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三十一集

[日期:2016-05-28]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今天我們是卷四,現在是說到佛解釋求證修證佛法第二個問題的第一個要點,上一次講過了。上次提到的重點就是我們修行是 求解脫。大小乘佛法,有一個基本的原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學佛的目的就是這個程序。我們普通講悟道成道,就是為了達到解脫的目的。解就是解開 一切的結使,譬如說我們身心,生理的心理的這些疙瘩,怎麼解脫了,恢復到本來的平靜,脫開了世間的煩惱粘著,就是解脫。因此我們上一次佛提到有兩句最好的 佛經的文學,也是最高的哲學。我們人常常喜歡「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我們所瞭解的總想抓得很牢,把世間的東西,這個肉體也好,物質的東西也好,一切都抓得 很牢。「業運每常遷於國土」,事實上,一切東西變去了。因此佛說解脫的中心,比方他做了一個比喻一個人打了一個繩子,繩子的結子,怎麼樣把繩子這個結子中 心抓得住才能解得開?那麼他說這個結子的中心,我們現在很重要的我們有六個結子,眼、耳、鼻、舌、身、意。所謂六根、六塵,這個結子身心不能放下,一切修 行跳不出這個物理世界,這是上一次講的,這個重點要注意。現在這個問題的第二點,我們開始了,原文我們注意。佛告訴阿難:

阿難。雲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 下面兩句是答案,第一句是問題。他告訴阿難,他說你要曉得怎麼叫眾生世界呢?我們普通也用這個世界,這個地球上這個世界。世是時間,世為遷流。所以時間 呢,佛經叫它三世,歸納起來。過去世:昨天;現在世:今天;未來世:明天。縮小範圍就是我們前一秒種,現在一秒,一秒種現在馬上過去了,再來一秒鐘,是三 世,時間。什麼叫世呢?「世為遷流」,這個時間像一股流水一樣永遠過去,你看過去的時間,所以中國的文學家常常把中國的哲學佛法經常用在文學方面,比如有 名的唐人的詩「江水東流去不回。」這個時間過去了的,青春過去了,老了就是老了,你想再挽回來不可能。遷流:變動。界:什麼叫界呢?空間、方位。東、南、 西、北、上、下這就是界。所以這兩句假設聯考答案注意喲,答案就在問題上,假設我們比方這是佛學的聯考,怎麼樣叫眾生世界?答案: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時 間空間問題。

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這是空間,方位)。「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時間)。「方位有十」。注意喲,我們普通講四方。在佛經沒有來到中國以前,我們的固有文化叫做六虛,只講六樣,四方上下,六虛。那麼多一點講八方,東南西北加四個角。佛學講十方,十方就是東南西北、四個角、上下,這個就是界。時間有三世,方位有十。

流數有三」。三就是過去、未來、現在在變遷。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世界上的人一切眾生,「織妄相成」,心裡頭有很多的慾望、妄想,像織布一樣,亂七八糟這一條線穿過那一條線;心裡頭這個觀念打到那個觀 念。「身中貿遷」:不知道自己這個生命自從媽媽生下來以後,身體內部這個細胞新陳代謝,天天都在衰老,天天都在過去。貿遷:都在遷流不息,彼此在變化,等 於做生意一樣啊,交換,貿就是交換,都在交換,遷就是變去了。那麼這個變去了呢,我們活在物質世間這個生命同時間、空間都有密切的關係,離不開時空,尤其 學科學的更瞭解時空的嚴重性,離不開時空的關係。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 可是這個世界上的人,我們生下來長大,下意識被一個東西困住了,時間與空間把我們困得很死解脫不開。所以大家學佛打坐坐起來呀,沒有用的,你這個時間觀念 跳不出來、空間觀念跳不出來,所以有人打坐坐習慣了,只能坐一個鐘頭,他到一個鐘頭非起來不可,其實能不能再坐下去?可以,可是他下意識的被時間的習慣性 已經牽走了,所以「相涉」。

「此界性設雖十方」講到方位,東南西北四方,「雖設十方」但方位是人為的假設,因為虛空是個圓體,它沒有方位的,方位是人類自己的觀念,把它假定起來,變成一個習慣了,所以「雖設十方」分成十方。

「定 位可明」說南半球北半球,南方東方,這個我們瞭解。但是一般世間的人只曉得東南西北,其實啊,已經很難了。你看我們常常看當兵的人,有時候左右都分不開, 右手舉起,把這個手舉起了;向左轉,他向右轉了。我常常出去,有些同學們到山上,我說你同我來看這個地方,那個地方東南西北在哪裡不曉得。你既然出來看地 方,我說太陽哪邊出來的?太陽這邊。我說那這邊就是東方。有一個同學在那裡想了半天,太陽這邊,早上這裡出來東方,這邊西方,前面南方,後面北方,就很清 楚嘛。哎,他搞不清楚,很多人搞不清楚,不相信我們現在馬上做試驗,同學們你家住的地方大門向哪裡搞不清楚了,這個門又向哪裡就搞不清楚了,所以人被它迷 糊了。他說世間人只曉得東南西北,有些東南西北搞不清楚了。

「上下無位」,「上」這個是上面,我們頭頂上是上面,現在講我們十一樓,十二樓 是我們上面,上面還有個上面呢。下面,你說十八層地獄,有一次問同學們一個問題現在還沒有答覆我?地獄怎麼只有十八層啊,也許現在很時髦的現代化,地獄又 挖深一點,挖成三十六層,怎麼辦啊?為什麼只有十八層?問題答不出來,諸位參參看。地獄怎麼只有十八層?我們牛融大廈還有六十幾層的呢!比地獄還高明一 點,所以上下沒有定位。

「中無定方」至於說哪個地方是中央啊,中心點是沒有一定的,人決定的呀,譬如說我們這個講堂,你說哪個地方是中心點?每個人坐在那裡看,他在我左邊,他在我右邊,我是中心,結果究竟中心在哪裡沒有一定,這都是人為的假定。

