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起信論述記 慈舟法師講述

大乘起信論述記 慈舟法師講述

懸談

[日期:2010-10-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慈舟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乘起信論述記

懸談

講教規矩,必先有懸談;天台宗有五重玄義,賢首國師有六門懸談,清涼國師有十門分別;五門、六門、十門,但開合耳。今取賢首六門,懸談此論義,且分二科。

甲初懸敘概要,甲二隨文解釋。今初,懸敘,是懸遠的敘說全論大義。概要,是大概的要義,有六,即六義門:乙一教起因緣,乙二諸嘗所攝,乙三教義分齊,乙四教所被機,乙五能詮教體,乙六所詮宗趣。

乙一教起因緣。三藏十二部,是聖人被下之言,通稱為教。教之興起,必有因緣,故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略明因緣有二:—

丙一總為依大事因緣,即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離苦得樂故。丙二別為種種機緣。

總因緣出法華經,及佛出現於世說法,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曰佛之知見;即般若德也。諸佛證此為可說法之因,眾生具此為可開示之緣;又眾生具此為因,諸佛說此為緣;有因無緣,有原無因,是無說法因緣。大事即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悟入分作四句,便易了解。

一開佛知見,以眾生本有佛之知見,被無明封蔽,須佛說法以開之;如來說法,破除無明,顯出眾生本有知見故。

二示佛知見,諸佛圓滿之智慧,眾生不知;佛說如何是佛之智慧,令眾生知佛之知見,使見賢思齊而仰慕之。

三悟佛知見,聞法眾生,既聞開示,應悟自己本有般若與佛無二,終日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而不知故,本有之佛知見,隨根塵緣,而成眾生知見,常知諸法空有不二者,為佛之知見也;反此即眾生之知見蓋知見二字,影略聞覺,以般若之見聞覺知,通乎六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舌身曰覺,在意曰知,舉佛遍知遍見,例知遍聞遍覺。

四入佛知見,並一根能作六根用,眼見通聞覺知,耳聞通見覺知,鼻覺通見聞知,意知通見聞覺,舉一具足六根作用,故舉知見,以通明六根之作用。惟以聞無所不聞,覺無所不覺,見無所不見,知無所不知,常知根塵妙有非有,即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故曰佛之知見。一切眾生,一根緣一塵,執為實有,故迷妙有,亦迷真空。倘能根不尋塵,如觀音菩薩一根返源,六根解脫,即悟入佛之知見矣。故佛說三藏十二部,皆總為此一大事因緣。

又令離苦得樂者,即據本論云:「一者因緣總相,為今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以合上文,即知見不開,故受生死苦,不得涅槃樂,此又別為起信論之總因緣,如是則開示悟人佛之知見,令眾生離苦得樂皆總因緣,而又互相成就也。

丙二別為種種機緣,又分二:丁一概論我佛一代時教,丁二的指此論因緣。

今初,以眾生機有種種,故教亦有種種,教隨機設,故機多教亦多。機即眾心機,如鐘錶等機器,眾生心活潑玲瓏,如機可轉,方可教化。

我佛二字,佛上言我,乃弘法人親佛之詞,非我執義。佛為釋迦牟尼佛,一代往世,四十九年中所說之法,略分為五:—

            (惡)   (善)     (戒善)           (三途)    (歸善)

1小┐    ┌凡┐ ┌聖┐   ┌諦緣┐         ┌我執┐  ┌入聖┐

2始│    │小│ │大│    │唯識│      ┌空┤法執├以為┤入大├之緣。

3終├教,為轉┤權├成│實├。故說┤唯心├等教,使學人┤ │空執│    │入中│

4頓│    │漸│ │頓│    │離言│      │ └名言┘    └親證┘

5圓┘    └偏┘ └圓┘   └同圓┘      └證知前五┬同一圓滿┬之緣

                                                               └別別皆圓┘

 

