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修菁華5 - 默照 聖嚴法師

禪修菁華5 - 默照 聖嚴法師

秋水連天空花幻

[日期:2012-09-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嚴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宏智禪師語錄解

  (一)田地虛曠

  宏智正覺禪師語錄中有一段〈田地虛曠〉,原文如下:

  「田地虛曠,是從來本所有者。當在淨治揩磨,去諸妄緣幻習,自到清白圜明之處,空空無像,卓卓有倚。唯廓照本真,遺外境界,所以道:『了了見無一 物』。個田地是生滅不到,淵源澄照之底,能發光能出應。歷歷諸塵,枵然無所謂,見聞之妙,起彼聲色,一切處用無痕、鑒無礙,自然心心法法,相與平出。古人 道:『無心體得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進可寺丞,意清坐默。游入環中之妙,是須恁麼參究。」

 

田地虛曠,是從來本所有者。

  這兩句是由默照所見的佛性,即是指清淨的心和虛空的性,它是無限的,是無邊的,事實上,眾生從無始以來皆有佛性,因為佛性是空性,是完全平等、完全相通、完全相同的。

  為什麼叫「田地」呢?因田地能化腐朽為神奇,人們將用過的、吃過的、剩下的,或者排泄出來的東西,還給田地。這些廢物變成肥料後,田地又再長出五穀。 田地的意思有兩種,凡夫所種的業田,是以貪瞋邪見為種子,長出的是煩惱的草、痛苦的果,為人們帶來許多的不自由、為自在;佛菩薩種的福田,是以持戒、禪 定、智慧為種子,長出的是慈悲、解脫、般若、涅盤的果,不但自己用,同時也給眾生享用。

 

當在淨治揩磨,去諸妄緣幻習。

 把妄想、攀緣以及幻境的習氣,不斷地用默照的工夫,擦拭、揩磨,直到非常清淨、無染、圜滿、光明時,佛性就顯現了。

  有位禪者開悟以後,當時沒有人知道他已開悟了,有一天,老師叫他去河邊洗米,洗完了,米也不見了。中午燒飯時,人家問他:「米呢?」他說:「不是叫我 洗米嗎?」又問他:「那麼,洗好的米在哪裡呢?」他說:「我只知道要洗米,但是米不知道洗到哪裡去了?」因此,沒有佛性這樣的東西,把煩惱磨磨擦擦,擦到 最後,沒有一個清淨的佛性是可以拿給人看的,就像這位禪者,把米洗不見了一樣。

 

自到清白圜明之處,空空無像,卓卓不倚。

  清白是絕對的清淨無染,實際上,就是默和照,默是清淨無染,照是智慧圓明,清清楚楚地,此時,煩惱和佛性都沒有了。認為佛性是空性,執著空是佛性,也 是不對的,心中沒有任何攀緣,沒有一點痕跡,這是「空空無像」。佛性是絕對的獨立,沒有地方可以倚靠,但是非常地清楚,這是開悟的人,告訴我們默照禪最後 的境界是「卓卓不倚」的。

 

唯廓照本真,遺外境界,所以道:「了了見無一物」。

  「廓然」,是廣闊無限的意思,心境無限宏大,清楚地覺照著本真的佛性,這時候,沒有與自我相對的外在境界,沒有一樣東西是存在於清淨的佛性之外;十方 的空間,三世的時間,無非出於自心的顯現,心外無一物,自心也非物,所以「了了無見一物」。自心中的佛性即是空性,到了這個程度時,清楚地知道心中沒有痕 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接觸,可以攀緣。

 

個田地是生滅不到,淵源澄照之底,能發光能出應。

  「田地」即指佛性,它是本來就在那裡,所以是不生不滅的,只有等到開悟時,佛性才會顯露,就像一個無底而清徹的深淵,而且它便是水的源頭,無止無盡的水湧出來,它能產生光的功能,產生反應的作用。

  許多人聽了佛性是空的以後,會覺得要成佛、要開悟做什麼?反正都是空的!事實上,開悟是心中不執著任何東西,但是慈悲與智慧的功能還在;因此,未開悟的人,雖然沒有實證到佛性,但是可以體會、學習、模仿,當自己有煩惱時,應該鼓勵自己回到佛性的源頭來。

