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 慧淨法師、淨宗法師著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 慧淨法師、淨宗法師著

參、《阿彌陀經》大意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慧淨法師、淨宗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參、《阿彌陀經》大意

、序說

何謂大意

前 面講了《無量壽經》大意、《觀無量壽經》大意,今天繼續簡介《阿彌陀經》大意。這三部經是淨土法門正依經典,淨土法門的教理講得再怎樣高深玄妙,或者簡單 容易,都不可違背這三部經的宗旨,如果有所違背,稍有偏差,就不是淨土法門了,甚至是外道了,所以,我們對這三部經的大意,一定要很明確地掌握。

所謂「大意」,古德用兩句話來形容,也就是:

囊括始終,
冠戴初後。

這八個字初看不是很能明瞭,但是詳細地想一想,就容易體會了。

「囊 括始終」:所謂「囊」,就是布袋、布囊。桌子上的東西非常多,我們如果用手一樣一樣去拿,不好拿;如果通通把它們放在布袋裏面,布袋口用繩子一綁,手一 抓,桌上的東西就通通拿起來了,很簡要,所以說「囊括始終」。「始終」即所有的,「始」即開始,「終」即終了,從一開始到最後,當然包括中間,通通在布袋 裏面,所以叫囊括、含括、概括。

「冠戴初後」:「冠」即帽子,帽子往頭上一戴,我們的頭髮就不會散亂、向外露出來,就通通在帽子裏面了,所以,一頂帽子能夠含蓋所有散亂的頭髮。不論最初的,還是最後的,也就是所有的,通通在帽子裏面了,這叫做「冠戴初後」。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

把握大意的重要

「大 意」,一部經從頭到尾,好像份量很多,長篇累牘、不厭其煩,非常詳細,高深玄妙地講了很多,可是,它主要講的是什麼?在哪一段經文裏面?如果能夠把這一段 引發出來,加以解釋,即使這部經從頭到尾不能夠完全瞭解,可是也等於知道了、掌握了,因為,這部經著眼點無非就是在談這個宗旨。

二、正說

《阿彌陀經》就是《觀經》的流通分

我們講這部《阿彌陀經》大意,自古以來都認為:《阿彌陀經》就是《觀經》的流通分。

因 為《觀經》長篇累牘、不厭其煩地講了十六觀,可是到了最後,釋迦牟尼佛好像天地大反轉一樣,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流通、不付囑十六觀,卻是付囑、流 通稱念彌陀名號。這與前面那麼長的經文所講的十六觀完全不一樣,可見,講十六觀的目的不在於十六觀,而是在於稱名念佛。那麼,這一個轉彎就與《大經》的宗 旨——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註: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相吻合了。
《阿彌陀經》就是《觀經》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尊者流通下去的「稱佛名號」的流通分。因為在《觀經》,那一段文講得很簡要,沒有詳細地說明。詳細說明的地方在哪裡?就在這部《阿彌陀經》。

大意三點之一,讚極樂依正

《阿彌陀經》的大意有三點。

第一點,讚極樂依正。《阿彌陀經》最初在講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

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讓我們產生欣慕、嚮往的心;產生欣慕、嚮往的心,就有一種求生淨土的願。所以,目的在於讓我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就好像《觀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講十三種定觀以及最後的三福九品,目的不是要我們去作十三種定觀,也不在三福九品裏面,目的是為了使我們欣慕極樂世界的莊嚴而最後去執持名號。

《阿彌陀經》也是一樣,一開始講了依報莊嚴、正報莊嚴,目的是引發我們對極樂世界的嚮往心、歡喜心,使我們求生極樂世界。

大意三點之二,示往生方法

好了,我們將來的目標、歸宿是極樂世界,目標定下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了。目標再怎樣殊勝莊嚴、清淨安樂、微妙香潔,可是,你沒有辦法到達,那也只是一種理想而已,跟我們完全沒有關係。所以,這個方法最重要。

第二點,示往生方法。《阿彌陀經》第二個大意就是在說: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

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依我們在這裏所修的,都是屬於少善根、少福德因緣,這個不能往生;要往生那種高妙的報土,唯有執持名號。聞說阿彌陀佛之後,而執持名號,這個就是往生的方法,也就是《阿彌陀經》大意的第二點。

大意三點之三,六方諸佛證誠

第三點,六方諸佛證誠。《阿彌陀經》大意第三點,就是後面的六方諸佛證明、讚歎。

因為,這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釋迦牟尼佛怕我們十方眾生疑心很重,單單祂一個人所講的,我們不能信任,所以又舉出六方(六方即是十方)諸佛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以勸導我們信受,不要懷疑。

《阿彌陀經》大意就是這三點,當然,最重要的就在於「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一)讚極樂依正

下面對這三點,略微加以解釋:

第一點:讚極樂依正。

這部《阿彌陀經》一開始,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地告訴舍利弗尊者說:

從是西方,
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在這個世界西方,有世界名叫極樂,這是指的方位。

彼土有佛,
號阿彌陀。

這是指出那個世界的主人。這就有了方位(地方)、有了主人這個形相。所以,淨土法門最初建立在「指方立相」上,與一般聖道門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截然不同的,這在《阿彌陀經》一開始就顯現出來了。

何故名為極樂

那個世界為什麼叫做極樂呢?所以,釋迦牟尼佛又問舍利弗說: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這個國家為什麼以「極樂」為名呢?為什麼稱為是「極樂」呢?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故名極樂。

很簡略地解釋極樂國名的意義。

「無 有眾苦,但受諸樂」:我們如果不細細體會這八個字的內涵,就會將前面的「極樂世界」以及「阿彌陀佛」忽略過去,不認為是那麼的可貴、重要,不認為跟我們有 關係。如果細加理解,我們就會覺得「哎呀,太好了!太難得了!太令我們感覺無比慶幸、歡喜了!」為什麼?「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佛教的目的,無非是在拔 苦與樂,我們學佛的目的,也是為了解脫自己以及他人無量無邊的痛苦,達到究竟涅槃、安樂。我們再怎樣修行,即使是老修行,都不能達到這個目的。現在,阿彌 陀佛的國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地方,所以,我們只要是真正體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種欣求極樂之心,就永遠不會退轉。

「無 有眾苦」,這個「苦」,簡單說有三苦、五苦、八苦,推廣起來,有無量無邊的苦。一般都是以「八苦」來解說。「八苦」,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愛別 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種苦,在極樂世界是完全沒有的,沒有眾苦的,相反地,不但沒有這些苦,而且受無邊的喜樂。

極樂世界沒有生苦

以下略解八苦:

生苦:極 樂世界都是蓮花化生,所以,沒有像我們娑婆世界一樣的「生苦」,在母胎裏面十個月,母親吃冷的東西,就感覺到寒冰地獄之苦;母親吃熱的東西,就感覺到熱火 地獄之苦。一出生的時候,雖然都忘記了,可是在當時,一呱呱墮地,就受寒風所吹,也是苦的。何況從生到老無不是苦,所以,人生是苦。釋迦牟尼佛一開始說法 就說「苦集滅道」,「苦」擺在第一位。

極樂世界沒有老苦

老苦: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永遠都像二十歲左右年輕健壯,不會衰老。我們這裏有衰老之苦,那裏沒有衰老之苦,《無量壽經》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

顏貌端正,容色微妙,
非天非人。

既不是天上的天人,也不是我們人間的凡夫相。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是 自然的「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表示他們的身體不像我們這樣,有幾尺高、幾寸寬、重量有多重,都已經超越了,等於是身體盡虛空、遍法界。虛空、法界有多 大,他們的身體就有多大,盡虛空、遍法界都在他們的身心之內。所以,即使用神足通,來來去去,都不足以形容他們這一種在虛空中的廣大與自由無礙,「皆受自 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以,極樂世界的眾生沒有老的現象。

極樂世界沒有病苦

病苦:沒有老,當然也沒有病,《無量壽經》說: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
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身體堅固如金剛,力氣強大如那羅延神。所以,生、老、病在那裏是沒有的。

極樂世界沒有死苦

死苦:死也是沒有的,因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跟阿彌陀佛一樣,都是無量壽,是超越時間的,是永恆存在的。

六 道中最快樂的,就是天上的天眾,但天人還是會死,壽命即使再長,時間一到,還是會死的,因為他不是無量壽,他的壽命不是真正永恆的、超越時間的。當他要死 的時候,就有所謂天人的五衰相現。而極樂世界「非天非人」,既不是天,也不是人間,所以,那裏根本沒有這五衰相現,生老病死在極樂世界通通沒有。

在座各位有一些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上了年紀的人就會逐漸感受到衰老之苦,多少都會想到:「我若再年輕一點,如果沒有病,能多活幾年,那是多麼幸運啊!」可是,這個是沒辦法的,唯有往生極樂世界,不求而自得。

極樂世界沒有愛別離苦

愛別離苦:再來,愛別離苦。往生極樂世界的,自然沒有生離死別,也就沒有愛別離苦。

而且,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一顆心都超越了,不會執著種種愛恨情仇、得失成敗,而且也根本沒有這些現象,所以,自然沒有愛別離苦。不僅如此,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與諸上善人同聚一處,即使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也好像並沒有離開一樣,所以沒有愛別離苦。

因此,如果說夫妻恩愛、父子義重的話,我們就要告訴對方:

我 們往生極樂世界,才能永遠相處,這種親情才能夠永恆長存。不然的話,都是各自隨業流轉,沒辦法永遠在一起,因為每個人過去的業不一樣,現在的業也不一樣, 一旦離開這個世間,就永遠不可能再回頭、再過世間的生活了;家庭再溫暖,社會地位再高,人際關係再好,都不可能再回來了,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永遠地離開 了,毫無關係了。就好像夢,既然是醒了,夢中的苦樂都已經沒有了。夢是幻化的,回想起來,世間也是一場大夢,也是幻化的。

《無量壽經》就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
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
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這幾句話很簡短,但說明了世間的實相。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人與人之間,誰沒有那種執著的愛欲呢?所以說「人在愛欲之中」,心有愛欲,面對的也是五欲的環境。

「獨 生獨死,獨去獨來」:古德解釋這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分開固然是孤獨的,即使相聚一處也是孤獨的。這個很有意思、很奧妙。人即使同處一堂、住在 一個家裏,但是彼此都是各自孤獨的。因為我的心意,對方不能理解;對方的心意,我們也不能理解,不能與他感同身受。所以,從生到死,沒有不孤獨的。死了之 後,當然又各個隨業流轉去了,就更加孤獨了。所謂的一時相聚,只不過是一時的因緣聚合而已。因緣總有離開的時侯,因緣離開,一切也就幻散了,不存在了。所 以,從根本來講,這個世間是一種空相,所謂「有」也是空相,因為這個「有」是一時的因緣;一時因緣,就不是本來就有的東西,就不可能在這期間不會變化,就 不可能永恆存在。

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沒有這一切掛礙。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愛別離苦。

極樂世界沒有怨憎會苦

怨憎會苦:再 一個即是怨憎會苦。不想見面的人,偶然碰面了,就會不舒服,但這樣還好,如果不想見面的人,卻是偏偏在一個屋簷下要相處、要過日子,那可想而知,日子很難 過。可是,極樂世界就沒有這種怨憎會的現象,到了那裏,一顆心自然化解了瞋恨、嫉妒,都變成充滿慈愛的心、毫無執著的心、為對方設想的心、疼愛對方的心。 所以,要離開種種愛恨情仇,只有往生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沒有求不得苦

求 不得苦:極樂世界更沒有求不得苦。人生的願望無量無邊,但是往往都不能達到。各人福報不一樣,有福報的人不求而自得,沒有福報的人你怎麼樣地追求,到最後 還是徒嘆奈何、失望而歸。因為世間的一切,都是過去的業所帶來的、所形成的。你出生在哪個國家、生為誰的孩子、面貌是好看不好看、有智慧沒智慧、將來跟誰 結婚、生幾個孩子、事業發達不發達、家庭美滿不美滿,都跟過去世有百分之百的關係。所以,釋迦牟尼佛說: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要想知道我們過去是善還是惡、有沒有修行,就檢點我們這一輩子所受的是苦還是樂、有沒有接近佛法、有沒有學佛、學佛的道心是濃厚還是淡薄,這麼一檢點就知道了。那麼,未來我們將往哪裡去?就看我們這一輩子所做的是善事多還是惡事多。那即使善事多,還是在六道裏面輪迴。

如果我們一輩子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信受彌陀救度的話,那就已經知道我們未來不是娑婆世界輪迴的凡夫,而從現在開始就已經是極樂世界聖眾之一了。

極樂世界沒有求不得苦,極樂世界都是如意的境界,我們的心意想什麼,就會顯現出什麼來,我們想要吃的、穿的、用的,想要任何東西,心念一動,自然就出現了,所以,極樂世界是如意的境界,沒有求不得苦。

極樂世界沒有五陰熾盛苦

五陰熾盛苦:這 八苦最根本的,就是最後的五陰熾盛苦。之所以有前面七苦,就是因為有這個根本的五陰熾盛,如果五陰不熾盛的話,就不會感覺到前面的七苦。到極樂世界,每個 人都證入涅槃,沒有色受想行識的障礙來干擾我們的內心,因為都已經離開這五蘊的污染了,每個人、每個人都證入涅槃,都證入我們空無一物而又能夠隨意自在的 佛性了,佛性就立刻現前了,所以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樂是與苦相對的,既然沒有苦,也就沒有所謂樂、不樂,這個「樂」也只是用來形容那種狀態了,所 謂「極樂世界」,就不得已在「樂」之上加一個「極」。
極樂世界約略來說,那個地方的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名為極樂。從環境上來講,《阿彌陀經》一開始就說,有寶物所形成的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 重行樹,都是種種寶。《阿彌陀經》雖然說是四寶,但其實是無量寶、不可思議的寶;而且都有七寶池,池中都有各種顏色的蓮花;同時,上有七寶樓閣,下面是黃 金鋪地。我們世間的黃金是硬的、冰冷的,可是極樂世界的黃金是軟的,而且是溫暖的。
極樂世界又是「常作天樂」。「天」即殊勝、自然的意思,天樂是一種梵音,也就是說,我們一旦聽了這個音樂,就能夠煩惱消除、證悟菩提。不像我們世間的流行 歌曲,或者輕音樂,有的是一種靡靡之音,不能使人安詳,只能使人更加的動盪、浮燥。如果是佛門音樂的話,就可以逐漸地讓我們煩燥的心安定下來,讓我們體會 到自性的一種寂靜。佛門的梵唄聽起來好像枯燥無味,但卻是其味無窮,所以,能欣賞佛門梵唄的人,很容易跟自性接近。