「四數必明」你瞭解了這個道理,空間簡單的四位,是東南西北,時間:昨天、今天、明天,時間是三位,上面講空間的關係。

「與 世相涉」,同這個時間聯起來的關係,我們一天到晚被時間困住了,尤其做現在人更可憐,手錶,隨時被它困住了,一邊講話,快一點啊,我沒有幾分鐘了,要趕路 了。現在人的生活聽手錶指揮的,很可憐,我們小的時候讀書,手錶、老表都沒有,管他呢。問鄉下人啊,到鄉下地方我們老輩子的,「老伯呀,現在大概什麼時間 了」?鄉下人手錶在哪裡啊,---「鼻子」中午了,快要吃飯了,人的兩個鼻子就是手錶,什麼時辰哪個鼻子哪一部分通有一定的,同貓的眼睛一樣,什麼時候是 方的?什麼時候一條線?什麼時候是圓的?都有一定的,可是人忘記了自己的手錶。我們老輩子鄉下人知道,像我們小的時候就問他:「老伯現在幾時了?早一點 走,回去吃飯。」他就知道,習慣性的。空氣大自然跟時間、空間的變化形成一個氣流,感受的變化不同,這是非常科學的,可是我們現在科學時代,工具都忘了, 當然了,大家掛兩個眼鏡那麼把它壓住了,這個地方就不大通了,所以時間空間是困擾我們這樣厲害。

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迭,一十百千」。 時間空間困擾我們非常厲害,時間歸納起來佛法是三位,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是四位,三四十二,三四四三,「宛轉」加減乘除,所以一天當中有十二個時辰, 一年有十二個月,宛轉十二,所以人的身體上啊,也是十二根塵,六根六塵,眼睛看光線看東西,耳朵聽聲音,眼耳鼻舌身意,外對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塵,身體 上的變化,每一秒種都是呆定的。這個呢,佛在這裡簡單的講,你們要詳細瞭解就看中國自己的《易經》啊,道家這一方面講得更清楚了。人沒有辦法脫離時間的, 秋天到就要加衣服,夏天就要脫掉。所以「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迭,一十百千」,所以在空間、時間裡呀,那不是哲學性的,科學性的,一秒就是一秒,兩 秒就是兩秒,二不能是一,到一的時候不曉得瞭解二,二不能瞭解三,困擾你沒有辦法,所以修行是一步一步的。因為你在這個物理世界時空裡頭被它困住了,所以 「流變三迭,」,三四這樣一加,所以人世間被數理這個作用、數目這個作用把你困住了,今天就是今天,明天就是明天,所以你剛生下來馬上想長鬍子變成老頭 子,你也休想,這也是真的。我們年輕的時候,人家介紹我們,像我們出面就很早了,別人介紹我們這是某某先生,介紹我們年輕的時候這是某某先生,都很不願 意,所以故意我就把鬍子留起來。人家問我四十幾了?實際上二十幾。到老了又把鬍子刮掉了,你多少歲了?還只三十了,只三十,明年二十八了,都想倒退,所以 人就是這樣,這個時間所謂三迭流變,一十個百個千個慢慢加上。

