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日期:2010-08-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因第一要

  一.孝養父母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世間之孝與出世之孝

  道在尋常日用中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修學佛法,主要是為了去除內心的污染,清淨自我的心地。

  所謂清淨心,即人性本來沒有沾染污穢的這分善性——善良的本性。既然本來就是善性,本來就清淨,為什麼還需要淨化呢?又為何有污染與清淨的分別呢?

  所謂污染心,即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受人我是非所薰染、薰習,而生起計較的心理,使良善的本性慢慢趨向惡念。

  修行的意義,就是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洗煉自我的心地,將已經沾染塵垢的心,用佛陀的甘露法雨洗滌清淨;也就是在人與人相處之中,時時提起正念,修養自己的言行。

  要達到清淨的修養,必要「藉事練心」修淨因。在人間現實生活中,修學佛法不離三件要事: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是三事,名修淨正因。

  以關愛子女的心對待雙親

  第一是孝養父母。

  修學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說「百善孝為先」,修淨因、淨業的目標,是要達到佛與聖人的境界,但仍然要從做人開始。做人要飲水思源:我的身軀從哪裡來?父母如何為我付出愛心,我應該如何回報父母?

  回報親恩就是孝養父母。《論語》中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孝養父母,儒家所講的孝養父母是盡人事、形態恭敬、慇勤、順從,不讓父母煩惱,這就是孝。

  子女讓父母操心者,可分為:自我行為和身體二方面。多數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能在社會上貢獻所長、成就事業。然而,有的子女不懂得安分守己,卻將自己強健的體力用於不正當的行業,困擾自己、破壞社會,使父母心煩、焦急,並換來社會人群的唾棄辱罵,使父母蒙羞,這就是「不孝的行為」。

  有的人雖然很孝順,但卻讓父母非常操心,為什麼呢?因為不懂愛惜生命,毀傷了自己的身體,使得父母為其擔憂操心。看看醫院那些掛急診的患者,大部分都讓父母非常操心:有和人打架的、有騎飛車去撞到人或被人撞的……,這些做父母的為了孩子肝腸寸斷外,還要負擔子女打傷人或撞到人等種種心理壓力。

  病在兒身,痛在娘心

  更有為子女罹病而擔憂者。例如慈濟醫院加護病房曾有一位四歲半的孩子,體弱多病又患腦水腫症,目前由他的母親照顧。這位母親生有二子,大兒子八歲,健康活潑,小兒子卻患腦水腫;為了這個孩子,造成婆婆與先生對她的不諒解,認為是怪胎,她不斷受到諷刺、指責,先生更是向外求逃避。最後這對年輕夫婦不得不離婚,大兒子由先生撫養,小兒子由她照顧。

  為了這個兒子,除了金錢上的負擔外,她還得不眠不休地照料他。有一天,兒子忽然從椅上跌落,被送到慈濟醫院急救。年輕的媽媽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守在加護病房外,憂心如焚地以淚洗面,那雙無助哀傷的眼神,令人看了實在深感同情。

  後來,孩子離開加護病房移至普通病房時,我去探望他們母子。母親因為徹夜未眠,伏在孩子床上睡著了,我走近床邊伸手摸摸孩子,這小孩天真無邪又可愛,臉上時時綻露笑容,還伸出兩隻小手讓我摸摸。此時他的母親醒來抬頭看到我,我告訴她:「妳看!妳的兒子已經清醒了,妳的兒子這麼可愛,應該不要緊的,妳不要傷心啦!」做母親的看到兒子對著我笑,還伸出手和我玩耍,寬慰地露出了笑臉。

  但是,過了一天,孩子又再度昏迷送入加護病房。有位台北的委員告訴我:「這個媽媽非常可憐,為了這個孩子,日不食、夜不睡,都快生病了!」

  你們看看,一個孩子從小養到大,做父母的要付出多少心血?為了孩子,她寧願犧牲夫妻之愛,寧願割捨健康的大兒子,來保護這個多病不幸的小兒子,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我們小時候,是否也曾讓父母付出同樣的愛來對待我們呢?我們怎麼可以不孝養父母呢?「孝」是人的本性啊!

