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清涼小品(二)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二) 張有恆教授著

六十九、惡還本身

[日期:2011-01-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張有恆教授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十九、惡還本身

佛陀當年在世,為了宏法利生,也曾遭人毀謗、辱罵,但是佛陀皆默然不作回應。當我們被人責罵、侮辱或別人無理取鬧時,該如何面對呢?在此建議要學習佛陀保持「默然」的態度,不要作回應。等到對方罵完之後,要能夠沒有瞋恨心,依然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如此修行的功夫才會不斷增進,這也才是正確的作法。

在《四十二章經》當中,佛陀曾舉例說明:「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這就是說明如果有人送禮物給你,而你不接受,那麼那個送禮的人,一定要把禮物收回去。

同樣的道理,佛陀也告訴我們:「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矣」,這也就是說明別人惡口辱罵我們,或惡言相向,我們若不接受,那麼這個災禍還是要回到罵人的自身上。因此,只要我們把心量拓開,能夠包容別人,則別人的毀謗、侮辱,如同「舉火焚空」,終將自熄,還會燒到自身;亦如「仰天吐痰」,吐出來的痰,最後還是掉到自己的臉上;又如「逆風揚塵」,抓一把泥土撒向他人的人,一樣會讓逆風把灰塵撒到自己身上,這就是「惡還本身」的道理。

總之,我們修行就是要學習這分平靜的心,不受「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影響,而能隨時保持內心的祥和,並且抱著:「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態度,來歡喜讚嘆善人;另一方面,亦要懷著:「以善待惡,以德報怨」的胸襟,來面對惡人。如此,必能超越人生煩惱、痛苦的困境,體會人生自在清淨的本質。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四十一、心靈元年
第3頁:四十二、中國佛教出世因緣 第4頁:四十三、佛之釋義
第5頁:四十四、「南無阿彌陀佛」的意義 第6頁:四十五、一屁吹過江
第7頁:四十六、不二法門 第8頁:四十七、福慧雙修
第9頁:四十八、淨業三福(一) 第10頁:四十九、淨業三福(二)
第11頁:五十、淨業三福(三) 第12頁:五十一、「父母」是「在世佛」
第13頁:五十二、三學—戒、定、慧 第14頁:五十三、三車法師
第15頁:五十四、三百杯不醉 第16頁:五十五、四無量心
第17頁:五十六、五戒 第18頁:五十七、六和敬
第19頁:五十八、六度(一) 第20頁:五十九、六度(二)
第21頁:六十、「服務別人」就是「布施」 第22頁:六十一、十善
第23頁:六十二、十大願王 第24頁:六十三、人生智慧的開啟
第25頁:六十四、談時間管理—作「不急」而「重要」的事 第26頁:六十五、心無罣礙
第27頁:六十六、醒世對聯 第28頁:六十七、「盂蘭盆」節—「中元普度」的由來
第29頁:六十八、因小果大 第30頁:六十九、惡還本身
第31頁:七十、病中的省思 第32頁:七十一、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
第33頁:修行從改心做起 第34頁:念佛的功德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