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求人不如求己(1994) -- 星雲日記32 星雲法師著

求人不如求己(1994) -- 星雲日記32 星雲法師著

安住自在 1994/11/16~1994/11/30

[日期:2011-0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十一月 十六日  星期三

凌晨三時,大雄寶殿前面的成佛大道正在舉行供佛齋天法會,清脆悅耳的梵唄聲由遠至近地傳來耳際,這時心裡突發奇想︰大家為了消災祈福而在半夜供佛齋天,諸天菩薩也就必須早起應供,不知他們會不會為此生氣?

晨五時,驅車北上,途經臺中東海道場,便在覺曦、楊寶蓮師姊的誠意邀請下,享用了一頓豐富美味的早餐。

上午十一時,抵達臺北道場。隨即會晤了澳洲布里斯本南區佛光分會會長劉招明、元亨利貞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龍又麟、總經理王世法以及畫家宓雄等人,談話中,發現大家都是倡導教育與文化的有心人士。

中午十二時三十分,於海會堂邀請《講義》雜誌的所有同仁一起素齋談禪。出席的人員有該社社長林獻章、主編董笑珠、編輯主任項秋萍、資訊部襄理王資貽,其他 的像資訊部、編輯部、美術部、會計部、廣告部、發行部、行銷部、郵購部、業務部等行政單位的工作人員三十餘位統統來了,連社長的母親和姊姊也歡喜地參加了 這次的聚會。

向來,我對《講義》雜誌有特別的愛好,尤其是我每次出國,一定隨身攜帶《講義》。上回我在海外別分院,曾對徒眾說,如果每到一個地方,有超過十個人來機場 接我,我就一年不去那裡;拉布條歡迎,便兩年不去;假使請我到外面餐館吃飯,即三年不去;如果餐館的菜是一道一道地上,我將四年不去;現在還要加一條,如 果在當地看不到《講義》雜誌,我將五年不去那裡。語畢,竟然博得現場人等一陣熱烈的掌聲。

其實,我喜歡《講義》是因為《講義》給讀者信心,給讀者希望,是「一句話改變人一生」的愛語布施行。加上《講義》具有可讀性、趣味性、知識性、生活性,是一本價值甚高的雜誌刊物。

下午二時三十分,剛從北京風塵僕僕回臺的謝仁光、趙翠慧夫婦送來了八十多幅大陸名畫家田雨霖的作品。聽趙翠慧說,田雨霖為了佛光緣書畫義賣,每次都捐出他心愛的新作,而且還要提供最擅長的百幅花卉來展覽,對於各方的關切與支持,實在深表謝意。


■十一月 十七日  星期四

用過早餐後,就看到臺視「星雲說喻」製作人朱珍珍小姐正忙著與攝影師、燈光師在十二樓錄影室布置造景、調配燈光,一切就緒,便來請我準備錄影。

朱小姐在看過電視螢幕後對我說,今天的燈光打得非常柔美,將我襯托得像一朵清晨的蓮花。接著,她又告訴我,臺視的工作同仁觀看「星雲說喻」節目後均十分受用,尤其是有一次我講了一則「誰之過」的故事––

有一位秀才,在江邊散步,看到一個船伕將沙灘上的渡船推向江裡,準備載客渡江。這時,剛好有一位禪師路過,這位秀才於是一個箭步向前,衝著禪師就問︰

「和尚﹗和尚﹗剛剛船伕把船推下水的時候,壓死好多螃蟹、魚蝦,你說這是乘客的罪過,還是船伕的罪過?要知道殺生是有罪的,將來這些罪業是乘客受報?還是船伕受報?」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說是船伕的罪過,但船伕只是為了要渡人過江,並沒有殺生的意思;若要說是乘客的罪過,他們也只是為了事務搭船,並沒有想要殺生;那 麼,死了這許多的生命又是誰的罪過呢?這時,禪師回答得很妙,他指著秀才說︰「那是你的罪過,因為你多管閒事。」

經云︰「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這個世間本來沒有事,許許多多的是非都是由多管閒事的人惹出來的,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一點點的是非、好壞都會製造出罪業,假如能破除這些妄想,滅除這些分別,便能安住在無事平等的自在當中。

錄至五十集,機器突然故障,攝影師打趣地對我說︰「大師,您辛苦了,今天的工作量已經很多,機器也要我們到此為止。」

下午四時,會晤陳永和夫婦。

晚六時,大陸中國科學院院士暨著名經濟學家千家駒先生來訪。千老今年高齡八十五歲,是第一次來臺,他一見到我,就緊緊地握住我的雙手,謙虛地說道這次是抱 著觀光、遊方和學習三個目的而來,雖然是首次來臺,一切卻是那麼的熟悉自然。言談中,千老風趣簡潔地道出了目前大陸經濟發展的情形,他說︰

「不到深圳,不知錢少。
 不到北京,不知官小。」

聞後,感慨萬千,發人深省。


■十一月 十八日  星期五

晨起,盥洗畢,翻閱了幾本新買的書。上午九時,為中視「星雲說」錄影––

「小火得草,所燒無限;
 智者觀物,無小無大。」

            ––《中本起經》

「慚為善服,戒為平安,
 慧為人寶,福為資財。」

            ––《出曜經》

「世間所有諸欲樂,乃至天上所有樂,
 若此斷貪之大樂,十六分之不及一。」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應當畏煩惱,不應隨煩惱;
 當為集眾善,以慧遮煩惱。」

            ––《菩提資糧論》

「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
 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

            ––《大集會正法經》

「善護口過,不說人短;
 若人呵責,自省己行。」

            ––《大方等大集經》

「發業成種,無明為根;
 潤業受生,貪愛為本。」

            ––《圓覺經》

「作福事易,為道事難;
 為道復易,解道者難。」

            ––《五苦章句經》

當我錄完五十集的時候,由於機器操作太久,燒壞了,昨天錄製「星雲說喻」也發生同樣的情形,看來機器也在抗議,說它太累了。這時,我問節目製作人劉建良先 生,一連錄製五十集的節目會不會太少?劉先生告訴我,很少人能如此做,尤其是在沒有時間思考的狀況下,說出一段深入淺出的佛理,而且還將時間控制得恰如其 分,對一個常人來說,實在是不容易。

