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靜思、智慧、愛 證嚴法師著

靜思、智慧、愛 證嚴法師著

卷一 靜思 之 修養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5.修養

  水動月不明,
  雲生性起塵。

  光明本性


  如果天氣不好,一直下雨,晚上看不到月亮,是不是月亮消失了呢?月亮並沒有消失,只是被雲遮蓋而已。因此有句話說:「水動月不明,雲生性起塵。」

  人人都具有清凈的佛性,只因為塵欲污染,顯現不出原來的本性。學佛就是要拭掉這層層欲塵的遮蓋,像天上的月亮必須鑽出雲層,才能顯現出它的光明來一樣。

  培養功德林

  人人原有的清凈本性,又如何生起了污染心呢?是來自周圍的物(色、情、愛)欲。所以說:浩浩欲風吹殘了功德林。

  我們學佛就像是在培植菩提苗、功德林,如氣候順適,雨水均和,樹就可以保養得很好。「心」如起無明欲染就如同一陣黑風,吹毀了菩提苗——功德之林。所以我們平常生活中,就必須好好在培養慈悲心,於待人接物要有柔和的氣質,這即是慈悲的本性起作用,於平常的形態中,自然表現出來。人如能柔和、慈悲,世間再大的困難都可以排解,能排除一分煩惱,多一分修養,自然就能成就一分功德;這也是修養的功夫,學佛就是在學這分修養。

  清凈慧命

  每一位學佛的弟子所重視的是——「慧命」,而世間人所重視的卻是「生命」。

  在佛教中所謂生命分為二種:一種是分段生死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身軀,父精母血所構成的肉體。這個身軀有生老病死,有一定的期限,幾十年,甚至百年,長短不一,這就是凡夫的分段生死。

  人在分段生死中什麼都沒有帶來,只帶來一分業,業又分為福業與惡業。就是過去的那一段生死所帶來的業力,在今生牽引著,使我們不由自主地被它擺布。

  另一種生命永無生滅的慧命,這種慧命無始無終,是永遠常存的。從過去的無始以至現在,至於無終的未來,慧命是永遠存在的。不過慧命如果被蒙蔽,那就變成污染的意識,就是現在所說的靈魂,不管是意識或靈魂都是極不自在的。我們如能把意識或靈魂凈化,就可來去自如,這就是慧命,是菩薩的智慧,也是佛菩薩的生命。

  慧命是永遠常存,沒有生死的。如諸佛菩薩來人間,只是倒駕慈航,為了人間的需要,為了普度眾生才來人間,並不是因業力的牽引,或憑命運的安排生死來人間。

  過去已受污染的靈魂,若能再一修持,鍛鍊,便可以還我人人本具清凈的慧命。就像鑽石礦未經切磋琢磨,還是一塊石頭,一旦經過了切磋琢磨,就成了一顆閃亮的鑽石一樣。凡夫原本都具有清凈與佛陀同等的本性,只要我們下工夫去切磋琢磨,就可成就這段最清凈的慧命,其清凈像明月一樣。

  不生不滅

  佛經中,常以日光來比喻智慧,以月亮來比喻慈悲,日月的光明可以照耀天下,天下有多少美麗的境界,日月皆不受其迷惑;天下有多少污染、骯髒、恐怖、險惡,日月也不受其污染。日月既不受美的東西誘惑,也不受惡濁所污染。學佛就是要學得能在惡濁的世間及險惡的人群中,不受環境潮流影響到我們原有的自性,使它保有原來的智慧、原來的慈悲。

  我們應該利用父母所生的身體,好好去追求理想中的慧命,利用這有限的分段生死的時間,來修煉成就不生不滅的良知慧命。要真正報父母恩,就要利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發揮良能,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做人間事,好好的完成菩薩道業,把這分功德回向父母才是。

  點點滴滴的累積

  佛陀在世間,給我們的是一分心理上的教育,是無限無形的智慧教育,而現在社會上的教育是職業、生活的教育。佛陀所施給我們的教育是不限職業的,是超出生活的,是一種心靈的教育,不是一般人所說的「佛教是趕廟會。」佛陀對我們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中。

  我曾說過,修養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的,我們要抱著這分點滴的修養,以長久心,在最平凡、平常的行為中,不離開佛陀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學佛。佛陀所教育的就是親愛、和睦、精誠、平等、美好的人性修養。

