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一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大願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一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佛教的積極性常被誤解

我們今天來討論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先來說律,規律的律篇。有人會問,戒律、規律兩項不是應該要連在一起講嗎?其實是連在一起講的,只是我將它們分開來解釋,這樣比較容易瞭解。戒就是戒止行為,表示不應該去做的;律就是應該去做的規律,尤其身為一個三寶弟子更應該去做的。有些人只瞭解佛教戒律的一小部分,那麼他就斷章取義的,認為佛教的持戒是消極的,認為佛教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太過拘束了,所以說佛教是消極的。會這樣認為的人就是不瞭解佛教。若真瞭解佛教之後,觀念就會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原來佛教完全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我們在律篇當中,就可以瞭解佛教是相當積極的。佛教所說的戒,即「諸惡莫作」,就是說惡事不可做,壞事不可做。佛教所說的律,就是「眾善奉行」。戒是「諸惡莫作」,律是「眾善奉行」,這兩者都是相當具有積極性的。佛陀不是神,佛陀是人。因此他所制定的戒律都符合人生活的條件。

或許有人誤以為覺者是高層次的神,也等於把他神格化,演變成佛教不能落實於生活的緣故,也因此懷疑是不是對自己本身有斷惡的效果,同時又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個「眾善奉行」是佛陀所制定,戒的本身確實可以適應我們生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加上「自淨其意」就成為完整的佛教。它們都不是消極的,是積極性的。所謂的消極,無非是對佛教瞭解不清楚,要不就是將佛教落入神格化,才產生誤解佛教是消極的。其實佛教是適應現在社會生活的,因為佛是人嘛!他是親身體證,所以他所說的方法,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是完完全全人間佛教。佛教重視度人,而且是針對活著的人,這點一定要瞭解,佛教的戒律不只是一般人所講消極的行為「諸惡莫作」而已,這從佛教所制定的戒律中就可一窺究竟。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篇已經講過了,若是不清楚,希望各位自己能再做研究,因為我所瞭解的還是有限,所以希望各位能夠互相研究。

道德是規律規範的準繩

現在我們來講律——我有表明過:要將戒律兩項分開講。以下我要講的就是律的方面。律是規律,凡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規律。不但每一位佛教弟子必須要遵循處事的規範,就算不是佛教的弟子,也應該要如此去做。怎麼說呢?這種規律和規範,來自道德,我們每個人對道德的修養,間接對人間其他人也都有影響。譬如我本身做一件違反規律的事情,起因只是自己的無明,起貪瞋癡所造成,然而結果不是我自己受害而已,還包括我周圍的人也會波及,重點就是在這裏了。也就是說我本身犯了戒律,除了我自己以外還會影響周圍的人。比如說:我破口罵人,別人有心聽進去,他就起了煩惱。其他如偷盜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呼籲不必加上任何的宗教色彩,也不管有沒有學佛,同時也撇開佛教的招牌,我們只是以法來說,希望各位應該要行持規範、規律,唯有如此,我們這個社會才可以得到和樂,將這個世界改變成人間淨土,使得人人過得快樂與輕安,有如是天上天人的生活。假使我們不建立現有的天人生活,卻妄想死後才到天人的地方,這樣未免太過遙遠了,也太危險了。當下的東西我們不會取用是很不利的,有如口渴時,發現前面有一杯水,卻不拿來喝,不把握這無常的現象,只是捨不得喝,弄倒了就沒有了。所以我再次呼籲大家:能即時行持這種規律,是每一位佛教徒、非佛教徒,都必須要去做的規範。

戒殺與護生的行持

譬如說:五戒之一的戒殺就是禁止我們不殺眾生的生命,這就是規範。但是在佛陀的戒律方面,只持戒不故殺之外,必須還要去做利他的規律,也就是說除了不去殺眾生的生命之外,還必須去行持放生、護生和救生。對一切眾生應該秉持慈悲平等關愛的心,更要積極的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譬如說放生,我們不明究理看到放生物就買回來,賣主就會想:「這種東西,有人買去放生,我就再去捕捉。」我們在後頭買放生物,生意人在前頭捉來賣給你,這樣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呢?你可以仔細想想看:首先,他捉很多來,在捉的過程中難免會死去損失一些,然後從你買來放生前的這一段過程中,又將死去損失一些,這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呢。肯定的說:這是間接的殺生,根本談不上放生。其理由很簡單,它們沒被捕捉之前原本都沒死,何必等你捉來再放生呢?真正的放生一定要做好護生,就是保護眾生的生命,像保護野生動物,應該保護的要盡力保護,這才是真正的放生。所以說戒不是指不去做的規範而已,還必須將消極的一面擴展到積極的一面,這是一定要做到的,所以才區分戒就是不要去做,律就是應該要去持的,否則就永遠被人家認為佛教是消極的片面而已。

