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門驪珠集 聖嚴法師著

禪門驪珠集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僧稠禪師(西元四八○─五六○年)

[日期:2010-07-19] 來源:法鼓全集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僧稠禪師(西元四八○─五六○年)
  
  少林寺跋陀三藏──道房禪師──僧稠禪師
  
  僧稠禪師,俗姓孫,元出昌黎,末居鉅鹿之癭陶焉。性度純懿,孝信知名,而勤學世典,備通經史。徵為太學博士,講解墳索,聲蓋朝廷。將處器觀國,羽儀廊廟,而道機潛扣,欻厭世煩。一覽佛經,渙然神解,時年二十有八。投鉅鹿景明寺僧寔法師而出家,落髮甫爾,便尋經論,悲慶交并,識神厲勇,因發五願,所謂財法通辯,及以四大,常敬三寶,普福四恩。
  
  初從道房禪師,受行止觀,房即跋陀之神足也。
  
  既受禪法,北遊定州嘉魚山,斂念久之,全無攝證,便欲出山,誦《涅槃經》。忽遇一僧,言從泰岳來。師以情告,彼遂苦勸修禪,慎無他志,由一切含靈,皆有初地味禪(《摩訶止觀》卷九上云︰「大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初地味禪。」《大正藏》四六.一一八頁中),要必繫緣,無求不遂。乃從之。旬日攝心,果然得定。常依《涅槃》聖行四念處法,乃至眠夢覺見,都無慾想。歲居五夏,又詣趙州障供山道明禪師,受十六特勝法,鑽仰積序,節食鞭心,九旬一食,米惟四升。單敷石上,不覺晨宵,布縷入肉,挽而不脫。或煮食未熟,攝心入定,動移晷漏,前食並為禽獸所噉。
  
  又常修死想,遭賊怖之,了無畏色,方為說諸業行,皆摧其弓矢,受戒而返。
  
  嘗於鵲山靜處,感神來嬈,抱肩築腰,氣噓項上,師以死要心,因證深定,九日不起。後從定覺,情想澄然,究略世間,全無樂者。便詣少林寺祖師三藏,呈己所證,跋陀卅︰「自蔥嶺已東,禪學之最,汝其人矣。」乃更授深要,即住嵩岳寺,僧有百人,泉水纔足,忽見婦人,弊衣挾帚,卻坐階上,聽僧誦經。眾不測為神人也,便訶遣之。婦有慍色,以足蹋泉立竭,身亦不現。眾以告師,師呼︰「優婆夷。」三呼乃出,便謂神卅︰「眾僧行道,宜加擁護。」婦人以足撥於故泉,水即上涌。時共深異,威感如此。
  
  後詣懷州西王屋山,修習前法。聞兩虎交鬥,咆響振巖,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一時忽有仙經兩卷,在于床上,稠卅︰「我本修佛道,豈拘域中長生者乎?」言已,須臾自失。其感致幽顯,皆此類也。
  
  從移止青羅山,受諸癘疾供養,情不憚其臭潰,甘之如薺。坐久疲頓,舒腳床前,有神輒扶之,還令跏坐。因屢入定,每以七日為期。
  
  又移懷州馬頭山。
  
  魏孝明帝,夙承令德,前後三召,乃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乞在山行道,不爽大通。」帝遂許焉,乃就山送供。(中略)
  
  帝常率其羽衛,故幸參覲,師處小房宴坐,都不迎送,弟子諫卅︰「皇帝降駕,今據道不迎,眾情或阻。」師卅︰「昔賓頭盧,迎王七步,致七年失國;吾誠德之不逮,未敢自欺形相,冀獲福於帝耳。」時亦美其敦慎大法,得信於人。
  
  黃門侍郎李獎,與諸大德,請出禪要,因為撰《止觀法》兩卷,味定之賓,家藏本據。
  
  以齊乾明元年(西元五六○年)四月十三日辰時,絕無患惱,端坐卒於山寺,春秋八十有一,五十夏矣。
  
  (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一六「僧稠傳」,《大正藏》五○.五五三頁中─五五四頁下)
  
  附錄:稠禪師意(敦煌文獻)
  
  問︰大乘安心,入道之法云何?
  
  答︰欲修大乘之道,先當安心。凡安心之法,一切不安,名真安心。言安心者,頓止諸緣,妄想永息;放捨身心,虛壑其懷;不緣而照,起作恆寂。種種動靜音聲姦,莫嫌為妨。何以然者?一切外緣,各無定相;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能無心,於法即無障碍,無縛無解。自體無縛,名為解脫。無得,稱之為道。又復是非之見,出自妄想。若自心不心,誰嫌是非?若能俱亡,則諸相恆寂。以諸法等,故萬惑皆如如理。真照無法,非道此法,秘要非近情所惻。行者若欲開讀,蹔看實意,莫取文字。還自縮心,無令有閒。不得調戲,散心放逸。大道法不可輕示,所可默心自知以養神志。溫道育德,資成法身。三空自調,以充惠命。非是不肖之人,而能堪受要福,重人乃能修耳。內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乃知一切諸法滅,非智緣滅。若能行之觀者,體同空虛,名無邊三昧;無心入,名大寂三昧;諸量不起,是不思議三昧;不從緣變,名法住三昧。
  
