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慈濟心燈 證嚴法師著

慈濟心燈 證嚴法師著

冬之卷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冬之卷

  得寶的商人

  謊言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佛陀曾說過一個故事——

  有兩位珠寶商人,同時來到一個城市做買賣。

  有一戶人家原本非常富有,因為家道中落,現在只剩祖孫兩人相依為命。此時孫女看到有人來賣珠寶,就要求老祖母買一條簡單的纓絡讓她戴在身上。老祖母聽著小孫女充滿盼望的懇求,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看到別人家的孫女要什麼、有什麼,而自己的孫女卻一輩子過這種貧苦的生活,連想要一件小小的飾物都無法償願。

  祖母的心裡很過意不去,就對孫女說:「奶奶很想買給你,但是家裡一銖錢都沒有,要怎麼向人家買東西呢?」

  孫女說:「我們家還有一個完整的碗,可以拿去跟他交換啊!」

  祖母想了想,家裡所有的東西都破破爛爛,只剩下那只碗,就把它拿出來。

  當甲商人經過家門口時,祖母很慇勤地請他進屋內,並拜託他說:「我的孫女很希望擁有一條纓絡項鏈,能不能拜託你讓我用這只碗來交換?」

  甲商人看了這只碗,一再用針在碗背上測試,證明這是一隻金碗,眼睛不禁一亮!原來,這隻金碗是五代以前富有的祖宗所用的金碗。家道敗落以後,老祖母根本沒想到家裡還有一隻金碗。

  甲商人看這一老一少很好欺負,就想以最低廉的價錢換取這高貴的東西,所以將碗拿在手上前前後後看了看,故意不屑地說:「這只碗一點價值都沒有,怎能換一條纓絡?」

  說完就把碗一扔,走出去了。

  不久,乙商人也經過這家門口。祖母請他進去,要求拿碗換取纓絡。

  乙商人看看碗,很誠懇地向老祖母說:「不得了!這只碗的價值,不只十萬銀錢哪!」

  老祖母半信半疑,乙商人又說:「妳若想換,我所帶的東西是值不了這麼多錢,而且我身邊也沒有足夠的錢。」

  老祖母看到這位商人那麼誠實,高興地說:「沒關係!只要你有誠意,多少都可以。因為剛才有位商人說這只碗一點都不值錢,而你竟然說值那麼多錢。所以,盡你的誠意就可以了!」

  乙商人便將身上的五百貫銀錢及值錢的珠寶都留下來,不過他對老祖母說:「我身上所有的東西都留下來換取妳這只碗,只是要請妳留八分錢給我,作為回家的盤纏。」

  老祖母在珠寶中拿出八分錢給他。乙商人拿了錢,就急急忙忙地趕到河邊,然後以這八分錢雇了一艘船急駛向彼岸。

  貪心的甲商人這時想回頭來取這只碗時,老祖母說:「你不誠實。那隻金碗,已被另一位商人取走了!」

  甲商人聽了之後,懊惱不已。柔美的月光

  有智慧的人,因擁有山河大地而自得其樂;

  沒有智慧的人,常常捨本逐末地追求虛幻。

  有一位禪師,在深山中搭了一間茅篷獨自苦修,每天過著單純且清貧的日子。

  某天,有一個小偷來到此地,看到這附近僅有這間茅屋,他伸手輕輕一推,門就開了,原來門是虛掩的。小偷見屋內靜悄悄地,就大膽地開始四處翻找。結果忙了半天,卻找不到一樣值錢的東西。當他空手要走出門時,禪師突然從屋裡發出聲音說:「朋友,請你出門時,順手把門關好。」

  小偷很生氣地回頭說:「裡面沒有一樣東西值得我拿走,還要我關門。」

  禪師歎了口氣,感慨地說:「可惜啊!可惜!這麼美麗的月色,你竟然偷不走啊!」一個「四歲」的老人

  能體會人生之理、服務人群,才是真正的生命。

  有一位七十四歲的老人,每天一大早就起來打掃住家附近的環境,每個人看到他都非常歡喜。有一天,幾位年輕人問他說:「老伯,您今年幾歲?」他回答:「我今年四歲。」那年輕人以為自己聽錯了,又問他一次,他還是說四歲。那些人只好問他:「老伯,您今年是七十四歲,還是八十四歲?」

  老人回答:「論年歲,我是七十四歲;但是論真正的做人,我只有四歲。」

  那些人問他:「這怎麼說呢?」

  他說:「我七十歲以前,都是在迷迷糊糊中度過,不識道理,只是眾生之一;但是自從我接觸佛法、聽聞道理之後,迄今四年,才懂得為人群服務,深深感覺到自己是在真正的做人。所以說,我只有四歲。」

  王老師的眼鏡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有一天晚上,我去看王老師和吳教授指導學員拉坯、製作陶瓷藝品。

  那天,王老師打算將一團土拉坯製成花瓶。那塊土看起來非常不起眼,一點特色都沒有,就只是一團橢圓形的土而已。當他抱起這團土時,給人感覺非常笨重!旁觀的人若是用心看,就會體會到這塊土有多麼重;若是心不在焉的人,就覺得這只是一團不起眼的土而已。

  王老師將這團土放置在轉盤中央,開始進行拉坯。他渾身使勁,用力地拉、壓,做得全身汗流浹背。當時你若在旁用心觀看,雖然使勁出力的人是王老師,但是那分感受是與工作中的人付出同樣的力氣,說不定還比他費更大的勁呢!若是不認真用心看的人,不會感覺到他是用了多少力氣、消耗多少體力與精神。

  我在一旁繼續看他努力地工作著。他全身汗涔涔,鼻樑上的眼鏡不斷地滑下來,他就拜託旁人拿條橡皮筋幫他把眼鏡綁緊,固定起來。

  我見了此景,心裡十分感動!