盜戒與布施齊頭並進

那麼對不偷盜的盜戒之外,還須積極做到什麼呢?還要負奉行規律的責任,就是說不偷盜之外,還要去行布施。不只禁止偷盜而已,還要去行兩種布施,一種布施是假若你智慧比較好,就用你的智慧去教導別人,讓別人也跟你一樣有智慧。不過,智慧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智慧,它是求生的能力;另一種是出世間法,也就是出世間的智慧。假如對方傻,而你比較聰明,你就將聰明的世間法去教傻的人,假如別人不懂得佛法,你就將你懂的佛法教導別人,施予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這兩種,都是不只持守自己不偷盜而已,還持守布施。還有一種就是我們經濟很好,生活過得去,看別人沒得吃,看別人可憐,我們可以施捨財物幫忙別人。不管是施予智慧,或是施予財物,只要心中不求償還,這種行為就叫做布施。所以我們持守自己不偷盜之外,還要奉行布施,這是佛陀的戒律並行。

不邪淫與有禮貌的行持

如何受持不邪淫:不要說我們在家居士只受持性行為不邪淫就好了,當我們對別人說話時,每開口都講一些會使人想到邪念的話,這樣我們就不對了。我們對別人,行為必須要清淨,對男女之間說話要有相當的禮貌。所以戒邪淫的真正意義是廣泛的,在律方面,要做到自己身心清淨,還要使人身心清淨,對別人彬彬有禮,恪守男女有別的禮貌。

不妄語與正語的行持

持守不妄語:除了不說謊之外,還須講些真實的正語。什麼才算真實的正語?就是說你對佛法深入聞、思、修之後,所瞭解的真相,用它來教導別人,這才算正語。我們不能再用一些邪知邪見來教導別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前面我們已經解釋過了,這地方重點在介紹律,所以在戒方面我就不再重覆了,唯一要提醒的是持戒之外,不要忘了還有律要去行持。

不飲酒與智慧的解脫

我們受持不飲酒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產生飲酒亂性,頭腦必須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這是戒。在律方面,我們應該還要為社會服務,並精進修道。佛教所重視的,跟其他的宗教不同,佛教重視智慧的解脫。有智慧才能究竟離苦,若是用祈求別人賜予的迷信信仰,一味的跟著別人拜和賄賂,祈求賜東西給你,如果別人真能賜給我們東西,這也只是暫時性的,無法久遠,何況求別人是難,處處求人,想依靠別人也是不自由,更痛苦,所以最好是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智慧。我們不要奢求別人能給我們什麼,別人唯一能給的,只能教導我們方法而已。佛陀說:「我只能教你方法而已。」為什麼別人只能教你方法,卻無法給你實際的東西呢?我打個比方:現在有人肚子餓,他說:「師父!我肚子餓死了!」我可沒法子替你止餓,但我會教你方法:「現在你去大寮。那裏有東西可以吃。」方法給了,實際的饑餓卻並未消除,他必須走到大寮,取到食物,還得把食物吃進肚子裏面,才可以止餓,原理就是如此。所以,你真的要相信:沒有什麼人可以賜給你什麼,他只能教你方法,告訴你要如何去止餓,告訴你要如何止掉你的煩惱、痛苦等方法而已。我也不能送什麼給各位,你餓了,我也沒辦法立刻幫你止餓;你病了,我也沒辦法立刻讓你痊愈,我只能將我瞭解的布施給各位,各位聽完以後,認為值得學,認為對自己有幫助,那麼你就使用,使用後得到個中滋味,「嘿!真的!」到那時候你再教給別人,教給別人我們叫做回向,也叫做如實的回向。這不同於誦經的回向,誦經回向是很好,可以引導我們起慈悲心,但這種慈悲心,還沒達到如實的慈悲。真正如實慈悲的回向布施是要將你親身聽來的佛法了解體證之後,將方法再教導別人,這才叫真真正正的回向,真正的慈悲,這樣對自己有幫助,對別人也才有幫助。