總括始終」。所以呀時空包圍了我們,因此你們念佛也好,修行打坐也好,脫離不了方位、時空的觀念。上面叫我們忘記了身體,現在告訴我們把時空也丟掉、放下,你成道就快了。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注意喲,現在佛把時間、空間分析完了,這都是很科學的。現在分析身體了,我們身體佛學的歸納六根,眼睛、耳朵、鼻子(管呼吸),嘴巴同舌頭(管味道吃東 西),身體(整個的身體機能),腦子(管意識)。眼耳鼻舌身意,感覺狀況整個身體,六根當中眼睛耳朵鼻子等等,每一樣東西這個詳細數字就難辦了,那要慢慢 計算了,現在有電腦好辦。每一樣官能臉上各有功德一千二百。這個功德講什麼呢?鼻子有什麼功德?鼻子有功德,所謂功德就是功效,功用,它有它的的作用。佛 的分析有一千兩百,每一樣東西啊。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阿難啊,可是世界上的人啊對於自己身 上的東西呀,還在那裡不平等呢。自己有時候眼睛好,我的耳朵重要。譬如你們修行大家知道,有些人說拜佛才好啊,多拜啊,身體就好啊,那是用身根來修。打坐 重要啊,打坐是練腿呀,也是身根的功德。那麼坐起來怎辦呢?坐起來聽呼吸,鼻根的功德,呼吸鼻子裡進的。哎呀不行不行,觀音法門,耳根功德。不行,要觀 想,學密宗的,觀想得好才能快成佛,意根的功德。有些人說不行,眼睛啊半開半閉,或者是要張開,或者是看個光,眼根的功德,那麼一切眾生修行上在這個六根 上「克定優劣」,你那個法門你那個老師傳的沒有我這個好啊,我這個用眼睛一下就得定了。哎喲,觀音法門才好,耳朵一聽,安那般那,聽呼吸才好。都在這個身 上玩,所以你們修的什麼行啊?那麼佛的分析: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佛在批評眼睛了,這個眼睛很可憐了,被佛這一批評啊,跌價了,一千兩百跌價了四百。他說「如眼觀見」,他說譬如我們身上這個眼睛,「後暗前明」看前面很明 白,後邊都不知道,所以車子來會撞到你。後面不知道,眼睛只能看前面不能看後面。「前方全明,後方全暗」,看不見。「左右旁觀,」,我們眼眼看左右呢,兩 邊只能看這樣一個角度,「左右旁觀,三分之二」這兩邊後面就看不見了,這個眼睛只有這樣大的本事。所以整個統計下來,眼睛功德不全。眼睛功德不全啊,眼睛 近視,老了有老花,再加上角膜炎,晚上也要睡覺,他老兄雖然很忙啊,也沒有多大了不起,就是這個話。所以「三分言功,一分無德」,這個眼睛的功效,眼睛左 右前後能夠看,不是眼睛的本事,要靠頭腦這個睛珠骨頭,要幫他轉來才能看,他本事就是那麼大的本事。所以眼睛功德不全,他說每一個官能有一千二百功德,眼 睛給佛一分析啊,扣了四百分,只剩八百分功德。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所以呀,這個世界佛極力提倡叫我們修觀世音菩薩的法門,這個世界的耳根耳朵最重要,觀世音的法門。他說這個耳朵周聽,四方,四個角,上下,隔壁,廁所,廚 房,哪裡有聲音都聽得見,它沒有阻礙的。「十方無遺」,整個的空間的聲音都聽得見。「動若爾遙」,邇就是很近,遙就是很遠。近的聲音聽得見,遠的聲音也聽 得見。「靜無邊際」靜下來啊,如果得定的人啊,那個耳朵的功能發起更厲害了,天耳通,鬼、神、天人講話都聽得見,所以真正入定了,螞蟻叫都聽得見,螞蟻打 架聽到打雷一樣。所以達摩祖師嵩山入定的時候,聞階下蟻斗如雷鳴,聽到石頭下面台階下面螞蟻打架,那個聲音吵得呀,等於原子彈下來那麼重,都聽見了,就是 說這個道理。動若邇搖,聞階下蟻斗如雷鳴。「靜無邊際」耳朵真到靜下來的時候,真入了定,老實講十方諸佛說法的聲音你都聽得見,不過不要亂聽啊,神經病人 也聽得見,說有一個菩薩和我講話,那就不對了,不是這個道理。「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佛在這裡指示我們了,修行最好是修觀音法門,耳根圓滿一千二百 功德。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鼻子也被 佛駁掉了,真是刮臉,沒得臉,割鼻子。這個鼻子「嗅」聞空氣了,呼吸,通出入息,這個鼻子是通氣筒嘛,一進一出,裝氧氣的東西。「而闕中交」,所以一進一 出是生滅法,中間沒有停留的。所以練氣功的人說把氣吸來,丹田閉住,哪裡閉得住啊?鼻子閉不住的,你說我肚子裡真有這個東西,那是你意識硬把這個肌肉神經 拉起來緊張,好像有個東西。所以常常有些做氣功的人來問我,老師啊,氣究竟放在哪裡啊?我說氣不需要放在哪裡嘛。丹田在哪裡啊?丹田在你嘴上,你問的就是 丹田,囉嗦。丹田上丹田、下丹田、中丹田整個都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那個就是竅,守丹田。我說你的身體像個皮袋一樣,那個皮袋你把空氣打進去,這個皮 袋裡頭叫空氣只能夠停留在皮袋的中間,其他不要動,行不行啊?這是不行的嘛。空氣一進來整個的充滿,它進來空氣沒有用,鼻子吸進來,它在身體裡面它要起變 化的作用,吸收氧氣才有用。這個空氣有什麼用?進來還要變化,身體內部還要變化,吸收了氧氣了才有用。所以鼻子練呼吸練氣功,一進一出一生一滅沒得中間, 「驗於鼻根」所以你用鼻子試驗,三分之一。要是加上鼻竇炎呢,臭味都聞不到,就是四分之三了,更糟糕。因此鼻子的功能也是八百分。扣了四百。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舌頭了不起,舌頭又變成一千二百功德。所以叫你念佛好,儘管念。這個舌頭重要啊,人舌頭比嘴巴重要啊。嘴巴割了一點,只要舌頭在還行啊。所以我們中國歷史 小說,張儀給人蒙害得打得半死,張儀還沒有當宰相,書生張儀打得半死了,那個太太就罵他,「你看你學問好有什麼用,亂寫文章亂講話,結果窮的這個樣子,還 被人打個半死還有罪。」張儀就笑了,問太太:「我的舌頭還在不在?」太太告訴他:「你還會說話還問舌頭在不在。」張儀說:「不要怕,只要有三寸不爛之舌還 在,取卿相之位如探囊取物。」要拿功名富貴當宰相像口袋裡摸東西一樣,你看我病好了以後,馬上一道呈過去就當了宰相。三寸不爛之舌,又可以唱歌、唱戲、讀 書、說話,出世間講經傳法都靠這個舌頭表達,而且這個舌頭本事大得很,圓一下就不是這個話了,口音就變了,英文、中文、法文隨便你變都是它。「言有方分」 言語固然有英文啊,法文啊不同,可是我們一學都會,這個舌頭功德大了。「理無窮盡」那個舌頭會說話,正理只有一條,歪理有千條,都是它說的,這個舌頭功德 大了。所以「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因此淨土宗啊,叫你念佛、唸咒子功德大。我們記住啊,這個身上佛在分析耳根舌根功德大。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我們這個身體,他分析,有感覺,觸,同外面碰到了才有感覺。我現在打你一拳才曉得痛,冷氣一開曉得涼快,冷氣關了曉得熱,打你一下曉得痛,觸才有覺,接觸 到才有感覺。「識於違順」因為身體有感覺的作用,舒服的就是順,好對,不舒服的就是痛苦難受,你拿開,違就是違背,順就是舒服了。「合時能覺」可是這個身 體要接觸到東西才發生感觸的作用。「離中不知」這個物質的東西,或者氣候和你不接觸的時候,這個身體沒有感覺了。所以「離一合雙」離開了身體變成單獨的作 用,它必須同物理的作用合起來了,這兩面發生作用離一合雙。所以「驗於身根」你把身體拿來做修行實驗「三分闕一」。你們修氣脈的注意呀,哎喲,今天打坐做 功夫任督二脈通了,通個什麼?本來就通的呀,哪個人不通啊?不通就死亡了,一條脈不通就不那麼痛快了,你說我特別感覺,你小心啊,算不定是病態啊。所以身 體的作用,也扣了四百分。只有八百功德。我們這個思想意根: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思想也很厲害,腦子思想,「默容」看不見的,這個思想作用是看不見的,默默然,包容萬象,空間的十方,時間的三世乃至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不管聖人得道 的佛菩薩聖賢也靠意識完成,凡就是普通人一般人都離不開意識的作用,乃至修道也靠意識,所以世間出世間都靠這個意識的思想,「盡其涯際」。所以意識圓滿一 千二百功德。現在經過佛的一分析選了以後啊,耳根,舌根、意識這三種,在我們要開始修證佛法,特別注意這三部分的功效。那麼他現在再詳細進一步分析。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他分析完了,告訴阿難,你要開始修行,修行的目的,現在講「欲逆生死欲流」,你想跳出生死的圈子,所以中國禪宗叫了生死。有生就有死,不被我們生死的拘 束,這就是修道的目的,學佛的目的,跳出了生死。他說你現在想開始學佛修道,你「逆」倒轉來走,不跟生死啊。現在我們這個生命自己做不了主啊,順流而去, 跟著一股力量業識之流。那麼現在要倒轉來返回自己本來的生命功能,跳出現象界的生死的現象。欲流,生死有個根本啊,就是我們的慾望。剛才我請陸先生黑板上 寫上一次講的話,我們人有個基本的慾望啊,知見每欲留於世間,留戀這個世間,留戀這個身體,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捨不得呀,丟不掉啊,這就是順慾望之流向前面 越滾越大越滾越大,慾望是越來越大,沒有休息的時候。要想成道是解脫這個慾望,逆轉來倒轉來走,才能跳出生死的欲流。

「汝今欲逆生死欲流,反窮流根」你想回轉來追,追我們這股生命的力量象流水一樣,誰叫我們這股力量永恆的存在呢?倒回去一步一步的追。

「返窮流根」這個流浪生死的根本,誰叫我在這裡流浪?

