力量。

生命之幻象 

即使快樂也是建築在貪欲之上。在我們修行的路途上,不管喜歡與否都要認清這一點。乍聽之下,似乎會令人不快,但是如果因而放棄,那麼距求真理之路則將遙不可及,而且會受幻想所矇騙。

由於世界偶爾也有美好的一面,所以要相信這一點並非易事,但環顧四周,即使在春天這般璀璨的景色下,還是有許多人死亡,而且更多的人遭受不治之症的折磨,事實上,我們會經歷各種不同形式的失望、挫折、恐懼與痛苦。隨著年歲的增長,經驗的累積,如果不故意蒙閉自己的眼睛,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會逐漸開闊,如再深入看生命的內涵,會發現我們可以自他人的生活領悟生命的無常,一個喜劇的結局有可能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細微的失誤可能會毀了人的一生。

因此,生命是無常的,這項體驗多少安慰了人們追尋的心靈。

世界運轉不息 

從新生到衰萎 

如水中的泡沫 

晶瑩、破滅而後消失

——雪萊—— 

西藏佛教徒兼瑜伽大師、詩人密勒日巴闡明了以下簡單、易理解的生命之圖:

年輕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謝了。

老年如火勢蔓延至田疇,

突然就來到你跟前,

釋尊說過:「生與死就像日出日落,

來得快,去得也快。」

 

病痛有如一隻被彈弓打傷的鳥,

知否?健康和精力總有一天離你而去,

死亡則像一盞枯竭的油燈(在最後的閃動後熄滅)。

這個世界是短暫的;

我保證沒有一件事是不變的,

作弄的命運如同瀑布,

從不會往上傾泄。

 

一個罪犯有如一棵有毒的樹——

一旦靠近它,便會受傷,

一個罪人如同凍傷的豌豆——

也像腐敗的肥肉,會毀了一鍋的食物。

佛法的修行者就如同農夫在田裏耕種。

命運法則就像輪迴——

不論是誰亂了它的秩序都將損失慘重。

輪迴有如一根肉上的毒刺——

假如沒有拔掉,毒性便會蔓延全身。

 

即將來臨的死亡,

有如黃昏時樹木的影子——

飛快消逝,令人阻擋不及。

當此刻來臨時,除了神聖的佛法之外,

誰也阻止不了。

 

雖然佛法是勝利的泉源。

但畢竟受其鼓舞的人還是少數。

許多人都糾結在輪迴的悲劇裏,

在註定的不幸中,

與盜賊互爭利益。

年輕健壯時,

總不曾想到會生病,

但病痛往往來得如閃電般急速。

 

當生活在塵世糾紛之中,

總想不到死亡的降臨,

但它也如雷電般急遽地劈在人頭上。

 

病、老、死如同手口,

彼此相互交錯,

難道你不怕以往所經歷過的悲苦嗎?

假如再有不幸,痛苦必將更深一層。

生活上的災難接連不斷,

如海上的浪潮般波濤洶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直到自己自其中解放,

痛苦和快樂才能隨意來去,

像街上偶遇的路人般。

 

快樂有如做日光浴,

總隨著人轉移;

短暫的人、事、物也如暴風雪,

來時總不會好意的示警。

思及這些,

為何還不跟隨佛法呢?

 

——《密勒日巴之歌》—— 

我們能滿足欲望嗎?

在今日遭貪求、仇恨、懷疑及恐懼支配的所謂先進社會中,愈來愈多人感到孤寂、挫折、嫉妒及充斥著敵意,無法認清生命的意義是一點也不稀奇了。現代的青年更從犯罪到吸毒,在在顯示出對生命的迷惘。

人類的敵人是私心,所有罪惡緣此而生。人總是渴求快樂與財富,以為快樂是建立在欲望的滿足上。這種想法在物質主義的社會更為風行,當無害的欲求帶來某種程度的快樂時,不應該以為感官的滿足是最大享受,或是快樂的唯一泉源。抱持這種想法的人所過的生活是空虛縹緲的,如同追逐彩虹式的生活,顯然不切實際。

有些事物帶給人快樂,不想讓它輕易溜走;有些事物則給人痛苦,令人避之唯恐不及。除非我們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及厭惡感,否則,禍端總是接踵而至。欲望和反感彼此牽連,一會兒行為是反感所驅使,一會兒又是欲望所致。

當饑餓或口渴時,我們會感到不適,因此,欲望使人想平息這不適感,可以說我們所有的欲望皆起源於此,由於不適感或空虛感的趨使,然後便開始去尋找自認為可以抑制痛苦的妙方。倘若沒找著,空虛與不適便持續下去;倘若找到了,欲望或饑餓得到滿足後,過一會兒便消失不復存在,當期待的快樂消失後,我們會感到遭受欺騙與失望,因為結果永遠無法與期待相符。新的欲望於焉產生,而塵世的生活便建立在不斷追尋欲望的滿足中。