 

歷歷諸塵,枵然無所偶。

  一般的凡夫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自我中心而努力,開悟以後的人,是以平等的慈悲心,來對待如微塵數世界那樣多的眾生。對於如許微塵數世界的一切現象,既不混淆也不參與。心中既沒有自我,也沒有對象;沒有幫眾生的忙,也未做了奉獻的事。

 

見聞之妙,起彼聲色,一切處用無痕、鑒無礙。

  徹悟以後的人,不僅僅是用肉眼所見,用肉眼所聽;而是超越於用眼、用耳。對於所處之環境,所見、所聞、所接觸到的一切,是用智慧的心眼看、心耳聽,不 是我在見聞,而是眾生的形相及聲音產生的反應。雖然很清楚踏實地體會到了這一切環境,在心中不留瞋愛等痕跡,故也沒有親疏、厚簿、遠近等障礙。

  在美國紐約的禪中心曾經有一個對西方人開的初級禪訓班,由我的一位弟子在教課,他在黑板上寫的字很細、很小,而且說話聲音很低,他就沒考慮到後面的人 聽不到、看不見。我看到的時候,課已經快完了,我問他:「你沒有想到後邊的人,他們看不到你的寫的字及聽不到你講的課嗎?」他說:「他們沒有講啊!」於是 我到後面,問學生們的反應,好多人都說聽不清楚也看不清楚。當時,我就責備這位弟子,怎麼不為人家設想呢?其實,我一看到上課的情形,就知道是有問題的, 這倒不是因為我的智慧高,而是我的弟子年輕沒有經驗。

 

自然心心法法,相與平出。

  雖然一切都是無障礙的、無痕跡的,但是,一切都還是有的,有心理的活動,也有活動之對象;心中沒有喜歎不喜歎,沒有執著,平等地對待一切;即使成了佛,也是照常要度眾生。

  有人會問,如果有先生、有太太的人開了大悟,那麼,是否還要先生、還要太太呢?眾生都是平等的話。那麼,太太和女兒是否一樣呢?或者自己的丈夫跟人家 的丈夫是不是一樣的呢?如果懂了「自然心心法法」,不一樣的事物,還是不一樣的,否則悟後的人豈不成了白癡!中國禪宗史上,有位龐居士,他有太太,有女 兒,而且全家人都開悟了,但是,他們沒有因開悟而離婚,也沒有因開悟而父女不相認。

 

古人道:「無心體得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

  古時候有人這麼說:「禪的最高境界,即為無心。無心就是沒有自我、沒有執著,先學習放下自我執著,那才能經驗到無心無相的禪法及佛道;相反地,當你已經體會到什麼是無心,那就不需要修道,也無道可修了。」

 

進可寺丞,意清坐默。

  即使是已經開悟的人,要繼續修行,也是要替人服務,並且承擔很多事。「寺丞」是中國古代的官職,悟後仍可做官,但是,在心裡等於沒有做什麼事。心有感受,而沒有情緒;有慈悲,而沒有你我。此身雖然處於日常生活中,此心猶在體驗著默照禪。

 

游入環中之妙,是須恁麼參究。

  如果想要知道進入這個開悟的境界,究竟是怎樣的微妙,就必須照著上面的講的,好好的努力!

 

  (二)真實做處

 

此段亦出自《宏智禪師語錄》,原文為:

  「真實做處,唯靜坐默究,深有所詣,外不被因緣流轉,其心虛則容,其照妙則准。內無攀緣之思,廓然獨存而不昏,靈然絕待而自得。得處不屬情,須豁蕩、 了無依倚,卓卓自神。始得不隨垢相,個處歇得。淨淨而明,明而通,便能順應,還來對事,事事無礙。飄飄出岫雲,濯濯流澗月,一切處光明神變,了無滯相,的 的相應,涵蓋箭鋒相似。更教養得熟、體得穩,隨處歷歷地,絕稜角,勿道理,似白牯狸奴恁麼去,喚作十成底漢。所以道『無心道者能如此,未得無心也大 難。』」

