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三十集

[日期:2016-05-28]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現在再重複一下上次的重點,上次是佛快要講到如何修證,修行證果,就是說我們學佛修行修道,什麼是道?什麼是菩提道? 佛道?那麼上面一路下來,是說「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回到本來自性的真佛。那麼這個自性本來就在,我們沒有掉了,就是現在被染污了,被髒的東西沾的 太多了,如何把它洗煉乾淨,恢復本來的自性。現在正提到這裡。那麼,他說要修行有兩個先決的條件,上次就講到第一個先決的條件,下手修行認清楚一個目標, 什麼目標?我們自性本來清淨,本自清淨,周遍十方,本來是不生不滅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去修它呢?而且怎麼樣去修呢?所以這個動機這個動因第一因非常 重要,動機錯了,那它的後果完全錯了。所謂「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這個動因不對,譬如我們要修理一個電線,把電接上,結果我們拿個咖啡壺去熬咖啡,那完 全不對的,永遠接不好電線的。那麼這個道理,上次講到一切眾生之所以錯誤求佛法,平常我用我的話來說,一般人都是以有所得之心,做生意一樣,拜個菩薩要菩 薩保佑,趕快保佑我發財,保佑我長命,保佑我什麼,那保佑得多了,以有所得心求了無所得的果,是背道而馳,這就是背道而馳,與佛道菩提道是違反的。所以佛 提出來,第一因不要錯。那麼上一次的結論,我們看到原文的這一頁就知道了。上一次的結論,瞭解了自性本來清淨,比方一杯水一樣,水性本自清淨,之所以動亂 是因為水裡頭加了、接受了很多的染污的東西,泥巴啦,塵渣。只要把塵渣泥土澄清下去,那麼恢復的是自性的清淨,上次就是講這個道理。

現在開 始講時間、空間的問題,我們學佛不管你顯教、密宗,哪一個宗派哪一種方法,大家在修持的人都脫離不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這個觀念忘不掉,甚至打坐還選一個 方向,面對東方,東方是甲乙木是生氣方,會長生不老,那北方就沒有人住了?都會死人啊?把這些方位忘掉,把時間忘掉,不要坐坐看看表,打坐三十分鐘了,上 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菩薩,那很夠本一樣,這些觀念都不行的,都要忘掉,現在開始這個。那麼佛再說。就是下面第二個問題來了。

現在解釋我們 這個時代,這個世間。我們現在講佛學的時代,是像法到末法的交換的階段,因為佛過世了,留下來佛的遺像、經教還在,所以叫做像法時代。將來到末法時代什麼 都沒有了,連佛經都會淹沒了的,那麼剩下的只有淨土宗、密宗,其它的沒有了。經文象《楞嚴經》,照佛的遺言最開始沒有了,第一部經典將來世界上沒有了是 《楞嚴經》,最後來先走。所以我們還有緣看得到,今天在這裡還可以看它,應該自己對自己很慶幸。現在他講末法像法這個世界叫五濁的惡世。我們修淨土宗, 《阿彌陀經》上經常提到,髒的,這個世界太髒了,有五種的髒,劫濁,命濁,煩惱濁等等,下面都有,現在不一個一個說了,注意大家,自己在本子上講到哪一個 濁要點把它畫好。

所謂劫,我們普通講劫數,中國貫用的名稱稱為劫數。這個劫同樣包括我們一年十二個月,二十四個氣節,那個節字同樣的意義, 就是說宇宙在旋轉,宇宙這個旋轉到某一個階段,等於說只能夠轉圓圈,一劫又轉,又是一劫再轉,就是過節的地方、轉彎的地方,謂之劫。那麼我們的文化,滿一 年的時間,五天叫一候,三侯一氣,六候一節,一年十二個月,七十二個侯,二十四個節氣,這是二十四氣節,十二個氣,十二個節。譬如我們過幾天是秋分了,秋 天這個到一個階段了,這個是一年的氣節。那麼現在佛所講的劫數就大了,有大劫、小劫之分。我們已經講過的啊,大劫那就很嚴重了,風劫,火劫,水劫,地球毀 滅與形成,這是最大劫,水火風三大劫。小劫:在這個地球存在這個人類歷史的演變有小劫,刀兵劫:戰爭;瘟疫:各種怪病都來了;水火,這是小劫。那麼這個劫 數啊,嚴格講起很難說了,劫數無定,要我們中國傳統的看法,人類的文明以十二萬年為一個階段,那麼現在還是正在中間的階段,快要走下坡路的時候,將來人類 的物質文明越發達,精神文明越衰落,文化越低落。修道將來是個笑話,人為什麼要修道啊?那是神經病。以後是這個時代,這個是見濁,見就是思想觀念很髒的。 現在他提到時間的問題,劫數。這個地方要注意啊,尤其是我們學佛修道求證的,佛說你看到整個的虛空遍十方界,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間的問題。虛空就是虛空,虛空無所不在。譬如我們牆,現在擋了好像看不見空間,你把牆挖開一個洞,空又來了,空並沒有喪失,牆也擋不住。所以虛空遍滿十方世界,十方,是東、南、西、北加四個角,上、下,就是十方,整個的都是空間。

「空 見不分。」注意啊,我們自己古文字翻得太好了,很簡化。空:上面空是指虛空,見:就是我們能夠心理上看得見,抬頭一看,噢,這是空啊,虛空啊,今天天上空 中這個月亮好啊。空和見:虛空是物理作用啊,見是精神作用,「空見不分」注意喲,我們抬頭眼睛一張,這裡有空、沒有空就看見了,那麼見還不只眼睛看見,心 也看見,我心裡空空洞洞的,空、見他兩個不分的,心物一體的。注意這一句話。我們把原文重複一道,「汝見虛空遍滿十方界」,他說你看到虛空遍滿十方世界, 一講虛空,心物一元的,空與見幾乎不可分離。