一、小教,又:人天教,為轉惡成善故,以眾生造惡,如來說五戒十善等教,轉惡為善。不學佛法眾生,起惡心,作惡事,結惡果;聞法則轉成善心,作善事,結善果。故、即緣故也。因此故說五戒十善等教,使學人空三途之惡因果,以為歸善之緣。緣、即教,為增上緣,亦即助緣。眾生為因,可轉惡成善;教為緣,即轉惡為善之緣。

二、二乘教,為轉凡成聖故,凡、是三善道之凡夫人,如前既已轉惡成善,故此但說轉善道眾生,使成出世聖人,乃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教法,使學人空我執,成聲聞四果及緣覺等,為出世聖人。我執不空,生死不了,四諦十二因緣法中,廣破我執,以為入聖之緣。

二、始教,為轉小成大故,以上小果聖人,自利不圓,又不利他,如來教化眾生,節節接引,更使空我執之小乘聖人,兼破法執,乃轉小成大,故說唯識等教,以明萬法皆是唯識變現。唯者,獨也;獨有八識心,而無萬法故,謂十法界依正二報,色空諸法,皆阿賴耶識變現之相分;見聞覺知,皆阿賴耶識變現之見分。既是唯識變現,則見相二分,皆虛妄不實可知。既知依正二報,見聞覺知,虛妄不實,唯識變現,則心不被見相二分法轉,而悟萬法唯識,即空法執。若執見相二分為實有,仍為小乘法執;大乘不執,故唯識法空之教,以為入大乘之助緣。法空空已,更有執空者,即始教之般若空宗,如是空相二宗,皆為始教。

三、終教,為轉權成實故,遇小教機,權為之計,轉惡成善,轉凡成聖;於始教之機,權為之計,轉小成大;皆為權教。今乃轉權教之機,而入實教,令不著空有,說唯心等教。唯心與唯識,亦通亦別,通則識即是心,心即是識;別則心指真心,識為真妄和合。此教,說空非斷空,說有非實有;心能隨緣現有,而不變真依報之相分,亦真心隨緣而成。唯心,無見相二分,而非斷滅之無。始教法相宗,著有;空宗,著空。唯心乃不著有,亦不著空,而亦空有不礙,使學人等空「空執」,以為入中道之助緣。故終教,是令眾生入中道之增上緣。

四、頓教,為轉漸成頓故,說離言等教,使學人空名言,以為親證之緣。以前小始終教,皆漸次而來,故曰漸教,頓對漸說,漸次修證皆時久功多,故說頓教,使學人頓修頓悟頓證,即轉漸機入頓。若為頓機說漸教即失機,故必說離言等教。以終教雖云大乘至極,其所說空有不礙之中道,安知不類說食數寶者乎!故禪宗以直指人心,不依文字,轉在無言說之自性上用功,然亦有無言之教,即說離言之道,如「一切不可說」,謂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即無言之教,不同前依言之教,使頓機學人空名言,以為親證之助緣。然亦有頓不離漸,以漸修而後頓證故。

五、圓教,為轉偏成圓故,說同圓等教,使學人證知前五,為同一圓滿之緣。又說別圓等教,使學人證知前五,為別別皆圓之緣。偏、指前四教,小教偏於小,始教偏於權,終教偏於漸,頓教偏於頓,皆不圓滿;要轉偏成圓,乃說圓教。同圓、指法華經,會三乘歸於一乘,是為同圓;此教使學人證知前五教中,人天、小乘、權、漸、偏機,入於法華會上,普同授記,所謂單合掌,小低頭,「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等是也。別圓、指華嚴經說,使學人證知前五類之機,別別皆圓;同圓是收五機人一乘,別圓是前五機一圓一切皆圓,重重無盡圓滿。此教為使學人證知別別皆圓之增上緣。學者必由解知,乃有修證,證得澈底,方不負己靈。以上別為種種機緣中第一概論我佛一代時教已竟。

