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全新的科學養生理念: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作者:王承龍

全新的科學養生理念: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作者:王承龍

中醫按摩(3)

[日期:2016-05-29] 來源:  作者:王承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3)十指梳頭掌心順摩耳:(耳有全身反射區,耳垂上有眼反應點)十指環屈成耙狀,倒耙從前額發際往後梳(臨泣、頭維、風池等),經枕骨往下——十指並攏勒捺擦到頸椎收為一下,掌心順摩耳。共50下。
  
  此法要求持之以恆,才能見效。
  
  六、你很疲勞嗎,用按摩消除它
  
   疲勞的產生,有多種原因。醫學認為,疲勞是過量的體力和腦力勞動消耗超過了本身機體的承受能力,導致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下降,血液供應不足,淋巴液 回流不暢等,由此造成機體熱能和營養等物質的缺乏,體內產生的諸如乳酸類有害物質代謝不完全,進而出現身體酸痛不適、頭暈乏力、懶於言語、局部腫脹等一系 列功能低下的症狀。此時,采取柔和有效的保健按摩方法,可在加快血流、血供的基礎上,加強心髒的舒縮功能和淋巴液的回流,促進各組織、器官的良性調節,較 快地排除體內積蓄的有害代謝產物,消除水腫,進一步使肌肉纖維、肌腱、韌帶等組織的張力和彈性迅速恢復,從而消除疲勞,改善機體功能,使之處於良好狀態。
  
  1杄搓手掌
  
  方法:坐下,以兩手掌相對用力搓動,由慢而快,搓熱為止。
  
  作用:手、足為人體陰經與陽經交匯之所,搓擦可溫通氣血,促進周身循環。
  
  2杄推頭面
  
  方法:坐下,兩手掌心按住前額,稍用力向上推動,過頭頂向下至頸後,沿頸側翻過,繼沿兩側面頰向上推至額,計推10次。再以拇、食兩指邊捏邊按摩耳郭,並輕拉耳垂,以發熱為度。
  
  作用:可行氣活血,清利腦府。
  
  3杄搖頸項
  
  方法:坐或立位,身體正直,頭頸向左後上方盡力搖轉,眼看左後上方,每做1次後,即向對側方向搖動,眼看右後上方,各搖10次。搖頸時要緩慢,轉回時也要緩慢。
  
  作用:可疏通氣血,滑利椎骨。
  
  4杄揉肩臂
  
  方法:坐下,先以右手掌指面按在左肩上,拇指及其余四指相對,沿著肩臂的內外兩側,用力向下抓揉到腕指部,如此重復5次,再換手操作。
  
  作用:可疏利上肢,通暢經脈。
  
  5杄寬胸法
  
  方法:坐下,右手虛掌置於右乳上方,適當用力拍擊並漸橫向另側移動,來回10次;以兩手掌交叉緊貼乳上下方,橫向用力往返擦動20次;兩手掌虎口卡置於兩腋下,由上沿腰側向下至髂骨,來回推擦,以熱為度。
  
  作用:可寬胸理氣,可通暢全身氣機。
  
  6杄叩腰脊
  
  方法:坐或直立位,兩手握空拳,用拳眼叩擊腰脊兩側,上自盡可能高的部位開始,下至阗部,叩擊時可配合彎腰動作,往返操作20次。
  
  作用:可激發腎氣,促進髒腑功能。
  
  7杄搓腿股
  
  方法:坐位,雙掌先扶持右大腿內、外側,盡量從上向下搓動至小腿,5次後換另側進行操作。
  
  作用:可溫通氣血,舒解疲乏。
  
  8杄浴鶴頂
  
  方法:坐位,兩手掌心緊按膝蓋骨,先向內同時旋轉按揉20次,然後再向外同法操作
  
  作用:可強健腿膝,舒筋活絡。
  
  9杄搖足踝
  
  方法:坐位,先以一側足尖點地或微懸下肢,足踝做左、右或旋轉搖動20次,然後換腿進行。
  
  作用:可滑利關節,以助足力。
  
  七、用按摩手法治療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俗稱“閃腰”、“岔氣”,從中醫病理分析是跌閃腰筋、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損傷後局部軟組織滲血,深部形成血腫,局部疼痛,肌肉痙攣。如 不及時治療,深部形成纖維化,最後形成瘢痕、粘連,致使血液循環受到障礙,局部肌肉組織發生退行性病變,由急性腰扭傷轉變成難以治愈的慢性腰痛。腰部急性 損傷包括肌肉、韌帶損傷及關節扭傷等,90%發生於腰阗部和阗髂關節。腰阗部為人體軀干連接下肢的橋梁,負重大,活動多,所以在運動中遭受外傷的機會也 多。
  