下午四時三十分,離開臺北道場。晚九時四十五分,抵達佛光山。


■十一月 十九日  星期六

水陸法會明天就圓滿了,晚上再次為信徒開示。由於日前「大佛轉身」的靈異在信徒之間流傳,使得這幾天上山的人潮更加熱絡,平均每天有七、八千人在山上用 餐,有人打趣說︰大佛把廚房的人給忙壞了﹗其實大佛並不是今年才現身感應,歷年來經常有信徒上山禮佛作功德,他們說︰「是大佛叫我來的﹗」有人覺得很不可 思議,我想所謂「三界唯心」,只要心中有佛,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去年全程參加水陸法會的陳履安院長,今年雖因公務繁忙,不克參加,但仍於法會期間三上佛光山。今天他說,參加水陸法會可以擴大心量、長養無邊的慈悲。因為 過去只知道要度人,沒想到人道以外,法界之間還有無邊的眾生等待救拔,於是他悟到︰學佛不但應學會顧念相關的人類,也要推及一切的眾生,這就是「眾生無邊 誓願度」。

水陸法會是中國佛教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略稱悲濟會、水陸會、水陸道場,全稱是「法界聖凡水陸普渡大齋勝會」。逐句分開來解釋,即––

法界︰指諸佛與眾生本性平等,理常一致,通稱法界。

聖凡︰指十法界的四聖六凡。四聖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指︰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

水陸︰指眾生受報之處,分為水陸空三界。但因水中、陸中的眾生受苦較重;天空中的眾生,如欲界天、色界天,受樂較多,因此普濟著重水陸二處,故名水陸。

普渡︰對六道眾生悉皆度化,使令解脫。

大齋︰指不限制的普施飲食。

勝會︰除了施食以外,又有誦經持咒之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得法水滋潤,故名勝會。

水陸法會緣起於梁武帝夜夢異僧告之「六道四生,受苦無量,唯啟建水陸無遮大法會拔濟之,始能脫苦。」帝乃披覽群經,綜合慈悲梁皇寶懺、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 平等施食一事,用制儀文,首於金山寺啟建,由梁武帝當齋,因此最早的水陸法會是由朝廷發起啟建。時至今日,由一般信徒共同發起,集資修設,稱為「眾姓水 陸」;如果財力雄厚,發大心獨資營辦,稱為「獨姓水陸」。佛光山向以廣結善緣為原則,每次啟建水陸法會都希望以萬緣共成佛事,故稱「萬緣水陸法會」。

啟建一堂水陸法會需七晝夜才能功德圓滿。分內壇、外壇等七個壇口,外壇共分大壇、諸經壇、法華壇、淨土壇、楞嚴壇、華嚴壇。近代亦有增設藥師壇,為信徒祈安消災。總計一次水陸法會約需百位以上法師,動員人力、物力頗鉅,一般寺院並不輕易啟建。

往常佛光山每五年啟建一次,近年因信徒參加後反應熱烈,從八十一年開始一年一度,每年參加的信徒有增無減,甚至有人已經關心到明年是否繼續啟建,為順應信 徒的需要,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經開會決議,明年同一時間依例啟建。今天我把這個訊息正式向信徒宣布,隨即獲得熱烈的掌聲回應。

中午休息時間,永平帶了和信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克宗、蔡俊明兄弟暨眷屬一行十餘人跟我見面。蔡先生一家人因高堂往生,靈骨奉厝在佛光山而與佛教結 緣。今天他們告訴我,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法會,幾天來雖然睡眠不足,但是精神飽滿,雖然因過去不曾跪拜而備感辛苦,卻也捨不得放棄任何一支香。言談中頗有 「學佛恨晚」之慨。我隨緣為他們開示「因緣、忍辱、發心、懺悔」等義理,只見他們頻頻點頭,臨行一再表示,原來佛法是這麼平實、這麼生活化,看來以後應該 多多抽空學佛才是。

最近幾天來各別分院的住持當家回山支援水陸法會,今天他們聯合向我請示,我也欣然騰出一天的時間,除對行政方針、法會儀軌提出意見外,更希望大家在度眾方 法上要不斷求進步,要對自己的說法、策畫、領眾、發展能力自我評鑑,尤其要有憂患意識與常住觀念。近來一些年輕徒眾作事總是出紕漏,所以我藉此機會勉勵大 家凡事能夠––

1.瞻前顧後  2.權衡輕重
3.講究是非  4.知道好壞
5.辨別善惡  6.明白因果

今天還抽空看了幾封信。在小港講堂負責「香雲蓋」素菜館的林美杏來信說︰「自從『三十』齋開張至今,得到的回響出乎預料的好。有不少客人以前沒有吃素的經 驗,只是抱著試吃看看的心情,沒想到就此成為常客。目前有全家老小都來的,有在機場上班的地勤人員,有學校的老師、學生,有老婆婆、小朋友……,大家都吃 得很歡喜。

最值得高興的是,客人水準都很高,常常我還來不及向顧客們說『謝謝』,他們早已搶先說『謝謝你﹗』看著他們餐餐都來吃,而且吃得很開心,我就很安慰。只是 很慚愧,每天都忙得無法到樓上的佛堂禮佛,但是我會努力做好佛光人的本分,希望能接引更多的有緣人吃素拜佛,希望眾生都得度。

目前經營的項目有︰臘八粥、豆漿粥、花生豆腐、炒飯、炒麵、快餐、咖哩飯、素羹等,冬天還想增加小火鍋。我現在每天都忙得很快樂、很滿足、很有希望,謝謝 師父慈悲讓我有這個機會再創未來,我會好好努力,更銘記師父的教誨,好好把『三十』齋發揚光大,讓佛教更興旺。這裡有永勝法師指導我,一切都很順利,請師 父放心……。」

外甥女劉鳳珠,在佛光會布里斯本南區分會會長劉招明開設於上海的公司任職,最近來信說︰「在上海,劉先生、劉太太及這裡的主管都很照顧我們,尤其劉先生夫 婦經常從遙遠的國外打電話來關心我們,我心裡好感激,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舅父您的因緣啊﹗我感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今生今世與舅父有緣。

最近爸爸為我出國的事很操心,前幾天到郵局為我查詢日本的資料,匆忙中頭撞上工地的鐵架,看著爸爸飽經滄桑的頭上血跡斑斑,剎時淚如泉湧,心中思緒萬千。想想渺小如我者,何值這麼多長輩對我如此關心厚愛呢?