丁二的指虍論因緣,即屬第三,亦兼前後,亦令離苦得樂。

上泛論一代時教,此的的確確轉指此論,即屬第三終教,使終教之學人,空「空執」以為入中道之緣。亦可兼小始,曰兼前;亦可兼頓圓,曰兼後。雖是終教,亦兼前後者,以前由小至大,即轉小成大,又轉權成實;若不兼,即不能轉;能轉,即可兼也。後由依言而離言親證,無漸不成頓,無偏不成圓,有心皆成佛,故得通前後也。

又此論別因緣,專指摧邪扶正。以佛滅後六百餘年,馬鳴菩薩出世,而造此論。佛世一唱正法,外道潛藏;佛入滅後,因中人威德小,外道漸勝,此論為摧伏外道,而扶正法,正法一興,外道摧滅,此為造論因緣。不摧邪,即有苦;不扶正,即無樂;故摧邪為令眾生離苦,扶正為令眾生得樂。通緣有此離苦得樂義,別緣亦有此義。

乙二諸藏所攝,分二:

丙一二藏,即菩薩藏,聲聞藏。此論於二藏中,菩薩藏攝,亦秉聲聞。

以轉小為大,轉權成實,就所轉說,兼有聲聞圓覺,和圓覺於聲聞中,故列二藏,以二乘法亦有四諦開為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和為四諦故。

丙二三藏,即經、律、論,此論於三藏中,論藏所攝,亦秉經律。

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各就一學,差別不同。然此論中,兼說禪定,故兼經;兼治惡業,即兼律;非專詮慧,故正為論藏,亦兼經律。

乙三教義分齊,二:

丙一對釋五教,分四對解釋:一小教為小,後四為大,曰小大一對。二始教為大乘之初,終教為大乘至極,曰始終一對。三始終為漸,頓教為頓,是漸頓一對。四小始終頓皆偏,圓教為圓,是偏圓一對。廣如五教儀,須熟學之,略釋如前因緣中。

丙二釋意分齊,前教起因緣中,教為能詮,有小始終頓圓五重分齊;此科為所詮義之分齊,分二:

丁依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所詮法即義,亦通心。通則如原教義,能攝前四教之義;局則如小教,不能攝後四教之義;中三教例知各有通局。故賢首宗以義判教,教類有五,教不離義,義不離教故。天台宗約五時判教固佳,然佛說圓教時,有得小益者,說小教時,有發大心者,是別中有通,學者難以去取,不如約義判較穩固。

丁二約法起本末顯分齊,分五:

戊一以一心為本源,一心、即一真法界心,為下四門之本源,即圓教分齊,圓詮一真法界,及四法界故,華嚴經中所說唯此總別法界,故曰圓教;此教為使學人證知前五別別皆圓者是也。

戊二依一心開二門,依一真法界心不變義,開真知門,說離言真如,即頓教分齊;謂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必忘言頓證真心,始教空宗密示此義,彼不知遣相為顯性,但得一分空義;謂性相皆空,故非其分,而曰空宗。

二者依一真法界心隨緣義,開生滅門,說賴耶識,即終教分齊,分教相宗密示此識義;彼不知賴耶通真妄,但得一分生滅義,故非其分。

習分教相宗不通終教性宗者,不信真如隨緣和合,乃謗起信論為偽造者。然真妄和合非和合,若真如真隨緣和無明。何能破妄顯真;若真如唯不變故不和無明,眾生何不自然證真成佛。是以知隨緣即不變,和合即不和合,乃能為十界依正之體。

戊三依生滅門明二義:一者依生滅門明覺義,即明始本二覺義,即空宗分齊,謂心體本無妄染,曰空;非心體亦無。妄染,即妄心妄境。心境雙忘,故空。頓教心境雙忘,即顯二性,空宗人不知顯性,故成空執,此約本覺義說。若約始覺,則隨分以破三細六粗,究竟亦成佛果。