「至不生滅」到達了回到本來自性那個不生不滅的境界。你想達到這個目的呀。

「當 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佛說剛才我給你分析了,你想做到這個成就嗎,想做工嘛就要工具嘛,修行的工具在哪裡呀?還不 是靠這個六根。不過這六樣工具裡頭你要選一下,有三樣特別好,耳朵,舌頭、意識,這三樣重點。其它三樣也不錯,不過佛每一樣扣了四百分,不是沒有用。修行 的工具都靠六根來的,「當驗此六受用根,誰合誰離」這六根哪個是有依賴性的,靠人家起作用?哪一個是獨立站起來的?「誰深誰淺」哪一樣東西深哪一樣東西 淺?哪一樣東西最圓通,譬如耳根是圓通,圓滿通達一切。「誰不圓滿」哪一樣工具是不圓滿,他說要搞清楚喲,你要把自己研究清楚。所以一個人學佛不是叫你盲 目的迷信啊,你看這個話不是我講的,佛講的在兩三千年前啊,多科學啊。他不是要你燒個香,拜拜呀,給我十塊錢,功德無量,你要成道了,沒有這回事啊,他要 你分析清楚不要迷信啊,他說你要絕對把自己搞清楚。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那麼你在自己的身體生理的功能與心理的狀況反省、研究,把自己看清 楚。佛只是指導你這樣做,佛沒有辦法幫你成道,幫你的人要站得起來呀,你躺在地下,我拉你一把可以呀,你要站住啊,拉你你又躺下去,佛也不拉了,那乾脆你 躺在那裡睡睡吧,所以必須要自己把自己找清楚。

那麼你找清楚了,你可以「逆彼無始織妄業流」,你可以倒轉生命之流,不被這個生命的業力力量 所支配。「得循圓通」你慢慢證入自性圓滿通達神通的境界,乃至於說為什麼我不能圓滿得到通達,你就瞭解了。如果你懂了這個道理下手,你要把自己這個生命的 道理研究清楚了,下手修行。佛告訴你四個字「日劫相倍」,日就是一天,你修行一天比那個不懂道理修行一萬劫來得快。「日劫相倍」你道理明白了修行啊,事半 而功倍,道理不明白認為自己在修行啊,事倍而功半,沒有用,你一萬劫修行還是叫做盲修瞎練。他說你不懂,你必須要把自己研究清楚,研究清楚了下手修行日劫 相倍,你修行一天等於不懂的人修行一劫。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我剛剛很詳細的把我們人的身體六根清清楚楚「六湛圓明」都給你分析了,眼睛只能這樣作用,耳朵有多大作用都說完了。「本所功德,數量 如是」功效就是這樣,我剛才給你講過了。那麼你要修行嗎?「隨汝詳擇其可入者」沒有關係,靠你個人對於自己這個生命功能眼睛啊、耳朵啊、靠身體啊、或者是 意識思想啊或者聽呼吸,都沒有關係,看你自己喜歡,哪一種對你最相應、最合適的。「詳擇其可入者」你可以用哪一種方法去修,那就快速,可你要分析清楚由你 自己決定,佛不給你做決定。因為你喜歡鼻子,我喜歡眼睛啊,你喜歡看那個畫觀想,我喜歡唸經啊,說唸經不好念佛好,念佛不好唸咒子好,那個人喜歡個人的, 沒有關係,成功是一樣的。所以佛在這裡說我把六根分析清楚,「隨汝」隨便你「詳擇其可入者」詳細選擇自己認為哪一種對你的修持法門最合適的,你用那一種。 你說他老弟喜歡打拳的,打拳身根入手啊,照樣可以成道啊,成功了練成金剛不壞之身也對啊,所以有些人說,練拳學會了打人,我告訴你,武功學高了的人決不動 手打人,寧可願意給你殺一刀,因為他不敢動手,他一動手你就死,他不願意人家死。就怕半吊子學個兩天功夫就想打人,自己給人家一個指頭都叉死了,他以為力 氣大得很,所以任何的修養越高了它越不動了,越謙虛了。運動也可以成佛,沒有錯,身根也可以成佛,叫阿難自己選。然後佛又幫忙了,佛很慈悲。

吾當發明。令汝增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佛又說回來了,他的舌頭是最會說話的,所謂廣長舌相。成了佛的這個相啊,三十二相裡頭有一個相啊,叫做廣長舌相,他的舌頭又寬又長,佛的舌頭吐出來啊,可 以把臉遮住,到這裡,所以叫廣長舌。但是我曉得高加索的女人每一個人舌頭吐出來都到這裡,她從小生下來就練吐舌頭,高加索的女人,哪個女人漂亮不漂亮,那 個舌頭長舌婦叫做漂亮,舌頭長的就漂亮,這個各個民族愛好不同,這個舌頭練得長的。照佛經上所說的廣長舌相,佛的舌頭一伸出來遍履三千大千世界,他那個舌 頭一伸出來,三千大千世界都蓋得住。我小的時候唸經看到這裡,我說他老人家最好不要吐舌頭,如果他吐出舌頭,我們衣服都曬不幹了,太陽都被他遮住了,他廣 長舌相,三千大千世界一個舌頭都蓋住了,但是這是形容。為什麼佛這個相有這個相啊?廣長舌相,多生累世不說一句謊話,不挑撥是非的人才做得到。所以舌音清 亮,我們發音不清亮,講話結結巴巴的,前生犯了口過的人,要反省。真的呀,不學佛則已,佛是處處是因果啊,所以音色好的人,那前生都是修來的,念佛念多了 的,不像我們這個公鴨嗓子了,五音不全,那不好,所以這個道理要懂。他這個舌頭好啊,又倒轉來說了,阿難我給你們分析完了,不過我看你們不懂。

「吾 當發明」我再進一步,給你們開發明白的講。「令汝精進」幫助你上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上面講六根啊,你要選定哪個方法 修行。現在又講真正的佛法沒的界限的,「十方如來」,這個空間西方阿彌陀佛,東方藥師如來,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如來,上方有香積世界,多得很了重重無 盡,有千萬億佛,每一個佛都不限制十八界(六根六塵加上根塵的中間三六一十八)一一修行,凡是成佛的人每個法門他都試驗過、都修過,他都懂。「皆得圓滿無 上菩提」沒有哪一個法門好,哪一個法門不好,哎你修的是外道不好啊,我那個師傅才好,沒有這回事,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的。米也好,面也好,高梁也好,吃得飽 的都可以吃。吃東西就是為了肚子飽,哪個法門使我能夠成功的?就行,「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你不要迷信了。