極樂世界二六時中都有天花散落,同時又有各種奇妙雜色之鳥,在宣說妙法。即使風吹樹動,也是說法。極樂世界的環境,沒有一樣不好的。從地面一直到天上,都是種種寶物莊嚴,而這些寶物莊嚴,使我們見色聞聲,都能消除煩惱,都能證悟佛性。

依報就有這一種功能,而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無非也是阿彌陀佛的悲願所顯而成的。

光明無量,故名阿彌陀

接下來釋迦牟尼佛就介紹極樂世界的主人——阿彌陀佛。

這尊佛是怎樣境界的佛呢?(《阿彌陀經》從頭到尾只不過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無論是介紹依報、介紹正報,或者是介紹往生的方法,都是簡潔扼要的,所以,在這裏仍然是簡潔扼要的。)

阿彌陀佛是光明無量之佛,是光明佛,充滿光明的,而且這個光明是無量的,這個無量的光明是無所障礙的。

前幾天,淨宗法師就給我講說,這個光明所以能夠無量,必須是有無礙之德,如果有所障礙的話,怎麼能說是無量呢?就有限量了。我一聽,覺得淨宗法師的體悟非常好,真的是深入佛心了,阿彌陀佛光明無量,而且無所障礙,所以叫做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是這樣解釋無量光、無礙光的彌陀光明之德的,善導大師說: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故名阿彌陀。

無量、無礙的光明,只是在尋找念佛的眾生,同時,保護他、救度他、永不離開他,一直到他臨終,一定要使他進入無量光明土——這就是「阿彌陀」的意義。

由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阿彌陀佛的存在,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呢?祂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救度念佛之人,「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修其他八萬四千法門的,就不在彌陀光明的攝取之中,唯有稱名念佛者,才在祂光明的攝取之中。

初看這種結論,似乎很狹隘、很狹窄,可是卻有它的深義。因為彌陀的名號跟光明是一體的,所以,你稱念祂的名號,自然跟祂的光明接觸,在祂的光明之中,彼此互相溶入。

你既然不稱祂的名號,當然就離開祂的光明了。所以,這就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們是要離開彌陀的光明,還是要在彌陀的光明保護當中?

如果要在彌陀的光明保護當中的話,我們就要專稱彌陀名號。

壽命無量,故名阿彌陀

釋迦牟尼佛又介紹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長壽佛。

這個「長壽佛」的「長」,不是長短的長,祂是無量的長,無量的長是絕對的長,超越時間的長,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

單單地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還不是真正阿彌陀佛的意義,而是:凡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也同樣是無量壽,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含義。

如果單單只是阿彌陀佛是無量壽,而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以及剋念往生、尚未往生的眾生不能同樣得無量壽的話,那也不能成為阿彌陀。今天祂能成為阿彌陀,就是祂本身是無量壽,而往生去的人,以及將要往生去的人,也都是無量壽。

所 以,雖然《阿彌陀經》裏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似乎是極樂世界的人民,但詳細推想起來,是含蓋著將往生的人民。因為將往生的人,他 一旦此世報盡的話,就不在六道裏面受分段生死的果報。因為他是一個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所以從現在算起,他已經得到了無量壽的身份了。

當然,每個人、每個人,他的果報體(亦即阿賴耶識)是沒有生滅的。沒有生滅,可是顯現了生滅的現象,所以有分段生死,就是有生有死,不能證悟無生無死、不生不滅、三世常住的境界。

阿彌陀佛超越諸佛

阿彌陀佛本身以無量光與無量壽的無量,來含蓋所有的無量。諸佛都有無量德,這無量德,阿彌陀佛以無量光壽就完全含蓋了。

同時,諸佛有的,阿彌陀佛都有;阿彌陀佛有的,諸佛未必有。譬如說:救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平等往生成佛,這不是十方諸佛所有的,這唯有阿彌陀佛有。

所以,成為其他的諸佛,那是容易;成為阿彌陀佛這尊佛,就很困難。因此,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成的,道理就在這裏。

