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 黃智海居士講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 黃智海居士講述

正宗分

[日期:2010-12-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黃智海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正宗分:

【正宗的「正」字:是主腦同了正文兩種的意思;「宗」字:是宗旨的意思,就是說這部經的主意。從下邊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一句起,一直到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一句止,都是正宗分。】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

【解】十方: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南方、東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須彌山,是各種山裏頭最高最大一座山。須彌:是梵語;翻譚中國文,是妙高兩個字。

【釋】在韋提希求佛的時候,佛就在兩眉中間放出光來。【佛的放光,在佛的兩眉中間,有一根白的毫毛,像雪一樣的白,有一丈五尺長。這一根白毫,是八角式的,周圍五寸,中間是空的,會向右邊旋轉的。像一支琉璃筒,就在這個白毫裏頭,發出光來的。凡是放光,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放那一處光,就利益那一類的眾生。眉間放光,是利益大乘根機的。要曉得詳細,可以請一本朝暮課誦白話解釋來看看,在爾時世尊,從肉髻中,兩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大乘:是修成菩薩成佛的人。】

光的顏色,是像黃金一樣的,周遍照到十方無窮無盡的世界。沒有多少時候,光就收回轉來,停住在佛的頭頂上面。變化成功了一座黃金的臺;像須彌山那樣的,又高大,又莊嚴。【須彌山,是金、銀、琉璃、玻璃四種寶貝合成功的。不像我們現在所看見的山,都是泥土同了石合成功的。莊嚴:有裝飾的意思;不過用莊嚴兩個字,是裝飾得很莊重嚴正的,不是輕佻浮動的,是把功德來裝飾的。不是用物品來裝飾的,所以叫莊嚴,不叫裝飾。○琉璃,是一種青色的寶石。玻璃,是有些像水晶那樣的一種寶貝。不是我們現在所用的玻璃。】須彌山;是在大海裏頭的,露出在水面上,有八萬由旬;在水底下,也有八萬由旬。【每一由旬:有四十里。若是要曉得須彌山的詳細情形,可以查看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一節底下,有詳細解釋的。

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

【解】淨:是清淨。「妙」字:是有又奇、又好兩種意思。「於」字:同了在字差不多的意思。

【釋】十方一切的佛,所住的、所教化的,又清淨、又奇妙的國土。【國土:有清淨垢穢的分別。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現在正是末法的時代,釋迦牟尼佛已經示現了涅槃,彌勒佛還沒有出世,現在這個娑婆世界,是沒有佛的世界了,所以已經成了穢土了。】都在佛頂上的光所化成的金臺裏頭,顯現出來。

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解】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種寶。硨磲:有些像白玉,有一條一條的紋路,像車輪的渠,【渠:本來是小溝;因為車輪在地上滾過,那樣的印子,像溝渠一樣的。】所以叫硨磲。赤珠:是紅色的珠。瑪瑙:也是一種寶,形狀顏色,都有些像馬的腦子,所以叫瑪瑙。四個復字,同了前邊我等不宜復住於此的復字一樣的。純字:是完全不夾雜的意思。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層天;也叫他化自在天。「嚴」字:是莊嚴清淨的意思。「顯」字:是顯明沒有垢穢,只有清白的意思。

【釋】十方一切佛的清淨奇妙國土,雖然各各不同,但是大半都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種寶貝合成的。還有一種國土,都是青、黃、赤、白各種顏色的蓮華合成的。還有一種國土,又莊嚴、又華美,像自在天上天王的宮殿一樣的。再有一種國土,像玻璃鏡那樣明亮的。這樣種種的十方國土,都在佛頂所放的光裏頭現出來。多到無窮無盡,不可以拿數目來計算的。十方諸佛的國土,都是非常的莊嚴清淨,好看得很的,這是佛顯現出來的清淨奇妙境界,給韋提希看的。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惟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解】阿彌陀佛所的一個「所」字,就是阿彌陀佛住的地方。一個人把心定住了後,就可以沒有什麼想念的;但是在心沒有定住的前,想念是很多的,這就叫思惟。離開妄想、邪念,叫正。【妄想,就是亂念頭。】妄想、邪念都停止了,把這個心完全安放在佛法上,叫正受。

【釋】韋提希見到了佛所放的光裏頭,有許多佛住的國土;雖然各有不同的清淨奇妙,但是韋提希有他自己的願心。所以向佛說道:世尊!這各種的佛土,雖然也都是很清淨的,沒有一處不好的。世尊既然教我看這各種清淨世界,是世尊的慈悲,要我自己揀選。我就喜歡生到只有樂、沒有苦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住的那裏去。我但願佛教我定住了心的想念,教我把這個心完全安住在佛法上,沒有一些些散亂的心,想念到別處去。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

【解】「微」字,是少同了小兩種意思。微笑,恰巧同了大笑狂笑相反的。一一光,是一道一道的光。

【釋】佛不是隨便笑的,一定要合了佛的願心,纔向人露出一些笑來。佛聽到了韋提希不願意住在這個惡濁世界,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求佛教他往生西方的修法。正合了佛勸化眾生,救度眾生的大慈悲心。所以佛立刻就向韋提希微微的笑,這是佛表現稱讚獎勵韋提希的意思。一面徙口裏頭放出五色的光來。【佛從口裏頭放光,是利益小乘的,因為佛眼看出頻婆娑羅王,是小乘的根機,所以從口裏頭放出利益小乘的光來照他。】不過上邊是韋提希請求佛的,怎麼佛放光不照韋提希,倒反照到頻婆娑羅王的頂上呢?這是佛有兩種意思的:一種是佛要使得王見到了佛光,可以加添王歸向佛道的心,可以明白王位是虛假的,不能夠了脫生死,將來還是免不了要死的。所以王一經佛光照過,就會成阿那含。【成阿那含,下一段釋裏頭,就會講明白的】;還有一種意思,是要使得韋提希看見佛光照在國王的頂上,就解除了種種憂愁煩惱。他自己信仰佛法的心,更加增進,更加深切的修。將來自然會償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的。

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解】大王,就是頻婆娑羅。「障」字:是阻礙遮隔的意思。阿那含,是聲聞四果裏頭的第三果。

【釋】在佛放光的時候,國王頻婆娑羅,雖然仍舊被阿闍世關禁在七重深的房裏頭,但是國王不起煩惱心。他的心是很安定的,他的眼是很明亮的,所以沒有什麼阻隔的。所以離開佛住的耆闍崛山,雖然很遠,七重房的牆壁,雖然很厚,都不能夠阻隔他的視線。【視線,是眼睛一直看出來的一道光線。】還是能夠清清楚楚,見到佛的。國王一見到佛,就把自己的頭面,碰在地上,向佛頂禮。他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增加長進了很多的佛道,頓時就成了阿那含果了。阿那含果,是修小乘聲聞法四果裏頭第三果。四果: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修成了這四種果的人,就叫聲聞。【聲聞:是修小乘苦集滅道四諦法的。四諦,在後邊第十五觀裏頭,有詳細解釋的。】阿那含,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不來兩個字。就是不再到這個有生死的世界上來了,就不會再在這個世界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了。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解】「不」字:同了否字一樣的意思,並且也讀做否字音。【下邊還有應該用否字的地方,也寫成不字的,就不再註解了。】「繫」字:有接連同了縛住兩種意思;繫念:就是把這個心想,定在一處,不想到他處去;接連的想,不斷的想,像縛住在一處的樣子。「諦」字:是詳細切實的意思。

【釋】佛看見頻婆娑羅王,已經成了阿那含。又想起了韋提希,情願生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就向韋提希說道:你現在曉得麼?阿彌陀佛離開這裏王舍城,並不遠的。你應該常常接連不斷的想念阿彌陀佛。還要詳詳細細、切切實實的觀想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在極樂國的人,都是修成了淨業的。【什麼叫淨業呢?凡是所轉的念頭,所做的事情,不論善的惡的,都叫做業。轉善念頭,做善事情,叫善業。轉惡念頭,做惡事情,叫惡業。淨業:是清淨的業;就是修佛道,怎樣的修法,就是修下邊所說的三種福。】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解】這個「為」字,也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位字音的。【下邊再有同這個為字一樣解釋的,就不再註解了。】「廣」字:是大同了多兩種意思。譬:就是譬喻。未來世,是把沒有來的一世十世、百千萬億世,都包括在裏頭了。在生死裏頭,迷迷惑惑,轉來轉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覺得苦惱,不曉得修佛法的俗人,叫凡夫。

【釋】我現在為了你,詳詳細細說種種的譬喻。不但是你可以明白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樂處,也可以使得沒有來的一世、十世、百千萬億世,所有十方世界上的一切凡夫,有願心修淨業的人,都能夠生到西方極樂國土去。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解】彼字;是那個的意思。長字;要在左角上邊加一圈,讀掌字音,就是尊長同了有道德的人的意思。

【釋】凡是要生到西方極樂國土去的人,應該要修三種福。第一種福,是孝養父母:說到一個孝字,那就多得很哩!敬重父母、親愛父母、事事要依順父母,不可以有一些些違背父母,不可以使得父母有憂愁不快活的心思、不可以做不應該做的事情、學習下流,使得父母受人吐罵。好的食品讓父母吃,好的衣服讓父母穿。時時刻刻,都應該記念父母生我、養我、教我的大恩大德。父母有病,應該求醫診治,親自煎湯餵藥。父母死後,殮葬一切,【人死了,把新的衣服穿好了,放進棺材裏頭去,叫殮。】要盡我的心,盡我的力,還要念佛誦經,超度祭祀,使得父母能夠往生西方。這是孝父母最大、最要緊的一件事情。做兒子的,應該要做孝養父母的事情多得很,那裏說得完呢!現在世界上,曉得孝養父母的人,很不多了,所以我嚕嚕囌囌說了許多話。想借這個機會,勸勸現在做兒子的人。(我做過一篇勸孝白話文的,說來還覺得詳細,倘然有人要看,我可以奉送的。)奉:是供奉。事:是服侍。師長有世間的師長,【是俗人的師長,教弟子讀誦詩書,修行仁義的。】有出世的師長。【是學佛法的師長。】

慈心:是大慈悲心,也就是佛的心。修行人要有慈悲心,不可以殺有生命的東西,這是不論在家人、出家人、小乘人、大乘人都要戒的。殺生是最重的惡業。同了佛的大慈悲,大相反的。一個人活的時候,專門殺害生命,到死的時候,還會往生淨土麼?天下決沒有這種道理的。十善業,是不犯十惡,【十惡,在前邊五濁惡世底下,已經詳細解釋過的。】就是十善。修:就是禁戒不犯的意思。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解】受:是領受在心裏頭的意思。「持」字:是常常記住不忘掉,像把手來捏住的意思。三歸的「歸」字:同了皈依的皈字一樣的,是從邪的一邊,反過來歸向到正的一邊去。三歸: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具足:是完全的意思。威儀:是說行、【是走路。】住、【是停住不動。】坐、臥,【是睡,】都有威嚴。【威嚴:是鄭重不輕浮的意思;使得人看見了,生恭敬的心,不是使得人看見了,生懼怕的心。】「儀」字:是禮節、面貌、身體,都有正當合法的樣子。犯字:是違背的意思,就是不合法則。

【釋】第二福,是要領受記得三種皈依。第一、是皈依佛:倘然本來已經歸依了邪的外道神鬼,就應該要反過來,歸依正的佛菩薩。第二、是歸依法:倘然已經歸依了邪的魔法,就應該要反過來,歸依正的佛法。第三、是歸依僧:倘然已經歸依了修邪術的人,【術:就是法術。】就應該要反過來,歸依出家修佛法的正僧。能夠歸依佛法僧的人,都可以跳出三惡道,同了三界裏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苦。【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無量諸天大眾俱一句底下,有詳細註解的。】還要守種種的戒法。

在家修行的人,不論男女,都應該要守五戒。【就是殺、盜、淫、妄語、飲酒。】出家的比丘,應該要守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應該要守五百戒。既經做了修行人,應該要有修行人的樣子,要守修行人的規矩,無論行住坐臥,都要端端正正,有些威嚴。使得大家看見了,生恭敬的心,若是顯出了一些些輕浮的舉動來,就違犯了威嚴儀式了。要求生到淨土去的,都要處處留心,時時注意的。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解】菩提:是梵語,完全說起來,是菩提薩埵四個字;翻譯中國文是覺悟的意思,【覺:就是不迷;悟:就是醒悟。】也可以翻譯做一個道字的。「因」字:是種子的意思;下了什麼種,就結什麼果,所以叫因果。大乘,是指講大乘佛法的經;聲聞緣覺是小乘,佛菩薩是大乘。【緣覺,是修十二因緣法修成的。在這裏沒有什麼大關係,解釋起來很煩的,所以不講了。若是要曉得清楚,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皆是大阿羅漢一句底下,講得很明白的。】勸進:是勸導旁人上進的意思。行者:就是修行人。

【釋】第三福,發菩提心:是發道心,就是要發成佛的大心。【大心:是放大心量,不求成緣覺聲聞的心,求成佛成菩薩的心。】發心大,成功也大,所以要發大心。還要深切相信,種什麼因,一定會結什麼果。譬如種了豆下去,一定是結豆的,決不會結穀的;種了穀下去,一定是結穀的,決不會結豆的。所以種了成佛成菩薩的因,一定就會成佛成菩薩,決不會成聲聞緣覺的;種了聲聞緣覺的因,一定只能夠成聲聞緣覺,決不會成菩薩的。所以因果一定不可以不信,並且不可以不深信切信的。還要應該讀【看了書出聲的念,叫讀。】誦【不看書,或是雖然看書的,但是不出聲的念,叫誦。】大乘的經典,不可以讀誦小乘的經典。「乘」字:本來就是車;大乘:是大車,可以多裝東西的。譬如佛菩薩能夠勸度無量的眾生。小乘,是小車,不能夠多裝東西的,譬如聲聞緣覺,只能夠度自己免生死的苦,不能夠普遍的度一切眾生的。

從第一福、孝養父母起,一直到第三福、讀誦大乘,十一種修法,都是利益修行人自己的。這末一句,勸向來不修行的人,進步做修行佛法的人,纔是利益旁人的事情。要修淨業,一定要做利益旁人的事情的,這是一件很要緊的事情。像上邊所說的三種福,就叫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解】三世,就是已經過去的一世、還沒有來的一世、同了現在的一世。正因:是修成功淨業正當的原因,就是修成淨業正當的種子。

【釋】上邊三種福的話,本來就是佛親口說的。這裏又向韋提希問一句,你現在曉得了麼?佛只怕韋提希同了後世的修行人,不很注意,所以又重說一遍。這三種業,【三業,就是前邊所說的三福。】就是在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出現的一切諸佛,修淨業的正正當當的種子。佛的勸化修行人,有這樣的懇切,這樣的不怕煩瑣,真是我們的大慈悲父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解】「諦」字:有切實、詳細兩種的意思。菩字、是好的意思。兩個「為」字,都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位字音;下一個「為」字:是被字的意思,就是被煩惱賊所害的眾生。煩惱能夠傷害慧命的,【凡俗人的命,是年歲、壽命;修行人的命,是智慧,所以叫慧命。】所以煩惱叫做賊。

【釋】前邊的一段,是佛向韋提希一個人說的話。這裏又加上一個阿難,是因為將來阿難要編集這部經的。所以要阿難格外的靜心仔細的聽,將來編起來,可以不會錯誤,這是佛為了後世的修行人,可以勿走錯路的大慈悲心。所以矚咐阿難韋提希二人道:你們要切實詳細的聽,【連說兩個諦聽,也是鄭重的意思,要聽的人格外的注意。】聽了還要好好的想念,牢牢的記住。佛現在為了將來的世界上,被煩惱賊所傷害,不能夠跳出這五濁惡世的一切眾生,詳詳細細的說清淨的善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

【解】善:是好的意思。「哉」字:是虛字,有些稱讚的意思在裏頭的。此事,是這一件事情,就是問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事情。「宣」字:是宣佈出來的意思。