「與 其中間亦無優劣」說哪個法門好,哪個法門差,這就不平等了,佛法平等,他說這個中間沒有說哪個好,哪個壞。「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可憐就是可憐你 本人,每一個人的本人,頭腦不夠。 所以對這個修證的方法上在選擇,所以在這個選擇當中不能夠達到自在發起的智慧境界,成佛解脫是智慧的解脫不是功夫。他說因為你們自己智慧差了,所以對哪個 法門好,哪個法門壞有個差別性。

「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所以我再三吩咐你,你選定了一個法門,你就這個法門一路到底下去,一門深 入。那麼我們中國文化有一句話等於一個人挖十口井不到底,你不如集中全力光挖一口井,挖到一二百公尺深這個水就出來了。你挖一下,不行,換一個土地再挖, 你永遠個三十尺二十尺永遠不到底有什麼用啊,挖一百口井也沒有用。又學淨土,又學禪,又學密,又學華嚴,又學什麼,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永遠你不希望成功。

這 裡有一個故事,當年禪宗的馬祖道一禪師的故事,不是我們這裡這位林媚娘,不是這位女佛,那個是禪宗的男佛男和尚,馬祖道一禪師,四川人,因為他的出身啊, 他家裡父母啊,身世不太高明,在成都北門外(不曉得你們這裡有沒有成都的朋友?)有個街(我們那時經常到新都去常常經過那裡)叫簸箕街,簸箕就是那個篩米 的呀,台灣叫篩子,箕米的,到鄉下就看到了,簸箕圓的,竹子編的圓圓的那個簸箕。他爸爸是專門編這個東西賣的,所以現在還有,為了記念馬祖當時這個街叫簸 箕街。那麼他出家了,後來四川人也聽到,中國有一個大師出來叫馬大師,我們四川人啊,大家很高興,想辦法叫他回家鄉來,聲望很大,那個時候國際知名啊。結 果馬祖家回去了,回去了一看,馬大師是什麼人?哎呀,他啊,馬簸箕的兒子嘛,他怎麼得道了呢!馬簸箕的兒子嘛,大家就笑起來。所以馬祖就講了一句話:學道 不還鄉,還鄉道不香。這個人啊,是這樣的,像你們啊,你將來再了不起到了老輩子前,你這個小孩,這個真了不起,我當年看你吃屎長大的呀,什麼地位都給他垮 了,所以沒有辦法,人情世故。學道不還鄉,還鄉道不香,這是馬祖講的話,回到四川去反是沒有人相信他。只有他的一個大嫂,大嫂相信他。馬祖要離開家鄉了, 大嫂說叔叔啊,法師啊,你沒有傳我的道啊。她也不認得字,一天在家裡做廚房。他就說你要學道成佛啊,她說是啊。你都成道了,叔叔得道了,你要傳我。他說 好,你拿一個雞蛋吊起來,天天聽這個雞蛋,哪一天雞蛋跟你說話,你就得道了。這個嫂嫂啊!很誠懇,這個叔叔大師告訴她的,她想辦法把這個雞蛋弄四根線綁起 來,懸空吊在那裡,每天早晨聽一下,聽半天再去做事。晚上睡以前聽雞蛋,聽了幾十年。這個線啊她忘記了換,老了,這個線掉下來,咚雞蛋打破了,她得道了, 就是這個道理,真的她成道了,所以馬祖回了家鄉只度了一個嫂嫂。

這就叫一門深入,與其挖十口井不到底!不如挖一口井到底,一門深入不變,說 什麼都不動,什麼誘惑都不動,這就是定啊,你不要以為打坐叫做定。這個人就意志堅定,意志堅定的人做任何事情沒有不成功的,這就是定啊。你以為打坐叫定 啊?打坐坐不住就是你意志不堅定啊,你說兩個腿會痛,痛死了吧,痛斷了吧,你有這個意志啊?不可能的。假使真有那個意志,痛啊也過去了。所以佛也測驗過 啊,佛告訴一個國王,什麼叫定?佛說心就是定。國王說那怎麼說啊?心定就可以定,得定了。那麼國王就做科學試驗,做心理學試驗,佛說你不信啊?他說世尊你 所講的道理我全懂,事實上我做不到啊,我叫我入定我定不下來。佛說意志一堅定就可以定了。他說你這樣,你堅牢裡哪一個人犯了死刑的?他給國王講,佛說,今 天我叫他做一件事,做到了你就不殺他。國王說好啊,我們就做一個試驗。把一個判死刑的人找來,找來以後啊,佛就告訴他,你不要怕,明天你該槍斃了,但是我 在這裡和國王講人情,你有一件事做到,只要你三天三夜做到了,就不死。「什麼事?」你站在這不動,頭頂上放個洗臉盆,洗臉盆裡放了水,水裡放個油燈,油燈 放了三天三夜的油,點著了,你站在那裡不准動三天三夜不准動,你熬得過去就不槍斃。這個犯人說好,我做。就給他熬過去了。那國王要守信用,佛說好了,他這 條命你不要殺了,就放下了。當然回家去再到醫院按摩啊,吃白藥啊,那再說,慢慢醫啊。總算這三天意志一堅定比死總好一點嘛,他就熬過去了。所以真正一門深 入,沒有不成功的,就是這個道理。他說我現在告訴你一門深入。

