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疼痛的自省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駕禦心念才能獲得心靈真正的安詳,才能不但使自己快樂,也能為他人帶來安詳。苦因來自內心,如果我們缺少清除心理上困惑的方法,那么即使沒有外在的敵人,我們也還是要繼續受苦。

  一個年輕人在大學期間關於幸福的構想很簡單,他想要的,只是一間自己的屋子,能夠容身就可以了,他希望自己的屋子有一扇朝北的窗子,這樣,他就可以和自己心愛的妻子躺在床上看星星了。不久,年輕人畢業了,事業一帆風順,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屋子,而且是一套很大的房子,有一百六十多平米,房子裏有好幾扇窗戶都是朝北開的,按理說,他當初的構想已經實現了,而且比構想還要好,那么他和自己的妻子應該生活得很開心才對,但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一說到生活,這個年輕人就說沒勁,絲毫沒有夢想實現之後的幸福感。

  恬淡自適是人最美的一種心態。薄欲寡求的人往往容易滿足,與世無爭,並且深刻了解退讓與尊重的涵義。擁有一顆恬淡的心,在自己可以免去許多為了爭奪名利而勾心鬥角的算計,以及為了富貴榮華而奔走諂媚的勞役,在人則可以淡化別人的對立情緒,使自己和別人的相處變得和諧融洽。沒有了筋骨的勞累和人心的鬥爭,人的心情也會如春風霽月,明朗開闊起來。故而說恬淡是養心的第一法則。

  另外一個年輕人,高中還沒讀完就走上了社會,那時的他四處找活幹,成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在城裏轉悠,工作都很辛苦,掙的錢也很少,從前的同學都覺得他過得很不容易。又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年輕人當上了司機,每天幫人拉煤,漸漸摸到了自己的路子,後來跟銀行貸了款,組建了自己的車隊。只要去拉一次煤,他就可以賺大把的錢,按照一般人的說法,他已經混出頭了,應該是開心的。然而,同學聚會的時候,人們只能聽到他對生活的抱怨:太忙,太累!這個人說他真正難忘的是幹零活的那段時間,成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雖然沒有多少錢,卻很踏實,也很悠閑,現在想起來,那種時光才是幸福的時光。

  你也可以問問自己身邊的人,他們是否幸福,根據他們的回答,你可以判斷出,到底是什么東西在影響著一個人的幸福。這種東西似乎不像是人們生活的質量,也不僅僅是人們的擁有物,你可能會發現,那些時時懂得調整自己心態的人,往往都會更幸福一些。內心無追逐、無牽掛、無羈絆——這些就是使一個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衣食無憂的生活看起來很不錯,不過,這種生活也比較容易使人們失去判斷力,對自己的現狀產生懷疑,因為,在這種狀態裏,你可能會再也拿不准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對生活越來越遲鈍,找不出能夠使自己滿意的地方,這樣怎么會幸福呢?

  內省是痛苦的,這個過程往往使很多人難以接受,因為他們必須說自己不好,這裏不好,那裏也不好,而這之前,他們一直覺得自己各方面都是很優秀的。實際上,他們不知道,覺得自己不好,正是他們要有所進步的開始。

  我認識一個愛好生物學的中年人,一次跟他聊天的時候,他說,以前他讀書,往往不能很好地領會,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則報道,說多年前有人做了一個老鼠實驗:將一群剛斷奶的幼鼠一分為二區別對待。第一組享受“最惠國待遇”,予以充足的食物讓其飽食終日。第二組享受“歧視待遇”,只提供相當於第一組60%的食物以餓其體膚。結果第一組老鼠沒活了多久就死了;第二組餓老鼠壽命翻番,而且皮毛光滑,皮膚緊繃,行動敏捷。

  做實驗的人經過反複驗證,得出結論,認為:動物終其一生所消耗的能量有一個固定的限額,限額一旦用完就意味著生命永久停止,吃得多,限額就完成得早;吃得少,“魂歸地府”也就慢些。這個中年人就聯想到了自己,他一直認為自己很不錯,似乎不需要再改進什么了,這多少使得他滋長了惰性,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他的學識沒有什么長進。

  後來,他又看到了一則消息,說的是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么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落在野馬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中年人細想了一下,覺得這與現實生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將人們擊垮的有時並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人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無休止地消耗在這些雞毛蒜皮之中,最終讓大部分人一生一事無成。生活要求人們不斷地清點,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無須勞神去忙的。然後,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事情拋棄,不去理它。

  這時,這個中年人終於明白,自己讀佛經讀得很認真,但並沒有把讀到的東西貫穿到自己的生活中。這個中年人非常悔恨,但我對他說:你還懂得自省,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況且,自省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而是多少有些疼痛的。所以啊,一旦自省結束了,就趕緊行動吧。

【書籍目錄】
第1頁:源自內心的新氣象 第2頁:快樂和不快樂
第3頁:身心一體 第4頁:不和憤怒兜圈子
第5頁:修行花園裏的好園丁 第6頁:反躬自省靜人心
第7頁:寧靜的內心 第8頁:心靈的秘密
第9頁:減少痛苦 第10頁:照鏡子法
第11頁:傾聽他人 第12頁:把憤怒當作一個孩子
第13頁:痛苦源自內心 第14頁:修養離不了善意的監督
第15頁:我們的錯誤 第16頁:謙虛和包容
第17頁:嚴格自律使人重獲新生 第18頁:古法的深意
第19頁:把心放回心窩裏 第20頁:心靜好磨刀
第21頁:一顆感激之心 第22頁:惜福
第23頁:守財讓我們變得疲憊 第24頁:苦非苦
第25頁:尊重他人 第26頁:持有不動心
第27頁:身處逆境須用開拓法 第28頁:淡然面對世間悲苦
第29頁:醒悟 第30頁:你在想什么呢
第31頁:提醒自己勇猛精進 第32頁:心殘所以事殘
第33頁:對待痛苦的態度 第34頁:愁苦源於心
第35頁:疼痛的自省 第36頁: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第37頁:照管內心的油燈 第38頁:遲來的慚愧
第39頁:結束自己對自己的束縛 第40頁:虛名阻礙了我們
第41頁:內外兼顧的修養 第42頁:認知自己的不完滿
第43頁:每一條生命都很可貴 第44頁:堅持做好人
第45頁:心中的大世界 第46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第47頁:溫暖的愛 第48頁:悲憫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第49頁:人到無求品自高 第50頁:德高望自重
第51頁:取法天地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5 9:08:01
感謝,心情得到平靜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4 22:00:09
好喜歡喔!如果有書更好
第 2 楼
懺悔弟子 发表于 2013-6-18 0:30:24
南無阿彌陀佛! 感謝分享這麼棒的生活佛法書籍!! 弟子願信受奉行!!
第 1 楼
幸福 发表于 2013-4-26 20:54:11
歡喜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