極樂聖眾

同時,往生極樂世界的聲聞阿羅漢以及菩薩眾,也同樣是無量無邊阿僧祇,數不清、算不完的多,這表示說,極樂世界都是聖人的境界,沒有惡人,沒有讓我們學習壞習慣的那種可能。

雖 然極樂世界有這些羅漢、菩薩的名稱,這是為了使我們容易瞭解,才說有羅漢、有菩薩,其實,極樂聖眾都獲得跟阿彌陀佛同樣的無量光、無量壽,那豈不是極樂世 界人人都功德同佛?為什麼阿彌陀佛才稱為佛,而其他的不稱為佛呢?因為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其他聖眾只能示現菩薩之身來莊嚴極樂世界。所以說,往生極樂世 界的眾生都是一生補處,而且這一生補處也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的多。因為往生的眾生多,當然一生補處就多,往生有多少,一生補處就有多少,每個人都是一生補 處。

既然是一生補處,就是表示他有佛的資格、佛的德能,只是沒有那個位子而已。

《阿彌陀經》這樣簡潔地介紹了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

(二)示往生方法

極樂世界既然這麼殊勝、莊嚴、美妙、安樂,沒有人聽到而不想往生的,人人都想往生。那想往生,問題就來了,怎麼樣才能往生?

第二點:示往生方法

先明少善不生

大家對怎麼樣才能往生,一直煩惱著,而受了這個障礙,可是《阿彌陀經》已經非常清楚明白、簡單扼要地告訴我們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意思即是說:以我們凡夫在娑婆世界所修的八宗裏面、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無論你修哪一宗、哪一個法門,只要是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所修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這個不能往生。

所以,不是靠我們在這裏所修的功德來祈求往生,不是的!那麼,在哪裡呢?下面一句即是解答。

次示持名得生

釋迦牟尼佛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亂。

這就是往生的方法。

只是有人看了這段經文,往往誤解了它的意義,那麼,即使釋迦牟尼佛說得再清楚,也等於沒說,我們看了再多遍,也等於沒有看到。

什麼叫做「聞說阿彌陀佛」

什麼叫做「聞說阿彌陀佛」?

「聞」,有兩個層次:

一個層次是以我們的耳朵,或者是以我們的眼睛來接受這個教理叫做聞。比如說以我們的耳朵聽聞法師或錄音帶講這個教法就是聞;我們不只是耳朵聞,眼睛看這個法門的經書、教理也是聞。

「聞」, 聞什麼?是聞人家所說的阿彌陀佛,那「阿彌陀佛」四個字,不只是聽他講了這四個字,而是這四個字的原理。聽他講阿彌陀佛的生起本末、來龍去脈,為什麼會有 這四個字、為什麼會有阿彌陀佛的存在、祂是為什麼而存在的、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祂的存在與我們有什麼關係,聽聞了這些道理叫做聞。

「聽聞」,或許有的人只是一種觀念上的理解,而沒有真正納入內心。所以,第二個層次的「聞」,是:阿彌陀佛的慈悲,進入內心,打破我們長久以來的疑心,這個就是聞,這種聞才是真聞。

第一個聞是浮淺的,眼根看書,耳根聽講座,六根對六塵而生六識。

第二種聞也可以說深入內心第八阿賴耶識,成為我們永恆不變的種子,打破阿賴耶識裏面存在的疑情、疑心、二心。所謂「疑情」、所謂「疑心」、所謂「二心」、所謂「自力」,名詞雖有不同,意義都是一樣的。第二種聞是真正的聞,這種聞就是信

所以,這一段話跟《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聞其名號,信心歡喜」意思一樣,文字也差不多。「聞說阿彌陀佛」就是「聞其名號」;「執持名號」就是「信心歡喜」。

什麼叫做「執持名號」

阿彌陀佛的慈悲真正體悟在心中的那一種狀態,就是「執持名號」。聞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名號領納在心中,就是「執持名號」。

這個「執持」,如果是東西,我們就要用手去拿(所以「執持」有提手旁),可是,阿彌陀佛是無形、無相、無顏色、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手抓不到,像這一種,我們要以心去領受。

以 心去領受的時候,才會知道,我們時時看到阿彌陀佛、聽到阿彌陀佛,可是從來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從現在才曉得,阿彌陀佛十劫以來都在呼喚我們,都在我們 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可是我們都不知道),迷而不悟,疑而不信,所以,經典上說這種人是「無眼人」,是「無耳人」。我們自古以來,十劫當中都是無眼人、無耳 人。

所以,真正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是「執持名號」,就是「聞說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的那一種主動、平等無差別的悲心,觸動我們的內心,當下我們內心的疑雲消除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了,疑心成為信心了,成為彌陀慈悲了,這種叫做「執持名號」。