  不要傷害別人

  我常說做慈濟發心救貧困是福,但是在造福人群之外,更要進一步追求佛教的宗旨,這就是精神上的資糧。在《遺教經》中,佛陀把要修行、要探討佛法的人,比喻為牧牛人。一定要把牛看好,不可放縱於田埂上,而跑進別人的田中,踏壞別人的農作物。這也是教我們要把心理觀念控制好;人往往為了愛自己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的第一個要件,就是不要去傷害別人。

  共修善業

  學佛要學得身心健康,把世間的東西都看開了,不計較就不會有煩惱。所以要保持身體健康,必須調節我們的心理;宇宙間要減少災難,也是要眾生的心先調治好。世間一切的破壞都是眾生的共業所致,好人多的地方自然就吉祥。佛陀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二種報:一種是正報,一種是依報。

  什麼是正報呢?佛教中說:「六道輪迴」是依各人的行為而有不同的趣向,比如你做十善業,我也做十善業,就可同生天堂;你持五戒,我也持五戒,把做人的條件做好,你我就同樣生在人間,這就是共同的正報;每個人都有到天堂、人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的正報。

  而依報是你我同來人間做人,但卻各有不同的享受。我們生在台灣,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這是過去生中曾共同種了善因的果報。有些地方卻多災多難,這是那裏的惡業之報。所以我們要裏仁而居,同修善業。

  去除三毒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要過得快樂,就必須把心中的三種毛病去掉,哪三種毛病呢?就是貪、瞋、癡。如果我們去掉貪念,自然世間的一切物質、道理就看得破;貫通了道理,心就會很自在。瞋就是發脾氣,發脾氣是一件最痛苦的事,這也是一般人所說的賭一口氣,氣忍不住就會發為暴戾,既損人又不利己,這難到不是通苦的事嗎?癡就是不明事理,不能秉持人與人之間相持的禮節,忍不住那一口氣。

  去除貪、瞋、癡三毒,身、口、意三業就會清凈,人生自然快樂幸福。

  常行精進

  現在社會上的人,多數由於「欲」來牽引大家去造業。這個「欲」不知喪失了多少人的志節、敗壞了多少人的名譽。世人為名為利、貪求名聞而爭,不知害慘了多少人。欲,能引誘我們進入煩惱的深淵。人生的確是多欲為苦,多欲能使惡業增長。佛陀教育我們看開這些物欲,防止物欲衝昏了良知,埋沒發良能,進而學習利益人群;這是菩薩該做的,如此常行精進,才能破煩惱惡。

  直心

  佛陀在《遺教經》中教導弟子說:「當知道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這是佛陀教育出家弟子的方法,也就是說學佛要直心,不要諂曲;諂曲是心不直,以不坦誠的心應付社會,應付別人。而人與人之間,如不能坦誠相待就違背了道;換言之,諂曲的心也就是自欺欺人。

  我們既然要修行,就必須老實修行,不能形順心違。譬如朝山拜佛,當以最虔誠、最純直的心來禮拜。如此靈山就在我們的眼前,菩薩道也定能直達無礙。

  虔誠

  我們要以直心拜佛,除了朝山、拜佛要有虔誠之心念外,在日常的做人處事中也要抱著這分心念;這就是修行,如果只有朝山、拜佛很虔誠,那麼虔誠的心也只有一小段時間而已。我們把虔誠的心用在日常生活上,天天虔心至誠,終身抱持著此心道場的態度,不但佛道可成,佛教也可興了。

  誠心轉業

  在中國大陸有這麼一個真人真事的感人事跡:

  大陸的叢林寺院,大都在郊區外。在蘇州,有一位告老還鄉的老太爺,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平日在朝時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回鄉不久就病了。他女兒很虔誠地到一寺院去禮佛,祈求讓父親的身體得以早日康復。

  這坐寺院離家雖不遠,但步行至少也要三個小時才能到達。她必須要服侍父親湯藥,卻又希望以最虔誠的心意到寺中禮佛。在躑躅猶豫時,寺中的老師父最後教她一個方便法門……。

  隔天,她在清晨兩點鐘起來,在庭前設一個香案,供上清茶、香花、素果,朝寺院的方向虔誠禮拜,腦海中觀想從家門出發直到寺內佛前,觀想著一路上的景物。直到一步一步地跪拜進入寺中禮佛。每天清晨三個小時的觀想:拜佛、禮佛,整整七七四十九天。老太爺的身體果然康復了,而她仍繼續觀想禮拜。