二者又依生滅門明本末二不覺義,即相宗分齊,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即根本不覺,向下愈迷愈深,故有三細六粗之相;然此九相,前七是惑,餘二即業苦,學者若能翻惑業苦,即成三德,乃不負佛慈及已靈矣。

                ┌業──┐ ┌─十地┬………生相一┐

戊四依不覺生三細┼轉──┼相┼─九地┼覺┐        │

                └現──┘ └─八地┘  │        │

                                        ├…住相四┤

                ┌智──┐  ┌─七地┬覺┘        │

                ├相續─┤  ├─初地┘            │

                │      │  │  三賢┐            ├(始覺四位)

戊五依現相長六粗┼執取─┼相┼┬四果├覺……異相二┤

                │      │  ││初果┘            │

                ├計名字┤  ├┘                  │

                │      │  │  十信┐            │

                ├起業─┤  ├─加行├覺……滅相一┘

                │      │  │  資糧┘

                └業繫苦┘  └─六道—不覺

依不覺生三細者,第一業相,業即動義,下文云:「以依不覺故心動。」雖是不覺,若以究竟般若,亦可得覺,約位須十地菩薩。如表所列生相、住相、異相、滅相,即合九相為四相;能覺此四相,即覺九相,以十信三賢十地之始覺為能覺,九相四相之不覺為所覺。

二轉相,以心動不止,而轉成見分,曰轉相,須九地心自在位菩薩,方覺此住相之細分。

三現相,亦曰境界相,八識有三分:謂業相是自證分,如鏡;轉相是見分,如光:境界相是相分,如影;乃舉一即三;八地色自在位菩薩,乃可破此三細中較粗之現相。

依現相長六粗者,前之見相二分,尚無能所對待故細;此下智、續、執、計四相,皆對於境界相,轉執轉粗,一二即法我執,三四即人我執,五業六苦,可知。

一智相,智非真智,乃分別心,對依正境,分別色空智愚等,即曰智相。為俱生法執,有功用後邊之七地菩薩斷之。

二相續相,分別不斷,故曰相續,即分別法執;又轉現二相,執心法相;智續二相,執色法相;皆法執堅住,故曰住相。初地菩薩可覺悟此分別法執之相續相。

三執取相,即相續轉粗,於境有愛憎取捨,故曰執取,即俱生我執;大乘三賢菩薩及小乘四果,同覺悟此相。

四計名字相,枝末無明,俞轉俞粗,於所計山水人物上,一一計著名字,如楞伽云:「名相妄想常相隨」,更粗於執取,即分別我執;亦大乘三賢,同小乘初果,可覺悟此相。

二種人我執,轉變多端故,同為異相,論云:「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我執虛妄粗顯,能使身口意三業轉變,曰異也。

五起業相,倘於前七惑相不覺,必定造善業惡業不動業;總而言之,無出世善,必受三界九有輪迴之苦。大乘十信菩薩,小乘五停心,總相念,別相念之三資糧位,及暖、頂、忍、世第一之四加行位人,可覺此起業相。所謂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不起。無三界業,乃不受三界苦,前念指未信因果時,後念反此。

六業繫苦相,業即三界之業,有三界業,必為業所繫而受三界生死之苦,故曰業繫苦相。六道不覺,或正受苦時,覺苦不覺業,即或覺業,而不覺惑,亦難免不造不受。覺惑還須究竟,始得二死永亡。

以上配位明覺,修行入位者方覺,吾等凡夫,有覺分否,試以喻明。三界喻床,三界眾生即同床異夢,根本不覺,依覺而有。又依睡而有夢心,睡如根本無明,夢心喻三細,自證分、見分、相分,唯一心故。不了一心分別夢境,即智相;又相續分別不斷,即相續相;執夢境為實有,即執取相;隨境立名,即計名字相;又於境上造業,即起業相;帶動色身受苦,如夢中驚怖等,即業繫苦相。一夢可具九相次第,如此觀想,易於明了,故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能觀即能覺悟。

