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甲、緒說

[日期:2010-12-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自立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甲、緒說

諸位法師、諸位清姑、各位善友:

今天是農曆丙寅年七月初一日,在三寶的慈光加被下,從今天開始,我要跟諸位研究《佛說阿彌陀經》。在沒有正式講經文之前,有幾個問題,我想先提出來跟大家談談:

一、為什麼講《佛說阿彌陀經》

今年暑期,我曾經應邀到台灣苗栗淨覺院去講經,在那裏住了將近兩個月,回來後我已經作過簡單的報告。有些善友向我提出要求說:「師父,您既然發心不遠千里而到寶島去講經,也應該為我們特別講一部經才好啊!」因為善友們學佛心切,誠懇的要求,考慮後我就決定講這部《佛說阿彌陀經》。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剛到隱秀寺來,當時本寺的開山住持──清和姑,曾經告訴我:「當年隱秀寺剛建好的時候,大殿上本來已經塑供了釋迦牟尼佛、藥師如來和阿彌陀佛三尊大佛。可是,不幸得很,本寺還沒有落成開光,就遭受到鄰居的火災所波及,將我們的大殿和佛像都付之一炬。幸好在護法居士們的發心護持下,道場又重建起來,也改塑了目前大殿上所供的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此,清和姑說:「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跟隱秀寺特別有緣。」為了紀念清和姑,也為了讓諸位多了解阿彌陀佛,更為了發揚本寺所供奉的第一尊大佛──阿彌陀佛──救世度生的精神,所以這次我就決定講這部《佛說阿彌陀經》。

一般人都認為佛經太多、太深。太深奧了,翻來翻去就是不知道講些什麼,實在看不懂;太多了,大家都沒有時間看。現在我要講的這部《佛說阿彌陀經》,內容很單純、文字很淺顯、字數又不多(總共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對各位來說,比較容易接受。平常各佛寺都用這部經作為晚課的課本,許多善友也以它作為自修的功課,以及發心為往生者參加助念,也都是念誦這部經。由於經常受持讀誦,有的善友甚至都會背誦了。既然出家和在家的,都對這部經很熟悉,也就更應該有所了解才對。

去年暑假,信願寺聯合大岷區各佛寺,共同主辦了一次「暑期佛學講習班」,當時我曾去講了一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心經》的內容是講「空」,正如經中說的:「照見五蘊皆空」。「般若真空」的道理太高深了,初學佛的人沒有基礎,對空理誤解,一聽到「空」,往往會有一種空空洞洞的感覺,無法了解「真空妙有」真正的含意。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是講「有」的道理,對「有」的觀念,一般人普遍都比較容易接受。為什麼說《佛說阿彌陀經》是講有呢?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讀了經中的內容,我們試著閉上眼睛,默念這部經,西方極樂世界的形形色色,彷彿就在眼前。就可以知道他是講「有」的。講「有」:有世界、有佛、有聖眾……,種種「有」的境界,多麼容易讓人接受啊!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了生脫死。怎樣才能了生脫死呢?必須研究佛法,按照佛所教的,選擇一種固定的修持法門,如法有恆地精進努力,就能達到脫離生死苦海的目的。講到佛教修持的方法,好像:參禪啦、持戒啦、持咒啦、念佛啦……真是包羅萬象,很多很多。但是,在這許許多多的法門中,「念佛」是最簡易、最方便、最穩當的了。

善友們手中經常拿著念珠,很虔誠地在念佛。到底是念什麼佛呢?一般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啊!「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南無」,是皈依禮敬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禮敬阿彌陀佛。有些人不把「南無」念著「那摩」,而照著本音去念,便自作聰明的解釋成「南方沒有」,就說是南方沒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在西方的。這樣講法,聽來實在好笑!