【釋】凡是佛稱讚人都是用善哉兩個字的。佛因為韋提希願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稱讚他。前邊佛所說的修三福,不過說了一個大略,沒有詳細的說,所以要韋提希再問問明白。阿難是專門把佛所說的佛法,編集成功佛經的,所以特地鄭重囑咐阿難說:你應該領受記住我所說的話,到各處去為許多許多的眾生,宣傳講演;並且還要編成經典,可以使得後世後後世的眾生永遠流傳下去,使得大家都曉得,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

【解】這個「觀」字,同了經題裏頭的觀字一樣的。

【釋】佛現在教韋提希,同了未來世界所有的一切眾生,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種種奇妙的景象。

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解】應時:是立刻的意思。無生法忍,是一種修行功夫的名目。沒有生也沒有滅,叫無生,實在就是真實的理性;智慧證到了真實的理性,叫無生。「忍」字:是安住的意思,就是把智慧安住在真實的理性上邊。

【釋】韋提希是一個凡夫,只有肉眼,【眼有五種:凡夫的眼,叫肉眼。天上人的眼,叫天眼。聲聞緣覺的眼,叫慧眼。菩薩的眼,叫法眼。佛的眼,叫佛眼。】怎麼能夠看得到西方極樂世界呢?這是因為佛用了佛力來幫了韋提希,韋提希靠托了佛力的緣故,所以能夠見到西方清淨國土。像拿了明亮的鏡,自己看見自己的面像一樣。能夠看到那邊國土裏頭種種極奇妙的快樂事情,因為心裏頭歡喜的緣故,所以立刻就得到了無生法忍。要曉得眾生都因為種種的煩惱太多了,所以現出這種生滅的形相來的,講到真實的理性,那裏有什麼生,那裏有什麼滅。得到無生忍的人,心裏頭很安閒舒服,沒有一些些的煩惱發生出來;所以就永遠不會被外面的境界所迷惑搖動,使得他再墮落下去的。【無生忍,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首,佛法大意裏頭也講過的。】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末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解】「羸」字:讀做累字音,是疲軟的意思。「劣」字:讀做立字音,是衰弱的意思。凡夫,是娑婆世界上的俗人。方便:是使得旁人得到利益,沒有為難;異方便:是特別奇異的方便。

【釋】佛囑咐韋提希說:「你是凡夫,心裏頭的想念,是疲軟的,【就是沒有能力,沒有智慧。】是衰弱的,沒有力量的。並且你只有肉眼,沒有天眼的,【有了天眼,就不論遠、近、內、外、日、夜、都能夠看得到,沒有阻礙了。】不能夠看到遠地方的。本來你看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佛因為要你修淨業,將來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用了特別的方便法門,使得你能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景象。」【勝妙,是特別的好。】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解】滅:是滅度;就是滅除生死,沒有生生死死的苦了。五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犯罪枷鎖苦的一種說法;【犯了罪,要把枷套在頭頸裏頭,或是鎖住了兩手兩足。】還有一種說法: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道的苦。【天道雖然是樂的,但是天福享完了,仍舊要墮落到惡道去的,所以也算是苦。】云何:同了如何一樣的,也是怎麼樣的意思。

【釋】韋提希聽到佛說完了話,就向佛說道:「世尊,像我現在依靠了佛力的緣故,能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若是將來佛滅度後,沒有佛力可以依靠,這個世界上的眾生,又都是犯五濁、十惡種種不善的,沒有善行的人,被此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種苦道所逼迫,那裏還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呢?」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解】專心:是把心思專門用在一處,不夾雜別種想念在裏頭。盲:是瞎眼,生下地來眼睛已經瞎了的,叫生盲。「沒」字:是落下去的意思。

【釋】佛因為韋提希問,若是佛滅度後,沒有了佛力的幫助,怎麼能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佛就教他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說道:「要看極樂世界,應該要一心一意,把念頭歸在一處,不要想到別處去,要專心想念西方。怎麼樣的想念呢?要曉得凡是用想念功夫的,一切眾生,除了生下地來,就是瞎眼的,那就當然看不到的了。這些有眼睛的人,大家都能夠見到太陽落下去的。」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解】「住」字:是停住不動的意思;堅住:是把自己的心,很堅牢的停住在那裹,一些不放他變動。「懸」字:是掛起來的意思。

【釋】看到太陽要落下去的時候,應該要發起想念的心來了,端端正正面向西方坐定了。看準了太陽落下去的地方,把自己的心,牢住在太陽上看,專心想念這個太陽,不放這個心移動到別處去。那就能夠見到太陽要落下去時候的形狀,像掛在虛空裏頭一面鼓。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解】明了的「了」字:是清楚的意思。

【釋】已經看到了太陽後,要閉眼、開眼都能夠看得明明白白,清情楚楚;這種思想,就是日想。【這個「想」字,實在就是觀字的意思,因為這個觀字,本來就是想的意思。】名目就叫初觀。【初觀就是第一觀,這部觀無量壽佛經,本來也可以叫十六觀經的,因為這部經的正宗,是講十六種觀想法的。這一段講觀日,是十六觀裏頭的第一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解】「次」字:是第二的意思。「澄」字:同了清字一樣的意思;但是有把水濾清的意思在裏頭。

【釋】第二觀,是要觀想水了。一邊想,一邊還是要觀。雖然看到水是很清的,但是也要一心一意,使得兩隻眼、一個心,都覺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沒有一些些分散雜亂的意思。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解】「映」字:是照的意思,徹字:是透的意思;映徹兩個字併攏來講,是照起來透明的意思。琉璃,是一種青色的寶,須彌山的南方,產生遺種寶的。

【釋】已經見到了水,應該要發起觀想水變冰的念頭來了。看見冰是照起來透明的,就要把冰當做琉璃寶那樣的觀想法了。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

【解】金剛,是一種寶,出在金裏頭的。非常的堅固鋒利,可以用來切玉的,這個世界上難得有的。「幢」字:讀做狀字音;是一支很高的木柱,外面用各種的絲或綢來包起來,放在佛的面前,用來指揮眾生,制伏魔鬼的。「擎」字:讀做勤字音,就是擎起來,撐起來的意思。

【釋】看到了冰的透明,就要發起冰像琉璃一樣的觀想。觀想成功了,就能夠看到琉璃地了。【所說的觀想成功,就是教修行人觀想水,使得他的心停住在水上面不散亂,又把水轉成了冰,又把冰轉成了琉璃,又把琉璃轉成了琉璃地。】看見琉璃地,裏裏外外都是很透明的地。地下有金剛寶,同了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種寶貝做成的金幢,把這個琉璃地擎撐起來。

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解】「楞」字:同了稜字一樣的就是角;因為八方的,所姒八個稜角完全的。

【釋】這個金幢,是八角式的,八個角都完全的。一面一面,【因為是八角的,就有八面了,所以說一面一面。】都是百寶裝成的;百寶裏頭的一顆一顆寶珠,都有一千道的光明;放出來的一道一道的光明,又各各有八萬四千種的顏色,都映照在琉璃地上。像有億千個太陽一樣的明亮,【「億」字,有各種的說法。有的說一億是十萬,有的說百萬,有的說是千萬,有的說是萬萬,大概說一億是十萬的多。】不能夠完全看清楚了。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

【解】「廁」字:是軋在裏頭的意思;雜廁:是夾夾雜雜的軋在裏頭。「錯」字:是雜亂的意思;間錯:是同了別種東西雜亂的夾在裏頭。分齊:就是分劑,【「分」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份字音。】是一份一份的意思。

【釋】在琉璃地上,拿黃金來做繩子用的。【我們世界上的黃金,是很堅硬的,怎麼能夠做繩用呢?極樂世界拿黃金來做繩,是因為極樂世界的黃金,是可以要他硬就硬,要他軟就軟的。】拿黃金的繩來隔開道路。橫的、直的、正的、斜的,種種都有。都是用七種寶來分別界限的,一份一份分別得很清楚,一些不雜亂的。這種分別界限的七種寶,又是每一個寶裏頭,都有五百種顏色的光放出來的;這種光,又像華、【「華」字,要在左邊下角加一圈,讀做花字音;意思就是花。在佛經裏頭,凡是花字,都用這個華字的。】又像天上的星同了月的光,掛在虛空裏頭,化成了一座很光明的寶臺。

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解】這幾句,都是說用許多的寶貝,來莊嚴琉璃地的。但是這種寶貝,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成功的,所以這莊嚴兩個字,還是要照用功德來裝飾解釋的。

【釋】還有樓同了閣,都有成千成萬的多。每一座樓、每一座閣,都是百寶合成的。(不像我世界上的樓閣,都是木石磚瓦造成的。)在臺的兩邊,每邊各有種種奇華做成的幢,也有百億的多。還有用絲做的、竹做的、吹的、彈的、種種作樂用的器具,更加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了。像這樣種種的物品,都是莊嚴琉璃地的。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解】八種:就是八方。【八方,是十方除上下兩方。】「鼓」字:是敲的意思;凡是敲打樂器,都可以用一個鼓字的。演說:就是講;不過說字上邊加一個演字,有不但用口來講,還有用手來指點的意思在裏頭。苦、空、無常、無我,在下邊釋裏頭,就會講明白的。

【釋】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方的清風,都是從琉璃地上,種種的光明裏頭吹來的。風吹到了各種樂器上邊,各種樂器,就自然會發出講演苦、空、無常、無我四種佛法的聲音來;大家想想看,樂器會演說佛道的,稀奇不稀奇呢?所說的苦,或是自己尋煩惱,或是受旁人的逼迫,這個世界上的苦,多得很哩!有三苦、八苦、十苦、一百十苦、種種的不同。【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無有眾苦一句底下,講一個苦字,很詳細的。】

最普通的說法,是八種苦。第一、生苦:就是在娘肚裏的時候,同了生出來的時候。第二、老苦:就是到了年紀老的時候,有種種的苦。第三、病苦:就是生病的時候。第四、死苦:一個人到了死的時候,都有種種說不出的苦。第五、愛別離苦:就是很要好的人,常常有不能夠不離開的苦。第六、怨憎會苦:【怨憎,是恨同了厭的意思。】大家有怨仇或是不要好的人,常常要碰到。第七、求不得苦:就是不論要一件什麼東西,或是要做一件什麼事情,偏偏做不到。第八、五蘊熾盛苦:【五蘊,也可以叫五陰;陰字、蘊字,都是遮蓋包藏的意思。】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一個人的身體,同了種種有形相的東西,都可以叫色。受,是一個人所受到的樂的苦的境界。想,是心裏頭常常想的亂念頭。行,是一個亂念頭過去了,一個亂念頭又來了,接連不斷的意思。識,是分別種種東西這樣好,那樣不好的心。】有了這五種蘊,使得一個人迷惑顛倒,生出種種的壞念頭來,就要造惡業,受苦報應了。

空,也很有幾種的說法,最簡單說說:一個人的身體,只要一口氣不來了,身體還有什麼用處,那麼身體不是空的麼?身體已經完全是空的,那麼身體外一切的一切,更加沒有一樣不是空的了。

無常:是沒有長久的意思;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切的法,【在佛法裏頭不論什麼事情,什麼東西,都可以稱法的。】時時刻刻在變的,忽然生了、忽然滅了,都沒有長久的。

無我:是不明白佛法的人,都是認定我這個人的確是有的,有了我,就有旁人的分別,就會造出種種的業來了。要曉得一個人,是地、水、火、風四大合成的;【地,是身體裏頭的骨。水,是身體裏頭的痰、涎、大小便。火,是身體裏頭的熱。風,是身體能夠動。四大,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首一本佛法大意裏頭,有詳細解釋的。】這四大分開了,就人都不像一個人了,還有什麼我?請問這個我在那裏?

修行人能夠觀想,像上邊所說的種種,就是水想。水想,是十六觀裏頭的第二觀。

既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地。

【解】恆字:是常常的意思;照佛法說,食應該有一定的時候,早晨:是天上人食的時候,午時:是佛食的時候,過了午時,佛就不食了,傍晚:是畜生食的時候,夜間:是鬼神食的時候,總共有四種。

【釋】想到上邊所說的水想成功的時候,要使得這一種的觀想,非常的明明了了。不論閉了兩眼,或是開了兩眼,都不可以放這種景象散開了,或是竟然失去了,看不到了。除了午時正在應該食的時候,可以暫時停息。別的時候,就要常常記住這種觀想的情景了。像這樣的觀想,就叫麤

麤的見到極樂國地,還不可說詳細的見到極樂國地哩!【麤音粗。】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解】三昧:是梵語;【就是印度話。】翻譯中國文,是正定兩個字;「正」字:是不偏不邪,「定」字:是不散不亂。

【釋】若是觀想的修行人,已經得到正定功夫的,看起極樂國土來,就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了初觀時,就大不相同了,竟然說也說不盡了,這就叫地想。是十六觀裏頭的第三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解】「捨」字:是放掉的意思;捨身:是把自己的身體放掉的意思。

【釋】佛的慈悲,真是了不得,一邊在教韋提希,一邊又想到未來的眾生。恐怕記佛所說種種佛法的阿難,【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都是阿難在佛說的時候記下了,後來整理好了,就編集成了各種佛經。所以稱他做記佛說法的阿難。】偶然不小心漏記了,或是記錯了,所以佛又叫一聲阿難,是提醒他注意的意思。佛囑咐阿難道:你一定要牢牢記住我所說的話。為了沒有來的一世一世的許多眾生,凡是要脫離苦惱的,你都要為他們詳詳細細的說這觀想的法門。要曉得一個人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都是造了惡業,所以在六道輪迴裏頭,不停的轉來轉去。若是有修行人,能夠觀想到極樂國地,那這個人就可以免除八十億劫長時期的,生生死死的罪了。他捨棄了這一世的身體,到了下一世,一定能夠往生到清淨的佛國去了。可以放心不要有什麼疑惑的。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正觀:是正當的觀想;邪觀:是不正當的觀想。

【釋】修行人若是能夠修像上邊所說的那種觀想,叫做正觀。若是修別種的觀想,叫做邪觀;正觀是應該修的,邪觀是萬萬不可以修的。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

【解】「重」字、「行」字,都要在左邊下角加一圈。「重」字:讀做從字音,是一重一重的意思,也可以說就是一層一層。「行」字:讀做杭字音,是一行一行的意思。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地想已經成功了,又要觀想珍寶所成的寶樹了。寶樹,應該要一株一株詳細的觀想,還要觀想一行一行的寶樹,排列得非常的齊整。一重一重,有七重的多。寶樹上邊的枝、葉、華、果,都是枝對枝、葉對葉、華對華、果對果,齊齊整整,一些不雜亂的。

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

【解】「異」字:是不同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稀奇的意思。

【釋】一株一株的寶樹,都有八千由旬的高。那許多寶樹,都是每一株樹上,七種寶貝的華,同了七種寶貝的葉,沒有一株不是完全有的。若是樹幹是金的,【樹幹,就是樹的身。】那麼所有的枝、葉、華、果,就是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的了。若是樹枝是琉璃的,那末所有的幹、葉、華、果,都是金、銀、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的了。若是樹葉是玻璃的,那末所有的幹、枝、華、果,都是金、銀、琉璃、硨磲、赤珠、瑪瑙的了。若是華是硨磲的,那末所有的幹、枝、葉、果,都是金、銀、琉璃、玻璃、赤珠、瑪瑙的了。若是果是赤珠的,那末幹、枝、葉、華,都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瑪瑙的了。各樹各樣,沒有一株相同的,並且一朵一朵的華,一瓣一瓣的葉,都是稀稀奇奇各種珍寶的顏色。

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

【解】珊瑚,也是一種寶;出在大海裏頭的,形狀像沒有葉的小樹,枒枝很多的,顏色大半都是紅的、琥珀,出在印度洋各個海島裏頭的。【印度洋,是在印度一帶的海洋,也可以叫南海。】

【釋】在琉璃色裏頭會發出金色的光來,在玻璃色裏頭會發出紅色的光來,在瑪瑙色裏頭會發出硨磲的光來,在硨磲色裏頭會發出綠色的真珠光來。還有珊瑚、琥珀,所有一切的許多寶貝,都映照在各種寶樹上邊,【映照,是各種寶貝裏頭發出來的各種光,都反照在寶樹上邊。】做各種寶樹的裝飾。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解】「彌」字:是周遍的意思。「覆」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否字音;是蓋在上邊的意思。「間」字:是中間的意思。梵王,是大梵天上的王。【從我們這個世界,一直上去,有六層天。再上去,又有十八層天。這大梵天,是十八層天裏頭的第三層天,這天上的種種情形,同了下邊一段裏頭的諸天。只要請一本阿彌陀經白話解釋,查查無量諸天大眾俱一句底下的解釋,就都可以明白了。】