  一個年輕人,戴這麼一副普通的眼鏡,而且還用克難式的方法防止它鬆脫。若是平常的人,一定會重新配戴一付合適、美觀大方的眼鏡。而他卻在眼鏡的兩邊架上,另外裝置了鉤環,似乎是長期為了準備在眼鏡滑落時,掛上橡皮筋的裝備。

  於是我問他:「王老師,你為什麼不配一副新眼鏡呢?」

  他說:「可以用就好了。」

  他這種滿足、惜物的心態,實在非常難得!

  女人最美的形態

  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有位桃園的委員回來健康檢查,她告訴我:「每次我要到寺院拜佛,先生都會反對,真叫我萬分苦惱。」

  我告訴她:「如果妳一天到晚忙著四處聽經、參加法會,身心整日往外奔馳,不好好照顧家庭,先生當然會不高興啊!妳連自己的家人都照顧不好、幫助不了,卻想去外面幫助別人、照顧別人,這是本末倒置、不合乎情理的作法。」

  「妳不對家人付出這分智慧的愛,只想對外付出,難怪先生會唱反調。妳回去以後,要徹底改變自己,對先生要有女人柔和、善順的氣質。」女人最美的就是溫柔,女人的成功也在於能盡到為人妻的本分。

  我叮嚀她要以學佛的智慧來料理家庭,然後再用媽媽心來對待他人的子女。

  一個星期後,有位桃園的委員告訴我,那位委員回去之後,整個人完全改變,逢人便說她這一生中,從來沒有這麼歡喜過。

  縣太爺的女兒

  行事要行茲在茲,念茲在茲;

  有行無心如磨牛,只見拖磨不見心。

  蘇州這個地方,有一位告老瓜緄南靨叵綺瘓鎂筒×耍揖彌尾揮K幸慌淺P7場E蝗碳蓋孜∷啵禿茯系氐剿略喊莘穡砬蟾蓋自縟湛蹈礎?br>   雖然她很虔誠,也希望能每天到寺院禮佛,但是寺院離家有三小時的路程,往返途中沒有人服侍父親湯藥,使她不知該如何是好?

  寺中一位老師父知道她的困境後,教她一個方便法門……。

  隔天清晨二點,她就起床,依老師父之言,在庭前設一個香案,供上清茶、香果,然後朝著寺院的方向虔誠禮拜,並觀想從家門出發到寺院的沿途景物和一步一步拜進大殿禮佛的情形。她每天清晨都會作三小時的觀想:拜佛、繞佛,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後,縣太爺的身體果然康復了。不過,她仍然繼續每日的觀想禮拜。

  當地有一位年輕人考上狀元,衣錦還鄉祭祖、禮佛。他的母親很高興地和他一塊兒帶著禮品到寺裡遺願。

  由於他們到達寺院已是黃昏,老夫人便請求寺方讓他們明天燒頭炷香。

  隔天一早,老夫人點香、拜佛,當她準備把香插入香爐時,才發現爐中已有人上過香了。

  老夫人只好特別拜託香燈師,讓她隔天點頭炷香。寺中的住持方丈也指示下去,任何人都不可以點頭炷香。

  但是隔天一早,香燈師打開殿門後,發現爐中又已有人整齊地插上三炷香了。

  大家都覺得奇怪,全寺沒有一個人特別早起,香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位狀元爺便決定晚上在大殿旁,一窺究竟。

  他一整晚都沒睡,到了半夜,狀元看到殿門並未打開,卻有一位女孩走進來;她虔誠地禮佛、插上三炷香後,又走了出去,但是門還是關著。

  天亮後,狀元向住持師父說明這個情形。住持師父慎重地詢問女孩的穿著及長相,狀元一一告知,老師父聽了之後,知道那一定是縣太爺的女兒。

  老師父便把經過情形告訴狀元,他聽後不禁讚歎說:「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於是,他和母親一同前往縣太爺的家拜訪,出來開門的正是那天他所見到的女孩。老夫人被女孩的孝心深深地感動,當即為兒子提親、娶她為媳婦。

  放生的智慧

  保護生態環境不受污染,並能惜福惜緣才是真放生。

  楓港那個地方,經常有人抓伯勞鳥烤來賣。他們用鳥踏捕捉伯勞鳥,當鳥兒誤蹈陷阱時,往往掙扎於生死邊緣;如果這時有人買,便直接從鳥踏上取下鳥兒,活活地開始拔毛,然後拿去烤。那種景象,真是殘忍啊!