  問卅︰何云名禪?答卅︰禪者定也,由坐得定,故名為禪。
  
  問卅︰禪名定者,心定身定?答︰結跏身定,攝心心定。
  
  問卅︰心無形狀,云何看攝?答卅︰如風無形,動物即知。心亦無形,緣物即知。攝心無緣,即名為定。
  
  問卅︰五停十八境,見物乃名為定。眼須見色,心須見境,云何名定?答︰見境即心生,物動即風起;風息而境安,心息即境滅。若心境俱滅,即自然寂定。
  
  問卅︰既無心境同虛空,云何修行?答︰心雖無形,而有大用,即是聖法。今稱心體,即定即聖,即真即正。非業非懙(煩惱),非邪非恧(惡),即斷三障,即成三學,即捨凡即聖法。
  
  夫安心者,要須常見本清淨心。亦不可見,如是不可見。如是不可見,心常須現前。雖常現前,而無一物可得。非但無一物可得,乃至少許相貌,亦不可得。雖少許相貌亦不可得,如是行處分明了了,不被一切言教惑亂,而不捨是心;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不離此行。惟當漸漸寬廣,漸漸易成,畢竟歸空。雖作事業,具六度行,一切業常不捨,是心不覺。漸漸除疑惑,漸漸悟解,即須讀誦大乘經典,與心相應者。雖讀誦經時,亦不須分別,強作解釋。漸漸自當洞達一切諸法。
  
  上來雖言了了,分明見心。如是見心,非眼所見,亦非凡夫所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力飲河池,詎能吞大海?不習二乘法,何能學大乘?先信二乘法,方能信大乘。
  
  無信誦大乘,空言無所益。具足諸善根,守護慈悲本。常樂攝利物,是名為大乘。
  
  (以上錄自《華岡佛學學報》第六期九三─九四頁,冉雲華博士所撰〈敦煌文獻與僧稠的禪法〉所舉「敦煌文獻之二」全文)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竺道生(西元三五五─四三四年)
第3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僧稠禪師(西元四八○─五六○年) 第4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法聰禪師(西元四六八─五五九年)
第5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法聰禪師(西元四六八─五五九年) 第6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南嶽慧思(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
第7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天臺智顗(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 第8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左溪玄朗(西元六七三─七五四年)
第9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曇倫禪師(西元?─六○二─?年) 第10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衡岳善伏(西元?─六二九─六六○年)
第11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清涼澄觀(西元七三八─八三九年) 第12頁: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圭峯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
第13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菩提達摩 第14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慧可禪師
第15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雙道信 第16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牛頭法融
第17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牛頭智巖 第18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幽棲智威
第19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牛頭智巖 第20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幽棲智威
第21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鶴林玄素 第22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徑山道欽
第23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鳥窠道林 第24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嵩嶽慧安
第25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嵩嶽慧安 第26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蒙山道明
第27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度門神秀 第28頁: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第29頁:第三篇曹溪及其門下 曹溪惠能 第30頁:第三篇曹溪及其門下 永嘉玄覺
第31頁:第三篇曹溪及其門下 荷澤神會 第32頁:第三篇曹溪及其門下 南嶽懷讓
第33頁:第三篇曹溪及其門下 光宅慧忠 第34頁:第三篇曹溪及其門下 曹溪門下其餘選例三則
第35頁:第四篇馬祖門下 大珠慧海 第36頁:第四篇馬祖門下 百丈懷海
第37頁:第四篇馬祖門下 南泉普願 第38頁:第四篇馬祖門下 龐蘊居士
第39頁:第四篇馬祖門下 馬祖門下其餘選例十二則 第40頁:第五篇百丈、南泉及溈山門下 溈山靈祐
第41頁:第五篇百丈、南泉及溈山門下 黃檗希運 第42頁:第五篇百丈、南泉及溈山門下 百丈門下其餘選例二則
第43頁:第五篇百丈、南泉及溈山門下 趙州從諗 第44頁:第五篇百丈、南泉及溈山門下 仰山慧寂
第45頁:第五篇百丈、南泉及溈山門下 香嚴智閑 第46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石頭希遷
第47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天皇道悟 第48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丹霞天然
第49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藥山惟儼 第50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大顛寶通
第51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龍潭崇信 第52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洞山良价
第53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投子大同 第54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夾山善會
第55頁: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曹山本寂 第56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德山宣鑒
第57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雪義存 第58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雲門文偃
第59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玄沙師備 第60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布袋契此
第61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鏡清道怤 第62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清涼文益
第63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天臺德韶 第64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永明延壽
第65頁: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天童宏智正覺 第66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臨濟義玄
第67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風穴延沼 第68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首山省念
第69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汾陽善昭 第70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慈明楚圓
第71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黃龍慧南 第72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黃龍祖心
第73頁:第八篇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楊岐方會 第74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第75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清遠佛眼 第76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南堂元靜
第77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大慧宗杲 第78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大慧門下選例四則
第79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高峯原妙 第80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鐵牛持定
第81頁: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禪師 中峯明本 第82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雲谷法會
第83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無明慧經 第84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湛然圓澄
第85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無異元來 第86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雲棲袾宏
第87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紫柏真可 第88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憨山德清
第89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玉林通琇 第90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太虛唯心
第91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虛雲德清 第92頁: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來果妙樹
第93頁:本書依據典籍目錄表 第94頁:本書所集諸師傳承系統表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