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慈舟法師開示錄第三集 慈舟法師講述

慈舟法師開示錄第三集 慈舟法師講述

佛說阿彌佛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義

[日期:2011-01-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慈舟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說阿彌佛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義

將釋此義,文分二科。

第一科略述全經綱要  此句經文以上,佛說極樂依正二報之樂相,即同華嚴四分中,第一舉果勸樂生信分。既生信已,乃勸願行。勸願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云云。從此句下九十五字,即勸解行往生,得等覺果。又同華嚴解行證三分。此句先反說,後正說,說念佛一行;即多福德善根因緣也。如此難信能信,又能願行,方不負釋迦彌陀及諸究竟覺之大慈,乃至不負各各所具本覺與究竟覺無二之妙矣。又此句經,舟以為全經上下之咽喉,最關緊要,故不敢草草放過。有人解以念佛為正行,餘行為助行,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亦有理在。舟唯就經文,以念佛義理述之,希具眼者,曲為指正為荷。

第二科廣顯此句義理三

一約事明  竊以釋迦彌陀皆証離垢妙極法身及圓滿報身,同住寂光無相土及實報莊嚴土。第以果海離言,是不可說義,故唯就二尊本願度生化土,示現淨穢不同,實亦二土眾生,循淨穢業發現,不自知耳。此土眾生,三乘外多是穢業,如淫殺盜妄等,多感惡道。四民為衣食住故,爭名奪利等,不能生天。即或有上品十善生天者,我見不忘,不能出世。彼土眾生,縱是凡夫,亦無惡業,有天然衣食住故,無四民執業爭奪,故天人相通,我見易化,凡亦成聖。皆具六通。無戰爭訟事故,亦無國王大小官府。常得聞法故,唯受佛化。又無女人與淫故,皆蓮花化生大丈夫相。無畜生故,無可殺之物,黃金為地,盜從何起?既皆有通,對誰妄言?果是上根利智,不分淨穢,處處自由於道,時時好修淨業。娑婆鈍根,則染緣易就,道業難成,三僧祇劫,不被境轉,幾人能之?釋迦折伏,彌陀攝受,以諸佛讚歎之念佛法,費力少,收功大,真實一般常人難信之法,教化眾生。佛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有等痴子,為煩惱所逼,愴惶之間,入於生死。無明一夢,類如喪家之犬,不但不見釋迦清淨之地,三界天堂,亦無由得見。不思還家,流連生死,競起煩惱,此等可憐虫,一切賢聖,莫不憫之。倘於無明中生一隙之明,知生死為最可厭惡之地,生起還家之想,當思彌陀慈父,為我等以蓮池樓閣寶樹寶地種種莊嚴,為深可忻樂之家鄉。因念家鄉而念慈父,因念慈父而歸家鄉。眾生雖念慈父,慈父不為眾生,是有因無緣,慈父雖為眾生,眾生不念慈父,亦為有因無緣。是以知生佛互為因緣。又心念佛時,心即是佛,因該果海,果澈因源。故此因緣,皆多福德善根。但念佛之懇切,當如乞丐求善人施食,嬰兒求慈母與乳,無力上山,求力士提攜,而有甚焉。如是念時,似是心外取法,而實心本無外,佛常在心,而不知耳。慈母、善人、力士、事也;心,理也。故雖約事,實無理外之事。此法最妙,故從古至今,愚夫愚婦不明此義,老實念佛者,尚多往生,乃至畜生學人念佛亦多人往生。不信此法者,愚婦畜生之不若也,能不愧乎?況一生彼國,見佛聞法,悟無生忍。無退緣故,壽命長故,即生補處佛位。如觀音勢至等不成佛與成佛平等。彼既丈夫我亦爾,何憚而不為歟?

次約理明  一切眾生,各各本具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亦名法身佛常寂光土,而亦未嘗離諸佛報化身土。第以無始無明,長夜大夢所迷,故永處六道,不認本有心性,固執虛妄身心起惑造業受苦,終無了期。即或有時學他發心修行,智不敵惑,善不勝惡,我見熾盛,自作障礙,無始至今,仍在生死,真可憐憫。自不驚怖。然此本有心性,雖隨緣六道,而仍不變,苟能一念放鬆我見,皈依事相三寶,例知自心三寶,念自他不二之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求生自他不二之法報化,即三而一之極樂世界。久久功深必能漸證三土,為本有家鄉。諸佛皆以三身住三土故。參禪習觀,不落惡取空者,亦必如是。眾生以本具恒沙性德之心為因,彌陀以究竟恒沙性德之心為緣,故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學人徒恃理具法性身土,而不念佛求生報化身土者,是有因無緣,亦得謂之因緣俱無。何以故?但言理有,有若無故。又既云念自性,自性本無念故,當向無念處念;無塵境故,當向無見聞覺知處念,豈可妄生分別撥無妙有依正耶?參、念、觀,無非始覺異名。本來面目,自性彌陀,真空理體,無非實相無相本覺異名。執名迷義,分門別戶,是一非餘,未有不落獅虫之誚者。此本覺,即自他不二,十界平等,各各圓遍,互融無礙之法身。故雖約理,實無十界依正事外之理。如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乃佛破遍計所執實有事相,非破依他如幻之妙有事也。又破執實有者,如經云,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又云,若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執佛法為實有者尚當破之,九界可知。然執實有六凡,終不能離,執實有四聖,尚可希望。而終不如信一自性隨造作緣。成十界依正之妙。信此者,安得不隨念佛之緣造佛法界耶。