  父母愛子女的心是無微不至的,這就是「慈母心」。我們若能以關愛子女的心,來孝養父母,即是真正至高無上的「孝心」。

  有一次慈濟發放日,全省各地許多會員回來本會,大家聚集在這裡,每個人所提出來的困難,及希望我提供的意見,都離不開「如何使子女專心讀書、品學兼優、增長智慧……」「如何才能讓子女得到真正幸福?」「如何做回向,才能讓子女受父母福德的庇護,得到福報」……每個人的話題都圍繞著子女,大家所關心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卻少有為父母尊長造福,將功德回向高堂的。

  有位年輕的婦人,因宗教信仰的方式未獲家人認同,也提出問題問我。我告訴她:「學佛不可整天跑道場。只顧著自己拜佛、聽經,丟置家事而不管,對公婆未克盡孝道,對子女沒有付出母愛,如何叫家人不反對?」年輕的婦人回答:「幾天前我還寄半斤人參給我的婆婆呢!」

  我說:「孝順不是用半斤人參就能表現的。『孝』,必須以恭敬心來對待父母、公婆,而並非僅提供物質奉養他們——父母不是讓我們用『養』的,而是必須以恭敬心孝敬他們。將內心的恭敬形於外就是『順』,為人子女者應和顏悅色、順從父母,讓父母得到心靈上的歡喜,而不是只供給豐富的物質就叫孝順。」

  只有物資奉養,非孝

  現代人所說的孝,往往只限於物質奉養而已,以為把物質拿給父母,讓父母不愁吃穿,就算是孝養父母了。反觀過去所謂的「孝」,除了要使父母衣食無缺之外,還要晨昏定省,問候尊親。說任何話,一定要先察顏觀色,仔細思量自己說的話,是否令父母歡喜?還是生氣?若看到父母的眼神含有怒氣,則所說的話到此為止,趕緊轉移話題,不令父母生氣。

  現在有很多為人子女者,當父母和他說話時,他連回個頭看看老人家的臉,都覺得是多餘的!甚至很多人為了提高生活水準,離鄉背井、遠離父母,在外打拚奮鬥,以自己的事業、家庭為重,往往忘記了在故鄉倚門望子歸來的雙親。

  現在有很多父母常常往國外跑,為什麼要時常出國呢?因為他們把子女送到國外唸書。不論是美國、英國,即使路途遙遠,他們都不辭辛勞地去探望子女。然而,在台灣本土,從都市到鄉村去看看父母,他們卻感到路程遙遠,而且認為自己的事業要緊,沒有空閒時間……,若是對子女的愛念,則不會因時空遙遠而受阻,每次出門看子女,都是一個月或幾十天,而且認為是理所當然、親情難捨嘛!

  所以,如果能用愛子女的心來孝養父母,即是人性本能的崇高表現,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清淨善心。

  孝養父母是百行之先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想入佛法之門,要先學會念佛,因為念佛能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為己心」;培養慈悲愛念,也是要從念佛開始,所以,念佛即是入佛門學諸法的重要法門。

  而孝養父母是百行之先、萬善之門——沒有孝養父母的心,而想追求佛心,是不可能的事,要修持學習佛心,必須先培養孝養父母的心。所以說「孝心即佛心」 ——孝養父母之心,就是清淨的佛心。捨離「孝」則遠離了「佛」,不念父母也無佛可念。這是佛陀教育眾生非常強調與重視的一點。

  學佛修行者,「孝行即是佛行」,一切孝行無不是修學佛法的行為。由此可體會,孝道與修行是多麼密切的事,我們要修行學佛,希望達到與佛同樣的境界,必定要先從孝養父母開始。

  所以說,「孝」字實為眾妙之門,所有無上甚深微妙法,皆由「孝」入門。如果沒有「孝」,我們的心門就是封閉的——因為慾念及貪、瞋、癡等污染心,障蔽了我們的心門;唯有以孝開啟心門,才能真正走入學佛之門。

  總之,佛陀所說的教法、所施行的教育,可以說是以「孝」為宗。佛教的一切經典,也是以「孝」為戒——做人要如何守規矩?如何不冒犯眾生?必須先從「孝」做起。不犯上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成為君子的根本;想做個坦蕩蕩的君子,必定要從「不犯上」開始做起,漸次便能上敬下愛,不冒犯一切眾生。