什麼叫做「一心不亂」

我們領納名號於心中,而執持名號,這一種心理狀態是一輩子都不會消失的,貫徹到臨終的。因此《阿彌陀經》就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四、五、六、七日,後面應該是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盡一輩子,這一種心不會再動亂、再改變了,所以叫「一心不亂」。

領 納阿彌陀佛的慈悲在心中,即使人家說「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高妙,當下有某種靈驗」,你不會稀奇了,因為你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宇宙當中諸佛雖多,法門 雖不少,唯有阿彌陀佛這一法,才是真正能救度自己的,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所最需要的。你不會因為人家外面說什麼,你就亂了、有二心了,就想去學了。所 以,「一心不亂」就是信心不動亂的意思。

自 己煩惱來了,不應該想的想了,不應該說的說了,不應該做的也做了,煩惱來了,「糟糕了,我這種心怎麼會往生呢?阿彌陀佛怎麼會救我?」不會有這種念頭,所 以,不受內心煩惱之動亂。曉得:「阿彌陀佛之存在,本來就是要救度我這種眾生,這種眾生有這種念頭,阿彌陀佛本來是知道的,也因為知道才要救度,我有這種 心也是凡夫的無奈。」所以,不會因為有這種心而對阿彌陀佛的救度產生懷疑,有懷疑就不是「一心不亂」了,就亂了,就有二心了。

只 是,我們這種煩惱眾生起了不應該起的念頭的時候,內心並不是沾沾自喜,向人家自傲地說:「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絕不是!倒是 有一種慚愧的心、感恩的心、柔軟的心。因為我們學佛必定是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棄惡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是反觀自己,行善有心,但是行善無 力,修行有心,力不自由。好了,問題就擺在眼前了。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如果現在一口氣不來,豈不是誤此大事而墮落地獄!

最後的安慰、最穩的靠山

善導大師以「二河白道」 形容我們每一位的內心。我們每一位每一位的內心無非是水、火二河的現象。水,洶湧澎湃;火,燃燒猛烈,我們的貪瞋癡也是這個樣子。能夠不受這個水、火所影 響、所牽引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既然內心聽聞到了彌陀的呼喚,聽聞到了彌陀的保證救度之聲,納入心中,我們就不會因為有這個水、火而產生惶恐了。 如果沒有彌陀的救度、沒有彌陀的保證,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惶恐不安,常常在懺悔,又常常在犯,犯了又懺,懺了又犯,到最後無可奈何,不曉得要怎麼辦了。我 想,修行人都有這種心路歷程吧。

所以,阿彌陀佛是我們最後的安慰、最穩的靠山。阿 彌陀佛像一隻拐杖,讓我們扶持;阿彌陀佛像侍者,在旁邊伺候著我們,看護著我們;阿彌陀佛像一條船,讓我們從此岸到彼岸;阿彌陀佛像黑暗中的光明,照亮我 們的前程;像十字路口的指南針,指引我們的方向;像一隻寶劍,斬除我們的疑惑;像一位猛將,破除我們心中的地獄果報。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說,要「聞說阿彌陀 佛,執持名號」,這個是往生之因。

什麼是「少善根少福德」

如果依我們在這裏所修的諸善萬行、三學六度等,跟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來比,那就是少善根、少福德。

人與人來比,就有誰修行高、誰修行低,誰有功德、誰沒有功德,可是如果把這些與阿彌陀佛名號相比,就不足為論了。

好比在黑暗的房子裏面,我們如果有一支蠟燭,就覺得很光亮了;可是現在都有日光燈,日光燈一點,蠟燭的光就消失了;但是面對太陽,日光燈的光也就沒有了;太陽的光明一碰到阿彌陀佛的無量光,太陽的光明又會怎麼樣呢?

《無量壽經》形容說:

日月之光,
猶如聚墨。

好像凝聚在一塊兒的黑墨一樣,沒有了光明——並不是沒有了光明,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太亮了,使它好像看不見了,當下融入阿彌陀佛的光明之中。

所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就是:我們在世間所累積的種種功德,來跟阿彌陀佛相比就少了。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大善根福德、殊勝的善根福德、絕對的善根福德、圓滿的善根福德。

善導大師釋「少善根福德因緣」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名號所示現的,那我們不依據這句名號,怎麼能夠進入祂名號的國土呢?

因為這句名號是涅槃的,祂的國土也是涅槃的國土。因此,善導大師就用一首偈子來解釋《阿彌陀經》這段經文。善導大師解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同時解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怎樣解釋的呢?

