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祖師禪與安祥禪 耕雲先生講述

禪、祖師禪與安祥禪 耕雲先生講述

四、安祥禪的法門

[日期:2010-08-0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安祥禪的法門

安祥禪的法門極為簡明扼要:

(一)、求心安、心安無愧地做每件事。

(二)要活在責任義務中。結了婚的要養家,有父母孝順父母;有孩子照顧孩子,這是基本的責任義務,也是禪重視責任義務的傳統。如百丈清規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提倡勤勞。

(三)、要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一)時時自覺

要經常保持自覺,否則就會迷失。哲學上講的無我就是大我,大我和小我是不衝突的。有沒有個別的自我?我肯定地答「有」。要沒有個別的自我,誰往生?誰下地獄?誰受罪?誰解脫呢?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保持自覺,安分守己,守住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是原本的自己,原本的自己「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守住它,不要忘掉它;忘掉原本的自己,就會在六塵、五陰當中迷失,不要說修行忘了自己不會成功,做人忘了自己是老幾?忘了自己吃幾碗飯、到時窮打嗝,也是很危險的。所以修行人要記得自己,能記得自己就會安於本分,是張得功就做張得功的事,是李得勝就做李得勝的事。時時自覺,自己只覺自己。硖猯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思是心的第二次派生物,不是原本的心,原本的心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應該說「我覺故我在。」這是很真實的。還記得馬祖跟百丈的故事嗎?馬祖帶著百丈散步,前面有群野鴨子飛過去。馬祖問:「是什麼?」「野鴨子!」「哪裏去了?」「飛過去了!」馬祖用勁捏著百丈的鼻子,捏得他直叫。馬祖說:「你再說飛過去?」意即不要注意外邊,注意這邊(指自己),眼觀鼻,鼻觀心,不要跟著野鴨子跑。不要被外界存在的虛幻假象牽著鼻子走,迷失了自己。

古德的作略非常親切、明白,只要是真修行,就有真受用!所以我們學安祥禪要時時自覺。

(二)念念自知

連自己想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無明。五陰——色、受、想、行、識中,想陰最麻煩,因為肉體永遠受到心靈的支配。我在安祥之美講詞中舉了幾個例子:女士只要能保持安祥,不用化粧品,也會越來越漂亮;逞強好勝、想贏怕輸、好出鋒頭的人,就會得鼻竇炎;女人話多,白帶就多。我為什麼講這些,與佛法有什麼關係?因為心物不二,有什麼心念就會得什麼病。不但佛法如此認為,孔子也有同感。孔子說:「斯人也,而有斯疾」我們對想念能「時時自覺、念念自知」,有錯誤馬上改正,就不易生病,很多病是想出來的。每個念頭,自己都能掌握,才能談修道。

有很多人專門往壞處想:我的小孩那麼小,上學會不會被汽車撞上?果然撞上了!為什麼?天天禱告嘛!有人本來很瀟灑英俊,因為想多了就面有菜色,使生命的光采都褪失了。所以說:喜悅是生命的陽光,安祥是幸福的泉源。要能保持安祥的心態,人生便通暢,倒楣的事輪不到你。親和力提昇,過去別人對你有陌生感、警戒心,但只要能保持安祥,別人就會信賴你。禪,有兩大力量:

. 親和力。學禪的人有親和力,群眾自然會站在你的周圍,讓你無論在何處都能形成為核心。什麼叫核心?就是要有外圍,沒有外圍不能叫核心。有很多人亂用名詞,說某人是核心幹部,其實這個人走到哪都是孤立的。真的核心是走到哪裏,都有一群人圍著他,感覺和他在一起很舒暢、很親切。所以,真實學禪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親和力而成為人群的核心。

.同化力。以你的心去同化別人,使別人的心變成你的心。有很多人經過實驗,對我說:「我認真修行以後,家庭比較調和,兩口子不再吵架,小孩也變乖了。我說:「這是理所當然,你的心有同化力,全家的心都會一樣,自然就沒有矛盾。」

我有個老朋友,他每天在公園散步一個小時,我問他:「散步時都在想些什麼呀?」他說:「我什麼都不想,光走路。」愛說笑!人不可能把念頭截止,念頭是不可能停止的。但是禪講求現量,不是比量,各位平常想讓念頭停止很難,現在,我不說,你也不聽(停數秒),有沒有念頭?我可以用四個字形容:「似鏡常明」,像個鏡子,非常光明。沒有參瞌睡,也沒有喝酒,感覺有一點飄飄然,但絕對找不到念頭。這就是無念,不二法門有念即無念,有相即無相,煩惱即菩提。為什麼煩惱即菩提?當你有煩惱時證明你有覺性,要是死人會煩惱嗎?有煩惱就是菩提自性顯露,而有覺性才會感到煩惱,所以修行人一定要「念念自知」。

八正道:正念、正思惟……鼓勵我們多運用思惟力。人們一輩子的腦子開發不到百分之三十,就是我們想得少。「想」得「正」不但不影響健康,而且會長壽。一些高僧、大哲學家、大學者都是長壽的,像佛協的趙老菩薩趙樸老,八十幾歲了,看起來像五十多歲的人,頭髮染一染,我都敢喊他老弟」,但我還是喊他先生,因為他的學問、道德修養是第一流的,不作第二人想。