  不念父母,無佛可念

  孝,有「在家之孝」與「出家之孝」。

  「在家之孝」是指社會人士孝養父母應該力行、持守的事。佛教與儒家皆講孝道。《論語》中所講的孝養父母,是盡人事、盡形態,要慇勤順從,不讓父母操心,就是孝。父母對待子女,也難免有特別喜愛或次要的,也有比較不喜歡的,這是凡夫心在所難免——愛子女的心同樣也有分別。

  以子女而言,如果能得到父母的愛,應該感恩與歡喜;假如與父母比較緣淺,即使我們做得非常辛苦,還被父母厭嫌、責備時,也要做到不怨懟,這就是「愛而不忘、勞而不怨」——父母愛我們時,要心生歡喜,不可忘記父母的恩惠;父母責備我們時,要任勞任怨,絕對不可有怨恨的心理。

  歷史上有很多孝子,例如舜是古代的聖賢,從小就受母親百般虐待,但是他一點都不埋怨、記恨,這就是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而與一般人所不同的地方。我們對父母一定要盡到一項責任,即是「承順顏色,以盡孝養」——順從父母,察顏觀色,盡量讓父母歡喜、安心,這就是盡孝。如果讓父母煩惱、擔心、觸怒父母,這都是不孝。

  父母是子女的模範,希望人人孝順要及時,以樹立將來教育子女的根本禮法。

  世間之孝與出世之孝

  每個人此生的生命是承續著過去生所造的業緣,而成為今世的「報體」(人身)。這一生若家庭很幸福,夫妻、子女都很和睦,是因為過去生結了好緣,這一生再來相互報恩,所以能「親慈子孝」——為人父母者,盡到撫養子女的責任;為人子女者,能夠懂得「反哺之恩」,回報父母為子女付出的愛,善盡奉養之孝。這都是過去生所結下的好緣。

  千古衣冠共一坵

  佛教中稱凡夫是「分段生死」——一生只有短短數十年而已,而其中離不開生、老、病、死的過程;凡夫不知道人除了身命以外,還有永生不亡的「慧命」。

  世俗人孝順父母,終究是短短數十年的時間,只是略盡物質生活上的孝養而已,然而這些物質,父母最後什麼也帶不走。

  真正的孝養父母,應該是增長父母的慧命,不讓父母因為這個家而造業;否則到了臨命終時,他們所帶走的,只是這一生中爭鬥時所造下的業,而在生命中曾經擁有的物質,卻一樣也帶不走。

  出家乃世間的大孝

  出家之孝,並非注重物質上的奉養,而是為了增長父母的「慧命」。

  我們現在所得人身,是因為與父母有緣,藉由父母而生此肉身。在我們幼小時,父母用心地撫養、教育,讓我們得有今天健康的身體,培育正當的思想,能夠判斷、選擇正確的道理,這都拜父母恩德所賜!所以一般人只盡物質之孝,出家人則必須盡一分真性、超凡的慧命之孝。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出家是報七宗八祖之恩」,出家不只可以度過去世的父母及現在生養的恩親,還可以報未來的父母恩。為什麼出家可以報這麼多的恩呢?因為佛陀的教法不只教我們如何做人,還教我們如何超凡入聖,邁向成佛之道;他不僅教育我們這一生中要生活得快快樂樂,還教我們解脫自在,以及培育永生不死的慧命,讓我們以世間最真、最透徹的道理,照徹過去、現在與未來,不但可以自悟,還可以悟他。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也就是早晨若能聽到一句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毫無遺憾!可見一個人擁有物質享受,並非真正的快樂;真正踏實、快樂,能夠救助我們心靈的,唯有「真理」。

  孔子追求真理的態度,是如此認真,可謂處世之聖人;處世的聖人都要追求真理了,更何況是想要超越平凡到達聖域的我們,當然更離不開真理了!

  白骨如山,歷劫親情

  有一次,阿難跟隨佛陀外出,行至墳場看到一堆白骨,佛陀就向那堆白骨五體投地恭敬禮拜。阿難看了覺得奇怪,佛陀乃人天的導師,為什麼在墳場上看到一堆骨頭,會如此虔誠恭敬呢?