過去清和姑在生時,就極力鼓勵大家念阿彌陀佛,同時更提倡採用「西方船」,每念一張圖就稱念了十五萬聲佛號。大家都經常念佛。究竟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念佛的好處實在太多了。簡單的說,在生時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庇佑,事事吉祥如意;將來臨命終時,可以得到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

有人說:「念佛就好像是在儲蓄存錢,念一聲佛號就可以當作一分錢,將來死後才會有錢花,下一世也就不會太窮了。」這樣解答念佛的意義和好處,實在是一種極大的錯誤,也是對我們學佛人的一大諷剌。既然大家時常念佛,但是對阿彌陀佛的意義也不清楚,念佛的好處也不懂,豈不是笑話!我們要真正了解念佛的意義和好處、要了解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況如何,就要研究《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對這些問題有詳細的解說,會給我們一個圓滿的解答。說明白一點,《佛說阿彌陀經》可以說是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指南針,所以這次我特別選這部經來講。

二、淨土宗的名稱

佛教可分大乘和小乘。如果根據佛說的經典來分,又可分為十宗。十宗當中,禪宗、律宗、密宗、淨土宗等都是側重於修行的。淨土宗又稱「念佛宗」、或者叫做「蓮宗」。我們講的這部《佛說阿彌陀經》,就是淨土宗所根據的聖典之一。

為什麼稱為「淨土宗」呢?這是從我們所希求往生的目的地來立名的。《佛說阿彌陀經》中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淨土宗的立名,就是根據這幾句經文而來的。我們只要誠心修持念佛法門,將來一定能夠生到西方清淨的國土去,所以稱為「淨土宗」。

「念佛宗」──是從修持的方法來立名的。根據《佛說阿彌陀經》中說:「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句「執持名號」,就是「念佛宗」名稱的來源。是說明念佛只要達到一心不亂,就一定能如願往生淨土。

「蓮宗」──是以蓮花而得名。蓮花生於污泥而不染,一般都以蓮花來比喻君子。佛教採用蓮花聖潔的品格,來比喻念佛的人,雖然生在五濁惡世中,但身心卻像是在污泥的蓮花一般,一塵不染,超世脫俗。同時念佛的人,只要念佛的功夫到家了,將來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時,蓮花化生,修持成功,花開見佛,得悟無生法忍。經中又說:七寶池中,開放著大如車輪的青、黃、赤、白四色蓮花,非常美妙。因為這種種原因,所以淨土宗也叫做「蓮宗」。

三、淨土宗的根本經論

淨土宗所根據的經論有三經一論:三經是佛說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一論是天親菩薩所造的《往生淨土論》。現在我就把這三經一論的內容,先作一個簡單的介紹,讓大家有個概念。

1)《無量壽經》──這部經是簡單敘述阿彌陀佛的歷史。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自在王如來住世的時候,有一位大國王,虔誠學佛,更發心在世自在王佛座下出家修行,法號法藏比丘,讚歎佛土莊嚴,在佛前發了四十八種大願。並依照這些大願去修持。由於他偉大悲願的力量,終於成佛,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主要的內容,就是把四十八願一一列出。其中有兩條很重要的,我提出來跟各位講一下。「第一大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這就是說,在阿彌陀佛所修成的國土中,沒有三惡道;「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換句話說,念佛的人只要至誠懇切的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就算每天只念十口氣,如果能達到一心不亂,將來一定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以他的大悲願力,建設了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接引十方有緣眾生,眾生憑各人積集的褔德、智慧,分九品往生到極樂淨土去。

2)《觀無量壽經》──亦稱《十六觀經》。觀,就是觀想。這部經指示我們用十六種觀想的方法來修持:如日想觀,是觀想落日的現象,再從此觀水、觀地、觀園林、以及觀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佛菩薩的相好光明等等,共有十六種修持的方法。每一種都有詳細的說明。

3)《佛說阿彌陀經》──主要是敘述阿彌陀佛所建設的極樂世界,那裏的自然環境如何莊嚴,眾生界身心如何淨化的情況,同時也告訴我們,往生到那裏有什麼好處,進一步更說明阿彌陀佛怎樣強調「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念佛人只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一定可以往生的中心思想,最後提出六方諸佛一致讚歎淨土法門,以及釋迦世尊勸導我們發願,願生極樂世界的勸勉語言。這種種的內容,以後我會一一跟大家詳細說明。

