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伽經概說 印海法師著

楞伽經概說 印海法師著

五、本經之組織及其大意

[日期:2011-01-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印海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五、本經之組織及其大意

在前文,「本經之特色」中曾說到,很多古今研讀、講說或作疏之大德們皆以本經「雜亂無序」,前後文義不連貫;但根據印順導師鑽研本經後,確認本經是有次第可循。並非是一部「雜記」,而是一部大乘佛法之綱領要目。這是他的特殊看法,並有清新而精審明確的科判表。他是本於研讀三藏必須明瞭三藏意義,經文的結構而作此說。他常說:「修多羅是次第所顯,毘奈耶是因緣所顯,阿毗達摩是分別所顯」。所以「研讀佛經必依章段次第,否則視為雜亂無章,不易深入經義」。

他將《楞伽經》正宗分為二大段:第一大段由大慧總問,經佛陀略答而直接指示「佛心」所在,此即是經前一百八句問答。簡單說,此為「總問略答直示佛心」共為一門〈或稱為第一章〉。第二大段稱為「隨問廣答漸入自心」,也是由大慧隨問,經佛陀廣答而漸漸進入眾生自心。此中共分四門〈或廣分為十九章〉

第一門為「入勝解行地」〈從第二章至第七章〉,這是講地前菩薩對佛法要有徹底的認識,也就是要「成就勝解」,對佛法要善辨中道,瞭解深密義理。在善辨中道中,佛陀開示了諸法性、相之理,要菩薩能深知心、意、意識及諸法自性,乃至二種無我,同時要遠離凡夫、外道之有、無、一、異、常、斷之增、減二邊妄執。菩薩至此才能體會到性空非實,藏心無我等佛法中的深密之境界。若約地前菩薩階位說,相當於十住〈包括十信〉、十行、十迴向之三賢位及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位,或者說與唯識宗「資糧位」及「加行位」相似。地前菩薩應該對諸法有深刻的殊勝的察知。也可說到了見道位之邊緣,即普通說是將要開悟、見性了。

第二門是證「入有心量地」〈從第八章至第十二章〉,相當於唯識宗之「通達位」及「修道位」前分。從初地至七地,證悟一切唯心所現,但此時還是有相有功用地,所以稱為「有心量地」。又可分為「能入之道」及「所入之地」。「能入之道」者,菩薩必須正觀緣起、善解果智及遠離一切妄想。在正觀緣起中,應該了解到心量離言,幻性唯心及一切語言、文字之虛假,這是菩薩開悟必經的過程,如此才能遠離妄想之執見。「所入之地」即是指菩薩所證自覺聖智。此中包括了七個層次:初地以後的菩薩具足了第一「自覺聖智」。然後,就能獲第二「得意生身」,能於一百世界中化身說法度生,從此證入第三無間〈禪定〉解脫,第四悟佛知見、第五等佛法身,第六證本位法而,第七不住二邊,並且兼通「宗通與說通」了。這些在經文中皆有詳盡的敘述。

第三門是「無所有地」〈從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相當於唯識宗之「修道位」中間一分,屬於菩薩第八不動地及第九善慧地階位。此中二大菩薩已超越小乘法,而為大乘不共法了。所以不但了解到一切唯心所現,而且能使心地寂滅不生,無相無功用,獲得身心轉依。此中也分「能入道」及「所入地」。在「能入道」境界中,經中說:八地菩薩至此能做到「境空心寂」,外不被境界所惑,內不被煩惱所染,故稱不動,這時才能真正做到捨妄識、依聖智了。至於「所入地」中,八、九地菩薩獲得身心轉依,所謂「轉生死身」、「解相續識」,超越二乘,直趨薩婆若海,「自覺法性」,以菩薩自覺智慧對諸法能夠確知「非有、無」,「離能、所」,得根本無分別智,得覺法自成身,最後做到「善通教理」,一切言說、思慮而迥異世間戲論。