 

真實做處,唯靜坐默究。

  真正修默照禪時,只有精進地靜坐,默默地觀照。默是沒有思想,究是深入而沒有有雜念;默究,就是深深的默,徹底的照。

  有人問我,煮飯、開車、上課教書時,是否能用默照呢?若在功夫用得好時,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保持頭腦清楚,心情穩定。但是,我們做任何事 時,身心必須一致,做什麼事就是做什麼事,在需要用頭腦注意思考時,只要心緒平靜安定,不受刺激困擾而又清楚明淨,就是默照工夫。

 

深有所詣,外不被因緣流轉。

  外邊的因緣是人、事、物等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當這些因緣,在衝擊你、誘惑你、刺激你時,如果默照的工夫已經用到相當深的程度,就不會被打攪、也不會被牽動,這就是心不隨境轉。

 

其心虛則容,其照妙則准。

  「甘心虛則容」,正如成語「虛懷若谷」。山谷是虛的,永遠也不會滿,從山上不論有多少的雨水、泉水、融雪融冰,流到谷底時,都可以容納,國為流谷底立 即又流向谷外,入江入湖入海去了。同樣的,心中如果也是虛如山谷,大如虛空,自然就能容納萬物。不論別人給你恭維、讚歎、批評、譭謗、嫉妒,心緒不會有所 起伏;心中沒有需要抵抗,也沒有需要追求的。

  「其照妙則准」就是說,默的程度是心量廣大雖如虛空,但仍有其照的功能。正因為有靜態的默然的心境,它所觀察到的判斷,處理,是絕對的恰到好處,非常的準確;這便是無我的智慧所所產生的功能,對於所容納的萬物,清清楚楚,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

 

內無攀緣之思,廓然獨存而不昏,靈然絕待而自得。

  「內無攀緣之思」,是說已到絕待的程度,內心當然已經沒有攀緣的意念。也就是內心已漢有種種的迎拒、取捨、分別、推敲等有所思想系念的念頭。「廓然獨 存」是無對待的存在,這時候,無論系統的思辨及散亂的妄想都沒有,只是非常清楚地知道,沒有上下、沒有左右、沒有前後,只有無邊無涯;雖然不動,但還是非 常靈敏、活潑、新鮮,而且自由自在的。

  「自得」,是不假外力和外緣,一切都是出於內心,是那樣地現成而非造作。

 

得處不屬情

  前段講的「自得」,就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沒有一點障礙;在這樣的情況下,跟自我意識的感「情」是不相應的。凡夫是有情眾生,都在感情中打轉。感情 又分很多的層次,有親疏、厚薄、恩怨、愛恨等;不論是親情、愛情、友情,有可愛的地方,那是人間的瘟馨;有麻煩的地方,那是互相困擾,糾纏不清。

  事實上,凡是私情都有問題,如果將私情昇華並淨化為無私的慈悲,不論生活在何種情形下,都不會產生煩惱、痛苦,而自得其樂,故說自得之處不是屬於私情的經驗。

 

須豁蕩、了無依倚,卓卓自神。

  「豁蕩」是空谷的情況,在大山谷中,空空蕩蕩,深不見谷底,無所依靠,但又靈活自如。這是描述默照工夫的經驗,雖然沒有感情作為依靠,還能活潑、自然、有生氣地獨立存在。

 

始得不隨垢相,個處歇得。

  唯有這樣,才能不隨著污垢的種種現象而轉變;到了這種無事可忙的程度時,就是煩惱心的歇腳處。事實上,就是不被煩惱所困擾,就是已經徹悟的人了。

 

淨淨而明,明而通。

  「淨淨」,是清淨再清淨的意思。譬如說,天空沒有雲時,那個藍色的天空是不是真正的天空呢?不是的,是要藍色的天幕都沒有時,那才是真正的太虛空。因此,默照的體驗,就是任何一樣東西,都不會在心裡留下一絲痕跡,那才是清明的心境。