【釋】寶樹,上邊已經講過了,現在要講寶網了。這種寶網,都是用極奇妙的真珠來結成的,把這種珠線,周遍的遮蓋在七重寶樹上邊。每一株寶樹上,都一重一重的蓋上七重珠網。一重一重珠網的中間,有五百億座極奇妙的天華做成功的宮殿,像梵天王王宮那樣的美麗莊嚴。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

【解】童子    :是八歲以上,二歲以下男孩子的總名。自然:是沒有一些些勉強的意思。釋迦毗楞伽摩尼:是梵語;翻譯中國文,釋迦毗楞伽,是能勝兩個字,就是能夠勝過的意思;摩尼,是一種寶珠。

【釋】一層一層天上的童子,都是自然得很,舒服得很的,住在這奇妙天華的宮殿裏頭,享受種種的快樂。一個一個的童子,各各有五百億顆勝過世界上所有一切珍寶的寶珠,做他們掛在頸項裏頭的瓔珞。

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

【解】「猶如」兩個字:有譬如、同了相像兩種的意思。「具」字:是完全的意思。

【釋】摩尼寶珠的光,可以照到一百個由旬那樣的遠。【一百個由旬,是四千里路。】譬如像一百億個日,一百億個月和合攏來那樣的光明。不能夠一樣一樣都說出名目來了。

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

【解】相當:是相對的意思。相次:是有次序的意思。縱:是直裏。廣:是橫裏。「等」字:是一樣的意思。

【釋】摩尼寶珠的光裏頭,還有種種的珍寶,夾雜在裏頭哩!這種珍寶的顏色,都是顏色裏頭最上等的,沒有比這種顏色更加好的了。這樣許多的寶樹,一行一行排列得很齊整,每一株寶樹上的許多葉,又一瓣一瓣隔離得很有次序,一些不雜亂的。在許多葉的中間,又生出各種奇妙的華來,華上邊自然結成各種的果,這樣果,也都是七種珍寶合成功的。一瓣一瓣樹葉,直裏的長,橫裏的闊,恰正一樣都是二十五由旬。一瓣樹葉,竟然大到直裏橫裏,都有一千里路那麼的大。這真是佛的境界,決不是凡夫的心量,所能夠想得到的。

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缾,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

【解】閻浮檀,是一條河的名目。檀:是梵語,就是中國的河字;因為這條河,在閻浮樹下邊的,所以就叫閻浮檀。這條河出黃金的,就叫閻浮檀金。「旋」字:是旋轉的意思。「涌」字:同了湧字一樣的。「缾」字:同了瓶字一樣的。「旛」:是用一幅狠長的綢,【「旛」字,讀做番字音。】一頭縛在木竿上邊,一頭放他掛下來,這樣東西,就叫旛。也有在幢的木竿上,掛一幅旛,就叫幢旛。寶蓋:同了傘差不多的。

【釋】這種樹葉的顏色,又是各各不同的,有一千種的多哩!葉上邊還現出種種的畫來,有一百種的多,有像天上的瓔珞那樣的。又有許多奇妙的華,都是像閻浮檀金一樣的顏色,會像火輪盤那樣的旋轉,婉婉轉轉在葉的中間。還會生出各種的果來,像忉利天上帝釋的寶瓶,要什麼就會湧出什麼來的。這種瓶有很大的光明,變化成功像供在佛面前的寶幢寶旛,無量數的寶蓋。

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解】「是」字:是這個的意思;就是指上邊化成的無量寶蓋。「映」字:是映照出來。「現」字:是顯現出來。諸佛教化眾生,救度眾生,同了修行人的念誦經咒,禮拜諸佛,都可以叫「佛事」的。佛國:是佛所住的國土,同了佛所教化的國土,都可以稱佛國的。

【釋】在無量數的寶蓋裏頭,映現出三千大千的世界來。【每一個世界,直裏講起來,從阿鼻地獄起,一直經過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再上去到色界第三層的大梵天,在這個裏頭,有一個日、一個月、一座須彌山,日同了月,都在須彌山的山腰周圍行的。照橫裏講起來,在須彌山的外邊,有香水海;再外邊,有七座金山,每一座金山,隔一道香水海,總共有七座金山,七道香水海。第一座金山,此須彌山一半的高;第二座,比第一座一半的高,每向外一座高就減少一半。第七座金山的外邊,有一道鹹水海,再外邊,就是鐵圍山。這樣許多的天,許多的山,許多的海,叫一個世界。這樣的一千個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也叫一個佛土。因為有小千中千大千三個千的數目,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在三千大千世界裏頭,所有佛做的教化眾生,救度眾生的一切事情,都能顯現出來。十方諸佛的國土,也都在無量數的寶蓋裏頭顯現出來。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解】莖:就是樹梗,也可以說是大的樹枝。【莖,是大的枝。枝,是小的莖。】

【釋】已經看到了這種寶樹,也應當順了次序,一株一株的觀想過去,不可以前後顛倒。先觀想樹身,再觀想樹梗、樹枝、樹葉,同了開的華,結的果。都要觀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的觀想,就是樹想,名目叫第四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緛,從如意珠王生。

 

【解】「柔」字:是緛、同了和順兩種意思。如意珠王:是如意珠裏頭最好的珠,所以稱王;有的說到了佛法滅的時候,所有佛的舍利,都變成如意珠的;也有說這種珠,是生在身長二十八萬里摩竭大魚腦裏頭的。

【釋】寶樹觀想清楚後,應該要想水了。這個水,同了第二觀的水,不一樣的。第二觀的水,是平常的水。這個水,是極樂國土的八功德池裏頭的水。為什麼叫做八功德池水呢?因為極樂國土有一種池,是往生極樂國土的人,在那個池裏頭洗澡的。這樣的池,在極樂國土很多很多的,並是很大很大的。最大的池,竟然有一千個由旬那麼大。池裏頭的水,不但是要他多就多,要他少就少;要他熱就熱,要他冷就冷;要他到身上來,就會到身上來;要他到腿上來,就會到腿上來;只要洗澡的人,動什麼念頭,水就會隨了你的念頭轉變,使得你生歡喜心的。

並且還有八種特別的好處。第一、是澄淨:就是澄清潔淨,沒有一些些垢穢的。第二、是清冷:就是清淨溫涼,沒有一些些昏沉煩躁的。第三、是甘美:就是水的味,有一種很好的甜味。第四、是輕緛:就是水的性質,又輕又緛的;我們世界上的水,只能夠向下流,這種水還會向上流的。第五、是潤澤:就是滋潤光滑,不論喝下去,或是洗了澡,都能夠有益人的身體的。第六、是安和:就是安穩和平,池雖然這樣的大,但是沒有波浪的,所以在這種池裏頭洗澡,是很安穩舒服的。第七、是除患:【「患」字,是害的意思。】就是喝了這種水,不但是能夠除去渴,還能夠除去餓的。第八、是增益:就是喝了這種水,或是在這種水裏洗了澡,可以增加人的善根,使得人身體安樂,心念清淨的。有這樣八種的好處,所以叫八功德水。並且一個一個池裏頭的水,也都是七種珍寶變化成功的。這七種的寶,都是很柔和緛糯的,都是從如意珠王生出來的。

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解】「支」字:同了樹枝的枝字差不多的。「枝」是從樹身上生出來的;「支」是從水的源頭上分出來的。渠:是水聚集的地方,就是小河。

【釋】八種的功德水,分開了十四支。一支一支,都變化了七種珍寶的奇妙顏色。各處聚水的渠,都是黃金的。渠的底下,又都是五彩合成了彩色的金剛,做水渠底下的沙泥。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解】「團」字:同了圓字一樣的意思。

【釋】一支一支的水裏頭,都有六十億朵七寶合成的蓮華;一朵一朵的蓮華,團團圓圓,恰好有十二由旬那麼的大。【十二由旬,是四百八十里。】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解】摩尼水:是放了摩尼寶珠在水裏頭,水就變成非常的清潔,所以叫摩尼水。「注」字:有灌、同了放兩種的意思。「尋」字:同了循字一樣的,有依順、跟隨兩種的意思。「微」字:有細小、同了雅緻兩種的意思。波羅蜜: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波羅:是彼岸二個字,蜜:是到的意思;就是從這邊苦惱的岸上,度到那邊安樂的岸上去。所以六波羅蜜,也可以叫六度。

【釋】寶池裏頭的寶珠水,都會流到灌到蓮華上去的,並且還會沿了華梗,上去下來。這種水的聲音,又很微細,很奇妙,並且還能夠講演苦、空、無常、無我,同了各種波羅蜜。波羅蜜,有六種。

六波羅蜜,第一是布施:梵語叫檀那波羅蜜。布施的「布」字,是分散的意思。「施」字,是拿我自己的東西給旁人。布施有法施、財施、無畏施三種。法施:是把佛法來勸化人,這是功德最大的;財施:是把銀錢物品來布施給旁人;無畏施:是旁人有危險懼怕的事情,我去安慰他,幫助他,使得他安安穩穩過日子。

第二持戒:梵語叫尸羅波羅蜜。持戒,就是守戒。在家人不論男女,都應該要守五戒。男出家人,守二百五十戒;女出家人,守五百戒。

第三是忍辱:梵語叫羼提波羅蜜。忍,是忍耐。辱,是被人蹧蹋。不論什麼人蹧蹋我,欺侮我,壓迫我,毆打我,都要忍耐,不同他計較。

第四是精進:梵語叫毗梨耶波羅蜜。精進,是不論修什麼法,做什麼事都要盡自己的力量,向前上進,不肯退後。

第五是靜慮:梵語叫禪波羅蜜。(「禪」字,完全說起來,是禪那兩個字。)「靜」字,是停止散亂的心。「慮」字,是想念真實的道理。

第六是智慧:梵語叫般若波羅蜜。「智」字,是能夠明了一切諸法。「慧」字,是能夠斷絕一切迷惑。同了世俗所說的聰明,是兩樣的;聰明可以做好事情,也可以做壞事情;智慧是只會走正路,不會走邪路的。上邊所說苦、空、無常、無我六波羅蜜等,種種的法,種種的理,都是摩尼水的聲音變化出來的。

大家想想看,彌陀經上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鳥,都會演講佛法的,大家聽了已經覺得稀奇到了不得。現在竟然水也會演說佛法了,恐怕不論那一個佛土,都沒有像極樂世界那樣奇妙的麼!

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解】「復」字:同了又字一樣的意思。「相」字:是佛身上的各種相。

【釋】做偈頌來讚佛,還嫌讚不完全,再用言語來讚歎。佛的身相,雖然有許多微細奇妙的相,但是看起來,還是明明了了,很容易分別清楚的;這種相,叫大相。也有很細小的相,看起來覺得很可愛的,使人生歡喜心的叫好,也可以叫小相;這種好,能夠莊嚴大相,使得大相更加好看的。講到佛的化身,【佛有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三種;化身也叫應身,佛到了要救度眾生,勸化眾生的時候,就化現這種身相,到各處世界上去,接引眾生。這三身的詳細解釋,在阿彌陀經同了朝暮課誦卷首,兩種白話解釋裏頭,都有的。】就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隨形好。佛各有不同的相,不同的好,像阿彌陀佛就有八萬四千種相,一種一種相裏頭,又各有八萬四千種隨形好。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解】鳴:就是鳥叫;和鳴:是鳥的聲音,很和善的意思。哀雅:是聲音有些悲哀,又很雅致的意思。這個「念」字:不是念誦意思,是想念的意思。

【釋】從如意珠王中間,會湧出顏色像黃金那樣,又微細、又奇妙的光明來;這種光,又會變化成功一種鳥;這種鳥的顏色,更加奇妙了,竟然是百種珍寶合成功的那種顏色。這種鳥鳴的聲音,不但是又和善、又悲哀、又雅致,並且聲音裏頭,還會常常稱讚想念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使得聽到這種鳥聲的修行人,也自然都會生出記念佛、記念法、記念僧的心來。大家想想看,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水,這樣的鳥,奇妙不奇妙呢?前第二觀想水,是因為要觀想地先從冰觀想起,要觀想冰,又先從觀想水起,這是一步一步的向前進的方法。現在第五觀,確實的要觀想水了。但是因為同了第二觀,一樣是水觀,所以立一個八功德水的名目,實在還是水想,不過改稱了八功德水想,就叫第五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解】「伎」字:同了技字差不多的,是一種伎藝;天伎樂,是天上一種很好聽的樂,都是天女在那裏吹彈的。「作」字:就是吹的吹、彈的彈、敲的敲。

【釋】有各種珍寶合成的國土,在東南西北四方的邊界上,【邊界,是極樂國土同了別的國土分界的邊上。】都有五百億座珍寶合成的樓,在各座樓同了再上的閣裏頭,有無量數天上的天女,各各在那裏作天上的伎樂。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解】幢的竿上邊,用如意寶珠來裝飾的,【如意寶珠,就是摩尼珠。】所以稱寶幢。天是最高、最勝、最奇、最妙的。所以印度國的習慣,凡是最好的物品,都在名目上加一個天字,像天衣、天香、天華、天樂等等都是的。這裏寶幢上邊,加一個天字,也是稱讚這個寶幢特別好的意思。

【釋】又有種種的樂器,宕在虛空裏頭像天寶幢那樣的。不消有人去敲他、彈他,都會自然發出音聲來的;在發出的種種音聲裏頭,也像水那樣的,都會演說想念佛法僧三寶的。使得聽到的修行人,都能夠隨順他們的根機,【譬如大乘根機的人,就聽到說修大乘的種種法。小乘根機的人,就聽到說修小乘的種種法。○佛菩薩,是大乘。緣覺聲聞,是小乘。】得到無窮無盡的利益。

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解】麤見:是看見極樂世界約略的景象,不是明細的景象。總觀想,是極樂世界的樹呀、地呀、池呀、都大略觀想到了,所以說是總觀想。

【釋】極樂世界的許多許多珍寶合成的樓閣,雖然也觀想到了,但是只觀想到了極樂世界的寶樹、寶地、寶池的約略景象。這種觀想,可以說是總的觀想,還有許多許多明細的景象,還沒有觀想到,所以只能夠叫做麤見。這就叫第六觀。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終:是完盡的意思;命終:就是壽命完盡,死的時候。

【釋】若是見到上邊所說的寶樓閣、寶樹、寶地、寶池的修行人,可以除滅無量億劫極重的惡業。惡業是很不容易除滅的,何況重惡業?何況極重的惡業?一劫的年期,已經長久到不得了,何況億劫?何況無量數的億劫?觀想的力量,大到還可以說麼?不但是可以除滅無量億劫的極重惡業,並且這個修行人,到了壽命完盡後,還一定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哩!吾們修行的大眾,若是還不照了佛所說的觀想法門,趕緊定心的修,怎麼對得住佛的大慈大悲心呢?能夠照這樣的觀想法,纔可以叫做正觀。若是照了他種的觀想,就叫做邪觀,邪觀是萬寓不可以學的。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解】「善」字:是好好的,切切實實的意思。汝等:是你們的意思;就是指阿難同了韋提希二人。

【釋】佛救度眾生的慈悲心,又深又切,前邊所說種種觀想的境界形相,還是麤的。現在要說到微細的境界形相,那就一定要心思安定,念頭沉靜,纔能夠切實的觀想。所以佛又警切的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要他們切切實實的聽佛所講的佛法,連說兩聲諦聽,是切實又切實,警告又警告的意思。你們要好好的想,切切實實的念。吾現在把除滅苦惱的法門,一種一種分別解說給你們聽,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向大眾分別解說,使得所有各世界的眾生,都能夠聽明白,依佛所說的法門去修學。這是佛的大慈悲心,要所有一切的眾生,都修這種觀想法門,將來都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解】是語:是這些話;就是前邊向阿難等說的話。是二大士的「是」字,是這兩尊大士的意思,就是指觀世音大勢至兩尊大士;大士,是大菩薩的普通稱號。熾盛:是像火那樣旺的意思。「具」字:是完全的意思。

