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大願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

各位護法居士,吉祥如意!今天又見面了,現在我來講「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因為在家居士信徒很多,若是不說該怎樣修行,恐怕大家都只光會嘴說:「我是佛教徒啦!我在修行了。」但應怎麼修呢?現在先來解釋「戒」和「律」。

戒律乃為道德之本

「戒」、「律」兩字的意義,應該是各有所指,簡單說,也就是各有各的說法,戒有戒的範圍,律有律的範圍。「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若作惡便是犯戒(諸惡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惡之外,佛弟子也禁止當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說:「已生惡令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不論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須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除此之外,佛陀又規定:應該去做的善、應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眾善奉行)。所以「戒律」用二句話來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瞭解,因而錯認佛教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卻不瞭解積極一面的眾善奉行。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句話:「止」和「持」,止就是「諸惡莫作」,持就是「眾善奉行」。若是不瞭解,就會認為佛教是消極面,就無法瞭解佛教積極面的眾善奉行。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戒與律以文字來說應該是這樣,所以「戒」是比較屬於個人的持守,「律」是較屬於團體的活動,不過有時也可以將「戒」、「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應該要持守的,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實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則,做人的根本立場,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對於戒律都同樣需要去實踐,因為佛法都是建築在戒律之上的,所以我們要學佛,必先要瞭解二項:一是戒律,一是法。

持戒律行 以無我精神服務社會

凡是一個有組織有理想的團體,就有其組織的人員,有其組織的規章,其組織的健全與否,就看其規章的內容而定。假如章程不健全,組織也等於不健全,若組織健全、章程健全,才能有效的發揮。任何組織,不管是社會組織或是宗教組織,都是依其各自需要的理想而制定規章,再由規章產生力量,但是組織的規章是否能產生力量,以及團體能不能發展,都必須視其組織的所有人員能否一致的對其規章的遵守(戒)與擁護(律),即奉獻、犧牲的意思,共同一致履行權利義務及理想的追求。若是如此,團體組織才能發揮功能。

宗教也不例外,宗教的戒律性質,雖然跟社會一般組織的規章有些相似,但宗教是以犧牲為其最大要素。有些宗教類型是以提供外表的身軀犧牲於神,為神、人做交通,就是做神與人之間的媒介,這是一種較低層次的宗教作法,以犧牲肉體供神使用。若是高等宗教者,則以「戒」嚴身心,以「律」生活,先自悟證無我法,也就是說先獨善其身,徹底瞭解無我法、瞭解緣起空性,空其身心於自然,就是不執著身心為一個自我體,不執著這個身心是我,永遠不變。因為這只不過是因緣和合的而已、因緣成熟則結合、因緣分散即離開,沒有一個我,如此才能以無我的精神來服務社會。若不能以這種體驗,確實達到無我,有時說要犧牲,卻處處以我的主觀認為,我做這事以後的果是什麼?固執等等……就處處產生很多的罣礙與遭遇。所以若瞭解緣起空性、無我法,這樣的犧牲在任何宗教、任何角度而言,你是無畏的,你是犧牲、奉獻的,因為你「無我」,你會過得很自然,奉獻得身心安樂。若不然,處處希望如自己理想,可是結果卻不是這樣!若能瞭解緣起,你可以真正走出你完美的理想,因為瞭解無我故,趕緊借用有用的色身,有用的本錢,就是說身體健康,眼、耳、鼻、舌、身、意都清楚,你有這樣的本錢做資糧,將你符合社會、符合真正的了義法,奉獻於社會、傳授給別人,能夠讓眾生離開我執束縛、得到真正究竟的涅槃,走入真正的解脫。若要走入涅槃,則必須先瞭解次第方法,若不瞭解次第方法,一味盲目的修行,當然就沒辦法,所以必需離開「五欲」和「我執」來達到證入涅槃,這是較高層次宗教最大的一件事情。也就是為了要達到真正斷滅一切憂悲苦惱,「犧牲」為重要行持之一,這是層次較高宗教不同的地方。