「有空無體,有見無覺」,這麻煩了,這八個字,空與見不可以分開喲,首先一個原則抓牢啊。但是 注意啊,大家覺得《楞嚴經》所以難辦啊,第一它是個科學性的求證的佛法,所以這個時代啊科學文明越進步,《楞嚴經》的價值越高,它分析得很清楚;但是它又 是個文學性非常高的,一個科學性的求證的方法-----佛道變成文學化,這太難辦了。尤其現在我們這個教育啊,從老師好、老師早、老師不得了開始的,就是 什麼都看不懂了,自己不懂自己的文化。「有空無體」怎麼講呢?有空怎麼叫無體啊?你說我看到了,有個空就沒有體,沒有體有個什麼?沒有體不能洗澡了。「有 空無體,有見無覺」怎麼講呢?我看見了沒有感覺了,假使照現在的白話入手,就是這麼看法了,對不對?依文轉義嘛,中國人都會認得中國字啊,有邊的認邊,沒 有邊的認中間都差不多了,那麼解釋就糟了。「有空無體」:你真覺到已經我空了,我現在在空的境界,有一個空不是空了,喪失了空的體。注意呀,有空無體。 「有見無覺」:當我們看見東西的時候,那個自性本能那個功能啊,在看見作用上,那個體找不到了,本覺自體找不到了,大家都曉得在用上找一個道的體,道的根 本,不知道那個根本道體起了作用的時候只有現象只有作用,體在哪裡?在作用中。譬如現在我這個是手,手比方是體,現在我手在幹什麼?手在拿一個毛巾,那麼 這個手在哪裡呀?手在用中。你手在幹什麼?拿毛巾。你手到哪裡去?手在握拳拿毛巾這個現象上,所以體中就是用,用中就是體,不曉得我講清楚沒有?不懂的 話,不是大家的錯,是我的混蛋。注意,就是你們多用心研究一下。「有空無體」,空也不守啊,有個空的境界已經不是道了。有見無覺,你說我看到了,看一亮晃 晃,打起坐來,哦,放光啊,差不多了,神通的第二號要來了,神通的第二號就是神經。注意啊,那就是有見,喪失了本覺的自性。

「相織妄成」, 我們自己不能明心見性,就是把現象界的東西抓得太牢了,物理世界影響你心理,心理又影響物理,這兩個相織,織布一樣交叉攏來,已經分不開了,妄想構成這個 世界。相織:注意這個「織」字,古人用的一個字都不能亂用,好像織布一樣,密密麻麻把它織得很緊變成一塊布,每一塊布都是一條絲構成的,那麼多絲把它織緊 了變成一塊布拉不開了,所以我們不能解脫。時間、空間的觀念把我們的心意識捆綁住了,不得解脫,佛說的妙得很啊,文字也妙,所以「相織妄成」互相交織交互 的變化,妄想境界成立了,這個是第一重,是第一重的關係。我們所以不能成道是這個關係,這個關係是什麼呢?第一個名為劫濁。這個世界時間與空間綜合攏來叫 做劫數,所以劫數難逃,在劫難逃,就是這個劫。那麼佛在這裡解釋得很清楚,這個劫數的道理就是時空的觀念。尤其注意我們現代人,現代人不管講人文科學、物 理科學、自然科學等等,自然科學包括物理科學,最要注意時空問題,時間與空間。同樣的修道的人也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得解脫,你沒有辦法。哎呀,我今天 念佛念了五千聲啦,我修法念了多少咒子啦,好像在銀行存款一樣,不談證道。只能夠說你在學佛的,不錯,那就是給你培養一點善根,不能說你不在學佛,是在 學,培養善根而已,叫做熏習善根。那麼真談見菩提自覺之道,距離得太遠了,所以要注意,這是第一重,時空觀念你不能解脫,第一重名為劫濁。第二點:

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見濁就是說我們思想觀念。見濁,就是你這個人沒有見解,現在很少用這個話,我們年青時候聽到老輩說你這個孩子毫無見地,用佛家的話就是見地。後來慢慢就是 見解,現在又是說沒有思想,再到現在沒有頭腦,將來大概沒有腦頂骨,不曉得怎麼講了,反正時代言語會變的,見地就是見解。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學佛第一個 道理要具見,見解思想高了,下手就高。等於像你想發財,發到一億美金以目的,賺不到或者賺一塊錢美金了;你說思想是十塊錢目標嘛,永遠就是那個小兒科,就 是這個樣子,所以具見要高,具備這個見地。他說現在我們先要留意自己啊,第二重見地的錯誤,所以不能成佛。他告訴阿難我們現在這個肉體呀,肉身,你注意他 中文用「現摶」,我們這個肉體啊爸爸媽媽合作攏來的,什麼做的?揉麵粉一樣揉攏來的,骨頭啊是地大;血呀、口水呀水大;身上的熱能火大,氣風大,四大,現 摶,搓麵粉包餃子那麼包攏來的,摶攏來的一陀。胎兒在娘胎裡頭就是那麼一陀。剛剛生出來,小貓那麼大,軟的兩個指頭都不敢抱,那很軟比豆腐還軟,就那麼搓 攏來的一個肉體。「汝身現摶四大為體」,是生理作用也是物理,那麼中間有個精神作用,見聞覺知這四樣。能夠看見東西、耳朵能夠聽聲音,覺:感覺,身體能夠 感覺內部舒服不舒服,外面空氣好不好,有感覺,知:知道,有思想。生理跟心理兩種結合攏來,現在叫做一個人,或者一條狗,一個生命。他說你的身體,

「汝 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因為有實質的身體嘛,所以「壅」就把你堵住了,「留礙」留在這個身體,所以我們的思想只能在這個身體內部想,我們 看一個高山頂,好美呀,上去?不能一想就上去呀,因為我們有阻礙,思想馬上到了那個山頂,可是肉體到了很困難,要慢慢準備了登山工具登山鞋,爬個五天六天 才到頂,有障礙,身不得自由。所以心想高飛呀,飛不起來,心可以飛得起來,身體留住,這個就是身體的業力把你牽掛住了,「壅令留礙」。「水、火、風、土, 旋令覺知,」有了這個肉體後,每一天在這個痛苦中。水多了,生病了,四大地水火風,大者大類,每一大類可以生一百一十種死亡的病,所以我們身體四大構成, 大體有四百四十種立刻可以死亡的病,由四百四十種加演繹病更多了。