許久未見蕭師姑,很想念她﹗還有莊師父、惠師父、容師父,他們都好嗎?永傳法師為我去日本讀書之事,吃了不少苦,我非常的感動,一方面又覺得很對不起他。

趙樸初居士說舅父『富有三千界,貴為天人師』,在此我要祝舅父『壽比南山松,福如東海水』﹗並請舅舅多保重……。」

佛教講「諸法因緣生」,這個世間的事事物物,都離不開因緣法,一個懂得感謝因緣、珍惜因緣的人,必定是成功的人。


■十一月 二十日  星期日

水陸法會今圓滿,很多信徒都專程回山參加送聖儀式。一天下來,訪客甚多,有應邀來臺講演的大陸名經濟學家千家駒夫婦、巴西佛光會副會長張勝凱夫婦、加拿大東蓮覺苑負責人何鴻毅先生,及本山信徒總代表,也是佛光會檀教師的陳履安院長等人。

陳院長早在去年出國,過境巴西時就與張勝凱先生結識,由於彼此學佛過程都很相似,所以交談頗為投緣。今日會晤談及在西方國家,信仰佛教的人日漸增多,尤其 隨著科學的進步,專家們發現世間上有許多觀念的原理都與佛法的思想互相印證。許多科學家過去不解的地方,在佛法中竟可以找到答案,故近幾年來引發了科學家 研究佛學的興趣。例如「不生不滅」就是時間沒有起點的觀念,這在天文學上是一大突破。什麼是業力?目前是科學家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

遠從加拿大來訪的何鴻毅先生,其祖母何張蓮覺老居士是香港何東爵士的夫人(一八七五~一九三七),清末民初人,本姓張,祖籍廣東新安,因遊南京棲霞山寺, 見舍利放光而對佛法生起敬信,於香港捨宅創辦「東蓮覺苑」,施設女子佛化教育。又發行《海燈》雜誌,宣揚佛法,更在香港青山及其他地區創辦義學,教育貧苦 民眾子弟,促進佛教普及民間,數十年來為港九佛教貢獻不少。今為在海外發揚何爵士夫婦遺志,何鴻毅先生特在加拿大新創道場,仍沿用「東蓮覺苑」之名,將在 明年八月落成開光,請我前去主持,非常樂意結此法緣。

何先生是第一次到佛光山,當他參觀完本山各殿堂後表示,以前聽說過佛光山的種種,今日親臨深悟,很多事情「聽」來的並不正確,實際身臨其境看到的才重要。佛光山的確是團隊的社會工作者。

名經濟學家千家駒先生,浙江人,現年八十五歲,過去弘揚共產主義,在大陸人民大會堂幾千人的講演,三十分鐘內有三十一次掌聲,可見其建言、思想、言論、見 解的權威。一九八八年在洛杉磯西來寺皈依佛教時,曾造成一時轟動,大家十分好奇為何幾十年來信仰共產主義的無神論者,最後竟然會皈依佛門?(他曾撰〈我為 何皈依佛教〉一文,在《普門》刊載),此次應政府邀請來臺演講,專程上佛光山禮佛,他在和全山大眾見面時表示––

「第一次來臺訪問,最想見的是看一看我皈依的根本道場佛光山,盼望多年,今天終於如願以償。尤其是又看到難得一見的水陸盛況。我因聽大師的講經而皈依佛 門,此是我畢生最大福報。」會後有許多人問我是怎麼「度化」他的?其實是他善根深厚,所以聞法後,就能很快地契悟佛理。

應沈春池文教基金會邀請來臺開學術會議的大陸文物負責人︰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張德勤、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南京博物院院長韓金科、中國歷史博物館俞偉 超、中國考古協會理事李季、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黃景略、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樊錦詩、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晉、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薄小瑩、中華文物交流 協會副祕書長王立梅、遼寧博物館館長姜念思、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陳全方、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李伯謙等人,在沈春池文教基金會顧問章金生、故宮 博物院器物處處長張光遠、高雄市立美術館籌備處主任黃才郎等人陪同下,中午來訪。

這些貴賓都是在大陸從事文物考證研究的知名人士,研究對象以佛教文物占相當大的比例,是老、中、青三代精英人才的代表。

平常我們到大陸參訪,想要到各博物館走一趟並不容易,就算去了,可以看到文物,但並不容易看到館長,今天有如此殊勝因緣,大家都齊集於佛光山上,所以,我特別召集全山住眾、學生、職事等於如來殿,介紹這些文物負責人給大家認識。

我非常高興他們的來訪,佛光山雖是寺院,但是所從事的是綜合性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生工作,並提倡人間佛教,以尊重包容來弘揚佛法。我經常思考一 個問題––中國年輕的一代除發展經濟外,還要積極弘揚傳統文化,才能使精神與物質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故各行各業都要有人去推動。很希望透過宗教平等包容 的態度,共同來創造我們的未來。

我是中國人,對兩岸統一很有信心,五千多年來,中國人總是在戰爭的養息下,浪費很多時間,現在應該要同心協力,努力謀求建設強而有力的中國才是當務之急。

張德勤會長代表訪問團向大家致辭道,應妥善保護海峽兩岸共同文化遺產,包括寺廟、道觀、歷代建設文物館,依國際交流管道,將文物介紹給海外人士。

先民留給我們博大精深的遺產文化,此傳統美德薰陶我們寬容大度、和睦相處、自強不息的氣質,我們要對自己美好未來做出貢獻,這就是他們每天辛苦工作的動 力。在他們所負責的文化工作中,有一項是古寺古塔的維修,從來不曾間斷過。上海在文革後,對寺廟的恢復工作也很用心,因而在江南修塔時,發現塔上藏有元、 明、清年代的四百多件玉器及經書佛像。目前正在積極整理,準備供人瞻仰及出書。

由於時間有限,他們僅參觀佛光山小部分範圍,如果說敦煌是古代變文,那佛光山淨土洞窟就是現代變文。佛光山傳播著幸福、和諧、歡喜、包容等精神,與他們工 作的宗旨是一致的,故在大陸從事文物保護工作者,都是佛光山的朋友。他還讚歎我點明中華文明不息的燈火,而他們則願意從事友誼的交流,就像文物不朽的光澤 照耀人間。


■十一月 二十一日  星期一

上午,與關島禪淨中心的滿諭,談及興建禪淨中心工程事宜。

韓國佛教法輪宗總務院慧牛法師,率同韓籍信徒四十多人來訪,特與其見面。

下午二時,於如來殿會議室,出席十一月分「宗務委員會議」,宗務委員是佛光山最高行政決策機關,對本山一切重大行事、工程、活動等,皆有決議權,今開會議程重點有––

◎新朝山會館工程進度,預計於農曆春節,完成地磚部分,國曆年底落成,初步使用規畫預定為︰一樓、二樓為地下室,計畫作為可容納五百輛車子的停車場。三樓 為大會堂,四樓為信徒用餐廳,五樓、六樓、七樓、八樓為信眾安單寮房。為紀念佛光山開山三十周年,此新朝山會館訂名為「佛光樓」。