偈云: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是「無為涅槃」的境界

善 導大師解釋說:極樂無為的境界是個涅槃的境界。「無為」就是離開人的造作。「涅槃」,「涅」即不生,「槃」即不滅,不生不滅,也就是無為的意思。有造作, 就有生滅,有生滅,就不是真理,因為涅槃即是不生不滅,所以叫真理。凡有生滅的,就不是真理。若有一個東西存在,這個東西一定是因緣和合的。

所以,涅槃離開我們人的盤算、籌量、計度,這種涅槃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說的。

「隨緣雜善」不能往生

我們要往生這種不可思議、不可稱說的境界,如果依我們自己所修的,怎麼能夠進去呢?因果不相吻合。我們所作的修行,如果不是三輪體空,那通通是有漏的,善導大師名之為「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能說是真實的。

那真實在哪裡?「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本身就是真實

「極 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什麼叫做「隨緣」呢?各人隨他自己的緣份,就叫隨緣。譬如說,學密宗的,把學密的功德迴向往生,這就是隨學密宗的緣;學 禪的,就以禪的境界迴向往生;學天臺的,以一心三觀迴向往生;學華嚴的,以一念十法界觀迴向往生;學唯識的,以五重唯識觀迴向往生。你隨各宗各派所學的種 種法,都是「雜」,因為各不一樣,所以叫做「雜」,這叫「隨緣雜善」。善導大師說,要往生涅槃的極樂世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恐」,即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往生的,因為因果不相吻合

勸專念名號往生

那要怎麼樣才能往生呢?

「故 使如來選要法」: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裏開示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最根本的法,叫做「要法」,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也就是「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要稱念彌陀的名號,稱念彌陀的名號要專。所謂「專」,即一心。「專復專」:專,又再專。

「專復專」的第一重意義:殷重叮嚀

「專復專」有三重意義。

第一重意義,就是殷勤之義,即是:因為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恐怕你忘記,恐怕不夠周詳,所以一次不夠,還要第二次,第二次不夠,還要第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嚀,非常殷重。

「專復專」的第二重意義:捨雜歸正

第 二重意義,前面這個「專」,表示你要捨去五種雜行,要專修五正行,這叫「專」。然後,「復專」的「專」字,是五正行之中要你專依正定業,專稱佛名。其他的 四種助業,是讓你專依正定業而開展、施設的,目的不在這四種助業。這四種助業開展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能夠體悟一向專念彌陀名號而設的。如果已經體悟到應 該一向專念彌陀名號,豈不是這四種助業都融入稱念名號當中了?所以,後面這個「專」,就是擱置四種助業,而依正定業的稱名,就有這種含義。

什麼叫做「四種助業融入正定業」呢?就是說,我們平常的時候都會規定自己誦經,要誦幾部,要靜坐觀想極樂世界,同時要禮拜,要作幾拜,同時時常作讚歎供養,可是現在知道說:「哎呀!原來單單稱念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往生的正因,沒有什麼缺少了。」 我們即使讀經(當然還是要專依淨土三部經),而這淨土三部經在說什麼?在說「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那我們依教奉行之後,豈不是就要去「乃至十念」——即 是去一心稱名?所以,誦經的當下,也會說「來念佛吧」,而想到念佛。同樣地,觀想、禮拜、讚歎供養都一樣,來念佛吧!所以,都融入這一句名號之中了。

所以,「專復專」就有一種捨雜行、歸正行,擱助業、專正定業的意思。

「專復專」的第三重意義:一心一行

第 三重含義,前面的「專」,即專於一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後面的專,即專於一心,一心無二心。這個一心無二心,即信心不懷疑。稱念這句名號,不論你 是平生聞法,上盡一輩子的稱名,還是臨終聞法,下至十聲、五聲、一聲、一念的稱名,都絕對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信心叫做「專復專」。

所以,第三重含義,有「一行一心」的意思。

同時,又有「一心一行」的意思。前面的「專」,就是信受彌陀的救度不懷疑,領受彌陀的救度在心中,之後即是像善導大師所講的: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最後就專於這一行。最後專於這一行的話,甚至是超越了前面所謂的信疑、迷悟、自力他力,二六時中,一出口即「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以前所謂的信疑、自他二力,都是初門初機、最初階段,現在二六時中就是一句名號,何況信願行等,六字名號裏面無不具足。

所以,「專復專」就有這麼深妙的意味。

善導大師是彌陀化現,開示淨土法門總是有重重無盡的含義。

善導大師這樣解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就很合乎第十八願的內涵。

稱名念佛是彌陀本懷、往生正因

善導大師解釋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意 思是說:阿彌陀佛所發的廣大誓願有四十八願,但是其中的第十八願是與阿彌陀佛本身最親近的,不疏離的。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 「乃至十念」的念佛是第十八願,與阿彌陀佛最親最近,是阿彌陀佛的本懷,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所以說「偏標念佛最為親」。四十八願當中,只有第十八願是 舉出念佛,其他四十七願並沒有提出「乃至十念」的念佛。

善導大師又說: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只有稱名念佛的眾生,才受到阿彌陀佛慈悲光明的攝護,如果不是稱名念佛,就沒有。所以說:「唯有念佛」。