  古代印度與中國的葬禮有所不同,在中國,人往生後遺體是用棺木裝好再以土掩埋,並立一個墓碑,做為永久紀念,這叫做「埋葬」。而在印度,人若過世則多用「天葬」——他們將死去的人搬到山坡上,任其風吹、日曬、雨淋,自然腐爛,讓鷹鳥吃他的肉、蟲蟻啃蝕他的骨頭,並且讓雨露洗煉成潔淨的白骨。他們認為以大自然來洗煉最終的人身,最具生命意義,所以印度古代都用「天葬」處理死者的軀體。

  阿難向佛陀提出他的疑問:「佛陀啊!這些白骨與佛有什麼關係呢?」佛陀開示:「阿難!這堆積如山的白骨,都是我過去累生累世父母的白骨所累積起來的,不只如此,將來還有更多的白骨,都是我未來的父母。」

  在人生道上,人一生有一對父母,這些堆積如山的白骨,都是佛陀過去生的父母所遺留,可見佛陀在人生道上來來回回,從無止盡,不只有過去,更有未來。佛陀的修行,是為了報父母恩而修行的,是為了開導一切眾生而成佛的。在天道,天人壽命長、物質豐,所以沒有機會學佛;唯有在人間顯現出眾生的形象、短暫的壽命、污染的情愛,才可以藉境練心,修行成佛。

  為報大恩、覺長情,出家人的孝是辭親割愛——捨棄凡俗短暫的親緣,擴大心量成為超越過去與未來的覺有情。我常常說,凡夫的情與愛是小我的染愛、小我的迷情;菩薩的情與愛是覺悟、清淨的感情。而要達到覺悟、清淨、大愛、長情,一定要先割捨小愛、私愛及短暫的情。

  信心.毅力與勇氣

  那麼,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到底有什麼分別呢?在家人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像一匹未拴韁繩的野馬,所行走的路也沒有規則可循,可說是隨「欲心擴散」,享受人生一切的物質生活,此即在俗染欲之人。

  出家是要收攝慾念,約束欲心;就好像為脫韁迷途的野馬配上馬鞍,有所制約。出家人一定要具足三種條件:

  一、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要走入康莊的菩薩道,必須從「信」開始,不只要有「信」,而且是堅定的信。

  二、毅力。不僅要信「佛」的道路,還要相信自我堅毅的力量。「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論路有多遠,不管我們的能力有多少,總要隨分盡力去完成決定走的這條路,此即是「毅力」。

  三、勇氣。人生的道路,難免會有坎坷不平的時候,但我們一定要有勇氣突破人生的歷練,肯刻苦耐勞才能達到目標。

  隨著經濟的富裕與繁榮,我們享受社會進步所帶來的成果,更應該走入社會,為苦難眾生盡一分力量。而修行者更應拿出苦行僧的精神,除了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受社會物慾與名利所引誘,並且還要付出愛心及無私的悲心,擴大清淨的感情,去愛護一切眾生。若能如此,就可稱作現代的修行者、現代的宗教家了!

  我們的身軀來自父母,由父母所賜,因此一切舉動、造作,無一不是父母的功德。如果我們能藉此身軀造福人群,父母也因此間接得到福德。所以,出家修行者要好好利用時間,恪守本分,做好分內應該做的事情,決不可被現代社會物慾潮流所牽動或被名利所引誘,要時時刻刻自我警惕。

  慈濟原是大洪爐

  修行就是磨練,藉環境以練心,藉事而養心。欲藉環境修練心性,藉人事修養人生,首先必須經得起磨練。

  打鐵店裡有很多廢鐵和丟棄的雜鐵,想把這些廢鐵還原再打造成良好的用具,一定要先丟進熾熱高焰的洪爐裡,經過烈火燒煉、熔化,才能將廢鐵再還原。但是,並非只將它熔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器具,一定還要經過大鐵錘的敲擊、打造;經過錘打後,重新丟進洪爐燒煉,然後再取出來敲打。這期間不知道要經過幾次的熱火,不知要經過多少次的敲打、錘煉,如此反覆不斷,才能製造成理想的良器。

  佛法有如洪爐;廢鐵猶如凡夫頑固的心。眾生長久以來,輪迴在三界六道之中,使清淨的本性,不斷受到「愛、欲、自私、貪、瞋、癡、慢、疑……」等習氣的染著。如果想要回復「人之初,性本善」的清淨心性,一定要經過教育及洗煉。