【釋】佛說上邊幾句話的時候,無量壽佛停住了,立在虛空中間。觀世音、大勢至兩尊大菩薩,陪侍了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立在佛的左邊,大勢至菩薩立在佛的右邊。全身顯出來的光明,非常的亮,非常的旺,兩眼竟然不能夠睜開來看,所以也不能夠完全看到了。這種光明,那怕有數百數千閻浮檀金的顏色,也不能夠拿來比的。阿彌陀經上說過的,阿彌陀佛的光明,本來是無量的,那末當然什麼光,都比不上的了。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解】「已」字:是已經的意思。白佛言,同了因佛力故,兩個「佛」字,都是指釋迦牟尼佛。

【釋】韋提希已經見到了無量壽佛,立刻向釋迦牟尼佛,把自己的頭面接住了佛的兩足,向佛行禮。並且向佛說道:世尊呀!我現在因為依靠佛力的緣故,能夠見到無量壽佛,同了二大菩薩。但是未來的眾生,也都願意見到無量壽佛,同了二大菩薩的,他們用什麼方法,可以見得到呢?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

【解】彼佛,就是說無量壽佛。脈:就是葉上的筋,像紋路那樣的。天畫:是天上奇妙的畫,不是人的世界上所有的。

【釋】佛告韋提希道:要看到無量壽佛的修行人,還是應該提起修觀想的法門,在極樂世界七寶合成的地上,提起觀想蓮華的念頭來。使得這種蓮華的一瓣一瓣葉上邊,都變成百種珍寶的顏色;每瓣葉上有八萬四千條筋脈,像天上奇妙的畫那樣的;每一條筋脈上,都能夠發出八萬四千道光來,都是很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像這樣種種的景象,都要使得修行的人,完全見到。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球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球,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解】蓋:像傘差不多的;張在佛頂上面虛空裏頭,防有灰塵沙泥,吹到佛身上去用的。

【釋】小的蓮華葉,直裏橫裏都有二百五十由旬那麼大。【一由旬四十里,二百五十由旬,竟有一萬里路那麼大,小的蓮華葉,已經這樣的大。那末大的蓮華,還了得麼!極樂世界的景象,不要嚇壞我們這些心量小,眼孔淺的凡夫麼!】像這樣大的蓮華,每一株上,都有八萬四千瓣大葉,在一瓣一瓣葉的中間,都有一百億顆摩尼寶珠,【摩尼珠,是各種珠裏頭最好的珠,所以稱珠王。】映照這株蓮華,裝飾這株蓮華。一顆一顆摩尼寶珠,各各放出一千道的光明來。這種光,像佛頂上的寶蓋一樣,也是七寶合成的,周遍的遮蓋在地上的蓮華上邊。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解】釋迦毗楞伽寶,就是前邊有過的釋迦毗楞伽珠。臺,就是蓮華的座子。甄叔迦寶:是梵語,翻譯中國文,叫赤色寶;因為這種寶,同了甄叔迦樹的華,一樣是赤顏色的,所以就叫甄叔迦寶,有些像赤琉璃,形狀像人的手;加「金剛」兩個字,是格外好的意思。「梵」字:本來是清淨的意思;因為摩尼寶珠,是很潔淨的,沒有一些垢穢的,所以叫摩尼寶。

【釋】釋迦毗楞伽寶做蓮華的座子,這種蓮華的座子,有八萬金剛、八萬甄叔伽寶、八萬梵摩尼寶,同了很奇妙的真珠結成的珠網,做蓮華臺座子的裝飾品。【飾字上邊的一個校字,查慧琳音義上,是一個紋字,也是裝飾的意思。慧琳音義,是一部講佛法的書名。】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

【解】幔:就是幕,像現在戲臺上所用的幕一樣。的我們頭頂上的忉利天是第二層天,再上去一層,就是夜摩天。

【釋】在這個蓮華臺上,自然而然四角有四支像臺柱那樣的寶幢。一支一支的寶幢,像百千萬億須彌山那樣的高大。寶幢上面,還各有七寶合成的幔,莊嚴燦爛,像夜摩天上的天宮一樣的,時時刻刻受到種種的快樂。還有五百億精巧奇妙的寶珠,映照在這種蓮華臺上,做蓮華臺的裝飾品。

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

【解】異種:不是平常的種類,是特別的種類。異相:不是平常的形相,是特別的形相。

【釋】一顆一顆的寶珠,各各有八萬四千道的光;一道一道的光,各各現出八萬四千特別種類的金色來;一種一種的金色,都普遍的照在極樂世界各種珍寶的國土上邊。凡是光照到的地方,沒有一處不變化成種種特別的形相。

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綱、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解】雜華:是各種華都有,不是一種華的意思。華座:是各種珍寶的華,裝飾成無量壽佛所坐的寶座。

【釋】上邊所說變化成功各種特別奇異的形相,變化了些什麼呢?或是變化成了金剛造成的臺,或是變化成了真珠結成的網,或是變化成了各種各樣各色的華,多到像天上的雲。在極樂世界的十方,隨便變現出種種的佛事來,施給眾生,眾生是怎樣的根機,就變現怎樣的佛事,使得眾生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這就是第一波羅蜜的法施,所以叫施。這種觀想,就是華座想,叫第七觀。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解】法藏,是無量壽佛在做比丘修行時候的法名。

【釋】上邊佛說的一大篇話,都是向阿難同了韋提希說的。從這裏起,又專門囑咐阿難的話了。無量壽佛在出家做比丘修因的時候,【修因、就是修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纔能夠結成佛的果】名叫法藏;在世自在王佛面前,發過四十八個大願。【四十八個大願,在無量壽經裏頭的,很長很長的,這裏不能夠講了。我把這部觀無量壽佛經解釋完了,就要用白話來解釋無量壽經了。】

四十八個大願裏頭,有一個大願,是要修成一個清淨莊嚴,只有樂、沒有苦的世界;若是修不成這種世界,就不願成佛。因為無量壽佛發過這樣的大願。現在無量壽佛已經修成佛了,極樂世界也在西方顯現了。所以說韋提希所觀想到的這種奇妙的蓮華,是無量壽佛在做法藏比丘的時候,發了大願的力量所莊嚴成功的。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解】念彼的「念」字:是觀看想念的意思。彼佛,就是說佛。雜觀:是一面在觀想,一面是夾雜他種雜念在心裏頭。

【釋】若是要觀想無量壽佛的修行人,應該先要照上邊所說種種觀想華座的法門,去切切實實的觀想。在觀想華座的時候,一定要專心的觀想,不可以夾雜別種亂念頭進去的。倘然有了一些些不小心、不謹慎,這個觀想,就不成功了。並且在觀想到所有顯現出來的景象,都要一種一種的詳細觀想;一瓣一瓣的華葉,一顆一顆的真珠,一道一道的光明,一座一座的華臺,一支一支的寶幢,都要依了見到先後的次序,一種一種的觀想過去。要觀想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些的模糊。像在明亮的鏡子裏頭,自己照到自己的面相那樣,纔算觀想成功了。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此想,是指上一節的觀想華座。一億:照最小的說法,是十萬。五萬億,就是五十萬萬。

【釋】沒有了脫生死的眾生,都是永遠在六道輪迴裏頭轉的。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世又生到那一道去了;在那一道死了,又生到旁的一道去了,像這樣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的苦,死的苦,永遠受下去,沒有停歇的時代。現在華座的觀想成功了,那就可以滅除五萬億劫,那麼長時期所造生生死死的罪,就是滅除了五萬億劫生生死死的苦了。罪滅了,福就生了,塵垢去了,光明就生出來了。所以這個修行人,就一定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因為這是一定的道理,一定的因果,【因果的「因」字,本來是種子的意思;因果兩個字,是種了什麼因,就結什麼果的意思。現在修各種的觀想法,就是種往生極樂世界的因。華座的觀想修成了,就是種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因了。那就一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了,所以說是一定的道理,一定的因果。】不可以疑惑的,所以說是必定。修行人能夠照這樣的觀想,纔叫正觀;若是有別種的觀想,就叫邪觀。前邊第三觀說觀地成了,除八十億劫生死的罪。現在說第七觀成了就可以滅除五萬億劫生死的罪,竟然加了六百多倍,那是功夫深了,功德厚了的緣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解】「此事」兩個字,是說前邊華座的種種景象。法界身:就是佛三身裏頭的法身;在佛經裏頭,不論什麼事情,不論什麼東西,只要有名目可以叫,就都可以稱做法的。所以佛的身,就可以稱做法身;所有一切的法,各有各的本體的,但是分界又各各不相同的,【分界,是各種界限的意思。】所以叫做法界;又眾生的心,能夠生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來的,【世間,是眾生的世界。出世間,是佛菩薩的世界。】所以眾生的心法,可以叫法界;從法界心生出萬法的佛身,也就可以稱法界身。隨形好:是把三十二相,細細分別起來,還有八十種的好,都是跟隨了三十二種的好形相現出來的,所以叫隨形。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修行人已經觀想到了華座,就應該要觀想佛的身相了。為什麼就要觀想佛的身相呢?因為諸佛都是法界身,都就在眾生的心想裏頭的。所以你們心想佛的時候,你們的心就同了佛一樣的,有三十二種好相的,【三十二相。一、是安平相:足底下沒有凹下去的地方。二、是千輻輪相:足底下有一千輻像輪盤那樣的形相。三、是手指纖長相:手指又細又長。四、是手足柔軟相:手同了足,都是軟的,不硬的。五、是手足縵網相:手足的指,同了指的中間,有紋路連絡起來,像網那種樣的。六、是足跟滿足相:足跟圓滿,沒有凹下去的地方。七、是足趺高好相:趺是足背,足背高起圓滿。八、是股如鹿王相:股,是股上的肉圓滿,像鹿王的股肉。九、是手過膝相:兩手長過膝蓋。十、是佛的男根:縮在身體裏頭,像馬那樣的。十一、是身縱廣相:就是身體的高,同了伸直兩臂的長一樣的。十二、是毛孔生青色相:一根一根毛的孔裏頭,都生一根青色的毛,齊整不雜亂的。十三是身毛上靡相:「靡」字,是倒下伏下的意思;身上汗毛的頭,都是靠右邊伏倒的。十四、是身體完全是金色的。十五、是常光一丈相:身上放出光來,四面都是一丈。十六、是皮膚又細、又軟、又滑。十七、是七處平滿相:兩足下、兩手掌、兩肩,同了頭頂上,都是又平又滿,沒有低陷下去的。十八、是兩腋滿相:腋是兩肩的底下,都滿的。十九、是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像獅子王那樣的。二十、是身端直相:身形端正,不傴曲。二十一、是肩圓滿相:兩肩圓滿,不高聳,也不塌下。二十二、是四十齒相:牙齒有四十個;我們凡夫,最多不過三十六個。二十三、是齒色潔白,清淨齊整,堅牢緊密。二十四、是四牙白淨相:有四顆牙,特別的白,特別的大。二十五、是頰平如獅子相:頰,就是面頰;兩頰高滿,像獅子的面頰那樣的。二十六、是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咽喉中間,常常不斷的生出津液來,吃下去的東西,可以生出上等的味來。二十七、是廣長舌相:舌,又闊又長,又細薄,又柔軟,伸開來可以蓋到頭髮邊。二十八、是梵音深遠相:聲音清淨,並且遠地方也能夠聽到。二十九、是眼色如紺青相:紺青,是青色裏頭帶些紅色;兩眼的顏色,是又紅又青的,清淨明亮得很,並且很大的。三十、是眼睫如牛王相:眼睫,就是眼毛特別的好;像牛王的眼毛那樣的。三十一、是眉間白毫相:兩眉中間,有一根白毛,向右邊旋轉的;像有五座須彌山那麼大,常常放出光來的。三十二、是頂成肉髻相:頭頂上有肉高起來,像髮髻那樣的。】還有八十種跟隨了三十二種好形相來的好。【一、無見頂相。二、鼻高不現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輪垂埵。五、身堅實如那羅延。六、骨際如鉤繅。七、身一時迴旋如象王。八、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九、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十、膝骨堅而圓好。十一、身清潔。十二、身柔軟。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圓而纖細。十五、指紋藏覆。十六、脈深不現。十七、足踝不現。十八、身潤澤。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滿足。二十一、容儀備足。二十二、容儀滿足。二十三、住處安無能動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眾生,見之而樂。二十六、面不長大。二十七、正容貌而面不撓。二十八、面具滿足。二十九、唇如頻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遠。三十一、臍深而圓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滿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很長。三十七、手文不斷。三十八、一切惡心之眾生,見者和悅。三十九、面廣而殊好。四十、面清淨如月。四十一、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同他們說話。四十二、從身上各處的毛孔裏頭,發出香氣來。四十三、從口裏發出香氣來。四十四、儀容如獅子。四十五、進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鵝王。四十七、頭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的聲分具足。四十九、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紅色。五十三、毛軟淨。五十四、眼廣長。五十五、死門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蓮華之色。五十七、臍不出。五十八、腹不現。五十九、細腹。六十、身不傾動。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長。六十四、手足軟淨滑澤。六十五、四邊之光長一丈。六十六、光照體而行。六十七、等視眾生。六十八、不輕眾生。六十九、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七十、說法不著。七十一、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七十二、發音應眾生。七十三、次第以因緣說法。七十四、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七十五、觀不厭足。七十六、髮長好。七十七、髮不亂。七十八、髮旋好。七十九、髮色如青珠。八十、手足為有德之相。○這八十種隨形好,若是再加解釋,實在太煩了,並且也沒有什麼大關係。所以只把八十種名目提出來,大家曉得了,就算了。若是一定要曉得明白,可以請一部佛學大辭典來查查就是了。】

你們的心,常常不斷的想念佛,你們的心,就是佛的心了。不偏不邪,叫正。沒有缺少遺漏,叫遍。「知」字,就是覺悟的意思。佛的說法,沒有一些偏邪的,所以稱做正;佛的智慧,可以周遍到各處去的,所以稱做遍;迷惑完全破除,煩惱完全清淨,所以稱做覺。佛的正遍覺三種,都是很深切廣大的,所以用一個海字來比喻。像上邊所說的種種,都是從一心想念佛,纔能夠生出來的。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解】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都是梵語。翻譯中國文,多陀阿伽度:是如來;阿羅訶:是應供,意思就是應該受一切眾生的供養;三藐三佛陀:是正遍知;這三種,都是佛十種德號裏頭的三種德號。

【釋】因為上邊所說的種種,都可以像佛一樣,完全是從心裏頭觀想了,纔生出來的。所以應該要一心一意的記住佛,想念佛,切切實實的觀想無量壽佛。能夠一心的觀想,就可以觀想到三種德號的佛了。【這種道理很深的,不容易用白話來講明白的,講得不詳細,就不會明白。要使得看這本白話解釋的男女居士們,都能夠明白,又不是十句八句話,能夠講明白的。在「心經」白話解釋裏頭,觀自在菩薩一句底下,因為要明白這個觀字,所以詳詳細細,講了一大篇一境三諦,一心三觀的道理。可以請一本來看看,那就可以明白了。因為這裏的觀想無量壽佛,就連帶觀想到了如來,應供,正遍知,就是一心三觀的道理。把一心三觀的道理,用心研究明白了,那就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的道理,也就可以明白了。】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解】彼佛,就是無量壽佛。彼華上,是指極樂世界的蓮華上邊。

【釋】觀想無量壽佛的修行人,先應該想佛的像。不論閉了兩眼,或是開了兩眼,都見到一尊珍寶造成了的佛像;佛像的全身,都像閻浮檀金那樣的顏色,這一尊佛像坐在極樂世界,七寶池裏頭的寶蓮華上邊。

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解】「彌」字:是遮滿的意思。羅:同了網差不多的。掌,是手心。

