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五蘊世間

[日期:2010-1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五蘊世間

《八大人覺經》上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世間、國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什麼是世間,什麼是國土?世間何以無常,國土又何以危脆呢?現在就先來討論關於世間的問題。

世間二字,又稱為世界,也稱為宇宙,古書上說:「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佛經上稱:「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間字與界字意義相通,所以世間、世界、宇宙,全是無始無終的時間、和無量無邊的空間。以現代科學知識來說,時間和空間,就是四度空間的連續區。

在佛經上,把世間分為兩種,一種是器世間,一種是有情世間。器世間又稱器界,器字是採用中國古書上的成語,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世間,指的就是物質世界。事實上,也就是指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即山河大地、房舍器物等一切。有情世間,情字指的是「情識」,就是六道眾生的心識,凡是有心識的眾生,就稱為有情。而土石草木沒有心識,則稱為「非情」。眾生是什麼意思呢?《雜阿含經》卷六曰:「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簡單的說,眾緣和合而生,名曰眾生,也就是有情的異名。把器世間和有情世間綜合起來說,就是世人常說的「宇宙人生」 。

宇宙即是世界,為有情所依託的環境;人生,就是生活於器世間的芸芸眾生。於此我們探討,宇宙由何而生起,人生自何而來,宇宙人生的基本質料又是什麼呢?佛陀證悟宇宙人生實相,告訴我們說構成宇宙人生的質料是「五蘊」,由於五蘊因緣和合,構成了物質世間和有情世間。五蘊,在早期經典中譯為五五陰。

五陰是什麼?即是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五種因素。這是佛陀住世說法時所屢屢開示的。在《雜阿舍經》一千三百多種短經中,說到五陰的有一七八經之多,茲舉佛陀說五陰的例子如下,如《雜阿含‧五八經》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五陰,在後世的經典上都稱為「五蘊」,這是五類現象的總稱,也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佛陀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種因素條件集合而成的。而此五蘊,也就是構成有情的存在、以及有情賴以生存的環境的五類因素。這五類因素則為色、受、想、行、識,而總稱為五蘊。

蘊,梵語 Skandha , 音譯塞健陀。舊譯為陰,陰是賊害的意思,指此五者能賊害我人的性德;新譯為蘊,蘊是覆蓋的意思,指此五者能覆蓋我人的真性。五蘊也稱為五聚,聚是積聚的意思,謂積此五聚,以成我人的身心。其實簡單的說,我們把此五類因素稱為五種、五類亦未嘗不可。那就是積聚許多同一性質的因素或現象,歸納成類,就叫做蘊。宇宙間所有的物質現象,或有情的精神活動,可以歸納成五類,那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者的意義是:

一、色蘊:色蘊泛指一切物質現象而言。但「物質」兩個字、並不能涵蓋色蘊的全部意義。因為色蘊涵義非常精微,其中尚包括著形色、表色、無表色等,此處不能細述。《大乘五蘊論》上說: 「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色蘊有三種特性,是「對礙」、「方所示現」、和「觸變」:

1.對礙:對者有對,礙者質礙。凡屬物質,可為我人感覺器知其存在,並且有質礙性。

2.方所示現:凡屬物質,即有形體,且佔有空間。西洋人以長乘闊乘高為空間,我國古來以上下左右前後六合為空間。

3.觸變:觸者可動,變者變壞。凡屬物質,有對礙與方所,故說可觸;但具生住異滅四相,最後終歸變壞。

二、受蘊:這是五蘊中的第二類。《大乘五蘊論》上稱:「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為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這在《成唯識論》上則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受蘊的受,古譯為「痛癢」,表示是一種感覺的功能。新譯為受,就是感受。受所領納的外境,有順益境、違損境,與順違俱非境。對於順益境的樂受,消失時戀戀不捨;對於違損境的苦受,生起時心存排斥;對於非順非違的中容境,不留戀也不排斥,此稱為捨受。《識論》稱受「起愛為業」,因為十二緣起中的第七支是受,第八支是愛,愛是因受而生起的,故曰「起愛為業」。

三、想蘊:這是五蘊中的第三類。《大乘五蘊論》上說:「云何想蘊,謂於境取種種像。」而《成唯識論》則曰:「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想蘊的想,古譯為「思想」,以其功能重要,所以列為五蘊之一。我們的心識緣外境時,想心所即於所緣的境加以了別,構成概念,再上「名言」——就是在所緣的境相上加以名稱言說。這種名稱言說稱為未出口的名言,也就是無聲的名言,說出來就是名言了。例如眼睛看到一個四腳平面的東西,想蘊就給它加上桌子的名稱。桌子上有一個圓筒狀中空的東西,想蘊就給它加上茶杯的名稱。