佛教是重視智慧的,要啟發智慧是不可以喝酒和吸毒的,因為你喝酒、吸毒,你會亂性,精神不能集中,精神無法集中要如何悟道呢?我在回歸自然有說過,所以一定要瞭解,除了自己不喝酒之外,還應該集中你的精神,以清楚的頭腦,來服務社會人群,來精進修行佛道,這才是真真正正持不飲酒戒。不只是佛教弟子,應該包括非佛教弟子,只要你有這種慈悲心念,只要你想對這個社會有所幫助,就應該去力行,去實踐這種的規律。你可知道社會越文明,大家的煩惱就越多。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不欠缺什麼物質享受,但最欠缺的卻是內心的安寧。物質在我們已經太過於享受,是不欠缺的,最欠缺的是內心的安寧,因為內心缺少一份寄託,所以才有很多人亂找信仰,怪力亂神等很多騙人的社會問題因而演變出來。有的人身不由己,自己不想騙人,環境逼他去騙人,這種實在對社會、對本身、對整個團體都沒有幫助,反而危害了社會。所以才有人說:「我們這個社會病了。」但社會生病應該歸咎於我們不肯開發自己的智慧所致。真正要幫助社會,要運用我們的智慧,才能使這個社會重新得到安樂,這是社會上每一份子都要做到的。

戒與律圓融不可偏失

所以修持五戒,並不只是佛教徒的事情,是人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持五戒以外共同行五戒的禮儀,這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假使人人都實踐這種規律,那麼我們社會就會安和樂利,人間就是淨土了,我們不用再向外去追求什麼,個個家中和樂,從左右鄰居擴展到整個社會,大家一團和氣。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有如活在天上一樣,希望大家都可以活在真實的天人生活當中。那麼我們不只是不犯五戒而已,一定要去力行這種律儀,我一再提醒大眾,不管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我們一同做這種利益自己、利益社會的事情,因為這叫做人天乘,也是根本的教義。既然是人,又是慈悲、有智慧、有道德的人都應該奉行五戒戒律,奉行五戒戒律的同時也必須要守規律。

佛教裏有兩種法,一種叫做共法,另一種叫做不共法。共法是指大家必須應該來做的,不共法就是說有的人智慧還無法開顯,所以還沒悟到緣起性空的真理。有一點應該要注意的,它就是「不管智慧開否?和能不能看到玄玄妙妙的事,是兩回事,不相干的。」後者跟了脫生死沒有關係,佛教重視破除迷信,不談玄玄妙妙的事情。所以只管開顯你的智慧,悟緣起性空真正的道理,也就了解法了。法就是自然。既然我們了解法是自然,那麼我們對每一件事、每一樣東西的來龍去脈都已經清楚了,當然就不會產生顧慮和煩惱,沒有顧慮和煩惱我們就活得快樂自在了!因為重點在這裏,所以佛陀教導在家弟子不只對外有個戒律,對內在家弟子也得遵循生活的規範。我們必須要重視道德的戒和大慈大悲精神的律。戒就是道德,律就是大慈大悲的精神。

佛陀的法律與涅槃的真相

我時常在說:我們學佛,要學會兩件事,一種是佛陀的法,另一種則是佛陀的戒律,也就是學佛陀的法和律。若只學法,不學戒律,就不算一個具足佛陀法律的行者。法就是了解佛陀不共法,「緣起甚深法」,這樣的正知見,加上行持,可以捨去我執,一旦捨棄「我」的執著,那麼你行一切事,就不再沾粘執著,可從減少痛苦,到達究竟沒有煩惱痛苦。把一切痛苦我執捨掉,當下就是出世間,這也是佛教所指的涅槃境界。涅槃就是活在世間對世間任何事物都清楚瞭解,內心明白世間一切事物本身並沒有對和錯、是與非、善與惡,因此不受整個世間的外境物質引誘而產生煩惱痛苦。這情形就是佛教裏最高的境界,叫做「涅槃」。涅槃是活著的事,不是死後的事。或許,有人以為人死後才可得到涅槃,這是不對的。所以我們要學道德的戒,也要學大慈大悲精神的律。但大慈大悲必須從關愛自己家庭做起,然後擴展到不相識的人……。

