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戒律學綱要 聖嚴法師著

戒律學綱要 聖嚴法師著

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一章 菩薩的層次與境界

[日期:2010-07-22]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菩薩的層次與境界
  
  第一節何謂菩薩
  
  我們通常都可聽到「菩薩」的稱號,乃至也可以將「菩薩」二字作為恭維他人的美譽。所以,菩薩一詞對於一般人的印象,既是崇高偉大的,也是平易近人的,既是神聖莫測的,也是簡單普通的。其實,能夠真正瞭解菩薩的層次及其境界的人,並不太多,尤其是從未聽過佛法的人們,認為凡是泥塑木雕或石刻彩畫的一切神像鬼像,都是叫作菩薩,那更是屬於莫知所以的觀念了。
  
  菩薩,原是印度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全譯是「菩提薩埵」,意譯是「覺有情」,覺是覺悟、覺了、覺知、覺見的意思;有情是眾生,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意思;也是眾多生命的意思。但是,眾緣和合的眾多生命之中,有的是有情愛及情性的動物,有的是沒有情愛及情性的植物乃至礦物等等,此處所說的眾生,是指有情愛及情性的生命,所以稱為有情。將「覺有情」三個字的兩個單語組合起來,含有兩重的四層意思:一重是發心上求無上覺(佛)道的有情眾生,並也發心啟化一切有情眾生皆得無上覺(佛)道;一重是自己已經悟見了覺(佛)的本性,同時也要使得一切有情眾生都能悟見各自本具的覺(佛)性。合攏來說,便是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這就是「菩薩」的意思。
  
  我們信佛學佛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自己也成為佛。但是佛的境界,是至高無上,至妙至好,至大至剛,至圓至明,至實至真的;成佛之道的行程,也是非常艱鉅而且遙遠的。一個人從最初開始信佛學佛,要經三祇百劫的時間過程,才能達到成佛的目的。世間沒有廉價的珍寶,越是稀有難得的東西,越是價值高貴;成佛也是一樣,佛雖是難成的,終究是能成的,不過應該付出努力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或菩薩道。不斷地洗刷自己從無始以來就沾污了自性覺(佛)體的煩惱無明,也不斷地幫助他人(眾生)洗刷從無始以來就沾污了自性覺(佛)體的煩惱無明;自己洗刷煩惱無明,可以增長智慧,用以自照,也用以照人,協助他人洗刷煩惱無明,可以增長自己的福德,用以自利,也用以利人。這就是智慧與福德雙修雙成的菩薩之道,也就是逐段前進逐層向上的成佛之道。
  
  菩薩,是由於實踐了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於實踐了菩薩之行而得果;菩薩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薩道的結果;要成佛,必先行菩薩道,行了菩薩道,必定會成佛。
  
  第二節菩薩的階位
  
  正因為成佛之因的菩薩道,是漫長而遙遠的,所以佛經中將之分為許多的階段與層次。
  
  菩薩階位的分別法,依照天臺宗的判別,共有「藏」、「通」、「別」、「圓」的四種分類。藏教的菩薩是屬於小根小器的一類,是不分階位的,若要論其位次,只能就其修證的程度,與小乘階位相比而已。第一阿僧祇劫,乃在小乘凡夫位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的階段;第二阿僧祇劫,相當於小乘賢位的暖位;第三阿僧祇劫滿,相似於小乘的頂位,過了三大阿僧祇劫,才是修三十二種大人相因的階段,進而由忍位入世第一位,便是成佛了;這是凡夫及小乘人所見的丈六金身的人間佛。這與小乘不同者,乃在其修行過程中不斷煩惱而修六度,小乘聖者是斷煩惱而不修六度的,所以是大乘菩薩,而非小乘的凡夫與聖者了。
  
  通教的菩薩,是通於三乘根器的一類,乃以十地的階段,概括三乘的層次。初地是初信的凡夫,二地是賢者,四地與小乘的初果聖人相齊,五地同小乘二果,六地同小乘三果,七地同小乘四果阿羅漢,八地同小乘辟支迦佛位,九地從空出假,獲得法眼而習氣將盡,所以稱為菩薩地,第十便是佛地了。七地以前與三乘共通,八地與辟支迦佛共通。此三乘雖然各各不同,但卻有著很多的共通特性:通觀無生,同證無學,同出分段(三界)生死,同入涅槃(不生死)的化城,所以稱為通教。
  