  如果行腳路過那裡,我一定將所有店舖的伯勞鳥全買下來;等到車子開動以後,再一隻隻地放回山林。

  有的人看到少數落難的動物會問:「師父,是不是可以將這買下來放生?」

  我回答:「可以,但是一定要全部買下來,不能只買一部分,同時要看看買來放生後,是否能夠存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認為放生的功德很大,便請魚販在每月初一、十五時,將魚拿來賣給他們放生。魚販原本一天賣五十斤的魚,為了初一、十五放生的需要,還要多抓五十斤。魚離開水是最痛苦的,縱然是要將牠拿去放生,你知道魚在離水那一剎那有多痛苦嗎?光看牠們掙扎的樣子就知道;何況魚在離開水之後,運到放生地的存活率到底有多少?所以說,放生不等於是放死嗎?

  一年當中,人們為了放生,不知花費多少錢?而漁夫為此不知造了多少殺業?我們如果要放生,絕對不要「專程」,使得漁夫又多了一個造業的機會。

  除了放生小動物,我們還應該想想那在生死邊緣痛苦掙扎的病苦眾生;如能拯救他們脫離病苦、獲得新生,是不是更符合放生的真義呢?

  一個脊椎損傷的不倒翁

  社會需要你時,就必須趕快去做;

  今天能走得動,就要趕快起步去走。

  有一年,慈濟醫院來了一位年輕的病人。因為他在正月間發生了嚴重的車禍,傷到脊椎骨,所以全身無法動彈。醫師診察後說,已無法讓他恢復原來手腳靈活的功能。雖然如此,醫師還是很用心地醫治他,護士和志工也都很細心地照顧、鼓勵他;我也常常給予他精神上的鼓舞。

  他有一位很好的嫂子,像媽媽一樣地看護這位年輕的小叔。在周圍這麼多人的關懷之下,這位年輕人終於勇敢地接受事實。醫師細心的醫療,也使他恢復了信心和毅力。

  漸漸地,他兩隻畸型的手可以動了,因此發願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輪椅,我也要做一個能夠幫助別人的人,我要當一個快樂的志工!」

  他歷經無數的掙扎和努力後,終於能夠坐上輪椅。於是,他計劃要組織一個「脊髓損傷聯誼會」,因為他深深體會到脊椎受傷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那分心靈的打擊有多麼痛苦!他希望組織這樣的團體,由殘障者鼓勵殘障者,讓殘障的人能夠勇敢地面對社會人群,像乎常人一樣過著快樂的生活。

  「聯誼會」在慈濟社工和同仁的愛心協助下,終於成立了。

  他很用心地設計「會訊」,每個月都會寄一份給會友。雖然他的手已經變成畸型不靈活了,也不能寫字,卻不因此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他在復健科同仁的愛心與耐心指導下,學會使用指套,憑毅力用心學打計電腦,來代替寫字的功能。他很困難地一字字輸入電腦,極為艱巨地完成那張會訊。我看到他做出來的這份會訊時,心裡非常感動,也很讚歎他有這分耐心與毅力!由於他的熱心付出,現在已有更多會友加入「脊髓損傷聯誼會」。

  後來,他看到一沒有親屬照料的會友因久躺而生褥瘡,又發願要買能自動翻身的病床送給需要的會友。於是在年底時,他去賣春聯,想賺一錢買一張六萬多元的病床,結果只賺了一萬多。他仍不灰心,又挨家挨戶去募捐,可是反應卻很冷淡!

  看到他的遭遇,我實在很感慨!為什麼有些身體健康的人,總是忽略了他可以做、而且應該做的事呢?

  病兒傷娘心

  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而不暫捨,

  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

  有一天,我從加護病房出來探望病患,看到一位婦人在門外痛哭,便問她:「在加護病房中的病人,是妳的孩子嗎?」

  她哭得更傷心了。

  我安慰她說:「不要傷心!盡人事之後,再來就是聽天命了。」

  她說:「師父,這兩、三個月來,他從不省人事恢復到可以自己吃飯、下床走路;沒想到忽然一口痰堵住,又送進加護病房急救,我的心怎能不痛呢?」

  她的孩子現年二十九歲,因為車禍而受重傷。在醫生全力地救治下,已能下床走路;雖然仍需由父母扶著,不過,當母親的已經很高興了。

  父母愛護子女,都是這樣。只要孩子存在一天,不管病得多重,他們都會抱著一線希望,盡力設法救治;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可是父母生病時,子女是不是也能一本孝心來侍奉父母呢?