第四門是「入最勝地」〈此中從十七章到二十章〉。相當於唯識宗之第十法雲地及佛地,為五位中之修道位後分及究竟位之全分。此中有「圓示二果」,即菩薩到了佛果,除我執、斷煩惱障,可以獲得涅槃果;除法執,斷所知障,證入菩提果,亦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斷煩惱障,以慈悲心度一切眾生,得解脫德;斷所知障,以法空慧得般若,以菩提心成法身德。如此,佛果崇高境界,依一般大乘經論所說,都以四種清淨而攝盡。四種清淨:自性清淨、生此道清淨、離垢清淨、得此道清淨。雖然印度之唯識、中觀二宗皆無此說,但後期大乘很重視此說。此自性清淨攝於如來藏中。以唯識中說,應攝入圓成實中。真常唯心大乘基於無常生滅,不能建立流轉,故建立如來藏心。如此,第一、才能安立業果前後之連繫。第二、才能使記憶存在而不忘失。所以經文中說:「如來藏藏識心」。又如說:「略有三種識──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又說:「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自性無垢,畢竟清淨」。

此上說如來藏、說真識、說自性無垢,皆是就「自性清淨」而說。

如何轉識依智,而「生此道清淨」,必須明白佛說五法道理,才能生定、發慧。以五法為本,而有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離垢清淨」,經文中,佛以恆河之沙,譬喻佛之法身有七種功德:一、佛受惱無瞋念德,二、法身終不壞滅德,三、如來光明無量德,四、如來恆住自性德,五、法身智慧不增不減德,六、如來以大悲心,苦迫不捨德,七、如來有隨順涅槃德。佛以此說明法身平等、常住之妙理。

「得此道清淨」,大慧以「六波羅蜜滿足,得成正覺」問佛。佛以六「波羅蜜有三種分別: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來說明。佛以「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為大乘菩薩所修,不但超越著相凡夫世間六波羅蜜,也超過二乘出世間,偏空、墮於攝取涅槃。菩薩所修六度法門,以「離妄為本」,離於前七識妄想分別,方能契合第八真常妙心,真心獨現,即至佛果彼岸。

入最勝地最後一段經文是「會歸一乘」〈第二十章〉,此中有「開跡顯本」及「植因向果」二節。佛說法雖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但最後皆會歸於一乘不共法。換言之,希望人人皆得成佛。正如《法華經》〈方便品〉中說:「世尊法久後,要得顯真實」。佛最初說法是「為實施權」,最後畢竟「會權歸實」。經文中,大慧對佛陀所說,覺得義多隱密,不易了達,故又舉出八個問題,請求開示。如問說:一問阿羅漢授記之事。二問佛亦說「一切眾生法」,不至涅槃。三問何故如來從初至成佛乃至涅槃,於中未說一字,亦無所答。四問何故如來法身寂然常住。五問何故說心、意、意識「剎那展轉壞相」?六問佛既說法身不可見,何故有「金剛力士常隨侍衛」?七問如來說生死本際不可知?八問佛已離一切過,為何遭受世間災難?

佛在答覆大慧八個問題時,並未依其次序而答,前後次第不同,但一一答覆卻使大慧非常滿意而稱心。表示了佛陀的智慧深邃難測!

佛在最後「植因向果」一段經文中,詳說食肉與殺生之過咎,目的是為了度化楞伽會上夜叉、鬼王等食肉眾生。大慧啟問,實為憐愍彼等及末世眾生,要少造殺業。

佛以十五種理由,詳說不應食肉的原因。十五種原因,其要點不出三方面:一、就衛生說,諸肉不淨,易感疾病。二、就功利說,修行、念咒不成。三、就道德說,害大悲心種,違反大乘菩薩精神。所以經中結論說「得生梵志〈婆羅門〉種,及諸修行處」,「智慧富貴家,斯由不食肉」。

這是不食肉的善因所獲得的安樂果報,佛以此來結束愣伽山中盛大圓滿的法會。

註:此節文參考印順導師《華雨集》、《楞伽經親聞記》及《鈴木大拙全集》卷五之《楞伽經》及法藏之《入楞伽經心玄義》。

【書籍目錄】
第1頁:一、本經的異譯 第2頁:二、四卷楞伽與禪宗之關係
第3頁:三、本經的特色 第4頁:四、本經之內容
第5頁:五、本經之組織及其大意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