◎宗務委員會委員,要分梯次巡視海外各別分院道場,實際負起監督之責。

◎為避免誤聽、漏失或找不到當事人,故海外別分院與本山聯絡,不可打電話,要用傳真聯絡。

◎確立別分院的預算制度,沒有列入預算的項目,不可開支。

◎僧眾除單銀外,職務津貼依工作不同而不一樣(負責行單及殿堂工作者,津貼比一般的人多)。

◎海外留學生的學費、生活費由當地別分院負責,別分院再向傳燈會申請,並向宗務委員會書面報告。

◎徒眾回俗家探親路費,由傳燈會負責。

◎常住對徒眾均秉持公平待遇,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常住用人原則。對徒眾資格升等是依道業、學業、事業各方面給予評序。學歷高、能力強、又可獨當一面 者,升等較快,有時還有跳級的案例;雖升等年資未到,但卻有能力,也可破例升等;無任何建樹或貢獻,雖年資已到,也有暫緩升等的例子。

◎為樹立僧門倫理及各人工作成績的獎賞鼓勵,人事制度的健全很重要,希望大家要依法行事。

◎海內外各別分院的「工作日誌」由都監院整理後,每隔一段時間,要向宗務委員會報告,以方便宗務委員巡視時之參考。

專程由荷蘭來臺參加華商會議的佛光會荷蘭分會會長文俱武先生和羅劉美珍女士,今專程來山,表示要將阿姆斯特丹政府贈送的八百平方公尺土地(約三百坪),獻 給佛光山建道場,並將已繪好的建築藍圖一併帶來,希望我過目,並提供建議。我邀請二人在宗務委員會上說明,並聽取各委員對荷蘭建道場的意見。大家對文會長 的這份熱心,咸表讚歎。


■十一月 二十二日  星期二

上午六時三十分,於大雄寶殿主持在家菩薩戒的正授典禮。

日前,在高雄要回佛光山途中,經過中正路時,隨緣轉往吳敦義市長的競選總部,下車為其普照。

回憶與吳市長的因緣,是早在幾年以前,當時市長隨團到洛杉磯訪問時,曾與我通電話,表示第二天上午八時,就要離開洛城,故沒有時間到西來寺。我就建議吳市 長,請他五時起床,六時到西來寺禮佛參觀,八時準時離開,並不耽誤他的行程,次日吳市長果真應約而來。又多年來我在高雄文化中心的佛學講座,吳市長也都會 前來聞法;佛光山原本要在南投鹿谷地方購買土地,籌建總本山,承當時在南投擔任縣長的吳敦義先生幫忙很多,雖沒能如願,但對吳市長的熱心一直很感謝。

吳市長對國家社會,為民眾未來,都表現出他的理想和抱負。他也是佛教的有緣人,特在競選總部的簽名簿上題下––

「吳市長敦義,您

 給人信心,給人安定,
 給人希望,給人力量。」

此次選舉,社會所呈現的亂象,叫人罣礙。選舉本來是一種君子之爭,不可情緒化,不應造成社會的混亂;買票行為,對人格更是一種損傷。候選人應把理念提出來讓大家接受,而不是用謾罵來表示。我希望選民共同來檢舉賄選,以提高民主素質。

在民主選舉制度之下,有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聲音,大家各說各話,但必須顧念社會大眾的福祉,此不可忽視。彼此要尊重、要包容、更要歡喜。因選舉是一件歡喜的事,無論勝敗都應該用歡喜心去接受,非接受人,而是接受政見,並且也要有讓選風度。

平常打牌的人有牌品,喝酒的人有酒品,「選舉」對候選人和民眾是選品的考驗。要以平常心來接受,贏得起也要輸得起。

今接獲印度大吉嶺達摩維李奧法師(政府官員)來信,信中說明––

1.大吉嶺佛光會將於一九九五年元月,舉辦「教育與宗教參學活動」,活動內容是參訪佛教聖地,計有十天的行程。
2.已舉辦過「全國印度比丘會議」,計有比丘二百七十五人,居士一百五十人參加,議題內容有︰
 (1)比丘與居士間之關係、比丘與各團體間的協調交流。
 (2)比丘與居士的進修。
 (3)成立佛學院。
 (4)成立比丘訓練中心。

又,印度全國比丘會提名,要贈送我「佛寶獎」,希望明年(一九九五)二月,我能如期到印度受獎。「佛寶獎」是印度比丘會頒給國際法師最具威望的獎賞,頒獎地點在那普(Nagpur),計有上百萬佛教徒參加此盛會。

如與預定行程沒有衝突的話,我很願意赴會,和印度百萬信眾結此法緣。


■十一月 二十三日  星期三

上午九時,會見尼泊爾比亞法師。

十時,巡視由縣政府委託本山慈悲基金會負責規畫的「鳳山老人公寓」,及正在裝潢中的右昌禪淨中心。

傍晚時分抵普賢寺。一進辦公室發現有不少徒眾正在「工作」,我一向不喜在共修活動或舉行法會的時候,徒眾坐在辦公室裡,因這時來往禮佛的信徒很多,一旦坐在辦公桌前,就很容易忽略對信徒的招呼,我認為坐辦公桌者必須––

1.能對計畫、辦法有所貢獻。
2.每天能打五百通電話與信徒聯絡,並且把訊息與大家分享,尤其是新資訊的提供。
3.每天能發出一百封信,為信眾解答問題。

晚七時,應日文佛學班學生要求,和大家座談。

不管我走到哪裡,信眾、徒弟、佛光會員,都會很熱心的要求我開示,表示希望跟我講話、座談,我也都滿其所願,但是往往到後來都變成只有我在講,找我講話的 人自己都不講。事實上理應求見者,要主動發言;引見者,要在旁邊幫忙當事者解說;召見者找人來,就要自己去講。其中分寸,希望徒眾要有概念。

我的足跡雖遍及五大洲,表面上看來似乎見多識廣,然事實上,每到一處,非但不曾好好瀏覽過周遭環境,而且也沒有人講話給我聽,都是我在講給別人聽。學習把自己的想法、意見、得知的訊息與人分享交流,舉行座談會才有意義。