內外如一的大慈大悲

很多人他嘴裏說慈悲,但不關愛家庭,棄家庭不顧,出了家門,對待別人實在好的不得了,人家稱讚他:「哦!這個大菩薩」。可是,一回到家中,卻變成一個很沒有理性的人,像這種對家中的關愛和外面的關愛有厚此薄彼的不同待遇,顯然不是佛陀所說的法,因為佛陀向來並不這樣說。只要我們聽了佛陀的教義之後,我們即知道佛陀他大慈大悲,做事是圓滿的。這個大慈大悲心,必須要由內心建立,也須從對自己的家庭付出關愛開始,然後推展至其他人。也像我時常所呼籲的,我們佛教徒要修行,應以身作則,循序漸進引導我們家族一起修行。假若你要修行,而你旁邊的人卻不會跟你修行,反而阻止你修行,譭謗你修行,這時候,我們就要檢討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義?我敢說一句話,我們以佛陀說的教義修行,我們周圍子女眷屬都會跟著修行。我不敢說自己修行得很好,但是在我剛走進佛教之前,曾受到我的親族及朋友們很大的阻攔,我開始檢討自己,修改自己的行為,慢慢的影響就近的人。現在我的眷屬,不知道有多少人主動要來學佛了。我們不可以用貪瞋癡勉強別人一定要跟我們學佛,因為牽強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何況俗語說得好:「有心度眾非度眾,無心度眾才是真度眾」。只要我們對自己的貪瞋癡下功夫除掉它,其次再對我們應該做的職務及義務盡本分做好,那就行了。佛教重視因緣但決不是硬拉人家來參與,是以我們本身所做的行為,來感召他人,使他人心悅誠服而自願參與。所以我們必須從關愛自己,關愛自己家庭開始。不可以口說慈悲,只對別人慈悲,而對自己不慈悲。如果說慈悲,對我們家庭、親族子女眷屬卻不慈悲,只對別人慈悲,這是不圓滿的慈悲。簡單小家庭無法下手做到,我們要向外怎麼有可能呢?所以我們從家庭下手,就是要對父母、對子女、對夫妻、對兄弟等之間建立互相關愛。假使我們無法從家庭建立關愛,那我們如何培養大慈大悲呢?單向外面慈悲會形成一種暫時性的應付而已,它不是出自我們內心真正的慈悲。如果出自內心的慈悲,那麼連我們周圍的眷屬都應該是我們慈悲的物件。

健全經濟道德處處樂融融

一個家庭甚至社會,若是要和樂就必須要有健全的經濟和道德。若家庭經濟不健全,這個家庭絕對無法和樂,每天都會為了吃,疲於奔命,爭相搶食。我用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來說明:在我們地藏殿邊有一個水池,水池裏養了一些錦鯉,我有空時,就去看錦鯉的生活,錦鯉生活在水中,大夥兒遊來遊去,每只錦鯉當然都有它的欲望,都在那裏找吃的。我就抓了一把飼料,把飼料丟入水池中,結果這些魚沖出水面爭相搶食,它們為了吃,爭鬥得很厲害。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人在饑荒之時,也會搶食。健全的經濟就是要讓我們現實的生活安定,現實生活不安定,家庭必定會起糾紛,是不是這樣呢?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你看現在經濟不好,所惹出的糾紛就很多,若經濟好,百姓就安和,大家都不用為了吃而互相爭鬥。最近我們從報紙上看到很窮的國家,為了吃的問題惹出很大的問題。所以佛陀跟我們說,一個家庭要和樂,第一要件是經濟和道德要健全。若是經濟和道德兩項不健全,這個社會,整個世界也是一樣,想要安和樂利是絕對辦不到的。現在很多政治人物,都要使這個社會安和樂利,他們的出發心是絕對正確的,但是要使這社會安和樂利,必須要具足兩項條件,第一條件經濟平穩,第二條件道德健全。這樣不管小至家庭,大至社會就能安和樂利,世界也就和平了。