戒律制定的源起

有人類的世界以來,不知經過多少的宗教緣起緣滅,組立掘起又解散、恒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但是到目前為止,被世界公認的宗教很少,主因也是離開了戒律及教義。宗教要被人肯定,必須要有明確的圓滿教義,與明確的戒律,因為戒律的功用,不止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夠增進大眾的福祉,否則,便會遭受社會自然的淘汰。每一個宗教都有它的戒律,但佛教的戒律與其他宗教的戒律是不大相同,因為佛陀是在人間自體證,親身體證世間苦、親身瞭解苦的原因之後,用修行的方法來滅除苦,所以他是瞭解苦的主因起源,瞭解修行的方法滅掉苦,即是於人間自體證,滅除一切煩惱及憂悲苦惱,所以他不違背人類道德利益標準而制戒。也就是說佛陀在人間生活、在人間成道、依人間需要制戒,所以佛陀所立的戒符合眾生所需要。

佛陀成道後的最初數年之中,佛陀弘法其間尚無戒律,根本沒有所謂的戒律,因為初期佛的弟子,都是根器道德很好,聽聞佛陀說的法,都能馬上悟出真理,而信受奉行,所以佛陀就不必制定戒律來約束大家。直到佛陀成佛以後的第五年,有一位比丘由於俗家母親的逼迫,聽說其父母準備要供養比丘,所以叫他出家的兒子比丘帶著所有比丘回去接受其父母供養,結果其母設下圈套,迫使他與其未出家時所娶的太太行淫欲而犯了淫戒。同行比丘告知佛陀,所以佛陀才制戒,佛教的戒律就從此陸續的制定下來。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是要維護僧團的清淨莊嚴,若教團內有所犯錯,隨犯隨制,從此以後凡有違犯僧伽團體清淨生活者,即制下定律大家遵守,所以佛陀制戒的動機,是為僧伽團體清淨的緣故、和合的緣故。只要進入佛門,我們一定要瞭解制戒的動機,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於戒律的尊嚴與遵守,所以凡是佛弟子,不論是出家或在家,只要踏入佛門,第一件大事也就是必須受戒及守戒,若是無者,雖然自稱為信佛、學佛的佛教徒,也不過是被稱為佛教徒,卻是徘徊佛教門外的人,因為你只是嘴巴說信而已,對佛教的戒與律不清楚,那只是說信而已,是信仰的信,這樣是不會被佛教所承認的。

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

佛教弟子有分出家和在家,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也就有分出家及在家,那是次第與階層的區分。現在所要說的是在家戒律,在家戒共分有四種:第一是三皈依戒;第二是五戒;第三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也可以稱為增益戒);第四是菩薩戒,但是菩薩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以後我們會說到。首先來說三皈依戒,有些人會懷疑甚至會說三皈依為什麼說是三皈依戒呢?其實我們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說:「受持三皈」,所以我們一定要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所以,三皈依也是戒,戒是警覺的意思,意義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有一個界限、界址,如土地與土地間有個界址,界址一標定就是要大家遵守,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國與國間也有界址,連大海、海洋也有界址,這是公海,這是隸屬南韓,這是屬日本的等,所以「戒」就是警覺你、提醒你別超越界址。戒也可說是一種約束,約束你不應該做的行為。既然這樣,在受三皈依戒時,授戒的僧師有明確的說明,皈依後必須持守三條皈依戒,也就是皈依後必須禁止:

一、「盡形壽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受皈依的人應該都有念到才對,既然都有念到就該知道它的意義。

二、「盡形壽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意思是說:我活著的一天,我一定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盡形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所以我們皈依時,授戒的師父都會念著讓你跟,也都會由皈依授戒的師父解釋。