  用按摩手法治療運動訓練中急性腰扭傷是以強刺激按摩為主,輔以刺激經絡。因腰痛與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有關,而督脈和足太陽膀 胱經均行於背部。推拿療法能調整機體陰陽平衡,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活血散瘀,解除痙攣,消腫鎮痛,理筋正骨,達利關節,分離粘連,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 謝,有利於傷病組織的修復,使機體盡快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1)揉法:術者以右手掌根緊貼在腰部壓痛處做旋轉按摩,由輕漸重,使力量達深部軟組織約5分鍾。
  
  (2)點按:在按摩的基礎上,術者用拇指指腹按壓腰部痛點,由輕漸重,使力量直達深部組織,按壓時需有間歇性放松,使局部恢復血循環,以免加重損傷。
  
  (3)提拿腰部諸肌:用雙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腹對合用力,提拿方向與肌腹垂直,由上而下、先輕後重、先健側後患側地進行。重點要放在壓痛最明顯處。反復提拿約3分鍾。
  
   (4)推揉舒筋法:以掌根或小魚際肌著力,在腰部病變部位作半環揉壓。從上至下,先健側後患側,邊揉邊移動,使腰部皮膚感到微熱為宜(約2分鍾)。然後 術者立於病員右側,以右手掌根部和小魚際肌處緊貼病員腰部皮膚,掌根用力,沿脊柱作魚擺尾式推揉,由下而上,先健側後患側,重點放在患側。反復推揉 8~12次。
  
  (5)斜搬腰法:患者側臥,兩手交叉於胸前,下側肢體伸直,上側肢體髖、膝屈曲,術者站於病員背後,一手握住病員手 腕部,另一手拇、食二指緊緊抓住病員褲腰帶,用掌根和小魚際肌緊緊按住病員臀部,雙手配合先輕輕晃動幾下,使病員有思想准備,然後一手用力將患者肩部向後 固定,另一手將臀部推向前方,此時可聽到發自腰部的“咯嗒”響聲,這是手法成功的重要標志,但不必苛求響聲。
  
  (6)震抖:患者原體位不變,雙手抓握床頭,全身肌肉放松。術者站於患者足後,雙手握住患者雙踝,用力牽拉震抖,將患者身體抖起呈波浪形,連續做3~5次。
  
   經過以上按摩手法治療有效後,患者腰部肌肉痙攣即可緩解,疼痛症狀減輕。患者可站起做輕微的腰部活動。如患者疼痛症狀仍十分明顯,可根據情況重復以上治 療手法。患者康復後一定要加強腰部的柔韌性以及腰腹肌力量的練習,以免腰扭傷的復發。各種手法各有功效,若患者疼痛局限以點按為主,疼痛廣泛則以彈撥、點 揉為主,各種手法配合得當,效果更好。
【書籍目錄】
第1頁:中醫是一種文化現象(1) 第2頁:中醫是一種文化現象(2)
第3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1) 第4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2)
第5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3) 第6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4)
第7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5) 第8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6)
第9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7) 第10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8)
第11頁:望聞問切”的經典故事(1) 第12頁:望聞問切”的經典故事(2)
第13頁:中醫看病之“望”(1) 第14頁:中醫看病之“望”(2)
第15頁:中醫看病之“望”(3) 第16頁:中醫看病之“望”(4)
第17頁:中醫看病之“望”(5) 第18頁:中醫看病之“聞”(1)
第19頁:中醫看病之“聞”(2) 第20頁:中醫看病之“聞”(3)
第21頁:中醫看病之“問”(1) 第22頁:中醫看病之“問”(2)
第23頁:中醫看病之“問”(3) 第24頁:中醫看病之“切”
第25頁:中醫按摩(1) 第26頁:中醫按摩(2)
第27頁:中醫按摩(3) 第28頁:中醫針灸(1)
第29頁:中醫針灸(2) 第30頁:中醫刮痧(1)
第31頁:中醫刮痧(2) 第32頁:中醫拔罐(1)
第33頁:中醫拔罐(2) 第34頁:中醫的十二時辰養生法(1)
第35頁:中醫的十二時辰養生法(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