【釋】已經看到了佛像坐在那裏,心裏也開發了,眼也開發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見到極樂世界的地上,完全是七種珍寶,莊嚴成功的。七寶的地、七寶的池、七寶的樹、都是一行一行排列得齊齊整整。許多許多像天上那樣好的珍寶合成的帳幔,都遮蓋在寶地、寶池、寶樹上邊。各種珍寶結成的羅網,像金羅網下邊,掛銀鈴;琉璃羅網下邊,掛瑪瑙鈴;赤珠羅網下邊,掛水精鈴;車磲羅網下邊,掛金鈴,各式各樣,好看到了不得。但是觀想這樣的種種奇妙景象,一定要看得很明白,很清楚,都像就在自己的手心中間一樣。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解】這裏的「此事」,是指上邊所說,觀一寶像的種種景象。「等」字:是一樣的意思。

【釋】已經觀想到了無量壽佛的寶像,在蓮華上邊,同了極樂世界的種種珍寶莊嚴成的種種奇妙景象,都很明白清楚了;就應該再觀想成一朵很大的蓮華,在佛的左邊,像佛所坐的那朵大蓮華完全一樣,沒有一些的不同;再要觀想成一朵大蓮華,在佛的右邊;又想一尊觀世音菩薩的像,坐在左邊的華座裏頭,也是閻浮檀金一樣的顏色,同了佛完全相同,沒有一些些的兩樣;再想一尊大勢至菩薩的像,坐在右邊華座裏頭。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解】佛,是無量壽佛。菩薩,是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

【釋】觀想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像,都想成了,就可以見到佛同了二尊菩薩的像,都放出光明來。這種光,都是金色的照在許多寶樹上邊,在一株一株的寶樹下邊,也各各有三朵大蓮華;一朵一朵的大蓮華上邊,也各有一尊佛、兩尊菩薩的像,這樣的佛菩薩像,同了寶蓮華,多到無量無邊,周遍佈滿在極樂世界。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流水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

【解】行者,就是修行的人。鳧的形狀,像鴨,【大家叫慣的野鴨,就是鳧。】但是此鴨小。雁的形狀,像鵝,鴛鴦:雄的叫鴛,雌的叫鴦;這三種鳥,都是喜歡近水的。定,就是修禪定。入定:是把這個心定住了,一些些念頭都不轉;身業、口業、意業完全停止,叫入定;不入定了,就叫出定。這是參禪的修行人所做的功夫。「恆」字:是常常的意思。

【釋】修行人已經把各處大蓮華裏頭,都有一佛二菩薩的像,觀想成功了。應該聽到寶池裏頭水的聲音了。這種水流起來,都有光明現出來的,還有許多寶樹,同了寶池裏頭的鳧、雁、鴛鴦、各種鳥,都能夠演說種種最勝最妙的佛法。大家想想看,極樂世界的樹同了鳥,都能夠演講佛法,稀奇不稀奇呢?還有什麼世界能夠聽到這樣的奇妙事情呢?有人疑惑,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的,那裏來的鳥呢?要曉得這種鳥,並不是墮落到惡道的鳥,這是佛特地變化出來,幫助佛宣揚佛法,化導往生的人的。像阿彌陀經上,也說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一樣是幫助佛演說佛法,勸化往生的人的。

修行的法門多得很,修禪是各種修行法門裏頭的一種。把這個心定住了,所有一切的念頭完全停止,差不多像已經死了那種樣子,專門用定的苦功叫入定;在入定的時候,可以不飲、不食、不睡、不大小便的。出定,是暫時停止入定,就同了平常人一樣了。修行人不但是在入定的時候,能夠聽到寶樹、鳧、雁、鴛鴦所說的妙法,就是出定的時候,也常常能夠聽到的,所以叫恆聞。恆字,就是常常的意思。

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解】「憶」字:是記得的意思;憶持:是記住了,不忘掉的意思。修多羅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契經兩個字。「契」字:是合的意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合一切法的義理,一種是合一切眾生的根機。「經」字: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貫穿一切法,【「貫」字,同了穿字一樣的意思。因為如果沒有貫穿的經典,恐怕一切法,就都要散失了。】一種是攝持一切法。【「攝」字,是收取的意思;「持」字,是記住的意思。因為如果沒有攝持的經典,恐怕一切法,就都要隱滅了。】「合」字:是符合的意思,就是一樣的意思。

【釋】修行人在入定的時候,所聽到的種種妙法,當然能夠記得的;但是在出定的時候,所聽到的,也要都能夠記住,不放他忘掉;並且還要把所聽到的妙法,能夠同了經典相合,沒有一些些兩樣。若是同了經典有不一樣的地方,就叫妄想。【妄想,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念頭。】若是同了經典一樣的,就叫麤的觀想到了極樂世界。這就是佛像的觀想,叫第八觀。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解】現身,是現在一世的身體,就是在現在的一世。三昧: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心定不亂的意思。

【釋】能夠觀想到像上邊所說種種的景象,就能夠除滅無量億劫生生死死的罪業。並且就在現在這一世上,能夠得到念佛三昧,就能夠除滅種種煩惱,也就能夠觀想到佛像了。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解】「那由他」是一個極大的數目。合我們現在的數目,有說是十萬的、有說是百萬千萬的,實在也說不出一個準確的數目,大約說十萬的。恐怕說得太小了。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觀想一佛二菩薩的像,已經觀想成了,就應該觀想無量壽佛身相的光明了。阿難呀!「你應該要知道無量壽佛的身相,像百千萬億夜摩天上的閻浮檀金那種的顏色;佛身體的高,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查先師諦閑老法師所著觀經疏鈔演義裏頭說:凡夫身長七尺,眼長一寸多一些。現在說佛眼像四大梅,就照一大海是八萬四千由旬算,四大海應該是三十三萬六千由旬;現在說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拿身的數量來比眼的數量,身長過了眼有五十六億倍的多。」照身體同了眼比起來,最多算了一萬倍,也不過是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斷不會相差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的多,所以疑惑這恆沙兩個字,或者是翻譯這部經的時候譯錯了。】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解】「宛轉」兩個字,是說眉間的一根白毫,向右邊旋轉的樣子。「孔」字:就是小的洞眼。「演」字:是變化的意思。

【釋】阿彌陀佛兩眉的中間,有一根毫毛是雪白的,所以叫白毫。並且是八角的中間是空的,有很大的光明的。現在塑的阿彌陀佛像的額上嵌一顆珠子,就是顯明白這根白毫的地位。這一根毫毛是向右邊旋轉,盤在兩眉中間,有五座須彌山那樣的大。佛的兩眼,像四座大海的水,青是青、白是白,分明得了不得的。身上四邊各處的毛孔裏頭,會變化出光明來,像須彌山那樣的大。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解】圓光:是從佛菩薩頭頂上,放出像車輪那樣圓的光。化佛化菩薩,都是佛菩薩用神通變化出來的。侍者:是侍侯的菩薩。

【釋】無量壽佛頭頂上的圓光,像百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那糜的大。在這種圓光中間,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尊一尊化佛的左右兩邊,也各各有化成的許多許多觀世音菩薩,同了許多許多大勢至菩薩,做侍候無量壽佛的人。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解】不捨:是不放棄的意思。

【釋】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種的好相。一種一種的好相裏頭,又各有八萬四千種的隨形好。一種一種的隨形好裏頭,又各有八萬四千道的光明。一道一道的光明,周遍照到十方世界的念佛眾生。阿彌陀佛都要接引他們,不肯放棄他們的。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解】心眼:是心裏頭的眼,不是面上的眼。心裏頭的眼,實在就是心裏頭的光;【心裏頭的光,本來個個人都有的,因為被虛假的亂念頭遮蓋住了,所以心就發不出來了,只要心思清淨鎮定,心光就會發現了。】修觀想全靠這個心光,纔能夠修成,萬萬不可以不注意的。三昧: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正定兩個字。正:是不偏不邪。定:是不散不亂。

【釋】無量壽佛八萬四千種的光明,八萬四千種的相好,八萬四千種的隨形好,同了無數的化佛,無數的化菩薩,像這樣種種特別的景象,很多很多不能夠完全說了。只能夠一心一意的觀想,要觀想到不但是肉眼能夠見到,也要使得觀想人的心眼,也能夠見到。那就是十方一切諸佛,也都見到了。因為能夠見到了十方諸佛的緣故,那就觀想的功夫深了,這個心能夠不偏不邪,不散不亂了,所以就可以稱念佛三昧了。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解】無緣慈,也可以說無緣慈悲:【「慈」字,是拔去苦的意思;「悲」字,是把樂施給人的意思。】佛看出眾生來,一律平等的,一律都要救度的,沒有分別的,所以沒有對了這個眾生,是有緣的,要救度的;對了那個眾生,是沒有緣的,不要救度的。佛的心最慈悲,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要使得他們受到拔去苦、得到樂的利益,所以叫無緣慈,也可以叫無緣慈悲。

【釋】能夠照這樣的觀想,就叫觀想到了一切佛身。因為觀想到了一切佛身的緣故,也就可以見到一切佛的心了。佛身本來是從佛心顯現出來的,修行人已經見到了佛身,所以佛就使得他們也見到佛的心。佛的心是什麼呢?就是大慈悲心。佛就用了無緣慈悲的心,來普遍的攝引一切眾生。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解】捨身是把這個身體捨棄了。「繫」字:是縛住的意思。繫心:是縛住這個心,不放他散到別處去。

【釋】能夠觀想到佛身,還能夠觀想到佛心,是觀想已經有些功夫了,要見佛的願心,也已經發得大了。等到在這一世上,捨棄了這個身體到後來的那一世去,就可以生在諸佛的面前,就能夠得到不生不滅的地位,安住不動心了。所以有智慧的修行人,應該把這個心,完全著牢在觀想上邊,切實清楚的觀想無量壽佛。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授記:是菩薩修行的功夫,已經差不多圓滿了,佛就當了大眾的面前,記他成佛後的名號,成佛後到那一個國土去做教主,勸化眾生、救度眾生。

【釋】要切實清楚的觀想無量壽佛,應該怎樣的觀想呢?應該在佛的八萬四千種相,八萬四千種好裏頭,各揀選一種相、一種好,觀想進去。只要觀想佛兩眉中間的白毫,能夠觀想到極明白極清楚,那就佛的八萬四千種的相,八萬四千種的好,自然會顯現出來了。能夠見到無量壽佛,就能夠見到十方無量數的佛了。因為能夠見到無量數佛的緣故,無量數的佛,就顯現在這個修行人的面前,為他記成佛的名號,記做教主的國土。像這樣的觀想,就是普遍見到一切佛的色身相,叫第九觀。照這樣的觀想法,叫正觀。若是別種觀想法,就叫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

【解】肉髻:是頭頂上一個肉團,像把頭髮盤成的髻那樣的。「面」字:是四面的意思。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已經見到了無量壽佛種種相,種種好,都覺得很清楚、很明白了,應該要觀想觀世音菩薩了。這一尊菩薩的身體,長到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先師諦閑老法師,所著的「觀經疏鈔演義」裏頭說無量壽佛的身相,只有六十萬億,觀世音菩薩的身相,那裏會反比佛身更加長呢?所以八十萬億,應該是十八萬億,恐怕是刻經板的人刻錯的。】身體是紫金的,頭頂上有一個肉髻,頸項裏頭有圓形的光,四面都能夠照到百千由旬的遠。

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解】舉身:是把身體投到光裏頭去的意思。

【釋】在觀世音菩薩頂上的圓光中間,有五百尊化佛,都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一尊一尊的化佛,各有五百尊的化菩薩,同了無數的天帝,做化佛化菩薩侍奉的人。修行人把自己的身體,投到化佛化菩薩的光明裏頭去,所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道眾生的一切顏色形相,都在觀世音菩薩的圓光裏頭現出來。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解】毗楞伽摩尼寶,就是釋伽毗楞伽寶。冠:就是帽;「冠」字上加一天字,是稱讚冠的好。

【釋】觀世音菩薩的頭頂上,有毗楞伽摩尼寶,裝飾成像只有天上有的,那種極妙的帽。在這頂帽中間,有一尊立相的化佛,高有二十五由旬。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亳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解】備七寶色的「備」字:是完備的意思。

【釋】觀世音菩薩的面像閻浮檀金那樣的顏色,兩眉中間毫毛的形相,是七種珍寶的顏色,完全都有的。在這根毫毛中間流出八萬四千種的光明,一種一種的光明裏頭,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無量無數百千化佛,是形容很多很多的數目。】一尊一尊的化佛,都有無數的化菩薩,做他們侍奉的人。還會時時變化,變化起來,要變就變自在得很,像這樣的奇妙景象,都普遍在十方世界裏頭,沒有一處沒有的。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路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解】諸莊嚴事:是可以莊嚴觀世音菩薩臂膀的一切珍寶,一切光明。

【釋】觀世音菩薩兩臂的顏色,是像紅蓮華那樣的。兩臂周圍會發出八十億微細奇妙的光明,這種光明都變化成像瓔珞的樣子。在瓔珞的中間,普遍現出可以莊嚴菩薩兩臂的一切珍寶,或是普遍現出可以莊嚴菩薩兩臂的一切光明。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緛,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解】手掌,就是手心。指端,就是手指尖。

【釋】觀世音菩薩的手心,有五百億種蓮華的顏色,夾和在一起的那種特別顏色。十只手指的尖頭上,有八萬四千種的畫,像印成功的紋路一樣的。一種一種的畫,有八萬四千種的顏色;一種一種的顏色中間,會發出八萬四千道光來的;這種光照在人的身上覺得很軟和的,不像現在的電燈光是火熱的,猛烈的。這種八萬四千道光,普遍的照到所有的一切境界,觀世音菩薩用他的寶手,來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去。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解】「輻」字:是一個車輪;千輻輪,就是一千個車輪。

【釋】觀世音菩薩提起足來走路的時候,足底下有一千輻車輪的形相,印在地上。這種輪相,自然會變化五百億座光明臺;足放下去的時候,又有金剛寶摩尼珠,同了各種的華,舖散在各處,沒有一處不遮蓋滿足的。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惟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解】色身:是有形狀顏色,可以看得見的身體,像我們這種凡夫的身體一樣。

【釋】除了上邊所說的各種身相,還有身上別的種種相。所有一切的好相,都像佛一樣完全有的,沒有不相同的。只有頭頂上的肉髻,同了佛獨有的見不到頭頂的兩種相,不像佛那樣的好。這是觀想觀世音菩薩真實的色相,就叫第十觀。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解】「遇」字:是碰到的意思。「獲」字:是得到的意思。業障:因為前生造了種種的惡業,所以這一世就受到種種障礙,不能夠自由自在的進到佛法裏頭去。

【釋】佛又吩咐阿難道,若是有要觀想觀世音菩薩的修行人,應該要照這樣的觀想。照這樣觀想的修行人,就可以不碰到一切的禍害,可以把前生所造的業障,完全除滅得清清淨淨;不但是除滅前生一世的業障,並且還可以除滅無數劫的生生死死的罪哩。像這樣心念慈悲,福德全備的菩薩,只要聽到他的名號,已經可以得到無量的福了。何況切切實實、明明了了的觀想到菩薩的身相呢!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這一段,是重說一遍觀想觀世音菩薩先後的次序。

【釋】若是有修行人,要觀想觀世音菩薩的種種相,應該先觀想觀世音菩薩頭頂上的肉髻,再觀想所戴的天冠。還有別的種種相,也應該依了先後的次序,一種一種的觀想過去。都要觀想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像觀世音菩薩的種種相、種種好,都在我自己手心中間,觀想起來沒有一些些不清楚的地方。能夠照這樣的觀想,叫正觀。若是照別種的觀想,就叫邪觀。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

【解】身量:就是身體高矮的丈尺。

【釋】觀世音菩薩已經都觀想圓滿了,應該要觀想大勢至菩薩了。這尊大勢至菩薩身體的高矮大小,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的。頭頂上邊的圓光,四面各有一百二十五由旬,可以照到二百五十由旬那麼遠;全身的光明,可以照見十方國土,都變化成紫金色;同了佛道有緣的眾生,都見得到大勢至菩薩的種種相、種種光的。

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解】三塗: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無上:是沒有比這種更加勝過的意思。

【釋】只要見到這尊大菩薩一根毛孔的光,就可以見到十方無量數諸佛清淨微妙的光明。所以這尊大菩薩的德號,也可以稱無邊光,意思就是這尊大菩薩身上的光,又多又大,竟然是無邊無際的。大勢至菩薩常常用他的智慧光普遍照到一切眾生,使得他們都能夠離開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都得到佛最勝的大威力、大神力。所以這尊菩薩的德號,就稱大勢至。意思就是有大威神力的菩薩。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解】廣長之相:是十方諸佛國土的長,同了闊的形相。