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真話 來了啊,譬如念佛,我們現在大家念佛修淨土坐起來南無阿彌陀佛,心裡念哪,這是意根修啊,但是修淨土一樣可以悟道啊,你不要說淨土宗不能悟道啊,也可以當 下成佛大徹大悟啊。淨土就是密宗啊,你心中坐起來,不一定打坐啊,你天天念心裡頭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如果你想佔便宜四個字就行了,阿彌陀佛南無就 不南無了,南無就是梵文嘛,是皈依,你不皈依也沒有關係,你說阿彌陀佛四個字。耳朵回轉來聽這個聲音,每個字自己聽得很清楚,眼睛不向外面看了,這樣打坐 就回來看自己,不是看一個字啊,不要寫出來,意識也看這個聲音,阿彌陀佛,六根都向內收,「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唸唸念到後來專一了,阿彌陀佛阿字都念 不起來了,彌字當然沒有了,陀也不陀了,佛也不佛了,雜念也沒有了,心裡清淨了,過去念頭沒有了,未來念頭沒有了,這一段就空靈在那裡,「一入無妄」,這 就是靠意根念佛,一門深入達到了沒有妄想,「彼六知根一時清淨」,眼耳鼻舌一下就清淨了,就定了,是這樣的,就是你們一邊念佛一邊不相信,而且一邊念佛一 邊打妄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明天八點鐘有個約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明天要早一點起來,鬧鐘快一點給我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沒有用 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國民獎券啊不曉得準不準,明天趕快起來對報紙啊,這個都是沒有用,要六根專一,所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就清淨下 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阿難妙了,我們這位大師兄,替我們講話。佛講到這裡,他說佛啊,你老人家講得清楚一點,怎麼樣是深入一門,只要抓到一點深入,其它六根一時清淨?你講清楚一點。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 阿難並不是笨蛋哦,並不是說一點沒有得道哦,我們不要搞錯了。阿難給那位小姐啊摩登伽把他迷惑住,佛叫文殊菩薩門口站到一唸咒子,聽到這個聲音他就回來, 曉得佛在叫他就走,他沒有得道做不到哦。你不相信,那兩個人講戀愛,你父母拿個棍子打他都打不開啊。尤其現在男女兩個人在街上走,那個五花大綁的,綁起來 好像當年出去殺頭啊,犯人都是五花大綁那麼綁著走路的,那你拿個棍子打它都打不開。所以阿難已經是悟了道了,理悟到。所以佛說阿難啊,你問這個我告訴你, 「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初果羅漢,初果就是說對於道業呀,見道有一點點了。「見所斷惑」理解上很清楚了,功夫沒有到。理上都講得清楚,同我們在座有一般青 年同學,講到佛學,哈,我在旁邊一聽啊,很想拍掌講得好。但是功夫呢?都吃零鴨蛋,一點都沒有。佛說你現在啊「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理解上清楚,見 所斷的煩惱貪嗔癡,換句話說,勸人家都可以出去說法了。勸人家,哎呀,何必生氣呢?生氣不行啊,那是嗔心啊,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啊,這個事情不能發脾氣 啊。如果我說去你的,你滾蛋,你說些什麼東西啊?「怎麼搞的,好沒有禮貌,」 自己也嗔起來了。所以理解上見到,功夫上沒有到。見所斷惑。

「然 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你不曉得我們自己每一個人生命的根根裡頭啊,無始以來那個習氣呀,那個業力深得很啊。今天很清淨,明天想想又不對了。這兩天有 個問題給他講講,笑一笑,對了對了好了好了,明天嘴巴又翹起來了,又有問題了,我覺得又不對,反反覆覆的,這就是根中無始的虛習,虛妄的習氣,他說這個業 力,這就叫業,造的業。業力這個虛妄習氣啊,「因修所斷」見道以後要修道,理到了要求證。所以禪宗叫做悟後起修,教理呢?見道而後修道,修所斷得。所以三 界之間的見思惑啊,理到了,學問高了,佛法到了沒有用,功夫不到沒有用。他就講阿難,你為什麼著迷了呢?功夫沒有到,定力不夠,這個定並不是打坐啊,堅定 的意志,所謂看得準,拿得穩,就是定。看準了你拿不穩有什麼用?做生意一樣,看得準,拿得穩,這就是定了。注意喲,它是要修斷的。

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你要知道,你道理上經典佛學道理上瞭解了,你功夫不到沒有用啊。他說你譬如說靜下來,我們閉著眼睛靜下來,你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參禪也好,你修道家的 也好,守竅也可以,不管你哪一樣,「此中生住異滅」。我們一個思想生出來,住:存在,存在不能永遠存在,一定「異「變去了,變去一下沒有了。生、住、異、 滅四個階段,現象就是四個階段;那麼生命呢?就是生、老、病、死,就是生、住、異、滅。譬如我們坐在這裡,剛剛坐得好好的,呀,忽然想到晚上有沒有下雨 啊,這個念頭生,生了以後,不要緊啊,下雨就叫計程車,生、住,這個念頭一生起來,異就變去了,因怕下雨就想到不要緊叫計程車,第四個念頭:不行太貴了, 今天不帶這個雨傘,還是等雨停了坐公共汽車,在那裡修道已經打了那麼多妄想了。他說我們這個心中的這個思想,這股力量你停不住,「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千頭百緒,一下想東一下想西,一下想到,哎呀,我今天晚上坐了那麼久了,哎呀,明天有事啊,究竟打坐能不能抵住睡眠啊,恐怕打坐久了睡眠不夠,明天就沒有 精神了,那是打坐好還是睡眠好啊?呀,還是修道要緊啊,我多坐一下,不行不行,還是明天要緊還是趕快睡覺吧。「生住異滅,分劑頭數」,思想之渾亂,千頭百 緒。他說你看你心不能寧靜得下來,理論上都懂了,何苦這麼多妄想呢?你事情上切不斷。所以見道不難,修道更難啊,要修所斷得。注意呀,要修了才把這個東西 切得斷。這就是功夫了,功夫不到就不方圓,就要時間實驗累積下去。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所 以阿難,你不但要見地到了,功夫同時也要到。但是你想要功夫做得好呢,你理解必定要清楚。我現在問你,「現前六根,為一為六」,你現在在這裡,眼睛能夠 看、耳朵聽眼耳鼻舌身意在我們的生命是六個部分還是一個作用呢?他問題來了,我們大家要問自己喲。你要把佛當佛在這裡問我們,叫我們答覆,我們現在看自己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個部分,是六個作用還是一個作用呢?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你假使說這六根就是一體,那「若言一者」耳朵怎麼看不見東西呀?「目何不聞」眼睛怎麼不能聽聲音呢?「頭奚不履」這個頭不能當腳走路啊,「足奚無語」腳不會說話啊,你說是一個,可這是六個作用不同啊?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 你假定認為人的身體六樣東西是不同的不是一個,他說那麼阿難,「如我今會」譬如像我們今天大家聚會在一起,討論這個《楞嚴經》上所講的問題,「與汝宣揚微 妙法門」給你講這個修行的法門。他說那你注意啊,「汝之六根,誰來領受」你還是耳朵來聽的?眼睛來聽的?手指頭來聽的啊?你的感受,他說你怎麼懂的?還是 眼睛懂得?還是耳朵懂得?還是身體懂得呀?他說你研究研究看,這是佛故意賣關子了。  