佛陀對在家弟子,有很清楚的開示,經濟及社會道德。如何來持守?如何來建立?和如何來負責?所以依這原理。我感恩很多在家居士,努力維持家庭,還可以護持佛教,使我們出家人能專心研究佛法,我更應該布施佛法給所有的人,以表示對他們的感恩,為了感恩,我想到了佛陀所說的戒律和在家居士修行的方法,於是將我瞭解的和佛法結合起來。我又發個心:我應該來講「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我發現現在很多在家居士要修行卻找不到門路。像我說的回歸自然比較深,初入門的人很多向我建議:希望我能說初入門的人能聽得懂的修行方法。幾經斟酌,我才開始針對「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來下手寫稿。我把它分成一系列、一系列,依次第來說,讓初入門的都看得懂。其實,佛陀他當時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只是我將佛陀所說的,及我所瞭解的,和現實的生活結合起來,方便布施給各位而已。各位有辦法按照這樣做,我們這家庭、社會必將和樂,再進一步修行追求解脫才有希望。如果自己本身吃飯就有困難,那你要怎樣去修行呢?沒有照顧肚子,怎麼顧佛祖呢?我二十幾年前就這樣想過了:「沒有照顧肚子,怎樣去顧佛祖呢?」這是現實的一件事,佛教沒有否認現實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佛教只是在說道理而已,佛教重視道理和實踐並行。這種道理若不能實踐的就不說,說那些也沒有用。不能用的,說了也等於白說。所以佛陀開示我們對經濟和道德,都要相當的圓融。

現在我來說在家居士對家庭經濟方面的態度,任何一個家庭若經濟很差又沒有道德,這個家庭就不能圓滿,我曾經說過,一個家庭要維持它的健全,一定不可以沒有打好自己的經濟基礎,你沒有經濟基礎,你的家庭要如何維繫健全?再說小孩肚子餓了,一直硬吵,吵得哇哇叫!爸爸媽媽聽得也會沒精神。是不是這樣呢?不要說小孩,成人肚子餓了,讓它餓,餓昏了,還是沒有得吃,我們心慌、心亂氣狂也有。經濟不好,為了經濟問題家庭時常起糾紛,所以家中經濟基礎一定要打好,若沒有打好,家庭一定不會健全的。佛陀還有說哦!說家庭由個人負責,尤其是身為家庭之主者,就要對家庭經濟負起特別的責任。佛陀說家庭經濟不是一個人負責而已,它必須分層負責,簡單說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將家庭經濟建立好,不單是現在社會需要經濟,過去印度及世界各國同樣需要經濟,經濟若不好我們什麼都不用說,所以過去經濟很重要,現在經濟仍然很重要。每一個在家居士的經濟很重要,包括出家人的經濟也是非常重要。今天假使說我沒有東西吃、沒有得穿,肚子餓得沒有體力,我怎樣能在各位面前和各位互相研究佛法的戒律?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假使我現在經濟有問題啦!徒弟叫了:「師父!我們肚子餓了!」那麼我沒有好的經濟讓徒弟安心吃飯,請問我怎麼有心能在諦觀園這地方和各位互相研究佛法呢?我想這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經濟問題的,也無法否認經濟問題的重要,不管在家、出家皆如此。

放下、看開 不否認事實

有些人對佛法不瞭解,自認為學佛的人就必須要看開。「唉呀!學佛要看開!」「賺那麼多錢是帶不去的,辛辛苦苦有什麼用呢?」這種見解是不合乎佛陀意思的。佛陀沒有跟我們這樣說,這叫做消極,不符合佛陀對在家居士的教法,也不符合佛陀的意思。這是對佛法的「空」不瞭解,對「放下」不瞭解,對「看開」不了解的緣故。佛教所謂的看開,是叫我們不要「執著」,對世間一切物質及一切親情不可以把它否認掉,但是叫你不可以「執著」,因為這是因緣生,因緣總歸也會消滅。

法是自然的。什麼叫做法?法就是自然。「緣起」就是「自然的」,東西有生就有滅,這生滅的自然法則,我們無法去左右,也無法去控制,假使我有個很好的徒弟,你叫他不要死,或是我徒弟希望師父不要死,都是不可能的。妻兒,夫妻等等都是一樣,有因緣生起就有因緣消滅,但是不能消極,認為這是假的,不需要親情,不需要現在物質的生活。如果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不瞭解佛陀「中道」義的人犯這種錯誤是難免的。因緣和合相總有一天會消失,這是事實的真相。但是現有的情形,我們就必須要惜緣、惜福,感恩,積極的努力。不管是物質,也不管是經濟或感情,都要盡職,並盡力去爭取培養互相關愛,它不是消極的一面。這樣的做法是真正的看開,真正的放下,絕不是旁人所說的消極。