  安住貧窮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有一天,阿難尊者在托缽的路上,看到一位年輕乞兒,一手背扶著他的老母親,一手拿著破碗向人乞討殘飯。

  阿難站在遠處觀看這位乞兒的行動。乞兒敬慎地背著他的母親走到一棵蔭涼的大樹下,他輕輕地把母親放下,並小心扶著她坐好,然後輕聲柔語地說:「媽!您在此坐著,我馬上就回來。」

  阿難仔細地看著這位老婆婆,發現她雖然很窮,穿得破破爛爛,卻顯得很欣慰而安詳。可知,她一定感到無限的滿足。

  不久,阿難看到乞兒踏著乎穩輕快的腳步回來。他把乞來的飯,恭敬地高舉齊眉,像要供佛一般。當他走到母親面前時,雙腳跪下,慢慢一口一口地喂母親吃飯;母親每吃一口飯,就露出一個微笑。

  乞兒餵飽了母親後,又幫母親擦臉拭嘴,他才又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

  阿難正想著:乞兒把飯全給母親吃光了,他要吃什麼呢?這時,阿難看到乞兒蹲在地上,把別人丟掉不要的東西撿起來吃,然後背起母親向前行進。

  他們母子並不因貧窮而痛苦,相反的,卻能安住在貧窮之中,時時流露滿足的笑容和快樂的氣氛。這一幕畫面,深深地感動了阿難尊者,心中不禁對他們母子生出由衷的敬意。

  釋迦牟尼佛

  人生於世間,不能離群索居,修行亦復如是。

  真正的解脫是在眾緣中修得,在煩惱中解脫。

  有一位善慧行者,自小即生活在物質富裕、父母疼愛的環境中;但是人生無常,他的父母年老往生了。

  過了一段時間,家中管家把他父母所遺留下來的產業列了一份清冊,送到他的面前說:「這些產業,是否要我繼續代你掌理呢?」

  他翻開帳冊一看,發現父母親竟然留下這麼多的產業,心想:父母親一生省吃儉用,辛苦建立這個家業,最後他們又能帶走什麼東西呢?如今社會上有這麼多苦難的眾生,何不把家業拿出一部分來幫助他們呢?

  善慧行者再三思考後,決定把父母所遺留下的財產,全部獻給苦難的眾生;之後,他就獨自出家修行去了。

  他在靜靜的深山中,過了七年與世無爭的日子。他心裡常想:難道只限於如此嗎?社會上還有很多沈迷在名利、地位的苦難眾生,我應該去求取更透徹的佛法,來幫助這迷茫的眾生。最後,他決定離開深山、走入人群。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地方,人人都傳言燃燈佛要來講經,所以家家都在清掃街道、整修道路。他馬上加入工作行列,正好路上有個坑洞,但是不論他怎麼填土,都無法把坑填平。眼看燃燈佛即將來到,他心一急,便趕快趴在坑洞上,以身鋪地。不久,燃燈佛走到他的身旁;但是,怎忍心從他的身上走過呢?

  燃燈佛站在他身旁說:「這位修行者,你這麼虔誠,到底想要求什麼呢?」

  他抬起頭回道:「佛啊!我什麼都不求,只希望普天下的眾生,每個人的心都能清淨、歡喜快樂,人人心中都有愛。」

  燃燈佛聽了,對他說:「修行者,我祝福你,將來在最苦惱的娑婆世界中,去發揮愛心,修行成佛,救度苦惱的眾生!你的名字叫做釋迦牟尼。」

  悔不當初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

  不要心存等待,等待常會落空。

  有位太太,過去曾相當得意、風光。我在籌備建院計劃時,她曾告訴我:「師父,您要建醫院,我一定會幫忙!只要等我的生意做成功,賺了更多的錢,一定來捐獻。」

  當時我對她說:「人生無常啊!能做就是福,妳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

  她回答:「我先把錢拿去生利息,比放在這裡利益多啊!」

  當時我心裡想:「她這個如意算盤,真的會如此順利嗎?」

  過了一段時間,她來精舍向我哭訴,由於景氣不好,生意上虧了不少;借給別人的錢,也被倒了千餘萬……。早知如此,當初應該先把錢捐出來。

  我告訴她:人就是缺少「早知如此」的警覺,才經常會「悔不當初」啊!

  點亮你的心燈

  有人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就在心裡,

  該點燃的是我們的心燈。

  有一位沙彌尼,跟隨師父在深山裡修行。一日,他問師父:「師父,如何才能使我心地光明、智慧開啟?」

  師父只告訴他一句話:「點亮你心中的燭光。」

  沙彌尼聽了,心中仍十分迷惑!

  不久,他的師父就往生了。沙彌尼長大後,到別地興建另一所道場。他每做一件功德,就在大殿裡增加一盞燈;隨著歲月的增長,大殿的油燈也逐日增加,後來人稱「萬燈寺」。

  當他七十歲即將往生時,眼睛掃視一遍滿室的燈火後,搖頭說:「師父開示我要點亮心燈,但是我點亮了滿室的燈火,心燈卻始終沒有點亮。」

  在她即將嚥下最後一口氣時,又睜開眼睛看看所有的燭光,終於微笑地對弟子們說:「只要你們每一個人力行佛法,然後再去弘揚它——把佛法的光明遍照每個角落,使黑暗的世界變成光明,這就是點亮自己的心燈啊!」