既然你發心皈依佛教的三寶了,三皈依後必須持守禁戒,所以皈依三寶就含有一種戒的特質了,因此三皈依也就是三皈依戒,初三皈依者必需一定要瞭解。現今世界上皈依佛教為三寶弟子的信眾很多,人數難以正確統計,但是真正能持守三皈依戒者就不多了,什麼原因呢?因為他不瞭解三皈依戒,為什麼呢?因為他初皈依,對佛法僧三寶無深入瞭解,尤其是我們皈依時的時間也不太長,不能夠說你來先上一天課,瞭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現今社會時間就是本錢,於工業社會中,大家每天都非常忙碌,而且在家居士也不能抽出太多時間來,不然按常理皈依應該要一天的時間,早上上課,先瞭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才有辦法,因為沒有那種環境,也沒有這樣的制度,有時你用制度反而讓信徒認為「囉嗦」!別人皈依時間都不長,而你皈依就需一天時間。嫌囉嗦,所以大家如果有這般的風氣,那皈依後,能持守三皈依戒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因為初皈依的人對佛及自在天魔兩者的差別不能瞭解,既然初皈依者不能瞭解,他又將如何持守三皈依戒呢?所以會產生錯解佛是高級的天仙,落入神格的信仰,將佛與自在天魔混在一起,不知道什麼是自在天魔,什麼是佛?那就違犯了三皈戒的第一條——永不皈依自在天魔的禁戒,不是他不去持守,而是他不瞭解,不徹底、不知道。初皈依的人怎會徹底呢?所以,我覺得必須要讓信徒瞭解,才藉這機會來講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對法方面,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在家居士持戒要如何持戒?在家居士對律的方面,如何去持守及奉行。因為有很多在家居士擁護佛教,我們才能專心研究佛法,他們布施物質使我們不缺吃住穿,建立莊嚴道場讓我們專心研究佛法,我們必需要提供一條相當有次第的方法,讓在家居士能夠按步就班的修行,那才不會摸不到路。一般對於戒律的解釋不是太深,就是無次第,戒歸戒、律歸律,如汪洋大海不知從何摸索起?每個說的不同,一個說一種,一個法師說這樣、二個說兩樣,到底聽誰呢?並非我本人對戒律很有研究,只是儘量以我個人所瞭解的跟各位給個善緣,與各位互相溝通,若是說的不圓滿、不太清楚,希望你們再參考專門研究戒律的人,去做更深入的研究,至少我說一些讓各位有個印象,也可以依這次第來追求。

了義皈依與非了義皈依

其實「皈依」兩字,並不是佛教的專利品,因為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回轉或是歸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回轉依靠或是歸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並不是佛教的專利。那麼信仰佛教有三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奉祀、崇拜多神以及妖魔鬼怪等的信仰,也可稱為皈依,因為他們歸投他、依靠他。像很多人不瞭解,如小孩子要去讀書,平常不輔導小孩努力認真讀書,要考試時才買一些水果,拿三柱香,去哪里呢?去求菩薩保佑讓他考上錄取!但這並非不好,可以讓他內心有個寄託,這種也等於是依靠他、皈依他。

那麼什麼叫做自在天魔呢?「自在」有了義自在及不了義自在之別,不了義自在就是不究竟自在的意思,了義的自在就是究竟的自在。那什麼是究竟的自在呢?也就是已經達到涅槃,斷除一切憂悲苦惱、離開貪瞋癡了;不了義的自在就是不究竟的自在,也就是暫時而已,暫時的自在快樂而已,馬上又煩惱痛苦,憂悲苦惱又來了,所以這也就是不究竟的、是暫時的,又叫做有漏的。不了義自在就是福業的招感,就是說你福報很好,感覺你也不缺錢,身體也健壯,子女也孝順,夫妻也和睦,但是必須瞭解這是暫時的而已,不論如何,再好的夫妻總有一天也會分開,再好的父子母子也會分開,再年輕、再健壯總有一天也會老化,所以這種自在只是暫時而已,即使讓你有再多的財產,你也不能買到永遠不老不死啊!雖然福業感招你眼前全都俱足,但那只是暫時的而已,煩惱一樣會來。

若是了義的就不同了,他徹底瞭解煩惱的起因、徹底瞭解煩惱,因為有一個不明白的渴愛,誤認為有一個我的緣故,才感召痛苦、煩惱。既然已經瞭解徹底了,且依佛陀的教義修行,親證了,他就不會再產生執著,這種才是真正慧的解脫、智慧的解脫。以智慧的解脫來斷滅心的一切煩惱,以及束縛,這是究竟的,也是通達無礙的自在。