有人花一輩子的時間搜集物質的東西,卻永遠不滿足,反而身陷於無窮的欲望中,尋求不著自己要的東西就失望不已。但即使好不容易尋獲所需,也一樣無法歡欣,因為所尋覓的物品不如想像中的美好,他們的欲望與期待無法圓滿達成,獲得的事物也感到不滿意,總以為「草是鄰家的綠」,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快樂的。擁有愈多,欲望就愈大。有人說,人的需求如食物、房屋及衣服是可以得到滿足的,但卻常常滿足不了人的欲望。

肉體上的滿足不是真正的快樂

很多人以為有錢能使鬼推磨,事實上,錢在現代社會為求生活舒適或許有用,但終至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反而更製造出問題來,所以,我們該當珍惜所擁有的一切。當我們瞭解事物真正的內涵,而減低對感官的需求時,便會自平凡與知足中得到心靈的平靜。

為滿足希望或怨恨,人常常給自己或他人製造麻煩:國家之間發動戰爭,冀求打倒對方,霸佔領土,各國的歷史便由災難與戰爭占盡整個篇幅。但是,人活在現世中很難認清自己,在嘗盡百苦、面對多少危險後,尚不能覺醒,面對現實。就像駱駝喜歡吃有剌的灌木般,吞食愈多的剌就湧出愈多鮮血,但仍舊不肯放棄,繼續埋頭猛吃。事實上,所有現世的歡樂就像吃熱馬鈴薯般,總是令人容易受傷。

釋尊謂所有的悲苦乃源自于錯誤的索求:更多的錢好放縱一番、權勢以淩駕人,尋求長生不老之道等。這些欲望使人對生活不滿,並只顧及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他人的利益。如果這些人沒有得到滿足,便益發地不滿,然而在得到自己所求之時,又因為害怕失去所得,仍然感到不滿與失望。

因此,所有心靈上的痛苦皆是來自於肉體渴望逸樂。我們時常偽裝自己,不以真實面貌示人,渴望擁有自己所缺乏的東西或摒棄不想要的物品。因此無庸置疑的,無法讓人享受真正快樂的罪魁禍首就是欲望。

恐懼,是由於我們想要避免不愉快的經驗;貪婪,是因為我們想要擁有;嫉妒,是希望他人不要擁有我們所缺乏的事物;悲傷,是盼望重獲人或物,這些負面的情緒皆是由於欲望造成的,並束縛我們,所以,唯一的辦法只有擺脫肇因的欲望了。也許不易做到,但也非天方夜譚,克服之後,隨之而來的將是平靜與滿足。

釋尊曾說過:「天上人間的喜樂比不上欲求消失的歡愉。」

以下亦值得深思:

遺憾使一個人負擔沉重,

而快樂是把擔子卸下來;

當人把擔子除卻後,

將不會再成為他人的負擔。

痛苦是生存所付的代價,而痛苦的產生是因欲求而來。為了滿足欲望,我們會做出一些事情,而種下因果的種子,在今生或來世,我們的行為會帶來回報,換句話說,自私的欲望會在輪迴中顯現出來。由於我們以往的行為摻雜其他因素,才呈現今日所經歷的快樂或悲傷。

觀照自己

有人一生不斷學習,從經驗中累積智慧,而瞭解到要求愈多痛苦益甚,要消弭痛苦不是仰望上帝,而是從自己身上尋求解決之道。

無論如何,一個隻具有凡心的人總會遭受太多身心的悲苦。少壯時想讓日子填滿歡笑,但尚未嘗到,即早已邁入老年,臨老時,雖苦惱身體無法享受快樂,但心靈對欲望的追求仍不減年輕時代,這些人的欲望隨著年歲而增長,愈老欲望愈強烈,當然痛苦也就相對愈大了。

不能控制欲望歸因於一個人的驕傲。在驕矜的外表下,人時常作惡多端而無法認清事實,我們應該避免在保有健康擁有美好生活的年輕時期,堅持驕傲。

有些人看不清自己,傲視群倫,過於自滿,因而有此高傲的想法,這可能極度危險,因為驕傲是失敗的前身。

牛糞上驕傲的甲蟲:從前有一隻甲蟲飛到牛糞上,非常喜愛這個地方,便邀其他同伴一同在糞上建立它們的小城市。在辛勞的工作數天後,終於在糞堆上建造了一座城市,甲蟲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相當得意,決定推選第一隻甲蟲當國王。為了榮耀國王,其他甲蟲在城中舉行盛大的閱兵大典。正當遊行進行到一半時,有一隻大象碰巧經過,看見一堆牛糞便舉起腳以免踩到。然而,國王看到大象卻很生氣的咆哮著:「喂!難道你對本王一點尊敬也沒有嗎?難道你不知道把腳抬在我的頭上是很無禮的嗎?立刻道歉,否則我就要判你罪了。」那大象低頭一看,道:「吾皇陛下,請原諒小民之罪……」說著便跪下,摧毀了國王、城市、市民,與驕傲。

釋尊看到人生四象,克服三種驕傲:看到老人,丟開身為年輕人的驕傲。看到生病的人,拋開健康者的驕傲。看到去世的人,掙脫生者的驕傲。倘若能擺脫這些驕傲,當自己經歷這些人生過程時,就不會驚恐和沮喪了,想想以下所言:

我易老;我沒有戰勝老年。

我易生病;我沒有趕走病痛。

我是易於死亡的;我沒有掙脫死亡。

人世的改變與分離都與我很親近。

我是自己行為之結果;無論我種了什麼因,

是好是壞都是自己造成的果。

在現在社會,年輕是最大的本錢。人會花大量的錢保有年輕,因此,有人即使年紀再怎麼大也要到處掩飾,甚至隱瞞自己的年齡。

年輕女性的年齡:有一位女電影明星被員警逮到酒後駕車,員警問她的年齡,她回答「三十歲」。

過了幾年後,這位電影明星因類似罪狀上法庭,同樣也謊稱自己的年齡是「三十歲」,然後依舊認得她的檢查官問:「怎麼可能呢?五年前你說你三十歲,怎麼現在你還是三十歲?」這位已過氣的明星為了壓過他的氣勢,眨眨她的假睫毛說:「閣下,我已經被提醒過好幾次:在法庭前不能更改證詞,所以我已經告訴過你我三十歲了,這次也決不會改變的。」

既然每個人都想活得快樂,而且不必如上述的電影明星對自己年齡撒謊,「自知」乃是最重要的條件。第一步要知道心的本質,藉由心智發展及沉思來駕馭心性。心靈的修養可培養人一生的洞察力,宛如火炬照明生命中蜿蜓的小徑,並使人從惡劣中分辨出至善,從錯誤中尋出正確之途。使內心的想法豁然開朗,因此,沉思冥想也有潔淨心靈的功效。

我們冥想時,慎防幻想,尤其是心靈方面的幻想。有經驗的冥想者倘若不小心,也常誤入歧途。

一個冥想家的幻想:曾有個僧侶端坐冥想,欲達到至高境界,在心靈全神貫注狀態下,他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創造出肉眼可見的具體幻想。因此,他認為自己已臻于完美,修持達到阿羅漢的地位。

他有位學生的修行也是十分崇高,而且境界已經達到阿羅漢,當他達到這個境界時,便瞭解老師由於自我蒙蔽,無法達到阿羅漢的地位,但問題在於如何讓老師認清事實。

有一天,他跑到老師那兒,並問老師是不是個阿羅漢?「當然是啊」!老師回答著:「為了證明給你看,我可以創造出任何你心中所想的東西。」「那麼,變只大象吧!」學生說。一隻大象立刻呈現眼前。「讓它攻擊你吧!」學生又說。老師便讓大象攻擊他,就在大象要開始襲擊時,老師見狀拔腿就跑。

「嘿!等等,假如你是個阿羅漢,」學生說:「應該不懼怕,怎麼你跑開了呢?」之後,老師便瞭解自己並未達到阿羅漢的境界。

人的肉體最多也活不過一個世紀,且經歷世事的瞬息萬變。人的感情是感覺和想像的彙集;人的心智乃是思想之河。我們的人格隨時間改變,在肉體與心靈龐雜的交互中,沒有一個永久的實體可視為不變的。

假設有個坑洞約一百呎深,且底下擺了些點燃的木炭,之後,放個梯子,然後叫人一個接一個爬下去,那些人一開始並無怨言,直到三十呎至四十呎深時,才開始抱怨,在四十至五十呎深時,感到一股熱氣,當走到七十呎或八十呎更接近火源時,他們體驗到強烈的赤熱感。同理,雖然釋尊說人生是痛苦的,但年輕朋友從沒吃過苦,可能無法體會,然而,對於解釋倘若經歷更多便更能看清痛苦的此項事實,這實不失為一個好例子。

我們必須承認在生活中為求方便,我們仍用傳統的字眼,如「我自己」或「你自己」,這如同我們常說太陽自東方升起,事實上,我們是指地球繞著太陽自轉而言。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為何憂傷
第3頁:第一章 恐懼與憂慮 第4頁:第二章 我們的困擾
第5頁:第三章 我們為何受苦 第6頁:第四章 精神虐待及健康的心靈
第7頁:第五章 抑制怒氣 第8頁:第六章 自私的隱憂
第9頁:第七章 克服嫉妒及私心 第10頁:第八章 應付敵手及批評
第11頁:第九章 控制不穩定的情緒 第12頁:第十章 養兒育女的重擔及喜悅
第13頁:第十一章 對死亡的恐懼 第14頁:第十二章 何必為未來憂心
第15頁:第十三章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樂 第16頁:第十四章 在鬥爭和衝突間找尋平和
第17頁: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聖和尊嚴 第18頁:第十六章 你創造了自身的運氣和命運
第19頁:第十七章 為他人的福祉犧牲自我 第20頁:第十八章 有禮貌的言談
第21頁:第十九章 慈愛的價值 第22頁:第二十章 容忍、耐心和滿足
第23頁:第廿一章 為愛所挫 第24頁:第廿二章 愉快的婚姻生活
第25頁:第廿三章 你的美貌 第26頁:第廿四章 累積自身的福祉
第27頁:第廿五章 與他人和諧相處 第28頁:第廿六章 人們可以改善周遭環境
第29頁:第廿七章 人性的尊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