很多在日文佛學班畢業的同學到日本,一和日本信徒接觸,日語就結巴起來,實在很可惜。日文班同學需要好好深思自己學習的方法。

學語言若沒有醞釀、沒有用心、沒有自修,就不易學會,沒有自我苦練(口到、手到、心到、耳到),功夫不夠者,不能熟能生巧,是無法進步的。

然而學日文只是一種「工具」,花太多時間在工具上,忽略了主旨,又顯得本末倒置,所以我們要有目標、計畫,以半年、一年,或二年為一期,要自我密集訓練。

人的一生生命有限,故要自我要求,自我激勵,學習要快速、反應也要快速,使用工具資料也要快速。

印象中,我已好久沒有與普賢寺的信徒們見面,今晚隨緣的在共修法會上與大家開示,簡略的「報告」最近半年來,在世界五大洲雲遊的感想,深覺旅遊是有層次的,我自己規畫的先後秩序是––

1.臺灣環島一周。
2.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一星期。
3.韓國、日本十天。
4.美加兩星期。
5.非洲(南非)一星期。
6.蘇聯(莫斯科)。
7.歐洲(屬文化精華區)。
8.印度、尼泊爾(屬精神豐富區)。
9.中國大陸錦繡河山。
10.西方極樂世界。

為下個月初的臺灣選舉,內政部長吳伯雄先生特地到高雄來巡視,得知我在普賢寺,也前來和信徒們見面結緣。

談到選舉,我過去對國民黨固然很支持,但對民進黨的余陳月瑛、余政憲、游錫堃等人,也很支持。尤其是宜蘭縣長游錫堃對佛光大學的籌建幫忙很多,在選人不選黨的情況下,我當然支持「人」選。

但對今年的選舉,我則有些為難,現在的候選人不講政見,卻擅長罵人。我認為候選人要有風度,面對現代民主時機,不必太過壁壘分明,而應彼此讚歎對方的理 想,並尊重選民心中各有所愛,不要輕易詆毀,我支持與人為善,皆大歡喜,尊重個人自由的候選人。佛教徒也是選民,也可以表示意願,反對暴力、反對金錢賄 選。佛教團體若能同心協力,杜絕暴力、賄選、謾罵,必能改善選風。


■十一月 二十四日  星期四

上午六時,於大雄寶殿主持在家菩薩戒正授。

八時三十分開車北上,行經北二高公路,沿途可以看到很多新興的社區或開發中的建築,古時先民擇居,都要選有水的地方安住,因為「水」可以帶動、滋潤生長地 方的經濟、生活、生機;現代人擇屋,則是以「路」為考量條件,四通八達的區域,總是人口稠密的重點,怪不得有人稱「路」是經濟繁榮的「氣脈」。

下午四時,前往圓山大飯店,出席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第一屆第八次委員及諮議委員會議,由黃石城先生主持,出席者有李國鼎、蔣彥士、陳重光、申學庸等政要 多人。會議中提到明年度(一九九五)的工作計畫,分有四大項︰提升國民氣質、發揚中華文化、加強文化活動、強化組織功能。其主辦活動內容很多,如––

1.出版《活水叢書》。
2.進行讀者問卷調查。
3.擴大推行表揚好人好事及孝悌楷模。
4.舉辦教育及敬老活動。
5.積極推行「國民生活須知」、「國民禮儀範例」。
6.配合推行「加強改善社會風氣重要措施」。
7.改進婚喪祭典習俗,舉辦婚喪司儀講習訓練
8.推動各宗教復興家庭倫理工作。
9.舉辦人性講座。
10.舉辦座談會或研討會。
11.舉辦及規畫各項社會大眾申訴。
12.舉辦「社區文化研習觀摩會」。
13.舉行辦「提倡古樂之薪傳」研習班。
14.舉辦中華文化復興論文競賽。
15.舉辦暑期國學研究會。
16.編印佛教與中國文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17.獎勵學術著作出版。
18.舉辦藝文講座。
19舉辦活水系列講座。
20.辦理推廣好歌活動。
21.舉辦兩岸梅花梅畫特展。
22.舉辦國際詩文活動。
23.繼續成立海外分會。
24.健全海外分會組織,並輔導其工作。
25.辦理基金籌募事宜。

這只是所有活動中的一小部分,但很值得學習,特擇錄下來,提供給佛光會各分會辦活動時參考。

晚,於臺北道場和徒眾進行「師徒時間」。


■十一月 二十五日  星期五

上午九時,和佛光會的輔導法師們座談,對於他們的輔導工作,深覺在橫的方面,有很多缺失,如––

1.資訊不夠︰要廣為吸收新知,彼此交流。提出的問題要具體、確實,才便於解決。又,每天早上要有十分鐘的工作會報(會報內容前一天就要預備好),會報目 的主要在於資訊交流,故沒有特定題目,可以找一重點,如︰各別分院動態、道場動態、佛光山動態、大陸佛教、全臺佛教、海外佛教、人事往來等,藉此促進資訊 的互通。
2.關懷不夠︰欠缺團隊精神,各自為政或單打獨鬥,都是團體成長的缺失。一個人要有未來,要有前途,群我關係一定要相處融洽,一定要主動去關懷別人,能感受到別人的存在,自己才能存在。
3.報告不夠︰做事時,對人事時地物,沒有報告或報告不明者,皆不易成事。故每人每天要對主管及相關工作單位有所報告,報告方式有︰直接報告、書面報告、口頭報告、向相關工作單位報告等,說出實際經過或情況,有益於對工作成效的評鑑。
4.輔導不夠:對屬下組員在工作上不如法的地方,沒有去輔導,這是很嚴重的缺失。在輔導時則應注意多給人愛語,並能了解說話的分寸,不要得罪人,在對方能接受的情形下給予建議,才能有所改進。

佛光會要健全,輔導法師負有帶動的責任,除了支持並服從制度外,橫向的聯繫也不可忽略。

中午,分別會見美國休士頓佛光會長劉向朝夫人遲乃祥、世界總會美洲聯誼會會長廖慧美、天下文化主編符芝瑛小姐等多人。

下午四時三十分,到榮總醫院複診,我的糖尿病主治醫師蔡世澤醫師和心臟科的江志桓醫師,分別為我解說本月初身體檢查的結果。

江醫師在替我把脈量血壓時,說道︰「一般人看醫生時,無形中心臟的跳動都會加快,血壓自然就上升。」

我回道︰「我看到醫生就很放心,故血壓不會高,也很祥和。」

江醫師又說︰「我們看到大師也很舒服。」

蔡世澤、江志桓兩位醫師在看完我的檢查報告,向我建議(也是一種衛生常識)––

平常一個人工作完之後,會感覺到很累,則表示已超過工作量,工作量超過時,會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傷害。