  一位可敬的女子

  多原諒人,多得福;心量放大,福就大。

  有一次,我去台北分會,晚上六點多,來了一位年約三十出頭,穿著簡樸、雙手粗糙的女子,一看就知道她是位辛苦的勞工。

  她雙手捧著一包東西,對我說:「師父,這包東西請您收下。」

  我莫名地問:「這是什麼?」

  她就把手中的東西,一層層地解開,從油紙袋、舊報紙……,最後露出一個粉紅色的小盒子,盒子打開後,裡面放著兩條手工並不精緻的小小金鏈子,三個薄薄的嬰兒金帽徽。

  她說:「這些東西,是父母給我作為將來送給孩子婚嫁的禮物。我在報紙上得知師父發宏願要在花蓮建醫院,但是資金還差很遠。我想孩子還小,婚嫁還早,幾年中不會用到,而師父建院急需經費,雖然東西不多,力量微薄,但我是盡一分心意……。」

  隨後她又說:「我有兩個姊姊很恨我!不管我怎麼做,她們都不喜歡我,可能是前生的逆緣吧!假如我捐這些東西真有功德,希望能回向給她們,願她們身心快樂。」

  她真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女子啊!

  孫立人將軍的夫人

  福大的人,把力量用來利益多數人;

  福小的人,只利益少數人或自己。

  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晶英女士,得知慈濟正在建醫院,就立刻和我們聯絡,捐出坐落北投溫泉路的一棟套房和保管箱中的金飾三十五兩。

  她說:「慈濟已經做了十多年,我現在才知道,真是相見恨晚。現在,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捐出來;如果今生還有福報,我分毫都會捐出來的;甚至我這條命若對慈濟有用的話,也願意捐出來,護持慈濟工作。」

  她的話,令我好感動!委員也被感動得流淚,她們向我說:「師父,您看到了嗎?孫夫人身上穿的是廉價的外銷成衣,長褲是縮了水又放長的,折線還清晰可見啊! 她自己這麼節儉,竟能將房產、金飾全部奉獻給佛教事業。她這分清淨的喜捨心,真是太令我們感動了。 」

  一位知足的施主

  佈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有一位八十歲的老太大,我們幫助她將近二十年。建院前,我經常去看她,後來由於建醫院較為忙碌,無暇去看她。有一天,她請委員帶她來看我,一看到我,她就從口袋掏出兩千元。

  她說:「師父!這是要給您蓋醫院的。每次有人來看我、給我錢,我都把它存下來;這些錢我用不著,還是給師父建醫院吧!」

  一個年邁的老人,又是我們救濟的對象,這二十年來,我們每個月口八幫助她一千元及白米一斗,但是她都說:「太多了,夠了。」

  她每天只吃一餐,省吃儉用地把每個月剩餘的生活費存起來,然後寄回來參加救濟。

  雖然她的環境貧困,卻生活得很知足、快樂,她的心地多麼富有阿!

  黑衣宰相

  真正的禪,是在生活中不起煩惱妄想;

  心念專一,則「無處青山不道場,行住坐臥體安然」。

  以前有一位朝廷大臣,他是一位出家比丘,名聲威望相當高。因為他是出家人,穿黑色僧衣,所以人稱「黑衣宰相」。他虔誠拜佛誦經、說法論道,在朝中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佛教界更是一位虔誠的比丘、大長者。

  有一天他閒來無事,便散步到靜僻幽美的地方,欣賞郊野的風景,洗滌心靈,以啟發其清淨的靈性。他來到一處青翠、嫩綠的田園。一畦畦的菜圃,既整齊又乾淨,沒有一點雜草,於是更加引起他的注意;他仔細一瞧,始知在田里的幾位耕作者,竟然都是修行的比臣。

  他內心不由得生起對這片土地的愛;對那些耕作者更是心生敬意。於是走近他們的身邊,向其中一位比丘問訊,並請教他乎常修持什麼法門?

  這位比丘回答:「平時我不論道、不打坐、也不立文字相,只耕耘心地;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把我的心和大地連在一起;我所愛的是大地,所談的也只是草木之情。」

  黑衣宰相一聽,明白其中隱含了大道理,對這些比丘也就更加敬重了。

  真正會用錢的人

  行善造福,如汲井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有一位企業家曹先生,大家都讚歎他事業做得大,又會賺錢。

  他卻說:「會賺錢的人不稀奇,真正會用錢的人才稀奇。我忙著事業、沒時間用錢,而我太太會幫我把錢用在造福人群上面。她愈是造福人群,我才愈有福;有福才有錢賺呀!所以,我第一個要感謝的是我太太,她為我造福,把每一分錢都用在最有用的地方。」

  柔和忍辱衣

  要做個值得被愛的人,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色。

  優雅的言談舉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有一位委員,她很年輕,家境也非常富有。以前,她每天跑的地方不是委託行,就是咖啡廳或舞廳。雖然生活這麼舒適,她卻仍不滿足。

  她每天早上一起床,打開衣櫥,總覺得少了一件衣服。她就再去逛委託行,今天看這件衣服漂亮買了下來,過兩天,又覺得衣櫥中還是少一件衣服,天天開衣櫥,總是天天少一件衣服。

  她與先生常常出國,有一次到了鑽石產地,便買了一隻五克拉的鑽戒,戴在手上亮晶晶的,覺得還不錯。但是回到台灣,與朋友的一比,發現自己的鑽石比較小時,她又失望了。

  不斷地比較,不斷地追求,她覺得好辛苦!