阿難言。我用耳聞」。阿難大概有點受不了了,你老人家這個何必問我,當然耳朵聽到嘛。

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佛說,好,你講耳朵聽到,「汝耳自聞」你給耳朵聽到就好了,那諸位一樣的何必來呀?你今天晚上叫你的孩子把耳朵送到這裡放到椅子上就好了,何必要自己來 呢?他說你耳朵聽到「何關身口」,和身體、嘴巴什麼關係呀?他說結果你和我討論全體用得上啊,腦子想到,嘴巴要問,「身起欽承」你身體又起來合個掌又跪 下,嘴巴開始講,耳朵聽我的,眼睛還看到我。所以你應該知道,「非一終六」不是一個就是六個,不是六個就是一個。這個中間你非給我找清楚,這個生命的根 源,這個現象你研究清楚,「終不汝根元一元六」你總不能兩邊講話,我的一個就是六個,六個就是一個,誰都會講,但不能亂講。你說一個就是六個,六個就是一 個,那不准亂辯,佛把他嘴先封了,「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他把阿難的嘴巴 封住了,你不要講。但是他轉過來佛又告訴他,你要知道,這個六根哪,現象界我們叫它是六個,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生命,這裡重要得很啊,千萬注意。「是根非一 非六」我們生命的根根哪,不是一個也不是六個,佛在《楞嚴經》開頭講了,無所不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寧有方所。聽了 《楞嚴經》這幾句背不來,那個本錢划不來啊,總要拿一點回去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現在講我們循業發現的道理,所以佛講 到這裡他說我們生命的根源,「是根非一非六」,你不能說是一個,也不能說是六個。

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所以我們呢,忘記了自己《楞嚴經》佛先講了清淨本然,本來就很清淨,也不是一個,也不是六個。所以我們大家現在學佛啊,都是在六個上玩。不是在六個就在一 個上玩,都在那裡做生意。那裡念佛還拿個珠子幹什麼?珠子就是算盤哪,記數字啊,喲,我念了一百零八了,多念一句,哎喲,我已經念完了一串,一百零八,一 百零九他都不幹,這個都在自己那裡玩,不對。要把身心一切放下、拿掉,清淨本然,即不在身體上,也不在數字上,也不在六根上。他說我們一切眾生由於無始 來,「顛倒淪替」,把真的認不到。所以常常有些朋友呀學佛啊,打坐,說我讀《金剛經》,哎喲,嚇死我了,有一兩個同學都跟我講過。我說什麼事啊?念《金剛 經》念得我什麼都沒有了,經也看不見了,我也沒有了。我說那不是你好了嗎?你要求空嘛,空了。「哎約,把我嚇死了。」我說你活該,那你何必學佛呢?所以 《金剛經》上佛說,有人見到空的時候不起恐怖者,你翻開《金剛經》,自己不怕的話,已經到了空的境界。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 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是不是這樣?經典上是不是這樣說?你背來啊,我背來,你當然背得來,是這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到空的境界你會嚇住,天天求空,空 來了,他會嚇住的。所以搞個佛堂,你也來,你也來,大家在一起阿彌陀佛,然後完了,哎呀,你的媳婦好不好?我的兒子剛剛出去了,我那個老三、老四啊,就在 那裡講這個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小的時候啊,不大信佛,聽到人家說:「三聲鑼,四聲鼓,大殿角里說媳婦。」老太太們三聲鑼四聲鼓,打完了以後,坐在大殿角講 你家長我家短,說是非去了,大殿角里說媳婦,這個我們從小就知道的。那麼就很糟了,那麼學佛是求空,空到了,他害怕,三聲鑼四聲鼓啊,那很鬧熱,叫做學 佛,那叫做循業發現,他說大家「無始來顛倒淪替」,所以對於自性本來圓滿清湛,或者一體的六根這個道理呀,「一六義生」。他說你啊,現在講阿難了,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注意喲,初果羅漢就是這個境界,尤其出家同學專修的,注意喲,怎麼樣叫真正證得初果呢?就是你在定境境界的時候,眼睛見而不見,耳朵聽而不聞,身體沒有什 麼感覺,也當然無痛苦,雜念沒有了,呼吸差不多要停了,六根作用不起來了。但是有個什麼境界?------空、清淨,這個念頭不敢動,這個還在。這個在, 你說那沒有「意識」{聽錄註:意識或為意思},你試試看,你做不到,做到了可以證得初果羅漢,就不是這個世界上的人,天人境界了,當然超欲界天以上了,這 個天人境界。他說你雖然得到了須陀洹果,「雖得六銷」,六根作用不妨礙了,「猶未亡一」萬法歸一,一味清淨,那個清淨空靈的境界你不敢動念,這是道啊,這 個清淨。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他說等於什麼呢?你這個初果 羅漢的境界啊,等於在一個虛空裡頭,太虛空我們這個空間。假設我們這個十一樓,現在大家都走完了,椅子搬開了,整個的空間,「太虛空參和群器」擺了一個樂 隊在這裡,有琵琶有鼓在這裡。「由器形異」有樂器還有些佛像擺在這裡,一大堆一看很多,這個是音樂隊,這個是佛像,這是茶杯,空還是空。所以你們得了道的 初果羅漢呢?六根外形的空上作用去掉了,「名之異空」,所以有了東西,六根的作用啊,當然不空了。「除器觀空,說空為一」,除開了身體上六根的作用,也沒 有感覺了,清清淨淨坐在這裡,保持這個這是道。其實啊,這是拿開形象都拿掉,只守一個空的境界,你知道空,誰知道啊?啊一位同學答?我替答,還是你意識知 道空,不過是意識的清淨一面而已。你覺得啊,好啊,清淨啊,空啊,這一下真好啊,還是意識境界,可是真到達這個境界已經不容易了。「除器觀空,說空為 一」。