「唯有念佛蒙光攝」,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因為「本願最為強」,念佛往生的本願是個強緣——最大的、最有力的緣。

上面所講的就是《阿彌陀經》大意第二點:往生之方法。

(三)六方諸佛證誠

第三點:六方諸佛證誠。我們疑心很重,單單釋迦牟尼佛所說,或許還不能相信,現在十方諸佛都伸出了廣長舌,覆蓋了三千大千世界,殷勤懇切地證誠此事。

善導大師釋諸佛證誠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裏面,對六方諸佛來讚揚、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真實不虛,這樣說:如果我們念佛而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就表示十方諸佛所證誠的也是虛假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十方諸佛的舌頭都要爛掉。

佛無虛言,佛因為無有虛言,所以,舌頭才能覆蓋三千大千世界,現在佛所證明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卻是虛假的,那這個舌頭還能存在嗎?

疑之罪

這 樣推演開來的話,如果我們懷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的執持名號,那我們不只是懷疑釋迦牟尼佛,而且懷疑阿彌陀佛的誓願,同時也是懷疑十 方諸佛的讚歎、證明。這樣的話,等於是把十方諸佛的舌頭看成是爛的。所以,我們懷疑釋迦牟尼佛的話,等於是拿一把刀,割斷了十方諸佛的舌頭。

信之德

反 過來,我們如果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個法門,那不只是信受彌陀救度,而且也是信受十方三世諸佛所說。既然是相信十方三世諸佛所說,也就是相信一切的法。 因為一切的法都是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的,一切的法都引導我們來信受彌陀救度。既能相信一切的法,也就能相信一切的菩薩,那等於是相信一切三寶。

所以,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的法門,這種信心非常的廣大。

三、總結

三經一致,念佛往生

《阿彌陀經》很短,它的大意有三點。

第一點:經文最初開示極樂依正莊嚴,引起我們欣慕、嚮往、求生的心。

第 二點:既然引起我們欣慕、嚮往、求生的心了,那求生的方法在哪裡呢?求生的方法,先告訴我們不能往生的是什麼,再告訴我們能夠往生的又是什麼:不能往生 的,就是我們每一個眾生在此娑婆世界自己所修的三學六度、諸善萬行。簡單來講,就是《觀經》前面所講的定善散善,這個不能往生。能夠往生的是什麼?就是:一向稱名念佛,就必定能夠往生。

第三點:十方諸佛都出來證明。十方諸佛之所以出來證明,背後有種種原因,不過主要的,是要消除我們的疑問。

《阿彌陀經》的大意就是這幾點,最重要的就是第二點:執持名號。執持名號,就是《觀經》所講的「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同時也是《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

不可誤解「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有人誤解為只要十聲念佛、不用十一聲;如果念了九聲,那也不行,缺少一聲。這是完全錯誤的,完全忽略了上面的「乃至」兩個字。

因為是「乃至」十念,並不是說固定十念、唯有十念,並不是這樣。所以「乃至」與「若一日……若七日」的「若」字一樣的意思,乃至十聲、乃至五聲、乃至一聲一念;乃至十一聲、乃至二十聲、乃至百千萬億聲,也就是說:從你信順願生的當下,一直到臨命終時,都是稱名念佛,這就是「乃至十念」。

中陰身也救度

這種眾生已經在阿彌陀佛光明的保護攝取當中,臨命終時就一定往生極樂世界,不經過中陰身。

前 幾天也解釋過中陰身是什麼現象。念佛的人,平生信受彌陀救度,或者臨命終時斷氣的那個時候才信受彌陀救度,都當下往生極樂世界,不經過中陰身。既然經過中 陰身的話,表示他還沒有往生,之所以他還沒有往生,就是生前沒有信受彌陀救度,或者是沒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才經過中陰身。

那麼,經過中陰身,阿彌陀佛是不是就不救度他了呢?不是的,阿彌陀佛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當然也包括中陰身了。
那如何使中陰身有這個緣來接受彌陀救度呢?這要靠在生的人把握中陰的時期,為他開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同時,在他的身邊稱念這一句名號,讓他能夠聽聞到,這樣的話,照樣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三經一致——稱名念佛,往生極樂

淨土三部經所講的,稱名念佛是一致的。並不是說這部經講這個法門,那部經講那個法門,那就有差別、不一致了。

所以,我們淨土法門是一致的法門。通通在講彌陀的救度、我們的信念——信受救度,稱念名號。

《阿彌陀經》大意簡要解釋到這裏。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壹、《無量壽經》大意
第3頁:貳、《觀無量壽經》大意 第4頁:參、《阿彌陀經》大意
第5頁:肆、《往生論註》大意 第6頁:伍、念佛問答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