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英文版第一版序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英文版第一版序

  這本書費時八年而成。我從台灣來到美國,開始指導西方人禪修之後不久,弟子們就決定出版一分通訊和雜誌(譯按:即《禪雜誌》)。那是在一九七九年。自那之後,禪中心逐漸發展,我們出版了許多書,其他的刊物也有成長。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九八四年,當時的編輯建議我們在雜誌上開闢一個「法見」(Dharma View)的專欄,由弟子向我提出有關修行或哲學方面的問題,專欄的形式就類似:你所想瞭解、卻沒機會去問的有關禪的問題。我記得第一個問題就是:「佛教對於自我的觀念如何?」我可以用一句話就回答了,如果那樣的話,這個專欄當時就告終了。然而,我決定更仔細地回答。自那之後,弟子針對許多的議題提出了許多的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佛陀的時代,有些人不能或不願接受他的全部教誨。這不是說佛陀值得懷疑,而是說懷疑是人之常情。再者,有些事情如果沒有直接的體驗,實在很難、甚至不可能瞭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和弟子之間也有類似的情況。到了某個時候,心中有疑的弟子要求我更仔細地解釋佛法。在這之前,弟子都把我所說的話當成金科玉律般的真理。其實,這種態度是有問題的。由於我通常是透過口譯和西方人溝通,有些意思在翻譯中會失去。比方說,如果口譯沒有正確地傳達發問者心裡的問題,就可能誤導,產生完全不同的回答。如果弟子不問我,到頭來可能得到的是錯誤的訊息。幸運的是,弟子在我的回答不清楚時會詢問我,請我澄清,舉出例證,讓事情不致顯得那麼神秘或抽像。其實,他們愈是要求我解釋清楚,就愈對所有的人有益。因此,我感激我的弟子們。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沒有自誇已經開悟,我不是無所不知,也不是西方文化的專家。我是佛教的法師,承襲了禪宗兩個宗派(曹洞宗與臨濟宗)的傳承,因此人們認為我是禪師。由於我具有佛教的文學博士,發表過有關佛法的學術著作,所以也被認為是學者。我沒有宣稱我的答案是終極的真理,因為沒有任何回答能表達那種真理。然而,禪是普遍的,超越了時空的文化差異。因此,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存在於西方。我相信我的回答沒有違背基本的佛教原則。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法不變,但能適應不同的文化和時代。只不過未開悟的人執著於佛法表達的方式,那就像愚人把指月的手指誤認為月亮一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到這裡為止,我談的都是佛教。我瞭解在美國有許多人相信禪和佛教多少有些分離。我這裡要強調:禪就是佛教,禪是修行佛法的一個方式。也許由於禪的直截了當,使人們認為它有異於佛教。我希望這個誤解能得到澄清。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法見」這個專欄在《禪雜誌》逐篇刊出多年,並未依照特定順序。然而,為了組織與清晰的緣故,此番結集出書時,編輯決定把這些文章分為「修行」,「哲學與教義」,「社會議題」三大類。這些類別是問題所觸及的範圍。當然,其中有彼此跨越之處。每篇文章自成單元,但也有彼此相關之處。因此,這本書不必從頭讀到尾,也不必按照順序閱讀。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知道本書沒有觸及所有的議題。我們曾經決定要不要出版這些材料。本來可以等得更久,但顯然我們處理不完那些層出不窮的問題。如果將來有人詢問更多的問題,也許會出版續集。同時,我希望這些文章能幫著回答讀者的一些問題。我相信他們會提出更多的問題。我也確信有些人會不同意我的回答。那也很好。我不願意把佛法強加在任何人身上。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致謝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本書得以問世,是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有些人希望隱姓埋名,所以我必須尊重他們的意願。首先,我要感謝這些年來的口譯,使這本書成為可能。第一個就是王明怡,我來到美國之後,他就是我主要的口譯,可以說他就是我的英語代言人。偶爾明怡無法在場時,其他人也協助幫忙,其中包括了Paul Kennedy,李佩光(Pei-gwang Dowiat),Dan Stevenson、Trish Ing和果谷師。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其次就是那些謄稿的人,主要是Dorothy Weiner和Echo Bonner,他們辛勤地把錄音帶整理成文字。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一九八五年第一位編輯Ernest Heau離開之後,第二位編輯ChriS Marano就負責編輯的重任。我的回答很少是一貫、流利的,其中有些縫隙需要填補,因此就補問了一些後續的問題。編輯的工作是使我的問題盡可能讓外界的讀者覺得容易瞭解,在這方面,ChriS得到Alan Rubeinstein和Harry Miller等人的協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個版本的設計和形式,是由Trish Ing和Pagesimon所構思、製作的。書中多幀照片則由許多人捐贈。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最後,我要感謝問這些問題的弟子,尤其是那些對我不明確的回答覺得不滿意的弟子。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個謝辭中如果遺漏任何人士,謹此致歉,那純屬無心之過,因為這麼多年來許多人來來去去,實在很難記錄曾經協助出版的每個人。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致讀者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如果我的一些回答和意見有冒犯任何人的地方,謹此表示歉意,但我並不為答案本身致歉。我所說的全是我相信是真實的,之所以致歉,只是因為造成別人的不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最後,我注意到英文本身的限製造成了某些人的不快。這問題來自英文中沒有充分表現男女兩性的中性代名詞,在(英文版的)回答中,編輯已經盡量祛除這些情況。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時佛教被人批評為歧視女性。在佛教祖師的長久傳承中,我無法為每一位發言。就像我在序言中所說的,文化與時代一直在改變。在美國,佛教會沾上一些美國的價值。我把這個邁向性別平等的運動,視為正面的措施,對佛教而言也是改進。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九九三年一月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第一篇 佛法 - 有情眾生
第7頁:第一篇 佛法 - 自我 第8頁:第一篇 佛法 - 因緣
第9頁:第一篇 佛法 - 五蘊與意識 第10頁:第一篇 佛法 - 業
第11頁:第一篇 佛法 - 五戒 第12頁: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第13頁:第一篇 佛法 - 禪是宗教嗎? 第14頁:第一篇 佛法 -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第一篇 佛法 - 佛像 第16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第一篇 佛法 - 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第19頁:第一篇 佛法 - 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第29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詩歌與王維 第3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與財富 第3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