下面所說的這一類就不同了,那就是自認為學佛的人,有能力去賺的錢,卻不去賺,自己家中子女眷屬無法建立和樂關愛,而認為自己就是在修行,這種就是對於看開已經沒有盡責了,也已經產生一種錯誤觀念,對佛陀中道義不瞭解,也等於產生一種消極。看開是認清緣起緣滅的真相,終有一天必會分開,必會分離,不能永遠不變的存在,對這真理,對這自然,自己要清楚,一定要瞭解。到了那一天,心愛的人分開了,而我的心還是很自在,我的命失去,我還是很自在,確實瞭解這是無常。現實的東西目前在一起,說不定下一秒鐘就分離了。現實的人、事、物就是這樣,有聚合的一天,就有分散的一天,這叫做真正看開了。身心自在,瞭解一切都是無常,一切都是因緣的生滅,所以不會再去沾粘,對現實自然生滅,你已經徹底瞭解「放下」,簡單說就是放下貪、放下瞋。能放下貪、放下瞋(瞋恨的瞋),那麼你就沒有愚癡了,對一切愚癡,對一切執「我」的執著捨掉。那麼這叫做放下。不要應該做的事情放下不做,那麼這種並不是放下,它叫做愚癡。家中經濟我們要負責,子女眷屬的情愛我們要建立,夫妻感情要建立,對社會關愛要建立,你都放棄叫做斷滅,這種不是真正的放下。放下就是放下我們的貪瞋癡,放下我的執著。並不是放下當下的因緣,這一點要明察,並請記詳細!不是放下我們當下因緣及親情和事業,棄家庭不顧,這種是消極的態度,是誤解佛教所說的放下。真正放下的人,他對一切諸惡以及消極行為都放下,反過來積極去盡自己本份利己、利人的事。所以真正看開的人他的生活是有規律的,他的生活是有責任的。責任和執著我們要認清楚,在「慈蓮月刊」中,我曾說過一個法語:責任和執著兩項,看起來雖然是一樣,但是它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不要誤解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放下」當作消極,將「積極有責任」當作是執著,這不一樣,各位要分清楚的。

對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透視它認識的相當清楚,做事不違背道德,以及違反大自然的法則,處處積極把握當下,但對一切,內心沒有生起沾粘執著,積極面對一切,負起責任,而沒有將寶貴時間以及空間,浪費在消極的行為上。也可以說做事不對,我們可以重來,事情做錯了我們可以重來一次,但是呼吸、生命是不能重來的。因為我做不對的事,可以改過重新做;但你的生命死後,時間過去之後,你就不能重來了。要不我死去,明日再重來,這怎麼可能呢?瞭解無常必須更加積極,而不是消極放下。看開一切都是假的,這是一種沒有責任的斷滅說。我們要瞭解緣起甚深法,要不你就誤解什麼都是假的,你就變成消極了,你會抹殺掉現有的事實,佛教沒有否認現有的事實,假若它否認現有的事實。那麼這佛教對自己沒有幫助,對別人沒有幫助,對社會也沒有幫助,等於變成是一種消極。真有如此的消極做法,如何成就緣起甚深的佛道呢?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經濟基礎的發展是每一位在家的佛教徒,都必須要去承擔接受的;包括非佛教徒,也應該去承擔接受。何況經濟發展,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但是發展經濟必須要取財有道。也就是說你要發展經濟,必須以正當的方法去取得,不能為了要建立經濟,而違背你的道德,不擇手段去取得你所要的物質經濟,這樣是不可以的。佛陀曾教示我們在家居士:我們要謀職業,穩定我們經濟基礎,但很容易生出想獲得財物的欲望,取到不正當之財,反過來等於你去犯罪。也就是說佛陀認為你為了穩定經濟基礎,你有這欲望,可是你卻沒有用正當的手段去取得金錢或財物,反而卻做出犯罪的事。所以佛陀就在善生經說:「先有的生『善』之技術,後求財物。」重點就是說一定要以正當的手段換取別人的金錢。不騙人、不拐人,這都是可以的。如果用騙的、用拐的,這就不可以了。佛陀開示在家弟子謀求經濟的職業很多,包括有士、農、工、商,包括書寫、算畫,一切的技術等都算正當的職業。綜合起來,除非你所做的是違背道德行為的職業,否則,你都可以去做。不可做的,包括為了自己享受,為了自已經濟穩定,反而讓別人承受痛苦,這種行業我們都不可以去做。