  別教的菩薩,是專攝界外根器的一類;根器不一,故稱為別教,共分五十二個階位,這是通常所熟稱的分位法,也是我們較為詳細介紹的一種分位法。
  
  圓教的菩薩,與別教不同者,別教是次第漸修的,圓教則是一心圓具的。所謂:以圓聞圓修而修於圓行。別教的位次是個別的,是要逐級修證的,圓教雖然也有凡夫賢聖的差別等次,但那是能夠位位相融,階階相攝的。圓教的凡夫(外凡五品)位,便可稱之為佛,那叫作觀行即佛;賢者(內凡十信)位,稱為相似即佛;聖者(十住)位,稱為名字即佛;經過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而至妙覺位時,才是究竟即佛。圓教的初信,便可稱為成佛,但那僅是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佛,而不是究竟圓滿的佛。
  
  第三節五十二等的菩薩層次
  
  現在,我們再來介紹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在大乘菩薩戒經之中,說到菩薩階層的,只有《梵網經》及《瓔珞經》;《梵網經》上卷以習種性、長養性與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來說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佛地的階層次第;並以「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來表達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的賢聖功能作用。但是,《梵網經》的文字晦澀,極不易解,並且有人以為《梵網經》上卷是出於後人的偽託,不足採信(此到後面再詳說),所以我們還是根據《瓔珞經》來介紹。
  
  《華嚴經》中的菩薩,共分有五十二個階位,實際上,能夠稱為賢與聖的,只有四十二個階位,又因最後一個階位是佛位,所以賢聖階位的菩薩,只有四十一個,加上十個階位的凡夫(假名)菩薩,便是五十一個階位。
  
  《瓔珞經》也將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的六大段落,分成為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的六個性位,這與《梵網經》大致相似,而稍有不同。唯識家於十迴向後加入四個加行位,又成為五十六了,通常均以《華嚴經》分法為主。
  
  我們學佛的過程,稱為三祇種福慧,百劫修相好。這是從進入賢位十住算起的,在賢位之前的凡夫階段的十信心位,還不包括在內。據《瓔珞經》說:「佛子,修行是(十)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大正藏》二四.一○一一頁)這是說,從最初發起信佛學佛之心,繼續不斷地修學,要經過一至三劫,才有進入賢者初住菩薩階位的希望。但是,《大乘起信論》則說:「修行信心,經一萬劫。」(《大正藏》三二.五八○頁中)也就是說:從初發心,到信心功德成就而進入初住位者,需要經過十千大劫的時間哩!這比《瓔珞經》所說的,多得太多。不過這有一個解釋:凡夫的心志是不堅不實的,所以即在短短一生的數十年之中,也難做到徹底的信心不退。凡夫的身心活動,總是善惡雜陳,信疑參半的,何況我們在生死之海的大洪流中,載浮載沈,忽上忽下地輪迴不已呢?今生信佛學佛,如若願力不堅固,信心不落實,行為不清淨,念頭不正確,來生便很難再信佛法了。但是,既曾種過信佛的因子,過了相當時間,又必將再度顯現,再度信佛學佛。好像在渾水缸裡扔一粒有色的細石子,再用棍棒拌攪,那粒有色的細石子必然會常常現出水面,又常常混沒在水中,並且是顯現水面上的機會少,而混沒在水中的機會多,除非把它取出水來,才會一顯永顯。凡夫的信佛學佛,情形也是如此的。因為人的信心與願力,各有強弱不同,人的行為與念頭,也各有差別不等,所以學佛的時間過程,也當各有長短不同的差異了。所謂十千大劫或一二三劫,那也只是一個大約的時間單位。如果信心堅定,願力堅固,可能在一二三劫之內,乃至不需一二三劫,就可進入初住的賢位,所以圓教有上根人於一生即入初住位(相等於藏教的佛位)的說法。相反地,如果信心薄弱,願力危脆,根器下劣者,即使過了十千大劫,也未必能夠進入初住的階位。
  
  現在,且將六大段落的五十二個階位,分述如下:
  