4)《往生淨土論》──簡稱《淨土論》。主要的內容,是說明求生淨土的人,不只是為了自己能夠了生脫死,同時也要乘願再來,擔任救度一切眾生的工作。

四、極樂世界在那裏

根據《佛說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是說明從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往西邊去,經過了十萬億佛土這麼遙遠的地方,那裏有一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虔誠的佛弟子都明白《金剛經》中所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的道理,了解佛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的,必定不會懷疑,(也無須懷疑)極樂世界的存在。對不信佛教的人、或者是外教徒,對於佛經的說法,未必會相信,也不一定肯接受。他們會認為:那是你們佛教徒自己想像的一個理想國,那只是一個烏托邦罷了。在這種情形下,以佛經的「聖教量」來解釋,是說不通的。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從科學方面來解說,讓人能夠信服。在幾百幾千年以前,科學還沒有現在這麼昌明,沒有人敢說地球以外的太空內,還有許許多多的星球存在,就算是說了,大家也不一定肯相信。可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說到,宇宙間有無量無數的世界。如今科學證明,宇宙中的確有無數的星球、世界存在。可見佛的真知灼見,是絕對可信的。以月球來說,中國古時候有「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的民間傳說。中國人有這種想法,一般有識之士卻認為是神話。如果說人類可以像嫦娥般飛到月亮去,不只是幾千幾百年前,就算是十九世紀,大家也都會認為是無稽之談。可是,一九六九年七月廿一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莊,駕駛太空船登上了月球。這是大家從電視上親目所睹,千真萬確的事實。可見科學未發達前所認為的神話,如嫦娥般的奔月,科學進步後證明,以前不能到的地方,毫無疑問的現在已經是可以到達了。天文學家現在也承認除了我們所住的這個地球以外,外太空還有許多世界存在,甚至火星上也可能有人類居住著。科學家們正一步一步地研究著。科學越發達,越能證明佛為真語者、實語者。佛所說的,沒有一句是虛言,都是可以相信的。既然承認宇宙中的世界不只一個,而是非常多;那麼在這無數的世界中,每一個世界的環境,也應該是各自不同了,有的非常理想,有的比較差,有好有壞,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所以說:在離我們十萬億佛土之外,有一個最理想的世界──極樂世界,難道就不能相信嗎?以科學現有的成就,我們可以知道這一個極樂世界是真真實實存在著,只是我們的科技與智慧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而已。

如何肯定極樂世界是在西方呢?方向其實並不是絕對的。譬如我現在放一枝筆在講台上,我站在東邊,那枝筆就在我的西邊;如果我從南面看過去,那枝筆就在我的北邊,因為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說的方向自然也就不同了。比方說,我們要到歐洲去吧,往西飛可以到,朝東走也同樣到得了。地球是圓的,東西方向並沒有絕對性。如果說極樂世界是在西方,只不過是在無限量的宇宙中,以我們目前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對日落的方向,也就是西方,這樣指方立向,多一層事實的肯定,更容易使人了解接受啊!

五、極樂世界自然界的環境

肯定了極樂世界的存在,我們進一步再談談那裏自然界的環境,究竟如何呢?根据佛經中的形容,極樂世界真是非常美妙莊嚴。從地面上可以分四點來說明:

1)平坦寬廣:極樂世界的土地平坦,沒有崎嶇的山陵,就好像是一個平坦無際的大平原。金沙布地,而且柔軟舒適如兜羅綿,彷彿是一個大公園一般。不像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有高山丘陵,高低不平。

2)整齊均衡:極樂世界的環境是由金、銀、琉璃、玻璃等四寶點綴而成的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齊,富有建築美,鬼斧神工,簡直是一幅圖案畫!

3)潔淨無穢:西方極樂國中,大地是一塵不染。不像我們現在居住的地方,馬路上到處有垃圾,空氣中充滿污染。經中告訴我們說,極樂世界連池沼也是七寶構成的,池中盛滿八種功德的聖水,池底布滿了金沙,更開放了許多青、黃、赤、白如車輪一般巨大的四色蓮花,那是多麼的聖潔、優美。

4)富麗堂皇:極樂國中所有的樓閣、所有的台階、所有一切的建築物,都是由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碼瑙等七寶裝飾而成,真是金碧輝煌,無以倫比。平常我們到中國去參觀故宮、皇陵,都歎為奇觀,若是與西方極樂世界的樓閣比起來,就會覺得太渺小了!