比如我們覺得感冒、流鼻涕沒有什麼了不起,那照樣可以死人啊,人的生命很 脆弱的。流鼻涕就是水大出了問題,水多了嘛,石門水庫放水了,堵住了,裡頭感冒涼著了。牙根痛,火大、風大。我們以前小的時候鄉下,現在你們沒有看過,有 一種女的拿一個筷子捉牙蟲嘍,拿個筷子在嘴裡,牙蟲一大堆都出來,實際上牙齒真有那麼多蟲嗎?可是你說她玩假的啊?牙齒弄了是會舒服一點,這一套本事現在 沒有,失傳了,中國莫名其妙的科學,所以有它的藥,所以以前講牙齒痛是風火蟲牙,蟲蛀了牙,牙周病,或者發炎了。身體內部隨時在水火風,譬如說中風了,或 者血壓高了,這是風大的作用;土:就是風癱了,走不動了,腳都抬不起來,土大生病了,越老了骨頭硬了,土大不靈光了。這四種,以中國醫學來講,受外界的影 響,寒溫暑濕,天氣太冷、太熱,夏天是暑天了,春秋是溫天溫和的天,水邊濕度太高濕氣太重了,都影響我們的身體。「地水火風旋令覺知」,因為外界的影響, 與裡面地水火風物理的變化,生理的變化,使我們自己會感覺到,覺:感覺。知:知道。嗯,我這個膝蓋頭發酸哪,哎呀,我背痛呀,腰酸哪,鼻子不通啊,耳朵發 癢啊,都知道,香港腳發癢啊,越捏越舒服啊,那個就是這個道理,地、水、火、風,氣不通。「旋令覺知」。旋:是圓周性的,旋轉,它不定的,不定,它在轉 動,這個生命隨時在變化。「相織妄成」因此互相組織互相交換,妄想成立,就是第二點叫見濁。這講什麼呢?見濁,所以我們打坐,哎喲,氣脈通了,哪一部分氣 脈動通了,噢,我已經到哪裡了,那個穴道打通了,噢,三脈動七輪啊------見濁。這是生理的變化沒有什麼了不起,你即使做到放光動地,修到了頭頂上放 光人家都不要買電燈泡了,你也不算成佛,所以古代的祖師告訴我們:頭頂有光猶為幻,雲生足下未為仙。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我們這個意識思想範圍,你的心中「憶識誦習」,注意喲這四個字。憶:我們人能夠思想,回憶,回憶種種。昨天的好菜今天還在想,過去的事情現在還在想,當然 好事在想,壞事也在想,某人罵你一句,你一輩子都恨他,意造惡業,好的在回憶,壞的也在回憶。識:意識裡頭種種的分別的作用,分別是非、善惡、好壞、美醜 等等。誦:連考啊都要背來的,嘴裡要念得出來,尤其我們讀書啊,過去都要念,背得出來,背得出來叫誦。習:習慣。我們後天這個生命生下來,經過各種環境的 教育、家庭的教育、社會的教育、人生的經驗,加上各種的習慣等等。

「性發知見,」那麼由這個習慣性的作用,發出來所知,這個知:知識的範圍。見:看到或經歷過的經驗。知識的範圍或者人生的經驗。

「容 現六塵」注意呀,為什麼用這個「容」,相貌就叫容,面孔叫做面容。在中文在這個地方,就不同了,容作虛詞用:或者、也許,假設的,乃至說假使。「容現六 塵」,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感觸)、法(意識思維的法則),我們因為這個生命生下來習慣性養成了,隨時隨地包含自己偶然的偶發性的各種境界。譬如 某一個地方山水看過很好看。聲色,人生都在聲色裡。你說某一個朋友好不好?漂亮不漂亮?真漂亮,漂亮是色,講話又好聽,她又講些好聽話給我聽,很多迷湯給 你灌,聲色場中。所以我們人生你看,大家我們在這裡沒有什麼玩的,你到夜總會去呀,好的看,好的歌聽,聲色,所以聲色就是玩弄人家的。色、聲、香、味、 觸、法叫六塵,就是外境的景象,我們習慣性會記憶起來,所以經過某一件事情永遠忘不了,這就是貪嗔癡的癡,癡迷,永遠忘不了,這六塵境界。

「離 塵無相,離覺無性。」八個字,換句話離開外境界以外還有什麼現象呢?我們覺得聲色場中乃至一切物質的環境,這個就是現在乃至西方的心理學所講的,人的心理 都是受物質的影響而來的。我們吃慣了梅子,曉得梅子是酸的,所以想到梅子嘴裡口水就出來了,唯物的心理作用,這就是離塵無相,離開外界了,沒有這個現象。 所以有許多人,譬如說有毛病的時候,看到人家流鼻涕了,自己慢慢越小心自己也會流起來了,因為他心理上有這個觀念。受外界的影響依他而起的,所以離塵無 相,離開外塵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相。「空」空的地方沒有相,空是無相,沒有一個境界,沒有個現象。「離覺無性」離開四大所構成的習慣性的心理的反應以 外,沒有另外一種現象可以存在的性能。這不是講明心見性的性,沒有它的性能,也沒有其它的性質存在,所以諸法無自性,一切有為現象都沒有自己永恆存在的可 能,所以叫諸法無自性,所以「離塵無相,離覺無性」。可是凡夫眾生並不瞭解這個道理。

「相織妄成,」心理作用和物理外界作用互相結合構成了 妄想的思想、妄念。這個第三個重點就是我們的煩惱濁。那麼大家現在學佛打坐,之所以覺得很煩惱,妄想停不了,沒有追根。現在佛替我們在說明,幫我們在追 根,這個煩惱妄想怎麼來的呢?就是由於你憶識誦習來的,你不曉得它自性本空,所以老是留戀過去。尤其我們老年人在一起講話,老年人沒辦法談話的,真沒辦 法,一提我當年如何如何,哈,一講,我講了你聽到吧,講一百次還是那一句話。學那個小孩講話,你逗小孩子:「伯伯,講個故事給你聽,有一個警察,」,明天 又是「伯伯,我講個故事給你聽,有一個警察,」永遠如此,跟老年人也是如此,只講過去,過去還有什麼講頭啊?過去已經過去的嘛,你當年怎麼樣,你當年狗 屎,你當年是個鼻涕,當年媽媽抱你豆腐一樣,這沒有什麼可講的,可是人很留戀過去。青年人呢?幻想未來,我將來怎麼樣,你將來怎麼樣我現在看不見哪,空 話。所以人都在那裡自己騙自己。青年人追求一個幻想,幻想會不會變成事實啊?也許你變成事實我已經死掉了,我也看不見,所以也不要吹了。老年人講我的過 去,你的過去有什麼意思啊?過去已經過去了嘛,由此看人都在欺騙自己。所以妄想本空,煩惱本來空的,煩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就是這個話,用不著你 去空它的,如果你再不站起來更是庸人自擾之,對不對?就是這個道理。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這是一幅好對子)。「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什麼叫眾生呢,就是我們講現實世界,就是社會,現在觀念叫社會、世界。那麼佛經是眾生世界就代表了這個社會,人類社會一切,乃至其他生物的範圍,生物的社會,也就是眾生。他告訴阿難什麼叫眾生濁?他說你看:

「汝 朝夕生滅不停」。我們這個思想,見聞覺知,看見的、感覺的、知道的這個思想感情,早晨起來到晚上不曉得變了多少,生滅:這個思想生起,那個思想來了,前面 過去就滅掉了。生滅:豈止朝夕啊,一剎那之間這個思想的生生死死變了多少?生滅不停,所以叫我們注意喲,像我們剛剛《楞嚴經》開始講到現在,前面講過的都 忘了,丟掉了,生滅,滅掉了過去了,聽了,知道了,生了滅了,現在第二句話來又生又滅。所以他說你要瞭解自己朝夕之間生滅不停,這個妄念境界。那麼下面兩 句最美的文學:

「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我們所知道的知識範圍,所看到的所能夠思想的,都想把握這個世間的話,今天賺了一 百萬,明天想一百二,後天一百四,而且賺了都屬於我的財產,都屬於我的,什麼都是我的,都想留到,這個人的慾望都想抓住。「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抓得住嗎? 世間一切本來空。「業運每常遷於國土,」業力、果報,運就是劫數。我們講命運這個運就是這個運,也叫命運也叫氣運。什麼叫命運呢?運就是轉動的,運就是 動、行動。昨天、今天、明天,所以叫運,所以算命的叫免災。一年當中今年運氣好不好?這叫運。你要真算命的話,年有年運,月有月運,那麼一天呢,每一天也 有日運啊,一天還有時運啊,這個時間好那個時間不好,這樣一來呀,你不要活了,真懂了算命你不要活了,下一個時間不好,這個時間好,不好你去睡覺啊?你不 吃飯啊?所以這個就是業運的道理。這個世間一切本空抓不住的,但是一切眾生啊,「知見每欲留於世間」,只想抓住,只想停留,只想不要變去,可是天下事都變 去了。「業運每常遷於國土」,國家也在變,時代也在變,社會也在變,天天在變,沒有不變的事,變掉就是無常。我們說這個人這個朋友好久不見,一問他已經走 了,所以「業運每常遷於國土」,它遷流不息。可是呢,一般凡夫眾生不知道,就在這個環境的變化中啊,命運的變化,命運就是業力,業力的變化不知道。

「相 織妄成」自己抓到想要求有的留住,所以知見理想和命運剛好衝突。所以有財無命、有命就無財那必然的。所以我們經常說有些同學們會算命,算什麼命啊?呆定了 的,你書讀得好不一定會發財,他財發得多不一定學問好。他比你長得漂亮他就命苦一點,你比他長得醜鈔票多兩個,都拉得很平,沒有什麼了不起,各有前因莫羨 人。所以古人這幅對子我常講的,很好。欲除煩惱須無我,人怎麼樣除了煩惱?真做到無我空了就沒有煩惱了。你說他怎麼比我好?各有前因莫羨人,不要羨慕人 家、也不要嫉妒人家,只希望別人好,這就是學佛的心腸。我不好,苦一點沒有關係,你們大家好就好了,那才是可以學佛了。所以人都看不通這一點,因此相織妄 成,彼此矛盾構成妄想,這是第四重,名眾生濁。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一切眾生,這個生命染污都是很髒的。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准。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這是命,個人生命這個命,你們要去算命,現在釋迦牟尼佛在給我們講算命的大原理了。他告訴阿難,你們自己不瞭解,「見聞元無異性」眼睛看見的、耳朵能夠聽 的、鼻子能夠呼吸、身體能夠感覺的作用絕對不同。感覺不能聽啊,我們這裡有感覺啊可是不能聽聲音,眼睛能夠看見可是不能聽,有差別。沒有差別,是一個東 西,它接受了眼睛的反應就是看,接受了耳朵的的反應就是聽,接受了身體的反應就是感覺,接受了意識的反應就是思想。所以你們自己不瞭解,「見聞元無異性」 作用不同,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心,也叫做性,「元無異性」,本來是一個。

「眾塵隔越,無狀異生。」塵就代表物質,在肉體的生命上代表 生理,因為生理的機能不同,眼睛是看的,耳朵是有個洞洞聽的,眼睛有個玻璃體的能看的。「眾塵隔越」,腳是這樣,手是那樣,不一樣,生理機能不同,所發的 作用不同。譬如這個電一樣,電是一種,電通過了這個燈泡是發亮光,通了擴音器它就發聲音,通過了電風扇它就吹的是風,通過了冷熱器它是冷熱的感覺,電源是 一個。學佛修道就找這個電源。「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無狀就是沒有理由的,狀就是狀況,各種情形。他告訴你沒有什麼兩樣,它的根本電 源是一個,因為透過的機器不同,我們有六根,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腦子,腦子是意識作用。「無狀異生」因此你搞不清楚根本的道理,你被六根六塵 所困了,你覺得眼睛的看見同耳朵的聽見好像是兩個東西,實際上都是一個,根根是一個電源。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性中:理論知道它的本 性。一般研究佛學的人啊,佛經讀得好,把佛學講得好,講得頭頭是道,那就是口頭佛,那麼禪宗就叫口頭禪,講的都對,在理性上知道。那你把眼睛當耳朵用行不 行啊?如果真經過修持,經過修練的時候就會做到啊,六根可以互用啊,那鼻子也可以當眼睛看啊,是可以做到啊。有些人天生的也做到,世界上很多,有些人天生 做到啊。譬如現在有一種科學來試驗,有許多人把眼睛蒙起,統統把它蒙起,用牛皮蒙起,布還靠不住,用牛皮統統蒙好,黑板上寫字叫他認,他拿手認字,一認沒 有錯。乃至換了顏色的筆,這個是綠色的筆紅色的筆寫也看得出來,這很多啊,不少啊,那是天生。那麼你說這個是神通啊?那種叫報通,就是說前生這個人修持 過,修過定,在某一種定力發起過的,這一生會這個東西,報通。修道修成功的叫神通,那叫修通了。這就是神通的一種,其實人神通並不稀奇呀,人的精神本來通 的。為什麼不能有神通呢?注意啊「眾塵隔越」不得神通了,本來一個東西嘛,「無狀異生」。所以懂了道理了,學識高,理論高的人,「性中相知」在理性上都知 道,啊,這都是一心的作用啊,然後學了佛,阿彌陀佛,不要生氣啊,這是業報啊,業報啊,不要生氣,空的啊。你打他一拳,格老子,你空不空?哎喲,你怎麼打 我啊,你這個人沒有道理啊,我告訴你那是好事,到他那裡就不空了,勸人家容易啊。「性中相知,用中相背」,一起作用的時候完全不能用了,講起來滿口佛話, 我是最怕的,一臉佛氣,一身的佛相,一看人就合掌了。一開口滿口的佛話,那很可怕,那比真佛來可怕得多了,所以性中相知,用中就相背了。「同異失准,相織 妄成」,該在同處去瞭解一體的地方他不能瞭解。所以我們大家說度眾生要無緣之慈,同體之悲,要無我相啊,要慈悲人家。講起來比唱都好聽,做起來哎喲那就免 談了,說起來下面話就不好聽了。所以這樣矛盾相織妄成這就是第五濁,叫做命濁,這個生命不正,不是正命而生,就是八正道的正命,是邪命而生。換句話不能順 自性之自然。他說這還是屬於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的第二點就是修行要搞清楚;第一點不要認錯了,以有所求的心求一個空果,證得自性空的果,以生滅心來開 始修,拿妄念、妄想生滅心來修,他說根本就錯了。這個道理呢?為什麼構成這樣錯呢?因為被時間空間觀念影響了,無始以來受這個影響了,而且時間空間的觀念 加起來,互相綜合就變成了五濁的生命,世間就是物質世間同精神生命五重的障礙了,有五重叫五濁惡世。世就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界就是東、南、西、北 四個角上、下方位,合攏來叫世界,他說這個世界五濁的把你障礙了。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圓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 這一段很重要啊,佛告訴阿難你們修行都錯了,都是用平常我們這個分別思想的妄想生滅心來修,念佛還記數,一個佛一念又想求到往生西方求生淨土,又想這樣、 那樣,妄想多了,以為自己,我念佛了,沒有其他的妄想,一肚子的妄想,都是生意經。然後念了幾天,哎呀沒的效果,我還不如學密宗吧,密宗沒有效果,還是禪 宗好,搞幾天不對不對,我看看回來還是淨土好,再搞搞搞搞幾天,淨土哎呀又不對了,又去搞別樣了,永遠都是生滅心。