  十信位:所謂十信,又叫作十信心,就是:1.信心,2.念心,3.精進心,4.慧心,5.定心,6.不退心,7.迴向心,8.護法心,9.戒心,10.願心。
  
  在此十個階位的漸次進升之中,調伏三界的見思二惑,見惑是一切的妄見,如我見與邊見等;思惑是一切的煩惱,如貪瞋癡的迷情等。在此十信位中,雖不能把見思二惑斷除乾淨,但要把它們調理治伏,不使繼續為患。否則的話,永不能入賢位,永受三界的煩惱困縛,永遠沈淪於三界生死的大漩渦中。
  
  十住位:所謂十住,又叫作十住心,就是:1.發心住,2.治地心住,3.修行心住,4.生貴心住,5.方便具足心住,6.正心住,7.不退心住,8.童真心住,9.法王子心住,.灌頂心住。
  
  在此十住位中,初住斷除三界內的見惑,第七住斷除三界內的思惑,到此,不再為那貪瞋癡的煩惱所迷惑了,所以不再繼續增加生死的業力,而證入(階)
  
  位不退的境域。八住以上,斷除三界之內的塵沙,調伏三界之外的塵沙。所謂塵沙,乃是天臺宗所立「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之一。見思惑,障礙我人的涅槃之道而致沈淪生死;塵沙,則障礙我人化度眾生的菩提之道而致不能成佛。此所謂塵沙,也相似唯識宗所稱的所知障。由於所知有障,而不能通達多如塵沙之數的度生法門,所以稱為塵沙。
  
  於此十位中,是以「從假入空」的觀想法,得見真諦之理而開慧眼,成一切智。了知一切諸法,皆是寂滅一相的空智,稱為一切智。寂滅空如,便是萬法的實相,所以稱為真諦之理。
  
  十行位:所謂十行,又叫作十行心,就是:1.歡喜心行,2.饒益心行,3.無瞋恨心行,4.無盡心行,5.離癡亂心行,6.善現心行,7.無著心行,8.尊重心行,9.善法心行,.真實心行。
  
  在此十行位中,漸斷界外塵沙,以「從空入假」的觀想法,見俗諦之理,而開法眼,成道種智。道種智又稱為道種慧,道亦可以解作法門,法門有無量,道也有無量,通達無量之道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以真諦而言,諸法的實相是空如寂滅的,但要體會諸法實相,必須要假俗入真;因為眾生的存在,是存在於虛妄幻有的假相或俗諦之中,如要自救出離、救度眾生,那又需要從實相的真諦上迴轉到幻妄的俗諦中來,利用那通達了無量法門的智慧,來自救救人,便是「從空入假」,便是「見俗諦之理」。前所謂「慧眼」,是指見到「真諦之理」,是知諸法實相的智慧;此所謂「法眼」,是指得到「俗諦之理」,是通達救度法門的智慧。
  
  十迴向位:又叫作十迴向心,就是: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心,2.不壞迴向心,3.等一切佛迴向心,4.至一切處迴向心,5.無盡功德藏迴向心,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心,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心,8.如相迴向心,9.無縛解脫迴向心,10.法界無量迴向心。
  
  在此十迴向心的十個階位之中,調伏無明,修習中觀。所謂「無明」,前面說過,這也是天臺宗所立的三惑之一,見思惑障礙涅槃之道,塵沙惑障礙菩提之道,無明惑則障礙中觀之道。不真不俗,即真即假;見真諦的寂滅實相,但不呆滯於寂滅的一念上;見俗諦虛幻,所以隨順化導而不與俗情同流合污,這就是中觀的道理。無明是一種微細的煩惱,斷去一分無明,即可證得一分中觀的道理。十迴向位,只是調伏無明,初地以上,才能漸斷無明,無明分分斷除,聖位也地地高升,直至等覺菩薩,斷盡最後一分無明,便入佛地,成等正覺。所以在十迴向位,尚未證得中道觀,僅因調伏無明而修習中觀。不過,自第八住至十迴向圓滿,已是修行道上三不退位的第二不退了,此稱為行不退。也就是說,所證的解脫之道,已與第一義諦的中道合一相應而行了。
  
  至於退與不退的問題,《瓔珞經》有這樣的說明:「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六度之一的)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又說:「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大正藏》二四.一○一四頁中─下)以此可見,菩薩修行,須以般若(智慧)為主,不修般若,便不能入第七住位;不入七住,即難保不退,如若一退,雖到六住,仍可能要作惡千劫而不知回頭了!
  