  在當地有位年輕人考上狀元,衣錦榮歸,返鄉祭祖。他的母親很高興地帶著禮果到寺院還願。他們到達時,已是黃昏了,老夫人請求寺中知客法師燒頭炷香。隔天,一大早起來,師父們敲板打鐘開殿門後,老夫人點好香要插入香爐時,才發現爐中已有人上過香了。老夫人特別拜託香燈師說隔天她要點頭炷香,寺中的住持方丈也指示下去,任何人不可點頭炷香。隔天一早,門一打開,香燈師卻發現爐中又早已有人整齊插上三炷香了。真是怪事!全寺中沒有一個人特別早起,香又從哪來呢?

  這位狀元爺,覺得很奇怪,就決定晚上留守在大殿中,一探究竟。他一整晚都沒睡,到半夜時,眼睜睜地看到殿門未開,而一位女孩竟進來插上那三炷香,虔誠地拜佛後又出去,門還是關著哪!

  天亮,狀元向住持師父說明這個情形,師父詳細地詢問狀元這位女孩的穿著及長相。狀元一一告訴,這位老師父聽了之後,知道這位少女一定是那位縣太爺的女兒。遂解釋說,在二個月前,這位少女來請示:如何才能求得父親康復?而老師父又如何教她以最虔誠的心,才能轉業。老方丈說:「虔誠的心,並非三朝五日,而是要持之以恒的。由於她家境清寒,自己必須親自照料父親,既要虔誠又要照顧病人,那真是一件困難的事。因而我就教她這個方便法門:用最虔誠的心意及最誠懇的態度觀想。佛菩薩一定會有感應的。」老方丈肯定地說:「一定就是她!」

  青年狀元爺聽了說:「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於是他親自來到縣太爺家,開門出來的正是他所見的女孩。老夫人深被她的孝心感動,立即為兒子提親,娶她為媳婦。

  這不是故事,而是真人真事,可見有一分至誠的心,就會與佛菩薩有一分的感應。

  不違佛心

  佛陀曾說過:「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佛陀這樣的教導眾生,尤其教導出家弟子,「你真正入到我門來,即令你不窮。」其意是:為佛弟子若能依佛之宅心,為救眾生而立業,則其力量無窮。「你出我的門,也不會富到哪。」意思是說:違棄佛心,設有世智辯聰之本領,事亦難成。

  總之,這句話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有誠意為大眾做事,佛絕不會孤負你;如沒有誠意,即使假借佛的名也沒有用。

  修學獅子吼

  佛陀離開人間已二千多年,但佛陀的慧命——佛法,還是不斷地延續在人間,這是因為佛教受持了佛陀的教化,表現了佛陀的精神。佛陀的弟子共有四眾: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出家二眾是以佛陀的精神為精神,以佛陀的生活為生活,與佛抱著同樣出世的意志,離開小我的家庭,走入如來的大家庭。所以,僧寶是延續佛教精神的中心,承擔如來家業的中堅分子。

  我常說,出家人住持佛法,佛法要靠出家人來延續。但佛法更需要在家弟子,因為,有住持佛法的人,也必須要有護持佛法的人。所以,在家的佛教徒,是護持佛法最大的力量。今天,佛教的興衰最大的關鍵就是在家佛教徒。佛陀在即將圓寂的時候說:我最不放心的是將來毀滅佛法者並不是外教,而是自稱為佛教徒的人,就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身上肉!

  佛教徒如精神萎靡,獨善其身,不能發揮佛陀的勇猛精神與力量,佛教就會衰落。我們常把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就像獅子在山林中發出了吼聲,震退百獸一樣。所以,我們稱佛陀為人中之聖,聖中之王。既是人中之聖、聖中之王,就有相當的勇氣及毅力。我們既然要學佛、做佛的弟子,就必須與佛有同等的毅力及氣魄。

  祝福自己

  常常有很多人向我訴苦,念他們的苦經。我都向他們說,舉頭三尺有神祇,我們應常常祝福自己,為什麼要詛咒自己苦呢?學佛的人即使是吃苦,也是苦盡甘來;所以,應常常為自己祝福,天神護法也會起歡心。人生在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我們只不過是十之五、六而已,比別人幸福多了。你、我都應常常為自己祝福。