他告訴阿難,你現在要 想,一個普通人使自己生命上能夠看見能夠見聞覺知這個心理的作用「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想得道,證得一個菩提道,菩提道就是涅磐之果。涅磐之果,悟了就是 叫菩提,悟到了以後進入這個境界就叫涅磐。這個涅磐是什麼意思?我們普通翻成寂滅,好像什麼都沒有。那麼中文有許多簡稱也叫老和尚圓寂了,死了就叫涅磐 了,那完全錯了,人死了那是生滅法,涅磐是不生不滅之法,自性本來不生不滅這個叫涅磐。所以得了道的人,常樂我淨,不生不滅謂之常,它本來沒有生過,當然 也沒有滅,但是並沒有個東西啊,不是物質的東西;它才是極樂的;它可以說無我之我是為真我;它是真正的淨土,唯心淨土,所以常樂我淨。但是常樂我淨,你說 所以我要修道啊,現在又錯了,知見錯了:常它是長生不老的,它是永遠快樂的;那才有個我呢,那個我是不死的我;那是乾乾淨淨的、白白淨淨的,臉上都不要 洗,身上都很乾淨,那完了。樂也不是世間的樂,這個我不是世間的我,這個淨也超越於世間,它比你想像中的更妙、更美也可以,他說這個是道之果。那麼你們現 在就想拿見聞覺知:念個佛,或者打個坐,練個氣功,觀個安那般那,聽出入息一進一出,修個白骨觀,或者念個咒子等等各個法門多得很,想進入道的境界,他說 告訴你呀,你先把方法弄清楚啊,你想要快快的成就啊,先把目標弄清楚。

「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你要研究一下,我們這個生死的根本是什麼?大 家現在認為我們現在是活人,其實啊,再過幾個鐘頭我們都是死人,今天已經死了,一睡覺的時候這一天死掉了。我們唸唸也在生死,晝夜是個小生死,一晝一夜, 晝夜就是白天黑夜之間了,一念之間生滅就是一個生死。我們坐在這裡身體上這個細胞新陳代謝,隨時都在新陳代謝都在生死中,所以生死在一念。普通認為了生 死,哎呀,打坐坐得好啊,走的時候還會說偈子喲,還會耍花樣,叫了了生死,了生死就是了現在當下一念,最重要,這是根本。你把現在的生滅心,不管它,並不 是停止它,

「依不生滅」,我們的自性本來是不生滅的,這個是重點了,我再給大家講講清楚一點啊。不過我沒有本事講得清楚,因為我沒有得道, 亂講,你們要真聽啊,因為我亂講你真聽你會悟道。我可沒有道,真的喲,我這個話真語者,實語者,我絕對沒有道,你們有道。所以好好聽,現在不要看我也不要 聽我,把眼睛閉上聽。真的,現在我在講話,你眼睛閉著不是聽清楚了嗎?這是生滅心。你知道自己「我現在他講什麼聽得很清楚」那個是不生滅的,不曉得你懂不 懂?不懂我就收回,等於我沒有講。你坐在這裡,你看我在講話,你眼睛閉著都聽得很清楚啊,聽得清楚這個是生滅心啊,但是在這個生滅心聽清楚這個中間的作 用,有一個知道自己現在聽得很清楚,他講的什麼,那個沒有動過,那個是不生滅的自體,你注意喲,你抓住這個就恭喜你了。我沒有道,你不要認為我懂這個啊, 我是亂講的,可我亂講,你不要亂聽啊,你真聽就有辦法了。他說你要學佛第一步,抓住這個以不生滅「圓湛性成」,剛才我講的那個作用,你聽也聽到,閉著眼 睛,聽到是生滅心,你也同時知道自己聽到,那個沒有動搖過,那個東西是圓滿的,無所不在。「湛」乾乾淨淨,像清水一樣清極了,所以講話聲音它都聽得見,它 自己一點都沒有動過清淨的。「圓湛性成,」那個自性就是這個樣子的,那個聽聲音的自性啊,觀音法門那個自性它本來就是圓成實相,圓滿性澄。