  直到進入「慈濟」之後,由於經常隨著委員去看貧戶,並且常常聽我對委員、會員的講話,她終於覺悟了,心想:原來我的生活已經夠幸福了!單單坐一次咖啡廳的錢,就足夠貧戶生活一個多月。我真是太折福了。

  有一次我說:「什麼樣的臉孔最美呢?最美的面孔就是帶著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愛的表現。什麼樣的衣服最漂亮、最有氣質?就是柔和忍辱衣。」

  她聽了,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先生回家時,她就面帶微笑地噓寒問暖;先生發脾氣時,她仍然柔聲細語。結果,她發現「柔聲悅色」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這時,她才深深體會到人生真正的魅力。

  一粒龍眼子

  經云: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

  貞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

  有一位信徒問我:「我這一生都做得很好,為什麼有很多事卻不如意呢?」

  我告訴他:「你做得很好的這部分,現在還未現;而現在的不如意,是過去的『因』已經現形,『因』是一粒種子。」

  他又問:「『因』是什麼樣子,我看不見。」

  我回答:「『因』就像一粒龍眼種子,你若將它埋入土裡,經過陽光、水分的滋潤後,它就會萌芽、茁壯而開花結果。同樣的道理,一分佈施的心就是種子,有因緣時要趕快播種,時間一到,它自然就會萌芽、茁壯。不過,它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不可能今天播種,過幾天就能夠收成。如果這時用鏟子去挖,剛要萌芽的種子被你一挖,可能連根都被挖斷了。」

  婆婆不如狗

  做人媳婦應該「飲水思源」,想想:先生從何而來?

  有一個年輕、富有的太太,愛狗如命,每天都吩咐傭人買最新鮮的雞肝給狗吃。

  這位傭人告訴我:「有時候,一個婆婆還不如一條狗。」

  「怎麼說呢?」我有點疑惑。

  「我們老太太平時很節儉,她的胃不太健康、牙齒也不太好。有一次,我出門之前問太太:『是否為老太大買些較軟的食物?』太太竟回答:『隨便啦!但是別忘了要買最新鮮的雞肝,昨天狗兒肚子不太好。』」

  難道真是婆婆不如狗了?還是我們自甘墮落到只配孝養狗的地步?。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天下之苦,莫過有身。虔心捨俗修道,

  為眾生獻身命,是斷苦源。

  佛陀的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一天很虔誠地跪在佛陀前,請求佛陀讓他出去弘法;而他所選擇的地方是最南端、最野蠻的區域。

  佛陀對他說:「弘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必須難忍能忍。你有這分毅力嗎?」

  彌多羅尼子回答:「我既然身入佛門,就要把生命奉獻給眾生,生命都願意捨了,還有什麼不能忍的呢?」

  佛陀說:「你有這種精神很好。但是,那裡的人根本就不講道理,你去弘法如果他們不願意接受呢?」

  彌多羅尼子說:「我可以用漸進的方式,不斷地說服他們。」佛陀又問:「如果他們不但不接受,還要反抗你。那時你要如何?」

  彌多羅尼子回答:「我必忍受一切去克服。」

  「如果他們對你破口大罵呢?」

  「我會感激他們,因為他們只是罵我,並未打我。」

  「假如他們動手打你呢?」

  「那我更要感謝他們,因為他們只是以拳頭打我,還沒有動刀拿棍來傷害我。」

  「如果他們真的拿刀棍傷你呢?」

  「我仍然會感激他們,因為他們只傷到我的皮肉,沒傷到我的生命。」

  佛陀更進一步問:「如果他們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彌多羅尼子回答:「我還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為有了這個身體,才有種種的苦。我既已聽聞佛陀的教法,體會了真理,然後把這個身體奉獻給眾生,為法殉道,那我的生命即得到尊嚴的解脫。所以,我要感謝他們完成我的菩薩道業。」

  做子女的榜樣

  要求子女孝順,必先孝順父母,才能上行下效。

  有位太太,生活本應美滿幸福,她卻偏偏視婆婆如仇人,處處與婆婆作對。而她的女兒也老是與她唱反調,她認為是婆婆從小帶她、教她的,把責任完全推給婆婆。

  我問她:「妳為什麼會與婆婆結仇呢?」

  她說:「一提起我婆婆,心中就有氣。」

  我告訴她:「妳是孩子的榜樣,妳如何對待婆婆,女兒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妳。因此,妳必須孝順婆婆,做女兒的好榜樣。」

  她聽完之後說:「師父,這一切都是我的錯!今後,我會努力做一位好媳婦的。」

  熱血沸騰

  捐血不僅可以救人,還可以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

  更可以借此報答父母恩。

  慈濟醫院加護病房中有位患者患了肝腫瘤,在入院之前就經常出血,住院後經醫師診斷必須馬上開刀。但是要開刀就必須輸血,所以醫生就發出需血的通告。不久,來了三、四位護士要捐血,其中有一位身體非常嬌小瘦弱。