前面說:想會落入想陰,現在又說想可以長壽,是否太矛盾?「想」若和自己的生活、工作、責任、義務、國家前途、及大眾的福祉無關的就是「妄想」,想什麼自己都不清楚就是「想陰」。有目標、有步驟、把握一個主題去想,而且要想出結論,這叫正念、正思惟。正思惟對我們有益,妄想對我們有害。

佛祖釋迦牟尼,早先追隨外道六師學法,覺得不滿意。然後學禪定,日中一食,營養不良,當時正是壯年,身體很糟,由牧羊女施捨羊奶,在尼連河洗個澡,用吉祥草鋪坐位在菩提樹下說:「我要不開悟,我就坐在這裏不起來!」由初夜到中夜就開悟了,悟了什麼?如何悟呢?就是用「思惟」去探討,由現象發掘所有現象的實質,悟出了宇宙的真實。宇宙的真實就是生命的真相和生命的流程——無明緣行、行緣識……這種流程就是輪迴的過程。悟出生命的真相就是「萬法從緣生」,一切事物都是條件的組合,沒有單一存在的。從浩翰的星海,到地球上的一沙、一葉,都不是單一存在的,都是組織的現象。

緣生用現在的詞彙就是「組織」。緣生對不常接觸佛法的人很陌生,我們就講「組織」。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組織現象,除了組織,沒有單一存在的,單一就代表不存在。原子是物質最小單位,當你把質子、電子、中子分離後,會發現什麼都沒有。我們不妨下個界說:「組織」是「萬有共同的基因」,是「創造唯一的手段」。作曲家用幾個簡單的音符,譜出不朽的樂章;美術家用簡單的線條,勾出了絢麗的畫面;自然科學家用三個中子,打進鈾二三五變成鈾二三八,產生了核子連鎖反應。改變了組織,也就改變了型態和性能。這是佛祖最初的認識。真正要做佛祖的孝子賢孫,使佛法不走樣,一定要記得「萬法因緣生」。

因為有「緣生」,「空」義才能成立。比如這隻花瓶,把瓶子歸還泥土,把花歸回枝上,什麼都沒有;比如房子,把木頭、水泥、磚瓦、人工的因素抽掉,分得不能再分,找到最後,沒有一個不變的房子存在。因為緣生就有了運動,萬生萬物都在動,因為動所以「諸行無常」。一切變動不居,透過成、住、壞、空四個過程,條件分離,形體不在,所以「諸法無我」。當初佛祖悟的就是這麼簡單。以後,學者的文章,愈作愈深奧;道理愈來愈晦澀,最後只有他一個人懂,這不叫弘法。把法封閉起來,這是毀法、謗法。

把佛教分成大小乘是很愚昧的,阿羅漢悟的不夠嗎?佛最初也是阿羅漢。大乘,是佛學的一部分,菩薩造論,佛祖說經,經論就是佛法,把佛說的經延伸,產生學佛的學問。這個學問如果脫離了實踐,不能在血肉生活的現實裏生根,那只是虛無主義,對人的生、死、苦、樂絲毫不能解決。而安祥禪就是把祖師禪稀釋,一分一毫也不脫離正法,把別人不能接受的收起來,把別人能接受的拿出來,如此而已。

(三)事事心安

每件事做得心安無愧,可以對人、對天、對佛,可以做子女的榜樣,可以無忝父母所生。佛法是很嚴厲的,因果絕不是迷信,否則你反省一下就明白。煩惱與錯誤同在:當你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看錯了問題,問題不是這樣,你看了是這樣,都會有煩惱,都會不灑脫、不自在。

毀滅與罪惡同步:當一個人在走向罪惡的同時,也就是在走向毀滅。

更淺顯的說:錯誤是煩惱的原因,毀滅是罪惡的結果。要學禪、學正法,必須能做到事事心安。不肯做好人,不肯做正人君子,學佛法絕不會成功。佛有十個名號,其中一個是「丈夫」,就是指「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要不是大丈夫,不是頂天立地,不能對天地、鬼神而無愧,絕不能成佛。所以說要「事事心安」,恰到好處,沒有傷害到別人。

(四)秒秒安祥

保持每一秒鐘都很安祥。在工業社會,時間就是金錢,就是生命。什麼是安祥?現在各位心裏的感受就是安祥。因為,我講話你可以聽,我不講話時你一念不生,全體現量。

能做到「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很快就可以掌握幸福,家庭調和,事業通暢,這些話都是可以現證的。正法的推行,應根據時代的需要。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空氣污染,噪音污染,要是在靜坐的禪定中,突然受到怪聲音的震撼,恐怕會走火入魔,不是懶惰,是找不到適合打坐的環境。此外,就一般人而言,也沒有環境和時間參話頭。而且在工業社會,禁忌太多,限制太多,過去的修行方法於今不宜。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宗門禪的源流 第2頁:二、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差別
第3頁:三、為什麼要提倡安祥禪? 第4頁:四、安祥禪的法門
第5頁:五、安祥禪的戒條 第6頁:六、宗教的種類
第7頁:七、禪的基本架構 第8頁:八、如何參究安祥禪?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