  君子慎其獨

  修行不是三天五日的事,應是時時在修行,決不能剛開始修行時,很認真也很熱衷,但年久日深,就鬆懈了。

  有一句話說,第一年修行佛在眼前,第二年修行佛在西天,第三年修行佛已不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第一年修行時,覺得佛無時無刻不在我心中,因此不敢犯錯。到了第二年,修行的心力慢慢懈怠,與佛的距離,漸行漸遠。第三年,已將修行拋諸腦後,佛已不在心中。曾子說:「君子慎其獨。」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時常在警惕自己,雖然獨處靜室,但行、住、坐、臥都很注意。因此,要做個君子,必須要很謹慎,於自己獨處時也要謹慎。

  普通人都是在有人看到的時候很注意形象,真正的君子是表裏一致的。我們修行最主要的是要時時佛在眼前、佛在心田,如果修行如初,成佛就有餘了。修行要日日新;修行如能與歲序俱新,則修行功德圓滿!

  地獄五條根

  學佛要以做人為起點,而以到達佛的境界為目標;先做好一個成功的人,人格完美,佛格也就成就了。人生最大的五種病,就是「貪、瞋、癡、慢、疑」。人們貪些什麼呢?貪的不外乎是「財、色、名、食、睡」五欲;這五欲就是地獄的五條根。

  每天打開報紙看社會上許多驚天動地的殺、盜、淫……的悲慘事件,都是因貪而起的。搶銀行是為了貪財,此外,如貪色、貪名……起了五欲的貪念,就會造下種種罪障。

  為善競爭

  我們仔細算算,人們一個月有四十多小時用在吃飯,有十天花費在床上,這數字是很驚人的。真正人生的功德是由時間所累積;就如同走路,用的時間愈多,走的路就愈長。

  「龜兔賽跑」是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為什麼兔子會跑在烏龜的後面呢?因為烏龜真的是花較多的時間來跑;而兔子仗著牠走得快,就用較多的時間來睡覺。所以,做人貪睡貪吃也是浪費人生。人身難得,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做人,九十歲的人不比四十歲的人命長;不會利用時間,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只能算是眾生,而不是人生。真正的人生,是要以良知良能來做人;有了良知良能,就能使人生過得豐富、踏實。

  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人生的成就也是由時間所累積。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壽命有多長。我們信佛,就是敬仰佛陀的慈悲、勇氣、智慧和他的崇高精神,相信自己與佛有同等的力量,為善競爭;這種競爭,不可稍事停頓。

  信而有教

  我們要有逆來順受的勇氣,如欠缺這分勇氣,就容易走入迷道邪信,所以大家要拿出勇氣來面對現實的人生、接受坎坷的考驗,這就是佛教的教育。佛教並不是迷信,不是去拜拜就一定得佛保祐,就業消障除了。福要自己去做,災也要自己去消,能造福人群,自然就會有這分福報;能培養這分正信,自然就會消災,這是一種感應——智慧的感應。

  沒有這分福,求也求不來;若有這分業,要轉變也不容易,唯有心甘情願地接受,勇於承受,災難自然就會消除,若不肯歡喜承受,則此業永遠也消不了。人的業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過去生中帶來的,我們要相信因果,既然種如是苦因,怎能不受如是果報呢?如能歡喜受報,業也就消了。總而言之,信佛是心靈上的教育,我們應該信而有教,不可信而無教。

  真正的佛教徒是要學習佛陀的人格修為,佛怎麼修養,我們就怎麼修養;佛怎麼教導,我們就跟著怎麼受用。如能很正確地接受佛陀的教育,自然就可以修得像佛陀一樣的人格,如此才是真正達到信而有教、依教而培養修心養性及端正行為的信仰。

  安貧樂道

  人,大多是被五欲所困,有一點成就時就想得到更多。有得就有失,這是必然的道理,佛陀時常開導我們切莫為物欲所驅使,亦莫為財利而爭奪。應得的,就該以正當的勞力方式去取得,並須取於社會用於社會。不該得的,或有損於人,即不該去取,如此就不會有得失的痛苦。