「以 圓湛旋其虛妄滅生」你注意喲,你保持這個境界清清湛湛,「湛」很清淨,你就是這樣保持,你也不要用個心去保持,哎喲,我現在懂了一點,哎呀,糟糕,等一下 下課不要掉了,就糟了,這又是妄想生滅心,不要起這個生滅心,你就很自然,隨時都有,乃至你坐車也有,走路也有,做生意的時候,賣豬肉一邊剁下去一刀,然 後多少錢,三塊錢,趕快拿來,那個還是清楚的。那個湛,湛然自性,清清湛湛,所以《楞嚴經》阿難不是第一句話,「妙湛總持不動尊,」清湛的,那麼你保持自 己這個清湛的自性,「旋」注意這個旋哪,它會倒轉來,回轉來了「旋其虛妄滅生」,倒轉、逆轉,倒轉把這個虛妄生滅,你只要保持這個清淨,等於一杯水一樣, 你擺在那裡不動嘛,慢慢那個泥巴沙子都沉澱下去了嘛,佛告訴你就那麼簡單,他是傳法給你喲。也不要你唸咒子,也不要你念佛,也不要你練氣功,他說你就那麼 保持這個,「旋其虛妄滅生」慢慢慢慢這個心又亂,亂就比較靜一點,靜一點慢慢慢慢減小一點,水一樣慢慢「伏還元覺」,注意四個字喲。慢慢慢慢那個泥巴沉澱 伏下去了,沉下去了,都沒有了,妄想煩惱都沒有。你不要歪起個眼睛在想,這一想又是煩惱了,見濁。哎你不要想嘛,叫你不要妄想偏要去想,「嗯,這是什麼道 理呀,」完了,見濁。又把你攪亂了,叫你不要濁啊,不要髒啊,湛是乾淨,清清淨淨。「伏還元覺」這個沉渣子煩惱一伏下去以後,本來自性、本覺自性就現前 了,就會明心見性了。

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注意喲,佛在這裡完全傳給你了 的喲,釋迦牟尼佛親傳的喲,你不管密宗啊,顯教啊任何的宗教,我們本師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佛法的本師是釋迦牟尼佛。所以「得元明覺」,那麼你把這 個沉渣子,煩惱沉澱,這個清淨下去了以後,慢慢就明心見性了,你可以得到元明覺。元:是本來的自性,光明的、本覺的,那個是不生不滅自性,那麼你基本啊, 初步學好了,學佛的第一步,「為因地心」,你先要認清這個,入手才沒有錯。這個因地心拿到了,你慢慢天天練習,行住坐臥,也照樣做人做事喲,並不是叫你不 要做人,哎喲,我拿到了這個,好像抱到了個金娃娃一樣,一天到晚抱,抱緊了會抱死了的,放鬆了會飛掉的,這個東西很怪喲。你就也不抱緊也不放鬆很自然的, 做人還是做人,吃飯還是吃飯,此心永遠保持清明。然後嘛,這個是功夫了,功夫,什麼叫功夫?以這個因地,第一步加上時間加上練習,加上慢慢慢慢修行到家 了,「圓成果地修證」,可以證果了,證佛的果。低一點證個菩薩果,再差一點也得個羅漢果,再沒有得個梨山的蘋果也可以呀,總有一個果吃嘛,你不要搞了半天 沒的果,這是圓成果地修證。下面告訴你這個方法是什麼?所以你什麼都不要用心,什麼法本師釋迦牟尼佛已經把法教給我們了。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注意喲,這一段諸位好好自己參去。將來不要找別人了,要修道找本師釋迦牟尼佛沒有錯。翻開這裡把它背來。這個道理是什麼?「如澄濁水」我們現在心中凡夫都 是煩惱,等於這杯水髒了嘛,你要使這個水澄清下去,你不要另外用一個方法。你說我要打坐入定,打坐就打坐了,不要打坐那個死相,還有個什麼方法啦,還有什 麼任督二脈嘛,你不在那裡打坐喲,你在那裡打妄想,哦,通了通了,背脊骨有一點點,那個死相討厭吧,那個煩惱加痛苦。你就清清湛湛,氣脈有沒有?有啊,氣 脈自然會通你不要管,那是覺,見聞覺知,你要被氣脈困擾了,你就是落於見濁,煩惱濁,命濁,現在給你講得很清楚喲,不是我講得清楚啊,佛講得很清楚啊。所 以你不要求一個法門,你靜就是靜,你覺得我要靜,我靜坐已經靜了嘛,不要再加上一個靜,頭上加一個頭,糟糕了,頭重了,頭痛了,所以打坐坐到後來都頭痛, 因為你頭上加頭嘛。你說我頭頭就是頭啊,定已經定下,你說我兩腿一盤,兩腿一盤就好了,兩腿一盤然後不要吵,我打坐啊,還要扣扣齒呀,扣扣牙齒啊,嚥口水 呀,你在那裡又不是吃酒席,搞這些鬼明堂幹嘛呢?靜就是靜了嘛。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你把髒水放在杯子裡,就是把它擺在這裡,怎麼樣等它乾淨?你就擺在這裡不動,那個水久了不是沉下去了嗎?就那麼簡單嘛。

「靜 深不動」,你把它擺在這裡不碰它,你說我腿發脹,腰酸,酸就酸它的,那是腰酸同我什麼關係呀,對不對?你說我腰酸了,你那個知道我腰酸了那個東西不酸的 呀,對不對?那個也酸啊,那你就酸透頂了,那就糟了,那是不酸的呀。腰在酸,你不要去配合它,不要見聞覺知,你不要去感它,有感就應。所以病啊,那裡痛苦 只有三分,你說哎喲,我鼻子流鼻涕呀,我剛才流鼻涕,現在因為《楞嚴經》門硬把它堵住啊,楞也不講了,啊欠又來了,那是心理作用。病只有三分,心加上七 分,十分病,感應,這就是感應,你不要去感它的。「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這一杯水擺在這裡不動它,它慢慢泥巴沙土沉下去,那麼一沉下去了,