  我問她:「妳這麼瘦弱,能捐血嗎?」

  她說:「師父,我有四十二公斤呢!」

  「四十二公斤怎能捐血呢?」

  「我身體很健康啊!」

  她就這樣輕輕鬆鬆地捐了一袋血。當時我感動得恨不得自己也是B型血,可以馬上挽起袖子捐血。

  天堂與地獄

  天堂與地獄都是心念和行為造作的,

  所以,不能不照顧好自己的心。

  以前,日本有位王侯十分欽仰當時的白隱禪師。某日,他專程前往請法。

  到了寺院,王侯謙恭地跪問禪師:「常聽人說,做好事能上天堂,造惡業就下地獄,但我身在人間,上不見天堂,下不見地獄。能否請師父現個境界,讓我相信有天堂、地獄。」

  白隱禪師邊聽邊皺眉,顯露出極不耐煩的神色,緊接著口不擇言地對這位王侯叫罵不已!王侯初時還能保持風度,極力忍耐,到後來實在被禪師的無理態度激怒而滿臉漲紅。

  此時,白隱禪師才幽幽說道:「你現在就在地獄裡啊!」

  王侯一聽,驀然頓悟,趕緊跪在地上懺悔:「弟子失禮之至,竟不知師父是在教示。」

  白隱禪師輕笑著說:「對了,這就是天堂。」

  月滿又復缺

  生命沒有永遠的保障。應該珍惜現有的一切,

  把握每一剎那,發揮生命的良能。

  有一對父母帶著他們十五歲的兒子,辛辛苦苦地從台南來花蓮。十五歲對一個孩子來說,應該是生命力最活潑旺盛的時候,可是這個孩子卻是一個植物人。

  我以為他要來看醫生,但這對父母卻說:「我們已經從有醫生看到無醫生了。計算機斷層攝影、脊椎穿刺……等等,任何一種高科技的醫療也都做過了,可是絲毫沒有作用。我們來這裡,只是想把孩子帶來讓師父看看而已。」

  這個孩子長得又高又壯,白淨中帶著清秀,但是他的雙腳卻無法站立,連吃飯都無法自己吞嚥。

  我問:「這個孩子怎會這樣呢?」原來這個孩子在吃了一片餅乾後,喝了一杯楊桃汁被嗆到,以致幾分鐘不能呼吸,造成腦缺氧而變成植物人。

  生命就是這麼無常,我們怎能不加警惕?

  尋聲救苦的菩薩

  每個人都有同體大悲的胸懷。缺乏毅力的人,

  只讓它一閃即逝;有毅力的人卻能利益他人。

  有一位住在板橋的慈濟委員,她的父親往生了,其它的委員們便相約一起前往她家助念。

  當這群委員經過板橋某個路口時,見到一起車禍——一輛水泥攪拌車撞上一輛機車。騎機車的是一位婦人,後座載著她八、九歲的女兒。孩子的頭當場被輾碎,腦髓溢流滿地,母親的下半身則被卡在車輪下。

  車禍現場圍聚了一群人,我們的委員趕緊趨前,只見車輪下的母親聲聲哀號:「我的子呀!我的子呀!」

  委員們以為她叫著:「我會疼呀!我會疼呀!」(台語「子」和「疼」的發音很接近)便馬上蹲到她身旁,很小心地想把她從車輪下拖出來,但她卻更高聲嘶喊:「我的子呀!我的子呀!」

  委員們這時才聽清楚她原來是在叫喚她的孩子,其中一位委員連忙擋住孩子的屍體,另外幾位委員則合力將那位母親抬到路旁,一再勸慰她:「兒女若和我們無緣,我們是留不住他們的。人生就像舞台,母子緣盡時,好比在舞台上演完戲分、鞠躬下台後,彼此就不再有劇中母子的角色關係了。所以,妳不要太傷心,先療傷要緊。現在就開始專注念佛,請佛菩薩幫助,妳不要害怕。」

  那位婦女聽了這些勸慰的話後,情緒穩定許多;此時週遭圍聚了許多人,議論紛紛的,委員們除了迅速排開人群,護著這位婦女外,並請大家:「快叫救護車!」「快幫忙念佛。」直到救護車來了之後,委員還陪她一起到醫院,等醫生做完急救處理,確定沒有生命危險時,她們才回頭趕往板橋的委員家助念。

  大家都說女人的膽子比較小,但是她們看見車禍,在別人都不敢靠近的情況下,卻能毫不猶豫地發揮助人的功能,這不就是尋聲救苦的菩薩嗎?

  柳暗花明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陳先生是一位小生意人,年輕時原本住在宜蘭,後來因為生意不好,便想在花蓮從頭做起。

  初到花蓮時,由於他會做面龜,當時正值花蓮建醮。他心想:建醮時,面龜的生意應該會很好。沒想到,當時家家戶戶都自己做面龜,他辛辛苦苦做的面龜都銷不出去,最後不得已,他只好將面龜蒸熱、準備賣給原住民。