  什麼樣的教育,可以洗掉污染心呢?佛法——佛陀超凡的智慧,能調伏眾生剛強的心。眾生的心像長期使用過的廢鐵,剛強、堅硬又頑固。唯有佛陀大智慧的教育,才能將如此剛強的心洗煉清淨。

  大部份人聽聞佛法之後,都會自省過往的錯誤,並且想改正。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沒多久,卻照樣存有染著的心,及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習氣,在日常身行中,依然是計較之心不斷。這就像廢鐵丟入洪爐裡烤煉,卻沒經過敲打、塑造一樣,等火的熱度退了以後,又還原為本來的廢鐵,本質一點都沒有改變。

  因此,除了聽聞佛法之外,還要身體力行,在生活中的每個當下,發揮我們的愛心,不畏辛勞地奉獻、付出。學佛首重力行、實踐,而慈濟就是用佛教的精神,力行菩薩道。

  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人生旅途中,難免會遇到逆境和不如意的事情。曾經有一位從台北回來的委員告訴我:「慈濟的委員不好當,責任很重。」我問他:「有多重啊?」他回答:「我每勸募一戶參加『慈濟』之後,都得保他闔家平安,否則下回再去收善款,就很難了……。」他又說:「當然,我希望每一個人參加功德會後都能發歡喜心,也能平安幸福,但是,畢竟人生無常啊!」

  他提到,有位熱心的會員認為「樂捐就是造福,家裡便能平安」,所以全家參加捐款的行列。有一段時間,那會員覺得參加功德會以後,家中不如意的事情一直在改善,現在什麼都如意了,她很高興,所以又發心去勸募別人,總共邀了十幾位朋友加入會員。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徵信的名單將她兒子的名字印錯了,便非常生氣地責問委員;委員到分會查詢,結果帳目並沒有錯。但是這位會員還是怒氣難消,見到朋友就訴說此事,她說:「我不是怕錢不見,我怕的是名字不對,佛祖就不認識我,這樣一來就沒有感應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一位委員向會員勸募,請會員發心捐款為慈濟醫院購置病床。會員說:「好啊!我願意樂捐。」於是他捐了兩張病床的善款。過了一段時間,他打電話向委員詢問:「最近我身體不太舒服,可能是樂捐的病床有人躺著,所以我才會生病。」

  佛陀有言:「一念動三千」要唸唸善因,我們做好事,功德是出於一念心、一念的善良,善心一動,就已經播下善因種子了!希望大家不要太執著,我們發心,便是種下善「因」,「無我相」的佈施就會有無量功德;若斤斤計較,起貪慾、污染的心,如此縱使有功德,也是非常微小。

  所謂「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例如身體產生病痛,怎能說樂捐的病床有人睡,就會生病?也不可因為走路時,自己不小心踢到石頭,就認為自己今天做了好事,為什麼沒有受到保佑,卻讓石頭礙到腳?其實,說不定是你心有「雜念」,正起了——貪、瞋、癡……等妄念,心不在焉於是走路踢到石頭;待踢到石頭後的那一念「痛」,才使你警覺自我本性啊!

  希望大家能夠拿出「正念」的精神,正確地學佛。

  入佛門有很多種方法,有的人說:「只要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阿彌陀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並不是光念佛號就可以求登西方極樂世界,人若沒有「大福德」、「大善根」因緣,絕對無法往生極樂世界。「大福德」就是利益人群,隨分隨力做好事,隨時把握機會去救人;「大善根」就是拿出智慧,以「無我」的精神,為佛教、為眾生付出良能。

  人生在世,最有意義的就是要利益人群、服務眾生,將普天下老者當作自己的父母,將幼小者視為自己的孩子,把年輕同輩者當作自己的手足——視人人為我的手足、親人與子女,以慈母的心來待人處事。

  一個冷酷無情的毒子

  現代多數人不知敬愛自己的父母,只會疼惜自己的子女。看看目前的社會,老人問題日益嚴重,有不少社會人士建議慈濟籌建療養院和養老院,這實在令人痛心,為何有這麼多老人無法享受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之樂呢?