講完了地面的美妙,我們再從空間來欣賞極樂世界,又是如何莊嚴呢?西方極樂世界晝夜六時,充滿光明,很多曼陀羅花從天上繽紛而下。除了天雨寶花而外,還有美妙的音樂,妙香充滿虛空,更有很多奇奇怪怪,由變化而生成的雜色鳥類: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等,在空中從這邊飛到那邊,從那邊飛到這邊,口中唱著佛法的聖歌。透過那一陣陣的微風、還有那一行行的寶樹、一重重的羅網,更不時發出讚歎三寶的樂章。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是如此殊勝美妙,怎不令人嚮往呀!

六、極樂世界正報的境界

按照佛法的術語來講:極樂國土的環境是屬於「依報」;教主阿彌陀佛是屬於「正報」。什麼是依報?什麼是正報?

一切眾生在世間的行動語言,都是造業。不管是造善業,或者是造惡業,只要是造業,將來就一定會招感到果報。善的行為會招感快樂的果報,惡的行為會招感痛苦的果報,善惡報應,因果的道理是絲毫不爽的。造業所感到的果報,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感報的身體,譬如前世所造的是人的業,就會感受到人身的果,受業感而得,身體就叫做「正報」。一種是身體寄以生存的山河大地,家宅器具等,一切正報所依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就是「依報」。前面所講有關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屬於「依報」;接下來我們講「正報」──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文,譯成中文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光:就是光明,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廣大不可思議,是以空間來說。壽:就是壽命,象徵福德。表示壽命延續,生命長久不可思議,是以時間來說。

在《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自問自答說:「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阿彌陀佛充滿光明,這種光明是盡虛空、遍法界,可以照到十方世界去,所以稱為阿彌陀佛。〈三寶歌〉第一句:「人天長夜、宇宙黯闇、誰啟以光明?」正代表了眾生的心聲,在茫茫苦海中,誰能給我們光明,誰能指示我們一條脫離黑暗苦海的大道呢?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黑暗的、是痛苦的,而阿彌陀佛卻具足了無限的光明,能破除人生的黑暗,啟發無量的智慧。我們唯有持念阿彌陀佛、信仰阿彌陀佛,仰仗阿彌陀佛的慈光加被,才能夠幫助我們解脫愚癡與無明。

釋迦牟尼佛又自問自答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阿彌陀佛本身以及生活在極樂世界的聖眾,無論是菩薩也好,羅漢也好,一般人民也好,跟阿彌陀佛一樣,壽命都是無量無邊的,所以稱為阿彌陀佛。人生在世,無論富貴貧賤,都希望得到長壽,但事實上,「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到七、八十歲是非常難得的。希望真正能長壽,能福德無量,就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可以接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了那裏,我們的壽命就可以跟阿彌陀佛以及一切聖眾一樣:無量無邊了!諸位,你們要脫離黑暗,要求得到無限的光明,就要念阿彌陀佛。你要求長命百歲,也要念阿彌陀佛。將來到極樂世界去,壽命就無量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正報,具足了這樣的功德。

事實上,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只是壽命無量、光明無量,他一切的福德、神通、智慧、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等等,都是圓滿具足,無量無邊的。絕不是我們所想像的,認為念阿彌陀佛很不吉祥,只有到臨死之前才去念,如果有這種想法,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依四十八大願修持而建設成的極樂世界,實在是一個最理想、最殊勝、最圓滿的世界。何以見得呢?

