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兩千年行腳 聖嚴法師著

兩千年行腳 聖嚴法師著

一八、定慧同時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八、定慧同時
  
  五月十七日,星期日。
  
  在這天上午的三個小時,我是講《六祖壇經.定慧品》的三個重要觀念:
  
  (一)一行三昧是什麼?
  
  根據《文殊般若經》卷下說:「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又說:「欲入一行三昧者,應於空閑處,捨諸亂意,不取相貌,一心繫佛,專稱名字,隨佛方處,端心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能於是念中,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乃至如是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又在《大乘起信論》說:「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又在天臺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中說,一行三昧,就是常坐三昧。
  
  由上面幾個資料,可以明白一行三昧的解說。各家各有不同,主要是跟打坐、念佛、修定相關,這和《六祖壇經》所說的一行三昧也不太一樣。因為禪宗主張定慧不二、即止即觀,所以不贊成那種「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的修行方法。而將採用這種方法的人,指為執著法相的「迷人」,相同於無情的礦物和植物,不僅不能開悟,根本就是障道的因緣。六祖是絕對不主張僅僅教人打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的。
  
  六祖惠能所說一行三昧,是「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這就是禪宗所說的「道在平常日用中」,不論在做什麼,或者是什麼時間,只要心中沒有「諂曲」,不存私意,而以豁達的心胸、開闊的眼光、平常的心態來待人接物,語默動靜,莫非是道,那就叫做一行三昧。
  
  (二)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這兩句話,原出於《維摩經》。所謂直心,就是不與煩惱相應的智慧心和慈悲心。它有兩個層次:(1)已經斷盡煩惱的諸佛,至少也是已證無生法忍的法身大士、初地以上的菩薩,他們能夠念念都是直心,時時都是直心,所以經常都在淨土中;諸佛法身居於究竟淨土,初地以上的菩薩是處於諸佛的報土。(2)凡夫眾生,已經聽聞佛法,生起信心,已知什麼是煩惱,什麼是智慧,但還沒有能夠息滅煩惱根本,使之不再現起行為的力量,所以需要時時用、常常用慚愧、懺悔、發菩提心來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的六度萬行。
  
  只要跟以上的修行意念相應之時,當下就是直心,當下所處的環境,雖然不是他方佛國淨土,卻是可在人間體驗到淨土。這也是我們法鼓山正在推動的社會運動:「建設人間淨土」。
  
  (三)無念、無相、無住是什麼?
  
  (1)「無念」的意思,《六祖壇經》說:「於諸境上心不染,為無念。」也就是「不於境上生心」。但不是沒有念頭、沒有意識、沒有知覺,而是對一切的情況,見聞覺知,都能清清楚楚,就是沒有一個自私自利、患得患失、喜怒哀樂等「我執」情緒的反應。(2)「無相」的意思是「於相離相」,又說「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所謂「相」,就是一切諸法的法相,包括物質的、心理的、生理的、自然的種種現象,因為《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就是一切現象,沒有永恆的定相和不變的自相,所以要我們即相而離相;不否定一切相,也不執著一切相,這叫「無相」。(3)「無住」的意思是「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也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凡夫愚癡,所以煩惱不斷,原因是老在前念、後念、念念之中,念念相續的我及我所之中,不斷地打滾;對過去的失敗會悔恨,成功會驕傲;對未來的美景會幻想,未可知的阻礙會憂慮,這都是因為沒有智慧,所以心有所住。
  
  其實,這三個項目是彼此相通,表裡相接的。若能無念、無相,一定也能無住;若能無相、無住,一定無念;若能無住、無念,一定無相。所以無念、無相、無住,都是即定即慧的定慧不二,這也就是〈定慧品〉的內容所在。
【書籍目錄】
第1頁:代序 第2頁:一、漢藏佛學大對談的籌備
第3頁:二、弘法售門票?法喜充滿做義工 第4頁:三、與達賴喇嘛緊鄰而住
第5頁:四、慈悲與智慧.聖道三要的內容 第6頁:五、午齋桌上的漢藏交流
第7頁:六、從記者招待會到文殊菩薩灌頂法會 第8頁:七、捐款辯經學院.接見影星貴賓
第9頁:八、一場空前友好充滿智慧的對談會 第10頁:九、場內人談智慧場外人搞示威
第11頁:一○、拜訪沈居士‧在象岡期勉悅眾菩薩 第12頁:一一、感謝.新聞媒體的大量報導一致讚歎
第13頁:一二、從紐約到劍橋 第14頁:一三、訪問香巴拉出版公司
第15頁:一四、內觀中心演講「默照禪」 第16頁:一五、如何在西方世界弘揚佛法
第17頁:一六、週末的禪修特別講座 第18頁:一七、解行並重的默照禪
第19頁:一八、定慧同時 第20頁:一九、參訪內觀禪修中心
第21頁:二○、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 第22頁:二一、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座談會
第23頁:二二、九場千人皈依的祈福法會 第24頁:二三、忙碌的行程
第25頁:二四、前往俄羅斯的聖彼得堡 第26頁:二五、遊覽及演講
第27頁:二六、前往舊皇宮的度假中心 第28頁:二七、禪修道場
第29頁:二八、俄羅斯的禪修指導 第30頁:二九、禪修的最後一天
第31頁:三○、參觀功夫學校及禪畫藝術展覽 第32頁:三一、參觀芬蘭灣的噴泉皇宮公園
第33頁:三二、參觀博物館及武術學校無極門 第34頁:三三、訪問聖彼得堡大學
第35頁:三四、飛往北京 第36頁:三五、兩岸學術會議主題演說
第37頁:三六、訪問北京圖書館及北京大學 第38頁:三七、前往國家宗教局
第39頁:三八、回到臺灣 第40頁:三九、北海岸中元平安祈福大法會
第41頁:四○、一九九八年萬人的法鼓山年會 第42頁:四一、護持法鼓大學義賣會
第43頁:四二、歌詞的創作 第44頁:四三、北美法鼓山年會‧專題演講
第45頁:四四、不一樣的禪七‧我又要得獎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