  曾經有位年輕人將母親送到慈濟醫院急診,他母親因心臟血管破裂,病況相當危急被送入加護病房。醫師檢查後對我說:「這個病例目前我們無法處理,她必須動心臟手術,需要很多心臟專科醫師參與、協助。師父,我們是否盡快將她轉送到台北?」慈院以救人為第一!因此我回答:「只要她的家屬願意,我們立刻聯絡台北的醫師,送她到台北救治;至於交通問題,我們可以為她租一架小飛機。」

  我們與台北的醫師聯絡好,只要這位患者一到達,隨時可以進入手術室開刀。醫師又表明她家境困苦,我說:「這是救人的時候,不是談錢的時候,只要有得救的希望,我們就要全力救治。」醫師便與她的家屬商量此事,她兒子說:「到台北治療的醫藥費我負擔不起,即使免費我也沒空去照顧!」醫師耐心地為他分析:「她才四十五歲,身體其它器官的功能都還不錯,現在還來得及救治,若再拖延就藥石罔效了!」沒想到他卻回答:「那麼,我將她帶回家好了!」醫師無法和他達成共識,便說:「那就暫時讓她留在加護病房觀察吧!」她兒子又說:「她的心臟已經這樣了,還住院幹嘛?」於是不顧醫師喝阻,強行將病人推出加護病房。結果,被推出病房的母親,乘電梯下樓後便過世了。

  看看這個兒子對待母親的態度,實在令人感歎!佛將一切眾生視為自己的子女,用「慈母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如果子女對待父母,能夠像父母對待子女一般,無怨尤地犧牲、奉獻,這樣溫馨的畫面將是多麼美好啊!令人感慨的是,現在為人子女者,能對父母「承順顏色,以盡孝養」者,真是愈來愈少了!

  道在尋常日用中

  每個人都有一分與佛同等的智慧,想要從凡夫地超脫入佛的境界,一定要先回歸清淨本性。

  我們應該深入體會佛陀的教法,讓自己經歷洪爐的淬煉,在困厄的環境中,千磨萬擊,自然可以鍛煉出處於困厄環境的自在與堅強,以因應將來面對任何困頓時,皆可迎刃而解。學佛須藉人事環境的磨練,方能造就「凌霜雪而彌堅」的志節。

  每月慈濟發放日,我們都可以在照顧戶身上,看到許多不同人生的真實面貌。社會中雖有苦難的示現,但也有愛心的扶助相互交流,就像在蕭瑟寒冷的冬天裡,因為有梅花爭放,更加點綴世間的美麗。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努力向菩薩道精進。菩薩道是無止盡的,所謂「倒駕慈航」就是菩薩即使到達目的地成就佛果,仍會再返回世間普濟天下蒼生;「慈濟」的善行也無休止之日,我們要生生世世盡形壽、獻身命,學習菩薩「倒駕慈航」的精神,更不可忘生生世世的父母恩。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們要發大願、行大善,更要時時自我惕厲,珍惜此大福德因緣,讓自己接受人事的磨練。

  學佛離不開做人,而做人必須從孝養父母開始。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斷地為我們付出,而我們的身體乃由父母所賜,若能善用此身付出大愛於一切眾生,則父母將能得到人們的讚歎與祝福——「你的孩子很有教養啊!」「他為人群貢獻很大,你真是功德無量!」……父母也因此而得到心靈上的安慰與快樂,這是精神上的孝養——讓父母增長慧命。

  佛陀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釋迦牟尼佛出世七天,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往生到忉利天。摩耶夫人為什麼能升登天道?因為她生了一位造福人群的福子,所以承受這分福緣而往生忉利天。雖然母親在天道享福,但智慧超凡的佛陀明白,只是讓父母親享福,這樣並未完全報答父母恩,因為天福享盡了一樣會輪迴六道,所以這樣的報恩並不究竟。於是,佛陀就在八十歲即將入滅前,上升忉利天宮為母親講說《地藏經》,此經亦稱為佛教的「孝經」。佛陀為母親講經,是希望她能在福中啟慧,能於天道中再超越三界,種下成佛的善因。

  這種報恩的方式,又豈是物質的孝養所能比擬的!修行佛法不僅能自度、度父母,同時更能普度一切眾生。

  在家人對父母的孝養以物質為重,並且只限於一世壽命的生活奉養;而出家人則以慧命為重,慧命才是永生的解脫,所以盡出世之孝,一定要身體力行,以平時的修行和平日的付出來回報一切眾生,如此也是報恩於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的父母。