「清 水現前」,那個清淨自然就出來了。清淨不是你修來的喲,自己本來的清淨就出來了,把所有修持的道理都告訴你了。那麼你們要唸咒也可以,因為你們煩惱多,做 生意的心裡,我念了一千遍咒,念完了累死了,那也是清淨啊,也是這個方法啊,對啊。做氣功嘛,做了半天,到了後來也累到了,你說哎呀,好定啊,好清淨啊, 我修了有功夫,屁的功夫,你累了嘛,你當然自性現前嘛,是真話喲。亂講要負責任啊,這個地方不好坐的呀,坐下坐不對了就下去了,這個真話注意啊,他說你這 樣一來,佛拿物理的道理來比方你清淨就現前,等到清淨現前,這個清淨不是你外來的喲,等於水一樣本身就清淨,你自己清淨。這個時候啊,第一步功夫,「名為 初伏客塵煩惱」。這個學佛有點上路了,他告訴你不要走錯了路。不要用別種方法,換句話佛講到這裡,一直告訴我們你要求佛成佛,沒有什麼方法,你求自己。你 求自己,自性清靜就清淨了,不要外求的,不要好奇,不要迷信,信自性,你對於自己真恭敬了,就是對佛菩薩也恭敬了。換句話你對佛菩薩恭敬,對自己就要恭 敬,你不尊重自己,不重視自己,也就是輕視佛菩薩,因為你就是佛菩薩,每一個人都是因地上菩薩,為什麼看不起自己呀?所以要斷就斷,要空就空,一切在我, 你這個樣了,清水現前清淨,名為初伏,初步,「伏」你注意這個伏啊,就是伏下去,客塵煩惱初步這個煩惱清淨了,清淨現前了。注意喲佛的比方好極了,清淨現 前了。這個水裡的泥巴沉下去了,清淨現前了,可是這個底子裡頭還有泥巴,對不對?根根沒有去。所以你很清淨坐在這裡,逗你一下你就受不了,你最愛的小女兒 啊兒子,放學一回來一按門鈴,「媽」,嘿,你呀,再清淨?噢,回來了,哎喲,腿麻呀,好痛啊,兒子啊女兒啊等一等啊,媽媽在打坐啊腿麻啊,原諒原諒啊,一 點都不清了。因為那個根根還在。這個泥巴是伏下去,泥巴底子還在。

去泥純水」。這是講到後面修持了,佛在這裡沒有多講了,你先做到第一步差不多了,慢慢再加修持,等於把這個杯子裡的泥巴渣子拿出來了,都化掉了,去掉泥巴完全清水了。

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永遠斷除了根本無明,不會有搗亂了,根本的無明煩惱斷了。

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到了後來,這一步就是果上的事了,永遠斷除了根本無明,隨時都是明心見性,明白這個階段,一片光明中,內外都是光明,不是有相之光,無相之光。「明相精 純」精:透徹,純:沒有一點渣子。那麼你這個時候只好在那裡打坐不下來了?不,照樣做人做事,當然你不要表現我有道,那已經沒有道了。真正有道的人沒有道 的,同普通人一樣,照樣的吃飯,照樣的喝茶,一切都照樣,可是他心境不同。「一切變現,不為煩惱」他心中真無煩惱,空了的,那麼你說這個人還會笑不會笑? 照樣笑啊,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發而皆中節之謂和,這是我們儒家道理出來了。清淨的時候喜怒哀樂不動;那麼當喜怒哀樂的時候,他也有啊,可是他沒有真的, 它無根的。所以「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就是這個境界。不過你們年輕人現在有沒有讀過《中庸》?恐怕《中庸》讀過大家吧。這個時候一切的所作所 為,你照樣的做人,你學科學的照樣做工作啊,修電腦的照樣修電腦啊,做工的照樣做啊,看不出來你是個有道的人,但是你心境不同啊。「一切變現。不為煩 惱」,不是真的煩惱。「皆合涅磐清淨妙德」,那麼你的所作所為處處都是菩薩的功德,第二步很深啊,不過你暫時不要希望第二步,第一步先回去把水搞搞清楚。 這一段很重要,佛講了第一個問題分三節答覆,就是要我們不要以生滅心開始,不要以有所求心開始,就是以自性本不生滅的,那麼你說我沒有找到,沒有找到沒關 系呀,你就那麼靜下去,換句話你怎麼靜啊,傻不愣登的就這樣下去就好了。這就是第一個問題,佛現在講第二個問題。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注意喲,《楞嚴經》的秘密又來了,剛才我講佛傳了一個法門,初步的功夫都告訴我們了,初伏客塵煩惱,對不對?他說依這一步,你再進一步可以證果了,對不 對?證果裡頭講得很馬虎,是不是?證果裡頭再去泥純水就是一句話就完了。這個泥巴怎麼去呀?在下一節裡頭,第二個問題裡頭就有第一個,注意啊,不然說我講 了又不說,說了等於不講了,注意啊。所以他說你要注意,阿難,第二個道理,修行人。你們畢竟要想發菩提心,菩提者覺也,覺就是大徹大悟,求覺悟的心悟道的 心,你們一定要想發心求佛道嗎?

「於菩薩乘生大勇猛,」你硬生出來很勇敢的非要成佛不可嗎?大勇猛很難哪,大勇猛也不容易喲,所以後來佛家 有一句話,佛門裡一句話「勇猛心易發」 ,一股作氣牙齒一咬,頭髮剃了出家,一股作氣很容易;或者我今天打坐,非要閉關,坐死在這裡算了,這個很容易。「常遠心難求」,搞個三天兩天累了,心裡想 想不對了,我還是要下坐,這個地方不行,這個因緣不順,自己對自己很會原諒,各種解釋的話就來了。他說你要真發勇猛心。

「決定棄捐諸有為相」,你決定心裡頭決定了嗎?棄是拋棄,捐就是丟開了,你決定丟開了一切有為的法門有為的現象,世間相都不管了。他說那你要進一步,上面講五種煩惱都講了,

你 「應當審祥煩惱根本」,就是我們這個妄想思想、這個煩惱它的根本從哪裡來?人怎麼有思想?怎麼有感情?怎麼有痛苦?這個煩惱思想根本哪裡來的?「詳審,審 詳」就是後來禪宗講「參」,就是審查自己,仔細的審查自己,觀察、審察、詳審、思維等等合攏來,在中文一個名字就叫參,就包括了思維,詳審觀察等等。他說 你應該參究這個煩惱根本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一睡醒了就有思想,睡著了還會做夢?這個根本煩惱從哪裡來?