【釋】這一尊菩薩所戴的天冠上,裝飾了五百種珍寶合成的華;一朵一朵的寶華上邊,各有五百座珍寶鑲嵌成的臺;一座一座寶臺中間,所有十方諸佛的清淨奇妙國土,長闊的形相,都在這種寶臺裏頭顯現出來。

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解】缽頭摩華: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赤色的蓮華。「盛」字:是裝在裏頭的意思。佛事:是佛菩薩所做教化眾生的一切事情。

【釋】大勢至菩薩頭頂上的肉髻,像一種印度產生的赤蓮華;在肉髻上邊,有一個珍寶的瓶,瓶裏頭完全裝滿了光明;在光明裏頭,普遍現出種種合佛道合佛法的一切事情的景象。大勢至菩薩還有許多身相,同了觀世音菩薩完全一樣,沒有一些些兩樣。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解】高顯:是又高、又顯明的意思。

【釋】這一尊菩薩走路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會震動起來的。在各世界國土震動的地方,有五百億朵的寶華。一朵一朵的寶華,都是很莊嚴、很高大、很顯明、很美麗的,像極樂世界一樣。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解】「剎」字:是梵語,但是沒有翻譯中國文。「佛剎」兩個字的意思,就是佛土。分身:就是化身。「畟」字,讀做赤字音;畟塞:就是周遍滿足的意思。

【釋】這一尊菩薩坐的時候,七寶的國土,各處都在一個時候,動搖起來了。從下方最底下的金光佛剎那一層起,一直上去到上方,最上一層的光明王佛剎,在這兩層佛剎間有像無量數灰塵那麼多的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像雲那麼多的分身,一齊聚集在極樂國土。並且還遍滿在空中,坐在蓮華的臺座裏頭演說最勝妙的佛法,救度苦惱的眾生。

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觀。觀此菩薩者,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解】處胞胎:是生在母親的胞胎裏頭,又從母親的胞胎裏頭生下地來。

【釋】修這種的觀想,叫觀想到大勢至菩薩。就是看到大勢至菩薩的色身的形相,觀想這尊大菩薩,叫第十一觀。可以滅除無數劫阿僧祇,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業,能夠這樣的觀想,可以不受到在母親胞胎裏頭轉生的苦。並且可以常常到諸佛清淨奇妙的國土去遊行。這種觀想成功了,就可以說是完全滿足觀想觀世音菩薩,同了大勢至菩薩了。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

【解】「結」字:是因為把兩足盤攏來,【足,就是腳。】像把兩足打了一個結那樣,所以稱結。「跏」字:是因為把足加在腿上邊,所以在加字旁邊加一足字,實在還是同了加字一樣的意思。趺:就是足骨。【結跏趺坐,在下邊釋裏頭會詳細講明白的。】五百色光,就是五百種顏色的光。

【釋】見到了上邊第十一觀,所說的種種奇妙景象的時候,自己的心就應該要發起,已經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了。身體在蓮華裏頭,學佛菩薩結跏趺坐法,先把右足扳起來,右足背壓在左邊大腿靠外的一面,再把左足扳起來,左足背壓在右邊大腿靠外的一面,叫左押右,又把兩手心都向上,把左手背壓在右手上邊,這種樣子叫降魔坐。倘然先把左足扳起來,左足背壓在右邊大腿靠外的一面,再把右足扳起來,右足背壓在左邊大腿靠外的一面,叫右押左,又把右手背壓在左手心上邊,這種樣子,叫吉祥坐。從前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修道的時候,就照這種吉祥坐的坐法。

降魔坐、吉祥坐,兩種都是全跏坐,就叫結跏趺坐。還有簡便些的坐法,就是把右足背壓在左邊大腿靠外的一面,或是把左足背壓在右邊大腿靠外的一面,叫半跏坐。全跏坐、半跏坐,都可以的;不過半跏坐,應該要格外誠心恭敬些的。年歲不很高,腿骨不很硬的修行人,還是應該學全跏坐的好。這種坐法最安穩,最能夠收攝妄想,魔見了就能夠生恐懼心。照這樣坐定了,心思清淨了,應該要作一種觀想,想自己所坐的蓮華,已經合攏來了。觀想到蓮華已經合攏來的時候,又要觀想到蓮華忽然開放了。觀想到蓮華已經開放的時候,又要觀想蓮華裏頭,忽然現出五百種顏色的光明來照在自己的身上。再要觀想自己的眼目能夠睜開來了,見到許多佛、許多菩薩,都排滿在虛空裏頭。

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

【解】十二部經,是把所有的佛經,分做十二種類,就叫十二部經。第一修多羅修多羅: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契經兩個字。第二祇夜:就是重頌兩個字。第三伽陀:就是孤起頌。第四尼陀那:就是因緣。第五伊底目多:就是本事。第六闍多伽:就是本生。第七阿毗達摩:就是無比法。【無比法,是沒有可以比擬的意思。】第八阿波陀那:就是譬喻。第九優婆提舍:就是論議。第十優陀挪:就是自說。第十一毗佛略:就是方廣。第十二利伽羅:就是授記。【這裏只把梵文翻譯中國文的名目提出來了,要曉得中國文名目的意思,下邊釋裏頭會解釋明白的。】

【釋】極樂世界的水鳥樹林都會發出音聲來的。並且所發出的音聲,同了諸佛一樣的,也都會演講深妙的佛法的。並且所演講的佛法,又同了十二部經裏頭所講的道理完全一樣的。

十二部經所分的種類,第一契經:是經典裏頭專門講意義的長行文。【長行是句子有長有短的,不像偈頌那樣的句子,一定是三個字、四個字、或是五個字、七個字,一樣長短的句子的。○偈頌到下邊就會講明白的。】「契」字,是相合的意思。契經,是上合佛理,下合眾生機的意思。第二應頌:也可以叫重頌,【這個「重」字,要在左邊下角加一圈,讀做從字音;是已經有了長行的經文,再用像偈頌那樣的重複稱讚一遍。】是稱讚歌頌的意思。同了偈文一樣的,也都是一樣長短的句子。應頌、重頌,都是照前邊長行的文,重新宣說一遍。第三孤起頌:不照前邊長行文的意義,單獨發起的偈頌,所以叫孤起。【「孤」字,就是單獨的意思。】第四因緣:是經裏頭所說的,都是怎樣能夠見到佛,聽到佛說法的因緣,大半像各種佛經裏頭的序分,或是序品那樣的。第五本事:是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像法華經裏頭的,藥王菩薩本事品那樣的。第六本生:是佛說自己過去世因緣的經文。第七無比法:【無比法,是梵語阿毗達磨;翻譯的中國文,就是沒有比得上的意思。】是記佛顯現種種神通,種種事情,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佛的。第八譬喻:是所有的經文,都是說譬喻的文字。第九論議:是佛法的道理意義,大家問答的經文。第十自說:佛的說法,大半都有人問了纔說的,這自說的一類,是沒有人問,佛自動說的。像阿彌陀經那樣的。第十一方廣:是說方正廣大的真實義理的經文。第十二授記:是為菩薩記成佛的名號。這十二種經文裏頭,只有契經、重頌、孤起頌是經文的格式,還有九種都是依照了經文裏頭所記的實事,定各種名目的。

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解】在觀想的時候,一心在極樂世界種種景象上邊,沒有一些些散亂念頭,像入了定一樣的,等到一切都觀想清楚了,又像出了定一樣了,所以叫出定。

【釋】若是到了出定的時候,還能夠牢記住,不忘卻觀想到那種景象,就可以算是成功了,名目叫見到無量壽佛極樂世界。就是普遍的觀想到了,也就叫第十二觀。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解】行人,同了行者一樣的,也是稱修行佛法的人。

【釋】無量壽佛化了無數的身相,同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常常到這個修觀想人所住的地方來。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解】至心的「至」字:同了極字一樣的意思;至心:就是極誠心的意思。

【釋】佛又囑附阿難同了韋提希道,若是有人發極誠懇的心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先應當觀想無量壽佛一丈六尺的像,【佛一丈六尺的像,是佛通常化身像的身量。】在七寶池上邊。像前所說無量壽佛無量無邊的身相,不是凡夫狹小的心量,所能夠觀想得到的,所以要先觀想一丈六尺的像。

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解】宿願:是前生,或是前前生所發的願。成就:就是成功。

【釋】雖然凡夫的心力狹小,夠不上觀想無量無邊的身相,但是因為佛前生所發的願力強大的緣故,所以如果有修行人,記念觀想無量壽佛這樣高大的身量,也一定可以觀想成功的。只不過觀想佛像一丈六尺的像,已經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了,何況再要觀想到佛完全滿足的身相呢!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解】神:是變化不測的意思。【不測,是揣想不到的意思。】通:是自在無礙的意思。如意:是事事可以稱我心的意思。

【釋】阿彌陀佛的神通,有如意自在的力,要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能夠到十方國土去變化顯現,自在得很。或是顯現極大的身量,可以充滿在虛空裏頭。或是顯現極小的身量,不過一丈六尺,或是八尺。所現的形相,不論是大相,是小相,都是真金的顏色。在佛頭頂上邊圓光裏頭,所現的化佛,同了寶蓮華都像上邊所說的種種一樣的。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解】雜想:是夾雜的觀想。

【釋】觀世音菩薩同了大勢至菩薩,到隨便什麼地方去,都變化了像眾生一樣的身相。但是只要看兩尊菩薩頭部的形相,就同了眾生不一樣了,就可以曉得一尊是觀世音菩薩,一尊是大勢至菩薩。這二尊大菩薩都是幫助阿彌陀佛,普遍教化一切眾生的。這一種觀想一佛二菩薩的形相,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見到大相,有時候見到小相,有時候見到菩薩本來的身相,有時候變化了眾生的身相,所以稱做雜觀想。就叫第十三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解】離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叫往。生到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華裏頭去,叫生。深心:是求往生西方的心,很深切的,不是浮在面上,忽然發發,忽然又停停的。迴向:是把所修的種種功德,完全歸向到往生西方的願心上去。【「迴向」二個字,詳細講起來很煩的,若是要曉得詳細,可以請一本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首一本佛法大意裏頭,有詳細解釋的。】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生到極樂世界去的修行人,總共分做九品。【九品,是九等的意思。】最高的第一品,叫上品上生,怎樣可以得到上品上生呢?要曉得,若是有眾生願意要到極樂世界去的,只要發三種願心就可以往生了。第一、要發極誠懇真實、求往生的心。第二、要發很深切不變更、求往生的心。第三、要發把所修種種的功德、完全迴向到求往生的心。能夠完全發這三種願心,一定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解】戒行的「行」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恨字音;就是守各種戒的功夫,修佛道、菩薩道,求成佛、成菩薩,發普遍化度一切眾生的大願心,叫大乘;像緣覺聲聞,只顧了脫自己的生死,叫小乘。方等的「方」字:是方正;等字:是平等。方等經典:就是說方正平等的佛道的經典。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是念種種的戒法。】念施、【是念布施,可以除眾生的慳心貪心。慳,是器量小。】念天。【修佛道的人,當然不應該念天,但是天有五種,第一世間天,像天王天子等的天。第二王天,像四王天一直上去,到非想非非想天,是眾生可以生到這種天上去的天。第三淨天,是斷除煩惱,清淨沒有垢穢的天。第四義天,十位以上的菩薩,纔能夠生在這種天上去。第五就是第一義天,第一義三個字,是最上最高的意思,諸佛菩薩常住在這種天上,不生、不老、不病、也不死,永遠沒有變易的。】

【釋】發上邊所說三種心的人,一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還有三種眾生,也應該往生的。第一有慈悲心,不殺害生命的人,同了完全守住種種戒法的人。第二、讀誦大乘佛法,【讀,是看了經本,出聲的念。誦,是不看經本,不出聲的念。】同了講方正平等佛理的一切經典的人。第三、是修行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種的人,還要把所修的三種功德,都迴向到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心上去,求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完全修滿這三種功德的修行人,就能夠最快從一日起,或是二三日,或是四五日,最多不過七日,一定能夠往生了。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解】精進:是專心不懶惰的意思。勇猛:是向前不退縮的意思。聲聞:是小乘,專心修苦集滅道四諦法的。【四諦法,講起來是很煩的,若是要詳細曉得,可以請一本心經白話解釋來看看,就明白了。】「執」字:是捏的意思。授手:是伸出手來的意思。

【釋】這個往生的人,已經生到了極樂世界去的時候,因為他修行發願,非常的勤懇向前的緣故,所以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化佛,成百成千的比丘、聲聞、許多許多的人,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天上人,還有七寶裝飾成的宮殿。觀世音菩薩手裏頭,拿了金剛做成功的寶臺,同了大勢至菩薩,都到這個修行人的面前來。阿彌陀佛放出很大的光明,來照這個修行人的身體,並且同了許多菩薩,都伸出手來迎接這個修行人。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解】踴躍:是跳的意思,是非常高興的表示。「頃」字:是極短的時間。

【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同了無數的菩薩,稱讚歎美這個修行人,並且還勸導他,巴望他的願心漸漸的進步。這個修行人見到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同了許多大菩薩,非常的歡喜跳躍。自己見到他自己的身體,坐在金剛臺裏頭,跟隨在佛的後面只有在彈一彈手指的一些短時間,就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解】色相:同了色身眾相一樣的,也是色身的種種形相。悟:本來是開悟的意思;也就是證到得到的意思。

【釋】這個修行人已經生到了極樂世界去,就見到佛的色身,種種的好形相,完全都有的。還見到許多菩薩的色身,也是種種的好形相,完全都有的。光明很大的七寶樹林,自然會演講奇妙的佛法。修行人聽到了,就證得了無生法忍。【無生法,是沒有生也沒有滅,就是了脫生死。在前邊初觀裏頭,詳細講過的。】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解】須臾:是片刻的意思。次第:是挨了次第的意思。陀羅尼: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總持兩個字。「總」字:是不分散的意思。「持」字:是拿住了不放他失去的意思。

【釋】在片刻的短時間,這個修行人就能夠經過、服侍到許多許多的佛,周遍到十方世界去。在許多佛面前,依了先後的次序,受許多佛為他所記成佛的名號。這個修行人回到自己的國土去,就得到無量數的陀羅尼法門。陀羅尼有四種,一法陀羅尼:是把佛所教的一切,總持不忘。二義陀羅尼:是說把佛法的義理,總持不忘。三咒陀羅尼:是說奇妙不可以揣測的神咒,總持不忘。四忍陀羅尼:是把一切佛法真實的相,能夠定心安住,總持不忘。這是上品上生的修行人。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解】「趣」字:同了味字差不多的意思。義趣:就是義理的趣味。第一義:是實在的真理,是最高最上沒有更勝過的義理,所以稱做第一。謗:是毀謗,就是有心說壞的意思。

【釋】上品中生,是九品往生的第二品。這上品中生的修行人,不一定要讀誦方等經典,只要把佛經的文句,【文句、就是經文的字句。】那怕少到一二句,或是一個偈的意義趣味,能夠深切的明解了;還能夠把這個心,安住在佛法裏頭深奧廣大的真理上邊,不被旁的種種外道邪說所搖動誘惑,深切相信因果的道理,不說壞大乘佛法,把這樣種種的功德,迴向到求生極樂世界的願心上去。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解】第一個「行」字:是修行的意思。眷屬:不一定是自己的家屬親戚;在佛教裏頭,凡是一同修學佛法的人,或是皈依的弟子等,都可以稱眷屬的。法子:是傳佛法的人。紫金,是金裏頭最上等的金。

【釋】修上邊所說各種功德的修行人,到了壽命快要完了的時候,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還有無量數的聖人賢人,一同修學佛法的人,都圍繞住了這個修行人。阿彌陀佛拿了紫金臺,到修行人的面前,稱讚這個修行人,叫他一聲法子道:「你能夠修行大乘佛法,明白了解最上的義理,所以我現在來迎接你。」阿彌陀佛就同了上千的化佛,在同一個時候都伸出手來,握這個修行人的手。【握手,就是攙手。】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解】叉手:是把十只手指交叉起來。「宿」字:是一夜的意思;經宿:是經過一夜。紫磨金的「磨」字:是沒有一些些垢穢的意思,完全是潔淨的金。