又始覺有始無終,以才覺業繫苦相,起業相,乃至業相,皆曰始,故曰有始;覺了不復再迷,故曰無終。成佛即不迷,一覺永覺。本覺無始無終,盡過去無始,盡未來無終。

始覺四位,亦可云五位,滅、異、住、生四相,開為五位,加一根本無明,須等覺破除,即成佛果位,此論合於十地中,而成四位。

乙四教所被機。即三乘,三聚,五性,無所不被;但患不見不聞,乃無信順行耳。

教為能被,機為所被,能被被於所被;此終教無機不被,以終教可通前後故;眾生種類宜知:

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也。也三乘人,依此論修,可勝進後位故。

三聚,一正定聚,即三乘人決定不退故;二邪定聚,佛法不能教化之外道闡提,得聞此論成遠因故;三不定聚,十信以下凡夫,可善可惡,聞論可轉惡成善故。

五性,聲聞性、緣覺性、菩薩性、無性闡提、不定性。開三聚為五性,合五性為三聚,無所不被,肯學此論,皆可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邪定不易教,但只恐不學,如肯學,即可轉邪為正,如佛度目連舍利弗等,皆由外道來出家,而得證果,邪定尚可教化,況不定聚乎!

又正定聚,小乘有定性聲聞,但自了生死,不得成佛。按大利始教,則有半回心之聲聞緣覺,有半不回心者。若終教,則皆可回心,皆可成佛,三乘三聚五性皆可成佛,如依教修行,或習觀參禪念佛,皆可離苦得樂。論中亦發揮念佛為殊勝方便,能念佛亦為此論所被矣。

乙五能詮教體。

教通五教,教之所依曰體;能詮,對上第三教義之義為所詮,對下宗趣亦為所詮;故體為教之所依,亦為義乃宗趣之所依。而教體分四:

一隨相門,又四:

一名句文身:名即字,一字一名,多字成句,多句成文;身、即體也;五教皆不離名句文,故以此為教體。

二音聲語音:佛在世時,以音聲語言說法,學者依此解義;故楞嚴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三假實俱秉:謂名等假,聲等實,如今我等說者聽者,缺名聲等不可,故以假實俱兼為教之體。

四諸法顯義:推而廣之,一棒一喝,揚眉豎拳,光明香飯,法法皆為教體。然此諸法,及上三義,皆是相,故曰隨相門。

二唯識門,即攝境唯心,如上一一事相,皆唯識變現故。

三歸性門,佛以法性理體,隨緣說法,以顯眾生所迷之法性理體。

四無礙門,謂於前三門,心境理事,同一緣起,混融無礙,交澈相攝,以為教體。此論正以歸性無礙為教體,亦兼前二。

乙六所詮宗趣,又二:

一總以信解觀行三空中道為宗,親證中道為趣。

二別以「教義」「事理」「境行」「信證」「因果」五對為宗趣;教即論文,義即一心三大等,事即十界依正,理即真如心,境即理事,行即觀與五行,修即實行五行,證即證理入位等,因即三賢十地等,果即佛果等;即以教為宗,以義為趣,乃至以因為宗,以果為趣。

此五對,第一義為能開,第二從義開,三從理開,四從行開,五從證開,對對圓融不二,亦是中道。

又宗是即趣之宗,趣是即宗之趣,宗趣亦不二也。又若約下文防退方便中勝方便說,當以信願行念佛為宗,近則求生淨土,遠則成就佛果為趣。

【書籍目錄】
第1頁:慈舟大師傳 第2頁:大乘起信論述記序
第3頁:懸談 第4頁:大乘起信論解釋
第5頁:馬鳴菩薩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8-21 18:02:36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相】公德藏,如實修行等。)
此处的相字应该是量吧?

及彼身體相,  法性真如海,
無量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摘自《大乘起信論》
https://deerpark.app/reader/T1666/1#0575b03.67)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8-21 17:25:25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求世大悲者。
(求字是不是写错了还是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