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淺說 王博謙居士著

學佛淺說 王博謙居士著

人何以要學佛

[日期:2010-07-17] 來源:轉載  作者:王博謙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人何以要學佛

列位要知道人們,何以要學佛的理由,須先知道釋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緣故。

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就是人們的生死大事。列位要知道,人人都有一個本來面目。這本來面目,在佛教的名詞,叫作佛性;在世俗通用的名詞,叫作靈性。本是無形無象,不可以言語形容的。歷代祖師,於無可形容之中,假定一種形容的話頭,說是圓陀陀、光灼灼、赤灑灑、一絲不掛,也不過形容個大略罷了。列位要曉得我們的本來面目,在那無始以前無明未動的時候,(無明者,癡闇之心,體無慧明也。)原是不死不生,與佛的心性一樣,因為無明一動,就鑽進了生死的圈子,從此就生生死死,塵塵劫劫,在生死苦海裏面隨業流轉,(隨業流轉者,隨自己身口意造作種種有漏善,及諸惡業之力,流轉於六道之中。)永遠跳不出這生死圈子。並且雖在生死苦海裏面,往往不以為苦,反以為樂。譬如蒼蠅一般,終日營營,撞來撞去,不知忙些什麼。在我佛如來慧眼,觀看眾生這種顛倒情狀,真是可憐極了。正如法華經所說:「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游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我們娑婆世界的本師教主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以前,早經成佛。因為憐念我們眾生,長久的沉淪在生死苦海之中,愚癡不醒,永無回頭到彼岸的機會,(到彼岸,即出離苦海也。)因此發了大慈悲心,不惜應身救世。當中國周朝的時候,在中印度天竺國地方,降生為淨飯王太子,其母摩耶夫人破右脅而生;捨棄國榮,出家在雪山成道,(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高於海面二萬九千尺,其頂千古積雪,故名雪山。在印度之北,西藏之南。西藏久屬吾國,不待言。其間有不丹、尼波耳二國,亦久屬吾國;釋尊成道於此,蓋早具文殊主化五臺,達摩承命東來之意。)說了四十九年大法。現在佛教各種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但是千言萬語,說來說去,說到歸根結柢,無非是度人脫離生死超出苦海。所以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我佛慈悲,既為眾生之生死大事而出世,我們再不澈底覺悟,再不勇猛發心,那真是辜負佛恩,自暴自棄,千萬億劫無由出離生死苦海了。

人皆有生,即人皆有死,即人皆貪生而怕死。人們想要脫離生死,只有發心改惡修善,至誠念佛,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享那永遠不死的快樂。否則愈怕死愈要死,在輪迴之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縱經世界微塵數劫,亦難出離六道輪迴。則永遠在貪生怕死之中,即永遠在生生死死之中,跳不出這個生死圈子;若要跳出圈子,勸君趕緊學佛。我當少年的時候,小有文名,狂妄荒謬,目空一世;不但不肯學佛,並且還要闢佛,說人家學佛的是迷信,至於持齋吃素,尤為反對。當那個時候,我自信為闢佛中堅分子,無論如何是不肯降伏的。雖也看過幾部佛經,倒反拿來作闢佛的資料,其實於佛經裏面的微言奧旨,卻並沒有去細心的理會,只是剽竊了一句兩句,信口狂吠,吹毛求疵。如今迴想起來,真正罪過,真正慚愧。我那時少年氣盛,不但不信有佛,並且忘卻了死,後來年歲漸增,慢慢覺著人生總有一死的觀念,遂觸動了貪生怕死的觀念。往往獨自一人睡在床上,當那黎明蘇醒的時候,思前想後,萬念起滅:初想我今年已經幾多歲了,不知還有幾年好活?又想人生夭壽不齊,我今日活著,明日就死也料不定。又想自幼而少,自少而壯,都在眼前,不過一剎那間,就是活到一百歲,也不過一剎那間,就完事了。又想現在此地此房此榻,是我住我睡,一剎那間,我不知那裏去了,此地此房此榻,又不知何人住了睡了。又想我死以後,是不是就此灰滅了?(這就是眾生的斷見,要知道心性是長存不滅的。)如果就此灰滅,倒也罷了,設或又有來世,來世的我,就不記得今世的我了。又默然自己數著自己的出入氣息,想道我這氣息出了一口,就少一口,等到一息不來,萬事成空,那是何等悽慘!又想人生出生入死,如此悽慘,有沒有可以避免生死的方法呢?千思萬想,沒有沒有!此時我的思慮,如同轆轤一般,一陣一陣的起落;我的心肝如同刀攪一般,一陣一陣的酸痛。想到後來,終是無可如何,只好糊塗混過,撇開再說。我的貪生怕死念頭是這樣,我想人人的貪生怕死念頭,大半也是這樣。後來是我的機緣到了,忽然遇著幾位善知識,硬拉著我研究佛經。我起初還是卻不過朋友的好意,勉強隨著他們研究研究,並不知其中有什麼妙處。不料一經研究,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原來我所朝思暮想避免生死的方法,佛經上面都完完全全的載著;原來我佛所說之理,是貫澈宇宙的真理;原來我佛所傳之道,是解脫生死的大道。彈指之間,如甘露入喉,如醍醐灌頂。迴想從前種種貪生怕死的念頭,都是一種可笑的妄念。我就從那一天起,斷葷茹素,發願皈依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如今覺得身心清淨,魂夢皆恬,比從前好像換過一個人了。我自己既然得此法益,迴顧我無量恆河沙數同胞,大都沉溺在生死海中,沒有出頭的機會;所以我不惜將我從前罪惡,發露出來,作一個榜樣;並且將我所見到想到一知半解的佛學,編成學佛淺說,貢獻於大眾之前。普願大眾,同發菩提心,(菩提心者,無上等覺心也。)同念阿彌陀,(阿彌陀者,佛號也。譯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同超生死海,同生極樂國。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人何以要學佛
第3頁:樂是苦的因 第4頁:因果輪迴及天堂地獄果然有麼?
第5頁:出世間法仍以世間法為根本 第6頁:佛道容易成麼
第7頁:在家人也能學佛麼? 第8頁:愚笨人也能學佛麼?
第9頁:女人也能學佛麼? 第10頁:修行人不可修人天福
第11頁:修行人應當修淨土 第12頁:念念阿彌陀佛就能成佛麼?
第13頁:學佛應當念什麼經典做什麼功課 第14頁:修行人要精進不可懈怠
第15頁:何以應當戒殺? 第16頁:修行人懺除婬念的方法
第17頁:大乘小乘的分別 第18頁:真心與妄心的分別
第19頁: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第20頁:臨終的一念
第21頁:佛學與學佛的分別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