財物的運用與收支平衡

我們以正當職業取得財物之後,還得注意運用,並不是用正當力量及智慧取得財物之後就算了,佛陀教我們不是這樣而已。我們更加必須要注意它的運用,不能毫無節制的浪費呀!因為錢可害人,也可以幫助人,是不是這樣呢?佛陀向我們交代、叮嚀的很清楚,不要沒有節制而浪費。佛陀對經濟財物的運用,他的說法,我們必須要注意,佛陀說:對我們的經濟、對我們財物使用,必須注意收支一定要平衡。預算我一個月收多少錢?計算支出什麼款項?以我們一個月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為標準,不要沒有節制亂開支。沒有節制亂開支你就會「寅吃卯糧」(透支),就像社會上所看到的騙人啦!偷啦!拐啦!綁架啦!一大堆,報紙上幾乎天天都有這種新聞。為什麼會這樣呢?歸納起來,就是他的開支沒有節制。比如說:嗜賭的人,他開支很大,又不努力去賺錢,使得支出和收入不相符,所以才冒險走歪路。佛陀知道會這樣,因此解釋得很清楚,說支出、收入兩項都必須要有計劃,不要收入三塊錢,卻花五塊錢,這樣,會使得我們永遠負債累累。

佛陀的經濟四分法

佛陀將開支說得很清楚,以正當職業所賺來的經濟,將它分做四份。所謂的「四分法」:一分為飲食;一分為田業;一分為貯藏,以應用所需要;一分給予耕作旁而生,其他放著,作我們的利息。若是以現在生活來說,一分做家庭費用,也就是說必須要維持家庭生活的日常開銷。一分為經營事業費用,也就是生意事業的費用。一分儲蓄起來,貯藏就是儲蓄起來,放在家裏或在銀行。佛陀這樣說,過去印度不曉得有沒有銀行?那時代有沒有?我們不曉得。現在存在家裏和銀行,那一種比較安全?如放在家裏可能被人偷去!我們這裏的小偷很多,就是沒有守五戒的原因啊!守五戒,小偷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急需要時可以用得到。最後一分以現在社會生活來說,就是投資。選擇在正當的事業中,做一個投資。例如:買公債,或是銀行存款生利息,或是正當事業可以照顧得到的,那麼可以來投資。佛陀教我們經濟四分法的用法,如此的清楚明白,也跟我們說綜合的開支。我們必須要有相當的預算,如果沒有相當預算,我們時常會為經濟煩惱。以上所說的是經濟四分法,我以漢文解釋,它出自善生經所說的。另外在雜阿含經第四十八有說,說什麼?以一分為生計(和生活費用一樣嘛!);二分為營業費(事業的需要);一分為儲蓄(儲蓄就是存起來)。雜阿含經是這樣說嘛!意思也相差不多啦!這就是佛陀他時常開示在家弟子,對家庭經濟的根本原則,我們對根本原則無法建立,對收入和支出無法掌握好,小孩子要註冊就開始煩惱啦!是不是這樣呢?繳互助會錢日期一到就煩惱了,福報比較不好的跟別人租房子,交房租費日期一到就煩惱了,一下子感冒或是意外的開支,你就開始煩惱了……,是不是這樣呢?一產生煩惱,就想打坐。坐禪可以坐得住?思惟佛法,一邊思惟錢就「跑出來」了!是不是這樣呢?想佛法哦!怎麼想,腦子裏還是跑出錢來!一天到晚煩惱錢,那有精神思惟佛法?所以佛陀為建立在家居士修行根本基礎,對關於家庭經濟量入而出的適當運用,就是以上所說的四分法,佛陀已經說得很清楚啦!

濫用、浪費造成經濟蕭條

家庭經濟最需注意的就是慎防濫用和浪費,佛陀也有說家庭經濟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濫用和浪費。不該花費卻去花費,不該浪費卻去浪費,佛陀說都不可。沒有計劃的開支,就算國庫也會倒。因此,規劃預算是必須的。像我們慈蓮寺都要預算呀!師父的道場是新的道場嘛!要開發一個道場,要建設一個地方,那麼我去問會計,問我們副寺(會計),我們裏面剩多少錢?她說剩多少錢,我就去做多少工程的花費。要不,會引起常住的人心不安,他們會說:師父呀!你把錢都花到建設,那我們吃飯從哪里來呢?他們就不會安心,所以必須要做計劃。我們慈蓮護法功德會裏也是一樣,一年有一年經濟編列,今年編列明年,都有預算啦!如果沒有預算開支,時常都在負債;這就是佛陀時常開示,我們財產消失的原因啦!也就是對經濟沒有計劃的不良效應。所以我們人人必須要注意,尤其是因為懈怠、放逸、浪費,沒有計劃,而將金錢浪費掉了。不該花的你把它浪費了,這是佛陀深深戒止過的。他叫所有的人一定不可以濫用和浪費金錢,不需要花的必須要存起來,不可以把它浪費了。