人生在世,每天除了三餐,還要點心、宵夜,也得穿衣,整天為衣食忙碌。可是極樂國土卻不同,在那裏是「思衣得衣」:如果想要有新衣服穿,既不需要找設計師設計,也不必找裁縫訂做,更不必到百貨公司、服飾店採購,只要動一下腦筋,隨時就有合身的衣服穿到身上來;同時也是「思食得食」:如果肚子餓了,只要想到吃,不必到菜場買菜,也不必煮,隨時就有好吃的素宴排在面前,用完後就自動消失。在那種情形下,什麼都不必煩惱,不必為生活、為經濟奔忙、追求。如此一來,就會有充分的時間做修持的功夫。

我們這個世界有膚色、種族的分別。白種人就瞧不起我們黃種人,也看不起黑種人,常常為了種族、膚色而產生種種不平等的現象。如果能生到西方極樂國土去,每個人都跟阿彌陀佛一樣:全身都是黃金色的,沒有分別,自然就一律平等了。經上又說:「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同處在一起的都是學佛的人、都是善知識。這麼多的善友同住,彼此互相勉勵、一起精進,一同向佛道努力,達到了「見和同解」的理想生活環境。講到正報,大家都是身心淨化,既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也沒有貪、瞋、癡、慢、疑種種的煩惱,大家只有聽聞佛法,為追求真理而努力。因為目標相同,待遇一樣,大家同住,一處都是平等平等,一團和氣。絕對不像娑婆世界的眾生,為了生活,大家勾心鬥角,找不到一個安寧的角落。所以我們要追求快樂,希望免受人生無數的痛苦,大家都應該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才是我們最理想的歸宿!

七、阿彌陀佛的聖誕

講到這裏,我順便介紹阿彌陀佛的聖誕。大家一向都知道阿彌陀佛的聖誕,是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大家也知道,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的聖誕是農曆四月初八日(南傳佛教定為五月的月圓日)。釋迦牟尼佛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出生應化,他的生滅日期,有歷史可查證;可是,阿彌陀佛不是生在我們這個世界,而是在西方,經過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離我們的世界太遠太遠了;同時他成佛到現在已經有十劫。不管是時間,不管是空間,都是那麼久遠,我們怎麼能知道他的聖誕呢?這必須從中國佛教史上一段公案說起:

中國宋朝,杭州永明寺有一位延壽禪師,後來成為淨土宗笫六代祖師。(本來他是修禪的,後來又修淨土,所以是禪淨雙修,雖然是淨土宗祖師,也尊稱他為禪師)。他是一位很有道行的高僧,當時朝野都很敬重他,尤其深受吳越王──錢俶的特別禮敬。有一天國王突然發心想設齋供僧,就問禪師:「在我們國中,除了您以外,現在還有誰是特別有修行的高僧?」好像在台灣,今天(七月十五日)有上千的出家人要去受供,叫做齋僧。吳越王也想齋僧,不過他想:只供養一般出家人,並沒有多大的功德,需要選擇一下,找一些特別有修持的來供養。

禪師回答他說:「我們國家的高僧太多了,只是你不認識罷了!有些出家人,你看他好像瘋瘋癲癲的,其實來頭可大呢,例如長耳和尚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定光佛再來,你如果供養他,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

長耳和尚是一位不修邊幅、穿得骯骯髒髒,講話也是顛三倒四的,常常在街頭溜躂,遊手好閒,遊戲人間的出家人。他的兩個耳朵生得特別長,大家都習慣叫他長耳和尚,時間一久,反而把他本來的名字給忘了。平日大家總瞧不起他、討厭他,認為他不像一般出家人那麼慈悲、莊重。國王一向敬重禪師,知道他的推薦一定不會錯,就趕快吩咐廚房辦素筵,並派了許多官員到處去找,恭請長耳和尚回到宮中,並且以上座接待。長耳和尚身不由己,莫明其妙的被國王以上賓款待,問明原因後,知道是延壽禪師多嘴,告訴吳越王真相的,便說:「彌陀饒舌!」說完就座後,隨時就圓寂了。吳越王當然感到非常遺憾,感嘆自己沒有褔份供養定光佛,可是從長耳和尚口中知道延壽禪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也算還可以彌補這一份缺憾了。即刻親自趕到永明寺去,誰知到了永明寺,延壽禪師也已經坐化了。俗語說:天機不可洩漏,他們兩人的身份一旦暴露,也正是化緣已滿的時節,被人識破後就得離開世間了。

從這段公案,我們知道永明延壽禪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後人就把他的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訂為阿彌陀佛的誕辰紀念日。

從這一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獲得證明,阿彌陀佛並不只是應化在十萬億以外的佛土,他經常在我們的身邊,不但永明延壽禪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中國還有另一則公案,同樣說明也是阿彌陀佛再來呢!