「此無始來發業」,構成生命業力,才有我活在這個世間,就是由業來的。

「潤身」象麻油一樣象營養品一樣滋潤現有的生命叫潤身。

「誰 做誰受」他說你要找出我在痛的時候,誰在痛啊?腦子在痛?心在痛?哎喲,說我好心痛啊,你心臟真痛了?心臟不會痛的喲,心臟真感覺到痛了很嚴重了,那心痛 在哪裡呢?說我現在笑,誰在笑啊,牙齒在笑?嘴巴在笑?思想在笑?我是誰啊?誰是我?當然不要變成那個西毒歐陽鋒一樣,「我是誰呀?」真瘋了。我究竟是誰 呢?說我老了,心沒有老啊,老的是誰啊?老的是這個,那我在哪裡呢?說我現在能夠痛能夠笑、有感情有痛苦,我在哪裡?吃飯,誰在吃飯?他在吃飯嗎?它沒有 吃啊,它吃下去又屙出來了,它也沒有要,究竟為誰而吃呢?這個煩惱思想的根根在哪裡?這就是禪宗參究了,「誰作誰受?「你說我在做,你做了什麼?做了幾十 年事一點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做過一樣,本來沒有做過。你說哎喲,我過去受過好大痛苦啊,現在呢?我昨天好快樂啊,現在呢?誰在受啊,所以你要找這個。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 阿難,我告訴你,你想求證佛道,證得菩提,你如果不好好參究、觀察煩惱根本是哪裡來的,這個地方搞不清楚,你永遠不能夠知道這個妄想虛妄(根:六根,眼耳 鼻舌身意。塵:外面物理所發生的境界 )你永遠不知道虛妄根塵何處顛倒啊?它顛倒因果在哪裡啊?你永遠找不出來,那個所在關鍵你就找不出來。

處尚不知,雲何降伏取如來位」。 那個關鍵你都沒有找到,「處尚不知」你還不知道,怎麼樣能夠降伏一切的妄想能夠成佛呢?能夠得道呢?那是不可能的嘛,你在亂搞嘛,那怎麼可能?你總要把工 具認到嘛,你自己這個心念都沒有搞清楚,你叫做修行,你不是自欺欺人嗎?「處尚不知」在哪裡來你都搞不清楚,「雲何降伏取如來位」那麼你把煩惱妄想怎麼空 得掉呢?你口口講空,你空得掉嗎?那麼你說我口口講「有」好不好?那你有得起來嗎?有,你有有看,叫你念佛,觀想阿彌陀佛就站在前面,你想想看你不神經了 才怪呢!你如果真看到了你神經了,不看到也不對了,那真的觀想起來,那個得了道的人觀想阿彌陀佛在前就現前喲,自己的境界上清清楚楚,就站在這裡,他不會 神經。是和諸佛菩薩可以通的,可是你做不到。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 虛空它也沒有打結,但是你也沒有辦法把它破裂,因為虛空沒有辦法把它破成一畫一畫,它是個圓形體,所以空性不是分解可以修的。譬如說我修行已經到幾步了, 我現在好像最近好一點啦,自性本空嘛。「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你在輪迴中,它也沒有動搖,你成了佛,它也沒有多出來。

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虛空自身本來無相,沒的形也無相,有個形相就不叫做虛空,那是物理世界的虛空有空相。真正的空無相,所以《心經》告訴你:觀自在菩薩告訴舍利子: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就是這個道理。這個空無形象無結解。它沒有打成結也用不著解脫。

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所以他說你為什麼不能成佛不能得道?不能得解脫煩惱?你曉得呀,你家裡自己有六個賊呀,有六個壞蛋跟著你,你跟六個壞蛋倆跟在一起走,你還是個好人啊?當 然是臭蛋了,跟著壞蛋走一定是臭蛋了。他說所以你現在眼耳鼻舌,我們大家修行都靠這個,眼睛閉好觀想佛,;耳朵聽聲音啊,聽啊,不要亂聽啊,佛啊;鼻子 啊,練氣啊,搞什麼,念佛好好念啊,都是眼耳鼻舌那裡搞,在身體上再不然搞氣功啊,任督二脈打通啊,三脈七輪起來啊,拙火啊,那給你一把洋火多好呢!沒有 洋火我送你個打火機,馬上有拙火了,放在肚上一燒就出來了。拙火,什麼叫拙火他也不懂,只曉得那個名字,所以都在身心上亂摸,都在耳鼻舌上亂摸。眼耳鼻舌 身意六為賊媒。我們生命本來是圓覺的,這個肉身也就是佛身,悟了道。這個心性自性就是法身,這個肉身就是報身,但是因為我們自己跟著這六個壞蛋走,眼耳鼻 舌身意走,自己跟著它走,「自劫」自己偷了自己家裡的東西,監守自盜,你自己把自己偷掉了。

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自己把自己這個寶貝偷了,本來我們這個生命,你不要看上面講四大合成不重要。現在也告訴你四大很重要啊,這個生命,心物一元的喲。本來是個寶貝,也是給你 自己糟蹋了,都是自己糟蹋了,沒有別人害你,所以你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他說你搞不清楚啊,因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煩惱不能解脫,於器世間就是物質世 間跳不出去。所以不能超越了物質的限制,這是佛講第二個修行的關鍵,開始來了,還沒有完。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集 第2頁:第二集
第3頁:第三集 第4頁:第四集
第5頁:第五集 第6頁:第六集
第7頁:第七集 第8頁:第八集
第9頁:第九集 第10頁:第十集
第11頁:十一集 第12頁:十二集
第13頁:十三集 第14頁:十四集
第15頁:十五集 第16頁:十六集
第17頁:十七集 第18頁:十八集
第19頁:十九集 第20頁:二十集
第21頁:二十一集 第22頁:二十二集
第23頁:二十三集 第24頁:二十四集
第25頁:二十五集 第26頁:二十六集
第27頁:二十七集 第28頁:二十八集
第29頁:二十九集 第30頁:三十集
第31頁:三十一集 第32頁:三十二集
第33頁:三十三集 第34頁:三十四集
第35頁:三十五集 第36頁:三十六集
第37頁:三十七集 第38頁:三十八集
第39頁:三十九集 第40頁:四十集
第41頁:四十一集 第42頁:四十二集
第43頁:四十三集 第44頁:四十四集
第45頁:四十五集 第46頁:四十六集
第47頁:四十七集 第48頁:四十八集
第49頁:四十九集 第50頁:五十集
第51頁:五十一集 第52頁:五十二集
第53頁:五十三集 第54頁:五十四集
第55頁:五十五集 第56頁:五十六集
第57頁:五十七集 第58頁:五十八集
第59頁:五十九集 第60頁:六十集
第61頁:六十一集 第62頁:六十二集
第63頁:六十三集 第64頁:六十四集
第65頁:六十五集 第66頁:六十六集
第67頁:六十七集 第68頁:六十八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3 13:37:34
請問哪裡可以請購: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書本裝訂版本的?
第 1 楼
小吉 发表于 2016-11-1 23:15:47
不可多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