運動量依個人體質、工作性質不同,而沒有一定標準,一般人一天的運動量通常要四十五分鐘,但不是一次運動完,而是分時段;每工作三小時要休息一小時,一天 工作量最好八小時左右。運動時,不要太激烈,如爬樓梯,快慢要均勻,不要因運動而把身體弄得很累,那就失去運動的好處。

每次到榮總來,醫生們從不曾把我當成病人看,對我很尊重,耐煩且詳細為我解說病情及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像今天前後耽誤了他們一個多小時,心裡一直過意不去,想要告退,兩位醫師都一再表示「不要緊﹗不要緊﹗」這種誠懇和關心的情誼,我很感動,也很珍惜。

晚七時,駐聖露西亞大使參事代辦程豫臺先生,因看了我的書,而開始接觸佛法,特地前來問法。

聖露西亞是加勒比海五個國家之一,華人只有二十多人左右。對在聖露西亞成立佛光會之事,程先生非常有心促成,如果因緣具足,中華總會很願意前往輔導成立。


■十一月 二十六日  星期六

上午十時,於臺北道場如來殿主持楊慶煌先生和徐嘉敏小姐的佛化婚禮。

十一時,接受「華視新聞雜誌」記者曾萬先生的訪問,今天的採訪主要是問我對於選舉有何看法?我一向都是抱著「選人不選黨」的態度參與選舉,這次我更提出了選舉時應注意的「三反三要」––

三反是︰

 一反賄選。 二反暴力。 三反謾罵。

三要是︰

 一要尊重對方。 二要讚美他人。 三要勝敗皆能歡喜接受。

匆匆用過午餐,趕至桃園中正機場搭機飛往香港。隨行的有慈莊、慈惠、見安、永均、覺幻和鄭羽書等七人。

下午四時五十分抵達香港佛香精舍,稍作休息,便前往佛香講堂和來念佛共修的信眾開示。近年來很多人到澳洲、加拿大、新加坡去,看著大家辦理移民手續,我心 想,我們念佛也是在辦移民,我們的目標更高、更遠,是去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沒有惡人干擾、沒有男女問題、沒有交通事故、沒有金錢煩惱,是一個最真、最善、 最美的世界。《觀無量壽經》上說,念佛應具備三種心––

1.至誠懇切心︰我們要有為了生死而求生彼國,不是為求名聞利養而現精進相的心。
2.深信不疑心︰我們對阿彌陀佛因地所攝受一切眾生的四十八大願,要抱著磐石不轉移的信心,專心一致地稱念佛的聖號,仗著佛力的加被護持而往生極樂。
3.回向發願心︰回向從自利方面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功德資糧,全部發願往生西方;就利他方面,是將功德回向一切眾生,願所有的有情眾生都能往生極樂淨土。

也許有人要問我,如何念佛才會有效果?我們念佛要用力去念,念得身體發熱、淨念相繼,猶如波浪一個推一個地連續不斷。我們也要將阿彌陀佛念得很熟,要像煮飯的滾水一樣,甚至在走路、睡覺、行住坐臥中都能將佛號自然地念出來。

開示結束後,我走進齋堂,看到我國駐香港代表黎昌意先生所邀約的客人都到了。一個小小的餐廳內,竟然坐了將近四十人,起先還不覺得擁擠,後來加上十幾個服 務人員置身其間,倒給人感覺「七個廚子八個客」,一直覺得這間餐廳太小了。黎代表是我多年的舊識,與會中一再鼓勵大家前來參加佛光緣第四次書畫義賣,真是 盛情可感。


■十一月 二十七日  星期日

上午,打了幾通電話並回覆了一些信函,之後便趕到講堂主持「師徒接心座談」––

今日的科技一日千里,電視、冷氣、電話、傳真、汽車都為人帶來極大的方便。但是在這個大時代裡,最重要的是要有交流、有溝通,就像佛教的「接心」,將人與 人的心連在一起,相知相印,心心相印。有人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知心的確很難,而一般人並不見得能夠體會心的寶貴。例如,有人掉到水裡,通常會先大叫救 命,把他救上岸後才找尋他的錢包,可見命比錢重要;但是大家並不知道,心比命更重要。當家裡的小孩不見了,我們會著急地尋找,可是我們的心丟了,卻不知如 何找回來。哪裡有錢,心就跑向哪裡;哪裡有名、有快樂、有愛情,心就往哪裡跑,無法安住,而舉辦接心座談就是要將我們的心找回來。今天前來參加座談的皈依 弟子有六百餘人,我除了與大家談論許多問題之外,同時也請高齡梅先生的兒子高伯真在會中講了一則趣談––

高老先生得病住院時問兒子︰「人死後會到哪裡去?」

「一般人會到地獄、餓鬼、畜生道去,爸爸您就任選一個地方吧﹗」高伯真回答。

「我三個都不想選,那該怎麼辦?」

「既然如此,必須皈依三寶才能做人,升天堂。」

「皈依三寶要有師父才行,我要找哪一位師父呢?」

「師父有很多,隨您選擇。」

「我常常閱讀星雲大師的著作和聆聽他的錄音帶,我想皈投星雲大師的門下。可是大師在臺灣,我又重病在床不能去,真不知如何是好。」

「沒關係,您可以用電話皈依呀﹗」

這番話讓我憶起去年電話皈依的一段舊事,記得那時候我在電話裡教高老先生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就跟隨我念了三遍。皈依後,高伯真就以他父親所收藏 的一幅張大千畫作為紅包送給我,那幅畫在臺灣書畫義賣中曾創下八百萬的高價,最後我建議佛光緣美術館收藏。這段公案說得大家讚歎歡喜。

會中,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律師何顯貴等人均在座,當大家問及受持五戒、異教徒皈依佛教等問題時,我說明信仰佛教如同升學,是一件極平常的事情。說完贏得不少掌聲,也許聽眾當中不少是由「升學」而來。

會後,嚴寬祜居士夫婦送來澳門比丘尼法雲法師的著作《光明行》一書,這是一本小說,我想等有時間要好好一看。此外,嚴居士還送來畫家湯黎健的兩幅飛天畫,更了不起的是他請了大陸漫畫家顧宗賢來畫六祖惠能大師傳,他說畫好的原稿一定先拿給我欣賞。

談話中,又提到豐子愷的女兒豐一吟,也是一位畫家,她的畫風與其父非常神似。我聽了,建議嚴居士請人將豐子愷先生的畫集大幅重畫,將來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相信此舉對環保、護生等方面必有貢獻。