中國浙江台州天台山,有一座國清寺,是一間非常大的叢林。我相信到普陀山去的善友,一定也有許多人去過這個地方。國清寺中住了一位豐干禪師,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什麼人,只常常看到他獨自一人騎著老虎,在國清寺中進進出出的。俗語說,物以類聚,同樣程度的高手,都是集合在一起。當時國清寺中還住著寒山、拾得兩位出家人。有一天豐干禪師邀請寒山和拾得跟他一起去朝五台山。

寒山問:「去五台幹什麼?」

豐干禪師回答說:「去禮拜文殊菩薩呀!跟我一起去的,就是我的同行;如果不跟我一起去,就跟我不相干。我自己去好了。」

寒山和拾得不肯跟他去,他只得獨自一人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薩了。從天台山下來,途中經過杭州,碰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此事說來話長,我還是從頭說起吧:

中國人一向是學而優則仕,把書讀好,考取了功名,就有官做。當時有一位姓閭名邱胤的讀書人,雖然考取了功名,卻一直沒有接到上任做官的公文,就閒著在家裏等待。可是坐吃山空,正在為經濟發愁時,他接到了省府的通知,要派他到台州去當知府。這個閭邱胤接到通知後,正高高興興準備著去上任時,真是無巧不成書,平常在家沒事,一旦要他去做官,卻忽然間得了種怪病,頭痛不止,痛得整個頭都快要裂開了,請了好幾位醫生來看,也吃了好多帖藥,都沒有見效,只剩下一口氣喘息著。豐干禪師知道後,親自到他家去,要為他醫病,可是看門的人不讓他進去。

「你們可要弄清楚呀,我是來替你們的主人看病,來救他的命的呀!」

守門的一聽,急忙開門請他進去。進到屋後,禪師向他們要了一杯水,對著水念念有詞,大概是持念咒語吧。念了好一陣子才停下來,拿了一些咒水,在閭邱胤的額頭上擦擦,說來奇怪,病立刻就痊癒了。閭知府起死回生,恩同再造,就請問他法號及住處。

「我名叫豐干,住在台州天台山國清寺。」

「那太好了,我就是要到台州去的,上任後我一定會去拜望您。再請問您,寺中像大師如此有功夫的人還有多少?」閭知府又問。

豐干禪師說:「我算什麼功夫,比我高的還多著呢,那兒有文殊菩薩化身的寒山、還有普賢菩薩化身的拾得,他們兩位都比我高得多啦!」

閭知府一聽,高興極了。上任三天,把重要的公務交代清楚後,就立刻往國清寺去燒香,感謝佛菩薩庇佑,更要拜訪二位大菩薩和豐干禪師。

到了國清寺後,向知客僧說:「我想拜望寒山、拾得兩位大士,麻煩你替我通報一聲。」

「你說的是那兩個瘋和尚嗎?大人先請坐,我找人去把他們叫來。」知客僧回答說。

「不行,不行,我自己去拜望他們。」

知客僧把閭知府帶到廚房,大聲喊:「寒山、拾得,知府大人來找你們,你們快出來呀!」原來他們兩人是廚頭,正在那裏嘻嘻哈哈、自自在在地談笑風生,閭知府一見,高興極了,就地禮拜。兩人一見,急忙攜手往山上跑去,一直跑到一個山洞前才轉過身來說:「豐干饒舌!你不去事奉彌陀,來拜我倆做什麼?」說完,就往山洞中跑進去了。從他們的話中,知道豐干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閭邱胤急忙轉回寺中去找豐干,可是他也不見了。身份一暴露,從此豐干、寒山、拾得都消失不見了。