三理事合明  原夫一真法界心,豎窮橫遍,為十界依正色心大總相法門體,生佛平等,無有增減,不可思議。諸佛證此心故,知十界色心,一切如幻,成大涅槃,無法可說。憫諸幻化迷惑眾生故,不得不于總中開別,說四法界。令未悟者,亦得信解行證一真法界心。四法界者:一理法界,亦即一真法界,在理上說,曰理法界,既即一真心,何必又言理名?蓋以心即理,對色名心,對事名理;故第二曰事法界,亦即一真法界。在事上說,曰事法界;事即十界依正,隨事大小,無非一真法界心,全體所成,非分成,理無形相,即真空,不在事外。事無大小皆妙有,不在理外。妙有能顯真空,真空能成妙有。此一真法界,雙收事理。故第三曰理事無礙法界;妙有即真空,故小大相容,而成第四事事無礙法界。真空即妙有,故凡聖相即而成理理無礙法界;四法界外無此名者,如空不礙空,人易知故,不待言也。若總若別,法界融通,本來如是。諸佛証此,眾生迷此。若欲翻迷,當發菩提心,為始覺智,參之,念之,觀之。若約所念,如上第一約事,是從妙有下手,念極樂報化身佛,可當假觀,觀事法界實不在真空法身理外。第二約理,是從真空下手,可當空觀,觀理法界即法身,亦不在報化身事外。若知空有不二,可當中觀。又舉一句彌陀,即一佛法報化三身,亦即三世諸佛之三身三德等。一多是事,不二是理,亦當中觀。觀理事無礙法界,諸佛法身即理理無礙法界,色身即事事無礙法界。三世諸佛者,十方已經滅度者,過去佛也。十方現坐道場者,現在佛也。十方九界眾生,未來佛也。行人觀念自性彌陀,須先知自心所具三德,廣即恒沙性德,故曰不空如來藏心。此心所起之智,還念此心,及此心智所知之彌陀。此心非少善根福德可知,雖念自性本覺彌陀,而與究竟覺彌陀,實自他不二。自他是事,不二是理,亦理事無礙。自德雖具猶迷,須仗究竟圓滿果德為緣,以本覺心及究竟覺心,皆無遍計執我分別妄見,及對六塵之見聞覺知等念故。而成空如來藏真空理。其功在念佛時都攝六根不染塵故。唯有真我所起無分別之正見,見佛妙色,聞佛妙聲,嗅佛妙香,嘗佛妙味,觸佛妙光,知佛妙法,如是等諸善功德念故,而成不空如來藏妙有事。其功在念佛時六根皆為增上緣,助念佛故,此二不二,仍歸中道,即空不空如來藏。以此法三根普被,普賢大願求生,上品也。大悟人求生,中品也,若下品則能接齋公齋婆故。有人言念佛為齋公齋婆之生活,此等謗法之愆,我等當代為懺悔,以盡自分。如是念佛因緣,豈少善根福德因緣耶。十方三世佛,身毛塵剎,事無大小,各各互攝互融,重重無盡,曰:事事無礙法界。於一毛端,現寶三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及極樂依正,一一皆無量光是也。見娑婆依正各各成礙,心被境轉故。心能轉境,則十方三世,十界依正,無非妙有大光明藏,若以肉眼不見妙有真空,即不信解,豈能行證耶?智者勉之。

梵網云:口雖說空,行在有中。今世禪講多墮此見。但知心空,不知心有。諸大乘經,皆談二諦,若專空寂,空則非空;縱使空空,還成遍計。智者云,業性雖空,果報不失,是知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

【書籍目錄】
第1頁:稱讚如來 第2頁: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
第3頁:佛說阿彌佛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義 第4頁:尊重、恭敬、不輕慢善根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