  十地:所謂十地,地是能生能載的意思,能生無量功德的無量法門,能載無量眾生至究竟佛地。地地能生,地地能載,一地比一地廣大,一地比一地高深,直至究竟佛地,便是等虛空,遍法界,廣大而無邊際,高深而無極限了。十地的名稱是:
  
  1.歡喜地,2.離垢地,3.發光地,4.焰慧地,5.難勝地,6.現前地,7.遠行地,8.不動地,9.善慧地,10.法雲地。
  
  從初住至十迴向,一共三十個階位,乃是菩薩的賢者位,通常簡稱為三賢位。十迴向的最後一念,首先破一分無明,便入初地。十迴向位修習中道觀,以中道觀破一分無明,便顯一分三德,而證第三不退,稱為念不退,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初地以上,便是聖位菩薩了。
  
  聖位與賢位的分別,乃在中道觀的修證與否;只要中道觀修成一分,便破一分無明;破一分無明,便顯一分三德;破除無明及顯現三德的智慧,便稱為佛眼。此所謂佛眼,實即指的體證不真不俗與即假即真的智慧而已。能夠體證了真俗圓融的道理,便是開了佛眼,但此絕非止於口頭說說,一定要徹心徹性地親證之後,才能算數。能夠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空如寂滅,又能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的種種分類差別,能夠如此地空有雙照,真俗圓融的智慧,便稱為一切種智。其實,中道觀也好,佛眼也好,一切種智也好,都是指的一樣東西,那就是能破無明能顯三德的智慧而已。無明不破,三德不顯;顯了三德,才入聖域的階位。所謂三德,乃是大涅槃的祕密藏,那就是:體證了佛性本體,稱為法身德;如實明了覺知一切的法相,稱為般若德;遠離一切繫縛而得大自在,稱為解脫德。所以,初地以前的菩薩生死,是由業力決定的,不得自主的;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生死,是由自己的願力決定的,能夠自由作主的。所謂念不退,是指了知生死本際,涅槃本際,煩惱本際,菩提本際;生死涅槃,煩惱菩提,不一不異,念念能與佛智相應的意思。所以,菩薩到了初地以上,便能自由化現,雖是菩薩,而能分身百界,以佛的姿態出現,教化有緣的眾生。但要究竟成佛,尚須地地破除無明,地地分證中道,地地增顯三德,地地開一分佛眼。到了第十法雲地,再破一分無明,便進入一生補處的等覺階位;所謂等覺,乃是相等於佛而又略微不同於佛的意思。到了等覺位的菩薩,除了佛陀,無人能夠測知等覺與佛的不同之處。
  
  所謂一生補處的生字,是指尚有一分變易生死未了的意思。凡夫與賢位的菩薩,有出胎入腹而又老病死亡的生死,稱為分段生死;已了分段生死的聖位菩薩,自初地(《瓔珞經》謂自八地)以上脫離三界的分段生死,他們每破一分無明,每更向上一層,也是稱為生死,那是叫作變易生死(《大正藏》二四.一○一六頁下);僅餘一分無明,僅須更上一階的等覺菩薩,便稱為一生補處。但也可以解作:尚有一次八相成道中由兜率天下來人間,投胎、住胎、出世、出家、成道、說法、涅槃之後,不再受生的意思。
  
  以上是對於菩薩階位的約略介紹,若要細論,則每一個階位,均有不同的意義,為了篇幅所限,只能介紹到此了。
  
  第四節階位層次的表解
  
  為了便利讀者的記憶,不妨將菩薩階位的劫數、層次及世間的果報,分列二表,以供參考(見三三○、三三一兩頁)。
  
  關於成佛時間的算法,在佛典中有許多種,所列表一,乃是筆者根據多種的資料參考,綜合而成,正確與否,尚待高明者的印證。
  
  劫,是梵語劫婆kalpa的簡稱,通常是印度用作計算時間單位的,所以對於劫的應用,非常廣泛。劫的涵義也有短有長,不過一般的解釋是這樣的:人壽自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歲,漸減至人壽十歲,再由十歲,百年增一歲,漸又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如此一減一增的時間過程,稱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通常在經中所稱若干劫者,便是指的大劫。所謂阿僧祇,乃是梵語asaṃkhya無央數的意思,這是印度大數字名稱的一種,若要問一阿僧祇究竟有多少?勉強可以說:以萬萬為一億,以萬億為一兆,一阿僧祇的時間,約為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劫。這是個很長很長的時間。然據《瓔珞經》的算法,又是不同的,在此不再列舉。
  