■十一月 二十八日  星期一

今天上午,鄭羽書小姐提出一份臺灣各道場的活動計畫,她建議每個道場要利用禪堂、佛殿、教室、講堂多多舉辦活動,內容方面希望能有––

兒童漫畫︰速描速寫、漫畫常識、技巧、人物造型。

兒童作文︰作文基礎練習、記4文、抒情文、論說文、應用文等文體之教學。

旅遊英語︰基礎發音、會話、旅遊、觀光及餐飲業用語。

人際溝通︰改善人際關係,激發自己內在潛能。

口才訓練︰社交、會議、講演之表達能力演練。

美工設計︰美工設計之基礎認識、色彩學、完稿、各式型錄設計製作、商標。

廣播製作︰播音技巧訓練、擬播音稿、播錄音機器操作、配音訓練及廣播企畫。

一般寫作︰寫作基礎技巧入門,研習散文、詩、小說、新聞寫作、報導文學及劇本之寫作法。

臺灣歌謠︰臺灣歌謠的源流認識及教唱。

禪坐︰禪坐原理與學習、人生指南、正宗禪坐要義及入門。

梵唄︰梵唄的基礎認識及教唱。

社交禮儀︰整體造型設計、儀態禮節訓練、說話藝術。

新婚教室︰新郎、新娘婚前教育。

美容指壓︰淨臉、肌膚保養、化妝、全身保健及臉部指壓。

珠寶鑑定︰各類寶石鑑定與分級、估價實習及買賣實務。

實用插花︰各式基本花型、配合各種場合設計之花藝、胸花、新娘捧花、生活實用花藝及佛教花藝設計。

素食烹飪︰各式素食、點心烹飪製作、蔬果雕刻。

飾品︰各式飾品製作、中國結藝術編織、紙藝花製作。

國畫書法︰國畫書法基礎概念、花鳥山水人物基礎技法。

我覺得鄭小姐的建議相當可取,早年由於宜蘭雷音寺的兒童班,引起各個道場舉辦兒童念佛班的熱潮,後來又增開插花班、烹飪班等技藝的訓練。目前在佛光山各別 分院當中,辦得最成功的有洛杉磯的西來學校、臺北道場的禪修會和佛學講座、普門寺的婦女法座會和青年會、桃園講堂的金剛護法會、極樂寺的抄經班、普賢寺連 續十四期的都市佛學院、北海道場的朝山、圓福寺的華嚴法會,以及臺南講堂與東海道場的八關齋戒,可見每一個道場的活動均各有特色。

活動,能散發活力與朝氣;活動,也能凝聚力量與信仰。從活動中,我們可以結交許多新的朋友,為佛教增加許多新的關係;從活動中,我們可以學習辦事、互相觀 摩、開發自己的潛能;從活動中,我們更可以擴大聯誼,與大眾分享成就的喜悅。所以,我非常希望佛光山各別分院能多辦有意義的活動。

下午,應香港跑馬地東蓮覺苑董事長何鴻毅先生之邀,前往禮佛參觀。何董事長在我們到達時,親自與寶覺中學校長葉淑屏、董事潘慧文等人於大門口恭候迎接,隨後又帶領大家一一參觀與介紹,其待客之熱誠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一月 二十九日  星期二

為首次在香江舉行的「佛光緣––當代名家藝術精品義賣會」,今在佛香講堂舉行記者招待會,前來出席的記者有︰無線電視衛星台、《壹週刊》、《星島日報》、 《星島晚報》、《城市週刊》、《香港中國通訊》、《華僑日報》、《快報》、中國新聞香港分社、《自由時報》、《香港商報》、《大公報》、大眾電視、《清新 週刊》、《民生報》、中央通訊社、《中時週刊》、《中國時報週刊》、《民眾日報》、《明報週刊》等。

另有負責佛光緣義賣統籌的梁曉陽先生、佛光緣義賣副主席羅嘉穗小姐、佛光緣義賣拍賣官曾志偉、籌備紅磡講座主席陳漢斌、籌備紅磡講座統籌黃耀光、佛光會副會長林張麗瓊等人,也與我一起出席此記者會。對記者先生小姐的發問,我綜合回答如下––

◎我的修行生活

佛門的修行方法很多,尤其是菩薩道,而我的修持方法是奉行六度法門,且積極要求自己做到︰

1布施︰一般人大都是以金錢、財物來作布施,而我則是用說好話、行好事、與人歡喜、待人慈悲、講經說法來行布施,讓信眾因此而生起信心、力量、希望。
2.持戒:「戒」是防非止惡,壞的行為舉止固然要摒除,好的習慣、理念也要積極去奉行,如不殺生而放生,不偷盜而布施等等,實踐戒律的積極精神。
3.忍辱︰要忍苦、忍熱、忍冷、忍餓、忍氣,忍非消極的怯弱退縮,而是積極的犧牲奉獻,成就大我、成就大眾、成就團體、成就佛教事業,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能忍者則會一事無成。
4.精進︰往昔年輕時對於拜佛、念佛、禪坐很認真地在修持,現在則抱持「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心願,一天多場講演、會客、為信眾排難解紛,不曾懈怠,每天總是為眾生服務待命,滿足眾生要求,我沒有個人的生活,完全依眾生需要而生活。
5.禪定︰眼觀鼻、鼻觀心,除靜時不動心外,動時也不動心。時時動心,就會活得很辛苦,必須做到人忙心不忙的禪定力,才能歡喜自在。
6.般若︰勤於講、讀、寫文章,佛法就是智慧,努力將佛法弘揚讓人接受,我每天很勤於寫文章、電視弘法、佛學講座、開示說法,永不懈怠。

此六度修行很平實不玄妙,很實際不高調。

◎佛法與政治的關係
我只有佛法沒有政治,但對社會很關懷,如果一個宗教對眾生、對社會沒有意見,這宗教對社會有何用?佛在世時,每天都周旋於各王宮大臣之間,能說不關心政治嗎?