彼太虛空,雲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所以你那個境界空,還是意識上心中保留一個空,清淨的境界,那還是意識。換一句話佛說,阿難,那個還不是真空啊。真正的空啊是自然的。彼太虛空,你怎麼可以講「同」:一樣,「異」:不一樣?再不可以說這是一個,六個,太虛空就是太虛空,本來就是虛空。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所以你要知道,佛是一步一步帶領阿難分析啊,你這個生命上的,我們的都在頭上,頭上五個,加上身體六個,眼耳鼻舌,意在腦子裡會思想,頭上所謂五官。這六個受用根對物質世界能夠發生作用的, 「亦復如是」也與這個道理一樣啊。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 注意喲,佛完全在傳法了,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修行辦法,《楞嚴經》。佛在這裡真是傳的科學修行辦法,尤其年青同學們,受過現代教育,要注意喲,文字要留意 喲。他說我們這個身體的官能,注意喲,都在頭部,包括這個身體感覺。「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明,暗,譬如我們張開眼睛看得見叫做明,閉上眼睛什麼都沒有看 見叫做暗,並不是黑的叫做暗哪,沒有看見就叫做暗;耳朵聽得到就叫明,假設我們睡著了,耳朵不聽、聽不見,也就叫耳朵聽的聲音叫暗。所以明暗,正反兩面。 你注意,六受用根,由明暗等二種相形。你注意喲,相:形象,形:形態。

「於妙圓中黏湛發見」,我們這個是現象啊,這個官能的作用就是神經的 放射作用,感受的作用,細胞神經這些感受的作用,這個感受作用是生理的。那個自性啊,「妙圓」注意這兩個字,妙不可思議,圓滿的,無所不在的。可是因為我 們有了這個身體以後啊,把這個身體的官能抓得很牢,這個裡頭慢慢象萬年膠一樣,給物理世界給生命粘住了,解脫不了。「黏湛」湛就是清淨的一面,粘住了就不 清淨了。你說我沒有粘住啊,我告訴大家粘住,當你打開電視機看電影,很好看的電影,你正有興趣,你太太叫你來一下,「好好馬上來,哎,哎,哎,還有點,馬 上來,馬上來」,那個眼睛就粘在那裡,是不是這樣?大家有這個經驗吧?這叫粘住。聽那個好聽的聲音,好啊,真好啊,哎呀,家裡火起了,啊,火起了?這裡還 要粘住。感情更是如此,所以感情啊更粘人啊,那個意識六根意識那個感情啊,我再也不願意想他了,不想他啊?呵,叫我如何不想他呢?就要想他,這是粘。注 意,佛說的非常科學啊,所以我們這個六根的作用被物理世界這些形象妙圓中黏湛,把我們清清湛湛自性的功能,給這個物理世界的這種生理現象、物理現象、業力 的情緒現象粘住了,所以不得解脫。「發見」引發了,見就是觀點,因此產生了這個觀念。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 譬如眼睛怎麼來的?因為我們這個生命無始以來,在娘胎裡就會看。所以現在慢慢已經進入到研究胎兒,胎兒在娘胎裡頭已經開始看、聽都會,父母兩個講什麼笑 話,胎兒在裡頭聽得很清楚啊,當心一點啊。他裡頭眼睛是閉著的,可是有看的功能,無始以來自性上粘住的,所以見精能夠到了眼睛裡映色,反映出來各種光色。 「結色成根」,慢慢光波的累積排列結合慢慢變成物質,變成生理變成細胞,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這個根根合起來叫作地水火風清淨四大。由本性妙圓沾到,被粘住了,被形象粘住了,

因名眼體」。 所以叫做眼睛,我們這個眼睛開始的形成是這樣來的。這樣講起來很麻煩,就是要學醫的人,要研究專科眼科,把眼睛再拿來一根神經細胞都分析了,那是個機能 啊,相形,眼睛能夠看是個照相機一樣,它沒有東西喲。可是當這個眼睛呢,它怎麼樣會有看呢,自性功能,這個自性功能不一定在眼睛的神經細胞上,無所不在 呀,不過細胞裡也有啊,不是沒有。細胞外面、物質世界外面也有啊,內外都有,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可是我們凡夫眾生呢,一變成細胞變成神經變成胎兒以後, 被它粘住了,所以不得解脫。得了解脫以後呢?那就可以分身千百萬億喲,得解脫的人肉體並不壞喲,可以化身出去,那就真得解脫了。這個秘密,好像佛沒有說, 靠不住,我加上的,不要聽。這個叫做眼體,眼睛就是這樣來的。

如蒲萄朵」。所以我們這個眼睛長得很漂亮,因為人都好色,好色,所以眼睛特別長得漂亮,像個山葡萄一樣,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就是這個東西,這個眼睛。

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這個「浮根四塵」有好幾種解釋法,但是真正的解釋,佛在這一段就講臉上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這是浮根,就是五官裡頭在面孔上擺在外面的,浮起來,這 都在外面看得見的。跟到眼睛一看,這裡好看,今天晚上有個好電視,那個歌聲歌也好,啊,真的呀,流逸奔色,看到外面的境界就跟著流蕩,出去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集 第2頁:第二集
第3頁:第三集 第4頁:第四集
第5頁:第五集 第6頁:第六集
第7頁:第七集 第8頁:第八集
第9頁:第九集 第10頁:第十集
第11頁:十一集 第12頁:十二集
第13頁:十三集 第14頁:十四集
第15頁:十五集 第16頁:十六集
第17頁:十七集 第18頁:十八集
第19頁:十九集 第20頁:二十集
第21頁:二十一集 第22頁:二十二集
第23頁:二十三集 第24頁:二十四集
第25頁:二十五集 第26頁:二十六集
第27頁:二十七集 第28頁:二十八集
第29頁:二十九集 第30頁:三十集
第31頁:三十一集 第32頁:三十二集
第33頁:三十三集 第34頁:三十四集
第35頁:三十五集 第36頁:三十六集
第37頁:三十七集 第38頁:三十八集
第39頁:三十九集 第40頁:四十集
第41頁:四十一集 第42頁:四十二集
第43頁:四十三集 第44頁:四十四集
第45頁:四十五集 第46頁:四十六集
第47頁:四十七集 第48頁:四十八集
第49頁:四十九集 第50頁:五十集
第51頁:五十一集 第52頁:五十二集
第53頁:五十三集 第54頁:五十四集
第55頁:五十五集 第56頁:五十六集
第57頁:五十七集 第58頁:五十八集
第59頁:五十九集 第60頁:六十集
第61頁:六十一集 第62頁:六十二集
第63頁:六十三集 第64頁:六十四集
第65頁:六十五集 第66頁:六十六集
第67頁:六十七集 第68頁:六十八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3 13:37:34
請問哪裡可以請購: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書本裝訂版本的?
第 1 楼
小吉 发表于 2016-11-1 23:15:47
不可多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