【釋】這個修行人看見自己坐在紫金臺裏頭,雙手合攏了,十指交叉了,口裏頭稱讚歎美諸佛。不過像轉一個念頭的短時間,就生到了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裏頭去了。這一座紫金臺,像一朵很大的珠寶裝飾成的蓮華,經過一夜,蓮華就開了。這個修行人的身體,就變成紫磨金的顏色,他的足底下也有了七寶的蓮華了。

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

【解】這個「宿」字:是前世的意思。「習」字:是修學的意思。純說:是專門說一種佛法,不是夾雜說說這種,又說說那種。

【釋】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都在一個時候,在兩眉中間放出光來,照在這個修行人的身上。這個修行人照到了光,他的兩眼就睜開了,【睜字、讀做爭字音,就是張開眼的意思。】明亮了。並且因為他前世,或是前前世修學過佛法,聽到過佛法的義理的,所以能夠普遍的聽到大眾的聲音,都是專門說一種極深奧、最高妙的真實道理。這個修行人聽到了,就從紫金臺上下來向佛頂禮,合了兩掌稱讚歎美佛的一切功德。

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譯中國文,阿,是一個無字。耨多羅,是一個上字。三是一個正字。藐,是一個等字。菩提,是一個覺字。合併起來說,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六個字。把這六個字分開來講,無上:是最高最上,沒有更高更上的意思;正等:是沒有邪見偏見的意思。【邪見,是邪的見解;偏見,是偏在一邊的見解,不是中正正當的見解。】「覺」字:是醒悟的意思。合併起來解釋,是佛的智慧,就是成佛。不退轉:是所修的功德,越修越上進,不會退失,也不會轉變。應時:是立刻的意思。受記:是修行人受到佛的記名,所以用這個受字。【是收進的意思。】前邊所解釋的是佛為了修行人記名所以用那個授字。【是給旁人的意思。】

【釋】這個修行人生在寶蓮華裏頭,經過了七天,立刻就得到佛的智慧,永遠不會退回轉來了。並且還立刻得到神足通,能夠周遍的飛行到十方世界去,伺候服侍十方的一切佛。就在一切佛所住的地方,修種種的正定法。經過了一小劫的時期,就證到了不生不滅、了脫生死的地位。當時就在佛的面前,受佛為他記成佛的名號。這就叫上品中生的修行人。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解】無上道:是最高最上的佛道,就是求成佛的心。

【釋】上品下生,是九品往生的第三品。這樣的修行人,也是很相信因果的,也是不謗毀大乘佛法的。他能夠發最高最上求成佛的心,他把這種功德,迴向到發願求生到極樂國土去。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解】清淨:是說身口意三業,都沒有罪惡垢穢,所以叫清淨。

【釋】這個修行人的壽命,到了要完盡的時候,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大勢至、還有許多的菩薩,拿了金的蓮華,化成五百尊佛,來迎接這個修行人。五百尊化佛,大家都同時伸出手來迎接他。還同聲稱讚他道:「法子!你現在身口意三業都很清淨了,並且還發了求成佛的心,所以我來迎接你。」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

【解】三七日:是三個七日,就是二十一日。

【釋】這個修行人,看見了上邊所說的佛,同了許多菩薩拿了金蓮華來迎接他的時候,他就見到自己的身體坐在金蓮華裏頭。坐好了,華就合攏來了,他跟隨在佛的後面,就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裏頭去了。經過了一日一夜,蓮華開了。在七天裏頭,就見到了佛。雖然見到了佛的全身,但是佛的種種相、種種好,心裏頭還是不明白,不清楚。要過了三七二十一日後,纔能夠明明白白看清楚了。

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解】百法,是一百種的法。第一是心法,總共有八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又叫第六識。】末那識、【又叫第七識。】阿賴伊識。【又叫第八識。末那、阿賴伊,都是梵語,因為沒有翻譯中國文的名目,所以叫第七識、第八識。】第二是心所有法,總共有五十一種:分做遍行五種,觸、受、思、想、作意。別境五種,欲、勝解、念、定、慧。善十一種,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煩惱六種,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二十種,念、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不定四種,悔、睡、尋、伺。第三是色法,總共有十一種: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第四是不相應行,總共有二十四種: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滅盡定,在下邊八解脫裏頭,有解釋的。】無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第五是無為,總共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等種種法。恰巧是一百種,所以叫百法。【因為這一百種法,解釋起來非常的煩,並且同了修十六觀沒有關係,我又不會詳細解釋,所以不解釋了。大家曉得一些名目就罷了。】「明」字:是菩薩登了歡喜地,【歡喜地,是十地位裏頭的第一位。第二離垢地。第三發光地。第四燄慧地。第五極難勝地。第六現前地。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菩薩從起初修行起,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菩薩、妙覺菩薩,五十二個位子,纔能夠成佛。】所得到的智慧門,因為智慧能夠通到百法的真性,所以叫明門。上輩:就是上品。

【釋】修行人過了二十一日,不但是能夠明明了了見到佛的種種相、種種好,並且還能夠聽到種種的聲音,都是演講最高妙的佛法。這個修行人就到十方世界去,遊歷供養十方世界的諸佛。在諸佛的面前,又聽到極深奧奇妙的各種佛法。經過了三小劫的時期,智慧漸漸的加增起來了,所有佛道裏頭一百種的智慧門,都可以修完全了,就可以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一直安住在十地裏頭的第一位歡喜地了。這就叫上品下生的修行人。這種觀想就叫上輩想,也就是第十四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解】中品上生,是九品往生的第四品。五戒:是不殺生、不偷搶、不邪淫、不說假話、不飲各種酒。五逆:是殺父、殺母、殺害阿羅漢、破壞僧眾、出佛身血,犯這種罪的人,都要墮落到無間地獄去的,所以稱做逆。出家:是脫離俗家,專心修學佛道。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怎樣可以修到中品上生呢?若是有眾生能夠受五種戒法,或是受八種戒法,【八戒齋,在前邊目犍連授國王八戒一節底下,有詳細解釋的。】守住了不破戒,還有別種的戒法;也能夠修不造五種大逆的罪,沒有種種的過失災難,這個人就種了善功的根了。能夠把這種善根來發願心,迴向到求生極樂世界上邊去,這個修行人到了壽命快要完盡的時候,阿彌陀佛,同了許多比丘、眷屬,都圍繞了這個修行人。阿彌陀佛兩眉中間放出金色的光來,照到這個修行人所住的地方。演講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苦、空、無常、無我,前邊第二觀裏頭,已經解釋過了。】稱讚歎美這個修行人,出家修行的功德,所以就能夠離開種種的苦惱。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

【解】「尋」字:同了即字差不多的意思;不過沒有即字那麼快。

【釋】這個修行人見到了阿彌陀佛放金色光,心裏頭非常的歡喜。看見自己的身體,坐在蓮華臺裏頭,雙膝跪在地上,兩手合攏了,向佛行禮。還沒有到抬起頭來的短時間,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所坐的蓮華也就開了。

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解】「敷」字:是開放的意思。「諦」字:是真實的意思。四諦:是四種真實的理;第一、苦諦。第二、集諦。第三、滅諦。第四、道諦。三明,是三種明:第一、天眼明。第二、宿命明。第三、漏盡明。八解脫,是八種解脫。解脫:是能夠解放自由,不被種種煩惱束縛住,也可以叫八背捨;背捨:是厭恨捨棄的意思。第一、是內有色相,觀外色解脫。第二、是內無色相,觀外色解脫。第三、是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第四、是空無邊處解脫。第五、是識無邊處解脫。第六、是無所有處解脫。第七、是非想非非想處解脫。第八是滅受想定身作證。【四諦、三明、八解脫,在後邊的釋裏頭,就會解釋明白的。】

【釋】蓮華正在開的時候,這個往生的人,就聽到許多聲音都是稱讚歎美聲聞所修的四諦法。聲聞有四種分別,叫做四果。「果」字:是結果的意思,就是修到什麼功夫,結成什麼果:第一、須陀洹。第二、斯陀含。第三、阿那含。第四、阿羅漢。一果比一果高。【阿羅漢果,也可以稱阿羅漢道。四種果名的意義,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皆是大阿羅漠一句,心經白話解釋,無苦集滅道一句底下,都有詳細解釋的。】

四諦的第一諦、是苦諦: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要曉得三界的情形,可以查看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無量諸天大眾俱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同了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種種的苦報。第二、是集諦:集,是聚集的意思。聚集了貪瞋癡種種的煩惱,就造成種種的惡業,造了惡業,就會受到三界六道種種的苦報。所以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第三、是滅諦:就是滅除種種的苦。第四、是道諦:道,是真實的佛道,能夠修了佛道,迷惑就完全覺悟了,所以道是滅的因,滅是道的果。明白了四諦的道理,就可以證到聲聞了。這個往生的人,聽到了四諦法,立刻就透澈的覺悟了,所以就證到了聲聞最高的阿羅漢道了。並且連了三明、六通、八解脫,也都完全修到了。這就是中品上生的修行人。

三明,是三種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三明同了六通裏頭的天眼通、宿命通、漏盡通、【六通,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不一樣的。現在先把六通大略解釋了,再解釋三明,可以容易明白些。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天眼通:是不論日間夜間,不論怎樣遠的地方,不論有什麼東西阻隔住了,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天耳通:是不論怎樣遠、怎樣輕的聲音,或是說的,不論那一種的話,都可以聽得清楚的。他心通:是不論什麼人的心裏頭所轉的念頭,或是沒有看到過的書裏頭,所講的種種事情,種種道理,都可以曉得。宿命通:是不論自己的,或是旁人的事情,不論這一世、前一世、前十百千萬世的事情,都完全曉得。【神足通,在前邊已經解釋過,所以不再解釋了。】漏盡通的一個「漏」字,是譬喻一個破瓶,裝了水進去,就要漏出來;像人有了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他的心思就會被這些煩惱牽引去,造出種種的業來,守不牢自己的心,就像漏水的瓶一樣。漏盡,是把這種漏的壞處都修補好了,把貪瞋癡種種的煩惱,一齊去得清清淨淨,就得著了種種的神通,所以叫漏盡通。天眼明是不獨是得到了天眼的神通,還可以看得到這一世,受到這樣的樂報、苦報,都是前生前前生所造的善業惡業的因緣,叫做明。宿命明:是不但是得到了宿命的神通,還可以曉得造了各種善業惡業的因緣,所以得到各種樂報苦報,叫做明。漏盡明:是不獨是得到了漏盡的神通,還能夠自己拿得定把種種的煩惱,永遠不再生出來,叫做明。

八解脫的第一解脫,是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在佛經裏頭,凡是兩眼能夠看見的,都叫色;內,是指心裏頭,若是心裏頭有色的想念,就容易引起貪心來了,應該就要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使得這個貪心不起來,所以叫解脫。第二、是內無色相,觀外色解脫:就是心裏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但是要使得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所以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使得這個貪心,永遠不起來,所以叫解脫。第三、是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珍寶的色,叫淨解脫;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夠不起貪心,可以顯明觀想人的勝妙,可以證明他的心性,很是解脫,所以叫身作證。並且他的觀想,已經可以說是完全圓滿,能夠安住在定中了,所以叫具足住。第四、是空無邊處解脫。第五、是識無邊處解脫。第六、是無所有處解脫。第七、是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五六七四種解脫,都是無色界天上修定的人,各各在自己修定的時候,觀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得人生厭離的心,願意捨棄一切,所以叫解脫。第八、是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也可以叫滅盡定,就是九種次第定裏頭,【九種次第定,講起來很煩的,並且同了這一節經文,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不講了。】功夫最高的一種定。受,就是領受的意思,一個人有了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就要領受色聲香味觸的五塵了;【五根五塵,講起來很煩的,若是要曉得明白,心經白話解釋裏頭,講得很詳細的,可以請來看看。】領受了五塵,就要生出種種的妄想來了,若是沒有很深的定功,一定不能夠滅受想的。能夠有滅除受想的定功,那就什麼都能夠滅了,所以能夠稱滅盡定。三明、六通、八解脫都修完全了,就叫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解】八戒齋,就是八戒。【前邊已經解釋過。】因為第八戒不在吃的時候不吃,【就是過了午時不吃。】是齋法,所以叫八戒齋。沙彌:是出家受十戒的男子。十戒的前五戒,同了五戒,完全一樣的。第六、是不著華鬘,不用好香塗在身上。第七、是不看跳舞,也不聽歌唱。第八、是不坐高大的床。第九、是過午不食。第十、是不藏金錢珍寶。具足戒:是出家受二百五十戒的比丘戒。香也可以叫功德香,是能夠守住各種戒法,這種守戒的功德,像香氣普遍熏到各處一樣。

【釋】中品中生,是九品裏頭的第五品。若是有些眾生能夠一日一夜,完全守住八戒齋的;或是能夠一日一夜,完全守住沙彌戒的;或是能夠一日一夜,完全守住具足二百五十戒的,還要端端正正有威嚴、有禮貌,一些不違犯忽略,把這種功德迴向發願求生到極樂國去。因為這個修行人的功德香,已經早就周遍熏到了的,所以這個修行人到壽命快要完盡的時候,就見到阿彌陀佛,同了許多眷屬。大家都放出金色的光來,手裏頭拿了七寶的蓮華,到這個修行人的面前來。

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

【解】隨順:是跟隨順從的意思。

【釋】這個修行人,自己聽到虛空裏頭有聲音稱讚道:「善男子呀!因為你跟隨,順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教化的緣故,所以我來迎接你。」這個修行人聽到了這幾句話,看見自己坐在蓮華上邊,蓮華就合擺來了,修行人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在七寶池裏頭,經過了七日,蓮華開放了。

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解】須陀洹是聲聞四果裏頭的第一果。半劫是半個劫的時期,就是八萬四千年。【八萬四千年,是照半個小劫算的,因為下邊中品下生的,只過一個小劫,就成阿羅漢。所以曉得這個半劫,一定是小劫,不是中劫,更加不是大劫了。】

【釋】蓮華開放了,這個修行人就睜開了眼,合攏了兩手,稱讚阿彌陀佛。因為他聽到了佛法非常的歡喜,所以就證到了聲聞的初果須陀洹。經過了半個小劫的時期,就超過了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一直證到了阿羅漢道了。這就叫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解】善知識:是信佛法,能夠勸化旁人信佛的人。壯士:是身強力大的人。屈:是彎曲,伸:是伸直。

【釋】中品下生,是九品往生裏頭的第六品。若是有相信佛法的善男子,或是善女人,能夠孝順父母、奉養父母,在世界上對待眾生,能夠發仁心、發慈悲心,這樣的人,到了壽命快要完盡的時候,碰到了善知識,向他詳詳細細說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種種的快樂,也說阿彌陀佛在出家修行,做法藏比丘的時候,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心。【四十八大願,詳細解釋起來很煩的。我等到這本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做成了,就要做無量壽經白話解釋了。這四十八大願,在無量壽經白話解釋裏頭,一定要詳細講的,所以這裏不講了。】這個修行人聽到了極樂國土種種快樂的事情,同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個大願後,壽命就完盡了。譬如像身強力大的人,把他的臂膊,屈一屈、伸一伸的短時間,已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解】「遇」字:是碰到的意思。「已」字:是已經過去的意思。