那麼天魔二字呢?天子魔之略稱,第六天之魔王。天魔是福業的果報,因為我們在人間修福業,而感招到天上,人家說六道輪迴不是有個天、人、阿修羅,意思是說福業的果報。在佛教的教義之中來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他們的最高理想,總不會超出升天的範圍,就是說佛教以外很多的宗教,都偏向修善,或是偏向以後死後去天上,像印度很多的宗教都是修求升天,所以它的理想範圍都只在天上而已。但是以佛教而言,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是在生死輪迴之中,因為他還有一個「我」,無論天上的壽命有多長,亦有其限度,天福若享盡,死後還墮,所以天魔非可靠的皈依處,也非究竟、是有漏的,並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處,即使讓你皈依天上的天魔,想要去天上,上去了卻又下來,永遠在往返而已,光是上去下來,腳都走酸了,也會累的。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漸漸地走上離苦,得到清淨、得到解脫安樂之道。

那麼佛是什麼呢?初皈依的人,要瞭解佛是什麼的也很有限。佛是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別把佛當成是一位高級的仙,高級的神,那這樣你就不瞭解佛了。

「佛」 ——是梵語,意思是一位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若要更詳細,我也有說一卷佛法僧,跟一卷三皈依可供各位作參考,其他的法師也有很多論及佛法僧的著述,都可供參考探討,但是千萬注意,若是我們所看的書已將佛落入神格化,那這本書是不是可以看,就該考慮了,若要看、那你只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誤解了。佛不是天魔、神、仙等的神格化,佛是究竟解脫憂悲苦惱,止息輪迴生死的大聖人。所以皈依佛陀的人格為行持模範,依止佛陀的教法力行才可成佛道。因為眾生本具佛性,什麼佛性呢?就是說眾生俱足圓滿的智慧,只因妄想執著,迷塵背覺不悟,認假為真,產生痛苦生死輪迴,皈依佛與皈依天魔的差別就在此,大家要瞭解,所以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凡是我們初皈依的人,在正授中都有念過的,那麼若是我們能真正皈依佛,不去皈依天魔外道,那你就是真正會修持、受持三皈依戒的人,不然,你不瞭解天魔與佛的差別,到底如何能皈依佛呢?簡單說:有了義和不了義,有漏與無漏之分,也就是有究竟與不究竟的差別,所以要認清楚。

第二條戒:盡形壽皈依法。有這肉體活著的一天,一定要皈依法,既然皈依了,就永遠不再皈依外道的典籍,我們三皈依的第二條,明明有如此的說法跟如此的記載,引導皈依的大眾念誦三遍,那麼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什麼是「外道典籍」呢?初皈依的人哪知道什麼是外道的典籍呢?包括現在已皈依五年、十年、廿年的人,若不用功去探討,現今處於宗教自由複雜的前提下,人人都能說一套,那他怎麼能分得清楚什麼是對或不對呢?所以初皈依的人,幾乎沒人能分辨什麼是外道典籍,所謂的「外道典籍」就是違背自然法則心外求佛者,也就是說,你不向內自己征服自己,來斷滅自己的所有我執及憂悲苦惱產生執著的貪瞋癡,反而向外去追求,要使自己有智慧,追求滅掉貪瞋癡,卻不向內在貪瞋癡去征服,這種叫做向心外求佛者,叫做外道。

印度當時的外道就有九十六種之多,有名的外道有六師:

一、阿夷多,阿夷多的教理是屬某某論,他主張人皆由四大原素構成的,身體若破滅時,也隨著消滅,主張極度的求樂,活著時,儘量去享受,這就是我們說的外道典籍了。

二、散惹耶,散惹耶的教義是懷疑論。不反對別人說有無來世,有無果報等。此派學說,對一切問題都不作決定說,都無正面的答覆。

三、末伽黎,末伽黎的學說是定命論者。主張無因論,否定一切依業的輪迴,一切生物輪迴是無緣無故的,一切修行都是空的、無用的,只要經過八百四十萬大劫,屆時不管智或愚,都自然得解脫。所以他的教論很奇怪,既然修行無用,那他又修苦行,是在修什麼呢?他又修禪定,又是在修什麼呢?這些都叫做外道典籍。

四、富蘭迦葉,富蘭迦葉的學說是道德否定論。主張縱欲,立無道德論,無善惡果報。殺害他人非是行惡,無惡報。即使祭祀、布施、克己制御感官、行好事、說實話,也不是行善,也沒有善報。簡單說,做惡沒有惡報,做善也沒善報,業的報應不可能有,他否認善惡,所以這個教派叫做外道說法。