  「明而通」,這個明是智慧,《心經》裡的「心無罣礙」,就是無處不通,沒有任何分別的情執,所以對人對境,暢通無阻。

  記得我第一次到英國弘法,簽證相當不容易,我的弟子對我說:「師父,您常常講,您沒有一定要做的事,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英國不能去就算了啦!」我 說:「不行,如果還有時間,我還是要試著去辦,除非時間已過,那才作罷!」「師父,這不是執著嗎?」我說:「不能解決的要設法解決,萬一怎麼辦也辦不出 來,真的不能去時,我也不會煩惱。」那也是通而明的道理。

 

便能順應,還來對事,事事無礙。

  沒有情執的煩惱時,就能左右逢源,能夠順著事物的情況,對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講,因為他沒有情執及分別心;當遇到困難時,心理上下不會有一點罣礙。「事 事無礙」有兩層意思:(一)每一椿事物到你心中都無牽掛得失;(二)一切的事物之間,互相圓通達,不相妨礙。這已是中國華嚴哲學裡的最高境界。

 

飄飄出岫雲,濯濯流澗月,一切處光明神變,了無滯相。

  此時,智慧的心就像豪無拘束的雲,飄飄然地從山腰間徜徉出來,也好像在清澈的山澗裡,所看到的月亮那樣,非常地自由、安閒、明朗。月在天空,卻藉著處 處山澗濯濯的水面,好像神通變化那般地,放出它的光明。浮雲和水月,都沒有一定的目的,不會停留於一處;雲順著山的形勢而浮游,月亮緣著山澗而移動。這些 都是在形容自心不動而智慧應緣的功能。能夠因應各種情況而產生神通變化,不論遇到方圓、長短、大小時,能適應一切環境、能處理一切現象,這就是「了無滯 相」。

 

的的相應,涵蓋箭鋒相似。,

  「的的相應」是完全契合的意思。像一個巧匠製造的盒蓋,蓋在盒子上,非常穩當妥貼;又像是兩個武藝高明的人,一人射箭,一人執刀,光銳的箭端恰好射中薄利的刀鋒,豪發不差。這是形容默照的功能,可以適應一切大小情況,而且絕對精確。

 

更教養得熟、體得穩,隨處歷歷地,絕稜角,勿道理,似白牯狸奴恁麼去,喚作十成底漢。

  有了以上的默照的工夫之後,還要培養是更熟練、更穩健,對任何的人、事、物等情況,都能歷歷分明,清清楚楚。這時候,已沒有自傷傷人的稜角,也不再拘 泥於世間的邏輯、理論等道理,因為已經能夠適應順逆各式情境,就像你家裡飼養了工作的大白牛,也像是養著玩賞看門狐狗那樣地溫良馴順,那才真正是一個十成 十的好漢,也就是一位大徹大悟的人。

  為什麼可以不講邏輯的道理啊?其實,事事講道理的人,一定都是煩惱鬼。如果不講理而有慈悲,沒有煩惱而有智慧,豈不更好?有慈悲和智慧的人,不會跟人正面衝突,一定先去適應他,再來轉變他,這才是最高的道理。

  這裡所說的白牯狸奴,是一條馴良的大白牛,一隻乖巧的小狗,大白牛,非常溫馴,人們用牠來下田、拉磨、背水、車水、運貨,叫牠做什麼工牠就做什麼工; 小狗是寵物,善體人意,沒有脾氣。可能又有人會說:「那完了!未開悟時,還有獨立的人格,開悟後,反而像沒有個性的大白牛、狐狸狗了。」這裡的用意不在叫 人變成畜牲,而是取譬喻說明,真正有慈悲和智慧的悟者,是沒有敵人及對手的。

 

無心道者能如此,未得無心也大難。

  也只有已經到了無心程度的修行人,才能如此,沒有到達無心層次的人,要做到這樣,是很難的啊!

    (選自《人生》第一五四、一五五期)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默照禪概說
第3頁:青山不礙白雲飛 第4頁:秋水連天空花幻
第5頁:禪意盡在不言中 第6頁:洞山宗旨
第7頁:宏智禪師坐禪指要 第8頁:禪病療法
第9頁:禪修疑難解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应梦禅寺會員 发表于 2013-1-30 9:04:00
师兄,无法复制内容啊!转载了一半儿,后面的怎么不能复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