  他用腳踏車載到山上去賣,原住民間他多少錢一個?他將原本一個兩塊錢的東西降價求售,五毛錢一個;但是原住民還嫌貴、賣不出去,只好又全數載回家。

  回到家,他對太太說:「我們的運氣真是太差了!賠錢賣還沒人要,丟了又可惜。」

  太太建議他不妨抓小豬回來飼養,他卻說:「人在走霉運時,抓來的小豬也養不大。」

  後來,他因為精神壓力而造成胃出血,向人借錢住院。

  我們經別人介紹發現這個個案後,馬上和當地幾位人士,一同協助他住院開刀,出院之後,我們還繼續資助他的生活及醫療費用。

  幾個月之後,他恢復健康就來告訴我:「師父,您可以停止資助我了,我現在做米苔目、粉條的小生意,每天用腳踏車載往鄉下收割稻子的地方賣。」

  當時他深深體悟到,由於功德會的幫忙,使他能健康正常的生活,他發願好好地做生意,有朝一日,一定要報答功德會,由於這個心念支持著他再次站起來。

  他從腳踏車開始,逐漸變成攤販,進而租店做生意,現在,他已經是擁有兩家西餅店的老闆。

  民國七十二年醫院動土時,也正是他的店開業的時候。他將開業三天的所得,全數捐給慈濟,響應建院。

  他體悟到醫院對花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經過一番生意上的潦倒之後,他更深深體會到「貧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他希望有一天也能救濟別人。如今,他已經由會員成為委員了。

  他告訴我:「師父有這麼重的擔子要挑,而我只有一個家業擔子,和師父比起來,我哪裡會有什麼困難呢?現在我只要遇到困難,就會趕快念觀世音菩薩,想想師父的精神;這樣,我就有力量再站起來。」

  心靈的畫師

  心念常保清明,展現於週遭的環境就會既美且善。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尊者,他的哥哥雖然富甲全印度,但是慳貪無比,捨不得佈施助人。

  有一天,目犍連尊者觀察因緣成熟了,就到哥哥家去,他深深瞭解自己兄長的個性,希望能擁有更多的財產,因此他就以佛陀的教法來勸導他。

  他對哥哥說:「佛陀說過,人在一生中能有財富,必定是過去種了福田,才能得福果。你這輩子這麼有錢,是因為過去生中曾經造福啊!但是你知道嗎?你現在有這些福,如果不繼續去做,就有如農夫收成後,就不再繼續播種,如此下去,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啊!」

  他的哥哥聽了很惶恐,心想:如果真的這樣,有一天我把福享受完了,那我就一無所有了。於是,他就問目犍連尊者:「那我應該如何做,才能繼續富有呢?」

  目犍連尊者就教他致富之道,唯有積極去造福。

  哥哥又問:「福要怎麼造呢?」

  他答道:「你如能佈施貧困,就會像種子播下田地一樣,明年又會加倍收成。」

  哥哥一聽,心想:既然佈施就可以富有,那我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就去打開倉庫,把所有的東西拿出來佈施。

  但是每次佈施後,他就坐著等待要加倍回收。他那種期待回收的心理,比佈施的心念還要強,所以他佈施得很煩惱!

  目犍連尊者知道後,又趕快去看他,並說:「哥哥,我從村頭那邊過來時,就一直聽到村人在讚歎你,說你是好人。」

  哥哥聽了,不好意思說他已經做得很煩惱了,真怕有一天會山窮水盡。

  目犍連尊者接著說:「哥哥,你坐下來,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去看看。」

  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帶哥哥上天堂;到了天堂,目犍連問哥哥說:「這裡的建築漂亮嗎?」

  哥哥回道:「天堂的建築物,人間難比。」

  「那你覺得哪一棟房子最漂亮呢?」

  哥哥指著一棟尚未完成的建築物。

  目犍連尊者便請哥哥去問這棟房子的主人是誰?

  一群年輕的天女,很有禮貌地接待他進去。

  他就問道:「這房子是誰的?你們在等誰呢?」

  這些天女回答:「我們的主人是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的哥哥。他正在人間修福佈施,未來會來這個地方當我們的主人,由我們服侍他。」

  他聽了非常高興,心想:那不就是我嗎?

  他出來後,歡喜地向目犍連尊者道謝說:「弟弟,謝謝你給我機會,讓我在人間造福。原來我的果報是在這裡……。」

  目犍連尊者說:「來,我再帶你到另外一個地方看看。」

  他們來到一個非常淒涼的地方,所看到的景像非常殘酷,有滾沸的大油鍋,也有燒紅的銅柱,有男有女,有人下油鍋、有人抱著燒紅的銅柱……,到處一片哀號慘叫聲,景象非常恐怖。

  他看了很害怕,趕快跑近目犍連尊者的身邊說:「你趕快救救我,我不要到那個地方。」

  目犍連尊者牽著他的手說:「你不要害怕,怕的是你起了後悔的心,你現在在人間做好事,心中如有一念之貪,或做了好事有後悔的心,或賺錢不擇手段,將來就會墮落此地,不過你放心吧!你過去的貪念已在造福人群中解開了;只要你不再造業,將來就不會到這裡來。」

  他如夢初醒地對弟弟說:「原來人生善惡殊途,同樣一顆心,發一個善就上天堂,有一念惡就下地獄。我一定會依照佛陀的教化,隨分隨力,抱著長久心來佈施。」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春之卷
第3頁:夏之卷 第4頁:秋之卷
第5頁:冬之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