講到化身的事跡,坐在山門口的那位彌勒菩薩,也曾化身布袋和尚,整天拿著一個布袋、一串念珠,一般人也是叫他瘋和尚。臨命終時他說了一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這首偈是說:你們知道嗎?彌勒本來就是真的彌勒,時時百千億化身應世。實際上,所有的佛、大菩薩,為了化度眾生,常常會化身應世的。觀世音菩薩就是三十二應身。彌勒菩薩是這樣,阿彌陀佛也一樣,就好像剛才所介紹的豐干禪師、延壽禪師,時時刻刻化身示現到世間來給大家看;可是我們凡夫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他就是佛罷了!從他的化身示現人間來看,可以證明阿彌陀佛跟我們特別有緣,常常化身千百億,你們只要誠誠懇懇的念佛,阿彌陀佛隨時都在你的身邊,你要是信願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將來也一定會蒙佛接引,往生淨土的。

講完「依報」和「正報」以後,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無論是自然界、人事界、或是身心等各方面,都是非常美滿理想,而且莊嚴清淨的。但是要具足怎麼樣的條件,才能到那裏去呢?這就需要「往生的三資糧」了。

八、往生的三資糧

什麼叫做資糧呢?資、就是川資;糧、就是糧食。比如說:我們要到外國去旅行,就先得有所需要的旅費,更要準備路上要吃的糧食;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當然更不能兩手空空的,一定要先準備好所需要的資糧。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資糧是什麼呢?就是:信、願、行三種資糧。

1)信──深信:要信仰得很深切。無論做任何事,必須有信心。俗語說:「有信仰才能發生力量。」《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是說明大家都需要功德。功德從那裏來呢?當然是由修持而來的。怎樣修持呢?首先必須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產生道念,然後才能培植一切善根。佛經上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好比要渡大海一般,一定要靠船才能渡過,同樣的,在佛法中,想要渡過生死大海,就要有「信」,如果沒有信,是無法進入佛教的大門。要信什麼呢?對我前面所講到的「依報」、「正報」:西方極樂世界的國土以及阿彌陀佛,都要切實的相信、不可以懷疑。假使沒有信心,對佛所說的話都信不過,學佛是沒有用的!要信佛所說的法一點也不虛假,深信《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說的:離我們十萬億佛土那麼遙遠的西方,有一個非常理想的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跟許多菩薩在那裏說法,我們只要按照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方法去修持;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毫無疑問的,將來一定能往生到那理想的極樂世界。

2)願──切願:要懇切的發大願。如果相信有極樂世界、也相信有阿彌陀佛在那裏說法,但是,不發大願,極樂世界跟你們也沒有什麼關係。正如我跟大家說,菲律濱有一個名叫碧瑤的避暑勝地,你也相信,可是,你並不想去,不管那裏的風景怎樣美,氣候怎樣涼爽,那跟你們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我們相信有世界、有佛,進一步就要發願,對現實世界須有徹底的厭離心;對西方理想世界,須有積極欣求的願望。發願一定要往生到那裏去!阿彌陀佛曾經發了四十八大願,才建設成功這一個淨土,我們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發願,將來必定也會跟諸上善人在一起,整日修持佛法,達到了生脫死的目的。

3)行──力行:就是切實的實踐。有了深信心、有了懇切的願力還不夠,還得要表現於行動,能出力地去實踐。按照佛所說的話去實行,以念佛為「正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無二用,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雜念,死心蹋地的守著一句阿彌陀佛,時刻不離。有人認為只要念佛就夠了,其實除了「正行」以外,還得有其他幫助念佛的助緣──「助行」。《佛說阿彌陀經》中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說明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還得種善根、培褔德、做很多利益他人的好事;《觀無量壽經》中也說要具備:「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深信因果……」等種種善行。總而言之,深固的信念、懇切的誓願、穩當的力行、老實的念佛。信願行如鼎三足,是缺一不可的!

【書籍目錄】
第1頁:瑞今長老序 第2頁:于凌波居士序
第3頁:自序 第4頁:佛說阿彌陀經
第5頁:甲、緒說 第6頁:乙、解釋經題
第7頁:丙、介紹譯者 第8頁:丁、解釋經文—一、序分
第9頁:丁、解釋經文—二、正宗分 第10頁:丁、解釋經文—三、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