  恆順眾生,應機化導

  佛是為眾生而修行、為了度眾才成佛。今天,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環境,共聚於此修行,難免因不同的觀念和生活習慣,而產生各種磨擦與煩惱。一般人遇到這種狀況,常常會彼此爭執,認為自己的道理比別人充足,於是執意爭個我是你非,像這樣為了私我而爭執,即是世間的凡夫。

  學佛的人應該超脫人我是非,對彼此不同的觀念及習慣,要以超然的心態看待——如同牛乳倒進水裡很快就能溶解混合,又如我們將氣息吐露在空氣中,很快就能與空氣融合一樣;學佛者的心,要像虛空及清水一般,能夠涵納一切、順應眾生的習性,契合根機理念善巧地引導眾生——先接納,再感化。

  因此,修行者的心念要達到真正超然,應從寬心對待一切眾生做起,以愛心及耐心應機善導。那麼,經此淬煉,就能超脫凡夫的習氣。

  佛陀為了救度眾生,順應眾生根機,化成與眾生相同的身形及相同的生活方式,來人間設教、說法,最後成佛證果。所以,為了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佛教徒必定要修養自我,恆順一切眾生,世間一切人與事,都是我們修行與磨練的對象,只要好好下一番工夫,學習面對境界而努力修行,就能成功。

  行茲在茲,念茲在茲

  現代人常迷失自我、迷失本心,修行則是為了「明心見性」,去除心中的無明。日常生活中,須時時刻刻自我觀照,去除貪、瞋、癡等雜念,一切行為舉止皆要「行茲在茲,念茲在茲」以喚醒自性、找回自我。只要心念專注在每個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的當下,訓練自己「心行如一」,就能避免常常做出無意識的行動,或因言語行動的疏失所造成之錯誤。

  我們既然想回報父母的恩德,就必須要有佛陀的精神——為眾生而修行。修行必須先律己,然後才能律人;「律」就是戒律,也就是說,修行的人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無論是開口動舌、舉手投足,都要非常謹慎。如果我們的生活不能自我規範,行動舉止不能自我控制,又將如何去影響他人呢?

  廣結善緣,視眾生如父母

  一般人對今生此世的父母要盡物質、盡身形地孝養;出家人更要盡形壽、獻身命來孝養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世的父母。現在和我們相處在一起的人,也許曾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父母,而我們今生所結緣的眾生,也可能是我們未來生中的父母,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因緣,對待每個人要禮敬如父母。

  總之,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修養身行,說話、做事都須三思而後行,並且合乎禮儀,讓人只要見形聞聲,皆能起歡喜心、發善心。若能如此,就是與眾生結好緣,也就是回報眾生恩,更是廣結未來的善緣。

  人生道上的罪與福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充實的人生,但什麼是充實的人生呢?就是善用人生的良能。

  人生在世,應該多多發揮生命的良能造福人群,造福人群表面上看來是付出,其實是心靈上的一大收穫。因為在使用時間、生命及良能為利益眾生而付出的同時,會讓我們感覺到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一點都不會覺得人生過得很空虛,這種盈滿的感覺即是幸福。

  慈濟人日常的舉手投足,無不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努力!因此,我們每一天都是在幸福中度過。《地藏經》中說:「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意即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舉手投足無不是業,啟口動舌無不是罪。人的一切行為,不離善惡兩種業:善業——指身體力行利益人群,此即是福;惡業——指損害人群、破壞人間的行為,也就是罪。

  福與罪皆由人的行為舉止產生,而主使人一切舉動的就是——心。我們的觀念、心念若趨向善的一方,則一切舉動便能利益人群;若心念向惡,則一切行為將會破壞人群,對世間造成危害。所以,同樣是人的身體動作,卻因不同的心念,而產生兩種極端不同的結果。

  言語談話也是如此,二、三千年來中國與西方曾出現許多聖賢,如釋迦牟尼佛、孔子……,都是以「口」度人——用正確的思想、言語來引導大眾,利益世間。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聖賢成為眾生心靈上的救度者,這就是以口助人。相反的,從古至今,也有許多用口損害人群、啟禍造業者,有句話說:「禍從口出」,同樣的道理,罪業也是由口而出。

  口能造福人群,也會禍害人間,其中關鍵,還是在於人的心念。觀念正確,就可以引導大眾行於正道上;反之,就會禍害人群。所以學佛要依循正道明師,才能成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造福人間。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