  佛陀說不能懈怠,懈怠的人是一定會墮落。佛陀鼓勵我們,內心要少欲,但決不能懈怠。亦即是:得時切莫驕狂,忘本失真,而失時更不得消沉自卑。就如同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學於孔子說:「我如果能做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如何?是否就很好了呢?」孔子聽了說:「好!能夠修養到這種程度是很好的,但還是差那麼一點點。如若能貧而樂、富而好禮則更好!」

  在貧困中仍能樂於道業,安樂、自在,不因貧困而生自棄、自卑感。富能不驕傲,而能時時以禮待人,這才可貴,佛陀教我們的意思也就在此。人生必須要上進積極,安貧樂道,進修慧業,不因境遇的得失而喪失生存的鬥志。

  智者

  人過去是怎麼來人間的,已無法知道;現在該怎麼做人,往往也很茫然,更何況於未來!許多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做人,才可以做個真正的智者。「人」時時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起心動念,接觸到順境時就高興地得意忘形;受到逆境時則煩惱悲泣,無不受境界所牽制而喜怒無常,心隨境轉,動蕩不安;因之,智慧功力也就受阻,不能發揮效用,因而對人處事的日常生活就不得自在,這就是凡夫。

  佛陀教我們在排除慾念後,進而精神要統一起來,如此方可增加正確的智慧,才能成為一個智者。

  安排命運

  常有人問:「人為什麼會不得自主,如癡人任憑環境擺布、被命運安排呢?」我的回答是:「只有凡夫才會被命運(業力)安排,聖人自能安排命運。」

  如何安排命運呢?必須用信心志願及智慧力,堅毅地去破除煩惱的惡念,則智慧生,而業力隨轉!一切就能解脫自在。

  熄滅無明火

  《普門品》中說,如遇大火我們虔誠的唸佛,火就能熄滅,災難就可解除,這是指我們心理的無明火。我們的心理時時刻刻都會造成火災,什麼是心理的火災呢?佛教有句話說:「一把無明火,燒盡功德林。」平常我們很歡喜從事造福人群的志業,在佛教中這就是功德;平常辛辛苦苦,歡歡喜喜做好事,卻因一念無明動了瞋心、起了癡念,自作障礙……因而前功盡棄了。這是否相當的可惜呢?

  我們的心常在無明中,什麼是無明呢?無明就是人我是非、事理不明,時常爭長計短,人如不明白道理,生活就不能踏實,心靈就會空虛,整天惶惶恐恐,搖擺不安……。

  我們如能常念觀世音菩薩,念得觀世音菩薩的心就是我的心,心中就不會起無明的火災,也不會沉溺於欲海。常念觀世音菩薩,除了可消滅有形的災害外,也使我們的心乎順和氣。

  一切唯心造

  有些人常問我,算命有用嗎?說實在的,命理是有的,但不能迷信。一般人所說的命運,或說是運氣,也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業力;既然相信業力,自然就會有命理。但是,佛教中有句話說:「一切唯心造。」凡夫受命運所操縱,但聖人卻能操縱支配自己的命運。

  天下有二種人:一種人能轉移命運,另一種人被命運所轉。有人說:算命的說他什麼時候會死,心中很惶恐。其實,被預言會死的,並不一定真的會死,但若世緣已盡,業相現前,就是要逃也逃不掉的。

  所以說,我們要守本分,珍惜這個身體,以有用的身軀去為人間做有意義的事,這也是父母給我們這個身體的目的。取諸社會而用諸社會,今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就馬上做,一切的命運皆操之在已。

【書籍目錄】
第1頁:卷一 靜思 之 清涼月 第2頁:卷一 靜思 之 菩薩道
第3頁:卷一 靜思 之 八正道 第4頁:卷一 靜思 之 知足
第5頁:卷一 靜思 之 修養 第6頁:卷一 靜思 之 信心
第7頁:卷一 靜思 之 啟發 第8頁:卷二 智慧 之 覺悟
第9頁:卷二 智慧 之 修行 第10頁:卷三 愛 之 慈悲法愛
第11頁:卷三 愛 之 慈濟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29 13:41:19
為人群服務,這是最純、最誠、最清凈的善念,像是晴空無雲萬里天一樣。我們的凈心愛念,就像是一片晴空,無一點雲遮住。這就是因為每個人抱著不求回報的精神,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我們的心要像明月一樣,只要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只要雲開就見青天。能像晴空一樣地寬闊,如此的人生才能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