  以五十二個階位來配三祇百劫,也有多種說法:有的是以時間劃分的,乃至把十信位也劃入第一阿僧祇劫之中,到十地便是三阿僧祇劫滿,再以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百劫是否即在等覺位中,也無明確說明,據理而推,應該是在等覺位中了。有的則以供養諸佛的數字而來劃分的。如智者大師,根據《大智度論》、《俱舍論》、《大毘婆沙論》等之說:值七萬五千佛是初阿僧祇劫,又值七萬六千佛是二阿僧祇,再值七萬七千佛是第三阿僧祇劫滿,三祇完成,六度修畢,再經百劫,修相好因,相好修滿,便成佛果;但據《賢愚經》說:初阿僧祇劫供養八萬八千諸佛,中阿僧祇劫供養九萬九千諸佛,後阿僧祇劫供養十萬諸佛(《大正藏》四.三七七頁中)。
  
  事實上,時間劫數的長短與供養諸佛的多少,都是根據各人的根器深淺及努力的程度而定,如果根器深厚而又努力不懈,三大阿僧祇劫,可能是不會如此長久的,如果根器淺薄而又放逸懈怠,三大阿僧祇劫,可能就比上面所說的更長久了;至於供養諸佛的多少,道理也是一樣,如能虔誠供養,生死不渝,終身以赴,那麼供養一佛的功德也就很大很大了,如果懈懈怠怠,粗心大意,偶爾供養,一生之中,難得供養三次、兩次,那麼,雖供千佛萬佛,功德還是不多。所以,我們學佛,不必估計時間長短,但問自己盡心與否?據說釋迦世尊與彌勒菩薩是同時發心的,因為釋迦精進而超前成佛,彌勒懈怠以致落後了行程,就是明顯的例證。又如佛在法華會上,為諸大弟子授成佛之記:摩訶迦葉要奉覲三百萬億佛後成佛,須菩提要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後成佛,迦旃延要供養二萬八千億佛後成佛,目犍連要供奉二百萬億八千諸佛然後成佛。其中所供諸佛數字,也是各各不同。
  
  菩薩,本來是出世而不離世的,為斷煩惱,所以要出世,為度眾生,所以要住世;菩薩既在世間,自應各以其福德而感得世間的果報。不過,這僅是菩薩應得的世間果報,而不等於非要得這世間果報不可,因為菩薩的階位越高,所能化現的範圍與品類則可越多越廣,越是高廣,也越能低下。如等覺菩薩,可感三界之王,也可化三塗之王;到地獄餓鬼中則為鬼王,到畜生中則為獸王,人中為人王,乃至化為三界之王。故也不能肯定地說那一階位的菩薩,一定要感得那一等級的世間果報。唯其果報的等級,每一階位,都有一個最高的限度,表中所列,乃是各個階位果報的最高限度而已。這一點,我們是必須明白的。同時,我們從分位斷惑的程度上,也可以自己衡量一下,自己的修持工夫,究竟已到了什麼階位?不要忘記,調伏見思二惑,(雖有而)不受偏見我見等所迷惑,亦(雖有而)不為貪瞋癡等所轉動,尚不過在十信位中的凡夫階段而已呢!今有一些自以為開悟見道入賢出聖的人,相信他們多數的多數,是禁不起考驗的。
  
  菩薩層次及其修行的時間表


  
  菩薩斷惑及世間果報表


  
  第五節菩薩行當如何
  
  被人稱為菩薩,很容易,自己要被稱為菩薩,也容易,但要真正的做到菩薩的行為,那就難了。菩薩雖分凡夫與賢聖,不必要求初發心的菩薩做得跟聖位的菩薩一樣。然而,菩薩行的目標是統一的,菩薩道的希望是相同的,我們雖尚未曾抵達目標,卻不能沒有希望。因此,我把《菩薩內戒經》中的一段文字用語體文節譯如下,以資參考:
  