◎如何將佛法融入生活
要時常親近道場,接觸蓮友,親近善知識,並要求自己要有信仰、忍耐、慈悲、道德,能不貪就是奉行佛法的戒,不瞋就能慈悲歡喜,不癡就能明理不邪見,並能時時心中有佛。

◎如何有善根
善良,肯接受道理,與人為善,有道心、有正念、肯與人結緣,給人歡喜,都是具有善根。

◎「緣」是什麼
緣不是佛教專有名詞,是屬於每一個人的,人一生中都是在緣中輪轉,如機會就是緣(機緣);人要靠因緣才能成就事業(眾緣和合)。

◎如何改善人重利的習性
提高信仰層次,知道人生除了金錢外,還有很多財富,如學問、智慧、道德、慈悲、懺悔等,都是一生用不完的財富。金錢有好壞(淨財、不淨財),而道德只有善 沒有惡。教育要著重恢復道德觀念,大眾、家庭、學校、要同心協力來考量教育方針,用道德佛法的教育,以身教來代替言教。

◎如何達到十全十美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以殘缺部分來以偏概全,不可以個案來說明整體,凡事往好的方向去想,世界會很美好。

◎對移民的看法
基本上我很贊成移民,地球是我們的村莊,人不應該被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所限制。人是地球村的居民,但移民頻率太高,無形中經濟會外流,人才智慧也會外流,故最好要有整體計畫,而非無序地任憑寶貴的資源一波波東流西轉。

◎出家人如何看社會
出家人也是社會的一分子,對社會要有平常心,不在得失上計較、好壞上認真,但求恪盡一份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關於佛光緣義賣
此次佛光緣義賣,其作品來自佛光山幾十年來的收藏,也有些是來自海外友人、政府團體贈送的禮物、信徒捐獻,預計會來參加義賣的買家有︰有心捐贈籌建大學者或收藏家。

◎關於佛光大學
佛光大學申請設立手續,跟其他大學沒有不同之處,政府的要求同樣嚴格,需要有––
1.三億新台幣存入銀行。
2.大學建地五千公頃以上的土地。
3.校內藏書十萬冊以上。

明年(一九九五年)開始動工,首期工程將有教室、宿舍,工程預定兩年內完工,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則分四年竣工,每期需款十億台幣。明年人文社會學院將和大學聯招一起正式招生,其他學院也將在未來幾年內陸續開辦。

◎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導師,佛教應承擔起社會教化功能,「佛光大學」是一所社會性的大學,以教育來培養人才,以服務來推動社會教育,希望能發揚人文精神,端正社會風氣,從而改善現今高等教育的偏差,來淨化社會人心。

◎由於社會結構變遷,教育內涵亦偏重於專業知識的傳授,忽略品德生活教育,且因學生人數增多,師生彼此大多不認識。為改善上述之現象,佛光大學將以小型教 室形式,讓師生們每天皆可接觸、認識,校內清潔打掃、司上下課鐘,均由學生自行負責,並提倡尊師重道的禮讓精神。教育是為了生活,故要從生活教育上來教育 學生。我在佛光大學所擔任的工作是長期義工。

◎佛光緣的義賣會意義深遠,一幅畫、一張紙,就將世界上最美好的風景集合在一個框框中。掛在牆上,更可增添室內的美感與屋主的氣質。香港近年來建了許多高 樓,置產的人不在少數,而買畫也是置產方式的一種。佛教與藝文的關係本就很深,像敦煌壁畫、龍門石崗、四川大足佛像等都是美不勝收的藝術瑰寶,但願藉著這 項義賣活動讓佛教的美與藝術,在香港結下佛光緣。

◎為佛光大學籌畫的義賣會,不著重於義賣善款多少。十幾年來,在香港弘法也結了不少法緣,希望藉義賣來續此法緣。

◎我的心願︰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所有的人幸福快樂,和諧自在。


■十一月 三十日  星期三

到香港還不到一星期,會客、記者會、座談、與信眾接心,幾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行程,生活節拍好像快了很多。這幾天的會客,有許多心得,與徒眾分享「如何聽話、講話」––

◎會客時自己滔滔不絕的講得太長,無法讓對方表示意見,是很不禮貌的。

◎要尊重對方,不可一直講4過去的人事,沒有關係的話題不要談,不相關的主題不要說。

◎別人在講話時,率性插嘴又不能告一段落,是很沒有禮貌的。

◎言談舉止太過做作,故弄玄虛,或言辭抽象,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故講話表達要簡單明瞭。

◎會講話的人,口氣緩和真誠不急躁,言辭扼要,不拖泥帶水。

◎主管彼此對談時,在旁搶著講話,或講得比主管還長,不僅不宜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對方在表達意見,不可邊聽邊做事或邊看報紙,可縮短講話時間,但不可顯得不耐煩。

◎會客時,對於來訪的客人名字要注意聽,要與每一個人寒暄,不可只招呼一個人,也不要自我賣弄宣傳,要懂得謙虛客氣。

又,「握手」在會客中也是不可少的禮貌之一,握手因人而異,也有很多「樣式」如––

1.眼看下一個。手雖然跟對方握著,但眼睛卻是在看下一個。
2.握手拉一邊。握手時,便以拉的方式,將對方「撥」到另一邊,眼睛急著迎向下一位
3.握手時不用力,只和對方的手輕輕碰一下。
4.手抓得緊緊的。將對方的手緊緊的握住不放。
5.只伸不握。只將手伸出去,不跟對方握。
6.眼不看對方握手。手雖握了,但眼睛卻不知看何方?

只要是佛教徒,幾乎人人都會合掌,但社會人士不見得大家都會握手,握手也是表達情意的方式,要「用心」地握,如同合掌般的真誠,才不失握手的意義。

晚七時三十分,應邀出席臺灣工商協會兩周年慶及會員大會,承會長王祿誾、副會長潘漢唐等多人好意接待。

臺灣工商協會的會務主要在於促進臺灣工商業的貿易和聯誼,非以營利為目的。服務項目有︰提供貿易資訊、簽證、訂機票、安排行程、住宿、接待往來等。目前會員有二百多名,除香港外,更積極促進兩岸的發展。

我三十多年來,來往香港帶團、觀光、過境、購物無數次,總以為台灣的錢都在香港消費,到現在才知道,臺灣的工商界人士在香港是如此活躍,不僅在香港有所建樹,也回饋了臺灣,實在是臺灣之光。臺灣民眾應向他們致敬。

今有緣與大家見面講話,我希望大家要承認我也是個臺灣人,因為從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起,我就住在臺灣,屈指已有四十多年的光陰。在現代資訊日益發 達的情況下,世界各地文化在交流,經濟在互通,所以人不一定要劃清是哪裡人,想要讓臺灣的光彩在香港受到重視肯定,必須要放眼世界,發願做個地球人。

今來此祝賀臺灣工商協會兩周年慶,為各位樹立臺商團結合作形象的努力,致上敬意。

【書籍目錄】
第1頁:自我與大眾 1994/11/1~1994/11/15 第2頁:安住自在 1994/11/16~1994/11/30
第3頁:求人不如求己 1994/12/1~1994/12/15 第4頁:接受批評 1994/12/16~1994/12/31
第5頁:菁華語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