四、行蘊:這是五蘊中的第四類。行是思心所的別名。《成唯識論》上說:「思謂令心造作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由此看來,思的自性就是造作。以其造作的力用,與意識心相應,令心生起善、惡、無記等種種行為,這種思想上的行為就是意業。而行蘊之範圍比較思心所廣泛得多,《俱舍論》上說:「行名造作」,行就是行為,而我們的行為,有身行、語行、意行三種,意行就是心中的思想。由於思的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而有身行與語行,即身體的動作與口中的語言,而行的後果就是業,即是身、語、意三業。

五、識蘊:這是五蘊中的第五類。《大乘五蘊論》上說:「云何識蘊,謂與所緣境了別為性。」了別就是心識的認識作用,關於心識,大小乘佛教解釋不同。小乘佛教分析心為六種功能,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識身」;大乘佛教分析心識為八種功能,就是在六識之後建立了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稱為「八識心王」。

前面曾說到「四大種」,四大種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古代印度的哲學家,認為這是構成一切物質的原因,所以稱為種。其實這是依據日常生活、自實際經驗中獲得的結論,好像我有中國的古人,把物質現象歸納入金、木、水、火、土五種物性之中。《大乘五蘊論》上說:「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云何地界? 謂堅強性,云何水界?謂流濕性,云何火界?謂謂溫燥性,云何風界?謂輕動性。」以上四種東西,地大之性堅實,水大之性流濕,火大之性炎熱,風大之性輕動。所以四大種所指的並不是非地水火風四種實物,而是堅濕煖動四種物性。種是原因義的意思,概略的說,這就是構成物質世界原因。

大種有「能造四大」與「所造四大」的分別。因為地、水、火、風四大種,能造作一切色法——就是能構成一切物質,所以稱為能造四大。能造四大不是指地、水、火、風四種物,而是指堅、濕、煖、動四種物性。古代印度哲學家認為,地、水、火、風四大,是以「極微」為體,每一極微均有堅、濕、煖、動四種物性。極微,後世比擬為當時的原子學說。所造四大,指的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所造成的種種物質。這又有內外之分,內四大指的是一切有情的色身,就是我們生理性的身體。外四大指的是器世間,就物質世界。

四大種能造一切物質,而在不同的物質中,其組成的比例則不相同。例如山石堅性者地大比例特別高,河溪濕性者水大比例特別高,在堅性、濕、暖、動不同物性中,雖然某一種比例特別高,而其他三大仍然潛在於其中,待緣而顯現。所造色,佛經上指有十一種,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法五塵,及法處所攝色。

五蘊又稱為「名色」,「色」包括著地、水、火、風四大,「名」包括著受、想、行、識四無色蘊。這兩者,是構成物質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基本質料。色蘊以地、水、火、風四大為因,構成一切物質現象(包括有情的肉體);四無色蘊——名,則包括受、想、行、識四蘊,組成有情的精神活動。因此我們所說的「人」,無非是以色蘊為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組成的五根身,加上以受、想、行,識的精神活動,二者綜合,就是有情——一切眾生。,這在佛經中叫做「五蘊和合之身」。佛陀證道後,在阿含經中屢屢的開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名與色的本身都是組合,不是獨立的個體;而「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更是組合的組合。

《八大人覺經》中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世間何以無常,國土何以危脆呢?因為凡是因緣和合的造作之法,是許多因素條件互相關涉對待而生起的,沒有自性(自性可說是定性,沒有自性,即沒有固定不變之性),沒有自性就有變化——生滅變異,有生滅變異就是無常。這種關涉對待之法,佛經上說:「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是不能自己做主。因此,宇宙有成住壞空,眾生有生老病死,萬物有生滅變異,這一切,全是無常。宇宙都有壞滅的時候,又何況本來是「假名施設」的國土呢?

【書籍目錄】
第1頁: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第2頁:認識我們的心
第3頁:五蘊世間 第4頁:無常與無我
第5頁:生自何來 死往何去 第6頁:倫理——人際間相對待的關係
第7頁:人生苦樂的探討 第8頁:隨緣——隨的什麼緣
第9頁:到底有沒有因果報應 第10頁:如何使我們的感情與理智平衡
第11頁:福、惜福、如何惜福 第12頁:戒殺與吃素
第13頁:付印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