【釋】這個修行人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經過了七日,碰見了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聽到兩大菩薩的說法,非常的歡喜,就證到了初果須陀洹。過了一小劫的時期,功夫漸漸的深了,就證到阿羅漢。這就叫中品下生的往生人。所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總名叫中輩生想,也就叫第十五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解】「誹」字:是心裏頭想說壞人、批評人的念頭。「謗」字:是口裏頭說壞人、咒罵人。慚愧:就是羞恥心,俗語叫做丟臉。十二部經,就是經文的體裁和性質,分為十二類:第一契經,也稱長行。第二重頌。第三諷誦,又叫孤起頌。第四因緣。第五本事。第六本生。第七未曾有。第八譬喻。第九論議。第十自說。第十一方廣。第十二授記。首題名字:是經的題目,就是經的名稱,像觀無量壽佛五個字,就是這部經的名目。智者:是有智慧的人,也可以說就是善知識。南無: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有許多說法,最說慣的,是歸命兩個字。就是把自己的身命歸托佛菩薩的意思。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下品上生,是九品裏頭的第七品。若是有些眾生,造了種種的惡業。雖然心裏頭沒有轉批評方等經典的念頭,口裏頭也沒有說方等經典的壞話,但是愚癡不明白道理的人,造了許多的惡業,一些不曉得羞恥;到了壽命快要完盡的時候,碰到了善知識,向他說大乘十二部經的各種名目,這個人因為聽到了許多經的名目,就滅除了一千劫所造極重的惡業。這個有智慧的善知識,又教他合攏了兩掌,叉起了兩手,向佛稱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他稱念佛名,又除滅了五十億劫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大家要曉得,稱念佛名的利益這樣的大,還可以不趕緊至誠懇切的念佛麼?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解】彼佛,是說阿彌陀佛。「遣」字:是差的意思。「以」字:是因為的意思。七七日,是七個七日,就是四十九日。

【釋】這個修行人正在合掌叉手,稱念阿彌陀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差化身的阿彌陀佛、化身的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大勢至菩薩,到這個修行人的面前,稱讚這個修行人道:「善男子呀!因為你稱念佛名的緣故,你所造的許多罪都消滅了,所以我來迎接你。」化佛說完了這幾句話,這個修行人就看見化佛所放的光明,周遍照滿在這個修行人的房屋裏頭。這個修行人見到了化佛放的光,心裏頭很歡喜,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壽命,也就完盡了。他就坐在寶蓮華裏頭,跟在化佛的後面,生到七寶池裏頭去了。經過了四十九日,蓮華開放了。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解】「信」字:是信佛道。解:是明白了解經裏頭的義理。「具」字:是這個修行人,已經完全有了百法明門的知識了。

【釋】在蓮華開放的時候,大悲觀世音菩薩,同了大勢至菩薩,放出很大的光明來,停住在這個修行人的前邊,兩大菩薩向他說十二部經很深奧的義理。這個修行人聽到了,都能夠信,都能夠明白了解,並且就發了修成佛道的大願心。經過了十個小劫,百法明門【在前邊第十四觀裏頭,已經詳細解釋過了。】也都完全修學成了,就得到了十地位的第一位。這就叫下品上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

【解】僧祇:是比丘、比丘尼。不淨說法,有五種:第一、是說虛妄語。第二、是只說世法上的話,不說佛法。第三、是飲酒,吃五辛,【五辛,是五種又苦又辣又臭的菜類,像韭菜、大蒜、蔥、蒜苗、小蒜都是的。】同了犯淫,【不論正淫邪淫,都是犯淫。】或是身上不淨,穿了法衣【法衣,是出家人所穿的衣。】到佛堂裏頭去污穢三寶。第四、是說壞信佛同了有道德的人。第五、是因為貪旁人給他吃,給他錢,向人隨意亂說佛法。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下品中生,是九品往生裏頭的第八品。或是有些眾生破壞違犯五戒八戒的,或是破壞遵犯具足戒的。【具足戒,是完全的戒法,也可以稱大戒;就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塵空大法師說,依據四分律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梵網經上,說比丘尼五百戒,查各種律書,都沒有比丘尼五百戒的說法。○律書,就是講出家人應該守各種戒的書。】像這樣愚癡的人;或是偷比丘、比丘尼、大眾的東西;或是偷旁人供養比丘、比丘尼吃的穿的東西;或是不依照佛的道理,專門把不清淨的世間法,向大眾人演說;或是向旁人亂說違背佛理的妄語,害旁人墮落惡道,自己一些些不曉得羞恥,還要把所造的許多惡業,來遮飾自己。【這裏的莊嚴兩個字,只能夠當他遮飾來講了。】像這樣犯罪的人,因為他惡業太多太大了,應該墮落到地獄裏頭去的,所以到了他壽命快要完盡的時候,地獄裏頭各處的火,【上邊所犯的各種重罪,都要墮落到無間地獄去的,所以有種種的火。】在同一個時候,一齊都要燒過來了。

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解】十力:是佛同了菩薩,所有十種智慧力的用處。這個廣讚的「廣」字:是多的意思。神力,是有神通的能力。戒:是五戒、八戒、各種戒法。定:是心思安定不動。慧:是智慧。解脫知見,同了上邊的十力,下邊釋裏頭就會解釋清楚的。

【釋】這個修行人,雖然碰到了地獄裏頭的種種火,但是虧得碰到了善知識,動了他大慈大悲的心,就向這個修行人,稱讚演說阿彌陀佛十力的威嚴,十方的功德。十力:第一、是知覺處非處力。【覺處,是曉得道理的意思;就是佛能夠曉得是道理,不是道理的智慧力。】第二、是知三世業報力。【業報,是善業惡業的報應;造善業,得樂報,造惡業,得苦報;就是佛能夠曉得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業報的智慧力。】第三、是知諸禪解脫三昧力。【就是佛能夠曉得各種禪定,同了八種解脫,三種三昧的智慧力。禪,是梵語,禪那的簡單說法;翻譯中國文,是靜慮兩個字。就是靜定了心思,參想佛法的理。慮,就是參想的意思。禪的道理很深的,修禪的法門很多的,大略說說也有十二種,所以叫諸禪。解脫,到下邊有詳細解釋的。三昧有三種:第一是空三昧:就是觀察種種的法,都是有了因,有了緣,纔生出來的。凡是有了因,有了緣,生出來的一切法,都是虛假的,沒有實在體質的,所以叫空。第二是無相三昧:色聲香味觸男女生異滅十種,都是虛妄的相,要想證到涅槃,一定要離開這十種虛妄相的;離開了這十種虛妄相,就是一切相都沒有了,所以叫無相三昧。第三是無願三昧:也可以叫無作三昧。作,是造作,就是有心做出來的意思。苦同了無常,沒有一個人不願意捨棄的,也沒有一個人願意去造作的,所以叫無願三昧。○生異滅,就是生住異滅四種相,除去了住相,就只有生異滅三種相了。我們世界上,不論什麼法,一定是先有生,等到已經生了還沒有滅,在那暫時停頓的短時間,叫住;但是住又不會常住的,忽然又要改變的,在這改變的時候,叫異。究竟還是要沒有的,還是要歸到滅的一條路上去的,叫滅。涅槃,是梵語;翻譯中國文,就是沒有生、也沒有滅、了脫生死的意思。】第四、是知他眾生諸根上下相力。【就是眾生有上等利根的,也有下等鈍根的,佛都能夠曉得他們的相的智慧力。】第五、是知他眾生一切欲力。【就是一切眾生,種種的貪欲,佛都能夠曉得的智慧力。】第六、是知世間種種無數性力。【就是世界上所有無數眾生的性各各不同,佛都能夠曉得的智慧力。】第七、是知一切道至處相力。【像修了五戒十善,能夠生在人道、天道,修了八正道等無漏法,能夠證涅槃。佛曉得修什麼道,成什麼相的智慧力。○八正道:第一正見。第二正思惟。第三正語。第四正業。第五正命。第六正精進。第七正念。第八正定。這八種正道,講起來很煩的,所以只把名目提出來不詳細解釋了。若是要曉得詳細,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一節底下,解釋得很清楚的,可以查看的。無漏,是修得很完密的,不會漏掉的意思。】第八、是知天眼無礙力。【佛用天眼來看眾生生的時候,同了死的時候的相,是端正的、或是醜惡的,死了生到善道去的、或是墮落到惡道去的,都能夠完全看見的智慧力。】第九、是知宿命共相共因緣力。【佛能夠曉得眾生經過百千萬劫,一直到現在一世一世,是什麼姓名、境界、苦樂、壽命長短的智慧力。】第十、是知永斷習氣力。【習氣,是凡夫有的一種慣常的壞習慣,佛已經得到了無漏智慧解脫,凡夫所有的一切妄想迷惑的習氣,也已經永遠斷絕的智慧力。】還要詳詳細細稱讚阿彌陀佛的光明神通的力用,【力用,就是力量的作用。】也稱讚戒、定、慧三種法。

戒定慧,是修佛法最要緊最重大的三種法。戒:是身業、口業、意業一切不犯。【身業,就是五戒裏頭的殺盜淫三業。口業,就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就是轉惡的邪的念頭。】定,是一心一意專門修學佛法,沒有一些些別種不合佛法的妄念;或是看到了,聽到了,違背佛法的邪說,搖動自己的心。慧:就是智慧,常常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心性,只有修種種的善業,不造一些些的惡業。解脫的「解」字,【「解」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夜字音。】是離開束縛的意思。「脫」字,是自由自在的意思。解脫有八種:第一、內有色相,觀外色解脫。【是心裏頭有了色同了想,兩種貪欲的壞念頭,就要趕快滅除他,要滅除這種貪欲心,應該要看身外邊的種種不潔淨,那就覺得沒有什麼可以貪了,也沒了什麼可以愛了;貪欲心就自然不會起來了,就解脫了。】第二、內無色相,觀外色解脫。【就是心裏頭雖然不起色,同了想的那種貪欲,但是要使得不起的心更加堅固,還是要看身外邊的種種不潔淨,纔可以使得這貪欲的心,永遠不起來,所以叫解脫。】第三、是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就是不看污穢的色,只看清淨的色,叫淨解脫;在用定功的時候,連了淨的相,都要完全除滅,只見到光明清淨的色;雖然見到了這種清淨的色,還是不起貪欲的心,那就這個身體證得了性解脫了,所以叫身作證。這種解脫,完全圓滿能夠常住在定上,所以叫具足住。○性解脫,是說把這個心完全離開各種定功的障礙,能夠入滅盡定,這個本來有的真性,就解脫了。具足,就是完全圓滿的意思。○滅盡定,下邊就會解釋清楚的。】第四、空無邊處解脫。第五、色無邊處解脫。第六、無所有處解脫。第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種都是無色定的解脫名稱。【天總共有二十八層,分做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最高的無色界,有四層天,就是空無邊處天、色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因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種解脫,就是無色界各天上的天人修的,所以就把天的名稱,做了解脫的名稱,總名就叫無色解脫。】在無色定天上的人,就修這四種無色定解脫,各各在所修的定上,觀照苦空無常無我四種法,覺得這種有生死的世界,實在可厭,一定要捨棄的,所以都叫解脫。第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具住,同了具足住一樣的意思。】也可以叫滅受想定。【受,是領受了外邊種種的境界,就轉種種的妄想,沒有停歇的時候;這受同了想兩種的虛妄法,是修定功最不相宜的,所以一定要滅除,不放他起來的。】解脫知見,是已經切實明白了解脫的意義,見到了解脫的真相,不再受束縛的意思。

修行的人,從修戒得到定功,從修定生出慧來,從修慧得到解脫,從解脫得到解脫知見,這五種法,都是修成佛的功德。這五種功德,修到功夫深了,就成佛了。

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解】「猛」字:是厲害的意思。

【釋】這個修行人聽到了善知識的演說,稱讚種種佛法,就滅除了他八十億劫那麼長時期所造的生生死死的罪。地獄裏頭發出來很厲害的火,也就化了清快涼爽的風,吹到許多天華上邊去。這許多天華上邊,都有化佛化菩薩來迎接這個修行人。像轉一個念頭的短時間,就得生到七寶池的蓮華裏頭去了。

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解】梵音聲,是大梵天上的天人所發的聲音。梵音有五種好處:第一、音聲正直。第二、音聲和平雅致。第三、音聲又清,又透澈。第四、音聲又沉著,又渾滿。第五、音聲可似周遍到遠地方也能夠聽到。發無上道心,就是發成佛的心。

【釋】這個修行人在蓮華裏頭,經過了六個大劫,蓮華纔開放。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用很清淨的音聲安慰他,向他說大乘法很深的經典。這個修行人聽到了這種佛法,立刻就發了成佛的心。這就叫下品中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解】五逆: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傷佛的身體,使得佛身體上出血。】破和合僧。【許多僧眾,和合在一處,做佛事、修佛道,不但是不幫助他們,倒反在旁邊挑撥破壞他們,使得僧眾互相鬥爭,荒廢佛事。】十惡: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說虛假的話。】兩舌、【搬弄是非。】惡口、【用惡毒的話來咒罵人。】綺語、【說輕薄話。】貪欲、瞋恚、【發火。】邪見。【不正的見解。】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下品下生,是九品裏頭的最末後的一品。若是有眾生造種種不善的業;像五種很大的忤逆罪,十種很大的惡業,種種不善的事,大半都犯全的。像這樣愚癡的人,因為他惡業造得太多了,應該要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裏頭去的,在惡道裏頭要經歷過許多劫數,受種種的苦,無窮無盡。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若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解】不遑:是心思慌亂,來不及念。彼佛,是指阿彌陀佛。

【釋】這樣愚癡的人,到了他壽命完盡的時候,碰到了善知識用種種的方法安慰他,向他演說種種很妙的佛法,還教他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但是這個愚癡人,被種種痛苦所逼迫,沒有心思可以念佛。這個善知識【善友,就是善知識。】又向他說道,你若是不能夠念阿彌陀佛,應該稱念無量壽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怎麼不會念阿彌陀佛,又會念無量壽佛呢?因為人都是貪生怕死的,勸他念無量壽佛,這個人容易依從,所以就念了。】

如是至心,念聲不總,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解】至心:是極真誠懇切的心。十念:就是十念法儘一口氣念佛,不論念多少聲,連念十口氣。

【釋】這個人聽到了教他念無量壽佛,就合了他貪生怕死的念頭了,所以就很誠懇的念。念佛的聲音,就接續不斷的一口氣念十聲,念滿十口氣的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他稱念佛名的緣故,在他一個念頭一個念頭不停的想念佛,就滅除了他八十億劫所造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解】日輪:就是太陽;因為太陽是圓的,像輪盤那樣的,所以叫日輪。

【釋】這個念佛人到了壽命要完盡的時候,就見到一株金的蓮華,像太陽那樣團圓的停住在他的面前。只有像轉一個念頭那樣短的時間,這個人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在蓮華裏頭,經過十二個大劫,蓮華剛剛開放,比了上品往生的不曉得要遲多少倍了。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解】凡是忽然生、忽然滅,不是常住不變的相,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實相是離一切虛妄的相,都歸到真實的理上邊去。諸法實相:是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真實的,不虛妄的,都是常住不變的,沒有忽生忽滅的。

【釋】這個修行人到蓮華開放的時候,就見到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對了他發出大悲的聲音來,【大悲音聲,是聲音裏頭帶有又懇切、又有哀憐旁人的心思,幾幾乎像有哭出來的聲音。】向他詳詳細細講演一切佛法真實的道理,同了能夠滅除種種罪惡的法門。這個人聽到了兩大菩薩的說法,心裏頭非常歡喜,立刻就發動了修成佛道的心。這種就叫下品下生。連了上邊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一併叫做下輩生想,也就叫第十六觀。所有十六種觀想法,到這裏完全講說圓滿了。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解】侍女,是侍奉韋提希的女子。「曾」字:要在左邊下角加一圈,讀做成字音,是有過了的意思。「豁」字:是開通的意思。豁然:是忽然很開通了,大大的明白了。「逮」字:是得到了的意思。

【釋】佛說完了上邊許多話的時候,韋提希同了伺候他的五百個女子,聽到了佛所說的話,立刻就看見極樂世界很大很長的形相。並且也見到佛的身相,同了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韋提希同了五百個侍女,因為心裏頭歡喜得很,大家讚歎這種景象,從來沒有見過。心裏頭就忽然開通了,大大的覺悟了,就證到了無生忍。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解】「獲」字:本來是捉到的意思;獲得,就是得到。

【釋】五百個侍女,大家都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就是無上道心,就是成佛的心。】都願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佛看見他們都發了大願心,就為他們五百人,都記了將來成佛的名號。並且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後,都能夠見到許多佛,顯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就得到了三昧,都沒有一些些不正不定的心念了。不但是五百侍女都發了無上道心,連得無量無邊天上的人,也都發了無上道心了。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觀無量壽佛經編成白話的原因
第3頁: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 第4頁:序分
第5頁:正宗分 第6頁: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