  菩薩道是很難的,我(佛)以許多身體的許多生命來為救濟眾生而犧牲,毫無一點愛惜的心理。
  
  作為一個菩薩,既然不能作惡造罪,但為救度眾生,也絕不怕為救眾生而自己作惡造罪。
  
  宿世的業報臨頭了,或者冤家債主光臨了,菩薩是只有歡迎歡喜而不恐懼害怕的。因為那可以將罪業的帳目早日清理呀!
  
  作為一個菩薩,受持佛法,就要完全如法;受了佛戒,就要如律清淨。
  
  菩薩要以堅決的信心,才能畢竟成佛;要能博學內外各種知識,才能順化廣大的眾生;要以慈憫的心懷,柔軟的言語,去接近眾生,不可反而中傷他人。
  
  菩薩雖不妨與妻子共同生活,但要如同防止冤家一樣地謹防她來破壞自己的道念;雖然謹防妻子如養冤家,但終不得以冤家的態度對待妻子,仍須經常愛護體惜她的情意。
  
  菩薩應視女人如虎狼如毒蛇,但也並不畏懼愛欲的破壞與搖動,因為菩薩的清淨心地,如同蓮花,雖生於污泥而不沾污泥。菩薩是離欲捨欲的,雖為度生而入於愛欲陣中,卻不會因此而被愛欲之所沾污。
  
  菩薩獨身居於深山之中不會感到恐懼;雖然共妻子生活在家庭之間,也像是獨處於深山之中。經常是在怡然安定的心境之下,沒有痛苦與歡樂的思想分別。
  
  作為一個真正的菩薩,應該能夠入水不沈,入火不燒,有人要腦袋,就給他腦袋,有人要眼珠,就給他眼珠,有人要鼻子,就給他鼻子,有人要耳朵,就給他耳朵;即使投身餵虎,也不吝惜身命。唯有如此,才是大士菩薩的尊貴功德。
  
  以上所節譯的經文,可能未曾把原意譯得妥貼,讀者如有可能,可以自尋原本經文對照,該經載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一○三一至一○三二頁。再說此中所述的菩薩,多分是指聖位,而非凡夫所能做得到的。事實上如《瓔珞經》所說,十信位的凡夫是名字菩薩或假名菩薩,到了初地,才能紹繼菩薩位而成為真正的菩薩。但是既願成佛,就該希聖希賢,而期終將做到聖位的程度了。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自序
第3頁: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受戒學戒與持戒 第4頁:第一篇 緒論 第二章 戒律的傳承與弘揚
第5頁:第二篇 信佛學佛的開始-皈依三寶 第一章 三寶及皈依 第6頁:第二篇 信佛學佛的開始-皈依三寶 第二節 什麼是皈依三寶
第7頁:第三篇 人間天上的護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 五戒及其內容 第8頁:第三篇 人間天上的護照-五戒十善 第二章 求受五戒的方法及其功德
第9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一章 八關戒齋及其內容 第10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二章 六齋日及其戒齋清淨
第11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三章 八關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第12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四章 受了八關戒齋以後
第13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一章 出家與出家的目的 第14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二章 沙彌戒與沙彌的類別
第15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三章 沙彌投師與沙彌出家 第16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四章 沙彌受戒及其持犯威儀
第17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五章 式叉摩尼的種種 第18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緒說
第19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一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起源 第20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二章 僧尼戒律的由來及種類
第21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三章 比丘比丘尼戒的內容及其同異 第22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四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重要戒
第23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五章 羯磨法與懺悔法 第24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一章 菩薩的層次與境界
第25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二章 菩薩戒的內容與分別 第26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三章 菩薩戒的重戒與輕戒
第27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四章 菩薩戒的授受與條件 第28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五章 菩薩戒的秉受方法
第29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六章 受了菩薩戒之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素食者 发表于 2012-12-31 2:38:27
戒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 佛在涅槃時 告戒弟子們 以戒為師 弟子合十禮拜
第 1 楼
能悟 发表于 2012-11-13 1:24:42
真正的佛法 弟子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