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世紀末警鐘〈宣化上人語錄〉 宣化上人主講

世紀末警鐘〈宣化上人語錄〉 宣化上人主講

081 - 100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81.
  
  修行修什麼?修行就是把我們的妄想修沒有了,慾念修沒有了,這就是有功夫了。
  
  82.
  
  人為什麼有憂愁恐懼?就是因為人有愛慾,所以才有憂愁恐懼;若把這愛慾斷了,就沒有什麼憂愁恐懼了。
  
  83.
  
  男女相愛,究竟有什麼意思呢?相貌生得再好,都是革囊眾穢,裏邊裝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淨,眼睛有眼眵出來,耳朵有耳垢,鼻子又有鼻涕,口又有口水,大小便等。你說這究竟哪個是乾淨的呢?
  
  84.
  
  假如你不修行,就是釋迦牟尼佛作你的師父也沒有用!
  
  85.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要一見到人,就看別人的不對。你儘找別人麻煩,是自己苦未了,苦根未斷盡。
  
  86.
  
  財欲令人顛倒;色欲也令人顛倒;名欲也令人顛倒;食欲也令人顛倒;睡欲也令人顛倒;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可是我們人人都把這個根紮得深深的。這個善根,他不往深的紮,財色名食睡這五種根,他往地裏頭紮,啊!紮了覺得還不夠深,還往地裏頭紮。
  
  87.
  
  世界為什麼會毀滅?因為人們的善念少、惡念多的緣故。一念為善,天地增加正氣;一念為惡,天地增加戾氣。要轉戾氣為祥和。
  
  88.
  
  修行要處處本著道德,以不妨礙道德為根本戒條。
  
  89.
  
  誰對自己不慈悲,或不講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識。能「逆來順受」,對橫逆能處之泰然,才見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因別人一句話就動了。你要修得「不動」,能忍人所所不能忍,這才是真功夫,否則還須從頭練起。
  
  90.
  
  修道的人,好像水一樣,有謙卑心,不爭功,不貪德;好的給人家,壞的自己留著。
  
  91.
  
  人為什麼做人?就因為有愛,才到這五濁惡世來。若愛減輕了,就會生到其他世界中,如極樂世界或琉璃世界,或其他世界。古人說:「愛不重不生娑婆,業不空不生極樂。」
  
  92.
  
  精進是身精進、心精進。身精進要誦經、禮懺、坐禪、持咒,要用身體來修行。心精進就是念茲在茲,時時刻刻都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晝也精進,夜也精進,時時刻刻向前努力,不懶惰。時時刻刻念茲在茲的修行,向前勇猛精進、晝也精進,夜也精進,晝夜恆精進。我們修行,精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不精進。你要不精進了,就不會成佛;要想成佛,就要精進。
  
  93.
  
  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個監獄,只是你不瞭解。
  
  94.
  
  觀世音菩薩是看裏邊,你是看外邊。觀世音菩薩是看自性;他的自性和每位眾生都有電波。哪個眾生在打什麼妄想,他都知道。
  
  95.
  
  人持戒,就是清淨自性,將自性黑暗一掃而空。
  
  96.
  
  用功,是不怕苦,不怕難,不怕疲倦,才會有成就。
  
  97.
  
  原子彈、氫氣彈、死光,它們的母親是誰?就是貪瞋癡。所以我們若把貪瞋癡息滅了,原子彈也不響了,氫氣彈也不炸了,死光也沒有用了。
  
  98.
  
  修行要天天保持像個秤似的,平衡下來,怎麼叫平衡下來呢?平衡就時時都要平平靜靜的,自性一點波浪也沒有,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99.
  
  修道人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不要像世俗人,什麼都要多。
  
  100.
  
  想了生死,應該把生死二字掛在眉梢上,睜眼看見生死問題,閉眼不忘生死問題,要念茲在茲用功修行,才能了生死。
【書籍目錄】
第1頁:001 - 020 第2頁:021 - 040
第3頁:041 - 060 第4頁:061 - 080
第5頁:081 - 100 第6頁:101 - 120
第7頁:121 - 140 第8頁:141 - 160
第9頁:161 - 180 第10頁:181 - 200
第11頁:201 - 220 第12頁:221 - 240
第13頁:241 - 260 第14頁:261 - 280
第15頁:281 - 300 第16頁:301 - 320
第17頁:321 - 340 第18頁:341 - 360
第19頁:361 - 380 第20頁:381 - 400
第21頁:401 - 420 第22頁:421 - 440
第23頁:441 - 460 第24頁:461 - 480
第25頁:481 - 500 第26頁:501 - 520
第27頁:521 - 540 第28頁:541 - 560
第29頁:561 - 580 第30頁:581 - 600
第31頁:601 - 620 第32頁:621 - 640
第33頁:641 - 660 第34頁:661 - 680
第35頁:681 - 700 第36頁:701 - 720
第37頁:721 - 740 第38頁:741 - 760
第39頁:761 - 780 第40頁:781 - 808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