五、鳩鳩陀,鳩鳩陀的學說立七種要素,認為人是由七種要素而構成的。七要素是:地、水、風、火、苦、樂、生命(靈魂)。不承認靈魂的獨立性、主動性,否認道德,他認為靈魂是由這幾項所結合的,這也是外道典籍。

六、尼乾子(耆那教),此派立五戒和佛教的五戒只差一戒不同而已,尼乾子所立的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妄語,三、不與取(不與取等於佛教不偷盜的意思。),四、不邪淫,五、無所得。耆那教他的修行法很嚴,我們在「宗教的起源與佛教的源起」中有介紹到,若要更瞭解印度六師可以參考。此派分世界為有生命與無生命,生命不得解脫是由於業的束縛。還有印度婆羅門教的奧義書等一些常、斷之法,佛教稱他為外道。其實外道是指無關斷滅生死煩惱痛苦的教法,所以稱他為外道典籍,不瞭解的人,錯解誤會外道是在罵別的宗教,其實不是,這只是名相而已,並不是說外道是在罵人,千萬別誤解了,心外求佛,才是外道,佛教裏面也有很多佛教徒是外道,也是很多啊!這是事實。

自滅貪瞋癡 親證八正道

佛陀的教義就是從自己的貪、瞋、癡三毒下手,修行以征服自己三毒為物件,佛教的教義,是叫我們自己去征服自己,征服我們自己的貪瞋癡三毒,並不是去征服別人的宗教,所以佛陀的教義特別不同,若是你不從自己的貪瞋癡三毒下手,那麼你如何修行呢?佛陀是不會去罵或看不起別的宗教的,因為宗教各有他的教理,必須去尊重,千萬不可譭謗其他的宗教,當然也不容許其他宗教冒仿佛教,這樣也不行。雖然宗教很多,但佛教和其他的宗教仍有不同之處(不共法),教義雖有共法與不共法,共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等。如佛教所說的結夏安居,過午不食等等。這都是與其他宗教相同,所以叫做共法。若是真正的了義法叫做緣起性空、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四聖諦,這些與其他宗教不相同,所以稱為不共法。就是差別在了義與不了義,其實佛教也有些法和別的宗教一樣,所以稱他為共法,也就是不了義法或稱為有漏法,不究竟的。那麼什麼叫做了義(無漏)法呢?就是中道,中道是什麼?就是八條正道,也是唯一解脫的道路。外道思想不是「斷」就是「常」。所以稱他為兩邊人,佛陀的中道思想就是不落入「斷」或「常」,所以稱為中道法。中道的八條正道:簡單解釋一下,在我們「回歸自然」系列也有談到八正道,若要參考八正道,應該要參考回歸自然,現在只作簡單介紹:

一、正見:是正當的見解、正確的知見,認清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的真實相,本來面目,如認識一切皆苦,明白諸行無常,瞭解諸法無我,徹知萬法皆空性等等。

二、正思惟:是正確的思惟。由於徹底的認識事物真相「緣起緣滅」,而以正見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能實現自己的正欲。正當的欲望,所以稱為正思惟。

三、正語:一切的言語都必須不離法或善,不作一切非理的口業。

四、正業:除去身上一切不正當的動作,而且常行清淨之業。

五、正命:離開一切不正當的生活,必須活在正法當中。

六、正勤:是正確方法的努力,是正精進勇猛於修行。

七、正念:將正確的思想常住於心,時時憶念不忘,不起一切邪念。

八、正定:用正確的方法修禪定,將心靜止於正念,保持身心於三昧(正定),不被煩惱妄念所動。

今天時間的關係,暫時說到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所開示的八條正道,也是佛教修行實踐的代表傑作。下星期有空,有時間、因緣,我們再繼續研究,祝福各位持戒清淨、福德圓滿,感恩!

大願語錄:

「佛法是用以度人,給予得到安祥、和平、自在、寧靜的涅槃,不僅為了滿足求知的好奇。」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
第3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二 第4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三
第5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四 第6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五
第7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 第8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第9頁:在家居士如何修持(戒篇):之八 第10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九
第11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 第12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
第13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二 第14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