窮的六因

浪費、濫用經費,那麼你以後會窮。濫用經費有六種原因,佛陀說得很清楚。

第一、就是說沈迷於飲酒,工作不好好做,拿到錢就去喝酒,喝得每天都爛醉,認為喝酒可以解憂愁,他越喝越憂愁呀!因為你喝酒,只暫時將你的神經意志迷惑而已,可是你的經濟越來越不好,喝酒亂了性,往往還發生事情,事情越多,叫做雪上加霜,愁上加愁。所以喝酒只讓你暫時麻醉,不可能解決事情。真正有智慧的人遇到事情,如實面對去把它解決,不是逃避也不是消極的,逃避不能解決,一定要用智慧,如實面對現實去解決。所以每天都在喝酒的人,既浪費時間,精神又無法集中,對事業更無法專心,有時也因為喝酒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來。這樣不是煩惱更多嗎?而且又浪費你的金錢呀!

第二、有人像無業遊民每天都沒有事情做,不利用時間去努力賺錢,不管什麼時候,都可看到他徘徊在街上,閒逛百貨公司,無緣無故的把時間浪費掉。

第三、又有人沈迷伎樂、娼伎,伎樂就是說花一些錢換取快樂,像打電動玩具、看表演、看職棒、磨腳底、看賽馬,以及時下最流行的KTV、 MTV等等!你要調劑你的身心一下,還無可厚非,但千萬要選擇有防火安全,有政府立案正當的地方才可以去。人與人相處難免有壓力,或工作疲勞的壓力,那麼為了紓緩你內心的壓力,去正當的KTV唱歌,這沒有關係啦!這沒有什麼的,但是有的人,工作放棄啦!拿了錢,就去KTV唱歌,時間浪費,耽誤自己,往往之間引起喝酒還造業,因而浪費了很多的歲月,甚至在那產生很多是非出來,實在很可惜。

第四、沈醉賭博,這賭博可以迷人,也最容易增長人的貪心,還包括會放棄他正當的職業,因為賭博我有感觸,我今天若贏了,就會貪心,我若輸了,就認為還要贏回來,因為我還沒有學佛之前會賭博,也會打麻將,所以我才有體會到賭博的滋味。若今天贏了!喔!比做生意還好賺,若輸了就不甘願,若做生意的錢輸了,還會再去賭,很想把輸掉的討回來,於是就越陷越深了,這佛陀說得很對。所以賭博會迷人,還會耽誤人的時間呀!在賭博方面往往最會引起什麼?你知道嗎?就是惹出事端,引起是非呀!這些恐怖的事情,我深深體會過。

第五、結交惡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惡友會引導你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不歸路。起先你做壞事情,你不知道,等到你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第六、怠惰,怠惰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每天都迷迷糊糊啦,每天都不曉得做什麼,都沒有計劃,就是說一天過一天,事業沒有計劃,經濟沒有計劃,不專心也不盡責去做事情。世間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若不付出相當代價,你就無法成就。不要說社會事業,就依我修行的經驗好了,你若沒有真心下功夫,內觀用功的話,不會有佛陀自動賜給你智慧,更不會有什麼人賜努力給你的,智慧是由自己努力內觀開顯的,並不是別人從外表給你的。我如果認為別人會賜給我什麼,我就會懈怠,我就會想依靠別人。依靠之後會失望,我敢說絕對會失望。如果不想失望,一定得靠自己努力,腳踏實地,精進用功。

時間到了,我們下集再見,感恩各位,祝福各位,身心安樂。再見!

大願語錄:

修行人能作世間事,但心莫存世間意,修行雖曰放下,是要放下一切妄想執著。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一
第3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二 第4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三
第5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四 第6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五
第7頁: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六 第8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七
第9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